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楼的特色
- 格式:ppt
- 大小:761.00 KB
- 文档页数:12
名符其实“鲜得来”作者:陶观武来源:《食品与生活》 2013年第11期说起上海杏花楼集团公司下属的“鲜得来”排骨年糕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名气“乓乓响”(沪语,意为“响当当”)。
“鲜得来”排骨年糕的起源“鲜得来”排骨年糕店始创于1921年,至今已有92年的历史。
当年,摊主何世德在蓝维蔼路志德行弄口(今西藏南路177弄口)放上三张桌子、几条长凳、一只铁锅、一只炉子,占地仅几个平方米,设摊卖些牛奶、面包、吐司等小吃,吃客多为近邻中法学堂(今光明中学)的师生。
由于西点生意不好,何世德逐渐改卖五香排骨年糕。
为使排骨年糕更加入味,吸引更多顾客,何世德在排骨年糕的烹饪上动了一番脑筋:排骨洗净入锅加水,再加多种调料烧煮,年糕是传统工艺手工制作,待排骨煮熟后再将年糕放入排骨原卤中煮片刻,一起捞出装盆。
由于注重烹饪技艺,何世德的排骨年糕鲜糯味美,深受市民欢迎,生意也日益见好,逐步有了一点小名气。
一些吃客赞誉其“价钿(价格)便宜,经济实惠,味道真是鲜得来”。
由于何世德的排骨年糕摊没有店招,吃客们的赞誉使其萌生了何不以他们所说的“鲜得来”做自己的招牌呢?他又想到自己的名字中有“德”,而做生意要讲究“道德”,“德”又与“得”谐音。
“味鲜美、重道德、生意来”,于是他请人将店招牌横写成“鲜德来”,挂在弄口。
这样,左看“鲜德来”、右看“来德鲜”,牌子越叫越响。
解放后,个体工商摊贩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何世德创始的“鲜德来”排骨年糕店也获得了新生。
1979年3月,排骨年糕店恢复了“鲜得来”的老字号招牌。
1985年,侯云财先生担任“鲜得来”总经理后,狠抓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企业又有了新的发展。
1994年6月,因金陵东路商业改造,“鲜得来”从西藏南路迁至云南南路。
2006年9月,“鲜得来”正式成为杏花楼集团大家庭中的一员。
传承发展赢得口碑如何继承传统,弘扬特色,并在原有的基础上予以发展,这是侯总经常思考的一个课题。
于是,“鲜得来”首先从排骨和年糕的选料上下工夫。
月饼的品牌故事有哪些月饼,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代表性美食,承载着人们对团圆、美满的期盼。
在众多月饼品牌中,每一个都有着独特的故事和魅力。
一、广州酒家利口福广州酒家利口福,是广式月饼的知名品牌。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30 年代,当时的广州酒家就以制作精良的点心和月饼而闻名。
利口福作为广州酒家旗下的品牌,一直秉承着传统工艺,选料上乘,制作精细。
利口福的月饼注重皮薄馅靓,口感细腻。
其中,双黄白莲蓉月饼堪称经典之作。
选用优质的湘莲,经过精心熬制,制成香甜细腻的莲蓉馅,搭配上咸香的蛋黄,口感层次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多年来,广州酒家利口福凭借其稳定的品质和良好的口碑,成为了众多消费者在中秋节的首选。
二、杏花楼杏花楼,创建于 1851 年,是一家闻名遐迩的中华老字号。
杏花楼的月饼以其独特的配方和精湛的工艺而著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杏花楼的广式豆沙月饼。
其豆沙馅细腻柔滑,甜而不腻,是经过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
