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某办公楼空调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01.00 KB
- 文档页数:6
目录一负荷计算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冷负荷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根据冷负荷系数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热负荷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建筑物地理信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建筑物围护结构信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建筑物墙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建筑物窗体及遮阳设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采暖设计中的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西安市某广电大厦空调系统设计詹佳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 青岛 266000)摘要:本设计主要是对西安市某广电大厦空调系统进行设计,本大楼分楼下一层楼上二十三层,其中需要进行空调设计的是从楼上一层至二十一层,我所设计部分是楼下一层的设备层,以及楼上一至四层的裙房部分,设计主要包括楼下机房的布置,楼上一些特殊房间的空调布置,其中包括一至四层基础层及裙房部分办公室、休息室、大厅的空调布置,以及单独裙房部分大空间的空调设计,同时还有对各分区内的排风及防排烟布置,由于是广电大厦,部分机组的噪声需要得到控制,不得影响广播电视以及舞台表演,其中裙房中的大空间是一个大演播厅,层高高达十四点八米,因此选用了双侧喷头对喷送风的送风形式,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计算确定了布置位置,及个数。
关键词:空调设计;裙房;噪声;大空间;全空气1 绪论人们的生活依靠于建筑,而建筑品质的高低就影响到人类生活、工作的质量。
为满足人类生活、工作的要求,改善并提高内环境,是人们始终的追求。
现代的采暖通风空调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但随着应用的增多,促进了采暖通风空调产业的发展。
本设计地点是西安市,设计部分为楼下负一层及楼上一至四层,其中裙房部分是一至三层,基础层是一至四层。
需要进行空气调节的是一至四层,总层高17米,最大冷符合达到725千瓦。
负一层为设备用房,主要就是设备间、水泵房,用于安置冷水机组,一层主要有大厅、接待室、办公室、化妆间、大演播厅。
二层多是办公室,以及部分导演室。
三层有一间食品加工间及办公室,导演室等。
四层有休息室、接待室、办公室、资料室。
其中一层至三层层高均为4.4米,四层单独是3.8米,设备布置一至三层均放置在4米处,四层及以上均放置在3米处。
空调冷热媒参数:冷水供回水温度:7-12℃。
为满足人们生活、工作要求尽可能的提供适宜的内环境,并根据建筑结构,采用满足规范要求的系统进行设计,同时将排风、排烟以及噪音等因素纳入考虑。
目录一 XX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1)二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1)2。
1 工程概述 (1)2。
2设计依据 (2)2。
2。
1 设计任务书 (2)2.2。
3 设计规范及标准 (2)2。
3 设计范围 (2)2。
4 设计参数 (2)2。
4。
1 空调设计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2)2.4。
2室内空气设计参数及有关指标见下表 (3)2.4.3 其他 (3)三方案设计 (4)四负荷计算 (4)4.1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 (4)4。
2 相关参数的选取 (4)4.3 冷负荷的计算 (5)4。
3.1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5)4。
3.2 内墙、地面引起的冷负荷 (6)4。
3。
3 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6)4.3.4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7)4。
3.5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7)4.3.6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7)4。
3.7 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8)4。
4 湿负荷的计算 (8)4.5 新风负荷计算 (8)4。
5.1 新风冷负荷 (8)4.5。
2 新风湿负荷 (9)4.6夏季空调计算结果汇总 (9)五空调处理过程的计算 (9)5。
1 全空气系统设计计算 (9)5.1。
1 夏季送风状态点和送风量 (9)5。
1.2 以第2层大厅为例进行设计计算 (10)5.2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设计计算 (11)六风机盘管﹑散流器﹑百叶的选择 (13)6。
1风机盘管的选择 (13)6.2 散流器选择 (14)6。
2。
1 全空气系统 (14)6.2。
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14)七风系统水力计算 (14)7。
1风管材料和形状的确定 (14)7。
