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 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 腹腔感染 的 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2
早期微创腹腔置管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观察及护理目的:对早期微创腹腔置管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观察及护理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选取2013年1-11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微创腹腔置管灌洗治疗及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病情不同程度的好转进行记录,与治疗前身体状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治疗前,A度0例,B度6例,C度14例;治疗后,A度15例,B度4例,C度1例。
结论:早期微创腹腔置管灌洗辅助一定的护理对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起到很有效的作用,此方案值得更多推广实施。
标签:早期微创腹腔置管灌洗;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急性重症胰腺炎是较为少见的急性胰腺炎之一,它的病症严重,通常会有休克和多种并发症,死亡率极高,在急性反应期会发生死亡,原因是大量炎性介质还有炎性因子过度的释放,从而发生整身毛细血管渗漏的综合征,使腹腔渗出大量液体,导致腹内压剧增而后很多器官功能不全的现象。
急性重症胰腺炎疾病是起病急并病情发展速度快、病死率高、并发症高的一种高危急腹症。
因此此类疾病得到更高重视,本文针对如何更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疾病进行具体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11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微创腹腔置管灌洗治疗方案的观察及护理,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0~70岁,平均45岁,患者病因多数与胆石症和大量饮酒还有暴饮暴食有关,都有发热和上腹疼痛的症状,同时伴有呕吐、腹部压痛和反跳痛,患者血尿淀粉酶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CT增强扫描也提示胰腺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腹腔积液症状,都是临床诊断标准。
1.2 方法20例患者,均进行微创腹腔置管灌洗治疗方案的观察及护理,采用微创的方案,对20例患者进行腹腔置管灌洗,入院时做好相关检查,禁食和禁水,给予胃肠减压并制酸抑酶、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在内科治疗基础上,通过行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涂片,然后找到脓球之后行腹腔置管灌洗手术,每次灌洗的数量为1000~1500 ml,20~25 min灌入腹腔,停留40~60 min,灌洗为3~5 d,待灌出液清亮时可以考虑拔管,在护理方面,加强插管前的护理和引流管的护理,医院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和基础护理,同时预防并发症和营养的供应,出院后的健康宣传教育[1-2]。
腹腔灌注化疗护理常规
【护理诊断】
1.恐惧
2.舒适的改变
3.知识缺乏
4.有感染的危险
【护理措施】
灌注前
1.向患者详细介绍腹腔灌注的特点,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消除患者恐惧,紧张情绪。
2.保持病室清洁舒适,空气清新,用屏风遮挡患者,指导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协助患者排尿,以预防误刺入膀胱。
3,备好灌注化疗所需用物,灌注液加温至41-43寸。
灌注中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腹腔感染。
期间须加强巡视患者,密切观察腹腔留置的导管有无脱落,伤口有无渗液。
3.注两种化疗药之间用生理盐水冲管,以防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结晶,产生沉淀,引起导管堵塞。
化疗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
4.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及面部的变化,腹部穿刺点有无红肿、硬结及出血。
5.液体滴入不畅时,可稍变换体位或轻柔按压腹部。
灌注后
1.指导患者每15分钟变换体位一次,以利于药液与腹膜腔充分接触。
6.观察要点
7)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腹泻、骨髓抑制、恶心呕吐、持续性肠麻痹等副作用。
8)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与护理一、定义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是胰酶消化胰腺和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炎症。
分间质性水肿型胰腺炎和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病因有很多种,主要与胆管疾病或过量饮酒有关。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甚多,存在地区差异。
在我国半数以上由胆道疾病引起,在西方国家,除胆石症外,酗酒亦为主要原因。
(1)胆道系统疾病正常情况下,胆总管和胰管共同开口于Vater 壶腹者占80%,汇合后进入十二指肠,这段共同管道长2~5mm,在此“共同通道”内或Oddis括约肌处有结石、胆道蛔虫或发生炎症、水肿或痉挛造成阻塞,胆囊收缩,胆管内压力超过胰管内压力时,胆汁便可反流到胰管内激活胰酶原引起自身消化,即所谓“共同管道学说”,50%的急性胰腺炎由此引起,尤其以胆管结石最为常见;若胆石移行过程中损伤胆总管、壶腹部或胆管炎症引起Oddis括约肌功能障碍,如伴有十二指肠腔内高压,导致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胰管,激活胰酶产生急性胰腺炎;此外,胆管炎症时,细菌毒素释放出激肽可通过胆胰间淋巴管交通支激活胰腺消化酶引起急性胰腺炎。
(2)酒精或药物在欧美国家酗酒是诱发急性胰腺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在我国近年也有增加趋势。
酒精能刺激胃窦部G细胞分泌胃泌素,使胃酸分泌增加,十二指肠内pH值下降,使胰泌素分泌旺盛,胰腺外分泌增加;长期酗酒可刺激胰液内蛋白含量增加,形成蛋白“栓子”阻塞胰管;同时,酒精可刺激十二指肠黏膜使乳头发生水肿,妨碍胰液排出,其原因符合“阻塞-分泌旺盛学说”。
有些药物和毒物可直接损伤胰腺组织,或促使胰液外分泌亢进,或促进胰腺管上皮细胞增生、腺泡扩张、纤维性变或引起血脂增高,或促进Oddis括约肌痉挛而引起急性胰腺炎,如硫唑嘌呤、肾上腺皮质激素、四环素、噻嗪类利尿药、L-天门冬酰胺酶、有机磷杀虫剂等。
