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牵引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9.91 KB
- 文档页数:2
操作者准备:着装整齐规范、洗手、戴口罩评估:患者病情、体重、局部皮肤情况、意识状态、合作程度、牵引目的
患者准备:解释、心理护理、局部皮肤清洁
用物准备:牵引床、皮肤牵引套、牵引绳、砝码、垫布、布朗
氏架或枕头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下肢牵引者抬高床尾150-300或患肢抬高150-30。
患肢外展中立位
根据患者肢体大小选择合适的皮肤牵引套,测量皮肤牵引套上下段间隙是否合适并调整。
配合医生平托起患肢使其
抬高放垫布,套上皮牵套,包扎固定好
不可随意加减重量或放松牵引,不可随便改变体位,需纵
向移动时须有专人固定牵引方可移动患者
调整皮牵套位置时须牵拉患肢。
观察患肢肢端血运,五指(趾)
活动、感觉,局部有否压疮,骨突处皮肤腈况、患者主观感觉等
预防并发症:指导行患肢功能锻炼,如:踝泵运动、推髌运动、有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垂足的措施,加强翻身拍背防肺部
感染及压疮、督促健肢功能锻炼
整理床单元
协助患者取舒适、合理体位
整理用物,分类处理
洗手并记录
肢体的纵轴一致,盖被不可压住牵引绳,牵引秤砣不接触地面或不受 阻。
261皮肤牵引护理操作流程。
皮牵引【典型病例】病例一:患者×××,女性,68岁,入院诊断“右股骨颈骨折”,右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为肢体制动,防止关节脱位,行右下肢皮牵引,重量4kg,遵医嘱观察牵引有效性及末梢血运感觉活动情况。
病例二:患者×××,男性,6岁,入院诊断“左股骨干骨折”,为肢体制动,纠正患肢畸形,缓解疼痛,行左下肢皮牵引,重量2kg,遵医嘱观察牵引有效性及末梢血运感觉活动情况。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相关知识】(一)概念皮牵引护理是针对实施皮牵引术后患者的一系列观察与护理,包括:保持牵引有效性和预防牵引并发症,是骨科一项十分重要的护理治疗技术。
(二)目的1保持牵引有效性2.预防牵引并发症(三)适应证实施皮牵引术后的患者(四)并发症1.足下垂2.深静脉血栓3.压疮4.便秘5.坠积性肺炎(五)注意事项1.最大牵引重量一般为5kg,具体因人而异。
2.保持对抗牵引力:枕颌带牵引时,应抬高床头;下肢牵引时,抬高床尾15-25cm。
3.枕颌带牵引时应注意避免牵引带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窒息。
4定时巡视观察牵引套有无松脱,扩张板位置是否正确,若出现移位,及时调整。
5.抬高患肢,防止水肿。
6保护骨突处部位皮肤,避免损伤,谨防牵引部位以外的皮肤损伤和压疮。
(六)健康教育1.引导教育患者正确表达疼痛等不适症状。
2.提高患者对于并发症预防的意识和配合技巧。
3.牵引重锤保持悬空,不可随意增减或移去牵引重量,不可随意放松牵引绳,以免影响牵引效果。
(七)知识链接1.皮牵引概念牵引( traction)是利用适当的持续牵引力和对抗力达到整复和维持复位的治疗方法。
皮肤牵引( shin traction)是用贴敷于患者皮肤上的胶在或牵引带包捆于患者皮肤上,利用其与皮肤间的摩擦力而进行牵引,又称间接牵引。
2.常见的皮牵引部位有哪些?根据损伤部位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3.皮牵引的目的牵引可达到复位与固定的双重目的:(1)使骨折复位,尤其是矫正骨折短缩移位,通过调整牵引角度,也可矫正成角和旋转移位;(2)稳定骨折断端,有止痛和便于骨折愈合的作用;(3)使脱位的关节复位,并可防止再脱位;(4)使患肢相对固定,防止病理性骨折;(5)肢体制动,减少局部刺激,减小了局部炎症扩散;(6)矫正和预防关节屈曲挛缩畸形;(7)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静脉血液回流,消除肢体肿胀;(8)使关节置于功能位,便于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9)便于患者的护理。
皮牵引的护理操作技术
皮牵引(skin traction)是牵引带包捆与患者皮肤上,利用其与皮肤的摩擦力,通过滑轮装置,在肢体远端施加持续引力传递到骨骼上,以达到整复合维持复位的治疗方法。
皮牵引技术适用于12岁以下儿童、老年人稳定的粗隆间骨折、手术前后需要辅助固定以及不能耐受骨牵引的患者等。
【目的】
