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大路
- 格式:doc
- 大小:3.50 MB
- 文档页数:10
2018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古代汉语试卷(课程代码00536)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核分人题分2061020121220复查人得分第Ⅰ部分选择题(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各组字中,全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大明星B.弑匪春C.頸蝕騰D.从責放2.许慎为“象形”下的定义是【】A.盡成其物,隨體詰訕B.視而可識,察而見意C.比類合誼,以見指撝D.以事爲名,取臂相成3.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分化字关系的一组是【】A.無一毋B.然一燃C.群一翠D.脩一修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异体字关系的一句是【】A.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返),腹猶果然。
B.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辯(辨)乎?C.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啗(啖)君。
D.魏文侯燕(宴)飲,皆令諸大夫論己。
5.列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是【】A.牧,从支从牛,指事。
B.赖,从束从負,會意C.高,象台觀之形,象形。
D.牟,象聲氣從口出,形聲。
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联绵词的一句是【】A.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B.計猶豫,未有所决。
C.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
D.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義。
7.句中的“易”与“移風易俗”中的“易”意思相同的一句是【】A.竊货日盛,匿行曰詐,易言曰誕。
B.斯季孫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C.古之易时,非仁也,財多也。
D.此令臣輕背其主,而民易去其鄉。
8.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意义变化属于广度宽窄差异的一句是【】A.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
B.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C.子爲父死亡所恨。
D.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9.下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是【】A.楚聞之,夜引兵而去。
B.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間。
C.天柱折,地维絕。
古代汉语(00536)2018 年 4 月真题及答案解析1、下列各组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A、大莫灾獲B、眉亦名歡C、其刃息逐D、向日哀佞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A 选项的结构类型分别是象形、会意、会意、形声。
B 选项的结构类型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C 选项的结构类型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会意。
D 选项的结构类型分别是象形、象形、形声、会意。
2、下列各组字中,义符相同的一组是()A、溪谿B、游遊C、猶猷D、腾勝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A 选项中溪(从氵、奚声),谿(从水,奚声)。
B 选项中游(从?,汓聲),遊(从?、汓聲)。
C 选项中猶(从犬,酋聲),猷(从犬,酋聲)。
D 选项中腾(从马,朕( zhèn)声),勝(从力,朕聲)。
3、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分化字关系的一组是()A、共——供B、村——邨C、管——館D、咳——孩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A 选项属于分化关系,“共”原本指共同、供给等四个意义,由于共的意义过多,会造成表义的模糊,后来人们造出了“供”来承担供给的意义。
共是源字,供是分化字。
B 选项是一对异体字。
C 选项是一对通假字。
D 选项原本是一对异体字,后来发生分化,成为了完全不同的两个字。
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异体字关系的一句是()A、王如知此,則(毋)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B、北(溟)有魚,其名曰鲲。
C、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粗)。
D、寡助之至,親戚(叛)之。
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异体字是在某一历史时期音义完全相同、记词职能也完全一样,只是形体不同的字。
麤同“粗”,它们的音义相同,职能相同。
5、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通假字关系的一句是()A、堯舜(肢)解人,從何軀始?B、小(智)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2018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古代汉语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1310课程代码:02513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汉语言文学;本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一、填空题1.章太炎认为,把研究汉字的学问与训诂学和音韵学一并称为,这样名不副实,应改称之为。
小学;语言文字之学2.传统的汉字学研究,以、、字义为研究对象,民国时期唐兰写的,对文字学的范围重新晃定,只限于。
(字)形;(字)音;《古文字学导论》;形体3.汉字学有多个分支,其中探讨汉字形体的理据构成和演变规律的学问为,探讨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学科称之为。
汉字构形学;汉字文化学4.公元100年,著名学者许慎撰写的,成为学科的奠基之作。
《说文解字》;汉字学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5.唐兰、陈梦家、裘锡圭提出的“三书说”具体名目是什么?参考答案:(1)唐兰的“三书说”是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形声文字。
(2)陈梦家的“三书说”是象形字、声假字、形声字。
(3)裘锡圭的“三书说”是表意字、假借字、形声字。
或意符字、表音字(或音符字)、半表意半表音字(或意符音符字)。
6.字形感知活动的要求对字形变化有哪些作用?参考答案:对字形的感知要求字形要容易识别,即容易看清楚字形的形状,这就要求文字必须具有一定的清晰度。
要清晰,就要做到:第一,字不宜笔画太多,写得不易过小。
如果字形过于繁富,写得过小,就不容易看清。
第二,部件的分布要相对地集中,这就使汉字形成了二维结构的块形文字。
第三,字形之间的区别度要明显。
7.为什么说汉字对汉民族的发展壮大与国家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参考答案:国家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
