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大气环流与天气系统训练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大气环流与天气系统训练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大气环流与天气系统训练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大气环流与天气系统训练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大气环流与天气系统训练

一.选择题

1.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B.高气压带均由空气冷却下沉形成C.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南风D.赤道低气压带北邻东南信风带

下图为“北半球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此季节,好望角的气候特征及伦敦盛行风分别是

A.温和多雨a→b B.温和多雨b→c C.炎热干燥c→d D.炎热干燥b→a 3.当b气压带被大陆上相反的气压中心切断时,大陆上等温线向

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或北凸出 B.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或南凸出

C南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均向高纬或北凸出

D南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低纬或南凸出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完成4~6小题

4.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干燥 B上升,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

5.图示月份,下列河流中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

A.巴拉那河B.刚果河 C.湄公河 D.莱茵河

6.受①、②之间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A.东非高原 B.巴西高原 C.撒哈拉沙漠D.马达加斯加岛

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7~8题。

7.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

A .50°N 、(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B .90°N 、赤道低压带

C . 30°S 、(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D .60°S 、赤道低压带

8.由气压值推断此时

A .夏威夷高压势力强

B .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C .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

D .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右图为极地俯视图,据此回答9~10题。 9.甲处风带的风向为

A .西北

B .东南

C .西南

D .东北

10.图示季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B .开普敦与北京同为少雨季节

C .南极大陆冰雪覆盖面积缩小

D .北极地区的极夜范围在扩大

下面是冬至日某经线的气温、气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

11-13题。

11、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代表:

A 、气温、正午太阳高度、气压

B 、气压、气温、正午太阳高度

C 、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

D 、气温、气压、正午太阳高度

12、该经线可能是:

A 、30oE

B 、120oE

C 、100oW

D 、60oW

13、关于图中①、②、③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曲线①在M 处达最小值的原因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B 、这一天曲线②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纬度超高值越小

C 、曲线③在N 处达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低

D 、曲线③的最高值在季节相反的另一半球相应纬度也存在

右图箭头表示南半球某地高空大气的运动方向,据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哪条虚线为高压脊线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气压风带

C

15.图中降水可能性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6.下面四幅锋面示意图中,A、B、C、D四地大致处于同一纬度,此时气温最低的地点是(不考虑地形和海陆因素)

下图为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7—19题。

17.图中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百帕)

A.39

18.北京与东京相比

A.北京风力小于东京 B北京风力大于东京

C.北京风力同于东京 D.无法确定

19.郑州、西安两地在气温、气压相比

A.郑州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受锋前暖气团控制

B.郑州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处于冷锋过境前

C.西安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处于冷锋过境后,受锋后冷气团独制

D.西安气温较低,气压较高,是降水过多所致

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完成20-21题

20.从图中大气形势看,甘肃省的天气状况是

A.晴朗温和 B.晴朗寒冷 C.阴雨寒冷 D.阴雨温暖

21.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附近的天气状况的正确表述是

A丙处可能有沙尘天气 B乙处受暖锋影响

C甲处受冷锋影响 D丁处出现降温天气

下图阴影部分为沿30°N部分区域垂直剖面图,平行四边形内为与该区域对应的6000米高空水平面某时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状况。读图回答22一

24题。

22.N’地区比M’地区

A.年降水少 B.年均气温低 c.气压高 D.光照强

23.影响M气压系统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地形地势 C.太阳高度 D.季风环流

24.若N点的气压值为PN,根据上图判断PN为

A.小于500hpa B.500-508hpa C.508-516hpa D.大于516hpa 读“北半球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25~26题。

25.甲乙两图中受暖气团控制的点是

A.④和a B.③和d C.①和a D.④和c

2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①地的气温是最低的B.乙图中的城市盛行上升气流C.甲图中④地未来受暖气团控制D.乙图中四地均存在连续性降水

右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

读图回答27~28题。

27.若只考虑热力因素,则近地面M点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8.下图中与图3中M、P、N一线近地面等压面的剖

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① B.② C.③ D.④

甲地气压990百帕,乙地气压1010百帕。读图完成29-30题。

29.上图中天气系统的气压分布状况最可能是下图中的

30.丙地的风向最有可能是

A.偏东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右图为“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1—32题。

31.P点所在地区,最有可能是

A.潘帕斯草原 B.长江三角洲

C.西欧平原 D.恒河三角洲

32.此时P点的盛行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读我国北方某地气温水平分布图,回答33-35题。

33、若该地有一锋面活动,则该锋面的位置应在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34、若该锋面为快速移动的冷锋,会带来雨雪天气,则

降水最集中的区域可能为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⑤

35、此快速移动的冷锋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有①暴雨②

沙尘暴③寒潮④梅雨⑤对流雨⑥大雪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③④

二.综合题

36.读等压面图,回答问题:(10分)

(1)在图上用箭头表示A、B、C、D之间大气运动的方向。

这样的运动称______________它是由于地面

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

(2)C处等压面凸起是____________气压区(高或低),

形成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两地之间的大气运动叫__________运动,它的

形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4)如果此图表示夏季同一纬度上海陆气压分布,则A地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5)如果该图是城市热岛示意图,那么A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37.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7分)

⑴假如该图为三圈环流中北半球的低纬环流,那么图中A处为

气压带,D处为气压带,丁处为风带。

⑵假如该图为我国东部季风环流示意图,且A为陆地,D为海洋,那么该图表示的是 (冬、夏)季,此时我国东部盛行风,亚洲大陆的气压中心是,北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是。

