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安全管理
- 格式:pdf
- 大小:333.79 KB
- 文档页数:25
化验室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化验室的安全生产,规范化验人员的工作行为,保护员工的健康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化验室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化验室的人员,包括化验人员、实验室管理员等。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的实施主体为化验室的管理者,负责制定和监督本管理制度的执行。
第四条化验人员在进入化验室之前,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并获得相应的操作证书。
第二章化验室的安全设施与设备第五条化验室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设备,包括紧急停电设备、紧急通风设备、紧急疏散通道、消防设备等。
第六条化验室的安全设施和设备必须经常维护和检修,保证其正常运转。
第七条进入化验室的人员要严格遵守化验室安全设施和设备的使用规定,不得随意破坏或擅自更改。
第三章化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第八条化验人员进入化验室之前,应穿戴好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护目镜、口罩等。
第九条化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化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并禁止进行未经授权的试验。
第十条化验人员在进行实验时,必须注意操作规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避免与有毒物质接触、避免溅及化学物品等。
第十一条化验人员在进行实验结束后,必须及时清洗实验台、实验器材,并将废弃物放置在指定的位置。
不得将废弃物随意放置或倾倒。
第四章应急处理与事故报告第十二条化验室应配备应急处理设备和药品,并指定专人负责应急处理工作。
第十三条化验人员在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向实验室管理员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四条化验人员对事故的报告应详细、准确,包括事故的发生原因、损失情况等。
第五章执法与处理第十五条对违反化验室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人员,将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止工作等。
第六章附则第十六条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两年。
第十七条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化验室的管理者。
第十八条对本管理制度的修改和解释,由化验室的管理者负责,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第十九条本管理制度未涉及的事项,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一、总则为保障化验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化验室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化验室主任为化验室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化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2. 化验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自觉维护化验室安全。
三、安全措施1. 安全设施(1)化验室应配备通风橱、防尘罩、试剂柜、防毒面具、消防灭火器材等必备的安全设施。
(2)定期检查消防灭火器材,确保其随时可取用。
2. 安全操作(1)化验室内各种仪器设备应按要求放置在固定的处所,标签清晰完整。
(2)使用任何一种仪器设备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使用规则和操作规程,认真填写使用记录。
(3)用电、用气、用火时,必须按有关规定操作,保证安全。
3. 安全教育(1)定期对化验室人员进行安全防火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2)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时登记报告。
