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安全教育活动:《我在这儿》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第1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对于正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幼儿来说,安全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幼儿园作为幼儿日常生活的场所,肩负着培养幼儿安全意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责任。
本文将从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幼儿园安全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意义1. 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阶段,生命安全是幼儿成长的基础。
通过安全教育,使幼儿了解周围环境中的安全隐患,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
2.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安全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随意触摸电源、不靠近火源、不随意吞食异物等,从而减少因不良习惯导致的意外伤害。
3. 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幼儿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
通过安全教育,使幼儿学会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勇敢面对,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
4.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安全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和应变能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内容1. 生活安全生活安全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重点,包括:(1)交通安全: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玩耍,不闯红灯,乘坐交通工具时注意安全。
(2)消防安全:教育幼儿不玩火,不触摸电源,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提高火灾自救能力。
(3)食品安全:教育幼儿不随意吞食异物,不吃过期食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4)居家安全:教育幼儿不随意触摸电源、火源,不攀爬窗户、阳台,不靠近危险物品。
2. 日常活动安全(1)户外活动安全:教育幼儿在户外活动时注意安全,不追逐打闹,不靠近危险区域。
(2)室内活动安全:教育幼儿在室内活动时注意安全,不随意触摸电源、火源,不攀爬家具。
3. 应急处理能力(1)自然灾害:教育幼儿了解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2)意外伤害:教育幼儿了解跌倒、烫伤、烧伤等意外伤害的应对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庭中的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正确的家庭安全行为习惯。
3. 增进幼儿与家长之间的亲情,培养幼儿热爱家庭的感情。
二、教学内容1. 家庭中的安全常识:电器安全、厨房安全、浴室安全、阳台安全、楼梯安全。
2. 家庭安全行为习惯:不接触危险物品、不玩火、不触电、不跌落、不噎食。
三、教学重点1. 让幼儿掌握家庭中的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正确的家庭安全行为习惯。
四、教学难点1. 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家庭安全行为习惯。
2. 引导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家庭安全教育。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家庭中的安全常识和家庭安全行为习惯。
2. 教学素材:图片、视频等。
3. 家庭安全小游戏:如家庭安全知识问答、家庭安全拼图等。
4.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共同教育幼儿。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家庭安全小故事,引发幼儿对家庭安全的兴趣。
2. 教学PPT展示:介绍家庭中的安全常识,如电器安全、厨房安全、浴室安全、阳台安全和楼梯安全。
3. 情景模拟:设置一些家庭场景,让幼儿参与其中,实际操作学习家庭安全行为习惯。
4. 家庭安全小游戏:通过问答、拼图等形式,巩固幼儿对家庭安全的认识。
5.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共同教育幼儿。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评估他们对家庭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教学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八、教学延伸1. 开展家庭安全主题活动,如家庭安全知识竞赛、家庭安全演练等。
2. 制作家庭安全手册,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记录家庭安全知识和心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家庭中的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正确的家庭安全行为习惯。
增进幼儿与家长之间的亲情,培养幼儿热爱家庭的感情。
十、课后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检查家庭中的安全隐患,制定家庭安全计划。
星期五(9月24日)上午
安全教育活动:我在这儿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可以大声叫喊,以便及时得到帮助。
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狐狸、母鸡头饰各一个,小鸡头饰每名幼儿一个。
2.请大班幼儿演练好游戏角色。
录音机和磁带。
活动过程
一、设置游戏情境,让幼儿初步感知体验。
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小鸡,在草地上捉虫吃。
小黄鸡说:妈妈我口渴了。
鸡妈妈去为小鸡找水喝,离开了小鸡。
这时,一只狐狸出现了要抓小鸡。
小鸡们非常害怕,乱跑乱躲,这时,小黄鸡大声喊:妈妈会救我!我们在这儿!鸡妈妈听到呼救声,马上冲出来救小鸡,赶走了狐狸,大家高兴的一起拍手。
二、幼儿交流
1.刚才狐狸要抓小鸡的时候,小鸡是怎样做的?