⑶假如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且A为海洋,D为陆地,那么图中的各水循环环节名称为:甲、乙、丙、丁。目前人类对水循环过程施加影响的主要环节

是。

⑷假如该图为中低纬大洋环流,则该海域位于 (南、北)半球,若该图表示的是太平洋,则甲、乙两洋流名称分别是:甲,

乙。在A、B、C、D四点中,易形成大渔场的是;在甲、乙、丙、丁四股洋流中,对沿岸起降温降湿作用的是。

38.我国某气象站测得本站某日气温或气压的变化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的天气系统是,经过本站的时间是。

(2)该气象站24小时内的天气变化状况是。

(3)此气象站如果在哈尔滨市,则该图反映的季节应是(冬季或夏季)如果该天气系统出现在另一季节,则它将在我国形成什么天气?

39、读右图,回答:(13分)

(1)若此图表示城市热岛效应,则甲地为。为改善乙

地大气质量,①处适宜布局。

(2)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乙处为,人类对图

中环节影响最大的是(填序号),改变其时空分

布的有效措施是、。

(3)若此图为低纬度环流圈,则图中气压带形成的原因是:

甲;乙。

(4)若此图为太平洋大洋环流,则图中渔业资源丰富的海区是或。(填图中文字或序号)①洋流按成因分类属于。

(5)若此图表示季风环流,甲为亚洲东部,则①地吹风,其成因是。40.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5分)

(1)根据图10说明亚洲1月、7月盛行风向的季节变化情况。(4分)

(2)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六地风向的形成原因中,主要因为气压带风带位置季节移动而形成的有。(2分)

(3)受图示季风影响,东亚地区形成的面积较大的两种气候类型分别是气候、气候,比较其气候特征的主要不同点。(5分)

(4)简术南亚季风对水稻种植业的影响。(4分)

41.读下图,完成有关活动。(8分)

(1)2007年10月18日图甲所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台、闽地区,该天气系统是,这种天气系统经常在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2)此时台北吹风。如果该天气系统向西移动,可能给福建省带来的地质灾害是、。

(3)若该天气系统向西移动,图乙中A、B、C、D四条曲线,最能反映出图甲中天气系统过境前、过境时与过境后福州气压变化特点的曲线

是。

(4)对该天气系统的探测主要利用,减轻其灾害的重要措施是

42.读下图“我国部分地区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请画出图示天气系统中存在的一条主要锋面。(2分)

(2)图中锋面如果较长时间停留在该地区,分析地区的天气特征及其影响。

(3)该年夏季我国淮河流域遭受严重洪涝灾害,随后南方广大地区又出现持续高温和干旱天气,给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请利用图中相关的信息,分析说明上述气象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

43.下图是我国某地某时的有关风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图示地区中等压线最密集的区域是哪里?请用字母M标出其位置。

(2)图中可能有两个锋面,请用锋面符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锋面的位置。(3)当图示天气系统如果出现在春季的北方地区,则当地最易出现的天气是;如果出现在夏季的北方地区,当地最易出现的天气是;如果出现在秋季的南部沿海,则一般表示的天气系统是。

44..下列两图表示某区域的一月和七月等压线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其中南北气压差大的是。(甲或乙)请分析其形成原因。(5分)

(2)图中充分利用地热资源采暖的岛国是,分析其原因及意义。(4分)

(3)图中A港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分析其形成的区位条件。(3分)

(4)图中最大的半岛是,其西侧海岸线曲折,形成典型的地貌,其主要成因是。(3分)

专题四大气环流与天气系统{参考答案}

1-10:ABAAC CADCA 11-20:ABCBC AABAB 21-30:ACBCD BCBAB 31-35:BBCAB 36、(1)见右图;热力环流;冷热不均。(2)高;近地面

气流上升所致(3)水平(风); A、B之间的水平气压差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4)陆地(5)城市。

37 ⑴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

⑵夏季东南风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

⑶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输送地表径流⑷北日本

暖流北太平洋暖流 B 丙

38. (1) 冷锋 11时 (2)过境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过境时出现大风,云层增厚,降雨降温;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3)夏季寒潮

39(1)郊区(1分)绿化带(1分)(2)海洋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3)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空气下沉作用所致乙为赤道低气压带,湿热空气上升所致

(4)甲②风海流(各1分,共3分)(5)西北海陆热力差异

40.(1)东亚地区:冬季(1月)为西北风,夏季(7月)为东南风;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区;冬季为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4分)(2)②⑤(2分)(3)温带季风(1分)亚热带季风(1分)温带季风气候的冬季气温在0℃以下,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冬季气温在0℃以上(1分);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比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多(1分);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变率比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变率小(1分)

(4)有利影响:夏季风(西南季风)能够带来丰沛的降水,利于水稻的生长(2分);夏季风(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易造成水旱灾害,不利于水稻的生长41.(8分)(1)气旋(或低压、热带气旋、热带风暴、台风均可)夏秋

(2)偏北风滑坡泥石流(3)A (4)气象卫星加强监测和预报

42(1)略(2)形成连续性暴雨天气;(2分)容易引起江淮地区的洪涝灾害。(3)从图中看出,我国东部此时气压状况是,东南太平洋上,副高强盛,在副高的推动下,夏季风影响南方地区,带来高温多雨天气,北方受内陆高压控制,天气晴热;(2分)此后,由于副高加强西伸北进,控制南方大部分地区,形成高温干旱天气。(2分)Array

