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规则1
- 格式:doc
- 大小:695.50 KB
- 文档页数:10
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实施细则一、入园接待对幼儿的要求:1.衣着整洁,愉快来园,接受晨检。
2.有礼貌地向老师、小朋友问好,向家长说再见。
3.将外衣、帽子等叠整齐,放在固定地方。
(整洁、条理的生活是舒畅的,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好习惯,注重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好习惯,提高常规活动的教育性)4.进行简单劳动:(小班)会搬自己的椅子(中班)擦个人桌椅,摆放玩具等简单劳动(大班)在完成自己的事情的基础上可以建立值日生制度,培养孩子为集体服务的意识。
对保教人员的要求:1.按时入园早晨来教室第一件事情就是做好室内外清洁工作及室内通风,与户外保持空气对流,保持空气新鲜,能有效防止幼儿疾病的发生。
2.接待家长做好交接手续,其中如有幼儿服药一定要到保健医处交接清楚。
3.晨间检查看孩子的身体情况,观察情绪等。
(一般要求:对幼儿的脸色、皮肤、眼神、咽喉、精神逐个观察,并询问家长。
认真做好一摸:是否发烧;二看:喉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仔细观察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提醒幼儿做简单劳动,要让幼儿在劳动之后感到劳动很光荣。
可以利用晨间谈话时间对参加劳动的小朋友的行为加一肯定和表扬,幼儿需要得到老师的关注!5.组织晨间游戏活动。
(教师参与和孩子一起玩晨间活动,特别需要注意孩子的安全!许多活动器械存在潜在的危险,这个时候,万一老师没有及时发现并制止,那么危险就来了。
二、生活活动(分三个方面)(一)进餐对幼儿的要求1.认真洗手,方法正确2.能排队轮流不拥挤3.不玩水,节约用水4.安静进餐,坐姿良好5.正确使用餐具。
(幼儿孩子年龄小,动作突然,常常会发生意外,比如孩子进入中班后使用筷子,常常会将筷子塞在嘴巴里,这个时候,一旦有小朋友碰撞危险就会来临了。
)6.文明进餐,不挑食,不剩饭浪费。
7.餐后自己轻放餐具。
对保教人员的要求:1.组织指导幼儿洗手。
(提醒正确顺序方法,冬季洗手后要让幼儿擦油,教师需跟随观察幼儿洗手,因为孩子最喜欢水,他们会在水池里玩水,把衣袖弄潮湿很容易生病。
阅读区
1.保持安静
2.爱护书本
3. 保持面干净
4. 放回原位
建构区
1.多动手多动脑
2.玩具要爱惜
3.有问题要思考
4. 放回原处
科学区
1. 多用眼观察
2. 多思考
3.多动手
4.做好记录
美工区
1. 剪刀小心
2.不乱涂乱画
3.保持干净
4. 材料放回
表演区
1.用多种道具
2. 爱护游戏材料
3.大胆表演
4. 材料收拾好
如果我是山,就要站成一种尊严,让山花灿烂,山风拂面,让每一处角落都渗透梦语言,让我价值在太阳底下展现;如果我是水,就要流成一种磅礴,
让小船远航,鱼儿欢畅,让每一股细流都一往无前,让我价值迎风吟唱。
大班区域活动规则
为了保障大班幼儿的安全和健康,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大班区域活动规则。
一、活动前准备。
1.安排专人负责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活动区域的安全性和卫生情况。
2.选择适合大班幼儿的活动内容和器材,确保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3.提前告知幼儿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和注意事项,让幼儿有充分的准备和了解。
二、活动期间。
1.活动期间必须有专人监管,确保幼儿的安全和秩序。
2.幼儿必须穿着适当的服装和鞋子,不得穿拖鞋或赤脚参加活
动。
3.活动期间不得吃零食或喝饮料,以免影响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4.幼儿必须遵守活动规则,不得打闹、推搡、抢夺器材等行为,以免造成伤害。
5.幼儿必须遵守游戏规则,不得作弊、欺骗、恶意攻击等行为,以免影响游戏公平和友好。
6.幼儿必须遵守教师的指导和要求,不得擅自离开活动区域,
以免发生意外。
7.幼儿必须保持活动区域的卫生和整洁,不得乱扔垃圾或破坏
器材,以免影响环境和他人。
8.幼儿必须尊重他人,不得辱骂、恶意攻击或欺负他人,以免
伤害他人和自己。
三、活动后整理。
1.活动结束后,专人负责清理活动区域的器材和垃圾,保持环
境整洁。
2.对活动的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完善。
3.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激发幼儿的自信和积极性。
以上是我们大班区域活动规则的内容,希望家长和幼儿能够共同遵守,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活动环境。
区域活动的开展一、规则与自由谈到规则与自由,就不得不提到蒙台梭利。
她关于“自由与纪律”的论述会带给我们很多启发。
