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课题管理办法
- 格式:pdf
- 大小:194.63 KB
- 文档页数:2
课题研究管理办法课题研究是大学生科研活动的重要方面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规范和管理学生课题研究,制定课题研究管理办法是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课题研究管理办法的草案,旨在指导学生课题研究的开展和管理。
一、总则1. 本办法是依据学校教育教学政策和要求制定的,适用于全体学生的课题研究活动。
2. 学生课题研究活动应该贯彻创新、实践、合作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实践能力。
3. 学生课题研究活动应该遵循科学、公正、规范的原则,严禁剽窃和抄袭他人成果。
4. 学生课题研究的结果应该及时总结和发布,为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供支持。
二、课题选题1.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题,也可以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
2. 课题选题应与专业相关,并具有一定的学术、实践价值。
3. 课题选题应经过指导教师审查和学校审核通过方可开始研究工作。
三、课题研究组织与管理1. 学生课题研究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每个小组应该由2-5人组成。
2. 每个小组应有一名指导教师指导,并负责研究的组织和管理。
3. 每个小组应提交研究计划和进度报告,定期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工作的讨论和总结。
4. 学校应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包括实验设备、资料检索、经费等。
四、研究过程和成果评价1. 学生课题研究应按照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包括文献综述、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
2. 学生课题研究应定期汇报研究进展,接受指导教师的评价和指导。
3. 学生课题研究应形成研究报告或论文,并参加学术交流和竞赛活动。
4. 学校应组织专家评审和学术评议,对学生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评价和鉴定。
五、学术道德和知识产权保护1. 学生课题研究应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严禁剽窃、抄袭他人成果。
2. 学生课题研究应尊重知识产权,严禁侵犯他人的著作权、专利权等。
3. 学生课题研究应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对被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应予以保密。
4. 学校应建立学术道德和知识产权的监督机制,对违反规定者进行处理和惩罚。
课题管理办法一、总则为完成本课题在任务书中列出的各项考核指标和研究任务,提高课题责任单位与承担单位之间的协调和管理能力,监督项目研发经费使用范围,规范知识产权归属、风险控制等事宜,根据课题决策管理小组意见,制定本办法。
1、课题研究管理1)课题决策管理小组。
①各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作为项目核心决策层,组成核心小组。
课题牵头单位公司 ,作为核心小组组长,其他各单位课题负责人为副组长,课题参与人员为成员.②课题决策管理小组每季度沟通一次.③课题决策管理小组具有课题研究进度、课题研究内容和经费使用的决策权。
2)课题管理办公室。
①管理办公室日常工作人员由课题牵头单位指定。
②管理办公室职责:A.课题执行期间,及时了解掌握课题进展情况,发现课题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上报核心小组,并协调各方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保证课题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B.课题执行期间,负责与专项办沟通及各种材料的上报。
C.组织协调会.根据课题任务的实际需要,结合本课题研究进度,由管理办公室召集,每季度协调召开项目联席会议和电话沟通会。
D.课题后期,负责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上报。
E.制定课题经费使用规定,监督各承担单位执行。
发现课题实施过程中存在财务问题,及时上报核心小组解决.3)课题研究任务①各承担单位与课题责任单位签订课题研发任务书。
②课题承担单位需严格按照任务书内容开展技术研究工作。
二、课题经费管理1.课题经费的提取1)各承担单位根据课题任务书要求,按照月度(周)编制课题研发进度及经费使用计划,经费使用计划需与各承担单位最终确认的课题预算书内容一致;2)各承担单位根据课题研发进度和月度经费使用计划,向管理办公室提交课题经费使用申请书;3)管理办公室收到各单位研发经费使用申请书后,根据课题预算书和研发经费月度使用计划,审核无误后,提交课题责任单位财务部,由课题责任单位财务部在5个工作日内划拨课题研发经费;4)管理办公室发现上报研发经费使用计划与课题预算书和月度(周)使用计划不符时,将退回研发经费使用申请书并与上报单位协商解决;5)各承担单位已发生的课题研究经费,需提交A:课题研发说明书 B:与预算书对应的研发经费使用明细表 C:费用票据复印件,经管理办公室审核无误后,提交课题责任单位财务部,由课题责任单位财务部在5个工作日内划拨课题研发经费;2.经费的使用1)2012年经费下拨后,各承担单位需严格按照课题任务书、预算书中的内容执行;2)由于是后补助项目,各承担单位需严格按照2013年、2014年课题任务书预算要求安排经费支出(国拨经费由各单位垫付),以便于课题结题审计和中央财政补助款下拨后,课题责任单位向承担单位下拨经费;3)研发经费应当纳入承担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4)2012年各承担单位根据计划支取课题经费后,2013年第一季度向管理办公室汇报课题2012年经费使用情况;5)各承担单位2012年12月向管理办公室提交2013年经费使用计划,2014年第一季度汇报2013年经费使用情况,管理办公室向课题决策小组做定期汇报;3.经费的调整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课题任务书使用课题经费,一般不予调整。
课题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科研活动,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效益,保障科研主体的合法权益,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科研机构、学校及其相关科研人员。
三、课题立项1. 课题的立项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科研计划的政策导向,符合科研机构的发展方向。
2. 课题的立项应有充分的论证和技术背景,需明确课题的研究内容、目标、任务和进度。
3. 立项时需明确课题的预期成果、实施计划和经费预算。
4. 课题立项需组织专家评审,经过机构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四、课题实施1. 课题负责人应建立科研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确定课题实施的具体计划和时间节点。
2. 课题实施过程中需加强沟通协作,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确保课题进展顺利。
3. 课题实施需符合科研伦理规范,保护研究对象的权益,严格按照研究计划和实验操作规范进行。
4. 课题实施期间需及时向负责机构提交课题进展报告,接受审核和指导。
五、经费管理1. 课题经费应按照预算编制执行,不得私自挪用、挤占。
2. 课题实施过程中需加强经费的监督和审计,确保经费使用合法合规。
3. 课题结束后需按照规定进行经费结算和使用,未使用的经费应及时退回。
六、成果鉴定1. 课题完成后需进行成果鉴定,明确课题的研究价值和贡献。
2. 成果鉴定应由权威专家组织评审,结论需公正客观。
3. 鉴定合格的课题成果可申报奖励和转化应用。
七、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负责人应承担相应责任,机构应建立健全违规处理机制。
2. 对于严重违规行为或违法犯罪行为,需依法处理,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八、其他本制度由科研机构进行解释,如有添加或修改需经过机构审批。
以上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解释权归科研机构。
2024年课题研究管理规则方案
:
首先,在当前科研领域的背景下,为了规范和优化课题研究管理工作,制定了本规则方案。
表明本规则方案的制定目的是为了加强课题研究管理工作,规范研究活动,实现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和应用。
