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用具污染,重金属中毒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如何预防重金属中毒大多数重金属属于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
过量重金属对人体的威胁极大:它们具有抗生育能力,阻碍胚胎的正常发育,影响儿童的正常成长,同时威胁成人的健康,严重限制了人口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长期的环境铅暴露,能够导致铅在人体组织中的沉积,特别是在骨骼、牙齿、肾脏和大脑中的积累。
许多研究揭示,亚临床的铅暴露与儿童行为和智力有关,儿童长期接触低浓度的铅,可导致行为功能改变,常见有模拟学习困难、空间综合能力下降、运动失调、多动、易冲动、注意力下降、侵袭性增加、智商下降。
铅是一种强烈亲神经性物质,其神经毒性明显早于其它器官系统,同时,引起行为功能损害的铅浓度显著低于细胞损害及形态改变所需的浓度。
锰污染会引起肺炎和其它疾病。
早在1941 年Kawamura 曾报道日本的一个小团体16 人因饮用锰污染的水发生锰中毒,其中3 例死亡(包括一名自杀) 。
铜过剩可使血红蛋白变性,损伤细胞膜,抑制一些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并且还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
镉中毒的典型症状是肾功能受破坏,肾小管对低分子蛋白再吸收功能发生障碍,糖、蛋白质代谢紊乱,引发尿蛋白症,糖尿病;镉进入呼吸道可引起肺炎、肺气肿;作用于消化系统则引起肠胃炎;镉中毒者常常伴有贫血;骨骼中有过量镉积累会使骨骼软化、变形、骨折、萎缩;镉中毒也会引起癌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怎么预防重金属中毒呢,下面给出几点建议:1.由于污染的蔓延,贝类和海鱼已经成为重金属汞、砷的最大来源,所以如果长期食用海鲜,会导致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在体内积累而危害健康。
所以吃海鲜每天最好不要超过一种,数量不要超过100克;尽量食用体积小的海鲜。
体积大的海鲜处在食物链较高层,体内富集的污染物较多;不吃或少吃鱼头、鱼皮、内脏、鱼卵、鱼翅。
2.中药一向以温和、副作用小而著称,因此有人把中药当做日常补品,有事没事喝两口,但有些中药的使用目的就是以毒攻毒,只不过毒性较低而已,比如中药中常见的雄黄和朱砂,朱砂含汞,雄黄含砷,长期大量使用朱砂、雄黄,可导致汞、砷等重金属在人体内的蓄积,因此必须谨慎使用。
201不锈钢餐具适合吗在日常生活中,201材质的不锈钢适合作为餐具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201不锈钢餐具适合吗相关问题,供大家参阅!201不锈钢餐具适合吗不锈钢餐具使用不当危害人体健康如今许多消费者对不锈钢厨具、餐具非常青睐,由于其金属性能良好,比其他金属耐锈蚀,且制成的器皿美观耐用,因此,越来越多被用来制造厨房用具。
然而,不锈钢是由铁铬合金再掺入一些其他的微量元素制成的,若使用不当,其微量金属元素会在人体中慢慢累积,当达到某一限度时,就会危害人体健康。
在此,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使用不锈钢厨具、餐具时必须注意:一是不可长时间盛放盐、酱油、热汤等,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许多电解质,如果长时间盛放,不锈钢会像其他金属一样,与这些电解质发生电化学反应,使有害金属元素析出。
二是切勿用强碱性或强氧化性的化学药剂如苏打粉。
201不锈钢是无害的,它和202,304不锈钢的区别在于含镍量,标号越高含镍量越高,相应的耐腐蚀性能也越好。
201材质的不锈钢餐具和304材质的有什么区别在很多消费者眼中,304不锈钢和201不锈钢几乎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用肉眼几乎无法分辨出来,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区分304和201的方法。
1、规格:常用的不锈钢板材分为201和304两种型号,实际是是成分不同,304质量好一些,但价格贵,201差一些。
304为进口不锈钢板,201为国产不锈钢板。
2、201组成为17Cr-4.5Ni-6Mn-N,是节Ni钢种,301钢的替代钢。
经冷加工后具有磁性,用于铁路车辆。
