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思想品德学生作业展示之藏羚羊的盗猎
- 格式:ppt
- 大小:4.49 MB
- 文档页数:8
关于藏羚羊的作文《藏羚羊,高原上的灵动精灵》在那广袤无垠的青藏高原,有一种生灵,它们仿佛是这片神秘土地上的守护者,身姿矫健,灵动而美丽,那就是藏羚羊。
我曾有幸亲眼目睹过藏羚羊的风采。
那是一次难忘的高原之旅,当我们的车沿着青藏公路蜿蜒前行时,远处的草原上忽然出现了一群移动的小点。
随着车子的靠近,那些小点逐渐清晰,变成了一只只活蹦乱跳的藏羚羊。
它们的身形不算特别庞大,但线条优美流畅。
藏羚羊的四肢纤细却有力,每一次跳跃都充满了力量感,仿佛是在向大地展示着它们的活力。
它们的毛色大多是淡黄褐色,腹部则是白色的,这使得它们在高原的背景下显得格外醒目。
我清晰地记得,有一只小藏羚羊特别引人注目。
它似乎是刚刚学会奔跑,动作还稍显笨拙。
它那小小的蹄子在草地上欢快地踏着,偶尔还会因为失去平衡而打个踉跄,但又迅速地调整好姿势,继续蹦跶。
它的眼睛又大又圆,黑溜溜的,透着一股天真无邪的劲儿。
那眼神里仿佛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的渴望。
而成年的藏羚羊们则显得更加沉稳和警惕。
它们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一旦感觉到有任何的风吹草动,就会迅速地集结在一起,准备应对可能的危险。
它们的耳朵总是竖着,倾听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
当我们的车慢慢靠近它们的时候,藏羚羊群开始警觉起来。
为首的几只藏羚羊停下了脚步,昂首望向我们的方向,眼神中充满了戒备。
然后,它们发出了几声短促而低沉的叫声,仿佛是在向同伴们传达着什么信息。
紧接着,整个羊群开始有序地向后移动,渐渐地远离了我们。
看着它们远去的身影,我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
这些藏羚羊,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却依然保持着那份坚韧和优雅。
它们要面对高原上寒冷的气候,稀薄的氧气,还要时刻警惕着天敌的侵袭。
但它们依然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成为了高原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藏羚羊的奔跑速度极快,这是它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生存技能。
据说,它们在全速奔跑时,就像一阵风一样,瞬间就能消失在你的视野之中。
藏羚羊跪拜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读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悟藏羚羊的母爱和老猎人的慈善情怀,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的情感。
2.知识与能力:借助圈划、品读、讨论等手段,把握文中描写老猎人和藏羚羊的语句,学习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学习通过细节表现人物情感的方式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让学生领悟:我们应当尊重生命。
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引领下运用讨论法,品味语言,感知文章内容。
学生学法:通过圈划、讨论,促进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自主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以及透射出的人文情怀。
教学时数:一教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公益片——《保护藏羚羊》2、教师解说视频、导入课文藏羚羊,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动物,它们身材矫健,体形优美,动作敏捷,奔跑如飞,被称为“高原精灵”。
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危物种。
羊绒是世界公认的最柔软最细腻的,盗猎分子猎杀藏羚羊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藏羚羊绒。
一条用300―400克藏羚羊绒织成的围巾价格可高达5000―30000美元。
因此可可西里总是发出刺耳的枪声。
今天,我们要学习发生在这里的一个关于藏羚羊与猎人之间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藏羚羊跪拜》。
二、研读1、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一男一女打出“听读文章,圈画一下信息。
1、概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感动你的词句,如动词,形容词,副词。
“2、请同学们合上书本,请2位同学起来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打出:课文叙述了藏北高原一个老猎人的一次经历。
藏羚羊为保护自己腹中的孩子,以跪拜的方式乞求猎人放生,而老猎人枪杀藏羚羊后,面对自己杀死的藏羚羊母子,陷入深深的自责与悔恨之中,从此在藏北高原消失。
板书:藏羚羊老猎人3、品读有感染力的语句。
(结合学生的质疑探讨,学生在预习之后质疑,收集后作为教学切入点)打出:有同学说这个故事不真实,老猎人是个猎人,打猎是他谋生手段,他不可能埋枪,更不可能在藏北高原消失。
藏羚羊的故事
藏羚羊的故事
一个盗猎分子在山上发现了一群藏羚羊,就在他开枪准备射击时,羊群发现了险情,很快向远处逃散。
猎人举枪追击,体格健壮的藏羚羊跑在前面,把小一点的羚羊扔在了后面。
追到一个峡谷时,其余的藏羚羊都纷纷纵身跳了过去,只丢下一对母子。
盗猎者很快追上了落在后面的母子俩。
藏羚羊的弹跳能力很强,速度快的时候能跳数丈远。
还没有完全长大的小羚羊跳不了那么远。
很显然,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它要不就是跌入深谷摔个粉身碎骨,要不就是落入盗猎手中,而母羚羊足以跳过峡谷逃生。
盗猎者紧随其后追击,快追到峡谷尽头时,母子俩同时起跳,但是弹跳的那一瞬间母亲放慢了速度,几乎只用了和小羚羊相当的力量。
母亲在半空中先于小羚羊下降,小羚羊稳稳地踩在母亲的背上,以此作为支点第二次起跳,顺利地逃到对面的峡谷,而它的母亲却无力第二次起跳,落入深谷摔死了。
这一幕让盗猎者震惊了!他跪倒在地,含着泪将罪恶的枪扔到山谷里。
藏羚羊的故事评价
故事中的藏羚羊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落入深谷摔死了。
这也让盗猎者发现了自己罪恶。
尽管母爱不一定要以自戕为代价,但藏羚羊母亲的那一降是母爱的升华,是母爱的至高境界,感天动地;猎
人的那一跪是良心的觉醒,更是对母爱的至诚敬仰。
一个是爱的牺牲,一个是爱的觉醒。
《藏羚羊跪拜》短文阅读答案《藏羚羊跪拜》短文阅读答案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
发生故事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
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那时候,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
当年可可西里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成为凤毛麟角了。
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统藏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
