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畅谈理想
- 格式:pptx
- 大小:86.33 KB
- 文档页数:55
畅谈理想【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人生理想,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感受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愿意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全力以赴地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崇高的社会理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知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理解理想的重要作用,知道理想与幻想、空想的区别;知道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懂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重点难点】重点潮想的作用;我们现阶段的共同理想。
难点:、如何规划和设计自己的理想;如何理解艰苦奋斗没有过时。
【教学方法】情感体验法,合作探究法,情景教学法,讲述法,讨论分析法。
【学情分析】什么是理想?人到底要不要有理想?雨果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能生活。
你要了解生存和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
”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讲:有了正确的理想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才会努力去学习去生活,才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重提理想是必需的。
目前由于升学的竞争压力,学生长时间心理疲惫;加上文化的多元性导致的价值观的迷茫、理想信念的缺乏,使我们的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的人生奋斗目标。
猛一提到理想,还会出现短暂的茫然和沉默。
这些现状给我们的教学增加了相当的难度。
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讲,共产主义社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中国人奋斗了几十年,到现在为什么还没有实现?我们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什么?作为青少年我们又能为之做些什么?这些问题对于他们来讲可能平时从来就没有去深究过!所以今天提出来,他们不容易理解。
而且学生多元的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社会理想的淡漠、对共产主义信念的怀疑。
关于艰苦奋斗精神,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们,尤其是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们来讲更只是一句口号,一段历史,一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老师用来说教的字词,对艰苦奋斗的理解停留在较低水平,认识模糊而且片面,对艰苦奋斗的重要性更多地理解为空洞的说教,更谈不上在实践中培养和发扬了。
因此,教师在这两个方面联系学生的实际进行突破。
第一节畅谈理想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理想,体会实现理想必须经过艰苦奋斗。
2. 崇高的理想是激励人前进的不懈动力。
【能力目标】 1. 能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处理好个人理想与祖国需要之间的关系。
2.培养艰苦奋斗精神,把理想变为现实。
知识积累一、选择天地:(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有关理想的观点正确的是()A、个人的理想是个人的,全凭兴趣爱好而定B个人的理想要考虑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可盲目C个人的理想要与祖国的需要和要求结合起来D个人的理想要与社会共同理想融为一体2、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形态B当前,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实现社会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D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3、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艰苦奋斗已成为过去时,因为艰苦奋斗不利于扩大内需B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艰苦奋斗精神C实现个人理想离不开艰苦奋斗D艰苦奋斗精神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同在二、轻松概括:(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一个道理)1.在当代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物质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
三、能言善辩1.论“艰苦奋斗”在初三毕业班一次主题班会课上,语文、数学、英语三个课代表就“艰苦奋斗”发言。
语文课代表:“昔人已乘黄鹤去。
” 英语课代表:“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
”数学课代表:“直线一条”。
你认为哪个代表的观点最合理?为什么?探究园地一、想象空间1. 请你展开联想的翅膀,为我们描绘一幅人类理想社会的蓝图2. 请你展望一下在理想社会里人类如何生活。
二、观察与思考1. 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以及我国的大同世界论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后何不同?2. 为了实现理想社会,你准备做什么?答案:一、选择天地: 1 、BCD 2、BCD 3 、BCD二、轻松概括: 1.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2. 人类最高理想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三、能言善辩 1 .选语文课代表不得分。
畅谈理想【学习目标】1、明白什么是理想2.了解理想也是能够调整和改变的,明白理想对个人的重要性。
3.分析理想与空想、空想的本质区别,树立并尽力实现自己的人一辈子理想。
【学习重点】重点:明白理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树立并尽力实现自己的人一辈子理想【学法指导】1.注意归纳教材知识;2.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试探;3.结合社会热点人物体验、感悟。
一、自主学习案:一、用一句话归纳本课的学习内容,确实是:二、○查一查:赞美理想的名言。
(至少两句)3、什么是理想?理想对咱们成长有何作用?4、请你讲述鲁迅三易其志的故事。
并谈谈自己从中的感悟?5、理想与空想、空想的本质区别是什么?6、今天,你拥有理想吗?你的理想是什么?想一想,然后写在那个地址。
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你感觉应该从那些方面尽力?我的困惑自学品级:(ABC)组长签字:二、合作探讨案:1、搜集本组内同窗的理想有那些,,,,,,。
(1)从这些搜集结果中,你有什么感悟?(2)请你们认真分析这些理想是不是都可能实现?若是要实现这些理想,你感觉应该做那些预备?(3)假设人一辈子没有理想或是错误庸俗的理想。
,你感觉会如何?情境二:达尔文一生钟情于科学研究,他长期坚持到野外观看动植物的习性,1859年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
谈到科学研究,他曾直言不讳地说道:“我之因此热衷于科学的研究,是因为我坚信一点一滴、日积月累的自然科学发明与发觉,总会对人类有一些益处,何况研究本身也十分有趣。
同时,坦白地说,我不只希望受到其他博物学者的尊重,更想在科学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这野心引导我一步步前进。
”周恩来青年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念书”的伟大理想。