在制定本规则方案的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关于科研管理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和科研发展实际,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规则。
本规则主要包括课题管理对象、管理指导原则、管理机构设置、管理流程、管理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管理对象主要包括国家级重点课题、部委级重点课题、省部级重点课题等。
管理指导原则主要包括科学性、实用性、公正性、透明性等。
管理机构设置主要包括管理委员会、管理办公室、专家委员会等。
管理流程主要包括课题立项、课题执行、课题评审等。
管理措施主要包括经费管理、人员管理、资料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
总之,本规则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推动科研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有效化,提高课题研究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为我国科研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第 1 页共 1 页。
2024年度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课题指南一、研究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青少年成长环境的变化,青少年研究工作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特制定2024年度课题指南,以引导广大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青少年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推动青少年工作的创新发展。
二、课题类别与申报要求1. 重点课题重点课题集中围绕对青少年成长和共青团工作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指导意义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
课题成果应具有学术性、指导性和创新性。
该类课题拟设10项,每项资助经费10万元。
申报者需提交一份研究计划书,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内容、方法手段、预期成果等。
2. 立项课题立项课题集中围绕当前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共青团重点工作以及现实突出问题进行研究。
课题成果应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性和实践应用价值。
该类课题拟设20项,每项资助经费5万元。
申报者需提交一份课题申报书,包括研究问题、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
三、课题研究领域1. 青少年思想引领与价值观塑造;2.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危机干预;3. 青少年网络素养与网络保护;4. 青少年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5. 青少年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6. 青少年权益保护与法律援助;7. 共青团组织建设与工作创新;8. 其他与青少年发展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四、申报程序与时间要求1. 申报者需填写相应的课题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审核后报送至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秘书处;2. 申报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31日;3.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并于2024年3月公布评审结果;4. 研究周期一般为1年,自2024年4月起至2025年3月止。
(完整版)研究课题管理规定研究课题管理规定 (完整版)
目的
本文旨在规范研究课题的管理,以确保研究的高效进行,结果的可靠性和保密性的维护。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研究课题的管理,包括本单位内外委托的研究课题。
研究课题的选题与申报
1. 研究课题的选题应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并与本单位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战略相符。
2. 课题负责人应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报书,并附上详细的研究计划和预算。
3. 申报书应提交给研究课题管理委员会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将决定课题是否被批准。
研究课题的实施
1. 课题负责人应组织团队,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
2. 研究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如遇到重大问题和风险,应及时报告研究课题管理委员会。
3. 研究人员应遵循科学研究的道德规范,保证研究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 研究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涉及到的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信息,严禁泄露和滥用。
研究课题的结题与评审
1. 课题负责人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研究工作,撰写结题报告并提交给研究课题管理委员会。
2. 研究课题管理委员会将组织专家对结题报告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将决定结题是否通过。
3. 结题报告通过评审的课题应及时整理成果,向相关单位和组织进行推广。
附则
1. 对于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将依据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2. 本规定的解释权归本单位研究课题管理委员会所有。
该文档仅供参考和使用,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发布和传播。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课题管理办法2015年11月02日第一条为增强研究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组织课题的申报、评审、立项、检查、结题等工作,对课题研究的进度和质量进行管理。
第三条课题立项实行课题责任人制度。
课题负责人接到立项批准通知后,应尽快确定具体的课题实施方案,组织开题,并按要求及时报告情况。
第四条凡立项的课题,将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课题研究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为课题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第五条凡立项课题,课题负责人不得擅自对其加以变更。
如确实有转题必要,负责人必须向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提交申请,经批准同意后方能实施,对私自改变课题或研究方向者,其研究成果将不予鉴定验收。
第六条凡立项的研究课题原则上须按期结题,因需要进一步研究而不能按时结题,或结题未通过者,经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同意后,可顺延一定时间。
第七条重点课题实行中期报告制。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负责在课题立项半年之后召开中期课题进展汇报会,并重点按照以下事项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中期检查:1.课题主持人及参加者是否按计划投入了力量;2.研究进度是否符合项目计划的要求;3.主持人所在部门是否给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4.资助经费开支是否合理。
第八条研究成果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专著或调查报告。
