汉字悟语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6
汉字中的人生智慧06.汗“水”+干。
形象地告诉人们:干,就得流汗水。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汉。
07.吃口+乞如果一生只讲吃,那就成了乞丐的口。
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只是为了吃饭。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08.出山+山。
想出人头地,非得有翻过两座大山的勇气和毅力不可。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09.研石+开。
只要不断地钻研下去,顽石也会开窍。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0.好女+子。
父母看待自己孩子的共同心态:“子女”就是“好”。
中国人传统上有“多子多福”的生育文化观念,中国人眼里的好日子就是父母在堂,儿女双全,平平安安。
儿女成双福满堂。
11.厌“厌”与“庆”只差一“点”。
可庆的事,只要偏差了一点就变得可厌。
祸与福同门,利与害相邻。
12.够句+多。
再讲一句话就多了,这是说话的决窍。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13.欲谷+欠。
欲望如山谷,再怎么填也还是有欠缺,所谓“欲壑难填”,过度的欲望,会带人走向罪恶的深渊。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
14.茶草+人+木。
人隐身于草木之间,融入自然,品茶悟道,一句禅语“吃茶去”,消除了多少心灵的疲惫。
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闷煮茶。
15.途走+余。
凡事给别人留有余地,自己的路途才好走。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16.春三+人+日。
这字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只有三日:昨日、今日、明日。
今日事今日毕,勿将今事待明日;失落东西有处找,失落光阴无处寻。
17.命人+一+叩。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中,应该至少有一次去叩问命运,思考人生。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18.悟心+吾。
吾用吾心去思索,方有所领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9.食人+良。
人要维持良好的生命状态,就需要吃饭(食)。
民以食为天。
20.天一+大天是老一,天是最大。
所以人活着,不能欺天,不能违背天理。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汉字》读后感《汉字》读后感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汉字》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字》读后感1今天早上,同学们一如既往地朗读着课文,班主任宋老师也没闲着,在左右两边窗户上粘贴着五颜六色的条子。
我趁同学们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扫描”了一眼那些贴在窗户上的条子,“一百减一”、“九天”……哦!原来是字谜小组出的字谜啊!我要先猜出几个来。
做完课间操,宋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了六个大字——“遨游文字王国”。
现在,展示课正式拉开帷幕,王灿展示了她们组的汉字演变和历史,王子豪和刘思昂讲解了我们组的谐音主题,刘依依和鲍韵涵展示了他们小组的准备情况,一个错别字让一场战争打输了,一个错别字让人差点没了性命……同时她们还展示了一些同学写的错别字,我偷偷地打开作文本,呀!我的错别字也很多,把“座位”的“座”写成了“作”,把“爆炸”的“爆”写成了“暴力”的“暴”,把“彬彬有礼”写成了“彬彬有理”……看来,以后写字要细心哦。
