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四)
- 格式:doc
- 大小:2.30 MB
- 文档页数:6
4.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1、知道力的平衡的概念,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
(重点)2、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并会用它处理简单的平衡问题。
(重点)3、知道什么时超重和失重,知道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会分析、解决超重和失重问题。
(重、难点)4、会解释生活中常见的超重、失重现象知识点1:共点力的平衡问题1、平衡状态:如果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平衡条件:合力等于零,即0=合F 或⎩⎨⎧==00y x F F【知识拓展】解决静态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1、整体法和隔离法:当一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组成系统的每一个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
一般地,求系统内部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时,用隔离法,求系统受到的外力作用时,用整体法。
具体应用中,应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2、力的合成法: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反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据此求任意两个力的合力3、相似三角形法:根据合力为零,把三个力画在一个三角形中,看力的三角形与哪个几何三角形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列方程求解4、正交分解法:正交分解法在处理三力或三力以上平衡问题时,常常先把物体所受的各个力逐一地分解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上,再分别对每个坐标轴上的分力逐一进行代数运算。
【一念对错】1、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加速度为0.()2、物体的速度为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3、合力保持恒定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例1】如图所示,一个重为N 100的小球被夹在竖直的墙壁和A 点之间,已知球心O 与A 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60θ。
所有接触点和面均不计摩擦。
试求小球和墙面的压力对A 点的压力大小。
知识点2:超重和失重1、超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
备战2021高考物理(全国通用)-力学模块考点必练-牛顿运动定律(四)共:15题共:60分钟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倾角为30°,轻弹簧下端固定A物体,A物体质量为m,上表面水平且粗糙,弹簧劲度系数为k,重力加速度为g,初始时A保持静止状态,在A的上表面轻轻放一个与A质量相等的B物体,随后两物体一起运动,则()A.当B放在A上的瞬间,A的加速度仍为零B.当B放在A上的瞬间,A对B的摩擦力为零C.当B放在A上的瞬间,A对B的支持力大于mgD.A和B一起下滑距离时,A和B的速度达到最大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m、2m、3m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和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现用水平拉力拉其中一个质量为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为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当逐渐增大到T时,轻绳刚好被拉断C.当逐渐增大到1.5T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D.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m和2m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2T/33.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如图所示,斜面上放一质量为、长的薄板。
质量为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位于薄板的最下端,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开始时用外力使、静止在斜面上,某时刻给滑块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同时撤去外力,已知重力加速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滑块向上滑行的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B.从、开始运动到、相对静止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为C.从、开始运动到、相对静止的过程中滑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D.从、开始运动到、相对静止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4.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叠放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A、B(B 物体与弹簧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作用在物体A上,使物体A开始向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测得两个物体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施加的瞬间,A,B间的弹力大小为MgB.A,B分离的瞬间,A上升的位移为C.由图像可知,A,B在t1时刻分离,此时弹簧弹力恰好为零D.弹簧恢复到原长时,物体B的速度达到最大值5.如图,一劲度系数为k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30°的光滑固定斜面的底部,另一端和质量为2m的小物块A相连,质量为m的物块B紧靠A一起静止.现用手缓慢斜向下压物体B使弹簧再压缩x0并静止。
4.7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四)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学习目标:1. 知道什么是超重与失重。
2.知道产生超重与失重的条件。
3. 了解生活实际中超重和失重现象。
4.理解超重和失重的实质。
5. 了解超重与失重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的重要应用。
6.会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超重和失重问题。
学习重点: 超重和失重的实质。
学习难点: 应用牛顿定律求解超重和失重问题。
主要内容:一、超重和失重现象1.超重现象(1)定义(力学特征):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叫超重现象。
(2)产生原因(运动学特征):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
(3)发生超重现象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方向无关,只要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物体加速向上运动或减速向下运动都会发生超重现象。
2.失重现象(1)定义(力学特征):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叫失重现象。
(2)产生原因(运动学特征):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3)发生超重现象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方向无关,只要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加速向下运动或减速向上运动都会发生失重现象。
3.完全失重现象—失重的特殊情况(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情况(即与支持物或悬挂物虽然接触但无相互作用)。
(2)产生原因: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就是重力加速度,即只受重力作用,不会再与支持物或悬挂物发生作用。
(3)是否发生完全失重现象与运动(速度)方向无关,只要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即可。