2.小鸡为什么要喊妈妈?它是怎样喊的?还可以怎样喊?
引导幼儿说出我们小朋友年龄小,妈妈力气大,办法多,可以帮助我们。
三、组织幼儿讨论:我们遇见危险要怎么办?
1.当我们玩玩具的时候,被玩具卡住了或者从玩具上摔下来了,要怎么办?
2.当我们在阳台上玩的时候,别人不知道,门锁住了要怎么办?
3.当陌生人给你吃东西要把你带走怎么办?
教师小结:我们在遇见危险时不要害怕+,可以大声的喊叫呼救。
在幼儿园可以叫老师和小朋友帮助。
在家可以叫爸爸妈妈帮助,在外面可以找警察叔叔,小朋友如果发现别人遇见危险要赶紧告诉大人。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今天我在家》第一章:认识家庭环境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家庭环境,了解家庭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 培养幼儿对家庭安全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自己的家庭环境,如房间、客厅、厨房等。
2. 讲解家庭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电器安全、厨房安全、防火安全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家庭环境观察活动,让幼儿观察和描述自己的房间、客厅、厨房等。
2. 通过图片展示或实物演示,向幼儿讲解家庭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电器安全、厨房安全、防火安全等。
第二章:学习紧急电话号码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记住紧急电话号码,如110、120、119等。
2. 培养幼儿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紧急电话号码的意义和用途,如110是警察电话,120是急救电话,119是火警电话等。
2. 引导幼儿学习和记住紧急电话号码。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展示或实物演示,向幼儿讲解紧急电话号码的意义和用途。
2. 组织幼儿进行紧急电话号码的学习活动,如制作电话号码卡片,进行电话号码记忆游戏等。
第三章:学习自我保护技巧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技巧,如遇到陌生人时的应对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遇到陌生人时的自我保护技巧,如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礼物等。
2. 引导幼儿学习和实践这些自我保护技巧。
教学活动:1. 通过故事或情景剧,向幼儿讲解遇到陌生人时的自我保护技巧。
2. 组织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技巧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模拟陌生人场景等。
第四章:学习交通安全知识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如过马路时的注意事项。
2. 培养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过马路时的交通安全注意事项,如要看红绿灯,要走斑马线等。
2. 引导幼儿学习和实践这些交通安全知识。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展示或实物演示,向幼儿讲解过马路时的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大声回答我在这儿(小班教案)-幼儿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教育幼儿认识简单的颜色、形状和物品名称。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取能力,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社交技能。
3.培养幼儿的思维和观察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1.制作相应的教具如版块图、卡片、学生练习册等。
2.寻找民间歌谣和韵文,做好准备陈述。
3.足够的练习和游戏,以及教师的多媒体设备。
三、教学流程1. 导入活动为了让幼儿们感受到轻松愉悦的气氛,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音乐和舞蹈进行导入活动。
例如:唱歌、跳舞、听音乐、讲笑话等。
2. 教学内容第一节:学习颜色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常见的颜色,比如红色、蓝色、黄色、绿色。
教学步骤:1.教师展示拥有各种颜色的物品,包括苹果、香蕉、灰色的石头、树叶等,并鼓励幼儿给物品进行分类。
2.对于已经认定颜色的物品,教师强调物品的颜色和名称,并嘱咐幼儿画出物品并进行涂色。
3.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广泛的自学,自由发挥颜色涂画。
第二节:学习形状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形状,比如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
教学步骤:1.教师展示各种形状的图片和物品,鼓励幼儿出声识别并将其分类。
2.对于已经认定形状的物品,教师推崇物品的形状和名称,并嘱咐幼儿画出物品并涂上颜色。
3.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广泛的自学,自由发挥形状的涂画。
第三节:学习常用的物品名称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认识日常生活中简单基础的物品,如:车、书、笔、绿萝等。
教学步骤:1.拿出各种颜色的图片和物品,教师鼓励幼儿出声识别物品,并给物品进行分类。
2.对于已经认定的物品,教师推崇物品名称,并嘱咐幼儿在相应的图片和物品上书写。