接下来到了猜字谜环节了,同学一窝蜂地跑过去猜字谜,就像长跑比赛——争分夺秒,我以迅雷不及的.速度找到了那几个有把握的字谜,赶紧到供人那里兑换奖品,第一个“百”,第二个“旭”,第三个是“晶”,我滔滔不绝地说到,第四个是“秒”,当提供人说“全对”的时候,我高兴地直跳三尺高,我得了四个奖品。
通过这次有趣的展示课,使我知道了汉字的有趣和怎样避免写错别字。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汉字》读后感2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
《图解汉字的故事》里面有很多的文字,其中,每个文字都有自己的故事。
比如:“皇”字的来历,令我印象深刻。
“皇”字是指王者头上戴着皇冠,端庄严肃的坐着,“皇”字的下部分是“王”字,甲骨文里,“王”字画的`就像一个王者端坐着,宽大的黄袍垂下来。
汉字蕴含的哲理汉字是中国智慧的产物,它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哲理思想。
以下将介绍汉字所蕴含的哲理思想。
1. 人“人”字是汉字中最基本的字之一,它代表着人类。
在中华文化中,“人”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人”字的本义是“从土中出来的生命体”,即强调人的本质是土,人不能离开土地的关系。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天“天”字代表着自然界中的空间概念。
它包含着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敬重。
在中华文化中,“天”还代表了一种宏大、正义、公正和舍我其谁的精神。
3. 地“地”字代表了实体,代表了我们生活的世界。
在中华文化中,“地”是生命、国家和文化的基础,预示着人们始终要将关注放在土地、生存和发展上。
4. 心“心”字代表着人的心灵,也是汉字中最为重要的字之一。
它表明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在中华文化中,心是归纳、感觉和思考的中心,也是决定人类生命及整个自然界机体是否健康的重要因素。
5. 水“水”字代表了一种柔性、柔软的力量。
在中华文化中,“水”也被视为温柔、灵活、刚强的象征。
中国哲学强调人的柔韧、善变和灵活性,在生活中体现了人的多样性和进取精神。
6. 火“火”字代表了热量和能量,而在中华文化中,火也被视为能量和生命的象征。
它象征着积极进取的力量和勇气。
在中华文化中,遵循“以德为本”的原则,才能更好地运用火的力量。
7. 山“山”字代表了自然界最为稳定的部分之一,代表了力量、稳定、沉着和坚强。
同样,在中华文化中,“山”还代表了智慧、修养、慎重和坚持的精神。
8. 木“木”字是汉字中最基本的字之一,代表了自然界中的植物。
在中华文化中,“木”代表了富有生命力、坚强、忠诚、友爱和博爱等优秀品质。
9. 金“金”字代表了金属和财富。
在中华文化中,“金”还代表了重要的财富和价值,并代表了一种润泽、光明以及温暖的品质。
“圆”字代表了完美而完整的东西,强调了完整性、和谐性和纯粹性。
在中华文化中,“圆”还代表了团结、沟通和亲密的精神。
66牡丹汉字悟语陈志昂思很多教科书都说古人认为思维的器官是心,并举过孟子的话:心之官则思。
而且汉字大多和思有关的字都有心。
思拆开是心田,即思想的丛生地。
直到十九世纪西方科学家经过解剖实验,才发现思维的器官是大脑。
真这样吗?小篆思从心从囟,囟是头盖骨会合之处,即囟门。
由此可见,思是大脑与心的交汇,先人早就知道了大脑是思维的器官。
其实汉代以前的素问就断言:头者精明之府。
明代李时珍也认为:脑为元神之府,头之官则思。
现代人把主观世界分成很多层次:心理、思想、情感等等,如同三棱镜可以把日光解析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
古人却以思概括。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个思当然要包括感情。