问题:试在右图中分别讨论当G A>G B和G A<G B时弹簧称的示数与GA的关系。
二、注意1.超重和失重的实质:物体超重和失重并不是物体的实际重力变大或变小,物体所受重力G=mg始终存在,且大小方向不随运动状态变化。
只是因为由于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加速度,从而使物体的视重变大变小。
2.物体由于处于地球上不同地理位置而使重力G值略有不同的现象不属于超重和失重现象。
3.判断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关键,是分析物体的加速度。
要灵活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根据牛顿运动定律解决超重、失重的实际问题。
问题:1、手提弹簧秤突然上升一段距离的过程中,有无超重和失重现象2.人突然站立、下蹲的过程中有无、失重现象?3.已调平衡的天平,在竖直方向变速运动的电梯中平衡会否被破坏?4.容器中装有水,在水中有一只木球,用一根橡皮筋将木球系在容器底部。
在失重的条件下,木球将要上浮一些还是要下沉一些?5.两个木块叠放在一起,竖直向上抛出以后的飞行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的弹力?为什么?6.在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天平、杆秤、弹簧秤、水银气压计、水银温度计能否正常工作?7.完全失重时,能否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例一】一个人在地面用尽全力可以举起80kg的重物;当他站在一个在竖直方向做匀变速运动的升降机上时,他最多能举起120kg的重物。
问:该升降机可能作什么运动?【例二】一台起重机的钢丝绳可承受1.4×104kg的拉力,现用它来吊重1.O×102kg 的货物。
若使货物以1.0m/s2加速度上升,钢丝绳是否会断裂?【例三】一台升降机的地板上放着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它跟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可以认为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一根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水平放置,左端跟物体相连,右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开始时弹簧的伸长为△x ,弹簧对物体有水平向右的拉力,求:升降机怎样运动时,物体才能被弹簧拉动?【例四】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m 0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m 。
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L ,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 后停止,然后松手放开。
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以内,则刚松开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 )A .(1+L L ∆)mgB .(1+LL ∆)(m+m 0)g C .L L ∆mg D .LL ∆(m+m 0)g 课堂训练:1.升降机中站着一个人,在升降机减速上升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对地板压力将增大。
B .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将减小。
C .人所受的重力将会减小。
D .人所受的重力保持不变。
2.竖直向上射出的子弹,到达最高点后又竖直落下,如果子弹所受的空气阻力与子弹的速率大小成正比,则( )A .子弹刚射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
B .子弹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值最大。
C .子弹落地时的加速度值最小。
D .子弹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值最小。
3.一个弹簧秤最多能挂上60千克的物体,在以5米/秒2加速下降的电梯里,则它最多能挂上_________千克物体。
如果在电梯内弹簧秤最多能挂上40千克物体,此刻电梯在作__________运动,加速值为__________。
(g 取10米/秒2)4.体重500N 的人站在电梯内,电梯下降时v-t 图像如图所示。
在下列几段时间内,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分别为多大?(g=10m /s 2)(1)l~2s内,N1=_______N(2)5~8s内,N2=_________N(3)10~12s内,N3=______N课后作业:l.木箱中有一个lOKg的物体,钢绳吊着木箱向上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0.5g,至第3s末,钢绳突然断裂,那么,4.5s末物体对木箱的压力是( )A.100N B.0 C.150N D.5N2.电梯内弹簧秤上挂有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电梯在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39.2N,若弹簧秤示数突然变为58.8N,则可以肯定的是( )A.电梯速率突然增加 B.电梯速率突然减小C.电梯突然改变运动方向 D.电梯加速度突然增加E.电梯加速度突然减少 F.电梯突然改变加速度方向3.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站在竖直向上运动着的升降机地板上。
他看到升降机内挂着重物的弹簧秤的示数为40N。
已知弹簧秤下挂着的物体的重力为50N,取g=lOm/s2,则人对地板的压力为( )A.大于500N B.小于500NC.等于500N D.上述说法均不对4.一个小杯子的侧壁有一小孔,杯内盛水后,水会从小孔射出。
现使杯自由下落,则杯中的水( )A.会比静止时射得更远些B.会比静止时射得更近些C.与静止时射得一样远D.不会射出5.原来作匀速运动的升降机内,有一被伸长弹簧拉住的、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A静止在地板上,如图所示。
现发现物体A突然被弹簧拉向右方。
由此可判断,此时升降机的运动可能是( )A.加速上升 B.减速上升C.加速下降 D.减速下降6.质量为M的人站在地面上,用绳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m的重物从高处放下。
若重物以加速度a下降(a<g),则人对地面压力为( )A.(M+m)g-ma B.M(g-a)-maC.(M-m)g+ma D.Mg-ma7.某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质量为60kg的物体,在一加速下降的电梯里最多能举起质量为80kg的物体,则电梯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如果电梯以这个加速度匀加速上升,这个人在电梯内最多能举起质量为___________的物体(取g=lOm/s2)。
8.一物体受竖直向上拉力F作用,当拉力F1=140N时,物体向上的加速度a1为4m/s2,不计空气阻力,求:(1)物体的质量为多少?(2)物体在2s内的位移和2s末速度为多大?(3)要使物体在2s内的位移增大为原来的4倍,物体所受的竖直向上拉力F2为多少?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置在升降机中的斜面上,斜面倾角为θ,木块和升降机保持相对静止。
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匀减速向下运动时,求木块A所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阅读材料:人体生理的微重效应人体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已经适应了周围的物理环境,例如地球表面的温度、电磁场、重力场等。
地球表面的重力场强度大约在9.8m/s2左右,作用于所有物体上,使它们受到指向地心的作用力。
人体中的每一器官、组织,细胞以及生物分子都是在这样的重力场中得以演化并赖以生存的。
一旦失去了正常的重力场,生物体的器官和组织就将失去平衡,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
超重和失重就是两种偏离正常重力场的典型状态。
所谓微重力环境就是重力强度大大减少,十分微弱,其大小大约只有地球表面重力场强度的百万分之一。
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飞行就是在这样的微重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的。
在太空中,宇航员可以毫不费力地漂浮在飞船中,他们用自己的内力去建立运动。
在微重的空间里,方向性已经无意义了,因为只有在地球上由于重力才有“上”“下”的方向概念。
在地面上的人们是靠内耳的敏感器官传递信息给大脑,以保持身体的平衡。
在太空的微重状态下,与重力有关的振动发生了变化,把神经系统搞乱了,结果内耳的传感系统向大脑传递了模糊不清的信息,身体难以平衡。
这种感觉在地球上也能体会到。
例如,在海上旅行时,船体在波涛中起伏摇晃,不适应者感到头昏目眩。
这就是身体失去平衡产生的感觉,有时称作“运动病”。
为了使宇航员适应微重状态,可让他们在实验室内作训练。
宇航员们坐在旋转的椅子上或者旋转的机舱内,以不同的速度旋转,宇航员们就可感受到不同的重力条件,以体验他们将要去的太空和星球的重力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