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霉素与表阿霉素的心脏毒性的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280.38 KB
- 文档页数:5
1. 引言ABVD方案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霍奇金淋巴瘤的化疗方案。
其中,阿霉素是ABVD方案中的一种重要药物。
正确使用阿霉素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介绍ABVD方案中阿霉素的用量指导,以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正确使用该药物。
2. 阿霉素的药理特点阿霉素(Adriamycin)是一种广谱的抗肿瘤药物,属于紫杉醇类。
其主要通过与DNA结合,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裂。
阿霉素还可通过干扰DNA和RNA的合成,以及抑制DNA酶和DNA依赖性RNA聚合酶的活性,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效果。
3. ABVD方案中的阿霉素用量ABVD方案是由四种化疗药物组成的:阿霉素、博来霉素、长春新碱和达卡巴嗪。
其中,阿霉素是该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ABVD方案中阿霉素的用量指导:•阿霉素的初始剂量为25-50 mg/m²,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剂量,建议不超过每个疗程总剂量为2 mg/kg;•阿霉素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阿霉素的给药频率为每两周一次;•阿霉素的给药速度为静脉滴注,推荐用2小时完成,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可考虑放慢给药速度以减轻不良反应。
4. 阿霉素的不良反应及防治在使用阿霉素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心脏毒性:阿霉素可引起心脏损伤,临床上表现为心动过缓、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建议在治疗前进行心脏评估,监测心电图和左心室射血分数。
如出现心脏毒性,应减少阿霉素的剂量或停药,并给予相应的心脏保护治疗;•恶心与呕吐:阿霉素可引起恶心和呕吐,这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建议在给药前使用抗恶心药物进行预防,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或给药速度;•骨髓抑制:阿霉素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定期监测血常规,如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应调整阿霉素的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
5. 结论ABVD方案中的阿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治疗药物,正确使用阿霉素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
参芪扶正液抗蒽环类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摘要】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液抗蒽环类药物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
方法:8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同时给予参芪扶正液静脉点滴,对照组单用化疗药物,观察两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心脏毒性反应和心功能的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仅1例出现急性心脏毒性反应,发生率为2.5%,而对照组有6例,发生率为15%,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
两组治疗前LVEF无明显差异,化疗后对照组较治疗组下降27.9%,P<0.01。
对照组的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在各个时段均高于治疗组(P<0.05),并随着化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
结论:参芪扶正液在蒽环类药物化疗过程中具有心脏保护作用,是较好的心肌细胞保护剂。
【关键词】参芪扶正液蒽环类药物化疗心脏保护蒽环类药物是一种高效、广谱抗肿瘤药物,自1968年由Bondonna 首先引入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许多肿瘤的化疗方面有显著疗效,但该药心脏毒性较为明显,甚至可导致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扩张性心肌病,因而限制了其在临床的进一步使用,同时也影响其疗效[12]。
对于肿瘤长期生存患者,其发生心脏相关事件危险是正常人的8倍[34]。
因此如何对抗化疗药物所致的心脏毒性,保护患者的心脏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我科从2005年12月至2007年11月以来采用纯中药制剂参芪扶正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观察其对抗蒽环类药物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入选2005年12月至2007年1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8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男43例,女37例,年龄32~82岁,中位年龄51岁。
