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三物理嘉定二模
- 格式:doc
- 大小:155.00 KB
- 文档页数:8
嘉定区2018-2019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色光中,不属于三原色光的是A. 白光B. 红光C. 绿光D. 蓝光【答案】A【解析】【详解】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它们按一定比例混合可组合出不同的色光,白光属于是复色光,故A 不符合题意。
2.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 音调B. 音色C. 响度D. 频率【答案】C【解析】【详解】收音机的音量旋钮,其实质是一个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的大小来改变电流的大小,从而实现对音量大小的控制,即改变响度,而不是改变音调和音色。
3.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A. 吸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做功冲程D. 排气冲程【答案】B【解析】【详解】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汽油与空气形成的燃料混合物,活塞对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
故B正确。
ACD错误。
4.下列器具中,属于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 密度计B. 注射器C. 吸尘器D. 茶壶【答案】D【解析】【分析】连通器的结构特征是: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据此判断即可【详解】A.密度计是利用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工作的,故不符合题意;B.注射器吸取药液时利用的是大气压,故不符合题意;C.吸尘器利用的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故不符合题意;D.茶壶的壶身和壶嘴上端都开口,底部相互连通,故符合题意;5.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可能为A. 0°B. 32°C. 45°D. 90°【答案】B【解析】【详解】由光的折射定律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根据题意知道,此时入射角等于45°,所以折射角应小于45°,故CD不符合题意;又因为当光线垂直射入时,入射角等于折射角,都为0°,故A错误,只有B符合题意。
6.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分别用力F1、F2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力F1、F2在相等时间内对物体所做的功相等,则力F1、F2及其功率P1、P2的大小关系为A. F1>F2P1<P2B. F1>F2P1>P2C. F1>F2 P1=P2D. F1<F2P1<P2【答案】C【解析】【详解】由图知道图(a)中是定滑轮,图(b)中是动滑轮,用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物体升高h,若用定滑轮(a)提升物体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h,若用动滑轮(b)提升物体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h,当用定滑轮提升物体时,拉力做功是:W1 =F1s=Fh,当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时,拉力做功是:W2 =F2s=2F2 h,因为若力F1、F2在相等时间内对物体所做的功相等,即W1 =W2,所以F1 =2F2,即F1>F2,又因为时间相同,由P P1 =P2,故只有C符合题意。
嘉定区2019学年九年级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理化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物理部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一般成人的正常体温是A.35℃B.37℃C.39℃D.40℃2.能分辨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3.在原子核中,带电的粒子是A.质子B.中子C.电子D.原子4.下列光学器具中,主要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A.放大镜B.近视眼镜C.潜望镜D.照相机5.小磁针静止在螺线管的附近,闭合开关S时,通电螺线管磁感线方向如图1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B.电源的右端为正极C.小磁针一直保持静止D.小磁针N极逆时针转动6.甲、乙两个重力相等的物体在绳子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像如图2(a)、(b)所示,则A.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B.通过4.8米甲、乙所用的时间相等C.甲、乙受到绳子的拉力相等D.甲受到的合力小于乙受到的合力7.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A.电流表A示数不变B.电压表V示数变小C.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不变D.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小8.如图4所示,底面积不同的两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
现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容器中剩余液体的质量相等,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化量Δp 甲、Δp乙的关系是A.Δp甲一定小于Δp乙B.Δp甲可能等于Δp乙C.Δp甲一定大于Δp乙D.Δp甲可能大于Δp乙二、填空题(共26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9.上海地区家庭电路的电压是(1)伏,家用电能表的计量单位是(2),充电宝在给手机充电的过程中,它属于(3)(选填“电源”或“用电器”)。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2019年各区二模题集锦1.(宝山、嘉定)小姜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现有学生电源(电压为2伏的整数倍且保持不变)一个、分别标有“2.5V ”和“3.8V ”字样的待测小灯各一个、电压表一只、电流表一只,滑动变阻器(标有“5Ω 3A”、“20Ω 2A”字样)各一个,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他先正确串联实验器材,然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
闭合电键,当划片移到某位置时,小灯恰好正常发光,此时他将观察到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6所示)分表记录到实验单上。
(1) 能否据此判定该实验中电压表并联在哪部分电路两端?并请说明理由。
________ (2) 小葛同学看了小姜同学记录的信息,做出了电压表读数的如下分析判断:你认为小葛的分析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由此可以分析得出:小姜在实验中选用的小灯是标有________字样的,滑动变阻器标有_________字样,小灯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瓦。
【答案】(1)实验中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由图16(a )可知:电压表示数只可能是2.2伏或11伏,而电源电压是2伏的整数倍,因此电压表不可能连接在电源两端;又因为小灯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只可能是2.5伏或3.8伏(不等于2.2伏或11伏),因此电压表也不可能并联在小灯两端;所以电压表只可能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
(2)小葛的分析判断是错误的;因为小灯正常发光时,由图16(a )可知:I e =0.3安,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一定不可能大于其最大阻值(只可能小于等于其最大阻值),所以,U e ≤I e ×R 最大=0.3安×20欧=6伏。
所以电压表的读数为2.2伏。
(3)3.8V ; “20Ω 2A” ;1.14。