而汉字对在中华大地上形成共同的汉语和共同的汉文化,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从而对中国的统一,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中国和欧洲的面积差不多,欧洲在历史上,一直处于分裂状态,现在仍然有几十个国家,而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而且在历史上,统一一直是发展的主流,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使用着形体稳定的、能够沟通各地方言的汉字。
2018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古代汉语试卷(课程代码00536)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部分选择题(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各组字中,全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大明星B.弑匪春C.頸蝕騰D.从責放2.许慎为“象形”下的定义是【】A.盡成其物,隨體詰訕B.視而可識,察而見意C.比類合誼,以見指撝D.以事爲名,取臂相成3.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分化字关系的一组是【】A.無一毋B.然一燃C.群一翠D.脩一修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异体字关系的一句是【】A.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返),腹猶果然。
B.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辯.(辨)乎?C.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啗.(啖)君。
D.魏文侯燕.(宴)飲,皆令諸大夫論己。
5.列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是【】A.牧,从支从牛,指事。
B.赖,从束从負,會意C.高,象台觀之形,象形。
D.牟,象聲氣從口出,形聲。
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联绵词的一句是【】A.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 B.計猶豫,未有所决。
C.古者丈夫..之義。
..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
D.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7.句中的“易”与“移風易俗”中的“易”意思相同的一句是【】A.竊货日盛,匿行曰詐,易言曰誕。
B.斯季孫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C.古之易时,非仁也,財多也。
D.此令臣輕背其主,而民易去其鄉。
8.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意义变化属于广度宽窄差异的一句是【】A.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
B.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C.子爲父死亡所恨.。
D.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9.下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是【】A.楚聞之,夜引兵而去。
B.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間。
C.天柱折,地维絕。
D.竊人之財猶謂之盜,况食天之功以爲己力乎?10.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同义连用的是【】A.是以人民衆而貨.財.寡。
2018年古代汉语考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一、填空题1、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结绳)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
2、(记号)和(图画)是汉字产生的两个途径。
3、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
4、(古隶)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5、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有:(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4)词义(感情色彩的演变)。
6、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链条)式和(辐射)式。
7、单一型的被动句主要有(为)字式、(见)字式、(被)字式。
8、有些宾语可以依靠(是)、(之)、“焉”等字提前在动词或介词前。
二、用六书分析下列汉字的结构1豕2字3荆4刃5牧6闽7车8豫9本10集1、象形:象猪形。
2、会意:从从子。
3、形声:从刑声。
4、指事:刀上加一点指示此处是刃口。
4、会意:从攴从牛。
6、形声:从虫门声。
7、象形:象车形。
8、形声:从象予声。
9、指事:木下加一短横,指示此处为根部。
10、会意:从雥(省)从木。
每小题1分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字,并写出其今字1、姜氏欲之,焉辟害2、公赐之食,食舍肉。
3、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4、闲于兵甲,习于战攻。
5、宋人有酤酒者……为酒甚美,县帜甚高。
6、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
1、辟避2、舍捨3、共供4、闲娴5、县悬6、反返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词义,并指出其属本义,还是引申义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2、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3、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
4、夫上见其原,下通其流。
5、多行不义,必自斃。
6、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7、虽有甲兵,无所阵之。
1、城墙本义2、安抚引申义3、官职引申义4、源头本义5、垮台引申义6、水边本义7、兵器本义五、说明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1、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
2、甘其食,美其服。
3、范增数目项王。
4、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1、小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2、甘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3、目名作动4、船名作状六、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庄公寤生,惊姜氏。
下列判断句,表示类属关系的一句是()A.仲尼,日月也。
B.百乘,显使也。
C.梁父即楚将项燕。
D.兵者,凶器也。
答案:D2.第2题在“鲁仲连义不帝秦”句中,“帝”字的用法的是()A.名词的意动用法B.名词用作动词C.名词的使动用法D.名词作状语答案:B3.第3题下列判断句,在表义功能上与“梁父即楚将项燕”相同的一句是()A.仲尼,日月也。
B.百乘,显使也。
C.张骞,汉中人也。
D.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
答案:D4.第4题下列判断句,在表达功能上与“曹公,豹财也。
”相同的一句是()A.晋,吾仇敌也。
B.夫战,勇气也。
C.亚父者,范增也。
D.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答案:D5.第5题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是()A.张骞,汉中人也。
B.是皆秦之罪也。
C.荀卿,赵人。
D.是社稷之臣也。