3.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广泛的自学,自由涂画和书写物品的名称。
3. 教学小结1.在教学内容中,教师应该注重科学教育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
2.教学应该采用多方面的方式,如民间歌谣和韵文,游戏和实践等。
中班的社会教育《我已经在中班了》
在中班的这段时间里,我已经学到了很多关于社会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这份文档将介绍我在中班学习的一些成果和心得体会。
学习内容
1. 人际交往技巧:在中班,我学会了如何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 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参与各种小组活动和游戏,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相互支持、协作和分享的精神。
3. 社交礼仪:在中班,我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如打招呼、道歉、感谢和分享等。
这些礼仪的学习帮助我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情绪管理:在中班,我学会了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通过观察和学习,我了解到情绪对人际关系和学习的影响,并学会了通过积极的方式表达和处理情绪。
心得体会
在中班学习社会教育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社交技能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自信、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成长中,我将继续努力发展自己的社交技能,不断提升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我相信通过社会教育的学习,我能够成为一个自信、善于合作和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
以上就是我在中班学习的社会教育成果和心得体会。
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展示我在中班学习中的成长和进步。
谢谢!。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我在这儿》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个人安全常识,提高安全意识。
2.把握基本的安全学问和自我保护本领,提高自我保护本领。
3.加强幼儿的自救本领和互救意识。
4.培育幼儿碰到不安全时的正确反应和处理方式。
5.通过游戏和活动的方式,使幼儿对安全学问有更深入的理解。
6.培育幼儿自我保护的自发性和自动性。
二、教学内容1.安全意识教育(1)引导幼儿理解什么是安全,为什么需要保持安全。
(2)通过图画、游戏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不安全的因素和不安全的后果。
(3)啟发幼儿自主防范,例如:—不乱跑,不乱闯;—不吃陌生的食物和饮料;—不和陌生人走,不随便进别人家;—不在高处玩,不乱爬乱摸;—等等。
2.安全技能教育(1)教学幼儿呼救的基本方法,例如“大声叫救命,挥手求救”。
(2)介绍“不安全告急”的理解,例如什么情况下需要拨打110或120求助,警察和医生的工作。
(3)教学幼儿如何做火灾逃命,例如跑到安全的门口、呼救和敲门等。
(4)教学幼儿如何在交通中安全行动,例如过公路的安全方法。
3.安全活动教育(1)通过游戏方式,让幼儿认得火灾的危害,如花园灭火、浴室灭火、厨房灭火等。
(2)通过食品安全教育,教育幼儿食品安全学问。
(3)在安全演习中,模拟突发情况,作为阅历教训教给幼儿,帮忙幼儿在模拟游戏中提高应对本领。
三、教学策略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教学方式,使幼儿对安全学问有深入了解。
2.重视保密和正确性,不可天真或让幼儿产生畏惧,要依据幼儿的年龄和认知本领合理讲解。
3.针对性地设置活动,将安全学问与游戏相结合,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4.激励幼儿多问、多探究,让幼儿明白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到答案。
四、教学步骤1.引导幼儿了解安全学问。
(1)制作安全学问涂色本,让幼儿在涂色的同时,认得安全学问。
(2)观看有关安全的视频,了解不安全的因素和不安全的后果。
2.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本领。
(1)教育幼儿在不安全情况下如何保持冷静,并参加模拟演练。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我在这儿》及教学反思[五篇模版]第一篇: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我在这儿》及教学反思中班安全教案《我在这儿》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教育幼儿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可以采取大声喊叫的方式,以便及时得到帮助,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安全《我在这儿》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教育幼儿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可以采取大声喊叫的方式,以便及时得到帮助。
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狐狸、母鸡头饰各一个;小鸡头饰每名幼儿一个;2、请两位大班幼儿排演好游戏角色;活动过程:1、设置游戏情境,让幼儿初步感知体验。
