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9.88 MB
- 文档页数:5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共5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能分析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理解重力的大小以及测量和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
(4)初步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特点和作用范围。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替”的思想。
(2)通过对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介绍,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以后投身到新领域的探索中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力的概念的建立过程,学生对于力的概念存在一些模糊的概念,为了让学生对力有更清晰的认识,因此教学中应重点讲解力的概念的建立过程。
2.重力的三要素的分析过程。
因为重力三要素的分析研究方法能为其他学习作铺垫,所以应是本节的另外一个核心内容。
难点:不规则物体的重心的确定,对于不规则物体的重心的确定学生不容易接受,而且也不容易想到,所以在教学中用实际操作突破难点。
1课时四、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观察足球场上运动员们踢球、传球以及守门员接球的动作。
教师:同学们说说运动员的这几个动作中,足球的运动状态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1答:踢球是足球由静止状态到运动状态。
生2答:守门员接球是足球由运动状态到静止状态。
生3答:传球是足球运动方向的改变。
教师:之前我们学习过,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用哪个物理量来表示的?生答:速度。
教师:所以当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是,我们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我们再看看之前运动员踢球的几个动作,也可以看到,运动状态的变化有三种:速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生答: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速度的大小、方向均发生变化。
教师:那么,这种运动状态的改变,我们就归因为‘力’的作用。
2、新课教学所以,从我们对足球的运动状态以及松枝的弯曲我们就可以得到力的定义了。
有没有哪个同学可以来总结一下力的定义?生答:力就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