43、(1)(2)见图(各3分)

(3)沙尘暴,暴雨,台风(各2分)

44(1)、(甲图)(1分)

大于北部地区,而且南部的白昼时间也长于北部地区,因此,南部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多于北部,南北温差大,所以气压差也大。(4分)

(2)、冰岛(1分)该国地处北极圈附近,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冬季需要供暖;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地热资源是可再生又清洁的能源,使用该资源成本较低,且有利于保护环境。(3分)

(3)、鹿特丹港既位于大西洋沿岸,又位于莱茵河河口,水域条件好;地形平坦开阔,筑港条件优越;经济腹地广且经济发达。(3分)

(4)、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峡湾冰川侵蚀(3分)

(人教版)高二地理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专题复习(含答案)

高二地理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专题复习 一、单选题 冷涡是指出现在空中(700hpa高度以上)的一种高空气旋式涡旋,中心温度比四周低。冷涡中的空气柱处于上冷下暖的不稳定状态。所以,常会产生阵雨、雷阵雨甚至雷雨大风或冰雹等不稳定天气。强烈发展的冷涡也会造成暴雨天气。6月22日前后,六年来最大的冷涡暴雨影响了京津冀地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冷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地面反气旋B.中心气流辐合上升 C.中心气温低、气压高D.形成顺时针向的涡旋 2.冷涡控制下可能形成强降水过程,主要原因是 A.上冷下暖气流对流上升B.冷气团强烈抬升暖气团 C.地形强烈抬升湿润气流D.气温骤降低使水汽凝结 2019年第22号台风“彩虹”10月4日在广东省湛江市沿海登陆。下图为中央气象台3日20时发布的未来24小时大风预报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预报图显示 A.黄岩岛多为偏南风B.海口市风力逐渐增强 C.湛江地区将始终是狂风暴雨天气D.西沙群岛最大风力9~10级 4.台风“彩虹”移动的路径方向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A.西南东北信风带B.东北盛行西风带 C.西北副热带高压带D.东南赤道低压带

2020年3月24--28日如图3所示天气系统从新疆北部自西向东影响了我国大部地区,并伴有4~6级偏北风,日平均气温普遍下降6~10℃,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甘肃中西部、宁夏中北部、陕西中西部、华北大部等地出现了扬沙或浮尘天气,局地出现了沙尘暴。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方风力最大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6.下图中表示图示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的是() A.B. C.D. 7.此次锋面系统过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华北地区的旱情。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的原因是( ) ①春季降水少 ②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③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 ④纬度高。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下图为我国某地一次冷锋过境前后的气象要素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读“气温日变化图”,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左右() A. 2时 B. 10时 C. 12时 D. 14时【答案】 D 【解析】【分析】气温日变化:日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读图可知,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左右。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生能够从所给的图中找到信息并得到答案是学生能力的一种提升,平时要多加训练。 2.读不同日期的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全国高温及降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西北地区处于“火热”状态 B. 南方地区雨季已经结束 C. 此时我国普遍高温,最低温出现在漠河 D. 35℃以上高温区分布在干旱区与半干旱区 (2)该季节长江下游地区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①洪涝②干旱③寒潮④地震⑤台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3)读我市一周天气预报图,可知()

A. 图中“今天”气温日较差最小 B. 周三的天气可用表示 C. 这是暑假第一周的天气状况 D. 改善空气质量只能依靠风力 【答案】(1)A (2)D (3)B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此时,西北地区处于“火热”状态,南方地区仍在雨季;此时我国普遍高温,最低温出现在青藏高原;35℃以上高温区不只是分布在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南方湿润地区也在35℃以上。故选:A。(2)读图可知,该季节为夏季,夏季长江下游地区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洪涝、干旱、台风,故选D。(3)读图可知:气温日较 差最小的是“昨天”,15﹣10=5℃,A错误;周三的天气可用表示,晴转小雨,B正确;夏季我国普遍高温,暑假的气温不可能是6℃,C错误;改善空气质量主要靠降低污染物的排放,D错误,故选B。 【点评】(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盆地。 (2)我国南方地区从3、4月份开始就进入雨季,此后雨带逐渐向北推移,6月份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该区出现梅雨天气。一直到7、8月份雨带推移到我国的东北、华北等地,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出现伏旱天气。从9月份开始,北方冷空气势力逐渐增强,雨带快速南撤,10月份从大陆撤出,所以南方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3)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3.某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下图示意该国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018天气系统4