教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在草地上捉虫子吃,“小黄鸡”(一名大班幼儿)说:“妈妈,我口渴了。
”鸡妈妈去为小鸡找水喝,离开了小鸡(站在门口观察)。
这时,一只狐狸(一名大班幼儿)出现了,要抓小鸡,小鸡们四处躲闪。
小黄鸡大声叫起来:“妈妈,快救救我们,我们在这儿。
”鸡妈妈听见小鸡的呼叫,马上冲进来,赶走了狐狸,大家高兴的拍起手来。
2、和幼儿一起回忆交流游戏场景。
(1)刚才狐狸要抓小鸡时,小黄鸡想了什么办法?(2)小黄鸡为什么要喊妈妈?它是怎样喊的?还可以怎么喊?3、组织幼儿讨论,说一说,我们遇到危险时应该怎么办?(1)当我们玩玩具时,被玩具卡住或从玩具上摔下来怎么办?(2)当我们在房间或阳台上玩,别人不知道,门被锁住怎么办?(3)当陌生人给你吃东西,要把你带走怎么办?小结:我们在遇到危险时不要害怕,可以大声喊叫呼救,在幼儿园可以叫老师或小朋友;在家里可以叫爸爸、妈妈。
在外面可以叫路人叔叔、阿姨。
当小朋友发现别人遇到危险时,应该赶紧告诉大人。
教学反思:整个活动不是停留在简单的说教上,而是帮幼儿设计情景,进行角色换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授之于渔,使幼儿能真切的体察真情实境,有效的提高自护意识。
大声回答我在这儿(小班教案)- 幼儿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简单问题的理解和回答能力;2.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 “回答我在这儿”绘本、图片卡片、小奖品等;2.教学课件: 包含相关问题和答案的PPT;3.教学环境: 教室内准备宽敞的活动区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打开教室大屏幕,呈现绘本《回答我在这儿》的封面,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询问幼儿:“你们知道这本书的故事是关于什么的吗?”鼓励幼儿回答。
2. 提出问题(10分钟)•教师打开PPT,展示问题卡片,每张卡片上都写着一个简单问题。
教师向幼儿提问,并鼓励他们大声回答。
例如:“你叫什么名字?”、“你几岁了?”等。
•每次提问后,教师等待幼儿回答,鼓励他们用正确的语言回答。
3. 练习回答(1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三至四名幼儿组成。
•教师发放问题卡片给每个小组,并要求小组内的幼儿轮流提问和回答。
•教师鼓励幼儿大声回答,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4. 探究游戏(20分钟)•教师提供一个“问题与答案”游戏。
教师在教室内不同的角落贴上答案卡片,然后将问题卡片分发给小组的幼儿。
•幼儿根据问题卡片上的问题,在教室内寻找并找到正确的答案卡片。
•幼儿找到答案后,大声回答问题,并将答案卡片带回小组。
•教师鼓励幼儿用正确的语言回答问题,并监督游戏的进行。
5. 总结(10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引导幼儿总结整个活动的过程。
•教师提问幼儿:“你觉得这个活动有什么有趣的地方?”鼓励幼儿回答。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目标和重点,并表扬幼儿们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运用问题和答案的互动游戏,培养幼儿的理解和回答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游戏的形式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密切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幼儿园中班安全活动:我在这儿教学设计背景安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对于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们来说,学会保护自己,预防意外事故,是他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因此,针对中班孩子的安全教育活动非常必要。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主要有:1.让孩子们学会如何保护自己;2.让孩子了解常见的安全隐患,并能够规避;3.培养孩子们团队合作精神与独立应对能力;4.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预防意外事故。
教学内容1. 认识图标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安全知识,我们首先将通过认识一些常见的安全标准和图标,来帮助孩子们初步了解安全知识。
我们会通过展示图标并进行逐一讲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2. 交通安全在教学交通安全方面,我们会邀请交警叔叔和社区巡防队员来到幼儿园,向孩子们介绍常见的交通安全问题和应对方法,并对孩子们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的考试。
我们还将组织学生围成一圈,进行安全带和安全帽穿戴的游戏,帮助孩子们规范自己的行为。
3. 地震逃生针对地震逃生的知识,我们将通过小视频展示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并邀请消防队员来详细介绍地震逃生的方法和应对技巧,并组织孩子们进行地震逃生演练。
4. 火警逃生除了地震逃生,我们还会对孩子们进行火警逃生方面的教育。
为了更好的展现火警逃生的实际应用,我们将通过呈现火灾模拟场景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更好的学习逃生技巧。
我们还将邀请当地消防员来进行实地教学,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火警逃生的必要性和方法。
5. 事故急救在事故急救方面,我们将通过对常见意外伤害事故的讲解,教会孩子们如何处理常见的急救事件。
我们还将邀请医护人员来进行模拟急救情境的演练,指导孩子们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应急处理。