他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振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理想的导引。
1976年,周恩来总理不幸病逝,他为祖国操劳一生的辉煌品质,深深地感动了那时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的心,他下令纽约联合国总部为周总理下半旗致哀。
从上面的故事你可得出哪些结论?三、当堂检测案:1.北川中学高三学生代国宏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双腿,通过刻苦训练,今天的代国宏已经成为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百米蛙泳冠军、百米仰泳季军、伦敦残奥会队员。
畅谈理想教案2九年级政治教案教学内容:远大的社会共同理想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社会的共同理想2、了解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共同理想3、明确共同理想的实现需要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教学重点:共同理想的实现需要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理想并不仅仅属于个人,也属于国家和民族。
从一个人理想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个人理想是对个人未来的设想和希望,它包括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生活和家庭的理想;社会理想是对美好的社会制度的追求和向往。
在畅谈了我们的个人理想之后,我们一起来了解我国的共同理想。
●二、讲授新课【师】社会共同理想是对美好的社会制度的追求和向往,是处在一定历史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共同的奋斗目标。
你知道哪些古今中外的社会理想?【生】(讨论2-3分钟,然后派代表回答)【师】根据以下资料进行适当的补充1、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法律思想家。
他出生在雅典一个富有的奴隶主贵族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
他的生日据说与太阳王阿波罗相同,都是5月21日。
柏拉图的法律思想应当分成为二个阶段。
他前期的思想是重人治而轻法治,体现在他的"哲学王"思想,认为哲学家的决策比法律更高明,有"贤人而无需法律"。
他后期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在坚持哲学家是国王的前提下,承认了法律的作用,主张人治与法治相结合,甚至认为"无法之国家必覆灭。
"他思想的闪光处集中于其着作《理想国》: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正义、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应当由统治者、军人、劳动者三种等级的人组成,而奴隶则只是一种活的财富。
柏拉图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法学家,他的思想当然要受到历史与阶级的局限。
马克思在揭露柏拉图的理想国时指出:"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分工被说成是国家的构成原则,就这一点说,他的理想国只是埃及种姓制度在雅典的理想化"。
第四单元第一节畅谈理想教案第一课时多彩的个人理想一、设计依据(一)客观依据发人生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正确崇高的理想是催人奋斗的力量源泉。
2、教材内容:①特点:“多彩的个人理想”是关于个人理想的内容,理论性不是很强,但与学生联系很紧密,主要侧重于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②重点:什么是理想;理想的变化。
③难点:理想与幻想、空想的区别;理想实现的条件。
3、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
(二)主观依据1、教学目标①情感、态度、价值观:理想是指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正确甚至崇高的理想,是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每个人都要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
②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辩证思维能力。
③知识:明确理想对于个人的重要性,知道理想也是调整和改变的。
2、教学方法①教法:案例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法。
②学法:自主体验。
3、教学模式走进生活——明确观点——深入体验——学会运用二、设计理念根据教材第一框“多彩的个人理想”采用了多种活动进行阐述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我的理想》,得出理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
通过对比自身过去和现在的理想,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话题中来,使内容变得充实而有趣,从而感悟理想是会发生变化的,人生不能没有理想,否则就会走上歧途。
三、过程设计【走进生活】情境一:袁隆平的“梦”“泥腿子”科学家袁隆平的超级水稻梦——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的比高粱还长,比扫帚还长,子粒比花生还大,很高兴。
我就在稻穗下乘凉。
这是我的一个梦,现实还差得远……师:你从袁隆平的“梦”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生:人们都有对自己未来的设想。
师:人们都需要有理想。
【明确观点】师:大家还记得自己在幼儿园时的理想吗?生:略。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师:又有谁记得自己小学时候的理想呢?生:略。
师:现在面临初中毕业,你又有什么打算呢?生:略。
师:在我们个人的成长中,每个阶段的理想固定不变吗?生:不是。
师:没有一个人的理想是固定不变的,这说明了什么?生:人民对理想的认识在不断加深,也在不断调整之中。
畅谈理想教案1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多彩的个人理想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确什么是理想并进一步树立远大理想。
2、明确理想是在不断变化的,不同的理想造就不同的人生。
3、区分理想、幻想与空想。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凡有所成就的人必经"立大志"阶段,"志"就是人的理想,它犹如浩瀚海洋中的灯塔,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他,在我们受挫折时就会萎靡不振,唉声叹气!这无疑不利于我们成才,因而我们必须时刻以"志"激励自己成人成材。
●二、讲授新课【提问】理想是我们前进中的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那什么是理想呢?(学生看书后回答)【明确】理想,是人们对于自己未来的蓝图和设想。
【提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你过去的理想是什么?现在的理想又是什么?说给大家听听填写教材065活动建议【明确】在成长过程中,人们对理想的认识会不断加深,也会不断调整自己的理想。
【读书指导】教材66页《我的理想》【议一议】"母鸡的理想是在庭院中啄食,所以它的翅膀就不能再飞翔;鹰的理想是翱翔蓝天,所以才有了搏击风雨的强健双翼。
"这句话的内涵是什么?你认同吗?(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进行归纳)【明确】不同的理想造就不同的人生。
【提问】假如人生没有理想,会怎样?(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7页马加爵的事例)【明确】如果人生失去理想,失去追求目标,失去正确方向,就容易走上歧途。
【提问】理想与幻想、空想有区别吗?(学生讨论并回答)【明确】幻想、空想只是一个随时可以改编、随时可以丢弃的梦,而理想意味着要有把它变成现实的动力、勇气和方法。
●三、小结合唱歌曲《真心英雄》结束本课时。
●四、巩固练习1、在成长过程中,人们对理想的认识会不断---------- ,也会不断---------- 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