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国际金融第一章
- 格式:ppt
- 大小:408.50 KB
- 文档页数:4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第一章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本章思维导图本章核心考点解读(一)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成的演变1、识记①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
②铸币:具有一定形状、成色、重量和面值的金属货币。
③信用货币:是不足值货币,即作为货币商品的实物其自身的商品价值低于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
④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一种以银行自身为债务人的纸质票证,也是一种纸质货币。
⑤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⑥电子货币:是指处于电磁信号形态,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支付的货币。
⑦足值货币:作为货币商品的各类实物和金、银、铜等金属的自身商品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相等。
⑧不足值货币:作为货币商品的实物其自身的商品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
2、领会①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P50: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是在商品交换关系中得到表现的。
随着交换的不断发展,价值形式经历了简单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等价形式和货币形式的发展历程。
当某一种商品从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几种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时,货币就产生了。
②推动货币形式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动力P51:推动货币形式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动力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的不断发展。
(二)货币的职能1、识记①计价单位:是指用货币去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赋予商品、劳务以价格形态。
②交易媒介: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
③支付手段:是指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如借贷、财政收支、工资发放和租金收取等)时所执行的职能。
④财富贮藏: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
2、领会①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P54: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发挥媒介作用。
交易媒介职能的发挥首先需要货币将商品的价格表现出来,此时货币是计价单位;商品具有了价格,货币便可充当交易媒介,实现商品交换;如果商品交换中出现了延期付款的状况,货币则为延期支付手段。
自考00076国际金融重点笔记2018年4月自考国际金融重点笔记第一篇国际金融基础篇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净差错与遗漏产生得原因・> (1)编表原理与实际会计核算之间存在差界.(2)由于国际收支所涉及得内容紧狡统汁得资料与数据來源于不同得部门•所搜集到得资料与数据不可能完全匹配。
(3)人为因素•一些交易主休所进行得违反国家政策与法律许可得经济活动,当事主体不可能主动申报•相关得统计部门也难以搜集与统计•到准确得数据。
(4)存在统计误差.经常项目得构成与作用-经常账户又被称为经常项目,就是反映一国与她国之间真实资源(又称实际资源)转移得项目。
通过此项目形成得外汇收入,就是一国可以自主支配得外汇,所以,该项目又就是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基木、最重耍得项目一该项目又可细分为货物、服务. 收益与转移四个子项目。
(1)货物。
也曾被译为商品,就是反映一国商品得出口与进口,又称有形贸易交易规模得项目・(2)服务c也曾被译为劳务,就是指一国居民为非居民提供得衿种服务与该国居民利用非居民提供得服务。
(3)收入•又译为收益•就是指由于生产要素在国际间得流动而引起得耍素报酬得外汇收入与支出。
(4)经常转移°又称为巾・方面转移•就是抬货币资金在国际间转移得过程中•无对等得经济交易同时发生得国际间得资金流动。
丄金融项目得构成与作用。
鼻金融嫌户就是资木与金融账户中得主要部分,就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反映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国际资木流动得项目.按照投资类型•亦即功能,主要确定为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两部分.并将这两种形式以外得所有其她形式得国际资木流动,统统归类于其她投资。
13)直接投资包括分别反映投资人得原始得股木投入与撤回得浄额及由直接投资企业中得外国投资人所得收益得再投资得状况。
(2)从资木流动得方向瞧.包括木国居民购买国外证券金融资产与外国得非居民向木国居民出吿其原先持有得木国得证券金融资产而形成得木国金融账户下得外汇流出,或反之而形成得外汇流入・人(3)在其她投资项目也就是先按照由债权债务关系决定得资产与负债來分类•并在资产负债项下.按照贸易信贷、贷款.货币与存款及其她共四项來分类。
《国际金融》课程代码0076自学考试教学资料开课对象:国际金融专业(独立本科段)国际贸易专业(专科)学时: 18*4学时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国际金融》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金融专业独立本科段和国际贸易专业专科必考课程,是为了培养自学应考者在对外经济与对外贸易领域和金融业内就业时所必须具备的有关国际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货币银行学》、《金融概论》或《财政与金融》课程金融部分的内容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扩展和深入。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我国加入WTO 以及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作为各种经济活动重要的基础之一,本课程的内容,既作为金融专业所需技能而独立存在的必要性,又是从事对外投资与贸易人员在进行各种涉外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所需依赖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习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应考者应该能够准确地掌握国际金融中的基本概念(包括相应的英文表示)、国际金融领域内的各种重要的制度安排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各种交易方式(亦称为国际金融工具),深刻的理解一些重要的国际金融制度变迁对国际金融市场及其国际金融交易的影响,着重掌握各种国际金融工具的原理、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实际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奠定扎实的基础;并且,结合《经济学原理》和《宏观经济学》等课程的内容,体会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和有关国际金融制度选择、政策制定如何成为调节宏观经济均衡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反映了国际金融所包含内容的国际收支概述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以及充分反映了国际金融内容之间逻辑关系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和演变过程。
