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玛纳斯军事基地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5
盘点美国境内建有军事基地的十大城市一、费耶特维尔.北卡罗莱纳这是一个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城市,有17.5万居民,是美国布拉格堡军事基地和波普空军基地驻地。
布拉格堡军事基地在费耶特维尔西部,这是全球最大的军事基地之一,并且是美国陆军唯一的空降兵——第82空降师、美国特种部队和美国陆军最大的保障司令部所在地。
波普空军基地位于费耶特维尔北部,紧邻布拉格堡军事基地。
二、汉普顿锚地.弗吉尼亚弗吉尼亚州就是由数十个沿着宾夕法尼亚的城镇和城市建立起来的州。
汉普顿锚地最繁华的地区的人口大约有 170万,被划分成五个区域:诺福克、小石城、朴茨茅斯、新港和约克城。
汉普顿锚地有如下军事基地:.尤斯蒂斯堡基地:这是美国陆军运输师所在地,有9000英亩训练场地.门罗堡基地:是美国最后一个机动军事基地,计划在2011年9月关闭。
现在门罗堡基地最主要的“承租人”是美国陆军训练与条例司令部.兰利空军基地:美国空军第一支和第192支战机联队,和美国第480情报联队,以及空战指挥司令部所在地。
.诺福克海军站:是美国海军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海军站。
诺福克海军站保障美国海军在大西洋、地中海和印度洋上的任务。
三、杰克逊维尔.弗罗里达杰克逊维尔的海军站是沿着约翰河西岸建成的。
该海军基地是一个多任务基地,有17000名人员,占地大约3400英亩。
佛罗里达是梅波特海军基地——美国第三大舰艇集合地,也是美国海军一个主要基地之一。
四、杰克逊维尔.北卡罗来纳乐洁恩海军基地和海军陆战队新河航空港(全球最大的海军力量)均在此地。
乐洁恩海军基地由400公里长的公路和6500栋建筑物组成的,占地约246平方公里,保障着133568名水兵、陆战队员、退休人员和他们的家庭。
海军陆战队新河航空港同时也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直升机基地。
五、华纳.罗宾森/森特维尔/凯思林.佐治亚州罗宾森空军基地位于佐治亚州森特维尔、凯思林和华纳.罗宾森的繁华地带。
罗宾森空军基地有超过25500名军人和其他人员,并且是佐治亚州最大的工业地区。
美国在世界的驻军分布图2013-10-23 11:29:27|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订阅本文转载自红杏《美国在世界的驻军分布图》目前,美国在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数百处军事基地,海外驻军总数约为37万人,美国在欧洲拥有190多个军事基地,分布于德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希腊、英国、冰岛、中欧、东欧若干国家,...亚太和印度洋地区共有7个基地群分布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美国在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军事基地主要分布于伊拉克、土耳其、科威特、巴林、阿曼、卡塔尔、埃及、阿富汗等国。
美国在欧洲的驻军分布图如下:在德国驻军约为:64600人;在意大利驻军约为:11800人;在英国驻军约为:11400人;在前南地区驻军约为:8800人;在比利时驻军约为:1700人;在希腊驻军约为:500人;在荷兰驻军约为:700人;在葡萄牙驻军约为:3100人;在西班牙军约为:2500人;在匈牙利驻军约为:1300人;在地中海驻军约为:12700人;美国在亚洲的驻军分布图如下:在土耳其驻军约为:2040人;在日本驻军约为:35688人;在韩国驻军约为:29086人;在澳大利亚驻军约为:2500人;在菲律宾驻军约为:117人;在关岛驻军约为:2982人;在新加坡驻军约为:122人;在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岛驻军约为:1500人;在巴林驻军约为:725人;在科威特驻军约为:4690人;在卡塔尔驻军约为:37人;在沙特阿拉伯驻军约为:5110人;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驻军约为:390人;在伊拉克驻军约为:4万人;在阿富汗驻军约为:4万人;美国在非洲的驻军分布图如下:在非洲驻军约为:1400人;在印度洋、波斯湾、红海约有12700人。
