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性皮肤的诊断和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5.04 MB
- 文档页数:20
自身敏感性湿疹的诊治常规自身敏感性湿疹是由于患者对自身所患皮肤病产生的某种物质吸收后,而发生的过敏反应。
原发病灶常有湿疹、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真菌感染、溃疡等。
致敏的物质可能是细菌或真菌的产物,或患者自体的组织蛋白经过某种过程而形成的自体抗原。
【临床提要】L皮肤损害皮损向远处扩散,出现对称性的丘疱疹,严重病例丘疱疹可融合成湿疹样斑片,甚至引起剥脱性皮炎。
2.发病特征发病前常有原发病灶的加重,如湿疹、溃疡。
多见于前臂屈侧、手背和大腿伸侧。
波及面、颈、掌跖和躯干。
病程经过取决于原发病灶,并随其减轻或消退,反之亦然。
病程常迁延数周。
3.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发病前已有皮肤原发灶,处理不当或继发感染,随后出现广泛的对称性丘疱疹,本病诊断不难。
本病的丘疱疹期应与播散性疱疹病毒感染、疱疹样皮炎及其他水疱大疱性疾病相鉴别,湿疹样期应与钱币状湿疹和其他湿疹性疾病鉴别。
【治疗处理】(一)治疗原则控制原发灶和减轻泛发性皮疹。
(二)基本治疗全身使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局部对症处理。
L作用靶位阻止抗原特异性T细胞所致的自体敏感性湿疹反应和条件性刺激过敏,对抗炎性介质,减轻表皮水肿、海绵形成及真皮炎性细胞浸润。
2.首选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
3.次选抗组胺药物,钙剂、维生素C。
4.原发灶酌情使用针对性抗细菌、抗真菌药物。
5.局部对症处理。
(三)治疗措施L局部处理按急性、亚急性、慢性皮炎对症处理。
2.治疗原发病灶感染明显时,应选用敏感抗细菌、真菌药物外用或内服。
3,轻症处理轻症一般治疗,抗组胺药物、钙剂及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等。
外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止痒。
4.重症处理病情严重者可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40〜50mg∕d,加全身抗细菌、抗真菌药物,控制原发病灶。
使用剂量应足够,疗程足够,过早停药可导致复发。
如复发,使用糖皮质激素仍然有效,只是维持治疗时间可能更长。
(四)治疗评价及预后用抗菌药物控制原发灶,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局部对症处理,病情很快痊愈。
皮肤敏感的成因及护理方法2012年发表的一份调查资料表明,在成年人尤其是女性群体中,有高达40%-50%的人认为自己是敏感性皮肤。
而皮肤临床专家的门诊数据也显示,目前就诊的患者中高达30%多的患者是就皮肤敏感就诊的。
由于敏感性皮肤的分类、产生原因和诊断都较为复杂,造成受真真假假的敏感性皮肤困扰的人群占了一个很大的比例。
敏感性皮肤通常指自己感觉不能耐受涂抹在皮肤上的任何皮肤护理产品和化妆品。
”在皮肤科学中,皮肤敏感问题又被称为“化妆品不耐受综合症”,其主要的表现为患者自己感觉面部有刺痛、烧灼、搔痒、紧绷或者其它不适;皮肤有的看上去有红斑、皮疹、发红、风团等炎症表现,有的则表面看上去完全正常,只是自己感觉有刺痛、烧灼、搔痒、紧绷等不适。
在认为自己皮肤敏感的人群中,往往是自己的感觉与皮肤外观的表现不相符合,自己感觉的不适要重于真实皮肤的表现。
引起皮肤敏感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因素有:一、外在因素有:1)刺激性皮炎。
在众多的因化妆品引起的皮肤敏感中,最常见的就是刺激性皮炎。
它常常是因为皮肤最外层的角质层不完整或功能减退而导致使用的化妆品刺激皮肤,引起皮肤的发炎反应。
化妆品中的酸类去角质或是PH值较低、较高的成分,或是含有酒精等挥发性较高的溶剂,都可能打破角质层原有的平衡而造成刺激性皮炎。
本身皮肤不健康的,如有湿疹、酒糟体质、干性皮肤的人群,也容易产生这种现象。