(2)货币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殊表现形式——有关外汇、汇率、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及我国当前外汇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这是贯穿国际金融从市场到理论全部内容的基础。
(3)国际金融市场的各种交易工具的交易原理及基本作用,应全面掌握各种国际金融交易方式基本的规律、规则和基本的分析方法,并注重其与现实经济活动的结合。
自考金融(专升本)国际金融(课程代码00076)笔记第一章国际收支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1.【识记部分】(1)国际收支:是特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或国家、地区)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它反映了一个经济体与其他经济体之间发生的进出口贸易、投融资往来等各类经济交易的经济过程,以及对外金融资产负债的存量变化。
(2)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对一定时期(一年、半年、一个季度、一个月)内的国际经济交易,根据交易的特征和经济分析的需要,分类设置账户,并以复式记账原则进行系统记录的报表。
(3)经常账户显示的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账户类别,记录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的流量。
包括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四个子账户。
(4)资本和金融账户反映了金融资产在不同经济体之间的转移,也就是国际资本的流动,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输入本国记贷方,输出本国记借方。
2.【领会部分】(1)国际收支的特征:国际收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①国际收支记载的是一个经济体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经济交易。
强调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同一个经济体的居民之间的交易不属于国际收支,参与者不同经济体的居民,不是公民。
②国际收支是在特定时期内经济交易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③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不是存量概念。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①复式记账原理;②权责发生制原则;③市场价格原则;④单一货币原则。
3.【简单应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的《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的规定,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包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以及误差与遗漏净额三个部分。
①经常账户,包括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四个子账户。
②资本与金融账户,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个子账户。
资本账户有本科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处置、资本转移;金融账户又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品(储备除外)和雇员认股权、其他投资以及储备资产。
第二章国际储备第三章第四章外汇实务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国际结算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重点重点重难点重点难点重点重难点第一章国际收支本章重难点分析第一节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际收支1(1(2(3第一节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际收支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经济体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所有经济交易活动的汇总。
它以交易为基础,不仅包括贸易收支和非贸易收支,也包括资本的输入和输出;不仅包括已实现的外汇收支交易,也包括未实现的外汇收支交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议采用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
一、国际收支2(1(2一、国际收支2(3二、国际收支平衡表二、国际收支平衡表1二、国际收支平衡表二、国际收支平衡表23二、国际收支平衡表4第一节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1)经常账户,包括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四个子账户。
(2)资本与金融账户,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个子账户。
(3)误差与遗漏净额是作为残差项推算的,于轧平账户时使用。