蒙台梭利认为纪律是一种积极的状态,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的。
她认为,儿童在活动室里自愿地、有目的地活动,每个人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安静地走来走去,有秩序地取放物品,并不会造成混乱。
因为对儿童来讲,安静和秩序是必要的,而且他们也知道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
儿童在这种环境中逐渐成长,自然会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长此以往,就能够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因此,在蒙台梭利的活动室内,允许儿童自由地活动、交谈、交换位置,甚至允许儿童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移动桌椅。
蒙台梭利说,一个人如果像哑巴那样安静,像瘫痪的人那样不动,不能算是有纪律的。
积极的纪律包括了自由,它和因强制而产生的“不动”是不同的,因此,她指出,纪律的培养既不能靠强制,也不能靠宣传和说教。
在自由的活动中使儿童理解纪律,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和遵守集体的规则,这样儿童才会是主动的,在需要他们守规则时才能控制自己。
她特别强调:自由和纪律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应让幼儿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
诸如任性、无理取闹、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等的活动,都要收到严厉的禁止。
由此,我们应该明确:1.规则与自由不是对立的,它们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2.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或者说真正意义上的纪律的形成必须建立在不受压抑的自由活动的基础之上,因为没有自由或自由空间过小,最终会导致规则被自由打破。
3.区域活动必须有规则。
用规则标识界限,建立秩序,保障自由,这是形成真正的纪律的前提,是幼儿能够自发地、主动地完善自己人格的前提,这也是区域活动有别于集体教学活动的价值所在。
4.区域规则的制定是为了保障全体幼儿的自由而不是限制自由。
二、区域规则从哪里来区域活动的规则不是教师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威而一厢情愿提出的“要求”,也不是为了控制幼儿的行为而划定的“条条框框”,它是整个区域活动顺利开展的一种内在需求,是所有幼儿能够自由开展活动的保障。
幼儿园区角安全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了确保幼儿园区角的安全,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保证幼儿园正常的教学活动开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门要求,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本规章适用于幼儿园区角内的所有教师、保洁员、专业人员以及访客,禁止一切违规行为。
第二章幼儿园区角安全管理一、幼儿园区角内禁止私自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其他不符合规定的物品。
二、幼儿园区角内禁止吸烟、大声喧哗以及任何形式的不文明行为。
三、幼儿园区角内禁止私自擅离职守,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
四、幼儿园区角内应保持整洁,垃圾应及时分类清理,并做好防滑措施。
五、幼儿园区角内的设施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若有损坏或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
第三章幼儿园区角安全交通一、幼儿园区角内的交通应遵守交通法规,禁止超速、危险驾驶等行为。
二、幼儿园园区角的停车场内应设明显标识和边界,严禁乱停车、违停、乱扔垃圾等行为。
三、幼儿园园区角应设立交通安全专员,负责管理交通秩序,维护幼儿园区角的安全。
第四章幼儿园区角突发事件处理一、幼儿园区角如发生火警、水灾、电气故障等突发事件,应及时组织疏散,并第一时间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二、幼儿园园区角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和规范。
三、幼儿园区角内应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急救人员,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救助伤员。