美国在美洲的驻军分布图如下:在巴拿马驻军约为:5500人;在古巴约有1600人;其它越有1200人。
阿富汗战争 (2001年)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重定向自阿富汗战争 (2001年))跳转到:导航、搜索本文介绍的是美国为首的联军于2001年发动的反恐战争。
关于苏联于1979年发动的战争,详见“阿富汗战争 (1979年)”。
本条目需要扩充。
(2010年1月11日)请协助改善这篇条目,更进一步的信息可能会在讨论页或扩充请求中找到。
请在扩充条目后将此模板移除。
当前条目或章节需要更新。
请更新本文以反映近况和新增内容。
完成修改时,请移除本模板。
汉漢▼2001年阿富汗战争反恐战争的一部分美军在阿富汗的CH-47运输机日期:2001年10月7日至今(冲突未结束)地点:阿富汗结果:未结束(美军预计2014年12月31日前全数撤退)参战方塔利班基地组织阿富汗北方联盟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洲意大利法国指挥官和领导者奥萨玛·本·拉登†穆罕默德·奥马尔乔治·沃克·布什(2001年-2009年)巴拉克·奥巴马(2009年-至今)兵力塔利班武装分子及其盟友: +120,000 活跃战士(2010) 阿富汗国民军:100,000人北约:约130,000人伤亡与损失超过20,000人阵亡阿富汗保安部队:约6,500人阵亡北方联盟:约200人阵亡联军:1,908人阵亡[1],包括美国1,162人、英国313人、其他433人超过15,000人负伤美国民间承包商:338阵亡,7,224负伤[2]总:9,000阵亡, 25,000负伤平民伤亡约+30,000人或更多2001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2001年10月7日起对阿富汗盖达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为美国对九一一事件的报复,同时也标志着反恐战争的开始。
联军官方指这场战争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盖达成员并惩罚塔勒班对恐怖分子的支援。
而本·拉登已于2011年5月1日被美军击毙。
2009年12月1日,新就任的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宣布在6个月内向阿富汗增兵3万,并于2011年7月开始逐步从阿富汗战场撤出,将于2014年12月31日前完全撤出。
一、阿伯丁武器试验场阿伯丁武器试验场是美国陆军中历史最悠久也最为重要的,是位于美国东海岸马里兰州的阿伯丁平原深处的阿伯丁武器试验场,被称为“美国陆军兵器试验场”。
从1898年的美西战争直到1991年的海湾战争,美国陆军绝大多数常规武器都是在这里经过严格测试才正式批准列装部队的。
无论是枪械等轻武器,还是军用运输车辆、装甲车辆和主战坦克,都必须在阿伯丁试验场完成相应的测试才能上战场。
除了检测美国陆军自己的装备,阿伯丁试验场还担负着对外国陆军武器的性能数据进行检测的任务。
二战中被缴获的轴心国武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得到的苏联造装备等都曾送到这里进行鉴定,美军通过对其进行试验,发现它们的优势和弱点,据此找出克制的方法和新型武器。
也正是因为如此,阿伯丁武器试验场收集和陈列有大量各时期世界陆军武器装备,俨然是陆军武器发展史陈列馆。
二、夸贾林环礁导弹试验场夸贾林环礁导弹试验场位于太平洋中部马绍尔群岛的美国夸贾林环礁导弹试验场则是美国弹道导弹和反弹道导弹的主要试验场。
它建立于1959年,整个环礁由100多个小岛组成,整个靶场共占用15个岛,其中11个岛屿上设有相关的重要仪器设备。
作为模拟实战条件下对导弹防御系统和战略进攻导弹进行试验鉴定的基地,这里建有高度模拟实战条件的反导发射阵地,并配备了先进的电子和光学测量设备。
这里是美国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对地导弹试验的主要弹着区,还是美国唯一进行反导武器系统综合试验和进行反导武器系统作战训练的基地,此外它也是美国外层空间防御前线的前哨基地。
1962年7月该导弹试验场进行了世界首次反导试验,用一枚“奈基-宙斯”反弹道导弹拦载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的洲际导弹。
美国“和平使者”、“民兵-3”、“大力神”、“三叉戟”等洲际导弹都在这里进行过试验。