1.2 分组与治疗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同时给予参芪扶正液静脉点滴,对照组单用化疗药物,两组患者均有病理、细胞学及影像学诊断依据,KPS评分在60分以上,所有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大于50%,有基础心脏病和心功能不全患者不在本研究之列。
阿霉素、表阿霉素、吡喃阿霉素有什么区别?浏览次数:8599次悬赏分:10 |解决时间:2006-9-12 15:35 |提问者:yuanwy最佳答案中文名称: 阿霉素中文又名: ADR 羟柔红霉素羟正定霉素,多柔比星英文名称: Adriamycin英文又名: Doxorubicin药品介绍:本品为广谱抗肿瘤药,对机体可产生广泛的生物化学效应,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性作用。
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本品嵌入DNA而抑制核酸的合成。
注意事项副作用:1 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表现为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
2 心脏毒性,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
3 可见到恶心、呕吐、口腔炎、脱发、高热、静脉炎及皮肤色素沉着等。
4 少数患者有发热、出血性红斑及肝功能损害。
用法用量西药剂量:静注,每次40mg~60mg/m2,3周1次。
或每日20mg/m2,连续3日,间隔3周再给药。
目前认为总量不宜超过450mg~550mg/m2,以免发生严重心脏毒性。
表阿霉素[中文别名] 表柔比星,阿表比星,表比星4’-表阿霉素。
[外文名] 4’-epi-doxorubicin,Pharmoru-bicin,Epirubicin,4'-Epi-Adriamycin. [外文缩写] 4'-Epi-Dx,4'-EPi-ADM,E-ADM,EPI,4-EA,IMI28。
[化学名] (Is:9s)-9-羟乙酰基-4-甲氧基-7,8,9,10-四氢-6.7.9.10.11-四羟基-7-0-(2,3,6-三去氧-3-氨基-Q-L-阿拉伯糖已吡喃基)-5,12-萘二酮。
[分子式] C27H29NO11。
[性状] 本品为桔红色粉末状结晶,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丙酮等溶剂,在溶液中PH为7时,呈桔红色;PH超过9时呈蓝紫色。
在生理盐水中稳定,冻干制剂在室温下可保存3年以上;但在日光、高温、高温度下不稳定,在碱性溶液中与ADM一样,可迅速分解成有色素的混合物。
2020年12月Dec. 2020第58卷第12期Vol.58 No.12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 HEALTH SCIENCES)文章编号:1671 -7554( 2020) 12-0001 -07 DOI : 10.6040/j.issn. 1671 -7554.0.2020.0781•基础医学・两种阿霉素心力衰竭模型及心功能进展的评估张淑莹-武晓峰2,郭丽敏I,乔温-彭洁琼',李大庆I(1.中国教育部、卫生部心血管重构和功能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和山东省联合心血管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山东济南250012; 2.肥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山东肥城271600;3.济南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200)摘要:可的 评估阿霉素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建模效果及其在不同实验阶段的心脏结构与功能改变。
方蕩 建立大鼠阿霉素心力衰竭动物模型,采用两种造模方法:①阿霉素模型1组为腹腔内注射阿霉素,每次2.5 mg/ (kg •只),2周内注射6次,累积剂量15 mg/kg,造模周期为4周;②阿霉素模型2组6周内注射6次,造模周期为8周,其余 相同。
雄性Wistar 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1组、阿霉素模型1组、正常对照2组、阿霉素模型2组,每组6只。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估心脏组织结构。
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显示,阿霉素模型1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 )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 )较正常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5,P = 0.032)。
HE 染色2种阿霉素模型均存在细胞肥大、肌纤维纹理走向不规则,心肌细胞胞浆空泡化。
评估心肌细胞间质纤维沉积面积,阿霉素模型1组高于正常对照1组(r = 4.455,P = 0.002),阿霉素模型2组与正常 对照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 = 2.220,P=0.060) 阿霉素模型1组在实验中期、末期阶段心脏结构和功能呈动态改变。
常用发疱剂:盖诺(NVB)、阿霉素(ADM)、表阿霉素(EPI)、吡柔比星(THP)、长春新碱(VCR)外渗可引起坏死。