(3)感染很多传染病可并发急性胰腺炎,症状多不明显,原发病愈合后,胰腺炎自行消退,常见的有腮腺炎、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败血症等。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灌洗的护理发表时间:2015-08-24T11:01:47.037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作者:张银[导读] 贵州省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灌洗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
张银(贵州省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551700)【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灌洗的护理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护理各种事项。
方法:选取2008 年9 月-2013 年10 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86 例,对他们采取腹腔灌洗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腹腔灌洗的护理方法。
结果:86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经腹腔灌洗后,痊愈出院的有57 例,病情明显好转者有25 例,治疗无效死亡的患者有3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51%。
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上,护理人员采取心理安慰、无菌操作、固定引流管、观察并记录灌洗情况等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也提升了护理人员的综合专业素质。
结论:为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灌洗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灌洗;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286-01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急性腹病,发病急、病程多有变化、常常伴有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胰腺坏死、细胞因子激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死率可达30%左右,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1]。
一般传统的治疗方法如胃肠减压、抗感染、禁止喝水、中药治疗等效果不佳,现在临床上以传统方法为辅助,采用腹腔置入引流管进行引流灌洗的治疗方法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2]。
为完善我校实习护理工作,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本次实验选取2008 年9 月-2013 年10 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86 例,对他们采取腹腔灌洗术治疗,对护理整理总结如下。
重症胰腺炎行腹腔灌洗疗法的护理
周燕春
【期刊名称】《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年(卷),期】2002(2)5
【摘要】重症胰腺炎是指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其发病快、病因复杂、病情凶险、
并发症多,治疗棘手。
常引起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
过去病死率高达40%~70%。
近十年来由于治疗技术的进步已降至12%左右。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
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本病有明显上升趋势。
腹腔灌洗是抢救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人的重要措施。
我科自2000-12/2001-12对15例重症胰腺炎病人采用
腹膜透析法行腹腔灌洗,同时严格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酶分泌、体液复苏,并予全面细致的病情观察及综合连续的个体化护理,除1例合并ARDS因经济原因
自动出院外,14例病人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总页数】2页(P474-475)
【作者】周燕春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21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1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行腹腔置管灌洗治疗的护理 [J], 刘飞燕
2.腹腔镜置管行腹腔灌洗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体会(附6例报告) [J], 蔡逊;张兆林;
汪训实;邵俊伟
3.腹腔引流管(艾贝尔)置管行腹腔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J], 尚红卫;熊萍;罗燕珍
4.1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行腹腔置管灌洗治疗的护理 [J], 张杰;范明阳
5.重症胰腺炎腹腔灌洗疗法的护理 [J], 谢玲玲;龚以仁;郑连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创腹腔置管灌洗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邓明燕【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微创腹腔置管灌洗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疗效与护理要点。
方法:采用腹腔镜下腹腔灌洗,同时给予生长抑素、抑酸、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在腹腔灌洗前、灌洗后24、48、72h分别监测腹水淀粉酶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系统评分。
结果:17例患者经腹腔灌洗后病情均有好转,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置管灌洗治疗能有效提高SAP的治愈率。
加强腹腔灌洗引流的护理及病情观察是确保治疗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