第五章幼儿园区角安全监督一、幼儿园园区角设立安全督导组,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汇报上级主管部门。
二、幼儿园园区角应建立安全档案,记录安全工作措施、事故处理等相关信息,供查阅和总结。
三、幼儿园园区角应定期举办安全培训,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四、幼儿园园区角应定期组织安全检查与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本规章自颁行之日起施行,如有违反者,将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以上内容为幼儿园区角安全规章制度,各相关人员必须遵守,确保幼儿园园区角的安全和稳定。
幼儿园中班阅读区域小组活动流程 (一)对于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来说,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
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实现有益的小组活动,是幼儿园老师们一直非常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下面,本文将介绍幼儿园中班阅读区域小组活动流程。
一、流程设计幼儿园中班的小组活动流程需要经过严格的策划和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活动主题不同主题的小组活动可以吸引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如动物、植物、季节、节日、自然等等。
在选择主题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和阅读能力。
2.范围设定根据活动主题,将图书馆中的书籍、绘本、故事书籍及其它相关的读物集中在一起,放置在小组阅读区域,为小组提供足够的读物支持。
3.设置小组阅读区域挑选一个舒适、安静、明亮、温暖的地方为小组设置阅读区域,必要时可以放置坐垫、靠垫等物品,增加孩子们的舒适度。
4.小组设置和分组根据孩子们的喜好、阅读兴趣、阅读水平和人数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小组设置和分组。
5.情境设计考虑到孩子们兴趣点和习惯,为小组准备一些情境设计,创造一种阅读环境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和兴趣,这也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阅读内容。
6.活动导入在进行小组阅读活动之前,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活动导入,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状态。
可以采用唱歌、玩游戏、讲故事等方式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
7.活动过程在小组阅读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小组提供必要的指导,引导孩子们共同阅读、讨论和分享阅读内容。
8.活动总结小组阅读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对活动进行总结,分享孩子们的心得和体验,并针对活动中的不足和问题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二、特点分析1.小组合理设置对于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来说,小组的设置需要注意到孩子们的年龄和阅读水平,以及孩子们的兴趣点和阅读习惯。
如果选择不恰当,会降低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2.注重情境设计小组的阅读区域需要注重情境设计,创造出一种吸引孩子们兴趣和注意力的阅读环境。
这样可以通过情境的渗透,使幼儿理解更加深入,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幼儿园有规则游戏(经典实用)
一、“床上大军”
1、游戏准备: 准备一张空白纸,根据孩子数量决定每张纸的多少,家长可以给孩子
们拿来一张,多准备几张就越好;
2、游戏开始: 让孩子们把纸放在地上,接着让他们躺到纸上,谁躺的位置最多谁赢;
3、游戏结束: 当某个孩子躺不下时,游戏即结束,谁能躺最多谁就是赢家;
游戏玩法讲解完毕,准备开始游戏!
二、“乘彩虹梯”
1、游戏准备: 首先将教室里的椅子让出一条走道,走道两旁各摆一排椅子,椅子上
要放上彩虹,彩虹是用彩纸粘贴在椅子上,这条走道就是彩虹梯;
2、游戏开始: 这时给孩子们发一张张不同的卡片,卡片上都有一种不同的颜色,比
如紫色,蓝色,绿色,红色,黄色等等,然后指定一个起点,每个孩子都要找到同颜色的
彩虹,站在那里,然后站在最前面的孩子开始喊出“乘彩虹梯时间到”,第一轮所有人同
颜色的彩虹都要跳一次;
3、游戏结束: 重复上面的过程,把手里的卡片慢慢减少,直到只剩一个人,最后那
个人赢得游戏。
游戏玩法讲解完毕,准备开始游戏!