在孔子看来,古代民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只要自然,则无邪,哪怕是男欢女爱。
后人将孔子凝固为圣人,一脸正色,不食人间烟火,缺情少欲,谬矣。
习古人作文对头篇头句很看重。
像老子就以道可道非常道统贯道德经全篇。
我刚读孔子论语第一章学而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觉得很一般,不就是时常复习所学的功课吗?也许孔子要的就是平起,像王熙凤的一夜北风紧。
后看字典,发现习甲骨文就是这样写的习。
从日从羽。
有日日不间断,振羽以飞之意。
是指鸟学飞,这不就是实践吗?以所学、所信的去行动,是非常快乐的。
这讲的是知行合一。
复习功课的语境怎能和知行合一的深邃相提并论?比较老子和孔子的头一句话,其实,两人的差异非常明显,一个出世弄玄,一个入世向俗。
羞一次我同一位女时装设计师聊天,说到语言的双重性,我说:思想如舟,语言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当你以为语言敞开的时候,或许它又遮蔽了你的深处。
设计师马上接茬:其实整个服装的历史,就是敞开与遮蔽的历史。
优秀的时装设计师能适时把握敞开和遮蔽的分寸,而敞多少,掩多少,则由时尚、风俗及他的审美情趣决定。
敞开和遮蔽的焦点她羞涩地含笑:是羞处。
我惊讶她愣从那么纯粹抽象的哲学话题扯到具体的时装上,并借我说的两个词浓缩了服装史。
关于汉字的名言名句
1.写字如做人,一笔一画,皆需讲究。
2.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基石。
3.书法是汉字的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4.汉字的音、形、义,相辅相成,独具魅力。
5.学好汉字,说好汉语,写好中国字,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6.写字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修养,一种文化。
7.学习汉字要从基础入手,逐步提高,才能领悟其精髓。
8.书法家以笔为武器,传承文化,弘扬历史。
9.学习汉字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水平,还能陶冶性情,培养耐心和毅力。
10.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
汉字哲理解读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仓颉造字开始,汉字已经流传了几千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活实践的智慧结晶。
中国的汉字除了是具有语言功能外,还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留给后人的深刻智慧和丰厚的人生哲理。
1、功成功=工作+努力。
2、劣平时“少”出“力”,到头来必然差人一等。
3、起人生的每一次提升,都是自“己”“走”出来的。
4、赶想不被别人甩到后头,就得不停地“走”,不停地“干”,才能迎头“赶”上。
5、超“召”示你,不停地走,你才能超越别人,走在前面。
6、真“直”是“真”的立足“点”,真君子首先是个正直的人。
7、值站得“直”,“人”的身价才高。
8、位坚持“立”场的“人”,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9、信只要人人诚信,“人”“言”就不足畏了。
10、债欠了别人的,就要偿还,这是做“人”的“责”任。
11、伴一个“人”身边有了另一“半”,人生不再寂寞。
12、出欲“出”人头地,非具有翻过两座大“山”的勇气和毅力不可。
13、认认识一个“人”,大都通过他的“言”谈,所以请君慎言。
14、绝一些贪官走上绝路,都与“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5、舒“舍”得给“予”他人,自己才能舒适快乐。
16、骗欺骗别人,“马”上就会被人看“扁”。
17、偏对人有了偏见,常常会被“人”看“扁”了。