刺激性皮炎常常是在使用化妆品后的几分钟后皮肤出现持续的刺痛感,严重时会出现红肿、脱皮、干裂等症状。
刺激性皮炎与化妆品使用的时间、频率相关。
还有的产品在夏天温暖湿润的时候使用没有问题,而在冬季寒风和干燥使皮肤的保护层变得薄弱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问题。
2)过敏性皮炎。
①换季性皮肤敏感有很多人每到季节的转换,就会出现皮肤过敏的情况,比如像发干、瘙痒、脱皮、起红斑等,这些都是换季性皮肤敏感的主要症状。
之所以会出现这个情况,主要与干性皮肤有关,除此之外环境、气候、年龄、食物等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敏感性皮肤的诊断及分类研究进展敏感性皮肤是指皮肤的一种高反应状态,表现为受到刺激后的易激惹状态。
目前对于敏感性皮肤的诊断和分类较为多样,本文归纳总结了既往研究中敏感肌的分类以及诊断方法。
分类分别从干性敏感性皮肤和油性敏感性皮肤的两大类分别进行详细阐述。
敏感性皮肤的诊断可分别从主观评定、半主观测试和客观评定的角度进行归纳,临床上常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诊断敏感性皮肤。
对敏感性皮肤的准确诊断和详细分类有助于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治。
文/李 安 杨媛媛关键词:敏感性皮肤;屏障受损;表皮微生态;痤疮敏感性皮肤 (sensitive skin, SS) 是指皮肤的高反应状态,表现为皮肤受到物理、化学或情绪等刺激时,皮肤易出现的瘙痒、灼热、刺痛等主观症状,外观正常或伴有红斑、鳞屑、毛细血管扩张等,面部最易受累。
一、敏感性皮肤的分类研究目前,对于敏感性皮肤的分类尚无统一共识。
褒曼(Leslie Baumann)提出(Baumann skin type indicator, BSTI) 皮肤分型,BSTI由四个二分参数组成:油性或干性,稳定型或敏感型,色素沉着型或无色素沉着型,松弛型或紧致型,共16种不同类型。
综合既往研究,本文将敏感性皮肤分为干性敏感性皮肤和油性敏感性皮肤两大类分别进行详细讨论。
[1,2,3]01干性敏感性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之间完整的多层脂质结构是保证完整皮肤屏障功能的关键。
屏障功能破坏会导致临床和亚临床皮肤病的患者出现皮肤敏感性增加。
敏感性皮肤不仅与表皮屏障功能有关,还与皮肤通透性增加、经皮水分丢失增加和角质层含水量降低有关。
因此,干性敏感性皮肤中,屏障受损型是最常见的类型,且常与其他类型相伴发。
屏障受损可以进一步导致神经纤维暴露增加。
[4]主要表现为轻度瘙痒、泛红和脱屑。
主要诱发因素包括遗传、激素紊乱等内源性因素和温度、日晒、换季、空气污染、环境(花粉)、不当护肤(刷酸 )或药物、过度清洁(皂基)等外源性因素。
敏感性皮肤与过敏敏感的定义:指感受力强,抵抗力弱,受到外界刺激后会产生明显反应之脆弱型肌肤。
(以前曾经发生过和不保证以后不发生,但目前是正常的)过敏的定义:指一时的症状,是由各种因素所造成的皮肤红、肿、痒、热、痛等现象。
(正在发生时症状)二者的联系:敏感是潜在的,存在于任何类型的皮肤中,过敏是受到某种刺激后已经出现的现象;敏感皮肤很容易引起过敏现象的出现,但过敏的皮肤不一定是敏感皮肤。
敏感性皮肤的特征:1.皮肤薄,毛孔紧闭、细致,对外界刺激敏感2.皮肤表面干燥缺水,粗糙,可见微血管、有不均匀的面部潮红3.眼周、唇周等部位容易干燥发痒4.受情绪波动影响时,面部易出现潮红、青紫现象敏感性皮肤形成的原因:1.先天性2.季节交替、气温、温度3.环境污染,长期受紫外线照射4.身体健康状况:如内分泌功能失调、消化不良5.皮肤的营养状况6.长期精神压抑、紧张7.长期使用含激素、重金属的护肤品,如含激素、重金属的祛斑霜、防晒霜、减肥膏等8.长期使用碱性较高清洁品,过度去角质过敏性皮肤的特征:1.轻者局部皮肤发红、瘙痒、起疹2.重者皮肤肿胀、脱皮,过敏的部位出现面疱、渗水3.严重者大面积脱皮,甚至出现全身症状:发烧、乏力等注:若顾客皮肤出现严重过敏来美容院要求护理时,应委婉地告之这种情况在美容院不能治疗;应该尽早去医院接受治疗;切记美容院不能妄自诊断、治疗任何皮肤病。
