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优质主题班会教案——感恩教育 主题班会——感恩亲情主题班会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4
2024年感恩亲情主题班会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德育教育》教材第五单元“亲情无限”,具体内容为“2024年感恩亲情主题班会”。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亲情的重要性、如何感恩亲情、亲情在生活中的体现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感恩亲情。
2.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尊敬长辈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学会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悟亲情的深刻内涵,将感恩亲情付诸实践。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珍惜亲情、感恩亲情的意识,学会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亲情的感人视频,引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亲情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感悟亲情的深刻内涵。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感人故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亲情。
4.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感恩亲情。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写一封感谢信给家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将感恩亲情付诸实践,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主题:2024年感恩亲情主题班会2. 内容:亲情的重要性如何感恩亲情亲情在生活中的体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感恩亲情”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将感恩亲情落到实处。
同时,组织一次“亲情关爱”公益活动,让学生为家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传递亲情正能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学生的分享环节。
2. 例题讲解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感恩亲情。
3. 作业设计中作文的题目和答案要求。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的实际行动和公益活动。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中学生分享环节1. 教师应提前告知学生分享主题,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感恩亲情教育主题班会教案7篇感恩亲情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活动主题:感恩母亲快乐亲情活动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在20__年母亲节(5月13日)来临之际,我班将开展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旨在通过此次活动,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的培养,让幼儿懂得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艰辛;让幼儿理解母亲、关心母亲、热爱母亲,学会感恩,珍惜亲情。
活动时间:5月9日——5月10日下午活动地点:大班教室活动准备:提前告诉幼儿家长,要求妈妈参加活动。
活动流程:5月9日师幼互动:(1)幼儿了解母亲节的由来。
(2)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
(3)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聊聊“爱妈妈”的话题。
培养幼儿对母亲节的关注与感恩母亲的情感。
5月10日上午为妈妈制作一份礼物《心愿画》贺卡,表达对妈妈的祝福。
5月10日下午亲子活动:1、全体幼儿一起对妈妈说一句祝福的话:妈妈您辛苦了,我永远爱您。
2、亲子游戏:“妈妈,放心跟我走”游戏规则:起点妈妈蒙上自己的眼睛跟自己的宝宝一起准备游戏。
听到“开始”指令后,宝宝搀扶着自己的妈妈走向终点,游戏过程中。
宝宝要提醒妈妈抬高脚或低头跨过障碍物,继续向前。
到终点后,请妈妈坐在椅子上,帮妈妈捶捶背,完成后结束游戏。
3、全体幼儿为妈妈献唱歌曲《我的好妈妈》4、妈妈和幼儿拥抱三分钟(在歌曲中进行)。
5、感谢妈妈的养育之恩,孩子们和妈妈一起表演《感恩的心》活动结束:教师总结:漫漫人生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和妈妈一起面对,无论有多漫长,我们都会和妈妈一起走过。
教学反思:本活动利用一个非常适合的时机和机会,自然真实地完成整个活动过程,由于有幼儿对幼儿园环境变化的真切感受做铺垫,所以很好地实现了活动目标,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感恩亲情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理念阐述]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自幼被视为掌上明珠,父母对孩子千般宠爱,要什么给什么。
然而,孩子对于父母的付出并没有意识到,反而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父母的现象。
《感恩亲情》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情的含义,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长辈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学会感恩、回报亲情的意识。
4. 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增进家庭和谐。
二、教学重点1. 理解亲情的内涵。
2. 学会感恩亲情,回报家人。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亲情。
2. 如何激发学生感恩亲情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亲情的图片、故事、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纸和笔,让学生写下自己对家人的感恩之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首关于亲情的歌曲,如《常回家看看》,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 讲解亲情的重要性:通过图片、故事、视频等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亲情的重要性。
3. 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让学生分享自己与家人之间的亲情故事,感受亲情的温暖。
4. 感恩亲情:让学生写下自己对家人的感恩之情,并鼓励他们回家后向家人表达出来。
5. 总结:强调亲情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学会感恩、回报亲情,并加强与家人的沟通,增进家庭和谐。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了解他们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感悟程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亲情,增强感恩亲情的能力。
也要关注学生在家与家人沟通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以促进家庭和谐。
六、教学活动1. 亲情图片分享:请students 带来与家人有关的图片,并在班会上分享这些图片背后的故事。
2. 亲情故事演讲:要求students 准备关于亲情的短篇故事,并在班会上进行演讲,让同学们感受亲情的力量。
3. 亲情感悟写作:鼓励students 写一篇关于自己亲情的感悟,可以是对父母的感激,也可以是对兄弟姐妹的关爱。
七、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家庭亲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亲情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组织students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家庭故事和亲情体验,互相启发。
2024年感恩亲情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手册》第四章“感恩亲情”一节,详细内容涉及亲情的含义、价值及如何在生活中体现感恩亲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亲情的含义,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尊重父母、关爱家人的美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对亲人的感激之情,将感恩行动付诸实践。
重点:让学生深入理解亲情的内涵,培养感恩意识,提高家庭责任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彩笔、感恩亲情实践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关于亲情的歌曲,让学生在温馨的氛围中感受亲情的美好。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感恩亲情,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含义和价值。
3. 知识讲解:(1)亲情的定义:亲情是指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一种天然的、深厚的感情。
(2)亲情的重要性:亲情是人的精神支柱,有助于个体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的和谐。
