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 格式:docx
- 大小:22.82 KB
- 文档页数:7
教学设计学生分析本科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初二的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对美术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探索能力,而且有很多同学已经储存了很多美术知识,也学习了历史,了解一些关于“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另外看小说杂志等书刊对于初二的同学来说是很正常的,同学们多多少少也会知道一些关于本课的小知识,只不过很零碎,我们就是让学生们自主的把知识组合在一起,在不正规的书刊中会有一些错误的信息会误导学生,我们要帮助学生把有用的知识组合学习而舍弃那些错误和无用的信息。
效果分析中学美术欣赏课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还能让学生正确认识美学观。
但想上好美术欣赏课,让学生对欣赏课感兴趣,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一直是我们美术老师研究的内容。
我在平常的教学中也尝试了很多教学方法,比如小组讨论、课前学生收集资料、用文字形式谈谈作品感受等。
虽然课堂效果比较好,但让学生真正的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只有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慢慢的进行摸索。
用心上好美术课——美术教学反思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
”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
特别是在跨入新世纪,接受新教材后感觉上课越来越难,对美术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所以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文艺复兴的颂歌——春教材分析通过对波提切利的壁画《春》这一具有人文精神性质的作品的欣赏,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作品的重要作用。
通过美术作品与文化情境的互动关系,使学生既能通过一定的文化意境有效地解读和欣赏作品,又能通过作品了解相关的文化情境。
此外,让学生对美术及美术作品自身的一些特点,如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形式语言以及作者等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文艺复兴的颂歌——《春》说课稿
教学课题:文艺复兴的颂歌——《春》
教材分析:
一、教学指导思想
通过对波提切利的壁画《春》这一具有人文精神性质的作品的欣赏,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作品的重要作用。
通过美术作品与文化情境的互动关系,使学生既能通过一定的文化意境有效地解读和欣赏作品,又能通过作品了解相关的文化情境。
此外,让学生对美术及美术作品自身的一些特点,如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形式语言以及作者等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使学生对“文艺复兴”这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有所了解和认识。
从而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开拓视野、积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素质。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为社会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必须具备一定的普通知识。
这些普通知识是一个人的快乐之源,它既是专业知识发展的基础,也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普通知识涉及广泛,美术知识就是其中之一。