三、白沙导弹试验场白沙导弹试验场被称为是美国陆军导弹的摇篮,它坐落在新墨西哥州,占地多达8287平方公里,是美国最大的军事设施。
美军中大部分战术导弹都在这里经过严格的检验,世界首次导弹核武器试验也是在这里进行的。
美国在亚太及印度洋地区军事基地扫描亚太地区和印度洋地区这一地区对美国有重要战略价值,故其在这一地区的海外基地数量仅次于欧洲,约占美国海外基地总数的42.7%,共有7个基地群。
这些基地大体呈三线配置:第一线由阿拉斯加、东北亚、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等4个基地群组成,控制着具有战略意义的航道、海峡和海域;第二线由关岛和澳大利亚、新西兰2个基地群组成,是第一线基地的依托和重要的海空运输中转基地,也是重要的监视侦察基地;第三线由夏威夷群岛基地群组成,既是支援亚太地区作战的后方,又是美国本土防御的前哨。
在这些基地中,较为主要的是:设在阿拉斯加的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阿拉斯加空军司令部驻地),设在日本的横须贺、冲绳海军基地,设在韩国的乌山空军基地和汉城基地,设在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海军基地,设在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和阿帕拉海军基地等。
1、阿拉斯加基地群:该基地群可力压欧亚大陆东北角,扼守白令海峡,控制经北极圈进入欧亚大陆的空中航线。
美军在该区的主要基地有: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位于阿拉斯加南部的安克雷奇,系美国空军第11航空队驻地,驻有空军人员7000人,装备F—15战斗机、E-3型预警与控制飞机、C-130运输机等,跑道长3000米。
该基地美军的任务是负责阿拉斯加地区防空、夺取空中优势,同时支援太平洋司令部责任区内的各种应急行动。
艾尔森基地:位于阿拉斯加中部,距费尔班克斯城约 46公里。
驻有美国太平洋空军第354战斗机联队,有2700名空军现役人员,装备有F-16战斗机和A-1攻击机,拥有一条4400米长的跑道。
基地的任务是近距离空中支援和空中拦截。
2、东北亚基地群:该区基地分布于日本、韩国,这些基地控制宗谷海峡、津轻海峡、对马海峡等三海峡,可应对朝鲜半岛的陆战与西北太平洋的海战,构成“岛链”中最重要的一环。
美国在韩国有41个基地,其中陆军有38个,包括龙山卫戍区、凯西兵营、希亚莱兵营、亨利兵营、沃克兵营、乔治兵营、卡洛尔兵营等,空军有2个基地,群山基地和乌山基地,海军有1个基地,镇海海军基地。
吉尔吉斯斯坦政权更迭的深层次原因及未来政局走向吴宏伟/文2010年05月21日15:21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4月7日,吉尔吉斯斯坦发生严重骚乱事件。
短短数天内,吉国内政局发生巨大变化。
原先一直稳固执掌政权的巴基耶夫总统几乎在一夜之间被赶下台,反对派迅速成立了临时政府并逐渐控制了局势。
吉尔吉斯斯坦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变化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吉尔吉斯斯坦会发生如此严重的骚乱并导致巴基耶夫政府垮台?吉未来政局走向如何?这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事件的回顾此次吉尔吉斯斯坦骚乱事件的导火索源于巴基耶夫的一条逮捕令。
他于4月6日和7日逮捕了包括社会民主党主席阿勒马孜别克? 阿塔姆巴耶夫在内的数十名反对派政治家和积极分子,结果引发抗议者示威,并导致塔拉斯发生大规模骚乱。
到4月7日,骚乱已蔓延到多个城市。
纳伦州纳伦市反对派举行集会,要求现政权下台。
11时,纳伦市中心广场已聚集几千人并试图冲击州政府大楼。
一些政府执法人员宣布转向“人民的一边”。
示威者要求州长辞职或转向反对派,否则他们将攻占州政府大楼。
当天大约有1万多名反对派支持者从多个方向向比什凯克市中心进发。
巴基耶夫总统下令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宣布实行宵禁,但事态迅速恶化。
愤怒的示威者占领了电视台、国防部等重要部门,并冲击总统府。
防暴警察鸣枪示警无效后开枪防卫,造成数百人伤亡。
在首都以外地区也发生政府机关大楼被抗议者占领的情况。
眼看大势已去,巴基耶夫逃离首都比什凯克,飞到南部贾拉拉巴德州自己的家乡避难。
反对派迅速成立了以奥通巴耶娃为首的“临时政府”,逐步控制了首都和北方大部分地区。