2送、回风管的布置和管径确定 (15)7。
3送风系统的设计 (15)7.4风管最不利点压力损失计算 (15)八水系统的计算 (16)8。
1水系统的设计 (16)8.2水系统阻力计算(鸿业计算) (16)九机组选择 (16)9。
1 新风机组的选择 (16)9。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西安市某小区办公楼空调设计(五至十一层)院(部):热能工程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暖本035姓名:XXX学号:2003031172指导教师:XXX完成日期:2007年6月20日目录ABSTRACT (Ⅳ)1 前言 (1)2 概况 (2)2.1 工程概况 (2)2.2 设计原始资料 (2)2.2.1 土建资料 (2)2.2.2 气象资料 (2)3 系统方案比较及确定 (4)3.1全空气系统(即集中式) (4)3.2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即半集中式) (4)3.3 系统方案采用 (4)4 空调系统设计 (5)4.1 冷热湿负荷计算 (5)4.1.1 冷负荷计算 (5)4.1.2 湿负荷计算 (20)4.1.3 热负荷计算 (22)4.2 风量计算 (24)4.4 设备选型 (27)4.5 水力计算 (27)5 制冷机房的设计 (31)5.1 确定制冷站总负荷 (31)5.2 冷却塔形号及台数的选择 (32)5.2.1 冷却塔的类型 (32)5.2.2 设备的选型 (33)5.3 辅助设备的选择 (33)5.3.1 冷冻水泵的选择 (33)5.3.2 冷却水泵的选择 (33)5.3.3 软化水处理器的选择 (33)5.3.4 软化水箱的选择 (34)5.3.5 冷却水处理器的选择 (34)5.3.6 定压设备的选择 (34)5. 4换热器的选择 (35)5. 5制冷机房的注意事项 (35)6 结论 (37)谢辞 (38)参考文献 (39)附录 (40)摘要本设计为西安市某小区办公楼空调设计通风、空调制冷工程设计,该建筑为11层高级公用建筑。
地下1层为机房和车库,地上1~10层为办公大厅,顶层为会议室。
结合工程实际设计资料(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要求各功能房间采用全年舒适性空调,设计方案为一至十一层采用全空气系统。
地下一层采用通风系统。
结合土建实际情况,5~10层办公大厅采用上送式顶棚下送风,1~4层采用中间侧送风,节省空间,装修美观。
1 绪论毕业设计是我们大学四年学习的总结,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阶段,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
本设计是陕西省西安市某综合办公楼的空调系统的设计,该综合楼共七层,层高3.6米,总面积4000平方米。
本设计历时近三个多月,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查阅资料阶段,第二阶段是设计阶段。
我们在广泛了解了建筑空调系统的特点及详细资料的前提下,进行了空调系统的毕业设计。
设计过程中,我得到了指导老师李宝玉的悉心指导和同组同学的热心帮助,顺利完成了设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是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在工业和民用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对空调的需求越来越多,空调技术和工程已成为基本建设中比不可少的内容,尤其是办公室的空调发展技术更是突飞猛进,一日千里,每年都会有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
当然,在空调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新问题、新思想,有待我们探讨和解决。
本工程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空调系统的形式。
整个建筑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由设在各层新风机组对本层集中配送。
论文在编写过程中曾广泛参考过各种相关资料,除了部分在文后附出之外,其余参考未能一一标出,在此表示歉意。
由于时间仓促,同时由于缺乏实际的施工经验,再加上能力有限,故在本设计中难免有很多不足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专家的批评指正。
2 设计原始资料2.1 地理环境参数陕西省西安市东经:108.93 北纬:34.3海拔:396.9m 年平均温度:13.3℃夏季大气参数大气压(Pa): 95920室外日平均温度(℃): 30.70室外计算日较差(℃): 8.70室外干球温度(℃): 35.20室外湿球温度(℃): 26通风计算温度(℃): 31室外平均风速(m/s): 2.20室外相对湿度(℃): 722.2建筑维护结构信息a)外墙选择墙体的建筑材料为:石灰、水泥、砂、砂浆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墙体总厚度为320mm。
墙体传热系数为0.59W/(m2·℃)b)内墙选择墙体的建筑材料为:水泥砂浆,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墙体总厚度为280mm。
西安市某大厦双热源供热及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摘要介绍了地热配合调峰热泵机组供热,同时采用真空燃气锅炉作备用热源构成大厦双热源系统的设计。
包括地热梯级利用的构成,酒店分质供热水系统。
最后,对设计中的出现的一些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
