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位管理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00.50 KB
- 文档页数:11
什么是储位管理现代仓储管理与传统的仓储管理相比,更加注重仓储的时效性,是一种动态的管理,重视商品在拣货出库时的数量位置变化,从而配合其他仓储作业。
储位管理就是利用储位来使商品处于“被保管状态”并且能够明确显示所储存的位置,同时当商品的位置发生变化时能够准确记录,使管理者能够随时掌握商品的数量、位置,以及去向储位管理的对象储位管理的对象,分为保管商品和非保管商品两部分。
1、保管商品保管商品是指在仓库的储存区域中的保管商品,由于它对作业、储放搬运、拣货等方面有特殊要求,使得其在保管时会有很多种的保管形态出现,例如托盘、箱、散货或其它方式,这些虽然在保管单位上有很大差异,但都必须用储位管理的方式加以管理。
2、非保管商品1)包装材料。
包装材料就是一些标签、包装纸等包装材料。
由于现在商业企业促销、特卖及赠品等活动的增加,使得仓库的贴标、重新包装、组合包装等流通加工比例增加,对于包装材料的需求就愈大,就必须对这些材料加以管理,如果管理不善,欠缺情况发生,影响到整个作业的进行。
2)辅助材料。
辅助材料就是一些托盘、箱、容器等搬运器具。
目前由于流通器具的标准化,使得仓库对这些辅助材料的需求愈来愈大,依赖也愈来愈重。
为了不影响商品的搬运,就必须对这些辅助材料进行管理,制订了专门的管理办法。
3)回收材料。
回收材料就是经补货或拣货作业拆箱后剩下的空纸箱。
虽然这些空纸箱都可回收利用,但是这些纸箱形状不同,大小不一,若不保管起来,很容易造成混乱,而影响其它作业,就必须划分一些特定储位来对这些回收材料进行管理储位管理的范围在仓库的所有作业中,所用到的保管区域均是储位管理的范围,根据作业方式不同分为:预备储区、保管储区、动管储区。
现分别介绍如下:1、预备储区预备储区是商品进出仓库时的暂存区,预备进入下一保管区域,虽然商品在此区域停留的时间不长,但是也不能在管理上疏忽大意,给下一作业程序带来麻烦。
在预备储区,不但要对商品进行必要的保管,还要将商品打上标识、分类,再根据要求归类,摆放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