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结构施工工艺0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85 MB
- 文档页数:136
一、屋面工程:1、坡屋面:钢筋混凝土屋面→10mm厚DS砂浆找平层→1。
5mm厚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分三层刷)→铺0。
4厚厚聚氯乙烯塑料薄膜隔离层→分层抹60厚SF憎水膨珠保温砂浆,每6mX6m分缝;缝宽10,缝内填密封膏→6厚DS砂浆抹平,中间压入一层耐碱玻纤网格布→彩色水泥瓦用∅3的专用钢钉固定。
2、平屋面:钢筋混凝土屋面→10mm厚FS憎水膨珠保温砂浆找20%坡→10mm厚DS砂浆找平层→1。
5mm厚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分三层刷)→铺0。
4厚厚聚氯乙烯塑料薄膜隔离层→分层抹60厚SF憎水膨珠保温砂浆,每6mX6m分缝;缝宽10,缝内填密封膏→6厚DS砂浆抹平,中间压入一层耐碱玻纤网格布→12-20mm厚DS砂浆抹面,每3*3m分缝,缝宽10mm,缝内填密封膏。
二、墙题工程1、外墙工程:做法参见11BJZ59—3页,外墙SLT-A1、外墙SLT-A1M。
采用A级酚醛防火保温板,厚度为70mm。
(如图)做法流程:基层墙面→DP砂浆找平→DEA砂浆粘贴70mm厚A级酚醛防火保温板→抹3-4mm厚DBI砂浆→固定热镀锌钢丝网→抹5—6mm厚DBI砂浆→DTA砂浆粘贴6mm厚面砖。
1—10#楼室内装修表一、π接室及弱电井1、π接室及弱电井内墙做法:(内墙3C):8mm厚DP-MR砂浆打底→2mm厚DP-MR砂浆罩面→喷或刷无机内墙薄涂料2道或厚涂料1-2道.2、π接室及弱电井顶棚做法:(棚2A)板低刷2mm厚耐水腻子→刷无机涂料。
3、π接室及弱电间楼地面做法:(地3A)素土夯实,压实系数0.90→100mm厚C15混凝土垫层→20mm厚DS干拌砂浆抹面压实赶光.厚100mm。
4、π接室及弱电井踢脚做法:(踢2C):8mm厚DP—MR砂浆→6mm厚DP-HR砂浆压光。
踢脚高度为100mm。
二、起居室、卧室、餐厅、书房、封闭阳台1、起居室、卧室、餐厅、书房、封闭阳台内墙做法:有争议,未定.2、起居室、卧室、餐厅、书房、封闭阳台顶棚做法:(棚2C,內涂2):底板8mm厚DP—LR砂浆抹平→刮2mm厚耐水腻子→喷或刷无机内墙薄涂料2道或厚涂料1-2道.3、起居室、卧室、餐厅、书房、封闭阳台楼地面做法:首层:(地12):素土夯实,压实系数为0。
二次结构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1、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工艺2、一般抹灰工程3、装饰抹灰工程4、门窗工程5、金属门窗安装工程6、塑钢门窗7、特种门窗8、门窗玻璃安装工程9、板材隔墙工程10、护栏和扶手制作与安装工程1 填充墙砌体工程一、施工要求:1、二次结构砌砖必须在结构墙、柱上弹好+500mm标高水平线、加气混凝土墙立边线、门口位置线。
2、在砌块墙底部,砌好高度不宜小于200mm的粘土砖或多孔砖墙或浇混凝土基础带。
3、砌筑前2d,应将加气混凝土砌块及与原结构相接处,洒水湿润,以保证砌体良好粘结。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应向砌筑面适当浇水。
4、按砌块每皮高度制作皮数杆,并竖立于墙的两端,在两相对皮数杆之间拉准线。
5、遇有穿墙管线,应预先核实其位置、尺寸。
以预留为主,减少事后剔凿,损害墙体。
6、砌筑砖墙上不得有小于砌块长度的1/3的砖。
最下一层如灰缝厚大于20mm时,应用细石混凝土找平铺砌,应用不低于M2.5混合砂浆,采取满铺满挤法砌筑,上下皮错缝砌结,转角处相互咬砌搭接。
砌块墙的丁字交接处,应使横墙砌块隔皮露头。
7、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水平灰缝厚度不得大于15mm,竖向灰缝宜用内外临时夹板夹住后灌缝,其宽度不得大于20mm;空心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灰缝应为8~12mm。