对经典美术作品的必要理解,是当今社会作为一个公民所应当具备的普通知识。
二、教材版面分析
教材内容包括三个版面,第一版面为《春》的全图,采用这样大的版面旨在让学生获得对作品有效的“目力接触”,获得整体的视觉感受和了解。
第二、三个版面采用了局部分解、加注、解释和相关背景、作品介绍等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入、具体地理解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化意境。
这三个版面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学。
(第二课时)文艺复兴的颂歌——《春》(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大致了解了作品《春》的主题、作者和作品所表达的意境,还了解了蛋彩画、文艺复兴等背景资料。
今天我们将对作品的各个局部所表达的内容作更深入的了解,对作者所使用的艺术语言有所理解,从而更好的理解作品采用的艺术形式和所表达的主题内涵。
(二)、学习新内容(在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作品,由感官优先,引导学生进入思维主导状态,透过表面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意蕴)(板书)1、美神维纳斯首先让我们欣赏作品的中心人物“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
在上一节课中我已经对维纳斯做了简单的介绍,课本中也有说明。
请哪位同学来朗读一下好吗?学生甲:她是位于画面的中央,是画面的中心人物。
她的形象端庄、秀美,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
她轻举着的右手,好象控制着整个画面中的人物。
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在画面上展示了那么多充满青春欢乐的天神形象,即使他们显得庄重与自信,维纳斯的形象却并不显得十分欢乐,即使描绘的是春,但画面却透出一丝纤弱和淡淡的忧郁。
为什么会这样呢?波提切利在创作这幅作品之前,曾创作过一幅《维纳斯的诞生》。
(演示课件)意大利现实主义绘画的拓荒者是乔托,而100年后诞生在佛罗伦萨的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1444—1510)就是这个艺术形式的先驱者了。
15世纪的佛罗伦萨,不但工商业日趋繁荣,文化也是意大利最发达的地方。
城市的新兴力量是市民阶级(资产阶级的前身),他们就是这个城市的文艺主顾。
当时的教皇和贵族的势力还很强大,这就必然在文艺上要和新兴起来的市民阶级发生矛盾。
波提切利成长的年代,正是佛罗伦萨城市共和政权逐渐被集中在一个银行豪门——美第奇家族手中的年代。
15世纪70年代中叶以后,他受到劳伦佐.美第奇家族的宠遇,他的艺术多少也受到也沾染上了一些宫廷贵族文化的气息。
但他又是著名的僧侣画家腓力波.利比的学生,利比是一位敢于表现世俗生活的现实主义画家。
后来波提切利又崇拜更为激进的佛罗伦萨左翼画家安.波拉约罗和委罗基奥的艺术,并当过他们的助手。
赏《春》西方美术的真正起点在希腊,有过三次高峰时期。
第一次是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第二次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三次是在19世纪。
欧洲古代绘画的兴盛与发展体现在中世纪晚期到文艺复兴时期。
14世纪下半期至16世纪末,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黑暗的中世纪在日趋崩溃,新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逐渐形成。
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宗教色彩。
因此也有人将欧洲中世纪艺术称为基督教艺术。
但是,中世纪的艺术仍是丰富多彩的,是多种文化源流的综合,并为欧洲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例如波提切利的《春》,创作于1481年至1482年的一副蛋彩画,在画面的中心位置,是西方的美神维纳斯,爱神丘比特,画面中丘比特蒙着双眼拿着弓箭自信的要射出爱的箭,因为是蒙着眼,所以射的有时准有时却偏离了靶心,但无论准与不准,最重要的是他很自信,所以他不停的射着他爱之箭,感受着箭离弦的惬意。