3、304组成为18Cr-9Ni,是得到最广泛应用的不锈钢、耐热钢。
用于食品生产设备、昔通化工设备、核能等。
4、201是含锰较高,表面很亮带有暗黑的亮,含锰较高容易生锈。
304含铬较多,表面呈现哑光,不生锈.两种放在一起就有比。
“高锰钢”与“304不锈钢”相比,是增加了“锰”的含量而减少了“镍”,这种不锈钢与“304”不锈钢相比,耐腐蚀性稍弱,外观。
不锈钢餐具使用不当危害人体健康人们在生活中总会使用各种各样的餐具,不管是材质还是形状都会有所不同。
不锈钢餐具是我们在外吃饭时最常用的,像餐馆或是食堂都是不可缺少的。
很少有人知道它对人体会产生什么的影响,那么不锈钢餐具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吗?如果使用劣质不锈钢餐具或者以不恰当的方法使用不锈钢餐具,就有可能造成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购买时应该注意看一下上面标明的参数。
在不锈钢餐具上常有”13-0”、”18-0”、”18-8”三种代号,代号前面的数字表示铬含量,后面的数字则代表镍含量。
为防止镍、铬等重金属危害人体,使用不锈钢产品应该注意:一、不可长时间盛放盐、酱油、热汤等,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许多电解质,如果长时间盛放,不锈钢会像其他金属一样,与这些电解质发生电化学反应,使有害金属元素析出。
二、切勿用强碱性或强氧化性的化学药剂如苏打粉、漂白粉、次氯酸钠等洗涤不锈钢餐具。
因为这些物质都是电解质,会与不锈钢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三、不能用不锈钢器皿煎熬中药。
因为中药中含有很多生物碱、有机酸等到成分,特别是在加热条件下,很难避免不与之发生化学反应,而使药物失效,甚至生成某些毒性更大的化合物。
四、不要长时间盛放强酸性食品(如瓜、果、蔬菜、大豆、薯类),以防铬、镍、等金属元素溶出。
安全网而摄入过多的锰,会导致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肠道紊乱等疾病。
据介绍,还有一些企业为了牟取暴利,使用不锈铁充当不锈钢制作餐厨具,这种“不锈铁”不能防腐蚀,长期使用也会威胁人体健康。
通过上面的介绍希望大家对不锈钢餐具的使用引起高度的重视,如果发现材质不对或是其他方面不符合要求就最好不要用了,当然存放时间较长的时候也需要注意使用上的安全,这些生活常识还是应该了解一下的。
“食用级别”的不锈钢只要使用得当不必担心重金属问题,但要注意“非食品接触用”的劣质不锈钢制品用作食具餐具,重金属在高温、酸性、碱性环境中更容易析出,存在风险。
吓死宝宝了!电水壶、不锈钢餐具居然有这么多危害!最近电水壶又火了!媒体报道,江苏省质监局发布抽检报告显示,55.6%的电水壶样品以及22.2%的料理机、榨汁机、豆浆机使用的高锰钢锰含量严重超标,长期使用可能会引发锰中毒,损害神经系统,并导致记忆力衰退、精神不振等并发症。
实际上,采用高锰钢材质的小家电,特别使用高锰钢电水壶导致的锰中毒已经屡见不鲜,早在2012年开始,《焦点访谈》就曾专题报道某品牌钢锅被疑锰超标可致帕金森病。
遇到这种水壶就不要用了这种电水壶你肯定见过:它们出现在廉价的商场里或者是小摊上,价格多为十多块钱或几十块钱。
如果不仔细看,跟高质量的电热壶没有多少区别,有的时候从外观上很难分辨出它们与品牌电热水壶的差异。
但据爆料,很多厂家为了节省成本,选择用“高锰钢”或边角料生产电热水壶,然后经由边角料抛光后投放到市场售卖!这种电水壶通常重金属含量超标,且安全性能堪忧,很容易对我们的饮用水造成二次污染。
不是所有的304钢都是食品级那么,我们还能不能好好喝水呢?不用担心,答案是肯定的。
选择食品级不锈钢材质的电水壶,让优良材质为我们的健康饮水保驾护航。
一起来看下如何辨别电水壶的不锈钢材质——现在,市面上的电水壶不锈钢分为“普通不锈钢”“304不锈钢”以及“GB9684食品级不锈钢”。
非304材质的普通不锈钢存在重金属含量超标、外观粗糙、质量低劣等严重问题。
相较于普通不锈钢,304不锈钢的锰元素含量更低,国家标准在2%以内,更安全,更适合与食品接触。
食品级不锈钢除了要达到重金属含量不超标的要素以外,还需通过GB9684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制品”认证。
拥有GB9684的认证不锈钢材质,就可以放心被认定为食品级。
所以,请注意不是所有304不锈钢,都可以称作GB9684呦!安全健康的水壶要这样选1.选品牌:尽量购买大品牌产品,特别是经由国家检测的产品,而非仅看价格。
2.选工艺:食品级不锈钢材质拥有严格的感官要求,接触食品的表面光洁、无污垢、锈迹、焊接部应光洁、无气孔、裂缝、毛刺。