巴基耶夫与临时政府相互指责,认为对方应该对流血事件负责。
临时政府决定剥夺巴基耶夫豁免权,并向其发出最后通牒。
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4月15日,巴基耶夫飞离贾拉拉巴德前往哈萨克斯坦并宣布辞去总统职务,从而使吉尔吉斯斯坦避免了发生内战的危险。
骚乱发生的深层原因这次吉政治局势突发动荡虽然是由反对派主要人物被捕引起,但最根本原因是吉独立以来逐步积累起来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吉尔吉斯斯坦独立以来,受苏联解体的影响,经济下滑比较严重,人们的生活和过去相比也有很大幅度下降,至今仍没有多少改善和提高,这是吉近年来国内政治局势不断发生动荡的最主要原因。
二战后,美国的军事存在几乎遍及全球,它在世界各地建立的事基地曾达5000多个(其中近半数在海外)。
冷战结束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以及驻在国人民的反对,美军事基地的数量大大减少。
目前美海外军事基地374个,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驻军30多万人;本土基地871个,其中海军基地242个,空军基地384个。
美军目前控制的海上咽喉包括:阿拉斯加湾、朝鲜海峡、印尼望加锡海峡、巽他海峡、马六甲海峡、红海南端曼德海峡、北端苏伊士运河、地中海与大西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古巴以北的佛罗里达海峡、从非洲南端到北美的航道、格陵兰——冰岛——英国航道。
美国在全球的军事基地可分为3个区域:即欧洲、中东和北非区;亚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南北美洲区。
美国长期部署在全球基地的军队超过23万,其中主要集中在德国(7.5万)、日本(4.5万)和韩国(3.75万)。
另外还有部署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14.5万人。
一、欧洲、中东和北非地区欧洲、中东和北非地区历来是美国军事战略的重点,也是美驻军人数较多、军事设施最集中的地区,该区基地数量占美军海外基地总数的53%,并呈两线配置:中欧基地群、南欧基地群以及中东、西亚、北非基地群构成第一线的前沿基地;英国、冰岛和伊比利亚半岛的西欧基地群构成第二线的中间基地。
一共驻有约11.7万美军。
在驻欧美军的总数中有75603人驻在德国。
驻在德国基地的第一步兵师正在伊拉克服役。
美国还在德国驻有第一装甲师,并设有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美国空军在欧洲的总部和重要的后勤中心。
美国的作战飞机从德国的施庞达勒姆空军基地起飞。
美国在意大利驻有1.33万部队。
美海军第六舰队总部设在那不勒斯附近。
阿维亚诺空军基地是美国空军的作战基地,第173空降旅驻在维琴察。
大约有1.2万美军驻在英国,其中大部分是空军人员。
美国第三航空队的总部设在英国的米尔登霍尔。
在西班牙驻有约2000名美军。
浅析吉尔吉斯族的民族性格作者:史帅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第04期【摘要】吉尔吉斯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其民族性格的形成,跟历史、自然环境与地理特点以及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黠戛斯到现在的吉尔吉斯族,该民族形成了兼具游牧民族的崇尚自由和定居民族的安于现状、不能找准自身定位、矛盾性、崇尚权威、崇拜英雄等性格特点。
【关键词】吉尔吉斯族;民族性格【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一、民族性格的定义民族性格是在各民族形成和发展中凝结起来的一个心理状态,是一个民族的共同特征。
民族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对一个民族在现实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产生影响。