(a )(b )图16因为小灯正常发光,由图16(a )可知:I e =0.3安,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一定大于其最大阻值。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物理常数中,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沸点是100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C.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36 VD.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 km/s【答案】D【解析】A.水的沸点随气压的改变会发生变化,气压升高沸点也随之升高,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C.当电压作用于人体时,会产生一定的伤害,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故C错误;D.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是3×108m/s=3×105km/s,故D正确.2.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容易导电说明它对电流没有任何阻碍作用B.导体的电阻越大,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C.相同条件下,铜导线比铁导线的导电性能好,说明导体的电阻和材料有关D.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答案】C【解析】AB.导体能够导电是因为内部存在大量的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但除了超导现象以外,导体都会有电阻,即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所以电阻越大,对电流阻碍作用越大。
故AB错误;C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有时还要考虑温度的变化,但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故C正确,D错误;3.物理学家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伽利略最早推理得出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将会永远运动下去B.法拉第首先发现了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C.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帕斯卡实验最早比较精确地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答案】A【解析】最早推理得出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将会永远运动下去,这一结论是物理学家伽利略得出来的,故A符合历史事实;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首先发现了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被后人命名为欧姆定律,故B不符合历史事实;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故C不符合历史事实;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最早比较精确地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故D不符合历史事实。
图4SLAR V上海市嘉定区、宝山区2019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在下列各星球中,属于恒星的是:A .月球B .地球C .太阳D .金星 2.下列微粒中带负电的是:A .原子核B .电子C .质子D .中子3.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A .吸气冲程B .排气冲程C .做功冲程D .压缩冲程4.“轻声关门”是一种文明行为,这里的“轻声”指的是声音的:A .响度 B. 音色 C. 音调 D. 频率5.如图1所示,甲、乙两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竖直向上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A .甲的速度一定大于乙的速度B .甲的重力一定大于乙的重力C .拉力F 甲做的功一定大于拉力F 乙做的功 D .拉力F 甲的功率一定大于拉力F 乙的功率 6.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
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 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 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 2闭合,指示灯熄灭。
符合上述工作特性的电路图是图2中的:7.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轻质、薄壁的圆柱形容器,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水。
现将一正方体木块放在水中,如图3所示,木块的横截面积为S 1,容器的底面积为S 2,则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p 液与木块受到的浮力F 浮的关系:A .⊿p液>F 浮/S 1 B .⊿p 液<F 浮/S 2C .⊿p 液=F 浮/S 1D .⊿p 液=F 浮/S 2 8. 在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电键S 闭合后,只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发生变化。
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 或小灯L 上,则:A .电压表V 的示数发生变化,小灯L 断路B .电压表V 的示数发生变化,小灯L 短路C .电流表A 的示数发生变化,电阻R 断路D .电流表A 的示数发生变化,电阻R 短路二、填空题(共23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2019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9年中考第二次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物理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与化学同场考试,共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班级、考试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3.考生答题必须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处,答在试卷、草稿纸等其他位置上一律无效.4.本卷中g取10N/kg.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4分)21.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以下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A.天然气B.煤 C.石油 D.太阳能22.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0。
3m 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C.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2A D.成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0。
1s2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15℃的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40m/sB.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调不同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D.开会时将手机关闭或者调到静音状态,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4.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①温度越高,蒸发越快;②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③液体很难被压缩;④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⑤化纤衣服很容易粘上灰尘;A. ①②③④B. ③④⑤ C 。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A .图(a )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 .图(b )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C .图(c )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D .图(d )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答案】C【解析】A .所谓漫反射,只是说反射面不是光滑的,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由无数个很小的平面镜组成的,当光线照过来时,这些很小的平面镜在反射光,每一次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A 正确。