(3)如何在生活中体现感恩亲情:尊重父母、关爱家人、尽自己所能帮助家人等。
4.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温馨故事,引导他们学会表达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5.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文字、行动表达对亲人的感恩之情。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编写一段感恩亲情的话语,并当堂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感恩亲情2. 板书内容:(1)亲情的定义(2)亲情的重要性(3)感恩亲情的实践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感恩亲情”为主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1)描述亲情的含义和重要性。
(2)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如何体现感恩亲情。
(3)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展望未来如何更好地回报家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感恩亲情”主题活动,如制作感恩卡片、为家人做一顿饭等,让学生将感恩之情付诸实践。
感恩亲情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感恩亲情”主题,选取教材《思想品德》中的第二章第三节“亲情与家庭美德”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亲情的重要性,孝敬父母的意义,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家庭美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刻理解亲情的重要性,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良好品质,提高家庭责任感。
3. 引导学生将感恩亲情付诸实践,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感恩亲情融入日常生活,践行家庭美德。
教学重点:亲情的重要性,孝敬父母的意义,以及具体实践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随堂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关于亲情的歌曲,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温暖,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阐述亲情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孝敬父母。
身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孝敬父母的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与亲情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感恩亲情2. 板书内容:(1)亲情的重要性(2)孝敬父母的意义(3)践行家庭美德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感恩亲情”为主题,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作文。
2. 答案:学生作文(范文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参与家庭活动,关心父母,践行家庭美德。
同时,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我为父母做件事”,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感恩亲情融入日常生活,践行家庭美德。
际谈谈感受。
3. 作业设计:以“感恩亲情”为主题的作文。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我为父母做件事”。
一、教学难点的突破1.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感恩亲情,例如:“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孝敬父母的?请举例说明。
感恩亲情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德育》教材中“感恩亲情”这一章节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亲情的重要性,如何理解亲情,感恩亲情的具体表现,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感恩亲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亲情的重要性,认识到亲情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培养学生感恩亲情的情感,学会珍惜和回报亲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亲情的深刻内涵,将感恩亲情融入日常生活。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感恩亲情的情感,学会珍惜和回报亲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亲情故事视频、亲情图片、卡片。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便签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亲情故事视频,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温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重要性。
3. 知识讲解:a. 通过PPT展示亲情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亲情的理解。
c. 分析亲情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强调感恩亲情的重要性。
4. 实践活动:a. 让学生写下想对家人说的话,表达感恩之情。
b. 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感恩亲情,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5.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亲情的选择题,分析解题思路。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份亲情主题的手抄报。
六、板书设计1. 亲情的重要性2. 感恩亲情的具体表现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感恩亲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感恩亲情”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学生需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对亲情的感悟和感恩之情。
2. 附加作业:为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同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亲情相关的话题,参加亲情主题的活动,将感恩亲情融入日常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亲情的深刻内涵,将感恩亲情融入日常生活。
2. 实践活动:让学生写下想对家人说的话,表达感恩之情。
《感恩亲情》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情的含义,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亲情,珍惜家人。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二、教学内容1. 亲情的定义与重要性2. 感恩亲情的意义3. 珍惜家人的方法4. 人际交往与友谊5. 亲情的实践与感悟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亲情的定义、重要性和感恩亲情的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亲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亲情。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珍惜家人、增进友谊等问题。
4. 实践演练法:设计亲情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亲情。
四、教学准备1. 亲情案例素材2. 教学PPT3. 纸张、笔等书写工具4. 亲情实践用品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亲情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亲情对自己的意义。
2. 讲解亲情(10分钟)讲解亲情的定义、重要性和感恩亲情的意义。
3. 分析亲情案例(10分钟)分析亲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亲情。
4.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珍惜家人、增进友谊等问题。
5. 亲情实践(10分钟)设计亲情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亲情。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总结亲情的价值和意义。
7. 布置作业(5分钟)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感悟文章,深入思考亲情对自己的影响。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作业、课堂表现和亲情实践环节,评价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表达感恩之情,记录家人之间的亲情瞬间,下节课分享。
2. 亲子活动:建议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亲子活动,增进彼此的感情。
