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知识:机房制冷技术之蓄冰槽的安装
- 格式:docx
- 大小:14.60 KB
- 文档页数:1
蓄冷盘安装工序流程English Answer:1. Pre-planning and preparation.This is an essential step as it allows for thorough planning and ensuring that the necessary resources are available before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begins. It involves:Conducting a site survey to determine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installation.Drafting a detailed installation plan to outline the steps involved and the materials needed.Gathering all the necessary materials, tools, and equipment for the installation.Preparing the installation site, ensuring adequatespace and access for the installation crew.2. Chiller unit installation.This step involves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chiller unit, which is the core component of the chilled beam system. The process includes:Unpacking and inspecting the chiller unit to ensure it is in good condition.Positioning the chiller unit in the designatedlocation according to the installation plan.Connecting the chiller unit to the power supply and water lines.Starting up the chiller unit and testing its operation to ensure it is functioning properly.3. Chilled beam unit installation.This step involves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chilled beam units, which distribute the chilled water throughout the space. The process includes:Unpacking and inspecting the chilled beam units to ensure they are in good condition.Positioning the chilled beam units in the designated lo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installation plan.Connecting the chilled beam units to the chilled water supply and condensate drain lines.Balancing the chilled water flow rate to ensure each chilled beam unit is operating optimally.4. Air handling unit installation.This step involves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air handling unit (AHU), which provides fresh air to the space. The process includes:Unpacking and inspecting the AHU to ensure it is in good condition.Positioning the AHU in the designated location according to the installation plan.Connecting the AHU to the ductwork and power supply.Starting up the AHU and testing its operation to ensure