皮肤过敏的主要原因:1.食物,如海鲜2.服用某些药物,如泻药、兴奋剂、外贴药膏、减肥丸、抗生素、伤风药、镇静剂等3.化妆品使用不当,如劣质产品、使用方法不正确4.饰品5.天气过于干燥6.其它,如花粉、羽毛、动物毛皮、尘埃、花、衣料等敏感性皮肤或皮肤出现过敏时:1.禁忌使用含酒精成份过多的产品2.禁忌使用碱性较高的产品(如去油力强的洁肤泡沫、香皂)3.禁忌使用热喷、热敷、红外线等护理4.禁忌摩擦皮肤,包括重力按摩、拍打5.尽量不使用脱屑啫喱6.尽量不使用有强力净化作用的热膜、硬膜等产品7.不要使用超声波导入8.避免日光直射,注意防晒9.护肤品以简单、防敏为主10.尽量不使用香精、香料过高的产品11.避免频繁跟换护肤品等敏感性皮肤的日常护理:1.用温和、具有修护功能的产品2.找出敏感的因素,增强免疫力,预防和改善过敏现象3.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4.避免风吹日晒,注意补充皮肤营养及水分5.避免长期使用碱性较高清洁品及过度去角质。
皮肤光变态反应试验方法
皮肤光变态反应试验(Photopatch test)是一种用于诊断光敏感性皮肤病变的方法。
这项测试旨在确定某些物质对阳光或紫外线的敏感性,通常用于确定引起光敏感性皮炎或其他光敏感性反应的可能致敏物质。
以下是皮肤光变态反应试验的一些方法:
1. 选择合适的患者,首先,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测试,通常是那些患有光敏感性皮肤病变的患者,比如光敏感性皮炎、日光性荨麻疹等。
2. 选择测试物质,医生会选择可能引起光敏感性反应的物质进行测试,这些物质包括化妆品成分、药物、香料、防腐剂等。
3. 贴敷测试,在测试前,医生会在患者的背部或其他易受阳光照射的部位贴敷含有潜在致敏物质的贴敷剂,然后暴露于特定波长的紫外线或日光下一定时间。
4. 观察反应,医生会在一定时间内观察患者的皮肤反应,通常是24小时和48小时后观察,以确定是否出现光敏感性反应,如红斑、水疱、瘙痒等。
5. 结果分析,根据患者的皮肤反应情况,医生将分析测试结果,确定患者对特定物质的光敏感性,从而帮助诊断和治疗光敏感性皮
肤病变。
总的来说,皮肤光变态反应试验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通过
对患者皮肤对潜在致敏物质的反应进行观察,能够帮助医生确定光
敏感性皮肤病变的致病因素,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进行这项测试时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
安全性。
皮肤过敏又称为“敏感性”皮肤。
从医学角度讲,皮肤过敏主要是指当皮肤受到各种刺激如不良反应的化妆品、化学制剂、花粉、某些食品、污染的空气等等,导致皮肤出现红肿、发痒、脱皮及过敏性皮炎等异常现象。
敏感性肌肤可以说是一种不安定的肌肤,是一种随时处在高度警戒中的皮肤。
其护理要特别留意。
皮肤过敏引起的症状:皮肤过敏造成的疾病包括荨麻疹、接触性皮炎、异位性皮炎等 ,由于这类疾病中有的疾病如接触性皮炎在不同发展阶段 ,用药原则特别是外用药的原则完全不一样 ,处治不当 ,症状反而会加重 ;有的疾病如荨麻疹虽然也可以自愈 ,但如果病情严重时 ,有引起喉头水肿和过敏性休克的可能 ,因而 ,王大夫建议患者除非患有很轻的荨麻疹 ,可以自己口服抗组胺药物来治疗 ,其他的情况下 ,特别是在自己用药后症状仍不减轻时 ,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治疗 ,而不能图一时省事。
皮肤为什么会出现皮肤过敏?1、年龄增长,使皮肤分泌功能退化,皮肤在岁月的消磨下,会变得较薄,它的保护层功能亦随之减弱。
2、长期暴露在阳光或空气污染的环境中,烟雾、灰屑、紫外光UVA和UVB,以及红外线,均会损害皮肤,因为它们产生的游离子能破坏皮肤的脂质保护层。
3、劣质化妆品或不当药物伤害。
4、生理因素,压力、精神紧张和情绪低落,都会减弱皮肤的天然抵抗力,引致它的自我修护机能亦随之减慢。
如内分泌紊乱。
5、天气:面对天气的转变,肌肤亦需要额外的适应,例如在寒冷天气中,如果皮肤没有充分滋润的话,便很容易受到伤害。
6、添加剂:一些护肤品中的成分如防腐、染料、乳化剂和香料,都有可能使皮肤变得敏感。
7、特异体质对皮肤过敏现象应采取什麽应变措施?1、应停用所有的化妆品,让皮肤有缓冲的时间,如果平时就使用低敏性护肤品,便可继续使用;如果是初次或偶尔发生敏感现象,而平日又不使用低敏感性保养品,那麽就要选择具有消炎、镇静作用的皮肤专用保养品,在用清水洗脸之后使用。