不锈钢食具容器产品质量现状及风险分析摘要:锅碗瓢盆、刀叉瓶杯,老百姓日常食品用具中,放眼看去,近三分之一的都是金属容器,尤其是不锈钢制品。
近年来,该类包装制品存在的重金属超标等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显,已成为民生关切的热点。
本项目计划采集一百余批次该类产品进行铅、铬、锰等重金属元素的分析,对不锈钢食具容器的质量现状及风险点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不锈钢食具容器,质量现状,风险分析一、不锈钢食具容器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近年来,国内不锈钢食具容器重金属超标事件也屡见不鲜,受到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据国家相关监管部门数据统计,该类产品标识不合格达60%以上,产品原材料不合格达20%以上,重金属超标在8%左右,该类产品存在一定质量安全风险。
二、不锈钢食具容器产品风险监测结果分析本项目组对广东省揭阳、山东省、四川省、重庆市商场、超市、综合批发市场等流通流域及网络上出售的不锈钢食具容器开展了监测采样工作。
实际监测样品103批次。
1、采样样品数量及分布情况说明不锈钢食具容器样品采集种类为:不锈钢材质产品,包括:刀、叉、勺、筷子、铲、匙、碟、盒、盆、碗、壶、锅等不锈钢所有食具容器;不采集接触过食品的样品。
各渠道采样数量如表1所示。
本次监测工作按照《2017年食品相关产品风险监测实施方案》进行采样、检验及判定,本公司按照表2不锈钢食具容器产品检测要求,对不锈钢食具容器中重金属(铅、铬、锰)含量进行了重点监测。
表2 不锈钢食具容器标准检测和限量要求2、样品检测结果分析对103批次不锈钢食具容器产品,按照检测项目对检测数据统计并分析,如表3所示。
铅有13批次样品铅迁移量超过GB4806.9-2016标准中规定的0.05 mg/kg,最高实测值为0.23mg/kg,超出标准限值4.6倍。
铬检测时,仅对36批次产品检测铬含量(采样的产品中仅有36批次产品能确定为非马氏体型不锈钢材料),1批次产品铬超过限量值(2.0 mg/kg),实测值为11.55mg/kg,是限量值5.7倍。
您用的炊具餐具健康安全吗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新型炊具餐具已逐渐进入每个家庭。
它们美观大方,实用方便,深受人们的喜爱。
但您知道吗,多姿多彩的食品炊具餐具很可能潜伏着有害健康的不安全隐患。
下面我们将为您讲解各种炊具餐具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和使用注意事项,同时告诉您如何将安全放心的炊具餐具买回家。
陶瓷用具:提防铅溶出量超标不锈钢是由铁铬合金再掺入一些微量元素制成的,由于其金属性能良好,且比其他金属耐腐蚀,制成的器皿美观耐用,因此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制造餐具。
有些人担心使用不锈钢餐具会引起金属铬、镍中毒,其实,您大可不必有此顾虑。
因为不锈钢只要不处于强酸、强碱或在400℃的温度中,是不会析出镍和铬的。
陶瓷餐具不仅花色繁多,造型各异,而且细腻光滑,美观大方;具有不生锈、不腐朽、不吸水、毒性小、易于洗涤、装饰性强等优点。
但因釉料中的主要成分为铅、镉、锑等重金属盐类,其中又以铅含量最高,因此,陶瓷制品中含铅也是长期以来制作工艺中无法避免的问题。
多年来有关部门的抽查表明,铅溶出量超标已成为陶瓷餐具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其中尤以劣质产品最为严重。
如果人们长期用这些不合格的劣质餐具盛放醋、酒、果汁、蔬菜、牛奶等有机酸含量高的食品,餐具中的铅等重金属就会溶出并随食品一起进入人体,久而久之,当蓄积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就可能发生慢性铅中毒。
因此,消费者在选购陶瓷餐具时,应注意选择装饰面积小和釉下彩或釉中彩的餐具,特别不要选择色彩浓艳,看上去花花绿绿及内壁带有彩饰的餐具。
釉下彩的花面装饰由于在釉下,这好比覆盖了一层“安全膜”;而釉中彩陶瓷则采用釉中彩花纸在1250℃左右的高温中快速烧成,不需要使用含铅、镉等降温性熔剂原料,且在烧制过程中,彩料因自身重量会渗到釉面的一定深度,所以釉下彩或釉中彩的餐具是相对安全的。
劣质的釉上彩瓷器,我们很容易用目测和手摸来识别,凡画面不及釉面光亮、手感欠平滑甚至画面边缘有凸起感的均应慎购;另外,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还可以选择价格较贵的无铅釉绿色餐具。