8、砌到接近上层梁、板底部时,应用普通粘土砖斜砌挤紧,砖的倾斜度约60°左右,砂浆灰缝必须饱满密实。
9、墙体洞口上部应放置钢筋,伸过洞口每边长度不小于500mm。
10、砌块墙与承重墙或柱交接处,应在承重墙或柱内预埋拉结筋,每500mm高设一道2ø6钢筋,伸入砌块墙水平灰缝内不小于700mm。
当墙高大于3m时,应加设一水平混凝土带;11、砌块与门口的联结,每砌筑两皮加气砼砖后砌筑一皮预制好埋有木砖或铁件的混凝土块、粘土砖,一般要求按洞口高度2m以内每边砌筑三块,洞口高度大于2m时,每边砌筑四块。
二次结构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1、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工艺2、一般抹灰工程3、装饰抹灰工程4、门窗工程5、金属门窗安装工程6、塑钢门窗7、特种门窗8、门窗玻璃安装工程9、板材隔墙工程10、护栏和扶手制作与安装工程1 填充墙砌体工程一、施工要求:1、二次结构砌砖必须在结构墙、柱上弹好+500mm标高水平线、加气混凝土墙立边线、门口位置线。
2、在砌块墙底部,砌好高度不宜小于200mm的粘土砖或多孔砖墙或浇混凝土基础带。
3、砌筑前2d,应将加气混凝土砌块及与原结构相接处,洒水湿润,以保证砌体良好粘结。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应向砌筑面适当浇水。
4、按砌块每皮高度制作皮数杆,并竖立于墙的两端,在两相对皮数杆之间拉准线。
5、遇有穿墙管线,应预先核实其位置、尺寸。
以预留为主,减少事后剔凿,损害墙体。
6、砌筑砖墙上不得有小于砌块长度的1/3的砖。
最下一层如灰缝厚大于20mm时,应用细石混凝土找平铺砌,应用不低于M2.5混合砂浆,采取满铺满挤法砌筑,上下皮错缝砌结,转角处相互咬砌搭接。
砌块墙的丁字交接处,应使横墙砌块隔皮露头。
7、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水平灰缝厚度不得大于15mm,竖向灰缝宜用内外临时夹板夹住后灌缝,其宽度不得大于20mm;空心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灰缝应为8~12mm。
8、砌到接近上层梁、板底部时,应用普通粘土砖斜砌挤紧,砖的倾斜度约60°左右,砂浆灰缝必须饱满密实。
9、墙体洞口上部应放置钢筋,伸过洞口每边长度不小于500mm。
10、砌块墙与承重墙或柱交接处,应在承重墙或柱内预埋拉结筋,每500mm高设一道2ø6钢筋,伸入砌块墙水平灰缝内不小于700mm。
当墙高大于3m时,应加设一水平混凝土带;11、砌块与门口的联结,每砌筑两皮加气砼砖后砌筑一皮预制好埋有木砖或铁件的混凝土块、粘土砖,一般要求按洞口高度2m以内每边砌筑三块,洞口高度大于2m时,每边砌筑四块。
二次结构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1、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工艺2、一般抹灰工程3、装饰抹灰工程4、门窗工程5、金属门窗安装工程6、塑钢门窗7、特种门窗8、门窗玻璃安装工程9、板材隔墙工程10、护栏和扶手制作与安装工程1 填充墙砌体工程一、施工要求:1、二次结构砌砖必须在结构墙、柱上弹好+500mm标高水平线、加气混凝土墙立边线、门口位置线。
2、在砌块墙底部,砌好高度不宜小于200mm的粘土砖或多孔砖墙或浇混凝土基础带。
3、砌筑前2d,应将加气混凝土砌块及与原结构相接处,洒水湿润,以保证砌体良好粘结。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应向砌筑面适当浇水。
4、按砌块每皮高度制作皮数杆,并竖立于墙的两端,在两相对皮数杆之间拉准线。
5、遇有穿墙管线,应预先核实其位置、尺寸。
以预留为主,减少事后剔凿,损害墙体。
6、砌筑砖墙上不得有小于砌块长度的1/3的砖。
最下一层如灰缝厚大于20mm时,应用细石混凝土找平铺砌,应用不低于M2.5混合砂浆,采取满铺满挤法砌筑,上下皮错缝砌结,转角处相互咬砌搭接。
砌块墙的丁字交接处,应使横墙砌块隔皮露头。