课题结题时须填写《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课题结题表》。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负责组织有关专家对成果进行评议。
评议结果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
第九条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撤销课题,并追回已拨付的经费。
被撤销课题的负责人三年内不得申请新课题。
1.研究成果与国家法律、政策相违,存在政治问题;2.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弄虚作假;3.研究成果学术质量低劣;4.逾期不提交延期申请或延期到期仍不能完成课题研究;5.违反财务制度;6.违反其他相关规定。
第十条课题组发布课题成果时应注明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新英才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课题研究的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管理制度旨在规范课题研究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确保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实用性。
2. 课题研究应遵循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合法性原则,鼓励原创性研究和跨学科合作。
3.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包括主持人、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和支持人员。
二、课题立项1. 课题立项应根据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由主持人提出申请,并提交详细的研究计划书。
2. 研究计划书应包括研究背景、目标、内容、方法、预期成果、进度安排、预算和团队组成等信息。
3. 立项申请需经过专家评审和管理机构审批。
评审过程中,应重视研究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三、组织实施1. 课题研究应在主持人的领导下进行,确保研究方向和目标的一致性。
2. 研究团队成员应明确各自职责,合理分配任务,确保研究工作高效协调。
3. 主持人应定期组织研究会议,讨论研究进展,解决研究过程中的问题。
4. 对于重大调整或变更,应及时向管理机构报告,并得到批准。
四、经费管理1. 课题研究经费应严格按照预算使用,不得挪用于非研究活动。
2. 经费使用应有明确的报销流程和审核机制,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3. 对于经费使用情况,应定期进行审计和公开透明的财务报告。
五、成果管理1. 课题研究完成后,应形成研究报告、论文、专利或其他形式的成果。
2. 成果的归属、使用和保护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术道德规范。
3. 对于具有重要价值的成果,应积极推广应用,促进成果转化。
六、监督评估1. 课题研究过程中,管理机构应定期对研究进展进行监督和评估。
2. 评估内容包括研究进度、质量、团队合作和经费使用等方面。
3. 对于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的课题,应及时提出整改建议或采取措施。
七、附则1.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管理机构负责解释。
2. 对于特殊情况,管理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补充规定。
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2002年8月5日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发布)第一条总则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使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促进课题研究多出优秀成果,特制定本办法。
1.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新时期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重点,积极探索新时期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发展规律,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制定和完善青少年政策服务,为推动共青团工作服务,为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服务。
2.研究课题立足全团,面向社会,长期开展,体现公平竞争、规范管理的要求,以多出成果、多出精品为目标。
3.研究课题的确定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设立经费资助项目和非经费资助项目两大类。
4.课题管理工作的最高机构为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规划领导小组,其下设的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规划办,该办于1999年成立,设在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具体工作由理论宣传处负责)和课题评审办公室(简称评审办,该办于2002年成立,设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具体工作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办公室负责),负责研究课题的评审、立项、管理工作。
各省级团委可根据本地(系统)实际,设立相应机构,确定专人负责管理本地区和本系统人员所承担的研究项目。
第二条规划与选题1.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的选题范围主要以研究课题(年度)指南的方式进行规划,在课题申报通知中公布。
指南及选题范围的确定,由评审办首先向有关部门和单位广泛征集研究课题并汇总整理,报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规划领导小组审定。
2.选题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中的突出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研究课题要具体、明确,有一定的前瞻性,积极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2002-2003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公布日期】2003.07.02•【文号】中青办发[2003]14号•【施行日期】2003.07.02•【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2002-2003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名单的通知(中青办发[2003]14号)共青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全国铁道团委,全国民航团委,中央直属机关团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中央金融团工委,中央企业团工委:2002-2003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申报工作开展以来,共有26个省级团组织和团中央直属单位申报课题170项。
经有关专家学者认真评审,并报经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北京农村青年富余劳动力状况及转移就业途径研究》等42项课题被确立为共青团中央2002-2003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重点项目,并给予经费支持。
《辍学青年生活状况与心态研究》等45项课题被确立为共青团中央2002-2003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一般项目。
以上课题的立项情况均在不久前以立项通知书的形式送达了课题申请人。
现将2002-2003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名单印发你们,请按照《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中青办发〔2002〕16号)的有关要求,配合做好对课题研究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加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是新形势下做好青少年工作的客观要求。