在现今世界,特别是中亚五国,都是民族国家,由各主体民族执政,虽然各国不是由单一的民族组成,但是,国家的决策层,主体民族占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为使我国提倡的“一带一路”战略在中亚地区顺利实施,中亚五国各主体民族的民族性格的研究,对于我国在中亚方面策略的决策和应对,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本文从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吉尔吉斯族切入,对该民族的民族性格的特点与成因进行分析。
二、影响吉尔吉斯民族性格形成的原因吉尔吉斯族是中亚地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这个古老的民族相对于中亚其他几个民族而言,有其不同的一面。
吉尔吉斯族的民族性格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跟自然环境与地理特点因素、历史因素和宗教因素息息相关。
(一)自然环境与地理特点因素1.兼具游牧民族的崇尚自由和定居民族的安于现状根据史料的记载,黠戛斯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
但通过相关史料的仔细探究,可以发现,黠戛斯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游牧民族,可以说是处于一种半游牧、半定居的生活状态。
叶尼塞河上游谷地优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一部分黠戛斯人走上了定居生活,但是仍然保留着游牧的传统。
长期的半游牧半定居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为黠戛斯汗国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为汗国的强大提供了条件,一方面,这种生活生产方式,使得黠戛斯人兼具游牧民族跟定居民族的特点:既有游牧民族的热情奔放、崇尚自由,也有定居民族的勤劳勇敢跟安于现状。
预测美国在失去“玛纳斯军事基地”后的五种可能性举措摘要:2009年2月3日到俄罗斯访问的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巴基耶夫向媒体宣布,吉政府已经通过了关于关闭美国驻玛纳斯军事基地期限的决定,并将于近期公布这一决定。
巴基耶夫解释说,玛纳斯基地是在2001年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建立的。
按照当时吉美协商的结果,美军驻扎时间将是一到两年,但到目前为止已经过去了8年。
吉方曾多次向美方提出经济赔偿的要求,但并没有得到美方的理解。
另外,2006年12月美军士兵枪杀一名吉籍机场油罐车司机的事件造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一度引起吉政府和民众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这意味着美国将结束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军事存在,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将失去一个关键的向阿富汗投送兵力和物资的基地,无疑将对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军事行动造成重大影响。
本文将对美国重建通往阿富汗的军事运输线的可能性举措进行以下分析。
关键词:玛纳斯军事基地美国阿富汗反恐军事交通线玛纳斯空军基地于2001年“9.11”事件后建立,随即成为以美军为首的联军在阿富汗开展反恐军事行动的重要基地。
美国每年向吉方提供1.5亿美元的援助,其中的6300万美元用于基地租赁等费用。
自2005年美军关闭驻扎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军事基地后,玛纳斯基地就成了美国在中亚地区唯一的军事基地。
目前,美军主要通过这一基地向阿富汗投送兵力和物资。
玛纳斯基地的存在能够保证通往阿富汗的北部运输线的稳定,即确保能够通过中亚国家向驻阿富汗美军和北约国际安全援助部队运输物资。
由于巴基斯坦通往阿富汗的运输线经常受到塔利班武装分子的袭击,所以确保通过中亚国家向阿富汗运输物资显得尤为重要。
玛纳斯军事基地的关闭无疑对美国在阿富汗战场产生不利影响,随着奥巴马对阿富汗增兵政策的出台,保障对阿富汗的运输畅通显得更为重要。
一在中亚其他国家谋求建立新的军事基地或过境许可俄罗斯尤其警惕中亚地区的态势新发展,警惕美军再度大规模进军中亚。