it is functioning properly.5. Control system installation.This step involves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control system, which monitors and regulates the operation of the chilled beam system. The process includes:Installing the control panel and connecting it to the chilled beam units and AHU.Programming the control system to the desired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levels.Testing the control system to ensure it is functioning properly.6. Commissioning.This is the final step of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and involves a thorough inspection and testing of the entire system to ensure it meets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It includes:Verifying the installation of all components according to the installation plan.Conducting performance tests to measure the system's cooling capacity, air flow rates, and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levels.Making any necessary adjustments to optimize the system's performance.Chinese Answer:蓄冷盘安装工序流程:前期规划及准备。
蓄冰制冷系统施工工艺摘要:加强蓄冰制冷系统施工工艺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蓄冰制冷系统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蓄冰制冷系统;蓄冰罐;施工工艺一、工程概况笔者参与并主导实施的某制冷站安装工程,该工程采用冰蓄冷制冰工艺,制冰设备选用三台双工况螺杆式制冷机组及一台单工况螺杆式基载冷机,为闭式并联系统。
蓄冰类型选用的是冰球蓄冰(容器式冰槽)。
最大冷负荷为7203Kw(2048RT),设计日空调冷负荷为94199Kw.H(2678RT.H),设计蓄冰量为20563KW.H(5848RT.H),蓄冰率为28.5%,削峰率为29.4%。
蓄冰装置采用容器式(即冰槽),共6台,每台体积为60m3,直径为2400mm,长度为13714mm,容器的钢板厚度为10mm,流量为130 m3/h,压力为21.6kPa。
冰球为美国CRYOGEL公司生产的直径为Ф98凹形(圆形多面体)冰球,共40万个。
二、施工技术准备1.管道综合的重要性站房工程中,管道布置密度大,能否合理排列,不仅关系到安装完成后观观效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能否正常使用的问题。
因此在施工准备阶段要进行施工组织及管线综合深化设计,根据施工图设计的管道标高、管径结合现场实测的高度空间位置进行各介质管道的平面位置、标高的综合排列。
2.管道综合的合理原则在进行排列时,要考虑到小管让大管,有压的让无压管道,电气管道布局于水管道上方的原则。
3.各类管道支架的设置冷热站工程中,支架的设置各专业要统一考虑设置,否则会显得零乱不堪。
支架的设置首先要满足荷载要求;其次要满足规范间距要求;第三要考虑到管道热胀冷缩产生应力的要求;第四要在考虑了以上三点的情况下再仔细考虑支吊架具体用料规格,制作安装方法,支吊架生根(固定点)的设置。
4.阀门位置及方向的设置阀门的设置,在设计图纸中虽然已有,但施工时还要考虑到更具体的安装位置和方向,要考虑方便的操作高度、统一的旋转方向、手柄的朝向以使操作人员操作方便和检修更换的方便性。
