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试报告模板.pdf
- 格式:pdf
- 大小:185.82 KB
- 文档页数:10
小试报告格式小试报告格式小试报告格式篇一:小试总结撰写格式实验总结主要内容1 基本信息1.1 产品名称产品的中英文通用名、化学名1.2 结构产品的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1.3 理化性质产品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性状— 1 —9 成品的质量标准成品质量标准10 产品的包装、及包装材料的选择依据及储存条件选择什么材质的包装材料储存产品(包括内包装和外包装),产品的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避光、是否需要充氮或真空包装)等11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向12 工艺研究数据汇总表示例如下:工艺研究数据汇总表附录1、连续三批全检合格品的分析报告:备注中注明引用实验数据的批号所在的记录本号码,以便核对。
—— 2 附录2、附:所用原料及中间体、成品的MSDS资料。
附录3、参考文献— 3 —篇二:小试报告小试总结报告一、小试方法与目的此次小试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好氧培养试验和厌氧培养试验。
好氧试验是在海达污水组合池的第二好氧池中引水,加入500ppm硫酸铝、50ppm脱色剂和3~5ppm的PAM,经搅拌反应沉淀后取上清液打入好氧小试装置中,同时投加营养剂(葡萄糖)调整COD于400mgL 左右,曝气培养20小时左右后,经沉降取上清液检测COD去除率、活性污泥的生物镜相及甲醛含量。
连续做3~5天,若COD去除率较高,生物镜相下微生物种类数量均正常,则说明加入的脱色剂8.报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密相气力输送技术.北京:969.电子文献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0.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刘桂腾.单鼓音乐研究.田联韬.民族音乐论文集.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1990∶176-77 11.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温廷宽,王鲁豫.古代艺术辞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篇五:小试报告小试报告青岛鑫邦源化工有限公司对四川宜宾纸业纸机系统浆样微生物检测及不同杀菌剂在同等用量的情况下杀菌剂效果对比实验。
修订历史页Revision History Page:目录1 项目概述 (5)2 产品信息 (5)3 总反应方程式、化合物分子式、分子量及编号 (5)4 步骤一:化合物X0102-A的制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化合物X0102-A的工艺 (5)4.1.1. 配平的反应方程式 (5)4.1.2. 原料用量配比 (5)4.1.3. 仪器设备及要求 (6)4.1.4. 工艺描述 (6)4.1.5. 问题分析及讨论(反应条件筛选、优化,数据汇总、分析,总结等)84.1.6. 工艺流程图 (8)4.1.7. 化合物X0102-A的物理性质 (8)4.2. 分析方法及图谱 (9)4.2.1. 原料 (9)4.2.2. 中控 (9)4.2.3. 化合物X0102-A的规格 (10)4.2.4. 谱图 (10)4.3. MSDS 及安全信息 (10)4.3.1. 反应安全信息表 (10)4.3.2. 物料的MSDS (12)4.3.2.1.的MSDS124.3.2.2.的MSDS124.3.2.3.的MSDS125 步骤二:化合物X0102-B的制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化合物X0102-B的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 配平的反应方程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 原料用量配比..........................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 仪器设备及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4. 工艺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5. 问题分析及讨论(反应条件筛选、优化,数据汇总、分析,总结等)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名称)测试报告测试执行人员签:___________ _ 测试负责人签字:__________ __ _ 开发负责人签字:_________ ___ _ 项目负责人签字:________ ____ _ 研发部经理签字:_______ _ _____XXXXXXXXXXX公司软件测试组XXXX年XX月目录1 测试概要 (1)1.1 项目信息 (1)1.2 测试阶段 (1)2 测试结果 (1)2.1 测试结论 (1)2.2 测试总结 (1)3 测试环境 (2)3.1 系统拓扑图 (2)3.2 环境详细信息 (2)4 测试分析 (3)4.1 测试进度总结 (3)4.2 测试需求覆盖情况 (3)5 缺陷统计与分析 (4)5.1 按功能模块划分 (4)5.2 按状态分布 (4)5.3 缺陷收敛情况 (5)5.4 遗留缺陷 (5)6 建议 (5)1 测试概要1.1 项目信息1.2 测试阶段[描述测试所处阶段,描述本次系统测试是第几轮和所涵盖的测试类型。
如下示例] 本次测试属于系统测试第一轮,测试类型包括:安装测试、功能测试、易用性测试、安全性测试、兼容性测试、文档测试、性能测试和稳定性测试。
2 测试结果2.1 测试结论[说明本轮测试完成后,是否存在遗留问题,是否通过测试,是否测试通过。
] 2.2 测试总结[对本次验收测试工作进行总结。