4. 安全检查(1)班长负责每日检查化验室的安全设施和仪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仪器设备管理1. 精密仪器及贵重器皿需有专人保管,并做好相关记录。
2. 精密仪器的安装、调试和保养维修,均应严格遵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3. 上机人员上岗前应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
五、试剂及化学品管理1. 所有的化学药品都必须用规定的器具盛放,并注明品名、浓度、规格、型号。
2. 易燃、易爆、有毒、强腐蚀等危险品要专柜管理,严防丢失、误用或挪作他用。
3. 剧毒物品要加锁存放,并由专人负责。
六、化验室卫生及环境管理1. 化验室要保持清洁,每天工作前打扫卫生,完成检测后,做好清洁工作。
2. 各种仪器、器皿、实验物品放置整齐,各种标牌整洁、清晰。
3. 化验室内冰箱不能存放食品。
4. 化验室应有良好的排气通风设施。
七、其他1. 化验室内严禁吸烟、进餐、会客喧哗。
2. 与检测无关的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化验室。
3. 化验员应穿戴整齐,检测过程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相关的技术标准。
4. 工作期间保持化验室安静,工作有序,不准串岗闲聊。
化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化验室是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的重要场所,但由于其操作过程种类多样、试剂危险性不一、环境复杂多变,因此,化验室的安全管理显得至关重要。
下面就是化验室安全管理标准的主要内容。
一、物品管理1. 按规定分类存放试剂、器材、文献等,不同试剂的存储区域和装置不同,如腐蚀性和易燃性试剂应分别单独存放,易燃物品应置于专门设立的易燃物品柜内。
2. 严格控制办公用品、饮食等物品进入实验室,避免与试剂混淆。
3. 预防试剂过期造成的安全隐患,不得使用已过期的试剂。
4. 定期检查、维护实验器械、避免检测出具统计意义的偏差结果。
二、实验室基础设施管理1. 配备完善、安全稳定的通气、排废、污水处理及电力设施。
2. 实验员及其它实验室工作人员必要的安全教育及警示牌。
3. 保持通风、消毒,对实验室日常保洁和废弃物的分类处理,执行污染物排放管理规定,避免二次危害。
三、实验人员管理1. 实验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核。
2. 禁止未经授权进入实验室,未经主管部门批准的实验室活动应立即中断。
3. 实验室里不得捣乱、使用吸烟等违反规定的行为。
4. 按照试剂性质适当分工合作,保证实验人员安全。
5. 重视实验本身以及周围的安全,当性感的反应物出现迹象时,应立即停止实验。
四、实验物品安全管理1. 实验人员必须遵循试验工程的原则,按规定操作,处理。
2. 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防护工具,避免暴露于试剂和放射性材料中。
3. 安装备用小型灭火器具等防护措施,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五、实验记录的存储和管理1. 确认实验数据安全,要求实验对象定期统计实验数据,做好数据备份和存储。
2. 根据实验室安全保证评估的结果,定期评估实验数据,并持续完善安全管理措施。
以上就是化验室安全管理标准的主要内容。
实验人员应认真执行实验室安全管理标准,并随时关注实验室安全状况,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保证实验室人员的安全。
化验室管理制度一、化验室安全操作制度1、化验室需装备各种必备的安全设施(通风橱、防尘罩、试剂柜、防毒面具、消防灭火器材等)。
2、对消防灭火器材定期检查,不能任意挪用,保证随时可取用。
经常对化验室人员进行安全防火教育,保证化验室人员都能正确使用所备的各种消防灭火器材。
3、化验室内各种仪器设备都应按要求放置在固定的处所,不得任意移动。
各种标签要保证清晰完整,避免拿错用错造成事故。
4、使用任何一种仪器设备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使用规则和操作规程,认真填写使用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5、用电、用气、用火时,必须按有关规定操作以保证安全。
6、化验室发生意外安全事故时,应迅速切断电源或气源,立即采取措施即使处理,并上报厂领导。
7、下班时,应有专人检查门、窗、水、电、气、报警器等,避免因疏忽大意造成损失。
8、化验室内不准吸烟、吃食物、存放与化验无关的物品。
二、化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1、精密仪器及贵重器皿需有专人保管,并做好相关记录。
2、精密仪器的安装、调试和保养维修,均应严格遵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上机人员上岗前应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