1.可使患肢制动,保持肢体的功能位。
2.通过持续牵拉,课辅助骨折复位,协助做好术前准备。
3.牵引制动,可缓解肢体疼痛,减轻患者痛苦。
【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
【注意事项】
1.冬天注意保暖
2.患儿股骨干骨折,如行双腿垂直吊牵引,臀部应离床1~2cm,保持牵引有效性。
3.患者若因牵引而致皮肤发生水泡,应消毒后抽出泡液,用无菌敷料包扎,并及时通知
医生改用其他方法。
4.避免压迫腓总神经,严密观察,认真听患者主诉,发现异常积极采取措施,并报告医
生;对危重、老年患者定时巡视,主动检查足背伸跖屈功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应用】
1.皮牵引的适应症有哪些?(5分)
2.行皮牵引患者,我们需要观察患肢哪些情况?(5分)。
牵引术护理流程
一、用物
牵引床、牵引架、牵引器具牵引弓、牵引针、或皮肤牵引套、牵引绳、牵引重锤等。
二、操作步骤
1、牵引前清洁患处皮肤,必要时剔除汗毛,准备好牵引用物。
2、设置对抗牵引,将床头或床尾抬高 15-30 厘米。
3、保持有效牵引,经常检查牵引绳与肢体纵轴是否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勿使牵引绳受阻或滑出滑轮沟外,不可随意取下重锤。
4、骨牵引针两端分别用胶塞小瓶套入,以防钢针划破皮肤,每日针孔处滴75%酒精 l-2 次。
避免牵引针偏移,不可随意清除针孔周围血痂。
5、患者持续皮牵引时应每日观察牵引处皮肤情况,防止皮牵引套损伤皮肤。
6、持续牵引的观察:
(1)观察患肢远端感觉、运动和血循环情况;(2)定期观察记录患肢长度,并与健肢比较,防止过度牵引;(3)检查肢体体位是否在正常牵引位。
7、皮肤护理:注意肢体保暖,预防压疮。
8、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进行固定范围内的肌肉舒缩运动,以及固定范围外的关节伸屈运动。
皮肤牵引的护理措施1. 介绍皮肤牵引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护理技术,用于治疗骨折、关节脱位、骨刺等骨科疾病。
它通过外部施加牵引力,使骨骼或关节保持正确位置,促进愈合和康复。
在进行皮肤牵引时,正确的护理措施和技巧非常重要,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本文将介绍皮肤牵引的护理措施,包括准备工作、牵引的实施和定期检查等方面。
2. 准备工作在进行皮肤牵引之前,护理人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牵引的有效性和患者的安全。
2.1 病情评估在开始施行皮肤牵引之前,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
这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主诉和诊断结果,以及对相关骨骼或关节的检查结果。
通过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可以确定适当的牵引方法和力度。
2.2 设备准备在进行皮肤牵引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准备相应的设备和器械。
这包括牵引框架、牵引绳索、滑车系统等。
护理人员应仔细检查这些设备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并确保其操作正常。
2.3 术前准备在开始牵引之前,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他们需要做好术前准备。
这包括控制体温、排空膀胱和肠道等。
护理人员还应正确安置患者的身体姿势,使其在牵引过程中感到舒适。
3. 牵引的实施在准备工作完成后,护理人员可以开始实施皮肤牵引。
以下是皮肤牵引的实施步骤:3.1 皮肤清洁在开始实施牵引之前,护理人员应用温水和无刺激性肥皂清洁患者的牵引区域。
这有助于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卫生,减少感染的风险。
3.2 适当布置牵引装置根据拟定的牵引方案,护理人员应适当布置牵引装置。
将牵引框架定位在适当的位置,并确保绳索、滑车等装置正确连接,并适当设置牵引力的大小。
3.3 患者位置调整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帮助患者调整适当的位置。
这有助于牵引力的正确作用,并保持患者的舒适。