如果有持续发红的现象,就要去医院进行脱敏治疗,也可将棉花或纱布充分沾湿注射用的生理盐水后,敷在脸上敏感的部位,这种注射用的生理盐水,安全性高、渗透力好,具有消肿、退红、稳定皮肤的功用,一般而言,几天以后,红肿现象便会消除。
临床分析过敏性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过敏性皮肤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水疱和糜烂等症状。
针对不同的患者,医生需要进行仔细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对过敏性皮肤病的临床分析、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
一、过敏性皮肤病的临床分析过敏性皮肤病主要包括荨麻疹、接触性皮炎和特应性皮炎等多种类型。
患者常常表现为明显的瘙痒、局部皮肤红肿、水疱、糜烂等症状。
“三高病人”更容易诱发过敏性皮肤病,即高敏感性、高过敏体质和高易感性。
在临床分析中,医生需要综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等因素,确定具体的过敏性皮肤病类型。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可以通过皮肤划痕试验、血液检查等方式进行分析。
二、过敏性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1. 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过敏性皮肤病的诊断。
在确定过敏原方面,可以借助皮肤刺激试验、特定IgE抗体检测、血液B淋巴细胞向抑制试验等方法。
2. 治疗:治疗过敏性皮肤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避免过敏原接触:对于接触性皮炎和特应性皮炎患者,避免过敏原是最基本的治疗措施。
医生需要与患者详细沟通,帮助他们找到并避免接触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
b) 局部治疗:局部治疗是缓解症状的重要手段,适用于大部分过敏性皮肤病。
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类固醇外用等局部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急性严重病例,可以考虑使用短期的口服类固醇。
c) 免疫调节治疗:对于症状严重、难以控制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免疫调节治疗。
如光疗、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等。
d) 寻找其他伴发疾病并进行治疗:过敏性皮肤病常常伴随其他系统性疾病,如气喘、食物过敏等。
在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同时,医生需要寻找并针对伴发疾病进行治疗。
三、预防与康复过敏性皮肤病的治疗不仅仅是缓解症状,还需要重视预防与康复。
1. 预防:对于易患过敏性皮肤病的人群,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需要告知患者如何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身体清洁,注意饮食调节等。
皮肤光变态反应试验方法
皮肤光变态反应试验是一种用来检测人体对光敏感的试验方法,通常用于诊断光过敏症等光敏感性皮肤疾病。
这种试验方法可以通
过暴露受试者的皮肤于特定波长的紫外线光线,然后观察皮肤在暴
露后的反应情况来进行评估。
一般来说,进行皮肤光变态反应试验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
波长和光照强度,以及确定暴露时间。
然后将受试者的皮肤暴露在
这些条件下,通常在背部或手臂等较为敏感的部位进行暴露。
在暴
露后,需要对皮肤进行定期观察和评估,记录任何可能出现的红斑、水疱、瘙痒等反应。
在进行皮肤光变态反应试验时,需要注意保护受试者的安全,
避免过度暴露造成皮肤损伤。
同时,也要注意控制实验条件,确保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
