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客调查分析与生态旅游教育效果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84 MB
- 文档页数:50
9月扎龙自然保护区自驾游记摘要:一、引言二、扎龙自然保护区概况三、9月扎龙自然保护区自驾游行程安排四、景区亮点与特色五、旅游心得与建议六、结尾正文: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驾游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出游的首选方式。
今年9月,我们决定前往我国著名的扎龙自然保护区开展一次自驾游,欣赏那里的湿地风光,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二、扎龙自然保护区概况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总面积达21万公顷,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湿地之一。
这里拥有丰富的水生植物资源,为众多野生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素有“鸟的乐园”之称。
扎龙自然保护区主要包括乌裕尔河、双河和阿伦河三大水域,景区内湖泊、沼泽、河流交织,自然景观优美。
三、9月扎龙自然保护区自驾游行程安排1.出发前准备:提前了解扎龙自然保护区的天气状况,准备好相关证件、现金、衣物等。
2.行程规划:从齐齐哈尔市区出发,预计行程1小时左右抵达扎龙自然保护区。
游览顺序为:游客中心→乌裕尔河景区→双河景区→阿伦河景区。
3.游览时间:9月的扎龙自然保护区,白天气温适宜,非常适合户外游览。
四、景区亮点与特色1.野生鸟类:扎龙自然保护区内有近百种野生鸟类,其中包括丹顶鹤、大雁、野鸭等国家级保护动物。
游客在这里可以近距离观赏到这些美丽的鸟类,感受大自然的生机。
2.湿地风光:景区内的湿地风光独具魅力,蓝天、白云、碧水、野鸟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3.生态环境:扎龙自然保护区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景区内环境优美,空气质量极佳,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五、旅游心得与建议1.自驾游的朋友要注意驾驶安全,尤其在景区内的湿滑道路上。
2.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尊重野生鸟类,不要惊扰它们。
3.携带一些防蚊虫的用品,以免在户外活动时被蚊虫叮咬。
4.尽量选择天气晴朗的时候游览,这样能够更好地欣赏到湿地的美景。
六、结尾这次9月扎龙自然保护区自驾游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丽的湿地风光和丰富的野生鸟类让我们流连忘返。
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环境通用设计改造研究王威 郭丽萍(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摘要:扎龙自然保护区是我国AAAA级生态旅游景区,是丹顶鹤等珍禽活动的栖息地,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到此观赏和旅游。
但是由于残疾人、老年人和体弱的伤病人的客观存在和数量上的持续增长,使现有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环境难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在当今环境下,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存在功能缺失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轮椅使用者的功能缺失、拄拐杖者的功能缺失和视觉残疾者的功能缺失。
功能缺失远远不适应生态旅游景观环境新的需求,因此,以保护湿地鹤类等生态系统稳定和发展为中心,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进行通用设计改造,是有效改变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环境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通过对景观区域内的轮椅行进过道、存在高差的台阶、提示与行进型盲道、公共环境座椅与视觉识别符号和通用型卫生间等进行设计改造,使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环境真正而切实地达到通用设计原则,从而打造一个碧水蓝天、人鹤共享、环境优美、全民通用的生态景观文旅结合的乐园。
关键词:扎龙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景观环境 通用设计改造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3)14-0240-05Research on General Design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tourism Landscape Environment in Zhalong Nature ReserveWANG Wei GUO Liping(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Qiqihar University, Qiqihar, Heilongjiang Province, 161006 China) Abstract:Zhalong Nature Reserve is a AAAA-level ecotourism scenic spot in China and is a habitat for rare birds such as red-crowned cranes, and it attracts a large number of tourists to watch and travel here every year. However, due to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and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the disabled, the elderly and infirm in‐jured patients,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existing