教学策略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学习安全知识,我们将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利用多媒体技术(视频、图片)等来辅助讲解;2.借助实际场景模拟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学习知识;3.设计实践课程,促进孩子的互动和自主学习。
教学评估为了评价教学效果,我们将根据以下内容进行评估:1.安全知识测试的成绩;2.学生提交的自己制作的安全标语;3.互动课堂中学生的投入程度和表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安全活动教案:我在这儿教案(二篇)目录:
幼儿园中班安全活动教案:我在这儿教案一
幼儿园中班安全活动教案:欢乐滑滑梯教案附教学反思二
- 1 -
幼儿园中班安全活动教案:我在这儿教
案一
中班安全活动我在这儿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教育幼儿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可以采取大声喊叫的方式,以便及时得到帮助,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安全活动课,快来看看我在这儿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可以采取大声喊叫的方式,以便及时得到帮助。
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狐狸、母鸡头饰各一个;小鸡头饰每名幼儿一个;
2、请两位大班幼儿排演好游戏角色;
活动过程:
1、设置游戏情境,让幼儿初步感知体验。
教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在草地上捉虫子吃,“小黄鸡”(一名大班幼儿)说:“妈妈,我口渴了。
”鸡妈妈去为小鸡找水喝,离开了小鸡(站在门口观察)。
这时,一只狐狸(一名大班幼儿)出现了,要抓小鸡,小鸡们四处躲闪。
小黄鸡大声叫起来:“妈妈,快救救我们,我们在这儿。
”鸡妈妈听见小鸡的呼叫,马上冲进来,赶走了狐狸,大家高兴的拍起手来。
2、和幼儿一起回忆交流游戏场景。
2 / 2。
第1篇导语: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安全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基础。
为了确保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中安全无忧,我们特制定以下幼儿园安全教育方案,旨在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
一、安全教育的意义1. 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 培养孩子们的安全习惯,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安全规则。
3. 减少幼儿园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二、安全教育内容1. 交通安全教育(1)教育孩子们认识交通标志,如红绿灯、斑马线等,知道它们的意义。
(2)教育孩子们在道路上行走时,要靠右行走,不得随意穿越马路。
(3)教育孩子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遵守秩序,不得拥挤。
2. 消防安全教育(1)教育孩子们认识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知道它们的作用。
(2)教育孩子们在火灾发生时,要冷静应对,迅速逃生。
(3)教育孩子们不玩火,不触摸电源插座,不玩易燃易爆物品。
3. 防拐骗安全教育(1)教育孩子们不随便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
(2)教育孩子们记住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和电话号码。
(3)教育孩子们遇到危险时,要大声呼救,寻求帮助。
4. 防溺水安全教育(1)教育孩子们不私自下水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2)教育孩子们在游泳时,要跟随大人,不得单独行动。
(3)教育孩子们学会基本的自救方法,如遇到溺水时,要保持冷静,尽量抓住漂浮物。
5. 食品安全教育(1)教育孩子们不吃过期、变质、无生产日期的食品。
(2)教育孩子们不购买街头小贩的食品,不喝生水。
(3)教育孩子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
6. 日常行为安全教育(1)教育孩子们不随意触摸电源插座、燃气开关等危险物品。
(2)教育孩子们不爬高、不乱扔物品,不玩危险的游戏。
(3)教育孩子们爱护公共设施,不损坏花草树木。
三、安全教育方法1. 演练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安全知识。
我在这儿教案中班安全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在公共场所要和家长保持联系,不随意离开大人。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寻求帮助。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学会记住家长的名字和联系方式。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书《我在这儿》、图片、卡片等。
2. 环境布置:模拟公共场所,如商场、公园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活动主题,引导幼儿思考在公共场所如何保护自己。
2. 主体故事:教师讲述故事《我在这儿》,引导幼儿了解故事主人公在公共场所走失后,如何通过记住家长名字和联系方式,最终找到家长。
3. 分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引导他们讨论在公共场所如何保持与家长的联系,以及遇到危险时如何寻求帮助。