7、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水平灰缝厚度不得大于15mm,竖向灰缝宜用内外临时夹板夹住后灌缝,其宽度不得大于20mm;空心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灰缝应为8~12mm。
8、砌到接近上层梁、板底部时,应用普通粘土砖斜砌挤紧,砖的倾斜度约60°左右,砂浆灰缝必须饱满密实。
9、墙体洞口上部应放置钢筋,伸过洞口每边长度不小于500mm。
10、砌块墙与承重墙或柱交接处,应在承重墙或柱内预埋拉结筋,每500mm高设一道2ø6钢筋,伸入砌块墙水平灰缝内不小于700mm。
当墙高大于3m时,应加设一水平混凝土带;11、砌块与门口的联结,每砌筑两皮加气砼砖后砌筑一皮预制好埋有木砖或铁件的混凝土块、粘土砖,一般要求按洞口高度2m以内每边砌筑三块,洞口高度大于2m时,每边砌筑四块。
二次结构砌筑施工工艺1.1、施工顺序楼面测量放线→构造柱、抱框、水平系梁、墙体拉结筋固定→基座混凝土→隔墙砌筑(水电管预埋)→构造柱、抱框、水平系梁、过梁钢筋绑扎→支模→浇筑混凝土→拆模清理→质量验收。
1.2、测量放线楼面隔墙测量放线时应按结构施工时主轴控制线进行,应保证各轴线间的水平距离相等且方正。
平面控制时应在楼面上弹出墙身线、构造柱位置线、抱框(门窗洞口)位置线、墙面上水电预留洞口的位置线,相对应的构造柱与顶面梁板的位置采用挂垂直线的方法进行控制。
高度控制时应根据建筑标高0.5米或1.0米线进行控制,垂直墙或柱上应标出混凝土基座、各道拉结筋、水平系梁、门窗过梁的位置线,保证本单元标高相等。
皮数杆上除此内容外,在各拉结筋位置线之间应标出砌块的皮数(三皮)。
1.3、植筋法拉结构造施工构造柱、抱框、水平系梁、墙体拉结筋等与主体结构的拉结采用植筋法施工,具体做法如下:由植筋单位提供相关技术文件及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工作,材料选用TG-A型植筋胶,并配备钻孔机械、清孔工具等。
植筋的施工温度范围:-150C~500C,本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以C40为主,主要植筋规格为φ6.5、Φ12、Φ14、Φ16。
植筋胶力学性能及植筋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植筋胶力学性能一览表TG-A植筋技术参数一览表1.4、主要施工方法:钻孔:锚固钢筋时,在基材上用电锤或其它钻孔设备钻出符合要求的孔径。
清孔:孔内粉尘用毛刷或风机反复清刷至少三遍以上。
注胶:将植筋胶中的A料、B料进行充分混合(100:1~100:2),将混合料放入孔内,胶量应满足钢筋插入后孔内胶体填充饱满。
植筋:将钢筋插入孔内(可用旋转或直冲的方法),在胶固化前禁止扰动钢筋,以免影响锚固效果。
可操作时间:10~120min。
1.5、构造柱、水平系梁的设置填充墙中构造柱的设置:a、填充墙交接处;b、单片墙端部;c、墙长大于4m时,每隔4m设置;d、柱边小于700mm的墙垛做成与柱整体浇筑的构造柱;e、变形缝处;构造柱截面:墙厚×200,配筋4Φ12、φ6@200。
二次结构(砌筑)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1.1 材料准备:加气混凝土砌块(600*240*300.600*240*240.600*240*200.600*240*150.600*240*100)、小型(190*90*53)混凝土砌块、预拌混合砂浆、商品混凝土等;1.2 机具准备:瓦刀、施工线、铁锹、锤子、电锤、墨斗、卷尺、双面胶、脱模剂、水准仪、皮树杆、泥桶、线锤、小推车、注浆机、加气块切割锯等;13其他要求:1.3.1 填充墙采用M1O混合砂浆填充墙容重均不得超过&0KN/m3O1.3.2 M1O砂浆,砂浆配合比采用质量比为水泥:砂子=1:5。
各砌块外观尺寸均符合规范要求,必须有强度检验报告等;其中砂浆的质量比采用称精确称量,不得随意配比,保证砌体的强度要求。
1.3.3 墙体拉结筋植筋深度为:IoOmm,构造柱钢筋植筋深度按15d执行,构造柱箍筋间距C6(g)200o1.3.4 所有砌块必须采用专业切割机操作,不得随意砍砖。