18、旧新的东西,过了“一日”就变成“旧”的了。
19、办想办成事,光用“力”不行,还得左右都有“点”表示。
20、企“人”的欲望不可无限膨胀,要适可而“止”。
21、令“今”天努力一“点”,明天才有资格指挥别人。
22、加做什么事,不能光用“口”讲,还要致“力”于行动。
23、方“万”人出“点”子,自有好“方”法。
24、回看外表“方方正正”,察内里“正正方方”,人的一生才能峰“回”路转。
25、臭就因为“自”“大”一点,即使是气味,也惹人讨厌。
26、忌“心”里只有自“己”的人,还能容得下谁呢?27、吻亲吻你爱的人,请“勿”只用“口”,还要用心。
28、汗要“干”成事,就得付出“汗水”。
汉字的谚语咱老祖宗留下的汉字啊,那可真是充满了智慧的结晶,这里面有关汉字的谚语也老有意思了。
你像“好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
”嘿,这就把人和马跟汉字联系起来了。
这马啊,腿要是有力气,那肯定是好马。
这人呢,会说话就像是那有本事的好人。
这里的“嘴”字就很关键了,要是嘴笨,很多事儿就办不成。
我就想起我一朋友,人特实在,就是嘴笨,有一回面试,明明本事不小,可就是没把自己的优势说清楚,就没被录用。
你说这亏不亏?这汉字组成的谚语,就像给咱提个醒儿似的。
还有“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这简简单单的几个汉字凑在一起,道理可深了。
人吃坏东西就容易生病,乱说话就容易惹祸。
我邻居家那小孩,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在学校里乱说话,得罪了同学,结果被好几个同学排挤呢。
这汉字的组合啊,就像是个小警钟,时刻在我们耳边敲打着。
“字如其人”这谚语也很经典。
一个人的字就像他这个人一样。
我爷爷写字可好看了,一笔一划都透着一股正气。
他这个人呢,也是特别正直善良。
每次看到爷爷写字,我就觉得这汉字像是有了生命,和爷爷的人品紧紧相连。
而我自己写字就歪歪扭扭的,有时候我就想啊,是不是我做人也有点不踏实呢?这汉字就像是一面镜子,能照出我们的一些特质。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这其中的“理”字啊,就代表着一种规则,一种道理。
要是你占着理,那不管到哪儿都不怕。
我有次在市场上买东西,摊主多收了我的钱,我跟他讲道理,周围人都帮我说话,摊主最后也给我退钱了。
可要是没理还胡搅蛮缠,那肯定走不远。
这些汉字组成的谚语就像生活的指南,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事儿。
汉字的谚语啊,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小秘密,藏着无数的智慧。
它们不是那些干巴巴的文字,而是充满了感情和生活气息的话语。
这些谚语陪伴着我们成长,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每一句都像是一个老长辈在我们耳边唠唠叨叨,可这唠叨里全是对我们的关爱和提醒呢。
我们可不能把这些好东西给弄丢了,得把它们好好地记在心里,用到生活里。
汉字悟语几乎所有的教科书都说古代的人以为思维的器官是心,并联举过孟子的话:"心之官则思。
"而且汉字大多和"思"有关的字都有"心"。
"思"拆开是"心""田",当然是思想的丛生地。
直到19世纪西方科学家经过科学解剖实验,才发现思维的器官是大脑。
真这样吗?"思",甲骨文缺,小篆"思"从"心"从"囟"。
即""。
"囟"是头盖骨会合之处,即"囟门"。
古人造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法,不是很随意的,它集中反映了三古人科学认识成果,这个方块字是古人思想的结晶。
由此可见,"思"是大脑与心的交汇,先人早就知道了大脑也是思维的器官。
其实汉代以前的《素问》就断言?quot;头者精明之府。
"明代李时珍也认为:"脑为元神之府。
""头之官则思"这个结论的得出至少应提前到小篆产生以前那个年代。
现代人可以把人的心理分为三要素:思想,感情,行为,如同三棱镜可以把日光解析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
