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快乐读书吧
- 格式:ppt
- 大小:3.50 MB
- 文档页数:2
《神笔马良》快乐读书单任务一:【走进人物】小朋友们,最近我们在《神笔马良》这本书中认识了一个少年英雄——马良,并和他成为了好朋友。
你能说说,在你的眼中马良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吗?(用几个词语来形容)任务二:【走进情节】1.想一想,你从哪里感受到马良特别想拥有一只笔呢?马良特别想拥有一支笔,以至于他天天都在做和笔有关的梦,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特别想拥有一件东西的经历?你做过类似的梦吗?2.马良是如何学习画画的?马良在学习画画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你能讲给你的小伙伴或爸爸妈妈听吗?3.马良是如何得到一只神笔的?你觉得白胡子老爷爷为什么要送神笔给马良?4.马良获赠的神笔“神”在哪里?马良用神笔为穷人做了哪些好事?马良又用什么办法让坏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书 名:出版社:作 者:阅读时间:救助穷人惩治坏人4.我读这本书一共用了时间,读书过程中我和、曾经交流过书中的故事,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
任务三:【感受语言】“这塔远远看去,很像一枝大毛笔。
塔身为笔杆,塔上的树枝则是笔头。
最凑趣的是,塔顶的树木中,有一棵是枣树,秋高气爽,枣子成熟,鹰鸟啄食,四散飞落,宛如笔尖饱蘸颜料,向广袤的天穹撒溅出星星朱墨。
”文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精彩描写,请你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摘抄下来,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它。
任务四:【走进作者】小朋友们,是谁写了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如此精彩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这位了不起的作家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作家,内容可以是:名字、代表作品、获奖经历等等。
)任务五:【我想对他说】1.读了整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或有什么话想对马良说的吗?2.如果让你问作者三个问题,你想问什么?任务六:【神奇小画笔】1.故事的最后,关于马良后来的经历,人们各有各的说法,想一想,你觉得马良身上还会发生哪些故事?试着画出故事中的一个场景,并用生动的语言讲给爸妈或好朋友听。
2.“……这一年哪,我真是交上好运气,我用马良送的神笔做算术,能做出最难的习题,我用马良送的神笔写作文,作文的文句都非常流利;我用马良送的神笔画图画,画什么东西是什么东西……”(节选自《愿你也有一只神笔》)小朋友,想象一下,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拿它画些什么?。
探索篇•课改论坛部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教学策略研究王小妍(福建省霞浦县实验小学,福建宁德)摘要:立足于部编本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的教学实践,从“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举办趣味活动,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这三个方面入手,针对有效开展部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的教学策略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部编本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设置了“快乐读书吧”的版块,意在引领学生快乐阅读,快乐成长。
“快乐读书吧”栏目已经安排了三次内容,第一次安排在一年级上册,主题是“读书真快乐”;第二次安排在一年级下册,主题是“读读童谣和儿歌”;第三次安排在二年级上册,主题是“读读童话故事”。
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安排的是“读读儿童故事”。
什么是儿童故事呢?故事中的儿童性格特点不一样,经历不一样,儿童故事写的就是儿童的生活和经历。
怎样指导孩子阅读儿童故事书,培养阅读兴趣呢?一、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到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但是他们探索外界事物的热情与积极性却非常高涨,好奇心也格外强。
由此出发,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可以顺应学生的这一特征,合理设置问题情境。
由这些情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促使他们由此主动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与积极性。
具体到“快乐读书吧”的教学,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便可以根据其相关内容带领学生走进由问题构建而成的探究情境,以此最大限度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读读儿童故事”这一“快乐读书吧”的版块中,涉及了各色各样的童话故事,有中国儿童故事《神笔马良》《一起长大的玩具》等,还有外国儿童故事《七色花》《愿望的实现》等。
对此,我们语文教师不要急着要求学生阅读这些儿童故事,而是可以为学生设置与其相关的疑问情境。
例如《神笔马良》故事中,马良有一支神笔,这支笔画下一样东西,这样东西就会变成真的。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知识整理1.《神笔马良》是一部中国童话故事,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和理论家XXX先生于20世纪50年代创作。
这个故事描绘了封建社会百姓的苦难以及主人公XXX的正义和善良。
XXX 从小失去父母,家境贫困,但他勤劳、刻苦、善良、有志气,不被困难吓倒。
2.《牧童三娃》是一个勇敢善良的牧童,在花神的帮助下打败了凶恶的蛇精,救回了草原上丢失的羊群。
花神给了XXX三粒种子:第一粒变成了大凿子,用来凿石壁,破蛇精洞;第二粒种子变成宝剑,用来杀死蛇精;第三粒种子变成仙水,使羊群们起死回生。
3.《大奖章》讲述了在森林里举行的一场运动会,小熊、小猪和上一届冠军的驴都参加了跑步比赛。
驴认为小熊和XXX不是它的对手,觉得没有意思。
于是,整天让狐狸到处举起他以前的冠军奖章画像到处招摇。
相反,小熊和小猪却拼命练。
最终,小熊背着受伤的小猪赢得了比赛,获得了冠军。
4.《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是一个温馨的家庭故事。
大头儿子聪明又淘气,心地善良,小头爸爸是一名上班族,非常爱家庭、爱老婆、爱儿子。
围裙妈妈是家庭主妇,任劳任怨,擅长烹饪和唠叨。
在他们普通的生活中,总是充满欢乐的笑声。
这个家庭充满了爱的源泉。
5.《七色花》是XXX所写的童话故事。
故事围绕着小姑娘XXX和她的七色花展开。
XXX用七色花掩盖了自己的错误,满足了自己因愤怒、嫉妒等负面情绪产生的种种愿望,但她并没有因此得到真正的快乐。
最后一片花瓣,她用来帮助他人,并从中找到了真正的快乐。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贪心会让生活变得混乱,而帮助他人却可以获得真正的快乐。
6.《十二个月》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异想天开地想在冬天里得到在四月才开花的美丽雪花莲,并重金悬赏。
狠毒、愚蠢的后母和懒惰自私的二妞逼迫可怜的大妞在狂风暴雪的深夜进大森林里采雪花莲。
神奇的十二个月被大妞的遭遇和勤劳善良所感动,用四季的变幻和大自然的魔力惩罚了狠毒的后母和贪婪的二妞,教育了任性的小女孩。
部编版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栏目解读及教学建议“快乐读书吧”是“课外阅读进课程”的一个代表性新栏目。
曹爱卫老师对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设置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了教学建议。