B .木工师傅观察木板的平整,就是利用了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B 正确。
C .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所以C 错误,符合题意。
D .海市蜃楼属于典型的光的折射,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靠近棱镜顶角端是红色,靠近底边的一端是紫色,所以D 正确。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该透镜的焦距f 一定满足8cm <f <15cm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A .只有①和③B .只有②和④C .只有②和③D .只有①和④【答案】C【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①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即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①错误;②照相机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②正确;③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30cm 2f >,得:15cm f <;像距为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即16cm 2f f <<,得:8f cm >,16cm f <;综合以上条件得:8cm 15cm f <<,故③正确; ④将近视镜片,即凹透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像将远离凸透镜,所以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透镜,故④错误;故选C .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常考试的内容,应牢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些同学总是记不住,要下点功夫,可以结合成像光路图进行练习、记忆.3.如图所示,工人使用防噪声耳罩主要是为了减弱声音的A .音调B .频率C .音色D .响度【答案】D 【解析】工人使用防噪声耳罩是在耳朵处减弱噪声,从声音的特征分析,是为了减小声音到达人耳处的强度,即减弱声音的响度,故D 正确为答案。
故障电路宝山:15. 在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仅电键S 闭合后,发现只有一个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已知电路中电阻R 1、变阻器R 2中仅有一个出现了故障。
①电路中故障可能发生在______;(选填“R 1”或“R 2”) ②接着,向右移动变阻器R 2的滑片P ,只观察到一个电表的示数发生了变化,则故障的种类是________。
(选填“短路”或“断路”)15.(19)R 1; (20)短路。
崇明:14.在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 ,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以后有两个电表的示数发生变化,已知电阻R 1、滑动变阻器R 2中仅有一个出现故障。
(1)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16) ;(2)接着,移动变阻器R 2的滑片P ,又观察到两个电表的示数发生了改变,则故障一定是 (17) 。
14.(1)R 1断路或R 2断路;说明:正确写出一种情况得1分,正确写出两种情况得2分。
(2)R 1断路。
奉贤:7.如图3 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建S ,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
电流表A 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 的示数不变,然后将电流表A 与电阻R 2 的位置互换,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再次变小。
若故障只发生在电阻R 1、R 2 上,则( )BA .只有R 1 断路B .只有R 2 断路图7⒆⒇C .R 1、R 2 同时断路D .R 1、R 2 同时短路黄浦:14. 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已知电阻R 1、R 2中仅有一个出现了故障,且闭合电键S 前后,其他元件均保持完好。
当电键S 闭合时①若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电路中的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电流表的指针不发生偏转,电路中的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R 1断路;R 1短路或R 2断路嘉定:15.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 后,观察到灯L 不发光,电路中只有一个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
嘉定区2018-2019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物理试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下列色光中,不属于三原色光的是 A .白光。
B .红光。
C .绿光。
D .蓝光。
2.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频率。
3.在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4.下列器具中,属于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 .密度计。
B .注射器。
C .吸尘器。
D .茶壶。
5.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可能为 A .0°。
B .32°。
C .45°。
D .90°。
6.如图1所示,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分别用力F 1、F 2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力F 1、F 2在相等时间内对物体所做的功相等, 则力F 1、F 2及其功率P 1、P 2的大小关系为A. F 1>F 2 P 1<P 2。
B. F 1>F 2 P 1>P 2。
C. F 1>F 2 P 1=P 2。
D. F 1<F 2 P 1<P 2。
7.在图2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键S 1闭合。
当电键S 2由断开到闭合时A .电压表V 1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变大。
B .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变小。
C .电压表V 1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乘积不变。
D .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乘积变小。
8. A 、B 两个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内部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如图3所示。
若再向两容器内分别注入体积相同的各自原有液体后(都没图1图2有液体溢出)。
关于甲、乙的密度和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的正确判断的是A .ρ甲>ρ乙,Δp 甲>Δp 乙。
B .ρ甲<ρ乙,Δp 甲>Δp 乙。
C .ρ甲<ρ乙,Δp 甲<Δp 乙。
D .ρ甲>ρ乙,Δp 甲<Δp 乙。
二、填空题(共24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9.学生电学实验时用的一节新干电池电压为______伏,教室里日光灯与投影仪之间是______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学校每月耗电量用_____表测量。
10. 地铁11号线给嘉定百姓出行带来很大便利。
当列车启动时,该车的惯性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以站台为参照物,坐在车内的乘客是 _______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列车驶过后,轨道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11.丹麦科学家________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如图4所示,闭合电键,小磁针将发生转动,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通电螺线管A 端相当于条形磁铁的_____极(选填“北”或“南”)。