3、使用仪器前,要先检查仪器是否正常。
仪器发生故障时,要查清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使用。
决不允许仪器带病运行。
4、仪器用完后,要摆放到所要求的位置,做好清洁工作,盖好防尘罩。
5、计量仪器要定期校验、标定,以保证测量值的准确度。
6、对化验室内的仪器设备要妥善保管,经常检查,及时维修保养,使之随时处于完好状态。
三、化验室内化学试剂使用管理制度1、化验室内使用的化学试剂应有专人保管,分类存放,并定期检查使用及保管情况。
2、加强对剧毒、易燃、易爆物品、放射源及贵重物品的管理将其放在远离实验室的阴凉通风处。
凡属危险品必须专人保管。
剧毒药品或试剂应存储于保险柜中。
要严格领用手续,随用随领,严格控制领用量,并做好使用记录,不准在化验室内任意存放。
3、取用化学试剂的器皿应洗涤干净,分开使用。
化验室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文1、班长是化验室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在专业专工的领导下,把安全生产当作全班的头等大事来抓。
2、对化验员要经常进行安全思想教育,结合班组每日开展的水汽、煤、油和脱硫分析化验工作,认真开展安全活动,要经常组织职工学习安全通报和安全简报,不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每项工作开工前,班长要交代清楚有关安全注意事项,并经常检查,落实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纠正。
4、要经常督促职工认真执行公司和专业对安全的各项要求以及安规中的各项规定。
5、认真贯彻和落实四不放过的原则,坚决杜绝事故障碍不安全事件得重复发生。
6、班组按照规定要求,认真开展每周一次安全活动,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例会。
7、班长应及时加强同专业的联系,及时将厂里的安全生产要求、精神及时传达到班组每位职工。
化验室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文(2)第一章总则一、为加强对化验室安全生产的管理,保障实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化验室的实验人员及管理人员。
第二章安全责任一、化验室主任为化验室的安全生产管理人,负责管理和组织实验室的安全工作。
二、实验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自觉履行实验室的安全生产责任。
三、实验人员必须参加由主管部门组织的安全培训,确保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第三章实验室安全设施一、实验室必须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如电气设备、紧急疏散通道、消防设备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二、实验室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规定,定期进行维修和检测。
三、实验室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和灭火器具,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保养。
第四章实验室安全管理一、实验室内禁止吸烟、饮食、喧哗等行为,确保实验室内环境的安全和整洁。
二、禁止私自更改实验计划、实验方案,必须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
三、实验人员在进行危险性实验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严格按照实验规程操作。
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一、化验室负责人对化验室安全工作负责。
二、化验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三、化验人员要熟悉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按规定要求进行操作。
四、凡能产生刺激性、腐蚀性、有毒或异味气体的操作,必须在通风柜中进行。
五、剧毒药品实行专人保管,切勿触及伤口或误入口内。
六、加热易燃试剂时,必须用水浴、油浴、砂浴,严禁使用明火。
七、凡使用过强腐蚀性、易爆或有毒品的容器,应由操作者及时、亲自洗净。
八、如检验工作确需动用明火时,要按规定办理动火手续。
九、要严格遵守安全用电规程。
十、班前班后要检查水、电、气、门、窗,确保安全。
十一、化验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灭火知识。
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2)化验室是进行化学分析和实验的场所,在进行实验时需要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实验的顺利进行。