ecotourism landscape environment in Zhalong Nature Reserve to meet the needs of all the people. In today's environment, there is a lack of function in the ecological tourism landscape in Zhalong Nature Reserve, which is specifically manifested as the functional loss of wheelchair users, functional loss of crutch users and functional loss of vision impaired people. The lack of function can not meet the new demand of the基金项目:2019年度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扎龙自然保护区旅游景观生态性保护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35409335)。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扎龙湿地特色旅游资源现状及分析齐齐哈尔市扎龙湿地作为“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一,旅游资源丰富,是同纬度地区景观最原始、物种最丰富的湿地自然综合体。
湿地生态旅游是在介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湿地生态系统,开展保护自然资源与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本文根据扎龙旅游资源现状和优势条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污染、行政管理矛盾,开发资金短缺。
并且提出了扎龙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具体对策。
标签:湿地;生态旅游;问题;对策引言湿地指海洋和内陆常年有浅层积水或土壤过湿的地段,由于具备净化水质的功能,也被称为地球之肾。
齐齐哈尔市扎龙湿地作为“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一,旅游资源丰富,是同纬度地区景观最原始、物种最丰富的湿地自然综合体。
旅游已经成为时下最为热门的休闲方式,走进大自然,领略自然美丽风光的生态旅游成为了大家的首选。
湿地生态旅游是在介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湿地生态系统,开展保护自然资源与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本文根据扎龙旅游资源现状和优势条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探索,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扎龙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对策,力求从根本上解决扎龙湿地保护问题。
一、齐齐哈尔市扎龙湿地的现状扎龙湿地位于齐齐哈尔市东南26公里处的扎龙乡,地处松嫩平原西部乌裕尔河下游,占地面积21万公顷。
该地区的地貌类型为河湖冲积地貌类型,地势低洼,地势起伏不大。
自然生态环境好,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湿地内湖泊、沼泽、湿草甸星罗棋布,其中湖泊、水泡有200多个,芦苇沼泽面积最大。
自从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以来,前来扎龙湿地观光游玩的游客逐年增加,到目前为止,2015年最高接待游客人次达到四千。
据了解,入夏以来,景区平均日接待游人一千多人次,蔚蓝的天空,青青的芦草,湿地美景让游客纷纷感叹不虚此行。
二、齐齐哈尔市扎龙湿地的优势(一)动植物资源丰富扎龙湿地动物资源丰富,其中鸟类是扎龙湿地的重点保护对象,扎龙湿地保护区的鸟类有41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有丹顶鹤等8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白琵鹭等33种。
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一、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概况(一)视频图片简介(二)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简介“扎龙”为蒙古语,意为饲养牛羊的圈。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乌裕尔河下游,已无明显河道,与苇塘湖泊连成一体,然后流入龙虎泡、连环湖、南山湖,最后消失于杜蒙草原。
在齐齐哈尔市区西南部,大庆市的林甸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沼泽芦苇丛,这片21万公顷的巨大沼泽地里,湖泊遍布,鱼虾种类丰富,成为禽鸟极佳的生长地这便是扎龙湿地。
1979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
1987年4月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纯、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
湿地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第五名。
2013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十大“中国最美湿地”。
扎龙是鹤的故乡,扎龙湿地的最大特点就在于那些野趣横生、充满灵性的鹤。
世界上有15种鹤类,中国有9种,扎龙就有6种,其中4种系世界濒危鸟类。
它们是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蓑羽鹤、白鹤和灰鹤。
丹顶鹤又称仙鹤,是十分珍贵的名禽,此区有500多只,约占全世界丹顶鹤总数的四分之一,所以,称此区是丹顶鹤的故乡也不为过。
此区的野生珍禽,除鹤以外,还有大天鹅、小天鹅、大白鹭、草鹭、白鹳等,真可谓野生珍禽的王国。
扎龙湿地是中国最大的以鹤类等大型水禽为主题的珍稀水禽分布区。
扎龙自然保护区地域辽阔、交通方便,既是旅游胜地,又是科研中心。
每年春夏,有大天鹅、小天鹅、大白鹭、鸳鸯等上百种野生珍禽云集于此,繁衍栖息,嬉戏觅食。