答案:D6.第6题下列句子,“是”作为系词表示判断的一句是()A.是社稷之臣也。
B.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
C.此是何种也?D.子于是日哭答案:C7.第22题下列各组汉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都具备的是()B.本亦及雨C.牛朱徒眉D.车鼎降集答案:A8.第23题下列各组字,全是假借字关系的是()A.禽擒;然燃B.归馈;蚤早C.益溢;取娶D.莫暮;解懈答案:B9.第24题在“刘子政玩弄(左氏),童仆妻子皆呻吟之。
”句中,“玩弄”的意义与后世出现的意义的差异属于()A.词义的轻重不同B.词义的侧重点不同C.词义的范围不同D.词义的色彩不同答案:D10.第25题在“鲁仲连义不帝秦”句中,“帝”字的用法的是()A.名词的意动用法B.名词用作动词C.名词的使动用法D.名词作状语答案:B11.第26题下列各句中,省略主语的一句是()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
C.人皆有兄弟,我独无。
D.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答案:B12.第27题下列各组汉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都具备的是()A.鱼上牧材B.本亦及雨C.牛朱徒眉D.车鼎降集答案:A13.第28题下列判断句,在表义功能上与“仲尼,日月也”相同的一句是()A.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2018年10月自考古代汉语考试部分真题及答案详解二、古文背诵题21.媼之送燕后也,( ),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
22.祸兮福所倚,( )23(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24.是故學然後知不足,(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
25.( )不患贫而患不安。
26.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 )也。
【答案】21.持其踵爲之泣22.福兮禍所伏23.吾十有五而志于學24.教然後知困25.不患寡而患不均26.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三、释词题(略)(等待更新)四、简答题37.指出下列字的本字和假借字。
并说明怎么区别本字和假借字?(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2)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3)沛公已(去),间至军中(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答案】(1)归:馈赠,借字(2)归:归去,本字。
(3)去:离开,本字(4)去:收集,借字借字:用一个音同或音近字来代替本字,在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
本字:为表示某一词义而造的汉字,与通用的假借字不同。
38.(略)(等待更新)39.(略)(等待更新)五.翻译题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食之,舍其半。
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今近焉,请以遗之。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
──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
宣子未出山而复。
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宣子曰:“不然。
”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40. 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41.食之,舍其半42.既而与为公介43.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44.亡不越竟,反不讨贼45.其我之谓矣【答案】40.问他得了什么病,灵辄回答说:“已经多日没有吃东西了41.灵辄留下一半食物不吃。
国开汉语言本科《古代汉语专题》2018秋试题及答案国开汉语言本科《古代汉语专题》2018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六书”的具体名称始见于,但最早对“六书”作出解释的是《汉书•艺文志》许慎,他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内容逐一进行了解释。
2.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3.声符的表意功能有:声符的形体表意声符的字义表意语音表意。
4.什么是结绳记事?汉字的起源与结绳记事有什么关系?答:结绳记事是用在绳子上打结来记事的方法。
结绳作为一种符号如同文字一样,它也有帮助记忆的功能,然而,结绳未能同语言结合起来,不能确切地记录语言,因此它仍然不是文字。
有的学者认为,甲骨文、金文中的某些字,是取象于结绳的。
结绳记事也不失为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对于用符号帮助记忆的方法的一种有益探索。
由此看来,结绳记事虽然算不得文字,但仍然可以看作文字的先导。
5.文字理解活动的需求对字形变化有哪些作用?答:文字理解,就是对字形所代表的意义和字音的理解。
字形不是单纯的视觉图形,它还是一定的意义和语音的载体,它的根本使命在于表意和表音,因此,字形的变化要适应表意和表音的需要。
汉字增强表意表音功能的主要办法就是增加笔画或者增加表意与表音部件,这就使得字形趋向繁化。
(1)增加笔画使字形增繁。
(2)增加意符使字形增繁。
(3)增加声符使字形增繁。
6.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发挥了哪些重要的作用?答:第一,汉字是国家事务管理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工具。
第二,汉字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重要手段。
第三,汉字记录了生产技术,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物质生产的发展。
第四,文字为历史记载提供了最好的手段。
第五,汉字是文化教育最重要的工具。
第六,文字被用来著书立说。
第七,汉字是文化传播最重要的载体。
7.班固、郑玄、许慎所说的“六书”异同是什么?答:(1)从排列顺序上看,班固所说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玄所说为“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许慎所说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2018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古代汉语试卷(课程代码00536)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部分选择题(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各组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A.大莫灾獲B.眉亦名歡C.其刃息逐D.向日哀佞2.下列各组字中,义符相同的一组是【】A.溪谿B.游遊C.猶猷D.騰勝3.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分化字关系的一组是【】A.共一供B.村一邨C.管一館D.咳一孩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异体字关系的一句是【】A.王如知此,則無.(毋)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B.北冥.(溟)有魚,其名曰鲲。
C.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粗)。
D.寡助之至,親戚畔.(叛)之。