为了保证品质,杏花楼一直坚持严格的选料标准,从源头把控食材的质量。
杏花楼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也不断创新,推出了一系列符合现代消费者口味的新品月饼。
但无论如何变化,杏花楼始终坚守着品质至上的原则,这也是其能够历经百年风雨,依然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原因所在。
三、元朗荣华元朗荣华起源于香港元朗,自 1950 年创立以来,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
荣华月饼以其纯正的口味和优良的品质,在香港和内地市场都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荣华的双黄白莲蓉月饼,选用优质的莲子和油脂,制作出的莲蓉口感香滑,蛋黄油润起沙。
此外,荣华还注重产品的包装设计,以精美的包装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同时,荣华积极拓展市场,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口味,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四、美心月饼美心月饼是香港美心集团旗下的著名月饼品牌。
美心月饼以其创新的口味和高品质的制作而备受瞩目。
流心奶黄月饼是美心的招牌产品之一。
独特的流心设计,让月饼在加热后,内馅能够流出浓郁的奶黄,口感香甜,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味觉体验。
中国十大餐饮品牌——杏花楼“一年一度赏中秋,户户欢欣笑语稠,月饼最佳何处觅,万家争至杏花楼。
”在上海人的心目中,“杏花楼”这三个字代表着一种沉淀在心底甜甜蜜蜜的思绪,代表着一种升腾在心中挥之不去美丽姣好的记忆。
一年一度的月圆佳节,一年一度的团圆时刻,杏花楼数十年如一日,就像一个亲密的老朋友,让人们寄托亲情,让大家传递友谊,杏花楼是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纯真感情的载体。
所以,当“上海市名牌产品”、“最具影响力的上海老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商业服务名牌”和“中国名牌产品”等桂冠一个接着一个落在杏花楼的名下时,上海人并没有太在意,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杏花楼本来就是信得过的金字招牌。
近年来,杏花楼月饼及糕点年产量都超过3000吨,年销售额突破4.5亿元,至今已连续10年保持产值、销量在全国月饼行业的领先地位,连续4年成为上海唯一入选“国饼十佳”的月饼。
小小月饼带动了“杏花楼”的发展壮大,让“杏花楼”成为国内月饼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
一、市场环境分析目前,国内月饼市场竞争队伍分为五种:◆老字号月饼:以广州酒家、莲香楼、稻香村等品牌为主。
依托品牌优势和良好口碑在市场上占据大片领地,意欲收拾旧山河。
◆酒楼月饼:以上海新雅、杏花楼等品牌为主。
出击全国市场的比较少,多以地方品牌为主。
◆酒店月饼:各地知名酒店凭借其在各地方市场的号召力和成熟的渠道,近年也纷纷进入月饼市场,主攻企业等团体市场。
如长沙市场上华天大酒店和通程国际大酒店的月饼也在本地市场拥有一席之地。
◆外国月饼:国外著名食品巨头象美国通用磨坊公司的哈根达斯和星巴克、德芙、可颂、派蒂斯等外资品牌眼热中国月饼市场的火暴,在其市场和产品中国本土化的进程中亦不断涉水月饼市场。