因此,观鸟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5~7月份。
夏秋之交,丹顶鹤一般都在芦苇里育雏,不轻易出来,很难看到。
到了冬季,游客们则可以在冰湖雪地上观赏人工驯鹤。
扎龙湿地有乌裕尔河、双阳河、克钦湖、仙鹤湖、龙湖、南山湖等大多水面2000亩以上。
湿地中各个弯弯曲曲的长短河道连通各个大大小小的湖泡,形成密如蛛网的水系,宛如九曲回肠的亮线串起一颗明珠,衬托上翠绿的植被,景色十分壮观。
扎龙湿地生态恢复与管理研究摘要:扎龙湿地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湿地资源,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对周边地域产生强烈影响。
本文通过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从恢复生态学角度系统地探讨了影响湿地变化的主要因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湿地生态恢复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扎龙;湿地;生态恢复;管理一、扎龙湿地概况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 距齐齐哈尔市东南约26.7km, 地理坐标为46°52′~47°32′N, 123°47′~124°37′E, 横跨该市的富裕、泰来、铁锋等六县区。
总面积2100km,是典型的河滨湿地,平均海拔144m, 大体呈NE- SW向展布。
其中湿地(湖泊、沼泽)面积1240km, 是我国珍稀鸟类和湿地生态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扎龙湿地植被分别为草甸草原植被、草甸植被、沼泽植被、水生植被4种类型,典型的沼泽植被为芦苇、苔草。
潜育草甸土和草甸沼泽土及碳酸盐草甸土为主要土壤类型。
其中高等植物有468 种,昆虫类有277 种,两栖类有4科 6 种,爬行类有 2 种, 鱼类47 种,鸟类约260 种,兽类有21种。
这里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8~3.4℃,多年平均降雨量417mm, 降水多集中在6、7、8月。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其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是丹顶鹤全球迁徙和繁殖的重要基地。
1987 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扎龙湿地的主要水源有乌裕尔河、双阳河以及中部引嫩总干渠等。
扎龙湿地是一个具有科研意义、生态价值、经济效益、旅游等功能的湿地自然保护区。
二、扎龙湿地的生态影响因素(一)气温的影响。
气温是湿地水环境有机体生存和演替的重要限制因子,温度变化直接影响湿地植被的生长和群落演替,影响水系统生态功能的稳定性。
50年来气温变动, 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变动的周期性虽不明显,但温度的缓慢增加加重了系统潜在的脆弱性,在年降水量较少的低水位时期,湿地土壤的大面积垦殖和湿地水资源的开发对系统的脆弱性产生直接影响。
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
随着我国生态保护意识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扎龙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
保护区内有大片原生态的林区、草原、湖泊等自然景观,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由于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恶性开发,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如何合理开发保护区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旨在探究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当前保护区生态状况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可行的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为保护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文献调研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和旅游开发现状,通过访谈采取专家、旅游从业者、游客等多方面的观点,了解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和问题,并结合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中,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同时,本研究也可以为其他生态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扎龙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科考、旅游、狩猎的重要基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
该区位于中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南部。
扎龙生态系统上具有丰富的水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滋养不浅的冰雪水文环境。
同时,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效果明显,是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生态旅游区域之一。
因此,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具有实际的研究和开发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分析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现状。