下面是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一些常见内容:1. 人员管理:a. 实验室应有专职或兼职负责化验室安全管理的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b. 实验室人员需要接受安全培训,并了解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c. 不得未经许可进入实验室,未经训练和指导的人员不得进行实验操作。
2. 实验室设备:a. 实验室设备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b.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防护镜、防护手套、化学新风系统等。
3. 实验操作:a. 实验操作必须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并严格遵循操作规程。
b. 实验室内禁止食品、饮料和吸烟,不得随意更换实验用品。
c.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实验场地,尽量减少有害废弃物的生成。
4. 化学品安全管理:a.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化学品管理制度,明确化学品的分类、储存和处置要求。
b. 化学品的储存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放,定期检查化学品的保质期。
5. 应急处理:a. 实验室应配备紧急处理装置,如眼洗器、安全淋浴器等,以便应急处理伤害。
b. 发生意外事故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采取适当的紧急处理措施。
一、引言化验室作为进行化学实验和检验的重要场所,其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化验室的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特制定以下化验室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
二、化验室安全措施1.人员培训(1)对化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其了解化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
(2)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练等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2.设备管理(1)化验室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设备参数。
3.危险品管理(1)易燃、易爆、剧毒危险品及放射源由专人负责保管,分类存放,并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
(2)危险品购入、使用、废弃等环节应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确保安全。
4.实验室环境(1)化验室应保持通风、干燥、整洁,防止化学品挥发和积聚。
(2)实验台面、地面、门窗等应定期清洁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5.应急物资储备(1)化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灭火器、急救箱、防护用品等。
(2)定期检查应急物资的有效期和数量,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三、化验室应急预案1.火灾事故应急预案(1)发现火情时,立即切断电源,关闭气源,并迅速报警。
(2)使用灭火器、灭火器材等扑救初期火灾,必要时拨打火警电话119。
(3)组织人员有序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2.中毒事故应急预案(1)发现中毒事故时,立即将中毒人员移至通风处,并拨打急救电话120。
(2)对中毒人员进行急救,如吸氧、洗胃、催吐等。
(3)立即上报事故情况,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3.泄漏事故应急预案(1)发现泄漏时,立即关闭泄漏源,隔离泄漏区域。
(2)使用防护用品进行泄漏处理,如吸附、中和、稀释等。
(3)清理泄漏区域,防止污染扩散。
4.烫伤事故应急预案(1)发现烫伤事故时,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减轻疼痛。
(2)对烫伤部位进行消毒、包扎,必要时就医。
(3)上报事故情况,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四、总结化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通过以上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化验室的安全。