2月初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巴基耶夫访俄,俄答应提供20亿美元贷款,吉宣布关闭美军在该国的玛纳斯军事基地,要求美军在180天内完成撤离,吉议会随后顺利通过了总统的该项提议。
此事一时轰动世界,一度被认为是俄罗斯2008年果断出击格鲁吉亚之后,在中亚地区向美国率先示强的又一个标志性信号。
此外,为与美军基地相抗衡,早在2003年俄就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附近建立坎特军事基地,与美军的玛纳斯军事基地相距仅20公里。
但中亚国家一贯擅长平衡外交,在大国之间搞平衡博取利益,并没有把宝仅押到一个大国身上。
即便是驱逐美军基地立场强硬的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后来也有松动,并不愿意与美国的关系弄僵.也许是由于俄罗斯财力有限、一时无法兑现援助等因素,3月9日,吉总统巴基耶夫表示,吉准备就是否允许美军继续使用玛纳斯空军基地问题与美国展开新的谈判。
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不久前满怀期待访问俄罗斯,希望俄提供财政支持、帮助塔吉克斯坦应对金融危机,但基本上失望而归,也给美国提供了谈判机会。
美军玛纳斯基地遭到关闭之后,一方面继续与吉政府谈判,希望其改变立场。
同时努力从中亚其他国家寻找替代补给线。
乌兹别克斯坦同意北约使用自己的领土用于向阿富汗运送非军事物资,土库曼斯坦允许北约从其领土运输人道主义物资。
为安抚有关方面的疑虑,美国驻塔吉克斯坦大使雅各布森重申,美国并不准备在任何一个中亚国家开设新的军事基地。
二在反复博弈和联合反恐的共同目的推动下,美国可能取道俄罗斯近年来,包括“基地”组织在内的国际伊斯兰极端势力调整策略,转移战略目标,加紧向高加索地区渗透,伊斯兰极端分子以车臣为中心,与当地极端势力相勾结,为其提供资金、装备,帮助其培训人员,甚至提供雇佣兵。
据俄北高加索军区司令博尔德列夫透露,车臣目前有70多个非法武装团伙,非法武装人员总人数约1200人,其中外国雇佣兵就约有300人。
近期在俄发生的多起恐怖活动中均有国际伊斯兰极端分子参加。
在别斯兰人质事件中被击毙的20多名暴徒中,有10名是阿拉伯雇佣兵,这充分说明俄已成为国际恐怖袭击的重点。
其次是美国等西方国家采取双重标准姑息纵容了车臣非法武装。
虽然“九一一”后,美出于自身反恐及建立国际反恐联盟的需要,对车臣态度开始有所转变,主动把3个车臣非法武装团伙纳入国际恐怖组织,但美等西方国家对车臣的政策并未改变。
去年3月,欧洲委员会宣布将派遣调查小组了解车臣居民生活状况和人权问题,并警告俄当局,如果车臣的人权状况不改善,该组织将替车臣向国际战争罪行法庭提出控诉。
西方的种种干预使车臣问题更加复杂化,给俄解决车臣危机增添了相当的难度。
因此俄罗斯与美国也一直避免关系太僵,更不愿关系破裂。
两国在战略层面一直保持接触,并呈现竞争性缓和态势。
2月7日,美国副总统拜登在第四十五届慕尼黑国际安全论坛上,希望“重启”俄美关系,俄罗斯给予积极回应,俄副总理伊万诺夫表示,除了向阿富汗派兵外,俄将采取一切措施与美国合作,帮助稳定阿富汗的局势。
三通过进一步支持巴基斯坦反恐来打开运输通道巴基斯坦既作为美国的反恐盟国又是阿富汗的邻国本身在支持阿富汗的反恐战争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本身也受到了恐怖组织的不断袭击。
近期巴基斯坦的恐怖袭击事件呈愈演愈烈之势,这暴露了巴安全部队薄弱的反恐能力。
边界地区已是塔利班势力和“基地”组织的活动猖獗之地。
除此之外,巴各地还活跃着其他争取地方利益的组织。
这给巴反恐行动带来了很大不便。
另外,这些恐怖组织行动灵活、组织严密。
他们多采取伏击、遥控炸弹以及自杀式袭击等“游击”方式对巴军政目标发动进攻,造成人员伤亡,从不与安全部队“硬碰硬”。
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保存了自己的实力,还能达到目的。
这个理由也可以成立。
但最近恐怖组织袭击巴警察学校、军队的行动,确实可以看出,巴的反恐能力确实是一个问题:情报机构收集情报能力不足;由军方、准军事部队和警察等组成的安全部队缺乏协调能力;安全机构破案效率低……用巴军事专家的话说,正规军几个小时不能用突击队结束战斗,简直是耻辱。
3月27日,奥巴马政府宣布了新的反恐战略,其中之一就是在未来5年内为巴提供价值3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用来训练巴军和警察部队,大幅度提高其反恐作战能力。
巴基斯坦要使用这项“巴基斯坦反叛乱能力基金”,就得把战略重点由防范印度转向消灭巴境内反叛武装和激进组织上。