一个人也许会失败,但只要他拥有自信,不断的去做,就拥有自己的天空和快乐。
而我们谁也不可能是完美的,谁也不可能不经历失败。
不要气馁,只要不失去信心,所有的事情都将有可能成功。
《春》作为传世名作,向我们传达了一个美丽的早春。
这是一个春寒料峭的季节,女神们出现在大森林中,她们有的端庄,有的高贵,有的皱眉,有的微笑,有的漫步,有的驻足。
我最感兴趣的是美惠三女神,她们分别代表着美丽,青春和幸福。
虽然她们代表的意义不同,但画面中确是一个整体,她们有着相同的发色和发式,同样身上薄如蝉翼的纱裙,她们的手拉着手浑然一体不分彼此,翩翩起舞为春天增加了一丝轻柔与妩媚。
无论是美丽还是纯纯的幸福,都是人们追求和向往的美好愿景。
要知道无论是美丽、青春、幸福三种追求是不可分割的、连在一起的。
正如画面中这样的组合,她们虽是三位女神,但却组合在了一起,她们既是春的一部分又构成了整幅春的美丽。
她使我们懂得了和谐完整才是美。
《春》从绘画技法来讲采用传统的蛋彩画法而没有使用当时已开始流行的油画法。
波提切利《春》赏析论文摘要波提切利的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秀逸的风格、明丽灿烂的色彩、流畅轻灵的线条,以及细润而恬淡的诗意风格,他以诗人波利蒂安歌颂爱神维纳斯的长诗为主题所画的《春》将永恒的春天描绘了出来,画中⼀一切都极为轻快优美。
Botticelli's artistic achievement message embodied in the style of bright and beautiful, bright color, smooth lines of light and thin run and indifferent to poetic style.He's a poet polly Ann sing Venus's long poem as the theme are painting of the "spring" will describe an eternal spring come out, the picture is very beautiful with everything.关键词波提切利 文艺复兴 艺术风格 寓言神话 宗教人文主义 女性形象Botticelli Renaissance Artistic Style FablesReligious Humanism Female Image正文画作《春》是15世纪末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著名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于文艺复兴早期1476年至1478年间为⼀一位贵族的宅邸所作的⼀一幅油画。
此画用丹配拉色作于木板上,现藏于佛罗伦萨乌菲齐博物馆。
类别为木板蛋彩画,约203×314厘米 ⼀一,桑德罗·波提切利(1445—1510年)简介1. 波提切利生平波提切利生于⼀一个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手工业者的中产阶级家庭。
少年时代就酷爱绘画,开始时和马索·非尼古埃拉⼀一起学习,制造金银首饰,因为有绘画天资,15岁时被做父亲送到画家菲利浦·利柏的画室学画。
态,透过表面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意蕴。
新课(板书)1、美神维纳斯师:首先让我们欣赏作品的中心人物“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
在上一节课中我已经对维纳斯做了简单的介绍,课本中也有说明。
请哪位同学来朗读一下好吗?生:她是位于画面的中央,是画面的中心人物。
她的形象端庄、秀美,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
她轻举着的右手,好象控制着整个画面中的人物。
师: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在画面上展示了那么多充满青春欢乐的天神形象,尽管他们显得庄重与自信,维纳斯的形象却并不显得十分欢乐,尽管描绘的是春,但画面却透出一丝纤弱和淡淡的忧郁。
为什么会这样呢?波提切利在创作这幅作品之前,曾创作过一幅《维纳斯的诞生》。
意大利现实主义绘画的拓荒者是乔托,而100年后诞生在佛罗伦萨的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1444—1510)就是这一艺术形式的先驱者了。
15世纪的佛罗伦萨,不仅工商业日趋繁荣,文化也是意大利最发达的地方。