了解扎龙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情况,包括自然、人文、生态等方面的旅游资源,以及现有的旅游业发展情况和问题,为下一步的旅游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2. 探讨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
通过对比国内外生态旅游风格的发展,探讨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
制定相应的生态旅游开发计划,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3. 分析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对策。
针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问题,从管理制度、政府机构和旅游企业的管理方面予以分析,提出可行性的管理对策,为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三、研究的内容及方法1. 研究内容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经济与生态,旅游资源情况调查,旅游需求调查,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对比,开发模式分析,研究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营销,旅游管理对策、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协调措施等。
2. 研究方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和数学模型法等。
四、预期研究结果1. 分析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得出该区的旅游资源特色,建立了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数据库,为下一步生态旅游的开发打下基础。
2. 探讨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分析国内外生态旅游成功案例,形成切实可行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为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提供可行性规划。
3. 提出针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对策,为扎龙自然保护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避免过度开发引发的生态破坏。
游客观赏行为研究阎晓东李晓枝(陕西省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洋县723300)教育教学喃要]本文作者采用问卷调查,定点、跟随观察等方法研究了游客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观赏行为和受教育效果,结果昱示来保护区的游客主要游览动机包括:观鸟、度假游玩、了解大自然和拍照;观赏行为包括听解说、留影、谈论、观鸟、景点解说牌阅读、看录像、逗鸟、看动物标本、购物、观景10种。
有动物的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高。
游客在保护区内的平均游览时间为1小时25分。
游客对教育设施中的解说牌的利用率最高,但是认知效果较低。
标本馆的利用率次之,录像厅的利用率最低钽认知效果最好讲解员讲解是游客喜欢的教育方式。
l关键词]游客观赏行为;游客教育;现察法一、引言自然保护区作为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保护区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只是单纯的保护自然资源,而是在不破坏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对区内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利用。
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资源利用的一种有效手段。
生态旅游的主体是具有较强环境意识的生态旅游者,他们的行为是在全球资源与环境背景下,顺应现代人们旅游需求转变而选择的一种旅游生活形式,主要有环保性、知识性、参与性、替代性等4个特点。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国际重要湿地和丹顶鹤的故乡,每年接待大量生态旅游者,游客的观赏行为能够体现出游客的观赏、环保意识和教育状况,本文从游客观赏行为的角度,评价分析了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游客的环境、动物保护教育效果及对游客的管理状况,对其中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以促进其生态旅游功能的进一步完善,逐步提高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让更多的游客在游览完保护区舌成为具有保护性旅游行为的真正生态旅游者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地概况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丹顶鹤等珍稀水禽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位于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下游,面积2100平方公里。
保护区内有鸟类26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5种,尤其以鹤的种类多,数量大而举世瞩目;世界上共有的15种鹤类中,扎龙就有6种,加上先后引进的8种,在扎龙可以见到14种鹤,因此这里被誉为“鸟的天堂,鹤的故乡”。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客调查分析与生态旅游姓名:郑昕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指导教师:邹红菲;张永明20040601扎龙自然保护区游客调查分析与生态旅游敦育效果砭究5结果与讨论5.1旅客结构特征分析5.1.1旅游动机圈1旅游动机如图1所示,在331个调查对象中,以观鸟、了解大自然、单位或会议组织为目的的游客相对较多,分别有127,110,81人,而为了度假游玩、拍照和学校组织活动的游客分别占60,46,11人。