天气系统专题练习 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M地的风向是() A.东北 B.东南C.西北 D.西南 2.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C.暖锋 D.冷锋 下表为杭州2013年10月某段时间的相关气象资料,请你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3.表中信息反映出杭州10月4日-9日过境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气旋 B.反气旋C.冷锋 D.暖锋 4.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关于杭州这几日的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4日最低气温很低,是因为云层的削弱作用小B.6日白天气温明显下降,是因为受冷空气影响C.7日气温日较差小,是因为降雨D.8日,该天气系统可能在杭州北面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5.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甲>乙>丁>丙 B.海拔:丙>丁>甲>乙 C.密度:乙>甲>丁>丙 D.气压:甲>乙>丙>丁6.此时,图中M地吹() 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 下图中“XY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Q为锋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关于PQ半球位置及其锋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暖锋 B.北半球冷锋 C.南半球暖锋 D.南半球冷锋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地区将迎来持续性降水天气 B.a地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C.b地此时吹西南风 D.PQ锋面将向南移动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反映某地区某年4月11日~13日的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9.该锋面属于( ) A.北半球冷锋 B.南半球暖锋C.北半球暖锋 D.南半球冷锋 10.11日~13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 A.11日的深夜 B.12日的深夜C.11日的日出前后 D.13日的日出前后下图中的40°线为纬线,a、b、c为等温线,并且甲地常年受西风带的控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关于图示季节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巴西草原一片枯黄B.非洲草原上的斑马越过赤道向南迁移 C.我国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D.南亚地区盛行西南季风 12.关于图中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数值上看a>b>c B.从数值上看c>b>a C.从数值上看b>a D.从数值上看a>b 13.若右图为海平面等压线图,虚线为一锋面,且①地在未来72小时内将有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则关于图中天气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高中地理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讲解

常见的天气系统 编稿:李永华 审稿:王艳欣 考点解读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知识清单 锋面示意图 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________的 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锋面:当冷暖两个________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 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________的交界面,叫做锋面 锋线:锋面与________相交的线,叫做锋线 锋:一般把________和________统称为锋 气团、锋面、锋 线、锋的概念 过境前:________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天气晴朗 过境中:阴天、下雨、刮风、________等风气 过境后:______气团控制,气温______、气压______、湿度______,天气晴朗 天气 变化 气团主动向________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冷锋 过境前:________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湿度小,天气晴朗 过境中:云雨、降水多发生在________,多________降水 过境后:______气团控制,气温______、气压______、湿度加大,天气晴朗 天气 变化 ________气团主动向________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暖锋 冷暖气团________,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天气变化:形成________的阴雨天气 准静止锋 锋与天气 北半球:________时针方向旋转辐合 南半球:________时针方向旋转辐合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辐合________ 气流运动 中心气压:________ 天气状况:________天气 低压 系 统 北半球:________时针方向旋转辐散 南关球:________时针方向旋转辐散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辐合________ 气流运动 中心气压:________ 天气状况:________天气 高 压系统 台风:________ 飓风:________、________ 源地 形成:热带或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________, 中心附近风力可达________级或以上 台风 灾害:主要由________、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灾害 性天 气 形成:由________空气入侵造成大范围的 ________, 并伴有大风、雨雪、霜冻等现象 灾害:主要由________、大风、大雪、冻雨等造成 寒潮 气压系统与天 气

最新常见天气系统2

最新常见天气系统2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即锋与天气之间的关系,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投影表格)引导学生复习冷锋和暖锋知识——在提问学生之后再投影答案内容。 师:影响我国天气的锋主要是什么锋? 生:冷锋。 师: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请举例说明哪些锋是冷锋。 生:冬季及秋末、初春的寒潮,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春季的沙尘暴,都是冷锋快速移动造成的。 师:“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形容我国什么地区的什么天气?它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 生: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是江淮准静止锋造成的。 师:梅雨季节过后的7、8月份,长江流域的天气又是另一番景象,往往是艳阳高照,天气晴热,又称“伏旱”,它又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呢?还有夏秋季节的台风,又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 下面我们将继续学习另一种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板书)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推进(新知识传授) [教师精讲] 师:什么是低气压、高气压? (板书) 1.低压、高压 (投影)教材图2.21 师:请大家看教材图2.21。 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就是低气压。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就是高气压。请你指出图中有几处高气压、低气压?说出高压中心、低压中心的气压值。 生:(观察指认回答) 师:很好。大家再看图,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等压线上弯曲最大的各点连线叫脊线,好比地形上的山脊。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什么呢?

生: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 师:对了。低压槽好比地形上的峡谷,等压线上弯曲最大的各点连线叫槽线。 我们再来了解什么是气旋和反气旋。 (板书) 2.气旋、反气旋 师:气旋就像江河中的旋涡,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旋转运动;反气旋与气旋相反,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旋转流出。下面请大家看图上的这个低气压。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画出这个低气压的气流运动状况。 生:(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同时画图,要求每个学生根据以前掌握的知识在此图基础上画出南北半球低气压的水平气流运动方向) 师:(点评及方法指导:以北半球的低压中心为例,选取某一部位的一点,让学生画出此处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再让学生利用以前学习过的关于风向的知识,画出此点的风向;然后再由点及面,画出低压中心控制下的各个部位的风向,这样形成了一个逆时针辐散的平面气流图。学生掌握了方法,很容易理解高低压的气流状况,不必死记硬背)北半球和南半球低气压的水平气流运动都是由四周向中心旋转辐合,因此低气压的水平气流运动都是气旋。北半球气旋是逆时针辐合,南半球气旋是顺时针辐合。北半球气旋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南半球气旋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师:下面请大家看图上的这个高气压。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画出这个高气压的气流运动状况。 生:(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同时画图,要求每个学生根据以前掌握的知识在此图基础上画出南北半球高气压的水平气流运动方向) 师:(同上—点评及方法指导—小结)北半球和南半球高气压的水平气流运动都是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旋转流出,因此高气压的水平气流运动都是反气旋。北半球反气旋是顺时针辐散,南半球反气旋是逆时针辐散。北半球反气旋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南半球反气旋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动画演示)北南半球的气旋和反气旋的三维运动 师:请大家观察动画,总结填表。 (投影)学生讨论回答后分别显示答案 师:低压中心气流不断辐合(气旋),越聚越多的空气将往哪里去呢?高压中心气流不断辐散(反气旋),空气将从哪里过来补充?(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设想与推断)生:气旋气流从四周流入中心,中心空气被迫上升(上升气流),当气流升至高空时,又会向四周流出;反气旋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出,高层空气下沉补充(下沉气流)。 师:很好,大家观察很仔细。所以一个由气流垂直运动连接而成的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环流系统,是气旋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而一个由气流垂直运动连接而成的低空辐散、高空辐合的环流系统,是反气旋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叠加补充投影)学生讨论回答后分别显示答案——垂直气流

