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如何突出中心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
- 格式:docx
- 大小:15.41 KB
- 文档页数:4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如何突出中心创新教案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如何突出中心创新教案第【1】篇〗【设计意图】作文历来是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一个课题。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寻找确定中心、紧扣中心、突出中心的方法,并且运用到作文实践中。
【教学目标】1.能够在写作前确定中心。
2.能够在写作中紧扣中心(选材、合理选用表现手法)3.能够在文章写成后突出中心(推敲修改)【教学重点】能够在写作中紧扣中心(选材、合理选用表现手法)能够在文章写成后突出中心(推敲修改)【教学难点】能够在写作中紧扣中心(选材、合理选用表现手法)【教学步骤】第一步,确定中心第二步,紧扣中心第三步,突出中心【教学程序】一、导入(导入2分钟+展示目标 3分钟)1.通过学生口语表达生活中有趣儿的、令人开心的、感动的、记忆深刻的人和事,引出课题《写人记事突出中心》(展示大屏幕,让学生读一下,并且板书。
)2.解题:什么是文章中心?中心,是指作文通过其全部内容而表现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或意图,也就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评价以及愿望、意向等。
中心=内容+情感(愿望、意向、认识……)(老师补充:中心是文章的灵魂与统帅,清代袁枚认为,写文章应像树木开花一样,千万朵花要开在一棵树木上。
)3.展示学习目标:(1)能在写作前确定中心。
(2)能在写作中紧扣中心(选材、合理选用表现手法)(3)够在文章写成后突出中心(推敲修改)(老师板书目标)二、写作前确定中心:集中观点、明确中心(第一环节+过渡到第二环节5分钟)老师指定教材内容,学生朗读总结展示PPT:每篇文章都有中心意思。
要把文章的中心意思表现得鲜明、突出中心明确的要求:观点鲜明、集中三、写作中精心选材、巧用技法、紧扣中心(20分钟讲方法+学生习作)学生再次朗读文段,勾画思考总结方法。
PPT展示:每篇文章都有中心意思。
要把文章的中心意思表现得鲜明、突出,就必须分清写作材料的主次,选取那些最足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详细地写。
新部编版教材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作:如何突出中心》优秀教案学习目标:1、借助课文学会找出文章的中心,进而提炼中心思想。
2、学习并体会如何找出中心、突出中心。
3、围绕中心立意,突出审题、立意、构思的方法指导。
教学重点:如何突出中心教学难点:如何选取合适的材料课前准备:多媒体学生准备小练笔本一、导语引入:同学们,当你拿到老师批改好的作文,你最想看什么?(生:老师的批语。
)老师的批语中,你的文章出现最多的毛病有哪些?(生:语句不通顺,层次不清楚,中心不突出)本节课我们就看看作文如何突出中心(板书)二、整体把握:默读课文P116-117《如何突出中心》知识短文,思考:1、什么叫中心?中心:是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
2、中心有什么作用呢?中心的作用:明确作者的写作或说话的意图。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说?(多媒体出示短文)(1)谢晶同学是热心帮助别人的好干部。
小华病了,她陪小华去医院看病.叶苹忘了带水彩颜色,她把自己的借给叶苹用。
她对人很有礼貌,见到每位老师都主动问好。
一天下午,她走在路上,看见两位农民伯伯吃力地拉着一辆装满蔬菜的板车,就急忙跑上去帮着推。
她还是全班学习成绩最好的同学呢!(2)我八岁,戴眼镜已经两年多了。
戴着它痛苦极了!我最喜欢看电视剧,看少儿电视节目。
可爸爸妈妈都不让我看,说我眼睛不好就是因为彩电看多了。
我还喜欢上体育课,真希望能尽情地跑啊跳啊,但总怕把眼镜碰坏。
有一次,全校跳绳比赛,就因为我的眼镜掉在地上,没能得第一名。
还有一次我参加艺术团绘画比赛,由于眼镜框松了,我只好用一只手扶着眼镜继续画,结果比赛结束的铃声响了,我还没画完呢。
唉,我什么时候告别这讨厌的小眼镜呢?温馨提示:中心要明确集中。
3、怎样才能做到突出中心?(1)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猫》这一课的线索是: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
三、写作实践1、我们每天都和家人一起吃饭,在餐桌前,大家都谈论些什么?也许是当天发生的事,也许是正在看的电视节目……请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如何突出中心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如何突出中心教案与反思第【1】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如何突出中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写作训练点是“如何突出中心”,三篇文章通过讲一件事或描写一个动物,表达了作者的某种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就是文章中心的体现。
教材主要从“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技巧”三方面进行指导,并配以三个“写作实践”,梯度清晰,便于学习掌握。
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学习。
另外,教材上的经典课文是指导学生写作的最佳例文。