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
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
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
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枪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
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
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
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
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
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
”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
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求饶打动是情理中的事。
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
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
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
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惟一见到的一次情景。
第三课珍爱生命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天清晨,一位老猎人发现藏羚羊后,毫不犹豫地用杈子枪瞄准了它。
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没有立即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看着他,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眼泪流了出来。
老猎人心头一软之后马上心头一硬,枪声响起,藏羚羊栽倒在地。
开膛时,猎人发现藏羚羊肚子里还静卧着一只小藏羚羊,死了。
藏羚羊的下跪,是在乞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命!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读完这个故事,我们感叹母爱的伟大,惋惜之余,你想对猎人说些什么?答案示例:(1)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
如果我们想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就需要每个人去关爱和呵护周围的生命,特别是珍稀野生动植物,因为它们是与我们同住地球家园的朋友。
(2)我们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如果随意践踏地球上的生命,就是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1.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是生命,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如此生动和精彩。
2.关爱和呵护周围生命的原因: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
如果我们想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就需要每个人去关爱和呵护周围的生命,特别是珍稀野生动植物,因为它们是与我们同住地球家园的朋友。
3.1.世界为什么如此生动和精彩?(1)当我们看到小草翠绿、树影婆娑,听到虫鸣鸟叫、人群喧闹,闻到清新空气、百花芳香时,我们感到了万物欣欣向荣。
当然,这都是因为有了生命的缘故。
(2)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
地球上有着丰富多彩的生命。
在这个星球上,人的生命因为智慧而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生命是一首昂扬的乐章,也是一幅精美的画卷。
(3)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如此生动和精彩。
2.人类应该怎样和其他生命相处?为什么?(1)每个人都应该关爱和呵护周围的生命,特别是珍稀野生动植物。
(2)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
如果随意践踏地球上的生命,就是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它们主要生活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带,因此也被誉为“高原精灵”。
藏羚羊主要分布在青海可可西里、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尔金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约60万平方公里的高寒荒漠、高寒草甸区。
藏羚羊绒质地柔软、细腻,纤维直径在6至18微米之间,有“软黄金”、“羊绒之王”的美誉,是最好的动物天然纤维。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巨额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盗猎分子疯狂地猎杀藏羚羊并贩运藏羚羊绒,致使藏羚羊种群数量锐减,已被列为国际濒危物种。
近年来,我国投入了很大的财力、物力开展打击盗猎分子行动,在政府和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藏羚羊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 英文名:Tibetan antelope或Chiru 中文别名:藏羚羊、长角羊藏名译音:Zu 分类:偶蹄目、牛科、藏羚属(Pantholops) 肩高:80—85厘米(雄) 70—75厘米(雌) 体重:35—40公斤(雄) 24—28公斤(雌) 毛色:雄羊黄褐色到灰色,腹部白色,额面和四条腿有醒目黑斑记,雌羊纯黄褐,腹部白色。
角长:成年雄性50—60厘米(雌性无角) 寿命:一般不超过8岁习性:集成十几到上千只不等的种群,生活在海拔4300米到5100米(最低3250米,最高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上。
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徒,6—7月产仔之后返回越冬地与雄羊合群,11—12月交配。
有少数种群不迁徙。
分布:只限青藏高原,以羌塘为中心,南至拉萨以北,北至昆仑山,东至西藏昌都地区北部和青海西南部,西至中印边界,偶尔有少数由此流入印度境内拉达克。
数量:少于75000只(1999年估计,据夏勒博士)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藏羚羊和其它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动物,国家于1983年成立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成立羌塘自然保护区,1995年成立可可西里省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底上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