【地理】培优 易错 难题天气与气候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位于亚洲西部(图)的叙利亚是中东主要的石油出口国。2015年有超过400万叙利亚人逃往国外,在土耳其境内的180多万叙利亚人是世界上最大的难民群体。 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叙利亚人口大量迁移到国外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经济 C.战争 D.教育 (2)叙利亚西部沿海地区冬季多雨是因为() A.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B.背风坡多地形雨 C.冬季经常使用人工降雨 D.属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 【答案】(1)C (2)D 【解析】【分析】(1)叙利亚战争不断,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战争。C项正确。故答案为:C。(2)叙利亚西部是地中海式气候,冬季降水的原因是受西风的控制。D项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如气候、水源、土壤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如婚姻、教育、宗教等)、政治因素(如战争、政策等)。自然环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因而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地域差异常常会引起人口的迁移。一般来说,人类总是希望移居到自然环境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如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源方便、宜于农耕的平原或河谷地带。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往往是决定性作用。一般来说,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也越频繁。 (2)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典型的地中海气候的城市如希腊雅典、美国洛杉矶、南非开普敦等。典型作物为葡萄、柑橘、柠檬、无花果、油橄榄等。

高考一轮复习常见天气系统专题训练题

高考一轮复习常见天气系统专题训练题 一、选择题 下图为2015年11月某时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A. 气旋 B. 高压 C. 冷锋 D. 暖锋 2.图中 A. 甲地高压在短时间内将变为低压 B. 乙地受暖气团控制吹西北风 C. 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将得到明显改善 D. 黄海海面风力强劲,不适合航行 下图为2015年11月20日20:00某两地区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对图中各地天气状况的描述,可能正确的是 A. ①地气流下沉 B. ②地出现降雪 C. ③地晴朗高温 D. ④地吹偏南风 4.当A天气系统向东移动到B地时,该地 A. 细雨连绵 B. 风和日丽 C. 大风降温 D. 万里无云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4月10日至20日的天气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有关该时段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变化幅度较小 B. 北风和煦,温暖宜人 C. 前期气温高,多云雾 D. 后期出现倒春寒现象 6.16日至20日,影响该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A. 冷锋 B. 暖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下图为北京市2015年4月16日~21日天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图示时段,北京市 A. 因寒潮过境而出现降温过程 B. 19日较20日,夜间大气逆辐射强 C. 日温差随阴雨过程持续增大 D. 降水过程利于降低空气中的浮尘 8.图示时段,气温总体上升的原因是北京市 ①白昼时间增长②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③受夏季风影响④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读“500百帕等压面海拔高度(单位:米)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9.若A地近地面吹西南风,则该天气系统为 A. 北半球的反气旋 B. 南半球的气旋 C. 北半球的气旋 D. 南半球的反气旋 10.当该类天气系统控制亚洲大陆时

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判断

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判断 一、锋面系统 1. 锋面的定义 锋面示意图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亦称锋区,其水平范围可由几百米到几千千米。 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下面,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因为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锋面一般可分为冷锋和暖锋。 2.冷锋 冷锋是指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冷气团的前缘插入暖气团的下面,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 冷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可分为三种时态:①将来时,冷锋即将过境,目前受暖气团控制,天气为晴暖或晴间多云;②现在进行时,冷锋正在过境,一般出现刮风、阴雨和降温天气,③过去时,冷锋已经过境,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明显下降,但天气转晴。 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形表示,三角形加在暖气团一侧,冷锋雨区在锋后。 3.暖锋 暖锋是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 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 暖锋用线条加(黑)半圆表示,半圆标在冷气团一侧。暖锋雨区在锋前。 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锋面雨。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就是冷锋南下时形成的。 相当 锋面 —————符号 锋面 视图

★1、冷暖锋判断法 1.平面图判断法。在下面等压线图中, (1)根据符号来判断冷暖锋。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形表示,三角形加在暖气团一侧,如PM;暖锋用线条加(黑)半圆表示,半圆标在冷气团一侧,如PN。 (2)根据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冷气团移动的箭头A指向锋面PM,而暖气团B则背离锋面,此为冷锋;反之,为暖锋PN。 (3)根据雨区的位置。雨区在锋后(A侧)的为冷锋,雨区在锋前(C侧)的为暖锋。 2.侧视图判断法。在锋面天气侧视图中,根据以下几点来判断: (1)锋面坡度。冷锋锋面坡度比暖锋锋面坡度陡。 (2)冷气团移动的方向。冷锋的冷气团移动箭头直指锋面,而暖锋冷气团移动箭头在锋面附近形成一个环流。 (3)雨线倾斜方向。冷锋附近风从冷气团吹向暖气团,雨线向冷气团一侧倾斜;而暖锋附近风从暖气团吹向冷气团,雨线向暖气团一侧倾斜,因冷锋是冷气团推动锋面移向暖气团,暖锋相反。 (4)雨区的位置。同上。 例题: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地区某日气温水平分布模式图”(图中等温线之间的距离相等)。读图回答1~2题。