]3 测试环境3.1 系统拓扑图[使用Visio画出本次验收测试的测试环境框图。
如下示例:]3.2 环境详细信息[列出本次验收测试使用到的所有软硬件设备信息,列表内容应该包含测试环境框图中的所有软硬件。
]4 测试分析4.1 测试进度总结➢进度偏差:延迟(或者提前)2天。
➢偏差原因分析:测试人员***请病假两天,由于最初没有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导致这期间该测试项目被挂起。
➢经验总结:。
4.2 测试需求覆盖情况5 缺陷统计与分析5.1 按功能模块划分[如下示例:]5.2 按状态分布[如下示例:]5.3 缺陷收敛情况[如下示例:其中“重复出现”指在上几轮测试中重复出现缺陷的个数]5.4 遗留缺陷[如下示例:“遗留缺陷”指项目负责人、开发负责人、测试负责人及评审小组讨论通过后,确定本版本不予的修改的缺陷]6 建议[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每条意见和建议最好能提出解决办法。
第1篇一、实验目的(简要描述实验的目的和预期达到的效果)二、实验原理(简要介绍实验的理论依据和反应机理)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列出实验中使用的化学试剂、原料、溶剂等)- (列出实验中使用的固体、液体、气体等)- (列出实验中使用的添加剂、催化剂等)2. 实验仪器:- (列出实验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如反应釜、搅拌器、温度计、压力计、分光光度计等)- (列出实验中使用的辅助设备,如过滤器、冷凝器、蒸馏装置等)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 (描述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如仪器设备的检查、试剂的配制、实验环境的准备等)2. 实验操作:- (详细描述实验操作步骤,包括加料顺序、反应条件、搅拌速度、加热方式等)- (描述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如颜色变化、气体产生、温度变化等)3. 实验记录:- (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数据,如温度、压力、反应时间、产物产量等)- (记录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 (列出实验得到的各项数据,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产物含量等)- (附上实验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图表等)2. 结果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实验现象,探讨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误差来源)- (讨论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六、实验讨论1. 实验现象分析:- (分析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如颜色变化、气体产生等)- (讨论实验现象与理论预期的差异)2. 影响因素探讨:- (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等) - (讨论如何优化实验条件以提高实验效果)3. 实验改进建议:- (针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七、实验结论(总结实验结果,明确实验目的是否达到,并对实验进行评价)八、参考文献(列出实验过程中参考的文献资料)九、附录1. 实验数据表2. 实验现象描述3. 实验设备参数4. 实验记录---注意: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实验报告应根据实际实验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
试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模板
1. 实验目的
- 清楚明确地说明本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2. 实验原理
- 对实验使用的原理和理论进行简要介绍。
3. 实验装置与仪器
- 描述实验所使用的装置和仪器,并说明其原理和特点。
4. 实验步骤
- 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方法。
5. 实验数据
- 将实验过程中所测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记录。
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并得出结论。
7. 实验讨论
- 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法和改
进意见。
8. 实验总结
- 简要总结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并提出个人的感想
和体会。
9.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记录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阐述解决的方法。
10. 参考文献
- 引用所参考的文献和资料。
备注:
- 实验报告应该清晰、简洁地表达实验的内容和结果。
- 图表应该清晰、标注明确。
- 表格应该规范、整洁地展示。
- 实验报告应该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撰写。
不同学校和学院可能有不同的报告格式要求,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 实验报告要保持客观、准确,避免主观臆断和夸大其词。
- 实验报告要注意语法和拼写的正确性。
