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教学大纲201010

  • 格式:docx
  • 大小:40.46 K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教学大纲

导论政治与政治学

一、政治的基本概念

15世纪法国的政治哲学家布丹从主权着眼,把政治视为与主权相关的国家制度与国家组织。意大利的政治思想家马基雅弗利以彻底的现实主义态度和纯粹的经验主义方法,把政治从其它社会现象中剥离出来,将其与权力等同。17、18世纪西方的政治概念更正式、更严格。启蒙思想家们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是立法、执法、守法的过程,法国政治思想家孟德斯鸠是这种政治观的集中表达者。孙中山先生提出:“政治两个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便是政治。”

政治是指参与公共生活的个人、团体或组织为现实的目标,通过支配、影响、获取和运用公共权力,而做出公共决策以及分配社会价值或利益的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的论述

1、政治的本质特征——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揭示了政治的本质特征,即“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的政治,其本质、其内容以及政治关系、政治方式等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政治集中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关系和各种社会经济利益。

2、政治的属性——阶级性

其一,政治的内容不是单一的、固定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和更新。阶级斗争只是政治一个阶段、一个方面的任务,而不是它唯一的内容和永恒的主题。其二,政治不仅表现了阶级矛盾和阶级关系,也表现了人民内部各个阶层、各个集团之间的关系,因而,调节、整合人民内部的各种关系和矛盾,同样是政治的功能。

3、政治的根本问题——国家政治权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政治中最本质的东西即国家政权机构”;“政治就是参与国事,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的活动方式、任务和内容。”

4、“政治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艺术”

政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客观现象,其形成与发展均受客观规律支配

三、政治的特征

1、至上性。政治的至上性表现为它居于整个社会之上,权威性地控制与调节着社会全局的功能。政如党可以领导整个社会,政治权力能够超越一切社会权力;政治领袖可以影响千百万人的命运……。

2、渗透性。政治渗透于各种社会活动之中,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由昨天的非政治问题演变为今天的政治问题。

3、全局性。政治所涉及和处理的问题是事关社会全局的大问题,它要以社会整体的最高利益来评价和限定个人的需求,政治所关心的是那些整合了个人需求的社会公共利益、公共价值、公共目标及相关的社会公共事务。

4、综合性。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调节机制,仅靠自身单一的规范与手段是不够的。它必须集理性、情感、信仰的力量于一身,综合运用法律、道德、宗教等规范与手段才能履行自己的功能。

四、政治与经济、道德的关系

1、政治与经济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一方面,经济是基础,是政治存在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政治是经济的反映,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其具体体现为:(1)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着社

会的政治关系。(2)社会经济的性质决定着社会政治性质。(3)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社会政治的发展。另一方面,政治又相对独立于经济,对经济有着巨大的反作用。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是通过社会公共权力来实现的。政治与经济最大的差别是:经济是生产财富,是“做蛋糕”,而政治是分配财富,是“分蛋糕”。

2、政治与道德

首先,道德服务于政治,是政治实现自己的社会功能的辅助手段。其次,道德对个人行为的调节也包括对政治成员的政治行为的调节,社会的道德善恶标准常常影响着各种政治主体的行为模式和方向。第三,政治影响与制约道德。所以公共权力机构往往利用自己特定的权威和方式提倡与发展或者批评与阻止一种道德风尚的形成。

五、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的科学。政治是追求、组织和运用公共权力以分配社会稀缺价值,实现对全社会的调控的人类的基本活动。与此相关,则政治学就是研究以社会公共权力为核心的人类基本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层层递进的三个层次:

第一,政治主体,它是指在政治系统中所有的政治行为者,包括国家、政府、政党、阶级、民族、利益集团、政治家、公务员、参政的公民以及其它各种各样的政治团体等等。政治主体是政治行为的承担者,是履行政治功能的首要条件。

第二,政治环境,它是政治行为赖以发生的条件,包括政治体制、政治文化、国际社会环境等等。一切政治主体都必须在政治环境中,才能体现出其存在及其价值,没有脱离政治环境的政治主体,也没有超越政治环境之外的政治行为。

第三,政治过程,它是政治行为在特定的政治体系内的运行过程。包括政治冲突、政治统治、政治决策、政治参与、政治发展等等。政治主体和政治环境的描述是静态的政治研究的话,对政治过程的分析便是动态的政治研究。

六、本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本学科的主要教学目的:一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思维方法,教导学生学会以政治的角度和高度思考、观察、分析问题,正确处理应然和实然的关系;二是培养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政治实践的具体情况的能力,培养他们为现实政治服务的思想和热情;三是通过具体的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利用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科学的认识政治现象;四是鼓励青年学人关注前沿问题,利用科学的政治学知识和方法解答具体政治问题。

研究内容不断充实。纵观30年来的发展,我国政治学的研究不断充实了的内容有:马克思主义政治基本价值理念的研究;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政府与市场的研究;党政关系的研究;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研究;执政党建设的研究;反腐败与权力制约、权力监督的研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和谐社会的研究;新公共管理及治理理论(善治)的研究;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研究等。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产生了诸多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直接影响了我国政治学研究的持续发展。

教学内容:国家与国家建设;比较视野中的执政党建设;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公民及公民政治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政治参与及其制度化建设;完善社会管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当前中国民主政治研究的若干问题;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研究的若干问题。第一部分政治主体与政治权力

一、政治主体的涵义

广义的政治主体,指能够产生一定的政治行为的社会群体都是政治主体,其相对的政治客体是政治主体所追求、竞争、支配和争夺的对象如权力、利益、政治环境等政治资源。

狭义的政治主体,指在政治关系和政治过程中处于支配和主导地位的政治行为者,如在领导关系中的领导者,其相对的客体是政治主体的行为所涉及的被动的政治行为者,如领导关系中的被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