高考地理考点专题常见天气系统

考点13 常见天气系统 考点热度 ★★★★☆ 一、锋与天气 1.气团与锋 (1)锋面结构示意图 (2)天气特征 ①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②气团? ????暖气团: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冷气团: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 2.锋与天气 (1)冷锋 (2)暖锋 (3)准静止锋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的特征比较

[图文拓展] 1.冷、暖气团的形成条件 冷气团的温度比经过地区的温度低,多形成于较高纬度地区。因此在锋面系统中,由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为冷气团,反之为暖气团。 2.冷暖气团相对于锋面的位置 冷气团温度低,密度较大,位于锋面的下方;暖气团温度高,密度较小,位于锋面的上方。 3.高低气压中心是形成气旋和反气旋的原始动力。 地球表面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驱动下,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才形成气旋或反气旋。 4.低压槽区域常存在锋面的原因 低压槽区域是冷气团和暖气团相交汇的区域,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从而形成锋面,暖气团上升易形成降水。 考向一冷锋、暖锋与天气

冷、暖锋的判断方法 (1)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看符号 (2)依据锋面结构图的特点判断 ①看冷气团的运动方向 ②看降水区的位置 (3)依据天气特征判断 ①经历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过程的是冷锋活动。一般情况下,冷锋活动导致的天气变化相对剧烈、明显。 ②经历阴雨、升温等天气过程的是暖锋活动。一般情况下,暖锋活动导致的天气变化比较温和。 (4)根据气温、气压的变化判断 ①冷锋影响下的温压变化: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②暖锋影响下的温压变化:气压降低、气温升高。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全球气接变暖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 B.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 C. 大量人工造林 D.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 (2)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下列哪个做法不可取() A.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B. 使用一次性木筷,既方便又卫生 C. 超市购物使用环保购物袋 D. 上学步行或乘坐公交车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人类活动可以对气候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里的化学肥料会污染土壤,对气候影响小;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灾害频繁。D符合题意。 (2)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是对森林(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破坏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是错误做法;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B; 【点评】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每个人都应具备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2.读某地气温和降水图(下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 B. 该地区河流有结冰现象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读欧洲西部大不列颠岛略图和伦敦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大不列颠岛南部地区() A. 全年温和湿润 B. 晴天多,光照强 C. 7月热浪滚滚,稻花飘香 D. l月白雪皑皑,天寒地冻 (2)一艘由上海开往伦敦的万吨货轮,走捷径需经过() A. 巴拿马运河 B. 苏伊士运河 C. 土耳其海峡 D. 霍尔木兹海峡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读伦敦市气候资料图可知,大不列颠岛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故选A。(2)一艘由上海开往伦敦的万吨货轮,走捷径需经过太平洋-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所以选B。 【点评】(1)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度到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由于常年受温和的盛行西风的控制,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降水在年内分配比较均匀,温差较小,冬不冷夏不热。主要分布在西欧地区。 (2)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的最近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 2.2019年1月25日,巴中市气象台发布,受北方强冷空气与寒潮影响,巴中市通江县出现最低气温-7.2℃,该温度是自建站以来的最低温。 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A. 农业生产 B. 交通 C. 人们生活 D. 旅游(2)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

初1地理天气系统知识点_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常见天气系统

初1地理天气系统知识点_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常见天气 系统 1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气旋和反气旋、锋面气旋 2 锋面系统:(冷、暖气团是指的相对温度) 冷锋和暖锋共同点:冷气团在锋面下方,暖气团在锋面上方 下雨的都在冷气团一侧(冷锋叫锋后,暖锋叫锋前) (1) 冷锋与天气: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的锋面(特殊的叫寒潮) 天气变化: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刮风、下雨、降温等(出现较大的风,带来雨、雪天气等);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睛。 (2) 暖锋与天气: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的锋面 天气变化:过境时,多产生连续性的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3 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是冷锋。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都是冷锋天气 4 低压(也叫气旋)和高压(也叫反气旋) (1) 气旋:中心气流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 水平气流在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右手四指紧握表示水平气流辐合,大姆指向上表示垂直气流上升),水平气流在南半球顺时针(左手) (2)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如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高气爽的天气) 水平气流在北半球顺时针辐散(右手四指微握张开表示水平气流辐散,大姆指向下表示

中心气流下沉)水平气流在南半球逆时针辐散(左手) 5 锋面气旋: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就象我们用的塑料圆脸盆现被挤扁了),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注意:在南北半球的低压系统中,学会根据气旋中空气辐合运动的方向,判断相对来说冷气团主动的是冷锋,暖气团主动的是暖锋。 感谢您的阅读!