【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理工卷》【年(卷),期】2011(008)006【总页数】3页(P187-188,190)【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灌洗;护理【作者】邓明燕【作者单位】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湖北荆州4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达20%以上,其中多脏器功能衰竭为主要死因[1],SAP早期炎性介质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2]。
我们采用腹腔镜下腹腔灌洗(LPLD),以微创的方法引流清除坏死组织及腹腔减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对象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我科收治SAP共21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26~72岁,平均48.5岁。
所有病例均有上腹疼痛并向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发热、腹膜刺激征及腹水,血清、尿淀粉酶升高。
CT扫描提示D~E级胰腺炎。
患者诊断均符合2004年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的诊断标准[3]。
1.2 方法1.2.1 一般治疗加强重症监护,禁食水,胃肠减压、解痉、止痛,抑制胰酶分泌,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改善微循环,完善各项相关检查,明确重要脏器功能损害情况,做好术前准备。
腹腔灌洗术护理要点腹腔灌洗术通过有效的冲洗和持续低负压吸引,可将腹腔内积血、积液、积脓、坏死组织等物质引出体外,减少毒素吸收,防止或减轻感染。
早期彻底腹腔冲洗和充分有效的腹腔引流是控制腹腔感染的关键。
操作步骤:1.腹腔双(三)套管已被广泛用于腹腔区域冲洗和引流,是一种负压主动引流管。
2.腹腔灌洗液温度20℃左右。
3.灌洗速度根据引流液颜色决定,血性引流液应快速灌洗,直至颜色清亮,可将速度放慢。
4.灌洗量每24h灌洗液量为2 500~5 000ml。
5.低负压吸引●维持吸引压力在﹣5~﹣10kPa(以能顺利吸出引流液为宜)。
●负压过大,能使套管塌陷,侧孔端吸附于创面,起不到有效引流,还能把大网膜等组织吸引出来导致阻塞引流管。
负压过小,做不到充分引流,导致感染。
6.保持套管通畅●定时检查吸引装置连接是否完好及负压大小。
●检查套管有无扭曲、折叠、受压。
●若引流管口渗液较多或有液体流出,检查套管是否堵塞。
二护理要点:1.严格无菌操作●引流瓶低于引流部位,及时倾倒引流液(不超过2/3)。
●每日更换吸引连接管。
●伤口敷料有渗液及时更换。
2.密切观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神志、尿量变化。
●监测血常规、肝功能、生化指标,防止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监测腹部体征变化。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并准确记录灌洗液量与引流量,量出为入。
开始为血性液体,之后逐渐变淡;后期如出现黄白色浑浊样液体提示有感染;黄褐色胆汁样液体提示胆瘘发生。
三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1.腹腔出血(1)引流液为淡红色:●吸引负压过大;●冲洗滴速过慢;●冲洗液滴完造成干吸;●引流管与窦道组织摩擦。
(2)引流液为鲜红色:●立即停止吸引,手术治疗。
2.引流不畅●妥善固定,避免扭曲、打折;●负压吸引压力过小,及时调整负压;●潮式冲洗;●胶布交叉螺旋固定于腹壁,避免套管移位、脱落;●改变病人体位。
3.感染●手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套管通气口处用无菌纱布包裹;●引流液及时倾倒;●及时伤口换药。
综合性腹腔灌洗引流护理在ICU重症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康复效果摘要:目的:分析对ICU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综合性腹腔灌洗引流护理的效果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20.3-2022.3内ICU重症胰腺炎患者52例行规范分组(每组2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性腹腔灌洗引流护理;观察并发症和预后情况并对比。
结果: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8%)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呈较低显示(P<0.05)。
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水平、CRP水平较低,APACHEⅡ数值较低(P<0.05)。
结论:对ICU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综合性腹腔灌洗引流护理效果显著,在今后护理工作中可进行推广。
关键词:ICU;重症胰腺炎;综合腹腔灌洗引流护理;并发症;中性粒细胞重症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危急炎症,由胰腺消化酶刺激所致,会导致机体消化系统出现炎性变化;该病在进展过程中,会严重损害胃肠道肠黏膜屏障,继而破坏机体的营养支持系统[1]。
诸多研究发现,对重症胰腺炎治疗基础上联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预后。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3-2022.3内ICU重症胰腺炎患者52例行规范分组(每组26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性患者分别有12、14例,年龄58-83(70.56±5.33)岁。
观察组:男、女性患者分别有10、16例,年龄57-82(70.22±5.15)岁。
本研究组间在研究中呈现出的性别、年龄信息无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严格以患者实际病情、引流液具体情况为根据,生理盐水注入量控制在500~1 500 m L,留置半小时后开放负压引流袋,进行持续引流,每3 h 灌洗 1次,在此期间密切监测患者,避免其出现异常。
观察组:综合性腹腔灌洗引流护理:(1)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内心情绪变化,可安排专业的心理护师,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特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将遵医嘱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耐心解释,确保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综合性腹腔灌洗引流护理在ICU重症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康复效果摘要:目的:分析对ICU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综合性腹腔灌洗引流护理的效果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20.3-2022.3内ICU重症胰腺炎患者52例行规范分组(每组2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性腹腔灌洗引流护理;观察并发症和预后情况并对比。