各地要结合实际,组织实施好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规划,抓重点课题,抓中期管理,抓配套服务,抓开发使用,充分发挥理论研究的积极作用,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贯彻,为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不断开创青少年工作新局面提供理论支持。
附件:共青团中央2002-2003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名单共青团中央办公厅二○○三年七月二日附件:共青团中央2002-2003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名单重点项目课题名称主持人主持人所在单位1.北京农村青年富余劳动力状况及转移就业途径研究戴维共青团北京市委2.社区青少年事务体系研究刘剑共青团北京市委3.高校志愿者非政府组织发展战略研究杨振斌清华大学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本方向与任务沈千帆北京大学5.问题家庭研究高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6.进城务工青年的需求状况及其潜能开发关颖天津社会科学院7.社会转型期青年弱势群体及其价值诉求研究张砚平共青团河北省委8.对当代青少年德育心理辅导模式的研究范红霞山西大学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黑龙江农村青年人才资源开发的研究高环共青团黑龙江省委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共青团组织新发展江洪辽宁省青少年研究所11.转型过程中社会组织与当代青年的关系研究吴烨宇共青团上海市委12.在青少年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研究谭晓防山东师范大学13.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监测系统研究 XXX 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14.新世纪中国青年发展报告钱永祥杭州青少年研究所15.共青团工作社会化、事业化发展研究和探索严亚军共青团浙江湖州市委16.青年期心理危机与青年自杀问题杨张乔浙江省社会科学院17.内蒙古青少年发展报告张建华内蒙古团校18.河南省青少年吸毒现状与对策研究程明武河南省青少年研究所19.少年法院研究田立文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20.非公有经济与广东青年曾锦华广东省青少年研究所21.当代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战略研究王国宇湖南省社会科学院22.当前弱势青年的生活状况、心态及其社会支持网研究陈成文湖南师范大学23.“街角青年”与社区青年工作研究黄海湖南省社会科学院24.影响青年创新能力的原因及对策研究谭平共青团湖南省委25.中学生网络成瘾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分层次干预李晓驷合肥市精神病医院26.网络时代青少年道德教育创新研究万美容华中师范大学27.进城务工青年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模式的研究徐卫星江西省团校28.志愿者行动运行机制研究李国华共青团江苏省委29.西藏青年干部科技素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杜保友中共拉萨市委党校30.甘肃非公有制企业青年人力资源流动态势调研黄泽元共青团甘肃省委31.铁路系统共青团组织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研究严琦西安铁路分局团委32.非正规教育解决青少年性健康预防艾滋病项目陆士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33.马克思主义青年工作思想研究陆玉林中国青年政治学院34.关于京城五报对青年影响的比较研究戚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35.新形势下青年干部培训模式研究周拥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36.农村青年在村民自治中的地位和作用高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37.青年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机制的关系王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38.青少年犯罪的社区预防郗杰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39.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与性健康教育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40.青少年与互联网政策及管理安国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41.大学生素质拓展暨职业设计导航研究刘俊彦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42.任弼时青年与青年工作思想研究李玉琦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般项目课题名称主持人主持人所在单位1.辍学青年生活状况与心态研究金东贤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青年价值理念发展研究朱凌云中央财经大学3.北京市企业青年职工素质状况对策李先忠共青团北京市委4.现实社区与网络社区:青年成长的二重世界章东辉北京科技大学5.城市家庭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王良天津青年职业学院6.少儿教育与工作研究王普选天津市少年宫7.青年价值理念/社会心理发展研究王文才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8.抗战时期河北青年运动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翟思成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9.“二次创业,富民强省”进程中黑龙江大学生发展研究吕杰黑龙江省青少年研究所10.少先队辅导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李维岳辽宁省团校11.中国社区青少年工作模式研究钟俊生共青团辽宁省委12.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共青团工作运行模式研究张文哲共青团大连市委13.青少年的性健康研究谷来有东北电力学院14.团属院校就业指导体系研究陈永弟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15.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少先队教育创新彭慧共青团江苏省委16.当代青少年的多元价值选择范式及其对“德治”战略的影响李立锋中共江苏省委党校17.大众传媒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公永刚共青团江苏省委18.团校发展模式的研究文洁民中共江苏省委党校19.青年和社会思潮研究陈亮浙江省团校20.青少年戒毒模式比较研究王曙光浙江省团校21.青少年法律体系研究汪明岳浙江省团校22.国外青年社团状况研究方巍浙江工业大学23.蒙古族青年价值观研究春喜内蒙古团校24.少数民族地区少儿教育与工作研究斯日古椤内蒙古团校25.三代中央领导关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思想的研究吴云明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26.青少年创造性人格发展状况研究曹志刚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27.少年犯罪前辍学问题调查研究李康熙山东省少年管教所28.未成年人犯罪机理研究高中建河南师范大学29.江泽民青年观特征研究罗成翼湖南省南华大学30.长株潭城市群青年人才资源开发一体化研究胡跃福湖南省社会科学院31.当代女青年道德伦理观之变迁骆晓戈湖南省商学院32.城市青年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律研究喻名峰湖南师范大学33.江泽民关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王志中山西医科大学34.用古代儒学思想加强当代青少年德育素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陈显久山西医科大学35.外来文化与青少年成长贾朋俭山西大学36.