小试总结报告一、小试方法与目的此次小试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好氧培养试验和厌氧培养试验。
好氧试验是在海达污水组合池的第二好氧池中引水,加入500ppm 硫酸铝、50ppm脱色剂和3~5ppm的PAM,经搅拌反应沉淀后取上清液打入好氧小试装置中,同时投加营养剂(葡萄糖)调整COD于400mg/L 左右,曝气培养20小时左右后,经沉降取上清液检测COD去除率、活性污泥的生物镜相及甲醛含量。
连续做3~5天,若COD去除率较高,生物镜相下微生物种类数量均正常,则说明加入的脱色剂(双氰胺-甲醛缩聚物)对好氧菌没有抑制性和灭菌性。
厌氧试验是在海达污水组合池的第二好氧池中引水,加入500ppm 硫酸铝,50ppm脱色剂,3~5ppmPAM。
经沉淀后取上清液用海达厂里的染料调整色度至200~300倍,加入厌氧污泥,定时摇动,经培养20小时左右后,取上清液检测色度。
连续做3~5天,若色度去除率没有大幅变化,则说明加入脱色剂(双氰胺-甲醛缩聚物)对厌氧菌没有抑制性和灭菌性。
二、小试装置:2.1好氧小试装置两个不锈钢桶,一个做加药沉淀池用(用于废水与硫酸铝、脱色剂和PAM反应并沉淀)。
规格为2m×1m×0.5m。
另一个做活性污泥曝气池用。
规格为3.8m×1.5m×1m。
底层铺穿孔曝气管。
2.2厌氧小试装置采用500ml塑料瓶。
2.3试验仪器COD测试仪器,色度具塞比色管,显微镜等。
检测COD方法:微波消解法。
三、小试检测数据与说明3.1 好氧空白样试验直接引第二好氧池出水入小试曝气池内,投入活性污泥(象山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并投加适量葡萄糖,曝气培养20小时,检测前后COD及色度变化情况,具体数据如下:表3.1-1 好氧空白样培菌小试数据剂是否对好氧菌有抑制性或灭菌性。
3.2 好氧小试试验引第二好氧池出水入加药沉淀池,投加500ppm硫酸铝,50ppm脱色剂,3~5ppmPAM,经搅拌反应沉淀后取上清液打入小试曝气池中,并投加适量葡萄糖调整COD,经曝气培养20小时后取上清液做分析,具体数据如下:表3.2-1 脱色剂好氧培菌小试数据较多,说明脱色剂对好氧菌无灭菌性或抑制性。
测试报告范例
公司名称:XXX有限公司
测试人员:XXX
测试日期:2021年8月1日-2021年8月30日
测试目的:测试新版本的软件是否符合公司规定的标准和要求测试环境:
- 操作系统:Windows 10
- 设备种类:笔记本电脑、台式机
- 浏览器:Google Chrome、Microsoft Edge、Mozilla Firefox
- 邮件客户端:Outlook、Gmail
- 软件:公司内部开发的OA办公系统、微信客户端、QQ客户端
测试内容:
- 安装新版本的软件
- 运行软件,测试其主要功能
- 在不同的操作系统、设备、浏览器、邮件客户端上运行软件- 使用公司OA系统与新版本软件进行集成测试
- 与微信、QQ客户端进行集成测试
测试结果:
结果总结:新版本的软件在主要功能方面表现良好,符合公司制定的标准和要求。
但在集成测试方面,与公司OA系统的集成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修复和测试。
测试建议:
- 对公司OA系统与新版本软件的集成问题进行修复和进一步测试
- 编写更为详细的用户手册,使用户更好地了解软件的主要功能和操作方法
- 在今后的发布版本中增加更多的测试用例,以提高软件质量测试结论:
本次测试结果显示,新版本的软件在主要功能方面表现良好,符合公司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但在集成测试方面,与公司OA系统的集成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修复和测试。
我们将根据测试结果提供的建议进行改进和修复,以提高软件质量和用户体验度。
(完整版)测试报告模板测试报告模板一、背景和目的在这个部分中,应该介绍测试的背景和目的。
说明测试的原因和测试项目的目标。
二、测试范围在这一部分中,应该说明本次测试的范围,涵盖的系统、模块或功能等。
同时,也可以介绍一些测试的排除项,即未进行测试的部分。
三、测试环境在这一部分中,应该详细描述测试所使用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
包括测试所用的操作系统版本、数据库版本、浏览器版本等。
四、测试方法在这一部分中,应该详细描述测试所采用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策略。
可以根据测试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采用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不同的测试方法。
五、测试计划和进度在这一部分中,应该详细描述测试的计划和进度。
包括测试的时间安排、测试的人员分配等。
六、测试结果在这一部分中,应该详细描述测试的结果。
包括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bug、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
七、测试总结在这一部分中,应该对本次测试进行总结和评估。
可以从测试的效果、测试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
八、建议和改进在这一部分中,应该给出对于软件产品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可以结合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给出针对性的建议。
九、附件在这一部分中,可以附上一些测试过程中的截图、测试用例、测试数据等附件。
附件应该与测试报告的内容相关。
结语以上为本次测试报告的模板,在实际的测试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测试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希望本次测试报告能够对测试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为软件产品的质量保证工作做出贡献。
(以上内容为测试报告模板,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