析和解释,以便得出科学的结论。
除了传统的紫外线暴露方法,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皮肤光
变态反应试验方法,例如使用特定波长的LED光源进行暴露,或者
结合皮肤生物学标志物来评估光变态反应。
这些新方法在一定程度
上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总的来说,皮肤光变态反应试验方法是一种重要的临床实验方法,对于诊断和研究光敏感性皮肤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试验时,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受试者的安全,并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完善这一试验方法。
上半年皮肤科专科敏感指标
根据上半年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以下是皮肤科专科敏感指标的综合评估报告:
1.病人敏感度评估
上半年,我们共收治了1000名皮肤科病人,其中40%的病人被诊断为敏感性皮肤相关问题,占总体病例的较高比例。
最常见的皮肤敏感症状包括皮疹、瘙痒、发红和疼痛等。
通过对敏感病人的跟踪观察和治疗,我们发现大部分病人对某些化妆品、清洁用品、气候变化和饮食等因素极度敏感。
2.敏感性过敏原评估
通过常见过敏原测试,我们发现花粉、尘螨和宠物毛发是导致敏感性皮肤症状的主要过敏原。
在过敏原暴露后,敏感病人常出现红肿、水泡和发痒等过敏反应。
我们建议敏感病人尽量避免接触这些过敏原,以减少过敏症状的发作。
3.敏感性皮肤护理建议
针对敏感性皮肤,我们建议病人使用温和、无刺激性的护肤产品,尽量避免含有香料和刺激性成分的产品。
病人应该避免过度清洁皮肤,减少频繁洗脸或过度摩擦皮肤的行为。
对于敏感性皮肤来说,保湿是非常重要的,病人应该选择温和的保湿产品并定期补水。
综上所述,上半年的皮肤科专科敏感指标表明敏感性皮肤症状在病人中普遍存在,需要我们加强对于病因的分析和敏感性皮肤的护理建议。
通过合适的治疗和正确的护理方法,我们可以为敏感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和生活质量。
敏感性皮肤知识大全敏感性皮肤就是容易因饮食、情绪或所用的美容用品,导致皮肤表面干燥、发红、起斑点、眼肿、脱皮或生暗疮等。
敏感性皮肤最直接的定义就是“易受刺激而引起某种程度不适的皮肤”,易受刺激是主要关键,这种皮肤一般都比较白,毛孔也较细小,换句话说是视觉上很好的肤质,白细柔嫩不正是皮肤保养所希望的目标吗?所以美容界流行过果酸换肤去角质,目的就是要把角质层变得薄一点,变薄一点当然触感就比较细致,但相对皮肤对外界的抵抗力也自然降低。
通常客人到美容院,是否为敏感性肌肤,有经验的美容师一看即可,而皮肤较脆弱的客人也大都会主动告诉美容师:“我的皮肤比较脆弱,容易敏感”,这种类型的客人在目前美容院护理的客人群中比例相当高。
针对敏感性肌肤的客人,美容师切记要遵守细心观察(除了大面观察之外,细部观察及不断询问客人的感觉及反应,客人极度不适,要停止观察)、专心照顾(一面护肤,一面专注观察过程的变化,一有肤变,立即停止)、小心使用护肤品(选择护肤用品要有专业常识,并小心使用,刺激性较弱的保养品为优先考虑)的“三心”原则,避免护肤过程中引发刺激产生类敏感的不适。
敏感性肌肤在换季的季节最易发生,热温由热变冷,空气中的相对湿度由高变低,很多平常自觉皮肤较脆弱的人,在秋冬时期,无论护肤的选择方式以及护肤用品的选择,都是配合专业秉持“三心”的原则,逐渐改善肤质,让美丽的肌肤臻于至善至美。
敏感性皮肤MM护肤常犯的错误误区一:脸上冒出一堆痘痘,一定是皮肤没洗干净正解:很多人都认为只要长了痘痘,肯定和清洁不彻底有关系,于是疯狂的洗脸去角质,其实这样只会让你的脆弱的痘痘肌肤更受伤害。
正确的方法:痘痘的出现,有可能是肌肤敏感的症状,或是因为压力而发的成人痘痘,这时要去看医生。
专业医师看过建议你采取什么样的护理方式,使用什么样的护理产品和药物,你再采取行动。
而不能一味的猛擦治痘产品,或去角质或深层清洁,这些都会更加刺激皮肤。
误区二:皮肤粗糙、红红干干的,好难看,多用些粉遮起来正解:发炎了,要停止化妆,正在发炎的肌肤很是敏感,要首先停止化妆。
过敏性皮炎的诊断鉴别药疹:有明确的服药吏,有一定的潜伏期,皮损突然发生,除固定型药疹外,多对称分布。
疥疮:有接触感染史、易感部位和典型皮肤病变。