结果: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8%)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呈较低显示(P<0.05)。
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水平、CRP水平较低,APACHEⅡ数值较低(P<0.05)。
结论:对ICU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综合性腹腔灌洗引流护理效果显著,在今后护理工作中可进行推广。
关键词:ICU;重症胰腺炎;综合腹腔灌洗引流护理;并发症;中性粒细胞重症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危急炎症,由胰腺消化酶刺激所致,会导致机体消化系统出现炎性变化;该病在进展过程中,会严重损害胃肠道肠黏膜屏障,继而破坏机体的营养支持系统[1]。
诸多研究发现,对重症胰腺炎治疗基础上联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预后。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3-2022.3内ICU重症胰腺炎患者52例行规范分组(每组26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性患者分别有12、14例,年龄58-83(70.56±5.33)岁。
观察组:男、女性患者分别有10、16例,年龄57-82(70.22±5.15)岁。
本研究组间在研究中呈现出的性别、年龄信息无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严格以患者实际病情、引流液具体情况为根据,生理盐水注入量控制在500~1 500 m L,留置半小时后开放负压引流袋,进行持续引流,每3 h 灌洗 1次,在此期间密切监测患者,避免其出现异常。
观察组:综合性腹腔灌洗引流护理:(1)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内心情绪变化,可安排专业的心理护师,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特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将遵医嘱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耐心解释,确保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持续腹腔灌洗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抢救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及护理目的:探讨持续性腹腔灌洗与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抢救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并比较两者优势。
方法:SAP患者共56例,分成两组,持续腹腔灌洗组(30例)和CRRT组(26例),在解痉、镇痛、禁食、胃肠减压、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抗生素及胃肠外营养等基础上,持续腹腔灌洗组和CRRT分别采用持续性腹腔灌洗和CRRT治疗。
结果:两组治疗均有效,均明显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且治疗效果及病情转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能降低血中Ssr、BUN、UA水平,对降低SGPT和总胆红素作用不确切及CRRT均为抢救SAP的有效措施。
结论:两组治疗均能有助于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但可根据医院及患者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治疗方式。
标签:胰腺炎;腹腔灌洗;连续血液净化;护理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凶险急腹症,死亡率高达50%,且发病有上升趋势,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1]。
邵阳市中心医院自1994年以来采用持续性腹腔灌洗与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治疗抢救SAP患者共56例,均取得明显疗效。
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为邵阳市中心医院1994~2007年56例SAP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2000年杭州会议制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1]。
持续腹腔灌洗组30例,男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6.6(40~71)岁,其中休克者6例;CRRT组26例,男10例,女16例,平均年龄52.4(32~74)岁。
1.2 方法[2-3]患者基础治疗基本相同,包括禁食、胃肠减压,使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抗生素及胃肠外营养,对出现低氧血症的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均未进行手术治疗。
1.2.1 持续腹腔灌洗组采用美国Baxter公司出产的腹透硅胶直管及双联系统,以腹膜切开法置管,采用Baxter公司出产的1.50%、2.50%、4.25%腹膜透析液(浓度根据患者水平衡情况进行调整),每日20~30 L进行持续腹腔灌洗,直至灌洗放出液清亮后,减至10 L/d。
地塞米松腹腔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护理体会
徐细梅
【期刊名称】《海峡药学》
【年(卷),期】2012(024)003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地塞米松腹腔灌洗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治疗作用及护理.方法对35例急性胰腺炎病人在入院所24~48h内进行微创地塞米松腹腔灌洗治疗,做好置管中和置管后的护理,观察疗效及死亡率.结果本组35例患者在24~72h 内,27例患者腹痛腹胀明显好转,生命体征平稳,术后3~4d,肛门可以顺畅排气排便,术后4~6d,开始进流食或半流食.3例在术后10天以后并发(假)性胰腺囊肿,3个月后再次治疗,5例患者死亡,3例由于肾功能衰竭,2例由于腹腔大出血.27例患者进行3个月~3年的随访,患者病情无复杂情况,体质各项指标均正常.结论急性胰腺炎应应用地塞米松微创腹腔灌洗,能迅速清除大量炎性介质等物质,减轻全身毒性反应.值得临康推广使用.