冰蓄冷系统施工方案:1. 蓄冷槽体的制作1.1 确认蓄冷槽体放置位置,混凝土基础已施工完毕,满足设备承重要求,表面平整,符合施工要求;1.2 在混凝土基础上铺设塑料布防潮、隔气层;1.3 沿设计槽钢位置在隔气层上面铺设木方,将槽钢放置在木方上面,焊接底面槽钢框架,焊接过程中注意防火,防止槽钢温度过高,引燃木方或者将塑料隔气层烫坏;1.4 在底层槽钢框架的空隙内填充橡塑保温材料压实,然后将底层钢板与保温材料接触面刷环氧树脂漆,然后就位,使底层钢板与保温材料紧密接触,分块焊接底层钢板,焊接完毕后在钢板迎水面刷环氧树脂漆,防止钢板以后遇水腐蚀;1.5 在底层槽钢钢板焊接制作完毕后,开始焊接竖直方向槽钢与三个方向的中间的两道槽钢腰梁以及蓄冷槽顶面槽钢;1.6 分别焊接三个方向侧面钢板,在焊接过程中注意钢板以及槽钢因为受热而变形,在局部地区需做反方向的拉伸处理,保证焊接的竖直和水平;1.7 在三面槽钢以及侧板焊接,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开始刷环氧树脂漆完毕后,蓄冰设备就位,具体就位方法参见后蓄冰盘管的安装与就位;1.8 在确认蓄冷设备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后,将第四面的横向两道腰梁焊接上去,焊接完后在制作侧板,同时制作蓄冷槽体的注水管,溢流管,排污管,观察孔,液位管;1.9 以上工序完毕后,在确定无焊接瑕疵后,开始往蓄冷槽注水,注水到溢流管位置,静置24小时,确认无渗漏后放水;1.10 在蓄冷槽的中间两道腰梁以及底面梁、顶面梁外安装木方,以用来固定外板;1.11 确认蓄冷槽无渗漏后开始保温工作,采用现场聚氨酯发泡的方法保温,保证保温厚度至少为100mm,注意保温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物质,开启现场通风设施,以防中毒;1.12 蓄冷槽顶板采用100mm厚聚氨酯净化彩钢板,注意彩板上方开孔位置与蓄冷槽出水,进水位置保持一致,彩板两头的长度以盖过保温层以及木方为宜;1.13 在以上工序全部完成后,蓄冷槽体在保温层及木方外面敷设0.5mm厚镀锌钢板装饰面。
冰蓄冷系统1、空调蓄冷技术空调蓄冷技术,即是在电力负荷很低的夜间用电低谷期,采用制冷机制冷,利用蓄冷介质的显热或潜热特性,用一定方式将冷量存储起来。
在电力负荷较高的白天,也就是用电高峰期,把存储的冷量释放出来,以满足建筑物空调或生产工艺的需要。
2、空调蓄冷系统的特点优点:转移制冷机组用电时间,起到了转移电力高峰期用电负荷的作用。
空调蓄冷系统的制冷设备容量和装设供率小于常规空调系统。
一般可减少30%~50%。
空调蓄冷系统的运行费用由于电力部门实施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比常规空调系统要低,分时电价差值越大,得益越大。
空调蓄冷系统中制冷设备满负荷运行的比例增大,状态稳定,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缺点:空调蓄冷系统的一次性投资比常规空调系统要高。
如果计入供电增容费及用电集资费等,有可能投资相当或增加不多。
3、冰蓄冷系统与一般制冷系统的对比一般制冷电能需求的峰值问题:由于电能的大量消耗,电厂的成本越来越高,在紧张时间段内,电能费用更加昂贵,有时电能需求得不到满足。
在离峰以外时间,电力需求减少,生产过剩形成浪费。
冰蓄冷系统用于消除用电高峰,将空调负荷转移到峰值以外的时间。
选择较小的冷水机获得最佳“参差率”,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收率。
4、冷水机组负载冷水机组负载24小时分布系统冷量是按建筑物最高负荷设计。
全日制冷周期中有负荷波峰出现,即14:00-18:00之间机组的“参差率”低。
5、电能需求曲线6、电能需求曲线分析从电能需求曲线中可以看到一天中冷凉需求的高峰持续的时间并不是很长,那么为了满足最大需求冷量就要求制冷机组的制冷量达到最大需求冷量。
这样就需要大制冷量的机组,而如果采用冰蓄冷系统就不需要采用那么大冷量的机组,这既节省了在制冷机组上的投资,也可使机组全天均匀平稳的运行。
这一点可从以下的原理是一种看出来。
7、原理冷水机组在夜间离峰时段制冰储存,储存的冷量供次日空调负荷的应用。
图中晚上18点到早上8点的深蓝色区域为制冰储存的冷量,早上8点到晚上18点的深蓝色区域为用储存的冰制冷的冷量。
制氧工程中低温液态贮槽的安装方法简介在冶金等行业制氧工程施工中,液氧、液氮等低温液态贮槽的安装质量要求很高,焊接工作量很大。
一旦焊接质量将会造成液体外漏甚至爆炸等严重的事故。
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合理的安装方案及焊接工艺。
随着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液态贮槽的安装方法也有很多。
现以300m3液态贮槽安装实例来简单介绍如下:一、贮槽的总装在贮槽土建基础施工完成,验收合格后,开始进行液态贮槽的安装工作。
贮槽组装程序如下:外槽底板及第一层筒体结合部→外槽其余筒体→底部绝热层→负荷分配板→内槽底板及第一层筒体结合部→内槽其余筒体→内槽顶盖→内槽附件→外槽顶盖→顶部平台、外槽附件等。
二、外槽底板及筒体的制作2.1、底板的制作2.1.1铺板根据零件图和工艺排列图,将各块钢板铺设好。
各块钢板结合处纵向焊接采用搭接焊,搭接宽度为35mm,横向焊缝为对接焊。
为保证底板的平整度,防止因焊接热应力引起的底板变形。
焊接时,要由钢板结合部分中间焊缝开始点焊,再分别同时向两侧对称位置延伸的点焊方法来消除因焊接引起的热应力。
点焊长约200mm,间距500mm。