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11、在使用电气设备时,必须事先检查开关、电机、以及机械设备,确认各部分是否安置妥当。
2、开展工作或停止工作时,必须将开关扣严和拉下。
3、要更换保险丝时,应让电工按负荷选用保险丝,不得随意加大或以铜丝代替使用。
4、电器开关箱内及下面,不准放任何物品。
5、严禁用导电器具去洗扫电器和用湿布擦洗电器。
6、凡电器动力设备超过允许温度时,应立即停止运转。
7、严禁酒水在电气设备和线路上,以免漏电。
8、严禁用湿手分、合开关或接触电气设备。
9、电器插座请勿接触太多插头,以免电荷负荷不了,引起电气火灾。
10、实验室内不得使用明火取暖,严禁抽烟。
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21、凡能产生有毒气体和刺激性气味的操作,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2、进行有毒物质的实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和面罩、手套,工作人员应在饭前和试验后洗手,试验中严禁饮食、吸烟。
禁止用实验仪器盛放食物。
3、工作人员有脸、手、皮肤有破裂时,不许进行有毒实验,尤其是氢化物操作。
4、处理无名药品不准用口品尝。
如嗅气味,可用手掌在物品表面上方的脸部煽动嗅之。
所有装有药品的'瓶子均应贴有明显的标签,并分类、分层、分室存放。
禁止使用没有标签的药品。
5、有毒液体、生产污水或其他腐蚀性强烈的液体在取样时,不许用口吸取,只能用抽器管抽取,或用滴定管。
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31、不许将易燃物质放置在明火附近和化验地区附近。
2、在存储易燃物质的周围不应有明火作业。
3、使用蒸馏或升华的易燃物质时应注意:(1)不许用明火加热,加热可用水(油)浴器、电热饭或电砂浴,周围也不应有明火。
(2)实验仪器应当严密不漏气。
(3)工作地点应通风良好,四周不可放置可燃物物质。
(4)工作时要戴上眼镜4、在化验室内存放各种可燃性物质总量不许超过3千克,各种不得超过1千克,随用随取,然后专门的储存地点。
5、凡能引起火的物质(废油、废有机溶剂)应集中在专门的容器内放在安全的地方,不得任意乱放。
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化验室是进行实验及测试的场所,因此,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本文将围绕化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进行讨论。
一、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1.实验前准备在进行实验前,必须充分了解实验的目的、程序和可能产生的危险,按规定程序进行试验或使用测试设备。
实验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具,并对试剂、试品进行严格的分类储存,防止混放和交叉污染。
2.安全检查化验室应每日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
检查应包括试验台、试剂架、排风系统、电器设施、紧急事故处理设施等。
并应制定巡检记录表,并管控紧急事故应急预案。
3.实验中的安全要求在实验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危险化学品等特殊物质必须严格控制使用,保证操作“三不放心”,即不松懈、不慌张、不疏忽。
若出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避免事态发展。
4.定期安全培训化验室应制定安全培训计划,针对实验人员进行培训,普及安全操作方法、知识和技能。
并且每月定期组织实验人员进行安全演练和模拟应急处理演习,以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5.保障安全设施化验室应定期检查且保障自动喷水灭火设备、储气罐、排毒系统等安全设施的正常使用情况。
一旦发现设备故障,必须立即处理,以确保化验室安全。
二、化验室质量控制化验室的质量控制是需要高度重视的方面,保证实验的结果准确可靠、科学合理。
因此,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以提高实验的质量可靠性。
1.实验项目质量控制化验室应建立标准化的实验程序,气体检测,粉尘检测,无机元素检测和有机物检测等。
同时针对不同实验项目,应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如标准样品比对、耐受性试验、重复测定等方式,以确保实验结果真实可靠。
2.实验过程质量控制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保持仪器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确保实验的重现性。