常用刺激剂:足叶乙甙(VP-16)、卫猛(VM-26),外渗可引起局部疼痛。
常用非发疱剂:环磷酰胺(CTX)、甲氨喋呤(MTX)、博莱霉素(BLM)、氟尿嘧啶(5-Fu)、阿糖胞苷(Ara-C)、顺铂(DDP)、卡铂(CBP)、异环磷酰胺(IFO)、草酸铂(艾恒)、氟脲嘧啶脱氧核苷啶(FuDR),外渗不引起局部坏死、疼痛。
常用化疗药静脉点滴时间速滴10-15分钟:盖诺(NVB)、阿霉素(ADM)、表阿霉素(EPI)、吡柔比星(THP)、环磷酰胺(CTX)、长春新碱(VCR)静点30分钟:顺铂静点1小时:多帕菲静点2小时:足叶乙甙(VP-16)卫猛(VM-26)亚叶酸钙、卡铂静点2-3小时:艾恒(草叶酸)、特素静点4小时:异环磷酰胺(IFO),使用时0、4、8小时静推尿路保护剂美司钠静点4-6小时:氟尿嘧啶(5-Fu),使用前常规静点亚叶酸钙2小时,以增强疗效。
两种化疗药物之间需用普通液体冲管。
常用化疗药物简称盖诺(NVB)、阿霉素(ADM)、表阿霉素(EPI)、吡柔比星(THP)、长春新碱(VCR)、足叶乙甙(VP-16)、卫猛(VM-26)、环磷酰胺(CTX)、异环磷酰胺(IFO)、甲氨喋呤(MTX)、博莱霉素(BLM)、亚叶酸钙(CF)、氟尿嘧啶(5-Fu)、氟脲嘧啶脱氧核苷啶(FuDR)、阿糖胞苷(Ara-C)、顺铂(DDP)、卡铂(CBP)、草酸铂(艾恒)、平阳霉素(PYM)、尼莫司汀(ACNU)、丝裂霉素(MMC)、氮烯咪氨(DTIC)、羟基喜树碱(HCPT)、紫杉醇(PTX)、化疗药物常见副作用盖诺(NVB):静脉炎阿霉素(ADM):心脏毒性反应较阿霉素轻表阿霉素(EPI):心脏毒性反应较阿霉素轻长春新碱(VCR):出血性膀胱炎环磷酰胺(CTX):出血性膀胱炎异环磷酰胺(IFO):出血性膀胱炎博莱霉素(BLM):肺纤维化氟尿嘧啶(5-Fu):消化道粘膜炎氟脲嘧啶脱氧核苷啶(FuDR):消化道粘膜炎顺铂(DDP):胃肠道反应、肾毒性卡铂(CBP):胃肠道反应、肾毒性较顺铂轻草酸铂(艾恒):末梢神经炎紫杉醇(PTX):过敏反应多帕菲:过敏反应化疗辅助药的应用止吐剂:化疗前30分钟使用。
表阿霉素(表柔比星)
【适用症】: 适应症与阿霉素相同,主要用于乳腺癌、恶性淋巴瘤、
卵巢癌、消化道癌、肺癌、白血病、头颈部癌、软组织肉瘤、膀胱癌、肾癌及恶性黑色素瘤等。
【注意事项】: 与阿霉素相同,骨髓抑制略轻,心脏毒性较低。
引起
心脏毒性的平均剂量为每平方米体表面积935mg,而阿霉素为每
平方米体表面积468mg。
70%的病人出现脱发。
【用法与用量】: 静注:成人单一用药每平方米体表面积75~90
mg,3周给药1次。
也可给予每平方米体表面积40~50mg,
连续2日,亦3周后重复。
对于既往作过放、化疗,骨髓贮备降低,
年老病人、肝功能异常及同时进行纵隔、心包放疗的病人需减量。
在
联合化疗中也应相应减量,一般可给每平方米体表面积50~75mg,3周1次。
表阿霉素口服无效,不能肌注或鞘内给药。
静注时最
好在输液后由侧管中冲入,避免药物外渗或漏至皮下引起严重的组织
损伤及坏死。
药物溶解后可在室温下保存24小时,但应避免阳光直
接照射。
在冰箱中(4~10℃)可保存48小时。
【包装】: 针剂表阿霉素:每支10mg、50mg。
【贮藏】: 室
温下避光保存。
•综述.阿霉素心脏毒性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史亚荣,程龙献•吴晶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湖北武汉430000摘要:阿霉素广泛用于肿瘤的化疗,但可引起剂量依赖性的心脏毒性。
阿霉素引起心脏毒性的机制复杂且具有不可逆性,与其增加氧化应激、抑制拓扑异构酶2队干扰线粒体功能等有关。
在保证阿霉素抗肿瘤作用下减轻其心脏毒性是肿瘤化疗的研究重点之一。
蔥环类似物、神经激素拮抗剂、他汀类药物等可减轻阿霉素的心脏毒性。
本文就阿霉素引起心脏毒性的机制、监测方法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肿瘤;阿霉素;心脏毒性;机制Mechanism and treatment of doxorubicin-induced cardiotoxicitySHI Ya-rong,CHENG Long-xian・WU Jing-jingDepartment of Cardiology»Union Hospital»Tongji Medical College,Huazhong U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Hubei43000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CHENG Long-xian,E-mail:**********************Abstract:Doxorubici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umor chemotherapy,but it could cause dose-dependent cardiotoxicity.The doxorubicin-induced cardiotoxicity has complex mechanism and is irreversible.It is correlated with the increase in oxidative stress・inhibition of topoisomerase2(3,and interference with mitochondrial function.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doxorubicin・to reduce its cardiotoxicity is one of the key points of tumor chemotherapy. Curr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nthracycline analogs.neurohormone antagonists,statins and other drugs can reduce the cardiotoxicity of doxorubicin.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mechanism of doxorubicin-induced cardiotoxicity,its monitoring methods and treatment.Keywords:tumors;doxorubicin;cardiotoxicity;mechanism阿霉素是从波赛链霉菌中分离出来的,由氨基糖通过糖昔键与四环蔥醍键合成的非选择性I型蔥环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食管癌、骨肉瘤、卡波西肉瘤、霍奇金淋巴瘤及非霍奇金淋巴瘤.但可引起剂量依赖性的心肌坏死和大面积不可逆损伤.使其临床应用受限:灯。