4.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模拟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模拟公共场所中尝试应用所学知识,如记住家长名字、联系方式等。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在公共场所的安全规则,并记录下来。
2. 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共同进行亲子安全游戏,加深幼儿对安全知识的记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于公共场所安全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安全意识。
3. 通过课后访谈,了解幼儿对活动内容的掌握和实际应用情况。
六、活动资源:1. 教学视频:选择一部关于公共场所安全教育的儿童动画片,以便于幼儿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
2. 安全知识卡片:制作一套包含各种公共场所的安全知识卡片,用于教学活动和课后复习。
3.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如警察制服、电话等,以便于幼儿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更好地融入角色。
七、活动步骤:1. 观看教学视频:教师组织幼儿观看关于公共场所安全教育的动画片,引导幼儿关注视频中的安全知识。
2. 学习安全知识:教师结合安全知识卡片,向幼儿讲解各种公共场所的安全注意事项。
3.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在公共场所保护自己。
1. 让幼儿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位置,知道在遇到问题时要向大人求助。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包括明显的标志物,如门口、窗户、厕所等。
2. 图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3. 安全常识卡片。
三、活动过程:1. 主题导入:教师以故事《小兔子迷路了》引起幼儿对位置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小兔子是如何找到家的。
2. 游戏互动:玩“捉迷藏”游戏,让幼儿在教室环境中体验寻找和被寻找的感觉,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位置。
3. 手工制作:教师引导幼儿用手工材料制作自己的位置卡片,并在卡片上画上明显的标志物,如门口、窗户等。
4. 安全常识学习:通过安全常识卡片,让幼儿学习遇到问题时要向大人求助,不要乱跑。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在家庭中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位置,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继续布置明显的标志物,引导幼儿在环境中认识自己的位置。
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位置的认识程度,以及安全意识的培养情况,为下次活动提供改进和调整的方向。
六、教学内容: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巩固幼儿对位置的认识。
2. 学习如何在不熟悉的环境中找到安全的地方。
七、教学准备:1. 准备不熟悉的环境图,如公园、商场等。
2. 安全标志卡片。
3. 彩笔、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八、教学过程:1. 主题导入:教师以故事《小兔子找不到家》引导幼儿思考在不熟悉的环境中应该如何找到安全的地方。
2. 情境模拟:教师模拟不熟悉的环境,让幼儿尝试找到安全的地方,并分享自己的方法。
3. 手工制作:教师引导幼儿用手工材料制作安全标志,如紧急出口、求助按钮等。
4. 安全知识学习:通过安全标志卡片,让幼儿学习遇到问题时要寻找安全标志,向大人求助。
九、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注意安全标志,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我在这儿——中班安全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安全”的概念,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位置和需求。
3. 训练幼儿的基本自我保护能力,如紧急呼救、寻找安全的地方等。
4. 培养幼儿与陌生人交往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安全知识卡片、故事书、游戏道具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安全的学习氛围。
三、活动过程:1. 主题引入(5分钟):通过讲解安全知识卡片,让幼儿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如遇到陌生人时的应对方法、走失时的求救方式等。
2. 故事分享(10分钟):讲述一个关于幼儿在公共场所走失,平安找回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习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
3. 情景模拟(10分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在模拟中学会如何向陌生人描述自己的位置和需求,以及如何寻求帮助。
4. 游戏环节(10分钟):设计一个互动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实践所学的安全知识,如寻找安全的地方、模拟呼救等。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幼儿分享在活动中的收获,总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提高安全意识。