2.1.2检查底板组焊后局部凹凸变形不要超过6-8mm,如果变形较大应采取措施校平,保证与土建基础有良好接触。
2.1.3检验焊缝进行外观检查,要符合设计图纸及国家标准规范的技术要求,然后对对接焊缝和搭接焊缝进行100%比例的射线探伤检查,达到相关规范的技术要求。
2.1.4检漏底板焊接完成后,要求对每段焊缝作真空检漏试验,真空箱压力在27KPa绝对压力以下。
2.2外槽筒节制造2.2.1清理清理掉平板上的油污、灰尘等杂质。
2.2.2组装点焊在吊车配合下,将各拼板依次吊立起来围绕成圆环,用专用卡子调整间隙等装配尺寸,并固定。
壁板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其高度的0.3%,保证筒节内表面齐平,错边量不大于1mm,装配符合要求后进行点焊,间距约200mm,点焊长约30mm。
每节筒体搭接施焊时要不断校核筒体周长,保证每节筒体的圆度。
机房制冷技术之蓄冰槽的安装(1)对安装基础的要求蓄冰糟有整体式冰槽和现场砌筑的混凝土糟体,郡要求地面平整、水平度好。
在蓄冰槽应安装在高10mm的水平基础上,必须能承受槽体的运行重量,在水平基础附近应有排水沟、上水管。
槽间距及槽与墙的距离,不得小于400mm。
蓄冰糟顶与天花板至少保持1.0-1.5m 的距离,以满足接管与安装的要求,如图所示。
如果是现场砌筑的混凝土蓄冰槽,则要求槽上空间尺寸适当加大,以满足冰盘管的整体吊装。
若选用现场拼装式箱体,应遵照厂家提供的技术手册或产品说明书中的规定。
(2)配管凡乙二醇水溶液流经的管道,安装前都应进行清洗。
安装过程中不得有焊渣等杂物进入,以免堵塞蓄冰盘管。
一般蓄冰槽的配管均集中在槽体的一端,具体配管管径随冰槽容量不同而不同。
各蓄冰槽之间应保持并联,蓄冰糟连接管进入蓄冰槽前应设旁通管,以备管路系统安装后的试压与清洗。
凡管内要通过乙二醇水溶液的管线,不宜采用镀锌管及其管道配件。
所配用的阀门不能发生内渗漏。
(3)对管路系统进行严格的清洗1)用清水在管路系统循环运行1-2h,然后在最低位排空。
2)将质量分数为10g/L的六偏磷酸钠溶液注人管路系统,在系统内循环流动2h以上,然后排空。
3)再用清水注入系统进行冲洗数遍,直至管路状况令人满意为止。
(4)管路的试压按照设计要求的管路系统所应该承受的运行压力,依据有关规范进行水压试验。
一般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25-1.5倍,最低不得低于0.6MPa。
注意:系统内部的主要设备,如制冷机、板式换热器和蓄冰槽内的蓄冰盘管,在出厂之前都已经过试压检验,且内部已处理干净。
不能在系统安装后于管路一起进行试压和清洗。
(5)给系统加设保温层在整个管道系统完成试压和清洗后,即可以进行保温工作。
除制冷机、板式换热器及成品蓄冰槽都能各自保温外,现场安装的管道、阀门、泵体等均需加外保温层,希望所选用的保温材料不仅要满足防火要求,而且要满足不吸水、不渗水等要求。
数据中心蓄冷罐施工前言近几年来,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发展速度相当的快。
根据数据中心项目暖通空调系统的特点,本文就暖通系统蓄冷罐设备施工进行总结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数据中心工程一台365m3开式蓄冷水罐制作安装工程。
蓄冷水罐内径为φ4800mm,罐底直径为φ5070mm,由中幅板和边缘板组成,中幅板厚度为12mm,材质为Q235-B,边缘板为36mm,材质为Q235-B,对接组焊而成。
二、基础验收2.1安装方位线准确齐全。
2.2基础中心标高偏差小于±20mm。
2.3基础表面应平整,在每10m弧长内任意两点水平偏差不大于6mm,整个圆周长任意两点水平偏差不大于12mm。
2.4沥青砂层表面应平整密实,无突起,凹陷及贯穿性裂纹。
图1 基础钢筋图2基础浇筑三、罐底安装3.1安装前所有罐底板底面应进行机械除锈,除锈级别为Sa2.5,除锈经监理检验合格后按照罐底板防腐说明进行防腐,焊缝边缘50mm内不涂刷。
3.2按安装方位十字中心线及排板图,在基础上划出与边缘板中心线及相对位置。
3.3铺底板时首先铺边缘板。
弓形边缘板的对接接头,宜采用不等间隙。
外侧间隙宜为6~7mm,内侧间隙宜为8~12mm。
边缘板的垫板安装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
3.4边缘板铺完后再铺中幅板,铺中幅板时先铺中间一块,再纵向铺板,然后在正中一纵向板两侧同时压边铺设底板(搭接量及三层重叠丁字缝处理见施工图纸),最大间隙不大于1mm。
3.5罐底焊接:3.5.1按焊接工艺施焊,焊前对焊缝清理,除锈。
3.5.2中幅板焊接顺序:中幅板焊接前要先点固好,沿板长300mm点一个点。
焊接时要先焊接短缝,再焊长缝,并采用分段退焊,由内向外依次进行,焊工成偶数均布施焊。
3.5.3边缘板焊接顺序:边缘板之间由数名焊工均布对称焊接,边缘板与中幅板间暂不焊接,待最后一圈壁板与边缘板焊完后进行。
3.6罐底检查验收3.6.1局部凸凹度不大于变形长度的2%,且不应大于50mm。