青少年与网络研究姜和忠江西省团校37.大学生科学素质研究都沙西南师范大学38.知识经济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郑泽黎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39.团的十四大以来,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吴汉章甘肃省团校40.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研究孟强甘肃省团校41.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张霞甘肃省团校42.中国加入WTO与国有企业青年工作施长春中国石化集团新星公司华北石油局43.大众文化与青年价值观的变迁卢德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44.网络虚拟社区与青年亚文化群体研究陈彤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45.未成年人的家庭法律保护于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课题研究管理实施办法队旗飘飘| 2015-10-20 00:17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以下简称"全国学会")是全国性的少先队学术团体、国家一级学会。
为贯彻第七次全国少代会和全国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精神,加强课题科研工作,提高课题研究和理论创新能力,促进少先队科研工作的发展,制定本办法。
一、课题研究管理的原则课题研究围绕党对少先队的要求和共青团、少先队的中心工作,坚持以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思想和少儿心理学、生动活泼、日新月异的少先队实践为主要源泉,研究少先队重大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探索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少先队工作的客观规律,服务全队宏观决策和基层少先队工作的全面活跃。
全国学会课题面向全国少先队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少先队工作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团中央和教育部对少先队工作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少工委对少先队工作的部署,坚持时代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公平竞争,择优立项,以保证质量、控制规模、出好成果为目标,确保少先队研究质量。
二、课题管理的分类立项(一)课题分类全国学会课题分为基础性理论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两大类,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分为重大课题、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
其中,重大课题由全国学会根据工作需要报团中央、全国少工委批准后确立,专门立项,委托研究;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通过学会规划或年度、近期计划发布,根据需要最终由全国学会审定后确立。
(二)课题发布全国学会课题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是学会研究发展计划的重要部分,为学会的学术研究及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对学会的研究领域、内容、形式等做出研究规划。
三、课题研究的申报审批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所属团体会员单位、个人会员以及各级少先队组织、少先队辅导员、热心少先队工作和少年儿童工作者都具有课题申报的资格。
(一)课题申报要求1.课题申报的条件具备申报资格的人员所申报的课题,可以是学会发布的"课题指南"课题,也可以由课题申请人自主提出具有时代意义和研究价值的课题。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课题研究工作,提高研究质量,确保研究目标的实现,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承担的各类课题研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科研项目、教育教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等。
第三条课题研究工作应遵循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规范性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态度。
第四条本制度由课题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章课题立项与管理第五条课题立项应遵循以下程序:1. 课题申请:申请人应填写《课题申请书》,详细说明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预期成果等。
2. 课题评审:课题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申报课题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预期成果等。
3. 课题审批:根据评审结果,课题管理部门对批准立项的课题进行审批,并下达《课题立项通知书》。
4. 课题签订合同:课题负责人与课题管理部门签订《课题研究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一年至三年,可根据课题性质和需要适当调整。
第七条课题研究经费的管理:1. 课题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财务制度进行管理,专款专用。
2. 课题经费的使用应严格按照《课题研究合同》的规定执行,不得挪用、挤占、截留。
3. 课题经费的使用情况应定期向课题管理部门报告。
第三章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第八条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负责人应做好以下工作:1. 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明确研究任务、进度安排、预期成果等。
2. 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研究,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会议,讨论研究进展情况。
3. 落实课题研究经费,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4. 按时提交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包括研究报告、论文、专著等。
5. 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推广研究成果。
第九条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管理部门应做好以下工作:1. 对课题研究计划进行审核,确保研究内容符合要求。
2. 对课题研究进度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对课题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核,确保经费合理使用。
2023年度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研究课题2023年度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研究课题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
在当今社会中,青少年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中国青少年面临的问题,并探讨我们应该如何开展研究,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第一部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青少年面临诸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焦虑和抑郁等挑战,这些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成为我们首要关注的课题之一。
我们应该关注以下方面:1.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导青少年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增强他们的抗压能力。