杭州【地理】培优天气与气候辅导专题训练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 B.三个城市中,③城市多雨期最长 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D.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 (2)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什么气候特征() A.冬季南北温差大 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 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 (3)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A.①-甲;②-乙;③-丙 B.①-乙;②-丙;③-甲 C.①-丙;②-乙;③-甲 D.①-丙;②-甲;③-乙 (4)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丙地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 B.甲地为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 C.乙地地处太行山以西 D.影响甲乙丙三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纬度 【答案】(1)C (2)B (3)D

【解析】【分析】(1)关于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三个城市中,②地的冬季很温暖,三个城市中,②城市多雨期最长,三个城市都是季风气候,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小,①城市的变化最小,故答案为:C。(2)由图中局部气温分布图可以看出,此时我国南北各地普遍高温,这是由于我国夏季时,北方地区白昼时间长,气温也较高,故答案为:B。(3)图中甲位于南方地区,冬季温和湿润,与图中②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乙位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与图中③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丙位于黑龙江北部,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区,与图中①气候类型相符,故答案为:D。(4)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描述,丙地纬度高,热量不足,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甲地为我国广东省,是我国大陆最南部,乙地地处太行山以东,影响甲、乙、丙三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纬度,故答案为:D。 【点评】(1)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2)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盆地。 (3)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4)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2.2019年,我国北方某市一所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观测了6月全部的降水过程记录在下表。该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60毫米,2019年降水量约为320毫米。据表,完成下列小题。 A.34mm B.24mm C.36mm D.360mm (2)根据降水量判断,2019年当地可能出现的灾害是()

专题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

专题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 [知识点及要求要求] 天气、气候与人类: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影响。 一、锋面系统 1、概念:两种性质不同气团之间的交界面 2、锋面的特点:①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②两侧温度、湿度差别大;③附近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①看符号:利用符号还可确定锋面运动方向:符号所指方向为锋面前进方向。 ②看冷气团运动方向: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向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 ③看锋面坡度 冷气团运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而暖气团运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 ④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提示:暖前冷后(不论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主要在冷气团控制范围内。) 5、准静止锋的形成:准静止锋是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或锋面受地形阻挡,徘徊在某地的锋。降水强度比较小,但持续时间长,可能造成绵绵细雨连日不止的连阴天气。 A.江淮准静止锋:(初夏)冷暖气团势均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的“梅雨”天气的形成。(梅雨带可延伸至韩国南部和日本本州南部地区) 这时,正是江南梅子成熟时期,故称“梅雨”。古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生动地描绘了当地梅雨季节的自然景象。因为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因此也有称之为“霉雨”的。(梅雨结束,副高控制,清热少雨,盛夏随之到来)。 B.昆明准静止锋:(冬半年) 昆明:冬季处准静止锋西侧,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天气晴朗。

贵阳:冬季处准静止锋东侧,受冷气流影响,气温低, “天无三日晴”。( 光 照不足,不适合发展温室大棚农业和太阳能装置。) 影响我国的主要锋面系统: 冷 锋 慢行冷锋 云层增厚,出现雨雪天气,风力较大 冷锋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快行冷锋 狂风暴雨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大风降温或沙暴(干燥) 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寒潮大风或沙尘暴天气 暖 锋 云层增厚连续性降水 暖锋过境后,雨过天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准静止锋 阴雨连绵 ①6月上旬-7月中旬,江淮地 区的梅雨天气 ②冬半年云贵高原东部,贵阳一 侧出现阴雨冷湿天气,昆明一侧 为暖气团控制,温和晴朗 二、气旋和反气旋——最常见的运动形式,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系统 1、气旋和反气旋比较 104°E 昆明 贵阳 昆明 贵阳 地形阻挡

专项练习题:常见天气系统

一、选择题 1. A B C D 图K8-1 2.与周一相比,关于周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气污染程度减轻 B.不利于冬小麦的生长 C.地下水位上升 D.大气保温性能下降读美国某日降水分布图(图K8-2),完成3~4题。 图K8-2 3.图示地区降水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暖流经过 B.锋面过境 C.反气旋控制 D.热带气旋活动 4.此次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 A.北冰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 图K8-3是某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 图中①地的风向为 (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图K8-3 6.该天气系统 () A.是冷锋过境 B.是暖锋过境 C.形成梅雨天气 D.①地将迎来降水 图K8-4为某区域高空某等压面上的等高线(单位:米)分布图,近地面有a、b、c三地。读图回答7~8题。 图K8-4 7.若c地所在的气压中心位于印度半岛,且势力较强,则此时() A.意大利波河的水位为一年中最高 B.塔里木河为枯水期 C.直布罗陀海峡风浪较小 D.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湿热的西北风 8.若该区域位于北半球,则下列关于图中各地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地为阴雨天气 B.b地可能会受冷锋控制 C. c地天气晴朗 D.b、c之间的风向可能为东南风 图K8-5示意我国北方夏季某时刻风向。据图回答9~11题。

图K8-5 9.图中降水强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0.图中甲地风力较小的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植被 C.气压梯度 D.降水 11.丙地天气系统形成后向东北移动,24小时后消失,则丙地天气在此24小时内的变化规律为 () A B C D 图K8-6 二、非选择题 12.图K8-7为2016年11月7日部分地区海平面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 图K8-7 (1)判断此时南京的风向,比较呼和浩特与南京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 (2)比较北京、长沙的空气质量的优劣,并说明主要原因。 (3)判断此时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并说明其未来天气变化趋势。 (4)判断该类天气系统可能给我国南方地区带来的气象灾害,并说明其对当地人们生活的主要影响。