同时应定期维修设备,对试剂使用进行记录,避免试剂混乱使用。
化验室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对实验过程中的监控结果进行结果分析和追踪。
化验室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化验室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篇一」1、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煤分析室,试验人员进入煤分析室必须穿工作服。
2、试验人员进入煤分析室首先打开空调进行恒温,室内有试验产生的有毒气体和其它易燃、有毒药剂,严禁烟火,禁止吸烟。
3、禁止将饮食及其容器带入煤分析室内,工作后要洗手。
4、煤分析室实行定置管理,不得随意将室内设施移动或挪做他用、更换,试验用具应放在指定的位置。
5、煤分析室应整齐清洁,不准存放其它与试验无关的物质。
6、非试验人员不得随意触动仪器及化学药品。
7、试验人员工作时要严格试验操作规程,药品管理规定,化验工作一般注意事项的有关规定,防止仪器损坏。
8、试验人员应熟悉煤分析室内所有试验仪器、器皿的安全操作方法和试验药品、样品的特性。
9、煤分析仪器必须按照定期工作要求进行对照和校验,保证仪器准确可靠。
10、试验人员不得与矿方人员接触,不准泄露化验数据,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
不准矿方人员进入煤分析室。
11、试验中不慎将药剂洒落到仪器、桌面、地面上应及时清理干净,试验废液禁止倒入下水道,有毒试验废液应经过解毒处理合格后排放。
化验室管理制度1、化验室环境清洁,卫生,物品摆放整齐,井然有序。
2、严禁个人物品存在,严禁室内饮食、吸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化验室。
3、对易燃易爆药品分类拜访,妥善保管,远离热源、人源。
4、进入化验室必须着工作服,无菌室配备专用的'工作服、帽、口罩、拖鞋,离开无菌室、化验室需更衣。
5、从事化验的人员须经过一定的教育,具有一定经验资格。
6、定期对化验员进行技能、能力的培训,并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继续从事化验工作。
7、利用外部送检的方法,对化验员的个人检测行动进行校准。
8、化验员工作应科学、严谨、客观、公正,严格遵守操作标准及要求。
9、使用的介质、配好的试剂、试剂和化学试剂均应在保质期内使用。
10、截至、配好的试剂、试剂和化学试剂在开封或配置时应注明日期。
11、分装容器或配置的试剂,应在每个分装容器上标识废弃日期,所有的介质,配置的试剂、试剂和化学试剂容器都应有标签。
化验室安全管理1、分析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分析规程和有关的安全技术规程,了解设备性能及操作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掌握预防和处理事故的方法。
2、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如危险物料的现场取样、易燃易爆物品的处理、焚烧废液等应有第二者陪伴,陪伴者应处于能清楚看到工作地点的地方并观察操作的全过程。
3、玻璃管与胶管、胶塞等拆装时,应先水润湿,手上垫棉布,以免玻璃管折断扎伤。
4、打开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试剂塞时应带防护用具,在通风柜中进行。
5、夏季打开易挥发溶剂瓶塞前,应先用冷水冷却,瓶口不要对着人。
6、稀释浓硫酸的容器,烧杯或锥形瓶要放在塑料盆中,只能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不能相反!必要时用水冷却。
7、微生物实验操作人员在开紫外灯杀菌前,应确认无菌室无人后方可开紫外灯杀菌,开紫外灯顺序为:先打开操作台紫外灯后立即离开无菌室缓冲间,再打开无菌室紫外灯。
在紫外灯杀菌灯关闭半小时后方可进入缓冲无菌室。
8、微生物实验操作人员在使用高压杀菌锅杀菌前,应查看杀菌锅内的水是否充分(应至少没过杀菌锅底的几个棱角1cm),在确认杀菌锅各组件安装正确后,方可开始杀菌,杀菌完成后,应关闭电源开关、安全阀、放气阀,待其压力自然下降至压力表指至零位后,方可打开杀菌锅,切勿打开放汽阀及强行打开休杀菌锅盖。
9、分析人员在做碳酸线CO2压力操作时,应选在离人较远处剧烈摇晃,以免撞伤人。
10、蒸馏易燃液体严禁用明火。
蒸馏过程不得离人,以防温度过高或冷却水突然中断。
11、化验室内每瓶试剂必须贴有明显的与内容物相符的标签。
严禁将用完的原装试剂空瓶不更新标签而装入别种试剂。
12、操作中不得离开岗位,必须离开时要委托能负责任者看管。
13、化验室内禁止吸烟、进食,不能用实验器皿处理食物。
离室前有肥皂洗手。
14、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长发要扎起,不应在食堂等公共场所穿工作服。
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要加戴防护用具。
最好能做到实验时都戴上防护眼镜。
15、每日工作完毕检查水、电、气、窗,能进行安全登记后方可锁门。