2. 建立心理咨询机制:建立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让青少年能够随时寻求专业帮助和支持,及时解决心理问题。
第二部分:青少年教育问题青少年教育是重要的议题,我们应该关注其现状并寻找改进的途径。
以下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几个方面:1. 提升教育质量:优质的教育是每个青少年应该享有的权利。
我们应该关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改善青少年的教育质量。
2. 培养创新意识:现代社会对创新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
我们应该鼓励青少年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
第三部分:青少年社交问题社交问题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新技术的普及使得青少年更容易陷入网络成瘾、孤立和欺凌等问题。
我们应该重视以下方面:1. 健康利用互联网:青少年要学会正确使用互联网资源,避免沉迷网络,保持身心健康。
2. 建立积极社交圈:学校和社会应该创建积极的社交环境,培养青少年的社交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结语: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的这一研究课题是非常重要且迫切需要解决的。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了解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通过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交问题,我们可以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实现全面发展。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课题研究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指导课题研究,学校应建立健全的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下面就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建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学校应制定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
这些规定应包括课题研究的目标、原则、流程、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通过明确的规定,可以对课题研究的过程和要求有一个清晰的界定,确保学生和导师在课题研究中都能够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其次,学校应建立课题研究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
教研室或学院可以设立课题研究组织委员会,负责课题研究的规划、组织和指导工作。
同时,还可以设立课题研究指导委员会,由专家教师组成,负责对学生的课题研究进行指导和评审。
对于课题研究的具体安排和执行,可以由导师负责,并指导学生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第三,学校应加强课题研究的培训和指导。
提供必要的培训课程,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能力。
同时,导师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具体指导,帮助他们理清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解决课题研究中的问题。
学生和导师之间还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定期召开课题研究进展汇报会议,及时向导师汇报课题研究的进展和问题。
最后,学校应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监督和评估。
设立课题研究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课题研究进行定期的评估和考核。
评估内容包括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等方面,评估结果将作为学生的成绩考核和学位评定的重要依据。
通过评估和考核,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总之,建立健全的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对于促进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规定,建立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加强培训和指导,并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监督和评估。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一、背景为了有效管理课题研究,规范研究过程,提高研究效率和成果质量,特制订本规章制度。
二、研究项目管理1.课题立项:–课题研究由负责人提出建议,并提交研究计划书给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研究计划书应包括课题的目标、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度安排和经费预算等信息。
2.负责人分工:–课题研究由负责人牵头负责,负责人应组建研究团队,并明确团队成员的工作任务和职责。
3.进度管理:–课题负责人应制定详细的研究进度计划,并及时记录和反馈研究进展情况。
–研究进度应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研究按时完成。
4.经费管理:–课题研究经费应有专门的账户进行管理,负责人应按照经费预算进行支出,如需调整经费使用计划应提前报批。
5.知识产权管理:–课题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属于所在单位,研究人员应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三、研究人员管理1.选派研究人员:–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由课题负责人选派研究人员参与研究工作。
–研究人员应具备相关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且应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研究工作。
2.导师指导:–研究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导师进行科研指导,导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3.研究伦理:–研究人员应遵循科学研究的伦理规范,不得进行有损学术道德和伤害研究对象的行为。
4.学术交流:–研究人员应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如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
四、成果评估1.研究报告:–课题研究结束后,负责人应编写研究报告,详细介绍研究目标、方法、过程和成果,并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
2.评审评估:–上级主管部门应组织专家对研究报告进行评审评估,评估结果作为项目验收的重要依据。
3.奖励措施:–对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个人或团队,应予以相应的奖励和表彰,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违规处理1.违规行为:–违反课题研究管理规章制度的行为,如虚报研究成果、挪用经费、抄袭他人研究等,均视为违规行为。
2.处理程序:–违规行为应由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对违规人员依法进行处罚,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青年研究中心规章制度第一条总则为规范青年研究中心的日常管理和科研工作,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研究中心组织架构1. 青年研究中心的组织架构包括主任、副主任、秘书、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等职位,具体职责由主任负责分配。