从各融旅游羁的所占的比例来看,了解大自然与观鸟的旅客比例分别占29.20%,25.29%,而以单位或组织会议为目的的游客比例也相当高,达到18.62%(见图1)。
扎龙作为中国鹤类自然保护区,鸟类种类繁多,以观鸟为目的的游客占25.2970的高比例是很容易理解的。
当地社群单位对扎龙保护区有较大的认同感,在组织活动时,经常将该保护区作为首选地点,参加会议的代表也对此地较感兴趣,说明该傈护区的知名度较高。
5.1.2游客性别组成在329份有效问卷中,男性游客共计223人,女性游客共计106人,分别占东北林业火学硕士学位论文总游客数量的67.78%和32.22%(图2),男性游客的比例要远远高出女性游客所占的比例。
男女游客性别比(男:女)为2。
l:l,高于全国平均出游性别比倒l,27:1。
游客性别结构中男性游客多于女性,可能得原因在于男性较女性有更多的公务机会和自由支配的空闲时间。
图2性别分布圉5.1.3文化程度分析图3游客学历组成比例游客学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以上学历的游客比例最高,占63,83%.其次扎龙自然保护区游客调查分析与生态旅游教育效果研究是高中学历的游客总数占游客总数量的27.96%。
而初中和小学学历的游客总比例仅为8.19%(见图3)。
这一比例分布与其他旅游区的比例进行比较,可发现自然保护区的游客文化水平应该是高的。
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游客所获得的知识量的比较结果表明游客所获得的知识量与其自身的文化程度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
随着学历的增高,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量基本上呈增多的趋势(如图4)。
图4游客所获知识量与学历之间的关系5.1.4游客职业组成分析图5游客职业组成调查发现,职业为干部的游客在游客组成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46%),其次是公司职员(19%)、工人(17%)和商人(11%),比例最小的为离退休人员(3%)、学生(3%)和农民(1%)(见图5)。
游客职业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其收入、闲暇时间和受教育程度的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不同,也就应该具有不同的旅游倾向和需求。
据328份有效的统计结果来看:扎龙自然保护区的游客职业构成以国家公务员为主体,达46%;第二个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公司职员、工人和商人,从事这些职业的游客在比例上差距不是太大,分别为19%,17%和11%。
离退休人员、学生和农民则是占比例非常的小,分别为3%,3%和1%。
从这些数字来看,游客比例在职业上的差异是明显的。
通常,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借助公费出差旅游的现象比较常见,而且他们通常具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收入也很高,这些都决定了他们在游客中的高比例。
工人(尤其是企业效益较好)可以享受一些福利性旅游,收入也相对较高,所以其出游率也较高。
两离退休人员、学生和农民均受一些限制因素的影响,如身体状况、经济收入和空闲时间的影响,或者是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而无法或没有能力旅游,所以出游率较低。
5.1.5游客年龄组成5.I.5l游客的年龄组成图6游客年龄组成在年龄分布上,在328份有效问卷中可得出(如图6),游客以20一39岁年龄段的游客为主体,表现出游客中青年化的总体趋势。
其次就是4G一59岁年龊段的游客,占28.35%。
而20岁以下的消费者比例仅为5.79%,60岁以上的游客仅占1.52%。
可见游客的年龄分布是很不均衡的。
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第一,20一39岁年龄段的人具有较旺盛的精力,而且平时工作繁忙,利用节假同或休息日出游即扎龙自然保护区游客调查分析与生态旅游教育效累研究囝7游客月收入扎龙自然保护区的游客以中等收入社会群体为主。
月收入300元以下的低收入者比率较低,因为旅游毕竟是较高层次的消费行为,收入水平低则出游能力受到限制。
而3000元以上的高收入者比率低,原因可能是:首先,扎龙保护区的游客客源以省内游客为主,其收入水平总体不是很高。
其次,扎龙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与全国其它风景旅游景点相比,对人们的吸引力稍逊一筹。
5.1.7客源地分析图8客源地特征分析客源地分析可以确定旅游景点的不同层次的客源目标市场,地域空间位置差异及旅游资源吸引力随距离衰减的规律性,使不同地区的游客对特定旅游地有着相异的感知映像。
而各客源市场不同的态度与生活方式,会引起不同地区游客的不同旅游动机和消费行为。
在本次研究的328份有效问卷中(如图8),本省游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客占很高的比例,达74.47%:1外省游客占23。
71%;国外游客仅占1。
82%。
这些表明,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主体客源是省内社会群体,达74.47%,而本市游客比例占到相当高的比例,达31.31%,可见扎龙保护区的游客以省内游客尤其是来自齐齐哈尔市的游客为主要客源。
显然,空间距离和人均收入水平对于旅游决策行为的重要影响作用在此得到较好的反映。
同时,扎龙保护区内的外省游客比例相对来说也是较高的。
与齐齐哈尔市以外的本省游客所占比例(37.99%)相比,外省游客高达23,71%,这也反映出了扎龙保护区对外省游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5.1.8游客出游方式图9出游方式在本次调查中,旅游者出游方式包括出游同伴和出游人数两部分。
在游客出游同伴中,与同事一起旅游的游客占最大部分,达80.34%,与家人一起旅游的游客占16.87%,而与孩子一起旅游的游客仅占2.76%(如图9)。
在出游人数上(如图10),单个游客出游的比率很小,仅占2.43%,4—9人和10人以上的旅游团队占很高的比例,分别为36.47%和41.95%。
这些数据表明,扎龙自然保护区的旅游需求以团体旅游为主体。
通过对游客的访谈发现,团体游客以会议组织、各种学习班学员参观、单位组织为主体。
家庭出游和带孩子出游的比例较小,是由于一般家庭出游喜爱全日游玩,而扎龙自然保护区的参观项目较少,又没有娱乐、体闲或寓教于乐的设施,游客驻留时间较短,因而对全家出游的游客吸引力不是很大。