关键词地热热泵燃气真空锅炉双热源中央空调Abstract Presentsthe dual heat source system design of geothermal with the heat pump units heating, and vacuum gas-fired boiler for backup heat source. Including constitution of the use of geothermal gradient, and the hotel sub-quality heating water system. Finally, to summarize som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from the design.Keywordsgeothermal, heat pump, gas-fired vacuum boiler, the dual heat source, central air-conditioning所谓地热资源是指在我国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地壳表面下一定深度内具备现实或潜在开发利用价值的已勘查和待勘查的地热能、地热流体及其有用组分的总和。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传统矿物燃料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由此给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也愈加严重。
地热资源由于其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地球内部并且其资源极其丰富,同时它的开发利用不会给环境带来任何污染,是一种真正节能环保的绿色能源;而且地热开发利用的成本低廉,也是一种廉价的替代资源。
1、工程概况西安市某大厦工程位于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工程总建筑面积约82051m2。
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内容1、课题来源概况本课题题目为西安市某办公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本次毕业设计的任务要求是完成建筑物冷、热源空调系统负荷设计计算;分析并确定空调系统设计方案和主要设备的选型;完成管路系统的设计计算等;不低于规定要求的工程图纸设计任务;撰写毕业论文。
要求各项设计计算正确,论文条例清晰,图纸符合国家要求,按时完成各项设计任务。
2、研究设计意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各地都在兴建高标准的办公楼。
办公楼的建筑水准和设备水准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的标志,而其空调方式应能适应办公楼的功能需求,因此搞好办公楼空调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在此设计中采用中央空调系统,满足室内工作人员的舒适感。
3、空调系统控制概念介绍(1)、风机盘管的控制:设有风机盘管房间的室温,由设于房间内带有季节转换开关及三速调节开关的温度控制器来控制风机盘管回水支管上双位两通电动阀的通断控制供水量,三速开关控制风机送风量,满足室内温度要求。
(2)、新风系统的控制:新风送风温度由送风总管上的温度传感器经温度控制器指令新风机组表冷器回水管上的比例积分式两通电动阀的开度来调节供水量,使新风送风温度稳定在整定值上。
(3)、空调系统的控制:空调房间的室温控制由设于回风总管上的温度传感器经温度控制器指令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回水管上的比例积分式两通电动阀的开度来调节供水量,实现室内温度稳定在设定的基准上。
4、研究设计目的在现代的办公大楼中,通过采用舒适性空气调节系统,保证了办公人员在工作生产时的舒适性感觉。
具体而言,我们研究、设计的目的除了满足室内空气温度、湿度和速度方面的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满足其舒适性方面的要求。
空气温湿度与一般舒适性空调的温湿度基本类似。
根据我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中规定,舒适性空调的室内参数应达到以下水平:5、空调系统形式的选择: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在此设计中采用的是中央空调系统,选用中央空调系统和局部空调系统相比,具有很多优点:空调效果好;可送新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度;投资低;运行管理灵活方便,运行费用低;故障少、好维修;设备寿命长;噪声小;易于装饰配合,实现现代建筑的高档、豪华、明快、舒适之美感。
北京某办公楼空调设计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
1.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位于北京市的一栋三层办公建筑,建筑面积1785.79㎡。
2.设计范围
空调系统(含冷源);
空调冷却水系统;
防烟排烟及通风系统。
二、设计依据
《简明空调设计手册》赵荣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暖通空调(第二版)》陆亚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三、室内外空气设计参数
1.室外空气设计参数
本工程位于北京,由《简明空调设计手册》,该地区室外气象参数摘录如下:
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2℃
夏季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4℃