不锈钢锅的危害劣质不锈钢锅的危害(1) [不锈钢锅的危害]各种锅的潜在危害各种锅的潜在危害下面材料是一位化学教师编写的,了解这些知识很有助益,值得阅读。
各种锅的潜在危害最近在折腾厨房里的锅。
成家立业二十载,各种锅也攒了一大堆。
而锅的使用却一直是跟着感觉走,从来没弄明白,以前也没想过弄明白。
这次查查资料总结了下,与你分享。
1.不锈钢锅不锈钢锅美观耐用,餐具使用的不锈钢应该为铁72%、铬18%、镍10%的合金,称为18/10医用不锈钢,抗腐蚀能力很强,正确使用下金属的溶出可以忽略不计。
但市场上便宜的不锈钢锅多不合格产品,合金比例混乱,比较贵的镍含量不足而用锰替代,此外还含钛、钴、钼和镉等微量金属。
抗腐蚀能力下降,会出现金属溶出超标。
锰过多可造成中毒。
早期表现为疲倦乏力、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肌肉疼痛、情绪上不稳定、抑郁或激动。
随着病情的发展又逐渐出现下肢有沉重感,走路晃动,语言不清或“口吃”,表情呆滞。
铬是一种重金属元素,进入血液后,主要与血浆中的铁球蛋白、白蛋白、r-球蛋白结合,对人体产生慢性毒害。
铬超标的主要原因是不锈钢材质质量不稳定,导致易溶出。
镉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其化合物也大都属毒性物质。
镉对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毒害是多方面的,且治疗极为困难。
有些不锈钢筷子表层涂上了装饰性的油漆,而油漆中的镉溶出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我的看法:用好的不锈钢炊具是没有问题的,认准18/10标志。
注意不锈钢怕盐酸,别放大量盐,别煮又咸又酸的食物,不能长期存放特咸的东西。
2.铝锅铝锅的主要成分就是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保护内部活泼的金属铝。
氧化铝会和酸或者碱反应,因此铝锅在高温酸碱条件下会有铝溶出,无论产品合格与否,都是不安全的。
铝锅中毒有些什么现象呢?初期的反应是肠胃不适、胀气、便秘和疲倦,再来是腰痛、心脏压抑感(胸闷),长久下来则会引起老人痴呆症。
铝中毒的现象不容易觉察到,因为它在不同人身上会有不同反应,通常它会从身体较弱的那一部分显现出来,如肝、胰、脾、肾、心脏等。
2024年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重金属是指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原子质量的金属元素,包括汞、铅、镉、铬、砷等。
这些重金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
重金属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并可能引发许多严重的疾病。
因此,预防重金属污染和减轻其危害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2024年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一、重金属的危害1. 铅中毒: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油漆、饮用水、土壤和食物中。
长期接触高浓度的铅会导致铅中毒,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造血系统异常、肾脏功能衰竭等。
2. 汞中毒:汞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废水、煤矿和化学工业。
人体摄入过量的汞会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引发智力退化、记忆力减退等。
3. 镉中毒:镉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废水、矿区和农药中。
人体长期摄入过量的镉会导致肾脏受损、骨骼疾病等。
4. 铬中毒:六价铬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染料和防腐剂中。
人体长期接触过量的六价铬会导致呼吸系统损害、皮肤溃疡等。
5. 砷中毒:砷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水源、矿区和农药中。
