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课件:七区域可持续发展含“3S”微专题26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含选修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20 MB
- 文档页数:4
2012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知识大串讲系列7 人地协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发展包括了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区域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是对区域优势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发挥其优势,另一方面是对其劣势方面进行改造,使其劣势不明显,甚至转化为优势,最终实现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河流治理、资源开发、产业转移和城市化、工业化等问题,特别是有关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都是近几年高考的命题热点。
在复习时应该把握好以下几条线索:【线索一】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人地关系思想演变(2)可持续发展【线索二】区域生态环境分析区域环境问题时,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从而找出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了解该环境问题的分布与危害,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基本思路如下图所示:【线索三】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分析一个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该区域的背景条件——地理位置、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见下图所示:(1)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及能源的综合利用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开发条件所决定,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能源的综合价值和综合利用程度,实现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结构的升级。
(2)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某一流域的开发和利用,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对于田纳西河、伏尔加河、尼罗河等河流来说,明确流域内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对流域进行因地制宜综合开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前提。
【线索四】区域农业开发问题(如东北农业开发)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先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然后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