城市的新兴力量是市民阶级(资产阶级的前身),他们就是这个城市的文艺主顾。
当时的教皇和贵族的势力还很强大,这就必然在文艺上要和新兴起来的市民阶级发生矛盾。
波提切利成长的年代,正是佛罗伦萨城市共和政权逐渐被集中在一个银行豪门——美第奇家族手中的年代。
15世纪70年代中叶以后,他受到劳伦佐.美第奇家族的宠遇,他的艺术多少也受到也沾染上了一些宫廷贵族文化的气息。
但他又是著名的僧侣画家腓力波.利比的学生,利比是一位敢于表现世俗生活的现实主义画家。
后来波提切利又崇拜更为激进的佛罗伦萨左翼画家安.波拉约罗和委罗基奥的艺术,并当过他们的助手。
所以,波提切利作为佛罗伦萨最后一位大师,他的思想是充满矛盾的。
《维纳斯的诞生》一画,原是为装饰劳伦佐的别墅与1485年而作的。
据说,画家是从波利齐安诺的一首长诗《吉奥斯特纳》中受到启迪,诗中形容维纳斯女神从爱情海中诞生,风神把她送到岸边,春神又忙迎来,正欲给她披上用天上的星星织成的锦衣。
画面上纷飞的鲜花更加强了诗的意境。
画家在处理这个场面时,舍弃了苑市中一些过于喧闹的描写,把美神安排在一个及幽静的地方,背景是平静而微有碧波的海面。
维纳斯忧郁地站在象征她诞生之源的贝壳之上。
她的体态显得娇柔无力,对迎接者以及这个世界似乎缺乏热烈的反应,她仿佛对来到人间不是满怀信心,反而充满了惆怅的情绪。
维纳斯这个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艺术家自身在这个时期对现实生活有些不安与惶恐。
古代希腊人的想象中,维纳斯是成人般地从海中诞生的,生下来就是一个美丽的少女。
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把这段神话做了唯心主义的解释。
他说,美是不可能逐步完成或从非美中产生,美只能自身完成,它是无可比拟的。
波提切利这幅作品中的维纳斯形象可以作为这种哲学思想的图解。
维纳斯的姿态就是按照古典雕像的样式来描绘的,只是把两只手换了个位置。
然而画面上的形象并没有古典雕像的健美与悠闲,给观众的印象是萎靡与娇弱,充满着对生活的迷茫。
这就是画家对自己对现实的矛盾反映。
这样分析并不是说这幅画的艺术价值不高,而是说画面上的维纳斯形象有着画家自己的影子。
从表现技法上看,作者的写实手法中参杂着一些变形的因素,如维纳斯的脖子过长,头发用线太过分,一缕缕头发好象是有弹性的物体,手足的比例也有些夸张。
这一切似乎是作者为了有意加强形象的精神,并不是着重表达肉体。
波提切利很善于用线,线条在维纳斯裸体上处理的极为流畅。
那个风神形象的用线更为复杂,具有旋转的效果。
画面的色调明朗而和谐,是为了强调形象的秀美与清淡。
可以说,作者的意图有些神秘,主题是隐晦的。
(板书)2、美惠三女神三女神是维纳斯的侍女,她们分别是阿格莱西(右)、塞莱亚(中)和攸美罗西尼(左),分别象征着“华美”或“美丽”、“贞淑”或“青春”、“欢悦”或“欢乐”。
这是一组最为生动、优美的人物形象。
美惠三女神沐浴在阳光里,她们姿态绰约、且歌且舞,正相互携手默默翩翩起舞,突出了一种姿态与动作的节奏美感。
她们修长匀称的双腿仿佛不是在地面行走,而是漂浮在空气中漫舞,被描绘的富有生气,并具有连续动作的视觉效果。
她们身着薄如蝉翼的轻纱,与优美的女性人体自然而和谐的结合,使人感受到无限美好的意境。
她们将给人间带来勃勃生机和无限欢乐。
三女神充分展现了画家独具匠心的精心设计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板书)3、西风神、克罗丽丝和花神代表着温暖春风的“西风神”塞非尔从天而降,预示着春天的来临,他阴冷的形象似乎又象征着冬天的结束。
他试图多情地拥抱他面前的美女克罗丽丝,而克罗丽丝极力想摆脱西风神的拥抱,促使她迅速地演变成了全身饰满鲜花的美女“花神”,成为春天来临的最好象征。
从她口中呼出的温馨之气变成了一枝鲜花。
这三个形象,象征着“春回大地,万木争荣”的自然季节即将来临。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为什么代表温暖春风的“春神”们尽情歌舞吧/莫问明天是否吉祥......充满了及时行乐的迷茫颓废情调。
波提切利是皮革商人的儿子,排行第七。
早期受他的老师们的艺术影响,画面上还充满着人生的乐趣,而且还带有明显的民主气质。
自从得宠进入美第奇的宫廷后,由于社会政治形势的多变,加上自己身份与众不同,在急剧的城市贫民与工人革命的斗争声中,美第奇被逐,宗教改革家萨伏纳罗拉被焚,德国皇帝入侵和城市共和政体的瓦解......,这一切,让画家感到恐惧与彷徨,而画家的内心忧郁,似乎都交织在他以后的绘画创作之中。
通过以上的描述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作品所传达的信息、理念和情怀。
(对作品意义进行诠释,并理解作品在艺术形式上的特色)在构图上,作者以风景衬托人物,人物的安排也颇具匠心。