外资品牌的进入使原本就烽火连天的中国月饼市场的竞争显得更加激烈了,他们主要分食月饼高端市场,在给中国月饼市场带来战火的同时也带来了一抹亮丽的异域风情。
◆小作坊月饼:这类品牌主要沉积在中低端月饼市场运用游击战术在市场上翻腾,其惯用手法——价格战,各地市场都有不少品牌。
驰名中外的上海扬州饭店作者:陶观武来源:《食品与生活》2017年第01期隶属于上海杏花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扬州饭店是沪上为数不多,特色鲜明的老字号饭店之一,该店烹饪的淮扬菜以选料讲究、刀工精细、注重火候、。
原汁原味而著称。
扬州饭店创始于1950年,其前身是上海滩有名的“莫有财厨房”,由莫氏三兄弟(莫有根、莫有财、莫有源)在旧上海的银行和私人公馆厨房执厨。
1950年,在荣毅仁的建议和帮助下,莫氏三兄弟移师江西中路374弄4号,创办“莫有财厨房”(由于莫氏三兄弟中经常由莫有财出面交税,税单上开的也是莫有财的名字,因而取名),设有两个餐厅,可容纳50余人就餐和举办小型宴会。
1956年公私合营后,“莫有财厨房”成为上海上层人士聚餐设宴请客的场所。
经过数次搬迁,扬州饭店于2004年迁至福建中路345号。
为了发扬老字号品牌,2007年又在浦东崂山路703号开出分店。
为了使消费者能够品尝到正宗的淮扬菜肴,扬州饭店始终坚持淮扬菜的传统特色,把好进货质量关,精心烹饪不马虎,坚持什么料烧什么菜。
蔬菜由定点单位直供,猪肉及食用油则选用品牌产品,鱼类、虾、蟹、黄鳝均为鲜活进店,自行宰杀加工。
蟹粉坚持现拆现用。
扬州饭店的传统特色淮扬菜“炝虎尾”,就是选用鲜活黄鳝,自行烫泡划成鳝丝,坚持只用鳝背肉,而不用鳝腹肉。
刀工精细更是令人叫绝,一块普通的豆腐干可切成24片,再削成数百根细干丝,难怪扬州饭店的大厨在多地表演这一刀工时均引起轰动。
此外,注重火候,擅长炖、焖、煨、焐等烹饪方法,根据需要使用大火或文火,使烹饪出的菜肴入味而不失其形。
扬州饭店的“三头宴”(扒烧整猪头、拆烩鲢鱼头、蟹粉狮子头)、“三套鸭”(家鸭套野鸭、野鸭套鸽子)脍炙人口,享誉沪上。
此外,炝虎尾、扬州煮干丝、水晶肴肉、松仁鱼米以及萝卜丝酥饼、蟹粉汤包、翡翠烧卖、蜜汁湘莲等传统淮扬菜点也颇受食客青睐。
已故国家领导人董必武、李富春和陈毅生前都曾到过扬州饭店品尝淮扬名菜。
传统糕点包装案例咱先来说说那个稻香村的糕点包装吧。
这稻香村可是传统糕点界的老大哥了。
它的包装特别有那种传统的韵味。
你看啊,盒子的材质就很讲究,不是那种软趴趴的纸盒,而是硬挺挺的,有点像那种复古的小匣子。
纸盒的颜色呢,很多都是那种暗红色或者土黄色,就给人一种很古朴的感觉,好像一下子把你拉回到了老北京的胡同里,听着那走街串巷的吆喝声卖着糕点的画面。
上面的图案更是绝了。
有那种传统的吉祥图案,像什么龙凤呈祥啊,牡丹富贵图之类的。
这龙凤画得那叫一个栩栩如生,感觉都要从盒子上飞出来了。
还有那字体,用的都是很有书法感的字体,不是现在那些花里胡哨的现代字体。
就写着“稻香村”三个字,你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是有历史、有故事的牌子。
再说说里面糕点的小包装。
每个糕点都有自己的小纸托,这小纸托也不简单,它是那种有点油润的薄纸,能很好地托住糕点,还不会让糕点的油把外面的大盒子弄脏。
而且纸上有时候也会印着一些小小的图案,可能是个简单的梅花或者小福字,细节之处满满都是传统的味道。
还有那个杏花楼的糕点包装。
杏花楼的包装那是很有江南水乡的那种灵秀感。
盒子的颜色偏淡,像那种淡粉色或者淡蓝色,就像是江南的烟雨之色。
外面的图案呢,很多都是跟苏杭的风景有关的。
比如说画着西湖的断桥残雪,或者苏州园林里的亭台楼阁,旁边再配上几个穿着古装的小人儿在吃糕点的画面,你光看着这个包装就能想象到在江南的美景里品尝糕点是多么惬意的事儿。