3.4 牵引装置的使用技巧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牵引装置的使用技巧。
牵引装置的操作应平稳、连贯,并避免过度牵引或牵引力不足。
护理人员还应定期检查牵引装置的工作状态,保证其正常运作。
皮牵引【典型病例】病例一:患者×××,女性,68岁,入院诊断“右股骨颈骨折”,右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为肢体制动,防止关节脱位,行右下肢皮牵引,重量4kg,遵医嘱观察牵引有效性及末梢血运感觉活动情况。
病例二:患者×××,男性,6岁,入院诊断“左股骨干骨折”,为肢体制动,纠正患肢畸形,缓解疼痛,行左下肢皮牵引,重量2kg,遵医嘱观察牵引有效性及末梢血运感觉活动情况。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相关知识】(一)概念皮牵引护理是针对实施皮牵引术后患者的一系列观察与护理,包括:保持牵引有效性和预防牵引并发症,是骨科一项十分重要的护理治疗技术。
(二)目的1保持牵引有效性2.预防牵引并发症(三)适应证实施皮牵引术后的患者(四)并发症1.足下垂2.深静脉血栓3.压疮4.便秘5.坠积性肺炎(五)注意事项1.最大牵引重量一般为5kg,具体因人而异。
2.保持对抗牵引力:枕颌带牵引时,应抬高床头;下肢牵引时,抬高床尾15-25cm。
3.枕颌带牵引时应注意避免牵引带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窒息。
4定时巡视观察牵引套有无松脱,扩张板位置是否正确,若出现移位,及时调整。
5.抬高患肢,防止水肿。
6保护骨突处部位皮肤,避免损伤,谨防牵引部位以外的皮肤损伤和压疮。
(六)健康教育1.引导教育患者正确表达疼痛等不适症状。
2.提高患者对于并发症预防的意识和配合技巧。
3.牵引重锤保持悬空,不可随意增减或移去牵引重量,不可随意放松牵引绳,以免影响牵引效果。
(七)知识链接1.皮牵引概念牵引( traction)是利用适当的持续牵引力和对抗力达到整复和维持复位的治疗方法。
皮肤牵引( shin traction)是用贴敷于患者皮肤上的胶在或牵引带包捆于患者皮肤上,利用其与皮肤间的摩擦力而进行牵引,又称间接牵引。
2.常见的皮牵引部位有哪些?根据损伤部位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3.皮牵引的目的牵引可达到复位与固定的双重目的:(1)使骨折复位,尤其是矫正骨折短缩移位,通过调整牵引角度,也可矫正成角和旋转移位;(2)稳定骨折断端,有止痛和便于骨折愈合的作用;(3)使脱位的关节复位,并可防止再脱位;(4)使患肢相对固定,防止病理性骨折;(5)肢体制动,减少局部刺激,减小了局部炎症扩散;(6)矫正和预防关节屈曲挛缩畸形;(7)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静脉血液回流,消除肢体肿胀;(8)使关节置于功能位,便于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9)便于患者的护理。
皮肤牵引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
评分标准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
皮肤牵引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㈠操作流程
皮肤牵引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㈡评分标准
所在科室考证姓名考核老师考核成绩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分数:
留置导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00分)
参考护士: 得分:
参考材料:第5版《基础护理学》、《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临床护理技术操作难点及对策》等考核日期:考核人:2021年12月修订
芜湖市中医医院
静脉输液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姓名:科室:得分:
静脉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备注:总分100分
留置导尿管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分数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