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真光中学第12届水运会19-9-2013(四)摩士公园泳池课件-新版.ppt
- 格式:ppt
- 大小:317.50 KB
- 文档页数:12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真光中学初中部实验校区九年级物理9月阶段性练习问卷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0分)1.从物理学角度,对下列自然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A.“阳春三月,鸟语花香”:温度高时,分子才会做无规则运动B.“夏荷轻摇,珠露合聚”:露珠聚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秋高气爽,落叶飘扬”: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数九严冬,银装素裹”:积雪间存在孔洞,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2.下列关于内能与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大,温度升高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多C.若物体对外界做功且没有发生热传递,则物体内能会减少D.刚烧开的水很烫是因为此时水含有的热量较多3.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2kg,丙物体质量为1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吸收热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B.甲的比热容比丙的大C.乙、丙降低1℃,放出热量相同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4.加热某物质时,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此过程物质发生了物态变化,图2是该物质固、液、气三态分子的排列情况。
则()A.甲是固态B .该物质的沸点为C .此过程物质可能发生熔化D .与时刻该物质的内能相同5.柴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汽缸内工作物质的温度、体积和内能的变化情况是( )A .温度升高,体积减小,内能增大B .温度降低,体积增大,内能增大C .温度升高,体积减小,内能减小D .温度降低,体积增大,内能减小6.利用如图甲所示,使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和烧杯分别对水和食用油加热,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水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要完成实验探究,应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体积和初温均相同的水和食用油B .比较a 和b 的吸热情况,在第2min 时a 吸收的热量比b 多C .比热容较大的是a ,a 是水,它更适合作冷却剂D .利用图乙中图像的数据,可计算出食用油的比热容为7.如图所示是小明用装有静电除尘纸的拖把擦地板时的情景。
4.3 质量守恒定律课题分析本课题包括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在质量守恒定律部分内容中, 教材不是从定义出发, 把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学生, 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 然后通过作出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结论;然后再通过活动与探究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 从而知道在化学反应中,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第二部分介绍化学方程式。
教材通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实例, 简单明了地叙述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使同学们知道化学方程式能提供很多有关反应的信息。
能将反应物、生成物及各种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清楚地表示出来, 是学习化学的又一基本功。
课标要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探究性实验,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方法获取信息, 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 使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 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 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 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质疑精神,培养创新精神。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教学准备】1.教师用具: 投影仪、托盘天平(带砝码)、蜡烛、试剂瓶、火柴、塞子。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九年级上学期9月综合训练化学试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天然气燃烧B.冰雪融化C.葡萄酿酒D.光合作用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制取氧气B.闻气体气味C.倾倒液体D.检查装置气密性3.实验室中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备氧气,并采用排水法收集。
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A.查气密性: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双手紧握试管外壁B.固定装置: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C.加热药品:先让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再对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D.收集气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气体4.工业制取氧气主要有下列步骤。
将经过除尘、除二氧化碳、除水的空气进行下列操作: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上步骤①②③不涉及化学变化B.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C.步骤②得到的剩余液体为淡蓝色D.储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是纯净物5.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气用于保护粮食,是利用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B.氦气用作探空气球,是利用氦气密度小且很稳定C.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D.液氮可用于冷冻麻醉,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稳定6.推理是学习化学重要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可以作燃料B.蜡烛燃烧发光、放热是化学变化,所以有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用外焰对物质加热D.试管可以直接加热,试管和烧杯都是玻璃仪器,所以烧杯也可以直接加热7.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①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②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加热试管⑤用排水法收集⑥熄灭酒精灯⑦导管移出水面正确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⑦⑥B.③①②④⑤⑥⑦C.②①③④⑤⑥⑦D.③①②④⑤⑦⑥8.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模型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分类B.物质的分类C.空气的成分D.可加热仪器分类9.空气质量日报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可增强人们对环境的关注,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上海市金山中学化学第五章抛体运动单元测试及答案一、选择题1.图示为足球球门,球门宽为L,一个球员在球门中心正前方距离球门s处高高跃起,将足球顶入球门的左下方死角(图中P点).若球员顶球点的高度为h.足球被顶出后做平抛运动(足球可看做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222s h tg+ =B.足球位移大小224Lx s =+C.足球初速度的方向与球门线夹角的正切值2 tansLθ=D.足球初速度的大小22 02()4g Lv sh=+2.下列四个选项的图中实线为河岸,河水的流速u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虚线为小船从河岸M驶向对岸N的实际航线,已知船在静水中速度大于水速,则其中正确是()A.B.C.D.3.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当地时间2011年10月16日进行的印地车世界锦标赛的比赛中,发生15辆赛车连环撞车事故,两届印第安纳波利斯500赛冠军、英国车手丹·威尔顿因伤势过重去世.在比赛进行到第11圈时,77号赛车在弯道处强行顺时针加速超越是酿成这起事故的根本原因,下面四幅俯视图中画出了77号赛车转弯时所受合力的可能情况,你认为正确的是( )A.B.C.D.4.从O点抛出A、B、C三个物体,它们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所示,则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A、v B、v C的关系和三个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A.、t B、t C的关系分别是()A.v A.>v B>v C,t A.>t B>t C B.v A.<v B<v C,t A.=t B=t CC.v A.<v B<v C,t A.>t B>t C D.v A.>v B>v C,t A.<t B<t C5.一质点在水平面内运动,在xOy直角坐标系中,质点的坐标(x, y)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x=t+t2m,y=t+35t2m,则()A.质点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质点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C.质点的运动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D.质点的运动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6.如图所示,A、B为隔着水流平稳的河流两岸边的两位游泳运动员,A站在较下游的位置,他的游泳成绩比B好,现在两人同时下水游泳,为使两人尽快在河中相遇,应采用的办法是()A.两人均向对方游(即沿图中虚线方向)B.B沿图中虚线方向游,A偏离虚线向上游方向游C.A沿图中虚线方向游,B偏离虚线向上游方向游D.两人均偏离虚线向下游方向游,且B偏得更多一些7.某部队进行水上救援演习,两艘冲锋舟从同一地点O同时出发,分别营救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