5.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通假字关系的一句是【】A.堯舜支.(肢)解人,從何軀始?B.小知.(智)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C.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於牀.(床)下。
D.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又)五日而後反。
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联绵词的一句是【】A.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
B.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
C.今有一人,人人園圃..,竊其桃李。
D.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義。
7.下列句中的“亡“与“亡不越竟,反不討贼”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句是【】A.此亡秦之續耳。
竊爲大王不取也!B.湯有七年之早,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C.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
D.離桓之罪,以亡於楚。
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意义变化属于色彩褒贬差异的一句是【】A.厲王虐,國人謗.王。
B.故子.生三月則父名之。
C.匪来貿絲,来即.我謀。
D.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古代汉语专题试卷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20分)1.教材所说的“汉字可以径称之为表意文字”与西洋学者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的概念有什么不同?教材把汉字称之为表意文字与西洋学者贬低汉字时所用的表意文字的概念是不同的,必须与他们划清界限。
他们认为的表意文字,是文字发展的低级阶段的一种形态。
我们则认为表音、表意是文字发展的两个不同方向。
2.清代学者戴震对传统六书提出了什么质疑?有什么意义?清代学者戴震对六书是造字之本提出了质疑。
他提出“四体二用”说,他说:“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为字之体,转注、假借二者为字之用。
”这就是说,他认为只有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是造字的方法,转注、假借二者是用字的方法。
戴震提出的“四体二用”的意义在于破除了对六书的迷信,推动了对汉字结构研究的发展。
3.汉语史分期的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各包括哪些时代的音系?各时期的代表音系是什么?上古音包含的时代从西周初年到东汉末年(约公元前1l世纪一公‘元2世纪末)。
代表性音系是《诗经》音系。
中古音包含的时代从魏晋到晚唐五代(约公元3世纪一—公元lo世纪)。
代表性音系是《切韵》音系。
近代音包含的时代从宋代到清末(约公元¨世纪一公元19世纪)。
代表性音系是《中原音韵》音系。
4.为什么对待词义要有一个历史观点?因为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语言的这种时代性是语言社会性的体现,所以我们对待词义要有一个历史观点。
学习古汉语词汇,就要注意词义的发展变化,不能够以今律古。
二、标出诗的韵脚和韵部(4分)寓居沣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韦应物万木丛云出香阁,西连碧涧竹林园。
高斋独宿远山曙,微霰下庭寒雀喧。
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条空掩门。
时忆故交哪得见,晓排阊阎奉明恩。
韵脚:园、喧、门、恩。
韵部:园、喧,元部;门,魂部;恩,痕部。
三、解释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并说明古今的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有区别字,也请写出(每词2分,共10分)1.终日不获一禽。
2018年大学《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模版]第一篇:2018年大学《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模版]《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面哪一项是“術”的本义:B A学术、学问 B 邑中的道路 C 技能、技艺 D 方法2、“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是:C A 文学课 B 理论课 C 基础课D 应用课3、下列各组汉字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 A 女耳自 B 本刃末 C 武信从 D 江河娶4、下面选项全为通假字的一组是:DA知智益溢 B早蚤昏婚 C莫暮反返 D信伸畔叛5、“责毕收乎?”中的“责”用的是“责”的:A A 本义 B 引申义 C 假借义 D 比喻义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是该词的本义是:D A 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C 绝江有托于船。
(《吕氏春秋?知度》)D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诗经?周南?汉广》)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有:C A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B庄公寤生,惊姜氏。
C 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D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8、我国的第一部词典共有十九篇,包括释诂、释言、释训、释宫、释亲等。
它是:AA 《尔雅》B 《玉篇》C 《正字通》D 《康熙字典》9、“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D A 对文 B 异文 C衍文 D 互文10、“汤之问棘也是已”的“之”的用法或意义是:BA 结构助词“的”B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C 指示代词“这”D动词“去”二、填空题1、形声字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个部分叫,也叫义符,另一部分叫声符,也可叫音符。
2、在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中,被称为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也叫转折点。
3、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的。
4、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结绳说、八卦说、。
5、《礼记》与()、《仪礼》合称为“三礼”,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了战国、秦汉间儒家关于礼制方面的言论。
2018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古代汉语试卷(课程代码00536)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部分选择题(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各组字中,全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大明星B.弑匪春C.頸蝕騰D.从責放【正确答案】C(P9-15)【答案解析】A项分别为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B项分别为形声字、形声字、会意字。
C项均为形声字。
D项分别为会意字、形声字、形声字。
2.许慎为“象形”下的定义是【】A.盡成其物,隨體詰訕B.視而可識,察而見意C.比類合誼,以見指撝D.以事爲名,取臂相成【正确答案】A(P9)【答案解析】 B、C、D三项分别是许慎为指事、会意、形声下的定义。