四、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情景模拟和游戏环节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搜集家长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了解活动对幼儿的影响和效果。
五、教学建议:1.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要简明易懂,注重实际操作,让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课后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让安全意识贯穿于幼儿的日常生活。
六、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中模拟走失情景,练习向陌生人描述自己的位置和需求。
2. 社区合作:与社区安全部门合作,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七、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大声回答我在这儿(小班教案)-幼儿园语言教案教育目标1.帮助幼儿学会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节奏等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幼儿自信心和表达欲望,培养乐于表达、愿意和别人沟通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1.让幼儿能够熟练使用简单句型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2.让幼儿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节奏等基础知识。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具(麦克风、话筒、喇叭等);3.玩具或图片等可用于讲解的教学辅助工具;4.录音设备。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教师打开PPT,用图片或玩具等具体例子引出“大声回答我在这儿”的主题,以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2.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听故事吗?想和老师、朋友分享你的想法和感受吗?”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看法,并与他们一起探讨沟通的重要性。
第二步:讲解1.参考教学手册,讲解一些简单的语音、语调、节奏等基础知识,以便幼儿在之后的练习中正确使用语言;2.以简单的例子,让幼儿熟悉简单的句型和常用的表达方式。
第三步:练习与演绎1.教师展示PPT,给幼儿提供几个情景,例如学校里一位孩子需要向老师请假,或是午休时间一位孩子要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好玩事情等;2.教师帮助幼儿分组,让他们在组内自由练习以上情景中的语言表达;3.练习完毕后,教师鼓励幼儿到教室前面用喇叭或话筒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此锻炼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
第四步:总结1.让幼儿分享今天练习后的收获和感受;2.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学会用正确的语音、语调等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增强幼儿自信心和表达欲望。
教师应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和互动形式,引导幼儿全面而又系统地学习语言知识。
同时,应创造多种情景和实践机会,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尊重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意愿,不要过于关注正确的表述方式,而忽略幼儿的表达能力与个性差异。
中班安全教育活动:《我在这儿》目标:1、教育幼儿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可以采取大声喊叫的方式,以便及时得到帮助。
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准备:1、狐狸、母鸡头饰各一个;小鸡头饰每名幼儿一个;
2、请两位大班幼儿排演好游戏角色;
过程:1、设置游戏情境,让幼儿初步感知体验。
教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在草地上捉虫子吃,“小黄鸡”(一名大班幼儿)说:“妈妈,我口渴了。
”鸡妈妈去为小鸡找水喝,离开了小鸡(站在门口观察)。
这时,一只狐狸(一名大班幼儿)出现了,要抓小鸡,小鸡们四处躲闪。
小黄鸡大声叫起来:“妈妈,快救救我们,我们在这儿。
”鸡妈妈听见小鸡的呼叫,马上冲进来,赶走了狐狸,大家高兴的拍起手来。
2、和幼儿一起回忆交流游戏场景。
(1)刚才狐狸要抓小鸡时,小黄鸡想了什么办法?
(2)小黄鸡为什么要喊妈妈?它是怎样喊的?还可以怎么喊?
3、组织幼儿讨论,说一说,我们遇到危险时应该怎么办?
(1)当我们玩玩具时,被玩具卡住或从玩具上摔下来怎么办?
(2)当我们在房间或阳台上玩,别人不知道,门被锁住怎么办?
(3)当陌生人给你吃东西,要把你带走怎么办?
小结:我们在遇到危险时不要害怕,可以大声喊叫呼救,在幼儿园可以叫老师或小朋友;在家里可以叫爸爸、妈妈。
在外面可以叫路人叔叔、阿姨。
当小朋友发现别人遇到危险时,应该赶紧告诉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