如:《秋天的怀念》以“看花”为线索,详写“母亲要带我去,我答应了,母亲不能同去”,表达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散步》旨在表现一种保护细小生命、善待衰老生命的责任感。
围绕这一中心,重点写散步中的分歧,散步中的其他所见所闻则略写或不写;郑振铎写的《猫》围绕着猫带给人的情感波澜这一线索,叙述了三次养猫的经历,详写第三只猫;《雨的四季》开篇点题,点明中心;《狼》结尾以议论的形式点题……【教学目标】1.认识中心对于文章的重要性。
2.学会依据中心合理选取材料,并分清材料的主次,安排好内容的详略。
3.养成善于观察、勤于积累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
【预习提示】谈谈自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并找出任意一篇文章并说出它的中心是什么?并结合自己的写作,思考一下如何突出中心。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老师请大家看一张(大屏)(大屏出示)这是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
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
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
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几遍,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学生连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案一、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上的单元作文指导内容“如何突出中心”进行自主先学,结合自己的以往的写作体验理解“如何突出中心”里介绍的的一些写作技巧。
2. 从这次单元作文指导中选择一个自己有写作素材的文题,紧扣“如何突出中心”的要求去写作,获得初步写作实践体验。
3. 结合具体的写作范例,通过师生的共同学习交流,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何突出中心”的具体方法,并反思自己在写作中运用的情况如何。
4. 紧扣“如何突出中心”的写作训练要求,进行自批、互批,进行作文升格修改练习。
二、教学重点:1. 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上的单元作文指导内容“如何突出中心”进行自主先学,结合自己的以往的写作体验理解“如何突出中心”里介绍的的一些写作技巧。
2. 结合具体的写作范例,通过师生的共同学习交流,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何突出中心”的具体方法,并反思自己在写作中运用的情况如何。
三、教学难点:1. 从这次单元作文指导中选择一个自己有写作素材的文题,紧扣“如何突出中心”的要求去写作,获得初步写作实践体验。
2. 紧扣“如何突出中心”的写作训练要求,进行自批、互批,进行作文升格修改练习。
四、教学准备:1. 写作自主学习导学案2. 学生作文升格训练案例五、课堂实录:(一)导入:师:新编人教版语文教材是国家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精心组织一批享有极高声誉的语文专家用了很长时间编写而成的,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参考依据。
教材中每一单元的作文训练指导内容都非常详细而有操作性,如果我们每一次写作时都能认真充分地学习利用,不但会使我们的作文水平有大幅度地提升,还会大大减轻语文教师的工作量,不需要教师再额外花大量的时间去进行教学设计了。
希望同学们以后写作文时都先去认真自主学习教材上的单元作文训练指导内容。
(二)了解学生作文自主导学案完成情况,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作文学情,初步了解作文“如何突出中心”。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如何突出中心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如何突出中心教案与反思第【1】篇〗1.通过训练,学会“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写法。
2.借助课文,理解文章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3.学会在文章中设置线索,恰当安排内容的主次详略,进而突出中心。
学会在文章中设置线索,恰当安排内容的主次详略,进而突出中心。
2课时一、导入清代王夫之有一句名言:“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
”这句话告诉我们,文章立意非常重要。
写作时要想说清楚使自己感动的人或事,在叙说时就必须有明确的叙事中心。
二、请同学们阅读写作指导,交流感受。
1.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围绕这条线来写。
2.要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
越是能强化中心的内容,就越需要详细叙述、细致描写甚至反复加以强调;相反,与中心关系较远的或不太典型的内容则要简略叙述。
3.巧用技法,突出中心。
从表达方式上看,有抒情点题、议论点题、叙述点题、描写点题;从修辞的角度看,有反复点题、设问点题、排比点题、引用点题、比喻点题;从点题的位置看,有标题点题、开头点题、结尾点题。
4.还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渲染烘托、抑扬对比等技巧,也可突出中心。
一、写作实践(一)1.导语:书包是每位同学必备的学习用品,你的书包是什么样子的,你的书包里面藏着怎样的故事,说说你的书包或者关于书包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2.学生交流分享。