古人却以"思"概括。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个"思"当然要包括感情。
在孔子看来,古代民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只要自然,则"无邪",哪怕是男欢女爱。
后人将孔子凝固为圣人,一脸正事,不食人间烟火,缺情少欲,纯是小人之过。
羽古人作文头篇很看重。
像老子的《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
"统贯全篇。
我刚读孔子《论语》第一章,《学而》的第一句话:"学而实习之,不亦悦乎"觉得很一般,不就是时常复习所学的功课吗?也许孔子要的就是平起,像王熙凤的"一夜北风紧"。
后看字典,发现习甲骨文是这样写的"習"。
从"日"从"羽"。
有日日不间断,振羽以飞之意。
是指鸟学飞,这不就是实践吗?"以所学、所信的去行动,是非常快乐的。
"这讲的是"知行合一"。
"复习功课"的语境怎能和"知行合一"的深邃相提并论?就是比较老子和孔子的头一句话,两人的差异非常之明显,一个出世弄玄,一个入世向俗。
羞一天我同时装设计师马羚聊天,说到语言的双重性,我说?quot;语言是思想之舟的水,水可载舟也能覆舟,当你以为语言敝开的时候,或许它又遮蔽了你我深处。
"马羚马上接茬:"其实整个服装的历史,就是敝开与遮蔽的历史。
优秀的服装设计师能适时把握敝开和遮蔽的分寸,而蔽多少,则由时尚、风俗及他的审美情趣决定。
敝开和遮蔽的焦点--她羞涩的含笑:'是羞处'。
"我惊讶她愣从那么纯粹抽象的哲学话题扯到具体的时装上,并借我说的两个词浓缩了服装史。
回去我细细琢磨她的"羞"。
"羞",甲骨文是手举着羊,"羊"是个好词儿,"鱼"加"羊"是"鲜","大""羊"为"美"。
"羞"是手举着"羊"进献给神灵或尊贵的人。
贡品当然是佳肴了,"羞"后又引伸为美味,再后来提纯为美了。
估摸着奉献"羞品"时,除崇敬外,还夹杂着忐忑:神接受我吗?我们贡品美吗?想到《圣经》创世纪的故事:经蛇的引诱,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智慧果。
自我意识产生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树叶遮在羞处。
您说是为了掩盖还是为了诱惑?法国智者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中描述过这样的体验,:一次看脱衣舞表演。
心跳随着舞女缓慢地一件件脱衣而加快。
当要去掉身上的最后一片遮掩时,满以为将会出现美感的极致。
正相反革命,结果是对美感的彻底剥夺。
舞女的彻底敝开恰好遮蔽了观赏者的想象和创造。
"没羞"便无美。
懂得羞涩,就意识到了美。
最美艳的姑娘是含羞涩的天姿丽人,而她们的内心深处有一层自卑与自怜。
自信的姑娘有几个真风流呢?有的电视台主持人以热情大方朴素显赫。
可我看她的主持,总觉缺点什么,除了修养和天赋,该是含蓄和羞涩。
那观众也就少了欣赏的后(厚)味。
"羞花闭月"是欣赏者在绝美面前感到自卑或渺小,没勇气全部地欣赏和占有。
可见羞也使美和欣赏者产生了距离。
羞总要掩盖。
这是产生美的奥妙。
造美大师除了用天下装饰物外,还娴熟地用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来掩盖。
羞为美还有一个证明:人们会说含羞的花朵和天鹅,谁见过羞涩的蜈蚣和蟾蜍?羞是不可言说的。
"我羞涩了。
"一旦你说出(如同舞女甩掉最后一片遮盖),羞则淡然无存,别人还要笑你"不知羞耻"。
羞是一种需悄悄独享的陈酿。
羞就这样如此脆弱,稍不留神就沦为耻,如同夏娃的遮住神秘而美丽的源泉的上方骨骼,人们又叫耻骨。
当然在死亡面前,任何羞都显得轻薄,一禁一掀,所以羞又的确需要遮羞布。
上帝在赐给人类透明清晰的理论时,又赋予了人类暧昧朦胧的羞涩,使人亦醉亦醒地走向最后的归宿,是悲还是喜?上帝不会给人明确的答案,它也要遮盖一点,含羞看着我们。
悟在给我的一本书起名时,"悟"字曾想过用拼音wu,这个声音的字"误"、"悟"、"勿"、"物"、"务"、"雾"和我对汉字的解都有关系,有的是误会,有的是勿思,有的是物语,有的是务说,有的是雾解。
而且很有可能悟性就这么显现的。
传说佛家有个老方丈得知徒弟仿他的"一指禅",为根治理,背后藏把刀,叫来徒弟兄,问:"什么是佛?"徒弟习惯地伸出食指。