七、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亲情的感悟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亲情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表现出的亲情态度和行为。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反馈和作业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对于理解亲情有困难的学生,加强案例分析和讨论环节。
《感恩亲情》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情的含义,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长辈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学会感恩、回报亲情的意识。
4. 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增进家庭和谐。
二、教学重点1. 理解亲情的含义2. 学会感恩、回报亲情3. 增进家庭和谐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亲情的珍贵2. 如何让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分组讨论亲情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感悟。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亲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角色扮演法:模拟家庭场景,让学生体验亲情。
4. 情感教育法:通过歌曲、故事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亲情案例、故事、歌曲等资料。
2. 安排合适的教学场地,准备多媒体设备。
3. 提前通知学生,让他们准备好自己的感悟和分享。
教案内容:第一课时:理解亲情1. 导入:播放歌曲《天下父母心》,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
2. 讨论:分组讨论亲情的含义,分享自己对于亲情的理解。
3. 案例分析:分析亲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学会感恩1. 导入:播放故事《羊羔跪乳》,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意义。
2.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回报亲情,分享自己的感恩之心。
3. 角色扮演:模拟家庭场景,让学生体验亲情,学会感恩。
第三课时:回报亲情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际行动来回报亲情。
2. 讨论:分享自己回报亲情的经历和感悟。
3. 制定计划:让学生制定自己的回报亲情计划,并互相监督执行。
第四课时:增进家庭和谐1. 导入:讨论如何与家人沟通,增进家庭和谐。
2. 角色扮演:模拟家庭沟通场景,学会倾听、理解家人。
3. 分享感悟:分享自己与家人沟通的心得,促进班级交流。
第五课时:总结与反思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亲情的含义、感恩的重要性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六、教学过程课时一:理解亲情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天下父母心》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和无私。
2024年感恩亲情主题班会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珍视家庭情感,感悟亲情的重要性,增强对家人的感恩之心。
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亲情的内涵,学会用言语和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和爱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班级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促进情感交流。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亲情的重要性及如何表达对家人的感恩。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之内化为实际的行动。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系列关于亲情的图片和故事,引导学生进入亲情话题。
开展“亲情瞬间”分享活动,让学生回忆并分享与家人之间的温馨时刻。
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感恩亲情?”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重要性。
情感体验开展“亲情故事会”,邀请学生上台讲述自己与家人的真实故事,强化情感体验。
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对家人的感恩?”各组分享讨论成果。
角色扮演:选取几个代表性的家庭场景,让学生扮演角色,体验亲情沟通的技巧和重要性。
知识传授讲解亲情的内涵,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心、支持和牺牲等。
分析传统文化中关于亲情的名言警句,如“百善孝为先”等,让学生了解亲情的传统价值。
引导学生讨论现代社会中亲情面临的挑战和变化,以及应对策略。
行动实践设计“感恩行动卡”,让学生写下想对家人表达的感激之情和具体行动计划。
开展“我为家人做件事”活动,鼓励学生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实际行动,如做家务、写感谢信等。
设立“亲情感恩墙”,将学生的行动计划和实施结果展示在墙上,以激励更多学生积极行动。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感恩亲情的重要性和意义。
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持续表达对家人的感恩之情。
提出期望: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践行感恩,让家庭充满爱和温暖。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辅助课堂教学;同时结合实物展示和亲身体验,增强教学效果。
感恩亲情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德育教育》教材第五章节“家庭与社会”,详细内容为“感恩亲情”主题教育。
通过讲解家庭的重要性、亲情的无私与伟大,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珍惜亲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理解亲情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培养学生感恩亲情的情感,学会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
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亲情的无私与伟大,从而产生感恩之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感恩亲情的情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亲情故事视频、亲情名言警句。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亲情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关于亲情的歌曲,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温暖,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家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亲情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分享亲情故事,让学生体会亲情的无私与伟大。
4. 例题讲解:分析亲情名言警句,引导学生理解亲情的内涵。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制作亲情卡片,表达对家人的感恩之情。
6.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将感恩亲情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8. 课后作业布置:设计亲情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感恩之情付诸实践。
六、板书设计1. 家庭的重要性2. 亲情的无私与伟大3. 感恩亲情的方法与途径4. 亲情实践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感恩亲情”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作业题目:为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答案:学生需在课后为家人做一件事情,如帮忙做家务、陪家人散步等,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感恩亲情”主题征文活动,进一步深化对亲情的理解。
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家庭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亲情的美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亲情故事的选取;2. 例题讲解中亲情名言警句的分析;3. 亲情卡片的制作活动;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家庭亲子活动的组织。
感恩亲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以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教学过程:
一、听阎维文的歌曲《母亲》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A、初步感受
1、教师明确:母亲永远给我们挡风雨,父亲一直牵着我们的手;父母的爱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明。
父母的爱是崇高的、无私的和伟大的!