对美国的提议,巴总统扎尔达里在3月28日做出积极回应,他表示政府将在4省中的每一个省额外培训2万名(反恐)警察”。
同时他还提出打击恐怖主义的“三位一体”战略,即在打击挑战政府的武装人员的同时,与愿意放弃暴力的武装人员举行和谈,同时着眼于促进武装势力盘踞地区的经济发展。
巴基斯坦对塔利班的打击效果将影响到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力量部署。
四征得中国同意后取道瓦罕走廊进入阿富汗瓦罕走廊是阿富汗东北部一条多山的狭长地区。
1895∼1896年划定边界后,该地成为俄国突厥斯坦、英属印度和中国之间的政治缓冲地带。
整个走廊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最窄处仅15公里,最宽处约75公里。
中阿两国在狭长的瓦罕走廊东端相毗邻,边界线只有92公里。
由于地处僻远,生存环境恶劣,因此尽管阿富汗长期动荡不宁,瓦罕走廊却一直保持着相对的平静。
90年代中期以来,虽然塔利班控制着阿90%以上的国土,但瓦罕走廊一直由北方联盟(主要是实力最强的塔吉克族武装)控制,它远离阿富汗战火,因此不存在难民问题。
瓦罕走廊与中国新疆的塔什库尔干基本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交通联系与人员往来,属于名副其实的“隔离带”。
中美虽然在联合反恐问题上存在共同利益,但是美国军事物资和人员若要经过瓦汗走廊进入阿富汗则必然要经过中国领地,这对中国的领土和战略安全将造成威胁,这一可能相对较小。
五启用卡塔尔乌代德军事基地补给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乌代德基地是伊拉克战争中的重要空军基地之一,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西南45公里,2001年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建工作,是美军在海湾地区最早使用的空军基地之一。
基地建在一望无垠的沙漠之中,面积广大,建筑较分散,四周环绕着层层铁丝网。
靠近公路的一边,新建有3米高、约两公里长的围墙。
围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就建有了望台。
乌代德基地拥有一条4572米长的飞机跑道,是中东地区最长的跑道,足以起降B-52、B-2、C-17等美军最大最重的轰炸机和运输机。
跑道的两边有许多连绵起伏的沙丘,其实在沙丘的掩盖下是一个个巨大的机库。
经过精心的伪装后,敌方导弹很难识别。
近年来,乌代德基地不断扩建,先后投入资金近14亿美元。
基地目前拥有完善、系统的电脑、通讯、指挥和情报设备。
随着美军攻伊行动紧锣密鼓地进行,驻卡塔尔的美军人数和装备也在迅速增加。
目前美军已经有约3300人进驻卡塔尔,另驻有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230辆,M1-A2主战坦克120辆,155MM以上大口径重型榴弹炮约40门。
驻乌代德基地的美军各型军用飞机逾百架,包括F-16战隼战斗机,KC-10、KC-130、KC-135等各型空中加油机以及多架侦察机。
目前已被改建成一个先进的军事设施,拥有4500米的跑道,是现在中东最长的跑道,并且能够容纳120架战机。
该基地原来驻有3000名美军官兵和50架战机,在建成后相信可容纳一万名美军官兵。
在乌代德基地旁边还设有军火库,储存的重装备足以武装一个旅的军队。
但是卡塔尔到阿富汗不仅要经过波斯湾还要经过美国宿敌——伊朗,而美国又怀疑伊朗与塔利班恐怖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显然增加了这一方案的难度,不是明智之举。
结论,综上所述在五个美国为应对阿富汗物资运输通道的可能选择中,可行度最大的应给是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建立新的军事基地或是以某种合作的方式取得从这些国家的过境权,若巴基斯坦境内的反恐军事行动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那么通过巴基斯坦来开辟通往阿富汗交通线的可能性最大;可行性最小的是取道中国再经过瓦罕走廊进入阿富汗;若巴基斯坦和中亚的局势陷入困境而停滞不前的情况出现,则美俄合作或动用乌代德军事基地也将成为可能。
美国在关闭玛纳斯军事基地后究竟作何选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