长期摄入过量的砷会导致肺癌、肝癌等恶性疾病。
二、预防重金属污染的措施1. 加强环境监测:建立完善的重金属监测网络,对重金属污染的来源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及早排查潜在的重金属污染源。
2. 控制工业排放:加强对工业废水、废气的监管,建立严格的排放标准,采取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减少重金属的排放量。
3. 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减少重金属含量高的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鼓励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发展,减少农药、化肥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4.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测和标准体系,对农产品、水产品等进行重金属污染检测,严禁使用含重金属的添加剂。
5. 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重金属污染和健康风险的宣传教育,提升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公众选择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关于不锈钢制品中重金属迁移的安全性分析作者:王茜来源:《商情》2017年第42期[摘要]本文通过对不锈钢的定义,不锈钢的成分,不锈钢中重金属元素的作用等方面对不锈钢制品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且从不锈钢制品使用者的购买、使用、保养等方面给出了科学的建议,并对重金属摄入危害的主要途径给予了安全警告。
[关键字]不锈钢腐蚀重金属迁移安全一、引言前些日子,媒体爆出,市面所售不锈钢器皿,有约部分存在重金属迁移安全风险,锰尤其多。
而这种报道几乎年年都有,解读分为两派,一派强调锰超标会导致记忆力衰退和帕金森综合征,一派则反驳小题大做,所谓锰超标危害是杞人忧天。
我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不锈钢消费国,更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国,身为不锈钢制造和使用大国的我们,不锈钢餐厨具到底是否安全性呢?二、不锈钢的定义不锈钢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统称为不锈钢。
材质中铬元素的重量比达到12%以上,才能称为不锈钢,铬含量为18%、镍含量为8%左右的不锈钢,才能达到食用不锈钢器皿要求具备的耐腐蚀抗锈能力。
不锈钢的不锈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完全不锈的钢是不存在的,腐蚀速度每年小于0.01mm的就可以称为完全耐蚀,腐蚀速度小于0.1mm的称为耐蚀,通常意义上的不锈钢,是指能抵抗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而已,因此不锈钢并不是完全不会被腐蚀,只不过被腐蚀的速度比较慢而已。
GB/T3280中规定,各种餐厨具制品应选用奥氏体型不锈钢(1Crl8Ni9Ti,0Crl9Ni9,1Crl8Ni9),也就是说,电热水壶、保温杯和锅具类,严格说都应该是奥氏体不锈钢。
而媒体中所说304不锈钢这种说法,是按照美国ASTM标准生产出来的不锈钢的一个牌号而不是我国国标通用牌号。
三、重金属元素对不锈钢使用安全的影响食用不锈钢器皿的安全问题主要就是重金属析出的问题,而不锈钢中的铁,铬,镍,锰等元素微量对人体有益,过量则每个都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
无毒不锈钢保温杯现在全国各大商店和超市假不锈钢保温杯、厨具、餐具等日常用品充斥市场,什么大盆小罐、琳琅满目看起来金灿灿的,亮闪闪的东西,煞是招眼美观,可却是一些垃圾地头钢制成的。
含有多种对人体有毒的铬、镉、铅、锰、镍、砷等重金属成份。
这种不合格的产品,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会使其有毒有害的重金属渗出,导致对人体终身不可医治、无法逆转的身体多脏器多系统的慢性中毒和损害,严重威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这种美观亮丽的杀手,使得广大的老百姓消费群体却在不知不觉中遭受摧残和伤害。