三、“闭着眼睛砍桃子”
1、游戏准备: 准备一堆砍桃子的器具,如砍桃子的砍刀、桃子石、木槌等;
2、游戏开始: 将孩子们分成若干组,由一个孩子在同伴的帮助下,将眼睛闭起来,
用砍刀将桃子砍下来;
3、游戏结束: 每组的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桃子砍完,所有组同时砍完,以最快的
组来衡量最终结果,最快的组获胜。
游戏玩法讲解完毕,准备开始游戏!。
幼儿园区域安全管理制度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在保障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良好的区域安全管理制度尤为重要。
二、安全出入管理1. 门禁系统建立幼儿园门禁系统,只允许经过注册的家长和工作人员进入,以确保陌生人无法进入学校。
2. 安全监控通过安装无线网络摄像头,监控幼儿园各个区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三、教室安全管理1. 物品摆放确保教室内没有凸起的物品,尤其是易碰伤的尖锐物品,并保持教室整洁。
2. 紧急出口每间教室必须设置紧急出口,并保持畅通,以防发生突发情况时的安全疏散。
四、操场安全管理1. 高低分区根据幼儿年龄和身体发育情况,设置不同高度的活动区域,确保孩子的安全。
2. 防滑措施操场地面应使用防滑材料,并及时清理湿滑区域,以避免滑倒事故的发生。
五、食堂安全管理1. 食品质量监控建立食品质量监控制度,严格把关食材采购来源和供应商合格证明。
2. 食品储存合理规划食品储存区域,确保食品安全,避免食品交叉感染。
六、洗手间安全管理1. 入口设置洗手间应设置在教职工容易观察的地方,以确保孩子使用洗手间时的安全。
2. 异常报告对于洗手间内的异常情况,如漏水、灯泡坏了等,家长或老师应及时报告维修。
七、游戏区安全管理1. 安全游戏设施游戏区设施要符合安全标准,没有锐利的边缘,并定期检查维护。
2. 安全游戏规则制定安全游戏规则,教育幼儿如何正确玩耍,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八、急救设备管理1. 急救箱每个区域都应配备急救箱,并定期检查补充急救物品。
2. 急救培训幼儿园工作人员应接受急救培训,熟悉常见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
九、地震逃生演练定期组织地震逃生演练,培养幼儿和工作人员的应急意识和逃生技能。
十、家长参与管理鼓励家长参与区域安全管理,通过家长委员会成立和定期会议,共同讨论、解决安全问题。
十一、建立安全管理评估机制建立定期的安全管理评估机制,对区域安全管理进行细致的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十二、总结幼儿园区域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保障孩子们的安全,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
幼儿园区域摆放要求标准幼儿园是一个培养孩子身心健康,自信和内向自主的地方。
为了保证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下成长和发展,幼儿园区域摆放要求非常重要。
一、活动区域活动区域是幼儿园中最重要的区域之一,这里孩子进行各种活动,如玩具、游戏、探索等。
因此,活动区域要尽量宽敞,让孩子有足够的空间展开各种活动。
在活动区域中,玩具要尽量整洁,保证孩子的健康。
同时,为了防止孩子受伤,所有的玩具都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每天定期清洁和消毒。
二、课堂区域课堂是孩子成长的世界,也是孩子接触知识的地方。
课堂区域的摆放要求要与年龄、身高和安全健康条件相适应。
而幼儿园的课桌和椅子的高度要比普通的成人桌椅要低很多,以便孩子能够更好地站立或坐在座椅上。
同时,幼儿园的黑板或白板要安装在孩子能够看到的高度,以便孩子能够更方便地观察和学习。
为了保证室内采光和通风,课堂区域的窗户也要合理摆放。
三、卫生间区域卫生间是幼儿园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要保证里面的设施齐全、干净卫生,孩子上厕所的时候不会受到太多的影响。
同时,在卫生间区域内要设置垃圾桶等设备,保持室内整洁。