2. 主任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研究中心的工作,副主任协助主任完成日常事务,秘书协助主任处理行政事务。
3. 研究员和助理研究员负责具体的科研工作,按照研究计划开展研究项目,提高研究质量。
第三条科研项目管理1. 研究中心每年设立科研项目,由主任和副主任共同确定项目方向和研究内容,研究员和助理研究员参与编制研究计划。
2. 完成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应及时整理、报告,并定期向研究中心领导汇报工作进展及成果。
3. 科研项目的执行过程中,需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诚信度,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研究成果。
第四条学术交流与合作1. 研究中心鼓励成员积极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学术活动,提高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2. 研究中心与其他研究机构、高校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拓展合作领域。
3. 研究中心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等学术活动,促进成员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第五条绩效考核与奖惩制度1. 研究中心对成员进行绩效考核,考核指标包括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团队合作等方面,考核结果作为评定成员工作表现的依据。
2. 优秀成员将得到表彰和奖励,包括奖金、荣誉证书等形式,激励成员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3. 不良行为或违反规章制度的成员将被给予警告、记过、解聘等处理,严重者可能面临开除。
第六条其他1. 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拥有最终解释权,并对规章制度作出任何必要修订。
2. 研究中心成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术道德规范,维护研究中心的声誉和形象。
3. 对违反规章制度的成员,研究中心将根据情节轻重进行处理,维护研究中心的稳定和正常运作。
以上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任何异议请向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提出。
祝研究中心工作顺利,科研成果丰硕!。
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发展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附件2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发展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提高课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确保各课题组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以下简称“权益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组织开展课题申报、评审立项、中期检查、成果鉴定、结题等工作。
第三条权益部和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确定拟立项课题和类别。
公示后无异议的予以立项并下达《立项通知书》。
权益部和研究中心对所有立项的课题实施全程管理,承担相关服务、指导、联系、协调等工作。
第四条课题负责人接到《立项通知书》后,须尽快自行组织完成开题工作。
第五条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课题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课题申请;课题组成员同年度最多参与两个课题申请。
第六条实行中期检查制度,课题需在中期检查通过后方可进入结题程序。
研究中心在课题立项半年之后组织开展中期检查工作,重点对以下事项进行检查:1.课题立项以来的进展情况。
包括课题负责人及参加者是否按计划投入研究;研究进度是否符合项目计划;研究内容是否与课题指南规定的研究要点一致;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是否给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必要支持等。
2.已取得的中期成果,例如已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研究报告、问卷调查报告等。
3.下一阶段课题研究进度安排。
第七条凡立项的课题,课题负责人应按期结题。
因课题研究需要不能按时结题,或结题评审未通过者,经权益部、研究中心同意后可顺延一定时间。
第八条权益部、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对课题结题成果进行评议,结果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
第九条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撤销课题并追回已拨付经费,在“中国青年网”、“团中央权益部”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网站进行公示。
1.研究成果存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内容,或存在严重的政治问题;2.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弄虚作假;3.中期检查未通过且整改后仍未通过;4.结题成果评为“不合格”,且在限定时间内未完成补充或整改;5.课题负责人放弃课题研究;6.课题经费使用违反财务管理制度;7.违反其他相关规定。
2023年课题研究管理规则方案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课题研究在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了规范和提高课题研究的管理水平,促进科学研究的创新和发展,特制定本管理规则方案。
二、管理原则1.公平公正原则:建立公开透明的课题研究管理机制,确保各界人士在课题研究中享有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2.科学合理原则:依据科学方法和研究道德要求,制定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计划,确保科学研究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并具备一定的创新性。
3.严谨规范原则:建立完善的课题研究评审体系和管理程序,保证研究成果的可信性和科学性。
三、组织管理1.建立课题研究管理机构,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制定课题研究管理制度,明确各环节的职责和权限,规范课题申报、评审、立项、实施和验收等流程。
3.加强对课题研究团队的组织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研究合作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参与课题研究。
4.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研究中的问题,确保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可行性。
四、课题研究管理流程1.课题申报:科研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提交课题申报书。
2.初步评审:对申报的课题进行初步评审,评审委员会由学术界的专家和学者组成,并公开透明。
3.立项研究:通过初步评审的课题可以进入立项研究阶段,确立科研团队、明确研究目标和方法,并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4.中期评估:在研究进行中,进行中期评估,评估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5.研究报告:研究完成后,提交研究报告,并进行对外评审。
6.结题验收:对研究报告进行评审和验收,通过后颁发结题证书。
五、课题研究管理的保障措施1.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科研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
2.优化科研经费管理,确保科研经费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3.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课题研究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4.建立健全的科研奖励制度,鼓励和激励科研人员进行创新研究。