厨具、餐具等生活日常器皿它所面对的是宠大的百姓群体,它所造成的危害是广泛的,毒害是深远的,恶果是无法设想的,并且是不可医治,无法逆转的,还可殃及遗传下一代。
能对人体肝、肾功能造成损害和癌变,可致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损害和癌变;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是:头痛头晕,智力低下,成为呆子、傻子;对周围神经的犯害是引发手足颤抖;对男性生殖系统的毒害丧失性功能,造成精液畸形,少精死精;对女性的损害是月经不调,流产,早产,胎儿畸形和不孕,并向下一代遗传,甚至人类种群的消亡。
多么可怕的恶性循环,多么可怕的有毒杯子、餐具、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啊!不锈钢器皿的安全问题就是重金属迁移问题,而不锈钢中的铬、镍、锰、铅、镉、砷则个个都是人体健康的冷面杀手。
这些污染元素在体内的过量可能比缺乏更令人担忧, 因为元素若是单纯缺乏是易于补偿的, 而过量则难以清除, 或清除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副作用。
因为茱莉亚·罗伯茨主演的电影《永不妥协》,铬的危害已经深入人心了,曾经喧嚣一时的皮革奶的危害也在于铬,在此不再赘述。
目前尚未发现正常饮食导致饮食型缺镍的病例,所以镍不需要额外补充,我们需要的是警惕镍摄入过多。
镍对人体产生的致敏反应和致癌毒性,已引起欧美医学界和材料界的高度重视,禁止用含镍合金制造与人体接触产品的趋势已成气候,但是前面我们提到,为了不锈钢的稳定,镍必须加入且还要达到一定量,所以,继医用人体植入材料的无镍革命之后,无镍电镀大范围普及之后,无镍不锈钢食用器皿也将是必然的取向。
不锈钢制品对人体的危害其实关于不锈钢制品的食品安全风险问题主要集中在重金属的迁移上。
2021年12月21日卫生部在原《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GB9684—88基础上实施了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制品》GB9684—2021要求主体材料为不锈钢的食具容器及食品生产经营用工具、设备必须符合该项标准。
为了严格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保护消费者的健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制品》借鉴了国外相关法规和标准,并以国际权威机构的风险评估报告为依据,参考了德国LFGB法规的相关规定重新修订了重金属的迁移限量,对不锈钢中铬、镍、镉、砷等重金属的迁移量作出了更严格的规定,确保将食品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所以,凡是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不锈钢制品在盛放、烹煮食物或与食品接触过程中,是完全不会构成食品安全风险的,大家尽可放心使用。
只有那些劣质的、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不锈钢制品在使用中迁移的重金属才有可能超过限量,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选购时首先要看制造厂名和商标、型号以及所执行的标准号是否齐全,看清产品标牌,选择标明为“食品接触用”不锈钢餐具,牌号最好选用304材质或更高材质。
正规的不锈钢餐具上应标有这样标识:“13/0”“18/0”“18/8”“18/10”。
前面的一个数字代表铬的含量,后面一个数字代表镍的含量。
一般来讲,行业判定304不锈钢的标准是,镍含量必须大于等于8%,铬含量大于等于18%,所以,标识18/8或以上才是材质304或以上的不锈钢,目前18/10为不锈钢餐具中的最高级别,当然其价格也相对昂贵。
购买不锈钢食具不要贪图便宜。
因为304牌号或以上牌号的不锈钢成本价格较高,所以市场上价格低廉的不锈钢制品基本是201牌号或更低牌号不锈钢,甚至是伪劣产品。
看外表。
选择材质厚重,内外表面氧化、抛光好、光洁明亮的产品。
用手摸。
如果表面不够光滑,有疙瘩、斑纹和滞手感,最好不要购买。
①不宜空烧因为不锈钢较铁制品、铝制品导热系数低,热传导比较慢,空烧会造成炊具表面镀铬层的老化、脱落。