如果能发现疥疮,就可以确诊。
判断方法1:急性湿疹敏感体质自我检测这是医生诊断的敏感体质,或者有过敏家族史。
如果你使用酸性保养品,如果你是酸性的,你会感到刺痛。
如果你喝了酒或长时间呆在没有空气的房间里,你的皮肤会变得又红又热,冬天会发痒,皮肤内外干燥,大量油脂,但你的皮肤看起来很暗,你的皮肤很薄,在阳光下会变红,如果有以上三种症状,基本上属于敏感体质。
敏感体质自测只要一熬夜,隔天肌肤就泛红发痒曝晒后,皮肤泛红久久不褪。
压力太大或疲劳时就会出现敏感症状,皮肤在换季忽冷忽热、或湿度增加时,会脱皮或发痒。
每次月经之前,皮肤会变得粗糙,出现红疹或脱皮,如果上述症状多于三个,基本上属于暂时性敏感肌肤。
判断方法2:(1)更换长期使用的化妆品品牌时,皮肤会暂时无法适应;(2)有皮肤病犯罪记录,皮肤脆弱;(3)比普通人更容易长出粉刺或水泡;(4)即使是抖动被褥,窗帘布,都容易引起发痒的现象;(5)季节交替时,肤质变化明显不同于平常;(6)皮肤易因使用果酸类等制品,产生灼热刺痛感;(7)对汗水,眼药水,游泳池水等也过敏;(8)对于按摩或温度变化等物理刺激,会出现皮肤发红等现象。
11.出汗后瘙痒疼痛2。
皮肤总是粗糙的,经常脱皮。
由于压力或疲劳,事物会增长。
一旦使用新化妆品,皮肤问题就会发生5、过去一二年内曾因使用化妆品而导致肌肤发炎,出疹,一晒到紫外线,肌肤就会发红,痛。
b:美容保养的症状:1、洗脸后肌肤会紧绷,发红。
(角质防御机能弱)2.涂抹乳液后,皮肤经常感到刺痛。
(角质防御功能弱,酒精过敏)3。
涂抹高保湿美容乳液后,皮肤会瘙痒和刺痛。
(润肤霜过敏)4。
防晒产品不适合你。
(紫外线吸收剂过敏)5。
按摩或使用面膜会感到刺激。
(物理刺激过敏)C:物理和环境因素:1、患有花芬症,会对金属等物品过敏。
如何诊断敏感性皮肤敏感性皮肤的确切含义尚未达成一致。
一般认为敏感性皮肤是一种高度不耐受的皮肤状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激惹而产生刺痛、烧灼、紧绷、瘙痒等主观症状的多因子综合征,皮肤外观正常或伴有轻度的脱屑、红斑和干燥。
在进行敏感性皮肤诊断的时候,首先要从症状表现入手。
敏感性皮肤患者多表现为痒、刺痛感、针刺感、烧灼感、紧绷感。
其严重程度不一,有个体差异。
在用化妆品后,不适感加重,有的甚至不能耐受任何护肤品。
可在用后数分钟出现,也可在数小时,甚至数天后出现。
有时可见皮肤干燥、面部红斑、细小鳞屑。
面部容易潮红。
临床类型可分为:1.环境型常见于肤色白、干、薄的皮肤,主要对环境因素出现反应,如对冷、热、快速的温度变化等敏感。
可频繁的出现面部潮红。
2.化妆品型主要对化妆品出现反应。
3.非常敏感型对外源性的因素如化妆品、环境因素和内源性因素都可出现严重的反应。
敏感性皮肤的诊断属于皮肤化学探测试验,包括乳酸试验、十二烷基硫酸钠试验、氯仿-甲醇混合液试验、二甲基亚砜试验、乙酰胺试验、水洗激发试验、辣椒素试验。
具代表性的乳酸试验有两种方法:①10%乳酸水溶液在室温下用棉签抹在鼻唇沟和面颊部;②让受试者在42℃、相对湿度80%的小室内,充分出汗,接着涂5%乳酸水溶液在鼻唇沟和面颊部。
在2分半钟和5分钟时用4分法评判刺痛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试验阳性的个体并不一定就是敏感性皮肤。
借助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用非创伤性技术测量生物物理参数评价皮肤微小程度的改变,如用皮肤水分蒸发测量仪测量皮肤经表皮的失水量,硅胶复制和鳞屑测量仪评价皮肤二维或三维表面结构,皮肤色度分光仪测量皮肤颜色,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皮肤血流情况,A型超声仪检查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的厚度改变。
测量皮肤经表皮失水量是最经典的指标。
温馨提示:敏感性皮肤与“皮肤过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皮肤过敏是一种变态反应,由变应原进入机体后,促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引发抗原抗体反应,表现为红斑、丘疹、风团等临床客观体征,常伴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