1.3.5 大面积施工前先做样板,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大面积砌筑。
1.4作业条件:1.4.1 根据砌块的特点,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及现场具体条件,准备好施工机具,做好施工平面布置,划分施工段,安排好施工流水,工序交叉衔接施工。
142对进场的砌块型号、数量、质量等进行检查。
143将基层清理干净,放好砌体墙身轴线、边线、门窗洞口等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按砌筑操作需要,找好标高,立好皮数杆。
1.4.4 搭设好操作架子。
1.4.5 砂浆经试验室试配确定配合比,准备好砂浆试模。
二.操作工艺2.1、工艺流程:基层清理一墙体放线一模板支设、浇筑混凝土一制备砂浆一砌块排列一铺砂浆一砌块就位一校正T压实一勾缝一验收。
2.2、基层清理:清理基层上的残浆,框柱上残留的浮灰、脱模剂油污等杂物。
2.3、墙体放线:砌体施工前,应将基础面或楼面结构面按标高找平,并做好结构标高复合。
依据图纸放出砌筑的轴线、边线及门窗洞口等位置线,门窗洞口线上下挂通线,严格控制洞口尺寸偏差,经验线合格后方可施工。
1 建筑二次结构砌筑抹灰施工工艺1.1干混砂浆1.1.1应用技术1.1.1.1一般要求1、干混砂浆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应防止受潮。
普通砌筑砂浆、普通抹灰砂浆、普通地面砂浆、自流平地面砂浆、无收缩灌浆砂浆保存不应超过3个月,其它干混砂浆保存不应超过6个月。
2、露天施工时环境温度与基层温度均不得低于5℃,所使用的材料温度也应在5℃以上,施工现场风力不应大于5级,雨天室外不得施工。
3、干混砂浆所使用的基层应平整、坚固、洁净;前道工序留下的沟槽、孔洞应整修完毕;应根据产品使用说明决定是否对基层进行洇湿处理。
如基层平整度超出允许偏差,可用适宜砂浆找平,找平砂浆与基层的粘结强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拌合用水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JGJ 63《混凝土用水标准》的有关规定。
施工时,应参照产品使用说明中规定的用水量拌合,不得随意增减用水量。
5、干混砂浆宜采用机械搅拌。
若使用手持式搅拌器,应先按产品使用说明规定的拌合水倒入适当容器中,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将干混砂浆缓缓倒入,将物料搅拌至均匀、无结块状态,静置约5min,让砂浆熟化后再次搅拌即可使用。
一次搅拌量应适中,应在可操作时间内将拌合好的砂浆用完。
如采用连续式混浆机,应调整用水量使砂浆符合适宜稠度。
6、施工完成后应按产品使用说明要求进行必要养护。
7、施工中应严格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防止污染环境。
1.1.1.2普通砌筑砂浆、普通抹灰砂浆和普通地面砂浆1、普通砌筑砂浆适用于砌筑灰缝不小于8mm,且符合GB 5020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砌筑工程;普通抹灰砂浆适用于一次性抹灰厚度在10mm内的混凝土和砌体的抹灰工程;普通地面砂浆适用于地面工程及屋面找平工程。
2、普通砌筑砂浆、普通抹灰砂浆和普通地面砂浆施工技术要点:(1)应根据基面材料的吸水率不同选择相应保水率的砌筑、抹灰砂浆。
加气混凝土制品应使用高保水砌筑、抹灰砂浆;烧结砖、轻集料空心砌块、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应使用中保水砌筑、抹灰砂浆;灰砂砖和现浇混凝土应使用低保水砌筑、抹灰砂浆。
二次结构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1、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工艺2、一般抹灰工程3、装饰抹灰工程4、门窗工程5、金属门窗安装工程6、塑钢门窗7、特种门窗8、门窗玻璃安装工程9、板材隔墙工程10、护栏和扶手制作与安装工程1 填充墙砌体工程一、施工要求:1、二次结构砌砖必须在结构墙、柱上弹好+500mm标高水平线、加气混凝土墙立边线、门口位置线。