扎龙自然保护区游客调查分析与生态旅游教育效果研究图10出游人数分析5.2游客行为特征5.2.1游客的时间分布5.21.1游客的日分布状况记录分析的数据显示,游客前往扎龙自然保护区在~天内的时间分布相对集中(如图11)。
每日上午10:OO一12:00和下午2:oo一4:00是游客旅游的高峰时间段。
这是由于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主体客源是省内社会群体,其中来自齐齐哈尔市的游客尤其占到相当高的比例,达31.31%,是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客源。
从齐齐哈尔市区到扎龙自然保护区乘座长途公交车仅需1小时。
我们的跟随观察数据显示,游客在保护区内的平均游览时间仅为1小时25分。
加之,保护区内缺少体闲娱乐的设施和场所,所以游客停留时间较短,绝大多数游客中午不在保护区内就餐,晚上也不在扎龙保护区内留宿。
东北林业太学硕士学位论文圈11游客量的时间分布5.2.12游客的周内分布状况2004年4月24日至5月11目这段时间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因为期间涵盖了淡季的平常日、双休日、五一节假日和旺季平常日。
在此期问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的日游客量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如图12):在五一节假日期间(5月1日一5月7目)的游客量是淡季(4月24曰一4月30日)的游客量的3.966倍。
在淡季的~周中,游客在双休日的数量相对较多。
周六的游客最多,是周一、周二的1.95、2.03倍。
这就出现了在保护区的旅游人数相当的不均衡,在管理方面导致了在征季各项资源设施和管理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而在淡季却是人力资源和物质资原大大地闲置和浪费。
图122004年4月24日至5月11日游客量分布图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3.1游客的获知途径图13游客获知途径在356份有效问卷中(如图13),通过亲朋好友知道扎龙自然保护区的游客占42.70%,通过报刊杂志和电影电视知道该保护区的游客占13.20%和17.70%,而通过教师和宣传册获知扎龙自然保护区的游客仅占3.37%萃1J2.53%,通过其他途径的游客占到20.51%。
这些数据表明,游客本身对扎龙保护区的宣传作用还是最重要的。
他们的游览体验和满意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扎龙保护区的游客市场。
他们既是保护区的服务对象,又是一种重要的宣传途径。
而通过报刊杂志和电影电视等途径获知扎龙保护区的游客比例很少,又说明了扎龙保护区在宣传力度和宣传效果上的不理想,仍有很大的宣传空间。
不同客源地游客获知扎龙自然保护区的途径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见表6):不同客源地的游客获知扎龙自然保护区的途径没有明显的差异,主要都是通过亲朋好友。
其中,53.85%的本市游客、62.5%的暂住本市游客、36.8%的本省游客、44.88%的外省游客以及83.33%的国外游客是通过亲朋好友获知扎龙自然保护区的,而通过其他宣传途径获知扎龙自然保护区的均占较低的比率。
可见,扎龙自然保护区在开展宣传和营销工作时应针对不同客源地采用不同的宣传手段,以扩大保护区的知名度。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3.2游客对保护区功能的认识图14游客对保护区功畿的认识自然保护区与普通旅游地存在着一些本质的区别。
由于生态旅游是在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基础上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其前提是自然资源的保护,它反映在无论是旅游开发过程还是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都强调旅游对环境的保护,而且尤其要考虑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其潜在影响。
旅游者必须意识到自然保护区旅游的这些特点才能在其旅游行为上有符合保护区旅游规则的可能。
为此我们调查了游客对自然保护区功能的认识。
在331个有效闯卷中(如图14),90.63%的游客认为自然保护区应该以保护环境为主要功能,认为保护区可以提供娱乐的游客仅占13.55%。
这些数据表明,来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的游客在对保护区的功能的认识上是积极的。
在这个基础上开展~系列的管理措施可以为游客所接受。
游客对保护区提供科普教育的功能没有达到足够的认识,在访谈中发现,许多游客对于“自己是来接受教育”这种说法表示反感,这说明游客更易于接受自己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各种教育,对游客的教育不能以过于直接的方式体现,而应该通过比较生动的、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方式和手段来实现。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客调查分析与生态旅游教育效果研究作者:郑昕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1.吕玉哲扎龙湿地生态功能研究[学位论文]20072.任大威.REN Da-wei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研究[期刊论文]-高师理科学刊2010,30(1)3.李杰.王晓春.姜洪刚从水资源看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发展[期刊论文]-黑龙江水利科技2002,30(2)4.郑昕.程鲲.邹红菲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客客源特征调查分析[会议论文]-20065.孙恂刘庆邦小说论[学位论文]20046.蔡君对美国LNT(Leave No Trace)游客教育项目的探讨[期刊论文]-旅游学刊2003,18(6)7.刘权.高红娟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09(5)8.李尧新对崇明体验式农家乐的四维探究[期刊论文]-中国集体经济2010(36)9.肖方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报告[期刊论文]-科技潮2005(8)本文链接:/Thesis_Y63294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