4 专题四 常见天气系统

一、单项选择题 锋面性质不同,产生天气现象也不相同。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 A.甲图中暖空气被抬升,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B.甲图中锋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 C.乙图中暖空气主动爬升,形成连续性降水 D.乙图锋过境后狂风大作,出现短时雷暴天气 2.我国东部受甲图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长江下游伏旱 B.华北平原春旱 C.北方寒潮 D.江淮梅雨 3.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有() A.过境时天气常有风云雨等 B.过境时气压升高 C.暖气团均位于锋面以下 D.降水都发生在锋前 4.在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特点一般是() A.高温多雨B.低温少雨 C.晴朗干燥D.寒冷干燥 5.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的梅雨天气是由() A.暖锋 B.准静止锋 C.快行冷锋 D.慢行冷锋 6.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冬季寒潮——暖锋 B.北方夏季暴雨——冷锋 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冷锋

D.大风、降温天气——暖锋 高压、低压和锋面是常见的天气系统,大大小小的天气系统相互作用,演变出不同的天气过程。读下图,回答7~8题。 7.每年的夏季,使长江流域形成伏旱的天气系统是()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8.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A天气系统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B.图B中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C.图C中乙地将天气晴朗 D.图D天气系统过境时多阴雨天气 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判断9~10题。 9.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能判断出它属于() A.东半球,高气压 B.南半球,低气压 C.北半球,高气压 D.西半球,低气压 10.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 A.伏旱天气 B.梅雨天气 C.出现台风 D.寒冷天气 下图是北美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回答11~12题。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及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下图为沿某经线附近部分地区1月、7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 B. 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 C. 1月降水量南多北少 D. 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 (2)据图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A.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地1月降水少,7月降水多,降水量季节变化大;乙地1月和7月降水量都不大,因此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大;故A错误;甲地1月份气温约为30°C,7月气温约为22°C;气温年较差为30°C-22°C=8°C;乙地1月份气温约为25°C,7月气温约为12°C,气温年较差为25°C-12°C=13°C;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小;故B 错误。图示显示该地1月气温高于7月气温,该地位于南半球;因此,该地1月降水量北多南少;故C错误。图示显示该地7月气温自北向南逐渐降低;故D正确。故选:D。(2)甲地1月气温高于7月气温,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无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甲地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位于35°S附近,且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故选B。 【点评】(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度至20度之间的大陆内部和大陆西岸,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两季的气候特征。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陆,巴西高原等地区。其中非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

天气系统专题训练

2017届高三地理大气环境——天气系统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面图a为H地附近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图b和图c分别是沿ab、cd方向的气压变化示意图。H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与17°26'N相等;H地地方时为20:00时,全球处于同一日期。读图,完成第1-3题。 1.b地风向为(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2.若甲图所示的天气系统控制H地附近地区长达一个月左右,则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长江流域形成梅雨天气 B.天山的雪线海拔最低 C.我国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 D.我国的雨带位于东北、华北地区 3.H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 A.地中海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台风之间相互影响的效应称为“藤原”效应,也叫双台风效应,多发于西北太平洋。气象学家们发现双台风效应可以千变万化:可以是其中一股热带气旋完全支配另一股的移动方向,或两股热带气旋互相排开,或一个跟随一个移动,或一个吞并另一个,也可能两个热带气旋不发生双台风效应。下图示意某海区双台风效应,轴心为双台风移动绕转形成的中心。读图,完成第4-6题。 4.图中海区可能位于( ) A.几内亚湾 B.墨西哥湾 C.鄂霍次克海 D.加利福尼亚湾 5.双台风效应会加剧台风危害的主要原因是( ) A.台风的预测和预报更加困难 B.双台风效应多发生在经济较发达地区 C.台风势力都会变得更强大 D.双台风效应危害的范围比任何单一台风都大 6.影响我国台风路径的气压带和风带主要是( ) A.东北信风带 B.盛行西风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 下图中a线为某时刻某地区一锋面气旋系统中的锋线,虚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完成第7-8题。7.该锋面为( ) A.北半球冷锋 B.北半球暖锋 C.南半球冷锋 D.南半球暖锋 8.图示时刻甲地( ) A.降水概率较乙地小 B.气压一定高于乙地气压 C.吹偏南风 D.光照条件较乙地差 下图是夏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单位:hPa)垂直分布示意图,N市日出时间7:20,日落时间21:00(北京时间)。读图,完成第9-11题。 9.N市可能位于( ) A.美国中央大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恒河平原下游 D.尼罗河三角洲 10.该天气系统过境N市,可能出现( ) A.淫雨霏霏 B.大雪纷飞 C.持续干旱 D.狂风暴雨 11.该天气系统北移过境N市,该市的风向为( ) A.东北风转西南风 B.东南风转西南风 C.东北风转西北风 D.西北风转偏南风 太阳房是利用太阳能进行采暖的节能环保型建筑物。下图是我国东部乡村某地太阳房对太阳辐射吸收和室内空气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当玻璃墙倾角60°时,该地冬季太阳房集热效果最佳。据此完成第12-14题。 12.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冬季白天室内热力循环的是( )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13.当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约为( ) A.30° B.60° C.66° D.77° 14.下列果树适宜在当地种植的是( ) ①柑橘树②苹果树③荔枝树④枣树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二、综合题 15.(26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R 河是长江水系含沙量最大的支流。N 市所在区域是我国的红薯主产区之一,红薯是地下块根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