2、在砌块墙底部,砌好高度不宜小于200mm的粘土砖或多孔砖墙或浇混凝土基础带。
3、砌筑前2d,应将加气混凝土砌块及与原结构相接处,洒水湿润,以保证砌体良好粘结。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应向砌筑面适当浇水。
4、按砌块每皮高度制作皮数杆,并竖立于墙的两端,在两相对皮数杆之间拉准线。
5、遇有穿墙管线,应预先核实其位置、尺寸。
以预留为主,减少事后剔凿,损害墙体。
6、砌筑砖墙上不得有小于砌块长度的1/3的砖。
最下一层如灰缝厚大于20mm时,应用细石混凝土找平铺砌,应用不低于M2.5混合砂浆,采取满铺满挤法砌筑,上下皮错缝砌结,转角处相互咬砌搭接。
砌块墙的丁字交接处,应使横墙砌块隔皮露头。
7、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水平灰缝厚度不得大于15mm,竖向灰缝宜用内外临时夹板夹住后灌缝,其宽度不得大于20mm;空心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灰缝应为8~12mm。
8、砌到接近上层梁、板底部时,应用普通粘土砖斜砌挤紧,砖的倾斜度约60°左右,砂浆灰缝必须饱满密实。
9、墙体洞口上部应放置钢筋,伸过洞口每边长度不小于500mm。
10、砌块墙与承重墙或柱交接处,应在承重墙或柱内预埋拉结筋,每500mm高设一道2ø6钢筋,伸入砌块墙水平灰缝内不小于700mm。
当墙高大于3m时,应加设一水平混凝土带;11、砌块与门口的联结,每砌筑两皮加气砼砖后砌筑一皮预制好埋有木砖或铁件的混凝土块、粘土砖,一般要求按洞口高度2m以内每边砌筑三块,洞口高度大于2m时,每边砌筑四块。
二次结构砌筑工程施工一、施工依据1、施工图纸、图纸会审及变更2、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图集《加气混凝土砌块墙》(05YJ3-4)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4、《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14)6、《民用建筑通则》二、本工程砌筑工程包括蒸压粉煤灰实心砖及加气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砌筑及构造应满足12YJ3-3有关要求。
三、施工准备1、材料及要求:(1)±0.00以下与水、土壤接触部分:240厚MU20蒸压灰砂砖,采用Mb10专用商品水泥砂浆砌筑。
±0.00以上(不含卫生间、厨房)砌体均采用100-200厚A3.5、B05级加气混凝土砌块,Ma5.0专用砂浆;±0.00以上的卫生间及±0.00以下与水、土壤接触部分:100-200厚A3.5、B05级加气混凝土砌块,Mb7.5专用砌筑商品水泥砂浆,加气块容重不大于6KN/m³砌筑时其产品龄期应超过28d,质量应符合《加气混凝土砌块墙》(12YJ3-3)的各项指标要求。
加气块规格为100*300*600,200*300*600,灰砂砖规格为53*115*240。
(2)水泥: 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不超期、无结块。
(3)砂子:河砂,含泥量不超过5%,使用前过5mm孔径筛。
(4)其他材料:洞口预制过梁,木砖、钢筋等。
2、主要施工机具准备(1)搅拌机械:砂浆搅拌机(2)水平运输机具:平推翻斗车、砌块推拉车。
(3)其他机具:后台计量准备、洒水壶、胶皮管、水平尺、墨斗、托线板、线锤、网线、小白线、砂浆筒、大铲、瓦刀、铁锹、刀锯、工具袋、钢卷尺、2米靠尺等3、作业条件:(1)墙体定位:熟悉图纸,了解构造柱、圈梁、窗台、过梁、门垛、窗垛尺寸,配筋,及部分构件的标高;(2)楼层放样:首先楼层内放样位置垃圾及水泥浆清理干净按照图纸尺寸根据楼层内的主控线为基础进行细部放样,注:门窗洞、门垛、窗剁、构造柱的放样必须要清楚。