【总页数】2页(P210-211)
【作者】徐细梅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明州医院宁波31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4
【相关文献】
1.腹腔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加速进展期的疗效观察 [J], 刘会;王文娟;刘翠萍
2.腹腔灌洗结合地塞米松静滴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J], 黄智;张兆红
3.腹腔引流管(艾贝尔)置管行腹腔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J], 尚红卫;熊萍;罗燕珍
4.腹腔镜辅助腹腔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 [J], 张国强;肖樟生
5.前列地尔联合腹腔灌洗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J], 吴林;孔晓霞;郑永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感染的护理高兰花 邓冬英 李玉岩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一区,福建三明 365000[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平衡液加抗生素、平衡液加10%KCl做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要点。
方法 对8例患者采用平衡液加抗生素、平衡液加10%KCl做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感染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归纳护理要点。
结果 8例患者均平稳地有效清除腹腔毒素,为急性重症胰腺炎并腹腔感染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
结论 对平衡液加抗生素、平衡液加10%KCl做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感染的患者重点是做好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加强管路护理,预防腹腔灌洗的并发症。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感染;连续腹腔灌洗;护理[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8-165-022012年1~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腹腔感染患者8 例,探讨应用平衡液加抗生素、平衡液加10%KCl 做腹腔灌洗治疗的效果与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2年1~4月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腹腔感染患者8 例,男6例,女2例,年龄35~65岁,平均(46.0±3.2)岁,所有病例均符合国内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腹腔感染诊断标准[1]。
发病诱因有多种,其中,进食高脂饮食、暴饮暴食、酗酒6 例,无明显诱因者2例。
1.2 治疗方法患者取平卧分别选择左侧和右侧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处为穿刺点,常规消毒皮肤,取腹穿针(12)号进行迷路穿刺,抽出腹腔积液送培美,然后取平衡液加抗生素插入输液器挂输液架上排气后取下头皮针连接到穿刺针上,打开调节器,待液体全部灌入后,稍等10 min,将输液器取下,穿刺针连接引流管将灌洗液引出后拔针包扎,24~48 h灌洗1次。
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决定下次灌洗时间。
1.3 观察指标患者VAS疼痛评分、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
VAS疼痛评分:0分: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
2 结果采用保守治疗加腹腔灌洗治疗,患者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患者愿意接受,住院天数明显降低,费用明显降低。
见表1、2。
3 护理3.1 心理护理重症急性胰腺炎起病急、病情重、病程长,患者紧张、恐惧;有的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有的很快出现焦虑症状,甚至悲观、消沉。
因此、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层次,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沟通交流,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表1 8例患者腹腔灌洗前后腹痛VAS疼痛评分人员灌洗前灌洗后第1次灌洗4 h后第2次灌洗5 h后1841210423730483258416962763081030表2 8例患者腹腔灌洗治愈所用的费用及住院天数人员住院天数(d)住院费用(元)1138 7602159 0803127 8764138 0505148 8406138 4007117 793812 6 865平均值12.88 208注:传统综合内科治愈平均住院天数在14 d以上,平均总费用均在10 000元以上3.2 基础护理(1)保持口腔、皮肤卫生。
胃肠减压期间,做好口腔护理,避免继发感染。
因疼痛多汗者,保持皮肤清洁。
(2)评估患者的疼痛状况、因素、伴随症状,寻求减轻疼痛的对应措施,遵医嘱合理反复使用止痛剂,以缓解疼痛。
(3)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患者意识,有无胸闷、发热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
注意加强各脏器功能的监护。
按时给药,维持静脉输液畅通。
3.3 腹腔灌洗护理(1)腹腔灌洗部位及穿刺针的选择。
最好选择在左右结肠(下转第167页)行心理上的安慰、支持,鼓励患者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交活动,详细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护理过程的同时,要注意巧妙地向其说明此病治疗的长期性,让其做好心理准备,促使其积极参与,配合治疗及护理安排,引导患者适应慢性病,并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
培养生活兴趣,如听音乐、下棋等爱好,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焦虑。
针对病情及心理特征及时给予精神安慰、心理疏导,做好家人及亲友工作,鼓励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给予患者精神安慰,调动各种社会关系给予精神及物质关怀,介绍类似疾病治疗成功的病例,强调坚持康复锻炼的重要性,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1.2.4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康复锻炼的意义,制定个体化的锻炼计划,进行步行、慢跑等项目锻炼,强度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避免烟尘吸入,在气候变化、大风、严寒天气避免户外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睡眠。