16、化验室用电安全1、化验室用电要根据设备及房间用电总功率配备电源。
2、化验室电源电压要稳定。
3、化验室照明和设备用电要分开各项电源要匹配好。
4、精密仪器需要有稳压。
5、化验室电源要和生产车间用电量大的设备电源分开。
6、化验室电源要有地线.三相五线制。
剧毒品保管、发放、使用、处理管理制度为了严格剧毒品的贮存、保管和使用,防止意外流失,造成不良机后果和危害,特制定本管理制度,管理要求:一、剧毒品仓库和保存箱必须由两人同时管理。
双锁,两人同时到场才能开锁。
二、剧毒品保管人员必须熟悉剧毒品的有关物理化学性质,以便做好仓库温度控制与通风调解。
三、严格执行化学试剂在库检查制度,对库存试剂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发现有变质或有异常现象要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贮存条件和保护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四、对剧毒品发放本着先入先出的原则,发放时有准确登记(试剂的计量、发放时间和经手人)。
五、凡是领用单位必须是双人领取,双人送还,否则剧毒品仓库保管员有权不予发放。
六、领用剧毒品试剂时必须提前申请上报,做到用多少领多少,并一次配制成使用试剂。
七、使用剧毒试剂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分析操作规程。
八、使用剧毒试剂的人员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防护眼镜、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具。
九、对使用后产生的废液不准随便倒入水池内,应倒入指定的废液桶或瓶内。
废液必须当天处理不得存放。
十、产生的废液要在指定的安全地方用化学方法中和处理。
要建立废液处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废液量、处理方法、处理时间、地点、处理人。
化学试剂管理办法化验室的化学药品及试剂溶液品种很多,化学药品大多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危险性,对其加强管理不仅是保证分析数据质量的需要,也是确保安全的需要。
化验室只宜存放少量短期内需用的药品。
化学药品要按无机物、有机物、生物培养剂分类存放,无机物按酸、碱、盐分类存放,盐类中按金属活跃性顺序分类存放,生物培养剂按培养菌群不同分类存放,其中属于危险化学药品中的剧毒品应锁在专门的毒品柜中,由品控经理加锁保管、实行领用经申请、审批、双人登记签字的制度。
一、属于危险品的化学药品①易爆和不稳定物质。
如浓过氧化氢、有机过氧化物等。
②氧化性物质。
如氧化性酸,过氧化氢也属此类。
③可燃性物质。
除易燃的气体、液体、固体外,还包括在潮气中会产生可燃物的物质。
如碱金属的氢化物、碳化钙及接触空气自燃的物质如白磷等。
④有毒物质。
⑤腐蚀性物质。
如酸、碱等。
⑥放射性物质。
二、化验室试剂存放、使用要求①易燃易爆试剂应贮于铁柜(壁厚1mm以上)中,柜子的顶部都有通风口。
严禁在化验室存放大于20L的瓶装易燃液体。
易燃易爆药品不要放在冰箱内(防爆冰箱除外)。
②相互混合或接触后可以产生激烈反应、燃烧、爆炸、放出有毒气体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称为不相容化合物,不能混放。
这种化合物系多为强氧化性物质与还原性物质。
③腐蚀性试剂宜放在塑料或搪瓷的盘或桶中,以防因瓶子破裂造成事故。
④要注意化学药品的存放的期限,一些试剂在存放过程中会逐渐变质,甚至形成危害。
⑤药品柜和试剂溶液均应避免阳光直晒及靠近暖气等热源。
要求避光的试剂应装于棕色瓶中或用黑纸或黑布包好存于暗柜中。
⑥发现试剂瓶上标签掉落或将要模糊时应立即贴好标签。
无标签或标签无法辩认的试剂都要当成危险物品重新鉴别后小心处理,不可随便乱扔,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⑦化学试剂定位放置、用后复位、节约使用,但多余的化学试剂不准倒回原瓶。
安全防护知识化验工作中接触的化学药品,很多是对人体有毒的。
它们对人体的毒害途径和程度各不相同,有些毒物可有几种途径进入人体,而有些毒物对人体的毒害是慢性的、积累性的,因此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
化验室常用毒物的中毒症状及防护知识见下表。
毒物侵入途径与主要症状防护与急救氯气------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粘膜使人中毒,吸入后立即引起咳嗽、气急、胸闷、鼻塞、流泪等粘膜刺激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心力逐渐衰竭而死亡,水溶液也具腐蚀作用。
1、室内通风良好,操作时带口罩;2、立即离开现场,重患者应保温、吸氧、注射强心剂(禁用吗啡);3、眼受刺激时用2%苏打水洗眼;咽喉疼痛时吸入2%苏打水热蒸气。