B、深入认识
1、老师讲有关父母关心爱护儿女的真实故事。
①六旬老父捐肾救子:
2003年2月,湖北60岁的农民父亲胡介甫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患“尿毒症”的儿子,固执的父亲不容拒绝地告诉儿子胡立新:“没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宁可自己没命,也不能看着你死!
②年轻母亲舍身救儿:
2004年8月27日下午,沈阳市五里河公园5岁的男孩童童掉进鲨鱼池。
35岁的母亲刘燕当时也顾不上将手上的相机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鲨鱼池中将儿子救出。
刘燕在接受采访时只说了一句话:“儿子就是妈妈的全部。
”
提问学生:从上面的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讲自己和父母的故事:父母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请讲:
①父母令你最感动或者最难忘的一件事②父母令你最高兴的一件事
3、父母并不能每时每刻都在做令儿女特别感动的事情,有的学生甚至没有过这种体验,但他们平凡的工作足以令人感动。
请学生讲一讲父母平凡而辛勤工作:父母做什么工作?什么时候上下班?工作时间长吗?你觉得你的父母辛苦吗?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辛苦地工作呢?
5、播放歌曲《天下父母心》
6、心灵表白
同学们现在你们有话对爸爸妈妈说吗?现在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一句是什么?
二、感恩父母(学会做人)
就像前面歌曲里的歌词所说:①父母为我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他们含辛茹苦培养我们,那么我们该怎么回报父母?
1、孝敬父母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教师讲一个古代儿子孝敬老母亲的感人故事:《挨杖伤老》:汉朝时,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就举杖挥打。
无论母亲打多重,他都没有怨言不掉眼泪。
可是,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哭得很伤心。
母亲觉得奇怪,问道:“往常打你时,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时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不如以前,体力微弱。
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
并不是疼痛不能忍受。
”
学生评价韩伯愈(是一个孝子,性格善良,孝敬母亲)
②讲一个现代儿子孝敬母亲的感人故事:2004年9月底,在深圳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的田世国得知母亲刘玉环患尿毒症后,偷偷跑到上海中山医院作了血样检查;配型成功后,瞒着母亲,毅然将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她。
问:从这个真实的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
2、请每个学生写几句简短的话概括:谈一谈怎样孝敬父母?
3、父母很希望听到儿女祝福的话语,如果要写一句祝福的话在父母生日时送给父母,应该怎么写?比一比谁写得好
4、下面的表现,哪些是同学们做得最好的?请讲一讲让同学们学一学
①了解父母各个方面(如: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辛苦吗?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你了解爸爸妈妈的身体健康状况吗?你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
②尊敬父母,对父母有礼貌,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不当面顶撞父母,不和父母发脾气
③生活节俭,无浪费现象,不乱花钱,不向父母提过高要求
④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负担。
⑤有心事主动和父母说,经常与父母聊天(多和父母沟通)
⑥碰到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要和父母商量,征求和认真考虑父母的意见。
⑦外出时,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应把去向和时间告知父母(未成年人保护法)
⑧努力学好各门功课,经常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不让父母操心。
⑨父母亲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要诚恳的指出(实话实说)
5、无论是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他人的服务,大自然的赐
予……人自从有了自己的生命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
让我们懂得感恩。
请听歌曲:《感恩的心》
教师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