吡喃阿霉素与表阿霉素治疗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段婷;常瑛
【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年(卷),期】2000(7)1
【摘要】目的应用吡喃阿霉素与表阿霉素治疗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疗效及毒性进行对比观察。
方法用吡喃阿霉素与表阿霉素分别治疗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各 15例。
结果两组病例治疗 (CR +PR )有效率分别为 6 6 .7%、6 0 .0 % ,无差异。
结论吡喃阿霉素与表阿霉素疗效相似 ,且不良反应尤其心脏毒性及脱发较表阿霉素轻。
【总页数】2页(P77-78)
【关键词】吡喃阿霉素;表阿霉素;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作者】段婷;常瑛
【作者单位】北京友谊医院血液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105;R733.4
【相关文献】
1.吡喃阿霉素、表阿霉素为主方案治疗非霍奇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J], 陈建祥;双跃荣;王迪进;樊光华;万莉娟
2.吡喃阿霉素、表阿霉素及阿霉素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 [J], 庞丹梅;邓燕明;白永红
3.吡喃阿霉素与表阿霉素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对比观察 [J], 李安荣;孔宪炳
4.吡喃阿霉素、表阿霉素为主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毒副作用的比较及护理对策[J], 孙长玲
5.吡喃阿霉素与表阿霉素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J], 邵剑峰;刘忠民;钟永根;傅佳萍;封蔚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AC与TEC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对比观察与评估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不断有新的治疗方案被提出和应用。
本文将重点对TAC与TEC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进行疗效对比观察和评估。
TAC方案是指在乳腺癌手术前进行的新辅助化疗,其包括了多西他赛(Taxotere)、阿霉素(Adriamycin)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三种药物的组合应用。
这三种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能够针对不同的乳腺癌亚型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TAC方案的辅助化疗时间一般为4-6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周,有助于在手术前控制肿瘤的生长,减小手术操作难度,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TEC方案也是一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其包括了多西他赛(Taxotere)、表阿霉素(Epirubicin)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三种药物的组合应用。
与TAC方案相比,TEC方案将阿霉素替代为表阿霉素,而表阿霉素具有更低的心脏毒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副作用风险。
为了对比TAC与TEC方案的疗效,我们进行了一项对比观察与评估的研究。
研究选取了100名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其中50名接受了TAC方案的治疗,另外50名接受了TEC方案的治疗。
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相似,包括年龄、病程、肿瘤大小等因素。
观察和评估的结果显示,经过TAC方案治疗的患者中,有40名(80%)患者的肿瘤缩小或消失,术前辅助治疗的效果明显。
而经过TEC方案治疗的患者中,有35名(70%)患者的肿瘤缩小或消失。
两组患者在疗效方面差距不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在观察期间,TAC方案组的患者出现了更多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而TEC方案组的患者在副作用上相对少一些。
这可能与阿霉素对心脏的毒性有关。
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耐受性,以及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