方丈抽刀飞快水削掉徒弟的食指。
"哎呀!"徒弟大叫一声东击西往外就跑。
方丈又大喝一声:"什么是佛?"徒弟下意识要竖起食指桑骂槐,可它已被削掉。
刹那,徒弟顿悟:"佛就是无。
"悟则是"我?quot;。
甭管用什么语言,何种方式,能触动我心便得悟。
有人以为"道"是唯一的,早晚有人得悟,你早了,我晚了,无所谓。
其实"道"的唯一是因为你独特唯一的存在,如果你有悟而沉默到死,那么世上将永不存此"道"。
你悟道了,刚要说出,却发现一个例外。
澄清这一个,又出现4个。
于是这众多的例外地人及对例外的解释,遮住了你的悟。
其实你尽管道出你的悟。
悟,须以极端的方式(如方丈削徒指)粉碎语言,才能进入,又必须以平和的方式整合语言(徒知佛是无,悟是我心),方可走出,即高僧只说家用常话。
人们容易把握语言体系,像轻松地拣到蛇蜕,却难于感应流动的悟,像险捕游动的蛇。
语言对于悟是绊脚石,但有活力的悟摔了跟头会溅出火星。
生命的溪流遇到阻力则高扬。
语言是悟的坟墓,但悟都短命,如果没有语言,悟则死无藏身之地。
食的最佳调味品是饥饿,悟的至境是真空,接受杂多使心变成感觉的筛子,每天在过滤繁乱垃圾的同时,也锉钝你的悟性。
永恒的问题(如爱、死、性)是将悟引向顶峰的七一荆棘之路,绝对的真理将悟导向坟墓。
所以一流智者设问,二流学者回答,三流文人编概论。
悟性很高的人有时令人讨厌。
因为他指出了结局。
正像看不起悬念电影,身边有人给你介绍未展开的情节。
有的学者并非因有悟而述,而是借述来掩饰他悟性的沦丧。
如同有的男女并非因有爱而婚配,而是借婚姻来装饰爱的贫乏。
一个孩子,母亲让他剥个别菜心甘情愿。
孩子一片一片剥了半天,说"妈,这个白菜没心。
""傻孩子,去掉外面几层帮就是心了。
""悟",也存在于整体流动的生活中。
任何寻找探究"悟",如同那孩子剥白菜心,结果"悟"迷失在寻找的途中。
梦梦是人生的脐带。
胎儿在母体中靠脐带吸收营养。
一出生则剪断,标志一独立个体的诞生。
其实人还有一生都无法斩断的脐带与人的另一世界相通,这个脐带就是梦。
梦,人的精神脐带,能将人的生命历程提前昭示给自己,令你真切地感受到,如同胚胎在母体中的10个月重演一遍生物的进化历程。
爱之前,你在梦中已多次释放了爱,死之前,你在梦中已死过多次。
有人对无师自通不可理解,其实那是在梦中学的。
除了爱与死,在梦中还有学会作诗、谱曲、打球、游泳的。
这梦的脐带,连接了个体与类的生命,人类的潜意识显现在你梦的屏幕上。
从这个角度说:人类与你同在,与梦同在。
梦是一个特殊的大学,你做了,及时整理,坚持数年,定成为艺术家。
梦,证明了人存有两个意识系统;显意识和潜意识。
谁都梦过被人追杀跳崖的紧张,如果显意识知道该梦的制造过程,梦中的人绝不会有末日的恐惧而被吓醒。
梦是录像,由潜意识操作,当我入睡时,录播或直播在你大脑的屏幕上。
梦有单本和连续之分,有黑白和彩色之别,有平面和立体之差,有单一梦和梦中梦之异。
有的几分钟的梦能穿透一生的时空,有的梦了了一宿仅是跳崖的一个刹那。
鉴别自己是否具有艺术天赋,数数做过多少类型的梦。
梦丰富的人,生活的体验大可能多彩。
当人的显意识欲求超级的幸福时,潜意识会制出衰减的梦以期平衡。
当人的显意识悲观时,潜意识将制出美妙的梦以振奋人的生命。
如果潜意识趋于一致,那人的精神要崩溃。
幸亏有梦,否则佛洛伊德的潜意识将无法证明。
有人戏说佛氏学说:能够证明的潜意识就是显意识,无法证明的潜意识当然不存在。
那是他们压根就没梦过。
梦的神秘之一在于:它比你想的,甚至做的还要可信。
因为想你可以控制,行你可以操纵,唯有梦中的你,摆脱了你的管辖。
于是你归结为命,命是神秘的归宿。
不少艺术大师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
即是俗人所说的疯了。
梵高割耳、叶赛宁夏回族自治区自射,托尔斯泰出走,尼采狂癫,是他们处于梦境。
这和白日梦有根本区别。
白日梦是幻想,每个别当事者都不以幻为真,而梦境,无一丝是假的,虽然它的情节可以不合理工科,人物、背景可以朦胧。
以酗酒、吸毒、赌博等超强剌激人所达到的梦幻是对人生命的透支,如同体育竞赛服兴奋达到的超水平成绩。
这不合自然规则因而必然受到命的惩罚:当事者在凡俗的日常生活中再也找不到梦意,活着如同行尸走肉。
"人生如梦",恰当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