六、课题研究管理的监督和检查1.课题研究管理机构应定期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个人资料整理,仅供个人学习使用全国青少年发展规划办公室课题管理办法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全国青少年发展规划课题及全国青少年和 青少年工作重大研究课题的管理, 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 究,提升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科学化水平,促进课题研究多出优 秀成果,严肃、规范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的管理,使青少年 发展规划课题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促进课题研究多出优秀成 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国青少年发展规划课题以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的重大理 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重点,积极探索青少年的发展规律,研究课题坚 持调查研究与工作推进同步、理性思考和实践操作并重,认真研究青 少年群体的新变化、新特点,努力提出青少年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新 举措,为推进青少年工作事业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条 研究课题面向社会,长期开展,体现公平竞争、规范管理的 要求,以多出成果、多出精品为目标。
第四条 全国青少年发展规划课题及重大课题的管理机构: 全国青少 年发展规划办公室依法备案成立,备案手续依法可查,使用的印章经 市公安局审批备案刻制。
第五条 全国青少年发展规划办公室委托世界智库(北京)自然科学 研究院受理立项申报、结项验收、成果评价具体工作。
第六条 本课题实施第三方评价,对成果进行鉴定、验收所需经费由1/3个人资料整理,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课题承担单位或课题负责人列支。
第三方单位世界智库(北京)自然 科学研究院负责提供北京市增值税普通发票。
第七条 全国青少年研究课题的选题范围主要以研究课题(年度)指 南的方式进行规划,在课题申报通知中公布。
第八条 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
成果形式提倡以研究报告为最终成果 形式。
第九条 课题申请人需按要求如实填写《课题申请书》,由各院校、 科研院所的团委或科研部门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方可申报。
第十条 课题评审贯彻公平竞争的原则。
委托第三方立项评审项目, 收取评审费200元。
全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实践)基地管理办法(试行)一、总则第一条全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建设计划的实施,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第二条为加强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办法(试行)。
二、基地的申报条件与建设要求第三条基地的申报条件基地的申报条件:基地所在单位应是在相应领域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较高的学术水平、相对稳定的科研团队;具有本研究领域较丰富的图书资料和可供科研的良好条件;实践基地具有一定的特色项目及设施、师资。
第四条基地的建设要求教育研究方面:通过组织重大科研项目,整合教育、科研资源,出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出一批高水平专著,发表一批高水平论文,促进素质教育研究与应用研究协调发展。
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通过素质教育研究,凝聚和培养一批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一批较高学术水平的学术团队,促进素质教育建设与发展。
学术交流方面:通过举办全省或国际学术会议,接收访问学者,进行文献资料的信息集成与传播、研究成果的集成与推广,建立互联网站等措施,成为素质教育学术交流重要基地。
咨询培训服务方面:通过主动承揽政府和社会各界委托的研究课题等,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咨询服务基地和培训基地。
管理体制方面:通过科研管理制度创新、科研机制创新等措施,集成优势,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成为素质教育研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创新的示范。
实践方面:开展有关素质教育活动。
三、管理体制第五条基地是学校内独立设置的、实体性的科学研究机构,由学校领导、建设和管理,全国素质教育小组给予指导和支持,接受学校科研处的业务管理。
第六条青少年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1.负责《全国青少年素质教育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的制定、修改。
2.负责重点研究基地的布局、规划,组织专家对重点基地的申报进行评审、检查、评估。
3.对重点研究基地开展的专项研究课题优先立项。
附件2: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课题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增强研究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组织课题的申报、评审、立项、检查、结题等工作,对课题研究的进度和质量进行管理。
第三条课题立项实行课题责任人制度。
课题负责人接到立项批准通知后,应尽快确定具体的课题实施方案,组织开题,并按要求及时报告情况。
第四条凡立项的课题,将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课题研究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为课题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第五条凡立项课题,课题负责人不得擅自对其加以变更。
如确实有转题必要,负责人必须向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提交申请,经批准同意后方能实施,对私自改变课题或研究方向者,其研究成果将不予鉴定验收。
第六条凡立项的研究课题原则上须按期结题,因需要进一步研究而不能按时结题,或结题未通过者,经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同意后,可顺延一定时间。
第七条重点课题实行中期报告制。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负责在课题立项半年之后召开中期课题进展汇报会,并重点按照以下事项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中期检查:
1.课题主持人及参加者是否按计划投入了力量;
2.研究进度是否符合项目计划的要求;
3.主持人所在部门是否给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
4.资助经费开支是否合理。
第八条研究成果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专著或调查报告。
课题结题时须填写《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课题结题表》。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负责组织有关专家对成果进行评议。
评议结果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
第九条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撤销课题,并追回已拨付的经费。
被撤销课题的负责人三年内不得申请新课题。
1.研究成果与国家法律、政策相违,存在政治问题;
2.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弄虚作假;
3.研究成果学术质量低劣;
4.逾期不提交延期申请或延期到期仍不能完成课题研究;
5.违反财务制度;
6.违反其他相关规定。
第十条课题组发布课题成果时应注明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新英才科研基金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