12.甲车沿直线从高处下滑,它运动的s -t 图像如图5所示,则8秒内小车的速度为_____米/秒,小车的动能______,重力势能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3. 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6库,若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36焦,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安,加在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伏;当加在该导体两端电压降为0伏时,其阻值为______欧。
14. 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电键S 闭合后,电流表A 1的示数为I 0,电流表A 2的示数为2I 0,电路正常工作。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另一个电表的示数不变。
若电阻R 1、R 2中仅有一个出现故障,请根据相关信息写出两电表的示数及相对应的故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⒁ ⒂ ⒀ ⑾ ⑿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图3图6⒃图5图46 2 8 4 ⑽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它有大气层和磁场,表面的71%被水覆盖,其余部分是陆地,平均密度约为×103千克/米3,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约为15℃。
地球内部有大量炽热的岩浆。
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爆发。
剧烈的火山爆发会将大量的温室气体带入大气层,从而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同时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利用也会引起温室气体排放。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评估报告显示能源消费结构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相关性(具体见图7)。
报告资料还指出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平均温度可能是近1300年中最高的,本世纪气候变化的幅度可能还会增大。
①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_______,(选填“恒星”、“行星”或“卫星”)。
它的地表平均温度要比火山喷发时岩浆的温度________(选填“高”或“低”)。
②利用上述短文中的数据,能否估算出地球的质量m 地球请说明理由。
_______ ③根据材料,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共8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用2B 铅笔。
16.在图8中,物体A 重10牛,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A 静止时对水平面的压力F 。
17.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9中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MN 中成的像A ′B ′。
18.在图10中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图。
四、计算题(共24分)MB AN⒅ ⒆ ⒄ ⒇ 图7图8 图9 图10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9.质量为千克的铝块温度升高了20℃,求:铝块吸收的热量Q吸。
[c铝=×103焦/(千克·℃)]20.已知物体浸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为5×10-3米3,求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
21.如图11所示,轻质薄壁柱形容器B置于水平地面上,均匀立方体A平放在容器B 内,已知A的边长a为0.1米,质量为2千克;B的底面积为5×10-2米2。
①求立方体A所受重力大小G A。
②求立方体A对容器B产生的压强p A。
③若再向容器B内缓慢注入质量为4千克的水,求水对容器B底部的压强p水。
22.在图1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1的阻值为20欧。
闭合电键S,电流表A1的示数为安、电流表A2的示数为安。
①求电源电压U。
②求电阻R2的阻值。
③现用R0替换电阻R1、R2中的一个,使图12中的电流表A2的示数变为安。
求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P0。
五、实验题(共18分)图12图11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23.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连接电路时,电键应处于______状态(选填“闭合”或“断开”);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用量筒来测物体的____。
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若将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后,杠杆静止不动时的位置如图13所示,则应调节_______,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挂上钩码后,杠杆静止不动时的位置如图14所示,则应调节_____,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从而能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数值。
24.“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______,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______ ;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U 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越大,表示液体内部的______越大;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时,要保持金属盒在不同液体中的______相同。
25.在“探究凸透镜所成实像的性质”时,小徐和小李两位同学利用焦距f 为10厘米的凸透镜、几个大小高度相等的发光物(字母)、光屏和光具座等进行实验。
实验开始时,他们正确组装和调试实验器材。
小徐首先选用A 字发光物进行实验,发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如图15所示,据此现象他得出结论:凸透镜所成的是上下倒置的实像;小李接着选用D 字发光物进行实验,发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如图16所示,据此现象他得出结论:凸透镜所成的是左右互换的实像。
①依据小徐和小李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的大小,请判断两发光物离凸透镜的距离是否相等请说明理由_________ 。
②你觉得小徐和小李的实验方法、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得出的结论,是否完善请说出你的看法和建议。
_________ 。
26.小姜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现有学生电源(电压为2伏的整数倍且⑹ ⑺ ⑼ ⑽ ⑵ ⑶ ⑴图13⑷ ⑻ ⑸ 图15图16保持不变)、待测小灯(标有“”、“”字样)、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标有“5Ω 3A ”、“20Ω 2A ”字样)、电键以及导线若干。
他正确串联实验器材,并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
闭合电键,当滑片移到某位置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此时他将观察到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7所示)分别记录在实验单上。
① 能否据此判定该实验中电压表并联在哪部分电路两端并请说明理由。
________ ② 小葛同学看了小姜同学记录的信息,做出了电压表读数的如下分析判断:你认为小葛的分析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此可以分析得出:小姜在实验中选用的小灯是标有________字样的,小灯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瓦。
物理部分答案要点和评分参考⑾ ⑿ ⒀ ⒁ 图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