3.文题妙解(1)“我的书包”侧重于从书包的功能、外观设计、对“我”的重要意义等方面确立中心。
(2)“我是书包”则要求以“书包”的口吻表露自己的心声。
(3)“我和书包”,着眼于“我”和书包的关系,写两者之间的故事。
范文:书包里的故事童年像一杯美酒,醇香令人回味;童年像一朵栀子花,温馨沁人心脾;童年更像一把吉他,动听勾人心弦。
记得那是我三年级的时候了,当时的作业在小小的我面前显得很多,我做作业,也有些吃力,加上我性格本身有些毛躁,便顾不得书本的整齐了。
新人教版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如何突出中心》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能根据文章中心,有序地选择和安排素材。
2.能够恰当地通过描写方法,来进一步凸显文章中心。
【教学重点】能够恰当地通过描写方法,来进一步凸显文章中心。
【教学难点】能够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来进一步凸显文章中心。
【教学准备】体验式活动的组织与安排和PPT教学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整体评价同学们此次作文情况,然后直接导入。
二、情景再现1.观看图片,请同学回想活动时的场景,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
2.自由发言,请同学谈谈在游戏的过程中,哪些片段曾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触动了你的灵魂。
三、围绕中心,确定详略1.齐读一位同学的文章,请同学回答文中哪些地方应该详写。
2.出示郑振铎的《猫》,进一步引领学生明确突出文章中心需要详略得当。
3.总结方法1:围绕中心,确定详略四、凸显中心,细致描写1.展示学生的作品,分别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这四个方面来展示。
2.请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自己写时的思考。
3.分别出示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经典描写部分,进一步引领学生明确这几种描写方法的妙处,并明确这些描写方法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
4.总结方法2:凸显中心,细致描写5.教师引领:指出学生作品中涉及到的描写方法只是从一个一个的“点”来写,为了突出这篇作文的中心,还可以从“面”的方面来着笔,即场面描写。
6.介绍什么是场面描写,以及作文中运用场面描写的妙处。
五、妙笔生花1.请同学修改自己的作文,要求用上场面描写和其它任意一种描写方法。
2.老师出示自己所写的场面描写。
六、总结。
第五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训练,学会“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课文,帮助学生认识文章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依据中心选材,恰当处理详略来突出中心。
依据文章中心处理详略。
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探究学习法。
课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在考场上,一些同学写完了一件事情,发现字数严重不足,于是乎,拼命回忆,又添加了一件或几件事情。
有一些同学因为笔下的素材很精彩,不舍得割爱,便不加选择地一股脑儿全写出来,结果演变成了素材的拼凑堆砌。
由于这些素材不是围绕着同一个中心组织的,往往导致南辕北辙,一盘散沙。
那么,如何改变作文中的这种胡乱堆砌材料、杂乱无章的情况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行文时如何合理地构思,做到“突出中心”。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写法指导名师导航有了中心,写文章就有了主心骨;没有中心,或者中心不明确,文章就会像一盘散沙,叫人不知所云。
一、下笔前要明确中心什么是中心?中心就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即文章的灵魂。
写好记叙文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中心。
不论是作文题目中直接明确的,还是要根据要求自己考虑确立的,写作者都应该也必须树立写作的目的意识,明确想要通过这篇文章表达怎样的中心。
二、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选材要紧扣时代旋律,抓住时代脉搏,唱响和谐主旋律,才能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深度。
三、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词条。
文章线索分为以下几类:人物线索,事情线索,物品线索,地点线索,时间线索,感情线索。
四、详略要得当详略的安排不是取决于对材料的占有量,也不是取决于对材料的喜好程度,而是取决于文章的中心。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
学习目标:
1、借助课文学会认识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从读到写,学习并体会如何突出中心。
3、通过本周社会实践,围绕中心立意,写出情感和思考。
【文题再现】
本单元的作文题目是:
一、书包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学习用品,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它与我们形影不离,假如要以“书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想一想,可以有哪些确立中心的角度?试根据提示将你想到的填写在下表中。