摘要:温儒敏教授曾言“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种子”。
为培养这颗“读书的种子”,教材除了“教读课文”“自读课文”,还把课外阅读编进教材,纳入课程。
“快乐读书吧”是“课外阅读进课程”的一个代表性新栏目。
本文阐述了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设置的意义,详细解读了一二年级教材的具体内容,提出了四大教学建议,对一线老师解读栏目和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一、为什么要设置“快乐读书吧”阅读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
”《朗读手册》的作者吉姆·崔利斯更是秉持这样的观点:“教育的深远目标是让孩子爱上阅读。
孩子们一旦喜欢上阅读,就会自然而然地主动学习。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单凭一本国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国文教材以外多看一些书,越多越好。
”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也说过:“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
”可见,不管从专家到一线老师,都意识到课外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
但以往各个版本教材里的阅读,都只有单篇课文的阅读,缺乏对课外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引领,以致很多家长、老师在具体操作时,把教室里的“读书”片面定位在“读教材”上。
我们知道,“教材”和“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教材,即教科书,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用来指导学生读写的范本。
而书,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说,是“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心灵”的。
陈先云先生在2016 年全国统编教材培训会上特别强调:统编教材三至六年级的课文由原来的三十几篇减少到二十几篇,但是阅读量却增加了,其增加的地方就在课外阅读上,具体说就在“和大人一起读”和“快乐读书吧”。
统编教材把课外阅读作为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课外阅读课程化,解决了课外阅读的边缘化问题,促进了儿童阅读进教材、进课程,体现了亲子阅读、全民阅读、自主阅读的思想。
快乐读书吧:读读儿童故事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本次快乐读书吧推荐的是“读读儿童故事”,由“推荐书目”“提示语”和“插图”三部分组成。
“推荐书目”推荐了《神笔马良》《七色花》《一起长大的玩具》《愿望的实现》。
这些作品都很经典,脍炙人口。
它们贴近儿童的日常生活,又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情节,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多样的感受。
“提示语”点明了本次快乐读书吧的教学要点:要学会看书的目录。
学生可以从目录了解书的主要内容,还可以知道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
这是在二年级上册认识书的封面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
“插图”提供了《一起长大的玩具》目录,让学生了解书的目录一般呈现的内容。
教学目标1.产生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初步学会看书的目录,能从目录中大致了解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
3.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产生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初步学会看书的目录,能从目录中大致了解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
教学难点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策略1.组织阅读活动课前让学生提前准备是重要的环节。
学生在提前了解本节课要讲的儿童故事的情况下,能更好地完成阅读任务。
师生可以共同制订阅读计划,保证学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完成阅读。
在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把导读激趣和读书方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既享受阅读的乐趣,又学习到好的读书方法。
2.组织阅读交流在学生阅读故事完后,引导学生交流,教师对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总结和补充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对如何读儿童故事有一个初步感受。
最后,让学生分享读过的儿童故事,明确说和听的求。
教师也可以根据情况向学生推荐其他儿童故事。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快乐读书吧”栏目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一大特色,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打开学生阅读的视野,让学生习得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
“快乐读书吧”栏目不是一节课可以完成的,应该是贯穿一学期的系列读书活动,应按阶段推进读书进程。
就一本书的阅读而言,首先要有导读课,然后有分阶段的阅读推进课,最后有读书分享课。
“快乐读书吧”把课外阅读纳入课堂教学,成为语文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快乐读书吧”已经安排了三次,分别是:一年级上册“读书真快乐”,一年级下册“读读童谣和儿歌”,二年级上册“读读童话故事”。
本册“快乐读书吧”是“读读儿童故事”,推荐了四个儿童故事:《神笔马良》《七色花》《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和《愿望的实现》。
然后以《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一书为例,呈现了书的封面和部分目录,旨在引导学生学会看书的目录,了解书里的主要内容,知道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
学情分析: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经历了三个学期的“快乐读书吧”活动,对怎样开展“快乐读书吧”活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实践,大多数学生都喜欢读儿童故事,这是开展这次“快乐读书吧”的有利条件。
但是,二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兴趣难以持久,坚持每天读是最难的。
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活动全程的指导和推进,保障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保证“快乐读书吧”活动有效落实。
教学目标:1.产生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初步学会看书的目录,能从目录中大致了解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从哪一页开始。
3.感受读书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1.激发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
2.初步学会看书的目录,能从目录中大致了解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从哪一页开始。
教学难点:1.坚持每天读书,养成持之以恒的课外阅读习惯。
2.研究用读书卡、读写绘等方法记录和分享阅读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