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教程第十章
- 格式:pptx
- 大小:285.01 KB
- 文档页数:16
会计基础第十章笔记第一节货币资金的核算一、现金库存现金是指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现金。
(一)库存现金的使用范畴(1)职工薪金、各种工资性津贴;(2)个人的劳务酬劳;(3)按照国家的规定颁发给个人的各种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现金支出;(5)收购单位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6)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7)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按规定结算起点为1000元,超过结算起点的,应通过银行转账结算;(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除此以外,不准用现金支出。
【应用举例】:1、能够使用现金结算的起点是( )A100元 B 500元 C 1000元 D 10000元答案:2、出差人员预借差旅费,1000元以下的能够预付给现金,超过部分应携带现金支票。
( ) 答案:错解析: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能够使用现金;不受结算起点的限制。
(二)库存现金限额库存现金限额,是指为了保证企业日常零星支付按规定承诺留存的库存现金的最高数额。
库存现金限额由开户银行核定,核定依据一样是企业3—5天的正常开支需要量,远离银行机构或交通不便的企业能够依据情形适当放宽。
但最高不超过15天的开支需要量,企业每日结存的现金不能超过核定的库存限额,超过部分,应按照规定期限及时送存银行。
(三)现金收支的规定(1)现金收入应当于当日送存银行,当日送存有困难的,由开户银行确定送存时刻(2)不得坐支现金,专门情形能够通过开户银行批准坐支(3)从银行提取现金,应当写明用途,由会计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开显现金支票,经银行审核后,才能够支付。
(4)企业因采购地点不定等缘故需要使用现金,应向银行提出申请(5)国家专控商品的销售单位不得收取现金。
必须采纳转账(四)现金治理的内部操纵制度(1)钞票账分管制度。
注意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会计学基础》第十章第1―2节财务会计报告科学出版社《会计学基础》第十章第1―2节.ppt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概述1、财务报告的意义(一)财务报告的定义:财务报告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结果,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情况的书面文件。
企业财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
科学出版社《会计学基础》第十章第1―2节.ppt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概述二、会计报表的作用会计报表是以日常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编制的,用来集中、概括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报告文件。
编制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的又一种专门方法。
科学出版社《会计学基础》第十章第1―2节.ppt会计报表的作用:(一) 为企业的投资者、潜在的投资者提供有关会计信息,以便于他们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发展趋势等,从而做出是否向企业投资的决策。
各单位的投资者包括:国家、法人、职工个人、其他经济单位和外商等。
科学出版社《会计学基础》第十章第1―2节.ppt(二)为各单位的债权人提供该单位的资金周转情况、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的信息资料。
贷款人包括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债券购买者等;商业债权人是商品经济条件下通过供应材料、设备及劳务等交易成为单位的债权人。
他们需要了解各单位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的财务信息,会计报表可以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料,以供他们做出信贷和赊销的决策。
科学出版社《会计学基础》第十章第1―2节.ppt(三)为各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者和职工群众进行日常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
各单位的经营管理者,需要经常不断地考核、分析单位财务、成本状况,评价单位的经济工作,总结经验,查明问题、以便改进经营管理工作;预测经济前景、进行经营决策。
科学出版社《会计学基础》第十章第1―2节.ppt(四)为财政、工商、税务等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对各单位实施监督的各项数据资料。
会计基础第十章讲解第十章所有者权益本章考情分析本章阐述了所有者权益核算的基本要求及其各组成项目的会计处理。
分数2分左右,属于不太重要章节。
本章近三年主要考点:引起资本公积发生变动的业务;处置资产时是否将所有者权益下的相关项目转入当期损益;其他综合收益等本章应关注的主要问题:权益工具与金融负债的区分;复合金融工具的分拆;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因素;资本公积、其他权益工具和其他综合收益核算的内容及会计处理等。
2016年教材主要变化基本没有变化。
主要内容第一节所有者权益核算的基本要求第二节实收资本和其他权益工具第三节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第四节留存收益第一节所有者权益核算的基本要求◇权益工具与金融负债的区分◇复合金融工具◇所有者权益的分类一、权益工具与金融负债的区分相关概念1.金融工具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分类:基本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
核算:企业发行金融工具,应当按照该金融工具的实质,以及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在初始确认时将该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确认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
例如:股票是金融工具,发行方形成权益工具,购买方形成金融资产;发行债券也是金融工具,发行方形成金融负债,购买方形成金融资产。
2.金融负债金融负债是指企业的下列负债:向其他单位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义务,企业根据该合同将交付非固定数量发行方的自身权益工具;将来须用或可用发行方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的合同义务,但企业以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换取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的衍生工具合同义务除外。
3.权益工具权益工具是指能证明拥有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发行方应当将发行的金融工具分类为权益工具:该金融工具不包括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给其他方,或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结算该金融工具的,如该金融工具为非衍生工具,不包括交付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合同义务;如为衍生工具,企业只能通过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结算该金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