它里面的糕点包装也很精致。
有些糕点是用那种小盒子单独装起来的,盒子像是那种缩小版的古代妆奁盒,特别可爱。
打开小盒子,糕点就躺在里面,周围还垫着一层薄薄的绸缎,这绸缎的颜色也是跟整体风格很搭的,可能是淡淡的鹅黄色或者浅紫色,你拿糕点的时候都感觉自己像是古代的大家闺秀在吃点心一样,特别优雅。
另外啊,像有些地方的传统糕点,比如说云片糕。
云片糕的包装就特别接地气又很有传统特色。
它就是用那种很简单的油纸包着。
这油纸啊,你一拿起来就感觉它很有年代感,油乎乎的,但是又特别能防潮。
杏花楼简介
杏花楼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中华老字号。
据史料记载,杏花楼创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山西人陈聚山的产业,名为“聚山楼”。
后来,陈聚山和其后人将“聚山楼”改为“杏花楼”。
杏花楼在清朝道光年间便有了很高的声誉。
当时山西商人在太原、平遥、祁县、太谷等地都开有钱庄、票号。
当时,杏花楼在山西票号中的地位就如同现在的北京“恒泰银行”之于中国银行业一样。
民国年间,杏花楼的生意越做越大,其产业遍布全国各地,被誉为“天下第一家”。
1952年公私合营后,杏花楼成为国家的一家大型企业。
到了上世纪50年代,杏花楼每年的营业额高达2000万元人民币。
改革开放后,杏花楼历经风雨洗礼,仍然焕发出勃勃生机。
如今的杏花楼已成为山西餐饮行业的一面旗帜。
杏花楼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制作技艺享誉全国。
无论是原料采购、制作工艺、还是食品包装等方面都堪称中国餐饮行业中的典范。
—— 1 —1 —。
上海⽼字号品牌有哪些?最有腔调的20个⽼字号,看看你知道⼏个在上海,总有⼀些⽼品牌屹⽴不倒!上海⽼字号有哪些?上海有哪些⽼字号品牌。
下⾯,勇哥就为你整理了20个⽼有腔调的上海⽼字号品牌,看看你知道⼏个。
商标品牌是⼀个企业的灵魂,你说重不重要1、城隍庙五⾹⾖城隍庙五⾹⾖“不尝⽼城隍庙五⾹⾖,不算到过⼤上海!”城隍庙五⾹⾖⽪薄⾁松,咬嚼柔糯,吃到嘴⾥⾹喷喷、甜滋滋,别有风味。
2、杏花楼创办于1851年的杏花楼在上海⼈⼼⽬中已经是⼀个⽼朋友了。
这⾥的⽉饼登陆上海近百年,其传统的⾖沙、莲芸、椰蓉、五仁已成为“四⼤⾦刚”。
3、⽼正兴创建于清朝同治年间,是我国饮⾷⾏业中久负盛名的⽼字号饭店。
百余年来,⽼正兴以太湖地区盛产的活河鲜为原料,擅长烹调河鲜、家禽、⼊⼝⾹酥软糯,简朴实惠,极富浓淡相宜的上海特⾊。
4、上海⽼饭店创建于清光绪元年,有“品味源头上海菜,驻⾜百年⽼饭店”之美誉。
上海⽼饭店作为上海菜的发源地,由国家级⼤师主理,以选料精细、风味醇正著称。
5、光明乳业光明乳业业务渊源始于1911年,经过100多年的不断发展,逐步确⽴以各类乳制品的开发、⽣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前是中国领先的⾼端乳品引领者,很多上海⼈是喝着光明长⼤的。
6、凯司令创建于1928年的凯司令已有88年的历史了,从最初的酒吧,逐渐发展成为综合型西式点⼼⾷品公司,饱含了沧桑,也创造了辉煌,牵动着⽆数⽼上海⼈的情怀。
7、⼤⽩兔奶糖创建于1918年,是冠⽣园旗下的⼀⼤商标。
⼤⽩兔是中国最知名最受喜爱的糖果,陪伴⽆数的⼈度过了他们的童年,还曾作为国宾礼品赠送给美国总统尼克松。
8、童涵春每到冬⾄,说起养⽣,都逃不开膏⽅这⼀话题。
上海⼈最熟悉的膏⽅品牌,童涵春算是⼀个。
不过现在许多中医医院如曙光等都开设了冬令进补的门诊,根据每个⼈不同的⾝体需求配置膏⽅,这样更有针对性效果也会更好。
9、蓝棠·博步“蓝棠”、“博步”是⽬前上海制鞋业硕果仅存的国有⾃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