蓄冰槽施工方案(底版)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蓄冰槽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1. 工程概况: 苏州阳光新地香格里拉酒店项目蓄冰装置施工(三台蓄冰槽现场制作)。
2. 施工条件:本工程位于苏州新区狮山路。
业主负责提供具备水、电、临时设施以及蓄冰槽的施工材料堆放场地。
3. 施工工期: 本施工计划制作工期2个月,可按照工程实际情况、经与业主协商调整工期。
二、施工范围蓄冰槽体(含槽内均流器)焊接制作、槽体防腐保温处理、冰球填充、25%乙二醇溶液充灌、蓄冰槽至出室外1米的管道和阀门施工。
三、施工准备●蓄冰槽的设计图全面交底工作,了解施工要求,熟悉施工规范,明确施工要点及质量要求。
●施工机械准备,熟悉现场及结构强度。
●材料采购和质量抽检,做好各项目施工技术记录表准备,及时收集各项信息,做好施工记录,保管好合格证、材质证书等。
四、主要施工机械交流电焊机 30kW 20kW8套气焊(割)机具8套台钻2台砂轮切割机、砂轮切管机、无齿锯2台角向磨光机6台聚氨酯发泡专业工具4套起重工具4套五、人员准备:我方将组织精干技术人员组成专业队伍参与本项目施工,此外,我方技术专家将不定期前往现场进行指导。
专业工长(兼质量员)1人 电气焊工8人 辅助工6人现场施工组织机构图:六、业主配合● 提供完整的施工图纸;● 蓄冰槽材料和设备的现场堆放场地;● 临时设施;(工具材料房一间,临时住房两间)● 解决现场临时用水用电;● 提供我方施工人员搭伙用餐;● 协调各施工单位间的关系;● 协调各有关单位的施工进度。
七、蓄冰槽的施工方案蓄冰槽的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页项目总负责人专业工长电焊工气焊工辅助工质量员材料准备机械准备材料预制材料送至现场、分类槽体底板垫木支撑槽体底板除锈,单面红丹三道,底板就位槽体焊接拼装、均流器就位、焊接水试验检漏顶板就位、焊接内外除锈、外壁红丹三道、内部清洗内部干燥、环氧树脂“三油二布”防腐施工蓄冰槽外保护层施工、蓄冰槽保温施工蓄冰槽外部管道、阀门、保温施工系统连接、系统清洗冰球填充、乙二醇溶液充灌(计量)系统试运行蓄冰槽施工方案说明如下:1.蓄冰槽为钢制槽体,现场焊接制作,可充分利用现场的空间并最大程度的适应现场情况。
暖通空调知识:机房制冷技术之蓄冰槽的安装
(1)对安装基础的要求
蓄冰糟有整体式冰槽和现场砌筑的混凝土糟体,郡要求地面平整、水平度好。
在蓄冰槽应安装在高10mm的水平基础上,必须能承受槽体的运行重量,在水平基础附近应有排水沟、上水管。
槽间距及槽与墙的距离,不得小于400mm。
蓄冰糟顶与天花板至少保持1.0-1.5m 的距离,以满足接管与安装的要求。
如果是现场砌筑的混凝土蓄冰槽,则要求槽上空间尺寸适当加大,以满足冰盘管的整体吊装。
若选用现场拼装式箱体,应遵照厂家提供的技术手册或产品说明书中的规定。
(2)配管
凡乙二醇水溶液流经的管道,安装前都应进行清洗。
安装过程中不得有焊渣等杂物进入,以免堵塞蓄冰盘管。
一般蓄冰槽的配管均集中在槽体的一端,具体配管管径随冰槽容量不同而不同。
各蓄冰槽之间应保持并联,蓄冰糟连接管进入蓄冰槽前应设旁通管,以备管路系统安装后的试压与清洗。
凡管内要通过乙二醇水溶液的管线,不宜采用镀锌管及其管道配件。
所配用的阀门不能发生内渗漏。
(3)对管路系统进行严格的清洗
1)用清水在管路系统循环运行1-2h,然后在最低位排空。
2)将质量分数为10g/L的六偏磷酸钠溶液注人管路系统,在系统内循环流动2h以上,然后排空。
3)再用清水注入系统进行冲洗数遍,直至管路状况令人满意为止。
(4)管路的试压
按照设计要求的管路系统所应该承受的运行压力,依据有关规范进行水压试验。
一般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25-1.5倍,最低不得低于0.6MPa。
注意:系统内部的主要设备,如制冷机、板式换热器和蓄冰槽内的蓄冰盘管,在出厂之前都已经过试压检验,且内部已处理干净。
不能在系统安装后于管路一起进行试压和清洗。
(5)给系统加设保温层
在整个管道系统完成试压和清洗后,即可以进行保温工作。
除制冷机、板式换热器及成品蓄冰槽都能各自保温外,现场安装的管道、阀门、泵体等均需加外保温层,希望所选用的保温材料不仅要满足防火要求,而且要满足不吸水、不渗水等要求。
严禁在管道与设备外表面出现结露甚至结冰等现象,以减少蓄冷系统的冷损失,确保制冷效果。
(6)灌液试运行
在膨胀水箱旁另设容器,在该容器中将乙二醇溶液的浓度预先调配好,用泵通过膨胀水箱慢慢注人整个管路。
在使用蓄冰系统之前,应保证系统空运行4h以上,以便将系统内的空气完全排出,之后方可投入试运行。
在运行过程中,应检查所有仪表和传感器的信号是否正确,阀门的动作是否灵敏,全系统中有无漏水和凝水的现象出现,自控系统的配合正常与否等等。
试运行正常后,方可运行投入正式欲行。
【编辑推荐】
机房环境与装饰设计介绍
暖通空调知识:机房节能减耗注意事项
机房智能直冷优化应用技术
暖通空调知识:机房制冷系统的维护和优化
模块化机房空调的节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