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1.(1(212个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2.3.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1.(1(2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2.(1(2(3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4(5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讲解归纳与举例)A. B./处置C. D.【正确答案:B】/谢谢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一、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意义(1(2(3一、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意义(1(2(3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方法(三种)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方法(三种)1.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方法(三种)2.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方法(三种)3./ 4.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方法(三种)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方法(三种)三、国际投资头寸表三、国际投资头寸表三、国际投资头寸表1.2.三、国际投资头寸表3.4.三、国际投资头寸表5.(1(2(3(4讲解归纳与举例A. B.C. D.【正确答案:B】谢谢第三节国际收支的调节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与失衡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与失衡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三、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影响(1(2(3(4(1(2四、国际收支调节方法四、国际收支调节方法1.四、国际收支调节方法2.。
2023下半年自考国际金融考试大纲(主要国际金融理论与流派)考核学问点(一)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二)汇率打算理论课程内容第一节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一)价格现金流淌机制(二)弹性分析理论(三)汲取分析理论(四)货币分析理沦其次节汇率打算理论(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前的汇率打算理论流派1.国际借贷说2.购买力平价理沦3.汇兑心理说4.利率平价理论(二)布雷顿森林体系期间的主要汇率打算理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建立、进展与作用2.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的基本内容3.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评价(三)牙买加体系下的主要汇率打算理论流派1.弹性价格货币模型2.黏性价格货币模型3.金融资产组合平衡模型4.斯托克曼均衡模型5.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Redux模型考核要求(一)国际收支调整理论1.识记:(1)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含义;(2)支出转移政策的含义;(3)支出削减政策的`含义。
2.领悟:(1)价格现金流淌机制的内容及其调整机制;(2)弹性分析理论的内容及其调整机制;(3)汲取分析理论的内容及其调整机制;(4)货币分析理论的内容及其调整机制。
(二)汇率打算理论1.识记:(1)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公式;(2)利率平价理论的基本公式。
2.领悟:(1)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含义;(2)利率平价理论的基本含义;(3)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产生与进展过程、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 (4)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基本含义;(5)黏性价格货币模型的基本含义;(6)金融资产组合平衡模型的基本含义;(7)斯托克曼均衡模型的内容及其评价; (8)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Redux模型的内容及其评价。
3.应用:(1)能够运用完全预期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来分析当前的货币与汇率政策和经济形势;(2)能够理解黏性价格汇率模型如何进展了弹性价格汇率模型。
自考国际金融重点笔记:第1章-第一篇国际金融基础篇第一章国际收支[选择]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是按时期来核算的。
[选择]国际收支是统计学中的一个流量概念。
[选择]贸易差额:一国货物进出口规模的对比。
当出口大于进口时,为贸易顺差,反之为逆差。
[选择]净差错与遗漏是为使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相等而人为设置的项目。
[选择]商品与服务出口记人经常项目的贷方。
[选择]会计核算制度的不同是造成狭义国际收支和广义国际收支差异的原因。
[选择]广义的国际收支是当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国际收支概念。
[选择]国际投资收益应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
[选择]储备资产属于我国改变《国际收支手册》标准格式而独立设置的项目。
[选择]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依据的是会计核算中的复式借贷记账法。
[选择]美元是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单位。
[选择]经常项目能对外汇收入汇率起着根本的稳定作用。
[选择]银行手续费属于劳务收支项目。
[选择]国际收支中的主要差额包括贸易差额、经常账户差额、金融账户差额、国际收支差额。
[选择]属于广义国际收支范围的是狭义的国际收支、未结清债权债务、以货币表示的无须货币结清的国际交易。
[选择]储备资产包括货币黄金、外汇、特别提款权、普通提款权。
[选择]属于金融账户中证券投资子项目的是长期债券、中期债券、货币市场工具、衍生金融工具。
[名词、简答]狭义的国际收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之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所有外汇收入和外汇支出的总和。
广义的国际收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之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各种国际经济交易的总和。
广义的国际收支=狭义的国际收支+未结清债权债务+以货币表示的无须货币结清的国际交易。
当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广义国际收支的概念。
[名词]国际收支平煎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一国对其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以货币为单位,按照经济交易的特性设计的账户进行系统的归类后所形成的统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