以一个人和一组人(3人一组)构成的重复,形成了多与少、聚与散的节奏变化。
以典雅而朴素的色彩,形成人物明亮、背景深暗的对比效果,突出了人物形象。
画家借助于既富有弹性又节奏感极强的线条来体现人物的形体之美,使画面精致而明净,具有一种装饰美感。
在这个花园里,春天似乎是永恒的。
我们仿佛能够感觉到,这里吹拂着微微清风;我们仿佛能够嗅到,这里的花香袭人。
你看绿色的橘园挂满了金色的果实,郁金香、银莲花、水仙花遍地开放。
在这春的气息中,代表生命之源的维纳斯那略带忧郁的神情更能激起人们对美好的遐想。
作者以寓意和象征的形象表现主题,画中虽然是神灵之境,却洋溢着人间的世俗之情,给人间送来了爱与美的温馨。
他的作品不仅富于诗的想象,而且造型手法独树一帜。
这是画家不完全依靠欧洲传统绘画的明暗造型手法,重视线条的表现、细节的刻画,追求装饰效果。
整个画面在表现春的欢乐中又矛盾地带有一种忧郁的抒情和淡淡的幻想,使作品韵味深长。
(综览所有要素后,对作品进行归纳性评价)《春》这幅作品,通过对罗马神话中唤醒春天诸神的富于想象力的描绘,表现了人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充满追求的美好愿望。
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活趣味和审美理想。
波提切利精致明净的独特画风,奠定了作品在世界美术史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拓展1、象征所谓象征,是指用一种东西代替另一种东西,一般是指用一种具体的形象表示抽象的意义。
在许多作品中,很多形象的意义并不止于我们所感受和认识的形象本身,而是具有一些“象”外之意。
比如,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奥塞罗》中的雅果的形象就是背信弃义的象征,果戈里的《死灵魂》中的波留希金的形象则象征着吝啬。
在古代的神话中,就已经形成了较为复杂的象征体系。
而在现代的艺术中,尤其是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中象征则变得更为复杂,而且似乎成为纯粹个人意义的神秘符号,其象征的隐义变得更为晦涩难懂了。
象征性语言在各民族的古代艺术中就已十分常见,古代艺术家除了努力去创造一些再现性的形象外,也同样追求用一些形象去代表一些事物和概念,从而形成了一些象征性的语言。
例如,在美洲阿兹特克人的艺术中,美洲虎就是一种神性的动物,成为王室威严的一种象征。
所以,在形象的处理上,艺术家体现出一种明确的象征意识,他们没有去表现美洲虎的灵活、凶残和暴戾的特性,而是着重表现它的威严和力量。
类似这种象征的含义还很多,一些具体的动物形象,往往都具有一些象征的意义,与一些超自然的力量联系起来。
比如,老虎可以象征山的心脏,丛林之王。
鹰可以象征力量和勇气。
蛇也是可以具有多种象征意义的形象,可以象征水和种植,因为它的运动与水的波纹十分相似;又可象征着更新和变化,因为蛇的生长要通过蜕皮才能实现。
还有用水生动物象征水和种植,用猴子象征着性和欢乐。
在非洲的贝宁艺术中,用豹象征勇猛、用牛象征力量、用大象象征强壮等。
2、寓意借其它事物寄托本意,寄托隐含的意思。
3、波提切利的艺术风格特征重视线条的表现,细节的刻画,追求装饰效果,画风严谨细致,常常带有一种忧愁的抒情和淡淡的幻想。
4、希腊神话主要有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组成。
神的故事包括天地的开辟、神的产生、神的宗谱、神的活动和人类的起源等。
神的形象都是人格化了形象,与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神被描写成永生的,在各自不同的领域里具有无可伦比的的威力。
他们的好恶对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神话是人类思想文化的产物,很多艺术形式都从中获得题材、主题和灵感。
在美术方面,许多的美术家都根据神话创作自己的作品。
所以,西方的希腊神话也成了艺术家从事创作和我们欣赏解读美术作品的文化背景之一。
知识拓展:希腊神话故事阅读资料:波提切利是皮革商人的儿子,排行第七。
早期受他的老师们的艺术影响,画面上还充满着人生的乐趣,而且还带有明显的民主气质。
自从得宠进入美第奇的宫廷后,由于社会政治形势的多变,加上自己身份与众不同,在急剧的城市贫民与工人革命的斗争声中,美第奇被逐,宗教改革家萨伏纳罗拉被焚,德国皇帝入侵和城市共和政体的瓦解......,这一切,让画家感到恐惧与彷徨,而画家的内心忧郁,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