3.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分化字关系的一组是【】A.無一毋B.然一燃C.群一翠D.脩一修【正确答案】B(P50)【答案解析】“然”的本义是”燃烧”,后来“然”字被借用去记录指示代词,本义另造“燃”字来分担。
故“然”和“燃”是分化字关系。
A、D两项是通假字关系,C项是异体字关系。
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异体字关系的一句是【】A.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返),腹猶果然。
B.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辯.(辨)乎?C.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啗.(啖)君。
D.魏文侯燕.(宴)飲,皆令諸大夫論己。
【正确答案】C(P171)【答案解析】A项中加着重号的字和括号中的半是分化字关系,B、D两项加着重号的字和括号中的字是假借字关系。
5.列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是【】A.牧,从支从牛,指事。
B.赖,从束从負,會意C.高,象台觀之形,象形。
D.牟,象聲氣從口出,形聲。
【正确答案】C(P10)【答案解析】A项“牧”是会意字,B项“赖,从貝剌聲,形聲”,D项“牟”是象形字。
2018年10月自考《古代汉语考试》真题部分答案一、单选(略)二、古文背诵题21.媼之送燕后也,( ),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
22.祸兮福所倚,( )23(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24.是故學然後知不足,(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
25.( )不患贫而患不安。
26.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 )也。
【答案】21.持其踵爲之泣22.福兮禍所伏23.吾十有五而志于學24.教然後知困25.不患寡而患不均26.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三、释词题(略)四、简答题37.指出下列字的本字和假借字。
并说明怎么区别本字和假借字?(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2)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3)沛公已(去),间至军中(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答案】(1)归:馈赠,借字(2)归:归去,本字。
(3)去:离开,本字(4)去:收集,借字借字:用一个音同或音近字来代替本字,在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
本字:为表示某一词义而造的汉字,与通用的假借字不同。
38.(略)(等待更新)39.(略)(等待更新)五.翻译题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食之,舍其半。
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今近焉,请以遗之。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
──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
宣子未出山而复。
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宣子曰:“不然。
”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40. 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41.食之,舍其半42.既而与为公介43.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44.亡不越竟,反不讨贼45.其我之谓矣【答案】40.问他得了什么病,灵辄回答说:“已经多日没有吃东西了41.灵辄留下一半食物不吃。
42.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甲士,43.却把戟掉过头来抵御灵公手下的人44.是正卿,逃亡没有越过国境,回来后又不声讨叛贼,45.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吧。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古代汉语试卷答案篇一:古代汉语试卷及答案[1]《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一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站点:_________ 姓名:学号:成绩: ___一、选择题(共20分)(以下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1、下列各组字,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A、條倍脩休B、特牧福祈C、盆簋益孟D、颖颍顿颈1、2、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阿)A 说——悦B 矜——鳏C 歌——謌D 昏——婚2、3、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A )A 遁——遯B 脩——修C 辟——避D 罢——疲3、4、下列句子,有疑问代词做介词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 C )A A 姜氏何厌之有?B B 敢问何谓也?C C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D 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4、5、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D)A A 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B B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C C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D D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5、6、下列句子,具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句是(A )A A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 B 从左右,皆肘之。
C C 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
D D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6、7、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 B)A A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B B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 C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 D 盍各言尔志?7、8、下列句子,“于”为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B )A A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B B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C C 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D D 百里奚举于市。
8、9、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D)A A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