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免交叉感染。
天气变化要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以预防疾病复发,并定期门诊随访。
2 结果通过精心、系统全面的护理,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病情好转出院,得到了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医患之间建立了良好和谐的关系,信任度以及满意度得以提高。
3 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因其病程长,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患者治疗依从性低。
因此,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预后,延缓病情发展。
护理工作要以患者为中心,强调系统、个体化、有效的护理模式。
通过对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精心护理,总结体会如下:护理过程中应注意针对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指导方法,要重视患者的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在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要对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相关指导,以改善其呼吸功能,指导患者积极有效咳嗽、排痰,并配合翻身、拍背辅助患者,动作要准确,利于痰液引流。
出院后帮助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锻炼计划,进行康复锻炼指导,适当运动如步行、慢跑等,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复发。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疾病患者实施系统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信任度及依从性均有所提高,体现了护理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 陈伟芳.社区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康复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8):224-225.[2] 马克花,杭建明,王心娣.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面罩通气治疗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210-211.[3] 王菊娣.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体会[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4):3049-3050.[4] 陈颖.13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氧驱动雾化治疗的临床应用与护理[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23):408-409.[5] 陈燕琼.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诊治和护理[J].黑龙江医药,2011,24(5):843-846.[6] 许家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26):5504-5505.(收稿日期:2012-07-05)(上接第165页)旁沟、盆腔及病灶处置管,腹引流管内径在0.5~1.0 cm左右,这样能保证引流通畅及部分腹腔内坏死蛋白、血凝块等引出体外[2-3]。
选择引流管上应选择柔软、可弯曲、内腔不塌陷、管内外摩擦系数小的针。
(2)严格无菌操作。
穿刺过程中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每次更换输液器。
(3)妥善固定腹腔引流管。
在近腹壁端的引流管上做上标记,防止因剧烈翻身,导致引流管脱出,其次防止引流管阻塞和折叠。
(4)密切注意腹部情况的观察。
观察腹部压痛、反跳痛是否减轻,穿刺处皮肤是否红肿、渗液、引流是否通畅。
有渗液说明腹腔压力大,用纱布覆盖穿刺处并经常更换,防止感染。
灌液时如有呼吸困难、腹部剧痛等情况应立即停止灌注,引流前轻轻左右移动患者体位,使之与腹内积液充分混合,然后抽出,每天收集引流液观察量、颜色、性质做好记录。
(5)灌洗液配制原则。
对于灌洗液的配制是根据病因来决定的,原则上使用能在局部对无论是G+或G-菌及厌氧菌感染均能奏效的广谱抗生素,并同时针对腹腔中脓液及坏死组织、血凝块等变性蛋白质能溶解,变稀易排出[4]。
笔者所在医院采取平衡液加左氧氟沙星或平衡液加10%KCl为灌洗溶液,量为1 500 mL。
(6)营养支持。
早期胃肠功能未恢复前用胃肠外营养(TPN)提供营支持。
在TPN过程中注意监测血糖,待患者肠蠕动恢复后肠内营养(EN)与TPN结合。
3.4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避免暴饮暴食,平时生活规律,少量多餐,并告知患者出现症状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腹腔灌洗治疗是笔者所在科室刚成立的一项新技术,为确保安全,护理中护士用亲切的语言、熟练的操作、热情的眼神取得患者信任,解除其恐惧和担忧,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护理人员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监测灌入和引出量的平衡,灌洗的体位的变换是引流效果最佳关健,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客观反应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变化。
[参考文献][1] 刘允怡,赖俊雄,刘晓欣.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治疗的发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4):289-291.[2] 张萍萍,谭李军.B超引导下可调控套管腹腔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0,25(3):26-27.[3] 王冰.静点式腹腔灌洗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腹水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5):61-62.[4] 徐慧琴,耿娇霞.微创腹腔置管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9,7(2):109-111.(收稿日期:201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