二、以“电视机前(餐桌旁)的一家子”为题,自定中心,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三、亲爱的同学,你一定有走出校园的经历:或参观,或访问,或考察,或旅游,或做义工……期间的一幕场景、一个细节、一件物品、一段对话或一首民谣,都可能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请以“走出校园”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思路点击】
一、1.首先,书包是我们使用的学习用品,也是我们观察和欣赏的对象,因此,我们可以由此出发,从把书包作为一种客观事物的角度,尝试着从书包的功能、外观设计等方面考虑写作的中心。
2.其次,我们可以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书包以生命,赋予它以人的思想感情。
从这个角度考虑,它肯定就会有着自己的心声:它可能会以能够为主人服务而自豪,也可能
会为主人把自己乱扔乱放而委屈,还可能会为主任日益加重的学习负担鸣不平……设身处地,发挥想象,我们肯定会能确立一个新颖深刻的中心
3.书包,是学生不可或缺的,你和同学之间、老师之间、和父母之间……围绕着书包肯定会发生过一些事情,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将文章构思成一篇记叙文。
二、题目限制了本文的地点(电视机前或餐桌旁)和人物(一家子)。
但是,供我们发挥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时间是什么?一家人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是在共同欣赏某个电视节目,是在讨论某件事情,还是在吃饭时发生了某件事情……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无论我们构思一件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中心,不管是谋篇布局、详略处理,还是人物刻画、环境描写,都要为突出这个中心服务。
三、1.我们在校外的经历是很丰富的:一次郊游、一次参观,或是一次社区服务,这些都可以做为我们写作的素材。
写作中,我们可以以记事为主,也可以以写人为主。
但无论是写人还是记事,都要注意写作时不要贪多求全,面面俱到。
从小处着眼,抓住一件事、一个场景或者一个人物写开去就好。
2. 写人记事是基础,而“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才是本文的写作价值之所在,也就是我们确立中心的立足点。
3.中心又可以作为连缀全文的一条线索,以此来贯穿全篇,处处紧扣中心,抓住“触动”和“思考”两个关键点写。
在记人叙事的基础上,我们要适当穿插议论和抒情,用以点明文章的中心,深化文章的主题。
【写法举要】
一般来说,初中生的记叙文大都是表现出赞同、赞美、欣赏、歌颂什么,或者是反对、批判、揭露、讽刺什么,当然也有表达自己的怀念、感叹、倾诉、情趣等等的。
应该说,写文章的立意是比较自由的。
但是,中考作文的立意并不是绝对自由的,它是有
很多的限定的,它也是有很多的评价标准的。
所以,我们平日的作文,在立意方面要也符合这些方向标准。
所以,好的立意应该力求做到:
一、方向要正确。
所谓正确,就是立意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
立意正确是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文章的重要标准。
一般来说,我们的立意要与我们目前国家社会倡导的公德相一致,要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一致。
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提倡以人为本、爱国、诚信、环境保护、无私奉献等等。
决不能表现一些厌世消极的思想,或者是为那些腐败分子、迷信分子歌功颂德。
二、情感要鲜明。
情感的鲜明是指在文章中的情感指向要明确,该批判的批判,该歌颂的歌颂,并且在你的语言中要饱含感情。
最好不要出现那些让读者都想不透的模棱两可的情感倾向。
这不仅仅会减弱对主题的表现,也会伤害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感情的鲜明最忌的是故作姿态,夸大其辞,没有分寸,这样反而会让人作呕。
所以说,我们的感情表达真实可信才会感人,才会打动人。
三、思考要深刻。
深刻的思考就是要求我们能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
思考的深刻需要我们对眼前的事物作仔细深入的思考,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能用文章的语言表达出来。
我们还要注意,深入的思考也不能随意引申,更不能无原则地提高和升华。
它必须结合
生活实际,要具体、真实、可靠。
四、思维要创新。
思维的创新是指克服以往的思维定势,打破常规去思考、分析,找到我们自己独特的创见,给人以启迪。
作文不论以何种形式出现,一般都会给我们以思想驰骋的余地,我们就可以突破常规的思维习惯模式,从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方向思考,进行有积极意义的创新思考,拿出与众不同的立意,再用自己充满个性化的语言,向我们真实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察、感受、思考和认识,让读者也从中得到启示。
但是,创新决不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标新立异的胡编乱造,它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这样才能让人感到入情入理而眼前一亮。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