2.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根据《简明空调设计手册》,对于舒适性空调,室内空气参数可按以下值进行计算:办公楼:
夏季室内设计温度:26~28℃,取26℃
夏季室内设计相对湿度:<65%,取65%。
四、空调冷负荷计算举例
以三层北面西1办公室进行举例计算
1.维护结构的冷负荷
根据《简明空调设计手册》,负荷温差按照外墙和屋面的传热衰减系数β进行分类,维护结构越厚、重,则β越小。
当β<=0.2时,由于结构具有较大的惰性,对于外界扰量反应迟钝,因而负荷温差的日变化很小,可按日平均负荷温差Δtp计算冷负荷。
在计算中,选用墙体、屋顶材料如下:
①外墙冷负荷计算举例
由《简明空调设计手册》表2-2
外墙负荷温差表(β<0.30)
Q=KFΔtp
K=0.59 W/m2.k;
Δtp=9℃;
F=3.6*3.6-1.5*1.5=10.71㎡;
Q=0.59*(3.6*3.6-1.5*1.5)*9=56.87W
②屋顶冷负荷计算
由《简明空调设计手册》
设屋顶墙面为浅色墙面,吸收系数为ρ=0.45,则Δtp=8℃,
Q=KFΔtp
K=0.63 W/m2.k;
F=5.4*3.6=19.44㎡;
Q=0.63*19.44*8=97.98W
③外窗冷负荷计算
根据《简明空调设计手册》窗户应该将瞬变传导得热和日射形成的冷负荷分开。
外窗瞬时传热冷负荷:
Q=K*F*Δtτ
K:外玻璃窗传热系数,W/(m2*K),单层窗可取5.8,双层窗可取2.9,本例中其为双层窗。
F:窗口面积,m2;
Δtτ:计算时刻的负荷温差,由《简明空调设计手册》表2-4可查得。
北外窗负荷计算
透过窗玻璃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设该办公楼有设置内遮阳设施,则计算公式为:
Qτ=X g*X d*X z*F*J n,τ
X g:窗户的构造修正系数,见《简明空调设计手册》表2-6;
X d:地点修正系数,见《简明空调设计手册》表2-8表注;
X z:内遮阳系数,见《简明空调设计手册》表2-7;
J n,τ:计算时刻时,透过有内遮阳外窗的负荷强度,W/㎡,见《简明空调设计手册》表2-8;F:外窗面积,㎡。
由《简明空调设计手册》表2-8得各计算时刻的负荷强度J n,,计算结果如下
日射得热冷负荷(W)
2.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人体散热分为潜热显热散热和潜热散热,设该办公室从上午8时至下午17时室内有10人办公。
①由《简明空调设计手册》式2-7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Qτ=n*n′*q1*Xτ-t
其中n:室内总人数;
n′:群集系数,见《简明空调设计手册》表2-14;
q1:不同室内温和和劳动性质时成年男子的散热量,见《手册》表2-15;
T:人员进入房间时到计算时刻的时间,h;
τ-t:人员进入房间到计算时刻的时间,h;
Xτ-t:τ-t时间人体显热散热量地冷负荷系数,见《手册》表2-16;
查表得:n′=0.90;q
显热逐时冷负荷
②由《暖通空调(第二版)》式2-23
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为:
Q C=q1*n* n′=61*5*0.90=274.5W
③人员散热形成的总冷负荷
3.灯光照明形成的冷负荷
由《简明空调设计手册》照明设备散热可按下式计算:
荧光灯:Q
τ=n1*n2*N*Xτ-T
N:照明灯具所需功率,W,取为225W。
n1: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当明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在空调房间内时,取为1.2;n2:灯罩隔热系数,当荧光灯罩无通风孔时,取0.7;
T:开灯时刻,h;
τ-T:从开灯时刻到计算时刻的时间,h;
:τ-T时间照明散热的冷负荷系数,见《手册》表2-17;
4.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由《简明空调设计手册》,设备散热课按下式计算:
Qτ=Q′*Xτ-T
Q′:设备实际散热量,W,设为180W;
T:设备投入使用的时间,h;
τ-T:从设备投入使用的时刻到计算时刻的时间,h;
Xτ-T:τ-T时间设备散热的冷负荷系数,见《手册》表2-8
设备形成冷负荷:
5.北面西1办公室总冷负荷
所以该办公室总冷负荷在16点时最大,最大负荷为1137.01W
五、新风负荷计算举例
①根据《暖通空调(第二版)》式2-28,新风负荷可按下式就算
Q=M O*(h o-h R)
Q:夏季新风负荷,kW;
h o:室外空气的焓值kJ/kg;
h R:室内空气的焓值kJ/kg;
M o:新风量kg/s,为满足卫生标准以及人员所需新风量,取每人最小新风量为24m³/h=8*10-3kg/s。
由室内外设计空气参数,查《暖通空调(第二版)》附录6-1,可知h o=90kJ/kg,h R =63.43kJ/kg 故Q=8*10-3*5*(90-63.43)=1.0628kW=1062.8W;
②根据冷负荷的10%计算,
Q=1137.01*10%=113.7W
③故新风负荷取1062.8W
六、湿负荷计算举例
湿负荷指空调房间的湿源向室内散湿量。
而办公室内的湿源主要是人体散湿。
根据《暖通空调(第二版)》式2-24,湿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m w=0.278*n* n′*g*10-6
m w:人体散湿量,kg/s;
g: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h;
n:室内总人数;
n′:群集系数,见《简明空调设计手册》表2-14;
n=5,n’=0.9,g=109
m w=0.278*5*0.9*109*10-6=1.36*10-4kg/s
七、系统方案确定
空调系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会议室采用小型冷剂式空调系统。
新风由三层设备间的空调机组处理后单独送入房间。
新风及风机盘管均采用双层百叶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