第四章砌筑工程1 拉结筋采用预埋穿孔钢板1.1 施工工序砌体排版→预埋钢板开孔→钢筋与钢板焊接→埋设位置放线→将钢板固定在模板上→封闭模板1.2 工艺控制要点在预埋件钢板上开两个直径5mm的孔,两孔居中布置,距上下各30mm,距侧面各30mm,再用2根长100mm的HRB400-12钢筋头与钢板焊接,待墙体钢筋绑扎完成后,按照砌筑排版图在需预埋钢板的位置进行标记,用直径4mm的钢钉通过钢板孔穿出,钉在模板上,防止钢板偏位,有钢筋头的一侧朝向墙体钢筋。
预埋穿孔钢板做法平面图预埋穿孔钢板做法侧面图预埋穿孔钢板实例图预埋钢板与模板连接效果图预埋钢板浇筑成型效果图1.3 质量要求先将砌块进行排版,准确标识拉结筋埋设位置。
2 墙体顶部设防腐木楔做法2.1 施工工序砌体砌筑至梁(板)底→制作木楔→做防腐处理→将木楔嵌入后塞缝→用细石混凝土填灌后塞缝2.2 工艺控制要点1 加气混凝土砌体墙底部可砌筑不少于三皮粉煤灰砖用于找平,第一皮砖必须丁砌。
2 墙顶与梁、楼板交接部位预留30-50㎜空隙,静置14d待砌体沉实后,用经过防腐处理的小木楔将砌块与梁(板)底楔牢,木楔间距为600㎜且保证每块独立砌块上部必须有木楔,再用细石混凝土将缝隙塞实、抹平。
墙体顶部做法示意图墙体顶部做法实例图2.3 质量要求1 木楔应达到防腐要求,防腐沥青浸泡后应晾干。
2 用细石混凝土填灌后塞缝时,采用铲子灌实后塞缝内部。
3 砌体顶砖斜砌3.1 施工工序砌斜砖位置留设→砌斜砖、安放C20三角混凝土预制块→清缝3.2 工艺控制要点1 填充墙砌至梁、板底时,留80~200mm空隙,在填充墙砌完间歇14天后将顶部空隙斜砌顶紧。
2 斜砌角度为45~60°,逐块斜砌挤紧,灰缝厚度控制在8~12mm,两端、中间用三角混凝土预制块砌筑。
砌体顶砖斜砌做法示意图砌体顶砖斜砌做法效果图3.3 质量要求斜砌砖应逐块挤紧,砂浆饱满,灰缝顺直。
4 构造柱马牙槎施工4.1 施工工序放线→排砖→砌筑、留孔→贴海绵条(或用KT板)→支模4.2 工艺控制要点1 构造柱马牙槎先退后进,退后尺寸为每边60mm,高度不大于300mm,建议进槎下口砖裁成宽60mm,角度45°的斜角。
一张。
每张板均将工艺流程图片排版在一行内,每张板均包含“二次结构施工工艺”大标题** 二次结构施工工艺(此大标题为红色字体居中,其余为白底中建蓝字体)一、植筋工程工艺流程:放线定位钻孔清孔项目验收监理验收注胶植筋拉拔试验注意事项:1、植筋用的胶粘剂必须采用改性环氧类和改性乙烯基酯类(包括改性氨基甲酸酯)的胶粘剂,其固化剂不应使用乙二胺。
当植筋直径大于22mm时,应采用A级胶(植筋胶需向业主封样);2、植筋的锚固深度必须按照施工方案经过计算确定的值,严禁按照短期拉拔试验值或厂商技术手册的推荐值采用,钻孔直径、锚固深度、及植筋直径(mm) 钻孔直径(mm) 植筋深度(mm) 钻孔深度(mm)6.5(HPB300)≥10 ≥100 ≥12010(HRB400)≥14 ≥120 ≥14012(HRB400)≥16 ≥140 ≥17014(HRB400)≥18 ≥170 ≥20016(HRB400)≥20 ≥190 ≥2303、钻孔时,应保持钻机、应在相邻位置重新钻孔,由此而产生的废孔灌浆填实。
4、清孔时用“四吹三刷”法,即先吹清孔内粉尘,然后用专用毛刷清刷孔壁,清刷时毛刷在孔内抽拉转动,如此反一张。
每张板均将工艺流程图片排版在一行内,每张板均包含“二次结构施工工艺”大标题**复吹刷,清理干净孔内粉尘。
清孔时严禁用水冲刷。
5、项目部施工员、质检员及监理人员、业主对孔径、深度、位置、成孔倾斜角度等方面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6、植筋时将钢筋按同一方向旋转进入孔道,使钢筋完全进入孔底,这样就可以防止将空气封闭在孔内。
结构胶从注胶到植入钢筋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7、植筋与边缘混凝土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50mm,植筋间距不应小于5d(d为钢筋直径)。
植筋钢筋在构造柱中部采用100%接头搭接连接,搭接长度600mm。
8、植筋后锚固工程质量应按抗拔承载力现场非破损检验评定。
9、手持冲击钻时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清孔操作人员要戴风镜和多层口罩,防止吹出的粉尘眯眼和进入口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