一氧化碳及煤气------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与血液中血红蛋白和血液外的其它含铁蛋白结合,使血色素丧失输氧能力,轻度中毒时头晕、恶心、全身无力;中等中毒时并发生意识障碍;重度中毒时立即陷入昏迷,呼吸1、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注意保温;2、停止呼吸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并给以含5-7%二氧化碳的氧气;3、发生呼吸衰竭者,同时注射强停止而死亡。
心剂。
硫化氢------强烈的神经毒物,具臭蛋味,由于易产生嗅觉疲劳而失去警觉,从而造成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重度中毒时呼吸短促,突然失去知觉,死亡。
1、室内通风应良好,感到不适时立即离开现场;2、眼受刺激时用2%苏打水冲洗,湿敷饱和硼酸液和橄榄油。
二氧化硫------由呼吸道吸入,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引起结膜炎、流泪、流涕、咽干、疼痛;重度中毒能产生喉哑、胸痛、吞咽困难、喉头水肿以至窒息死亡。
1、立即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
如发现肺浮肿应输氧;2、服碳酸氢钠或乳酸钠治疗酸中毒;3、眼受刺激时用2%苏打水冲洗。
氮的氧化物(NO、NO2)------通过呼吸道对深部呼吸器官起损害作用,可能发生各种程度的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气肿,严重者可致肺坏疽。
由于损害神经系统,吸入高浓度时迅速窒息死亡。
1、立即离开现场,保持绝对安静,呼吸新鲜空气;2、静脉注射50%葡萄糖20-60mL;3、进行对症处理。
氨------可由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粘膜侵入人体。
强烈刺激眼睛,流泪,咳嗽,声音嘶哑。
0、45g/ml接触30min可危及生命。
1、室内通风,操作氨或浓氨水时带口罩或瞬时停止呼吸;2、吸入中毒者立即离开现场;误食中毒者谨慎洗胃,皮肤接触中毒者立刻用水或稀醋酸充分洗涤。
氟化氢------经呼吸道侵入,腐蚀骨胳、造血神经系统、牙齿、皮肤、粘膜等。
水溶液为氢氟酸,对肌体组织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被低浓度氢氟酸灼伤后几小时才会感觉到疼痛,造成的溃疡不易愈合,引起剧痛。
1、严格按规程操作,特别注意带好胶皮手套;2、慢性中毒及骨胳、神经、造血系统受损害者应长期治疗。
甲醇------通过呼吸道及皮肤吸收中毒。
吸入中毒损害神经系统,引起视神经疾病;误服中毒引起恶心、呕吐,全身青紫,重者很快停止呼吸而死亡。
1、通风应良好,中毒者移至新鲜空气处;2、严禁当乙醇使用.3、吸入中毒者注射解毒剂。
四氯化碳------由呼吸道吸入中毒。
主要引起肝脏、肾脏以及神经系统的损害。
急性中毒会引起头晕、呕吐、视力紊乱、黄疸、肝肿大;慢性中毒引起神经衰弱、胃肠功能紊乱。
1、使用时应通风良好,不要滴洒在台面上.2、急性中毒者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施以人工呼吸,吸氧。
苯及其同系物------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渗透侵入而中毒。
急性中毒会有沉醉状,继而面红、头晕、头痛、呕吐,甚至肌肉痉挛昏迷而死;慢性中毒损害造血、神经系统,鼻腔、牙龈出血,肝、肾受损、全身无力。
1、使用时应通风良好2、尽量用其它无毒或低毒溶剂代替3、急性中毒者施以人工呼吸,吸氧。
全身性中毒者静脉注射器代硫酸钠。
A、中毒与急救1、毒物侵入的途径毒物,是指某各物质进入人的机体以后,能引起局部或整个机体功能发生疾病的物质。
由毒物所引起的任何疾病现象,就称为中毒。
化学试剂中毒一般通过三个途径,引起不同症状的疾病。
1) 通过呼吸道中毒:由呼吸道吸入有毒气体、粉尘、蒸气、烟雾能引起呼吸系统中毒。
这种形式的中毒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有机溶剂的蒸气和化学反应中所产生的有毒气体。
如乙醚、丙酮、甲苯等蒸气和氰化氢(气体)、氯气、一氧化碳等。
2) 通过消化道中毒:除误行吞服外,更多的情况是由于手上污染毒物,在吸烟、进食、饮水咽入消化系统而引起中毒。
这类毒物多以剧毒的粉剂较为常见,如氰化物、砷化物、汞盐等。
3) 通过触及皮肤中毒和五官粘膜受刺激:某些毒物接触及皮肤,或其蒸气、烟雾、粉尘对眼、鼻、喉等的粘膜产生的刺激作用。
如汞剂、苯胺类、硝基苯等,可通过皮肤粘膜吸收而中毒。
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挥发性酸类、氨水等,对皮肤粘膜和眼、鼻、喉粘膜刺激性都很大。
毒物从以上三个途径进入人的机体以后,逐渐侵入血液系统直至遍及全身各部,引起更加危险的症状。
特别是由消化系统侵入,通过门脉系统经肝脏进入血液,以及从呼吸道进入肺泡中被吸收都是比较迅速的。
2、中毒急救在化验室里,如发生人身中毒,原则上应首先尽快派人或电话请医生,并报告有关领导或上级组织,同时采取急救措施。
在医生抢救之前,急救中毒的原则是尽量使毒物对人体不发生有害的作用,或者是将有害的作用尽量减少到最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