需要注意的是,在幼儿园中,孩子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任何卫生间区域的设施更新换代都要遵循相关安全规范,并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消毒和清洁处理。
四、食堂区域食堂区域是幼儿园中最重要的饮食地方之一,要保证孩子在享受美食的同时,餐桌椅子的安全也是必须的。
在食堂中,餐桌椅子要相对稳定,并且表面光滑,不会刮伤孩子的手和脸。
同时,食堂的餐具和厨具也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保证幼儿园的卫生状况。
五、总结幼儿园区域摆放要求标准是确保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同时也是造就健康幼儿的基础。
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区域需要遵循相关的安全规范,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处理,以免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当然,在幼儿园中,教师的监视也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况,确保孩子在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
区域规则如何定曾经在某所幼儿园的一个共享区域看到一条很有趣的规则“该区只能进26人”,可能放大了人数,这种夸张的数据让我顿时意识到我们平常关于区域规则的规定充满了荒谬,只是我们习以为常,常常忘了从孩子的角度看这些规则在他们之间是否有效。
26人?试想一下,这条规则对孩子有效吗?某个孩子要进入该区前,他会数一数“已经进了多少人,我还能不能再进去吗”,或者已经进区的孩子会告诉将要进区的孩子“还没有到26人,你可以进来?”或者“已经26人了,你不能再进来了”。
那么这条规则对老师有效吗?老师会数一数进了多少人,从而让第27个孩子不要进来吗?所以,一深思,就发现这条规则是无效的。
以下这张图是我还没有进入幼儿园前和朋友们设计的区域规则样张,有了几年幼儿园经验后再来看这张图,才发现当初的我们一点都不懂孩子。
首先,关于区域人数的规定。
小班,孩子们会出现说已经进了6个人,不能再进来了吗?还是小班的区域规则应该要渗透在环境中,比如进区6个人,设置6个插卡处是否更好解决这个问题?孩子没有插卡的地方自己主动调节。
所以关于进区人数的限定或许适合在中大班。
甚至大班不需要,因为一方面他们已经形成规则,一方面,如果孩子们在进行小组探究,尤其是搭建活动,他们往往会多于区域人数规定。
所以,我们要思考关于人数的限定意义是什么?目前是因为空间与人数承载的局限,人数多了会影响游戏状态或挤占空间。
其次,关于区域常规的的规定。
如按标志取放材料、听到音乐收玩具、爱护玩具、收拾桌面……首先,区域几乎都有材料标识,老师和孩子说明孩子自然而然养成这个习惯;而听音乐收拾玩具等这些也是老师说明孩子就会慢慢遵守的,他们很少会在收拾完材料后,再看区域规则牌,“哦,老师规定还要收拾桌面”,然后再去收拾桌面。
更值得反思的是,这些规则适合在大班吗?大班都听音乐收玩具两年了,难道大班就不会了吗?大班还需要这些规则吗?两年了还没有养成这些习惯吗?同样地,大班还需要张贴喝水流程、起床流程吗?这些规定变相贬低孩子的能力,这些规则是给成年人看的。
建构区活动规则
1、进入活动区前,会。
2、会将鞋子脱下,整齐摆放。
3、玩具,轻拿轻放。
4、活动时,会轻声细语。
5、活动结束后,会归类整理、摆放玩具。
美工区活动规则
1、进入活动区前,会。
2、会安全使用、材料,轻拿轻放。
3、活动时,会轻声细语。
4、活动结束后,会归类整理。
角色区活动规则
1、进入活动区前,会。
2、会安静操作材料,轻拿轻放。
3、活动时,会仔细操作。
4、活动结束后,会归类整理。
益智区活动规则
1、进入活动区前,会。
2、会安静地摆放鞋子后安静地开始游戏。
3、活动时,会仔细操作。
4、活动结束后,会归类整理,放回原处。
科学区活动规则
1、进入活动区前,会。
2、会安静操作材料,轻拿轻放。
3、活动时,会仔细操作。
4、活动结束后,会归类整理,放回原处。
语言区活动规则
1、进入活动区前,会。
2、会安静操作材料,轻拿轻放。
3、活动时,会认真。
4、活动结束后,会归类整理。
表演区活动规则
1、进入活动区前,会。
2、会安静穿上。
3、活动时,会仔细操作。
4、活动结束后,会归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