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犯罪虽然可以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但刑罚的这种社会效益
的取得又不是无本万利的,需要一定社会成本的支出。这就存在
一个刑罚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刑罚是一种有限的社会资源,因
而应该有效使用。监禁刑是所有刑罚执行中成本最高的一种,将
大量的罪犯关在监狱,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而且监狱
建设、维护、管理等将花费大量金钱,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当
第五页,共24页。
社区矫正制度在国内外的历史(lìshǐ) 演进
世界刑罚史是以肉刑和生命刑为主转向以监禁刑为主然后发 展到从监禁刑到非监禁刑过度的历史。19世纪末和20世纪 初以来刑罚指导思想中出现了帮助罪犯回归社会的思想。从 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逐步采用非监 禁刑,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就应运而生。英国是世界上 第一个建立和推广社区处罚措施的国家。该国在1972年的 《刑事司法法》中规定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实行(shíxíng)社 区服务。1976年欧洲理事会部长会议通过的10号决议,要求 成员国积极通过社区服务来改造罪犯。1998年联合国经社 理事会议通过的《开展国际合作,以求减少监狱人满为患和促 进替代性刑罚》中也涉及社区服务,以上这些都是社区矫正顺 应刑事制裁和人类发展的进程。
动的恢复性司法模式。犯罪造成对被害人、犯罪人本身和社区的
第十二页,共24页。
监狱的本质在于剥夺罪犯的人身自由,使其脱离原来的犯罪亚文化圈处于 封闭环境中接受矫正,但“监狱化”给罪犯将来的社会化和再社会化造成 障碍。推行社区矫正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狱内矫正的弱点,探索更加符合 国情的罪犯矫正方式,在整体上提高罪犯矫正的质量。据统计,2002年 我国监狱共超羁押罪犯24万人,将5种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 放在社区,利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遵循社会管理规律,运用社会工作 方法,实施有针对性的社区矫正这种社会化的行刑方式,可以解决监狱有 效资源缺乏和罪犯人身自由受限制等问题,避免监禁矫正存在的交叉感染 和封闭性,促进罪犯回归社会过正常人的生活;有助于对矫正对象施行有 针对性的措施个别化矫正,对症下药,实施社会化改造;有利于体现 (tǐxiàn)区别对待的政策,保护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避免不加区分,不 顾不同类型、情况矫正对象的不同生理、心理特点而影响矫正对象的积极 性。社区矫正为罪犯提供了从“监狱人”到“社会人”转变的条件,既维 护了刑罚的严肃性,又有助于罪犯减少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应。社区服刑还 弱化了公众谴责给罪犯造成的“犯罪人身份”的烙印,在与社会密切交往 中减轻犯罪标签的副作用,使他们尽早融入社会,不再排斥、仇视社会, 而利用行动比较自由的特点,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自立于社会,从而降 低重新犯罪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