不锈钢餐具重金属元素迁移研究摘要:不锈钢餐具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可能会迁移至食品中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文章依托实验研究,针对不锈钢餐具中金属元素迁移的规律展开探究,为以后的生产用料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加强不锈钢餐具的使用安全。
关键词:不锈钢;有害元素;迁移规律食品餐具中化学物质的迁移行为,会给食品质量和安全带来负面影响。
因而,餐具接触层材料的安全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食品接触层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迁移研究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当前,不锈钢是制造各种餐具较理想的材料,在餐饮中的应用广泛。
然而,不锈钢材料它含有镍、铬、锰及微量铅、镉、钼、钛、锅等元素,摄入过量的铅、镍、铬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对食品接触层材料中有毒元素的迁移行为进行研究显得非常必要。
1材料与方法1.1试剂与仪器Pb、Ni、Cr标准溶液;硝酸、4%乙酸溶液、300mg/L NaCl。
电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析天平。
1.2实验方法1.2.1实验材料本次实验所选取的材料都是我公司常用的不锈钢类型,具体为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和马氏体不锈钢。
1.2.2检测方法本次实验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具体为:检测样品的依据“GB 5009.15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预处理方法通则”的方法进行前处理,浸泡方法为方法1:4%乙酸溶液,电炉煮沸三十分钟,并在煮沸过程中保持4%乙酸溶液的量是稳定的,室温放置一天;方法2:含300mg/L NaCl的4%乙酸溶液,电炉煮沸三十分钟,并在煮沸过程中保持4%乙酸溶液的量是稳定的,室温放置一天。
前处理完成后,按照“GB 31604.4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砷、镉、铬、铅的测定和砷、镉、铬、镍、铅、锑、锌迁移量的测定”的检测方法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上完成迁移元素测定。
2结果与分析2.1不锈钢类型本次实验对常用不同类型的不锈钢进行取样分析,具体的取样情况如表1所示:表1不锈钢餐具类型取样情况2.2不锈钢餐具Pb迁移结果分析表2不锈钢餐具Pb迁移情况方法不锈钢类型总批次铅(Pb)检出量(mg/kg)/批次未检出率(%)合格率(%)注:表2中铅检出量均参照GB 4806.9-2016中的指标。
不锈钢用具污染,重金属中毒
当今人们使用最多的,就是不锈钢材料的生活用具。
不锈钢耐用而且不长锈,便于清洗,是一种较安全的材料,因此受到人们喜爱。
但是,不锈钢是一种合金钢,是由铁铬合金,再加入一定比例的镍、锰、钼、钛、镉等微量元素制成,这些重金属如果被人体过量摄入都是有毒的。
人体对这些重金属元素所需极为微量,一般通过正常的饮食就可以获得满足。
如果人们在使用不锈钢用具时方法不当,导致这些重金属从不锈钢用具中溶出,就会通过呼吸、皮肤和食物进入人体,造成人体过量摄入。
这些多余的重金属就会一点一点蓄积在体内,并产生慢性中毒。
其中尤以镉的毒性最强,慢性镉中毒可引起骨质疏松、骨骼软化和变形,还会对肾脏功能和生殖健康造成损害,并可能引起呼吸道癌、肾癌、前列腺癌,对胎儿生长发育不利,还可引发畸变。
可见,所谓安全的不锈钢用具,也是相对的,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使用。
■小贴士
不锈钢餐具不能长时间盛装酸性食物。
如食盐、酱油、食醋、腌酸菜、菜汤等。
因为酸性食物含有较多电解质,容易与不锈钢发生电化学反应。
也不可用强碱性、强氧化性的洗涤剂,如苏打、
漂白粉、次氯酸钠等来清洗不锈钢用具,因为这些洗涤剂也是强电解质物质,容易使有毒金属物质溶出,而且也会使不锈钢用具受损。
不可用不锈钢锅来煎中药,因为中药中含有生物碱和有机酸成分,加热后与不锈钢会发生化学反应,不仅溶出毒物,还会使中药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