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默写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3
专题08 古诗文默写1.默写。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3)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4)《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军营中苦寒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春夜洛城闻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
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2)__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
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3)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
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4)______________,坐我西阁门。
_______________,著我旧时裳。
(《木兰诗》)(5)雄兔脚扑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6)《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作者浓浓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文名句默写。
(1)亡羊补牢,__________________。
(《战国策·楚策四》)(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4)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5)韩愈《晚春》一诗中运用拟人修辞,写晚春时节花木竞发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默写专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默写(共22题;共117分)1.(8分)“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词积累填空.(1)(2分)《从军行》中表达了将士们要和匈奴争夺楼兰的坚定决心的诗句是“,。
”(2)(5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尾联包含了四个地名,“”与“”,“”与“”四个地名的连用,表现了诗人心情。
(3)(1分)独立江畔,望着乘船远行的好友,我们会想到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
”2.(5分)默写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3.(5分)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4.(5分)默写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5.(9分)默写《游子吟》,并写出诗意。
游子吟[],。
,。
,。
诗意:6.(5分)写出三句描写含有“月”的思乡的诗句。
示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7.(5分)把下面的诗句填写完整。
(1)(1分)昼出耕田夜绩麻,。
(2)(1分),忽作玻璃碎地声。
(3)(1分)牧童归去横牛背,。
(4)(2分)百川东到海,?少壮不努力,!8.(5分)把下面的诗句填写完整。
(1)(1分)羌笛何须怨杨柳,。
(2)(1分),西出阳关无故人。
(3)(1分)遗民泪尽胡尘里,。
(4)(1分)居高声自远,。
(5)(1分),独立疏篱趣未穷。
9.(11分)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3分)我们在感恩、回报母爱的时候,经常会想到唐代诗人孟郊的《》中的诗句:,。
(2)(4分)古诗中充满着童真童趣。
杨万里的“,”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儿童以冰为钲的童趣;而雷震的“,”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儿童天真、调皮的神情。
(3)(2分)自古以来,月亮对于中国人具有独特的含义,常常寄托了中国人的之情。
季羡林先生的记忆中也是“”(4)(2分)《梅花魂》通过写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老华侨对的挚爱,表现了他对祖国的之情。
10.(4分)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1分)稚子金盆脱晓冰,。
(2)(3分),游子身上衣。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题综合复习情景默写类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天若有情天亦老,。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2),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3)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4),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5),终岁常端正。
(刘桢《赠从弟》其二)(6)柴门何萧条,。
(曹植《梁甫行》)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望岳》中“,”两句让我们看到了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2)落日颇受文人的青睐。
王绩在《野望》中用“,”写山中落日;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写旅途落日。
(3)《使至塞上》中表现前线战事紧张的诗句是:,。
3.根据提示填空。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1)黄鹤一去不复返,。
(崔颢《黄鹤楼》)(2),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3)晓雾将歇,。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4)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而流连忘返的诗句是:,。
(5)《使至塞上》中,诗人用“,”两句把自己孤寂的情绪与大漠奇丽壮美的景象融合在一起,表现出雄浑的意境。
(6)请写出本学期学过的连续两句表达对家乡眷恋不舍之情的诗句:,。
4.古诗文默写。
(1),然后有千里马。
(韩愈《马说》)(2)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3),在乎山水之间也。
(韩愈《醉翁亭记》)(4)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5)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古诗文默写。
(1),一览众山小。
(《望岳》杜甫)(2)《游山西村》中,既描绘了农村明媚秀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又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3)《泊秦淮》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4)《陋室铭》中写陋室幽静淡雅的景色,居室环境的句子是:,。
专题01 古诗文默写1.(2022春·江苏宿迁·八年级统考期中)默写古诗文。
(1)蒹葭萋萋,______。
(《蒹葭》)(2)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3)气蒸云梦泽,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参差荇菜,______。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关雎》)(5)______,鸡犬相闻。
(______《桃花源记》)(6)好友即将远行,临别之际,我会引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来表达离别之情;友人远行还未归来,我会引用《诗经·郑风》里的“______,______”来表达相思之情。
【答案】白露未晞微君之躬波撼岳阳城左右采之阡陌交通陶渊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注意:晞、躬、撼、阡陌、己。
2.(2022春·江苏徐州·八年级统考期中)古诗文默写(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2)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诗经·邶风》)(3)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5)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
(《诗经·秦风》)(6)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抛开了离别的伤感情绪,认为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阻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河之洲窈窕淑女胡为乎中露青青子衿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蒹葭萋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期中考试古诗默写复习
一、默写
1,山青花欲燃。
、(《绝句》(其二))
2、天寒白屋赏, (《逢雪宿关山主人》)
3、,风雪夜归人。
4、霜落熊升树,。
5、,千山高复低。
6、,时有幽花一树明。
((淮中晚泊头))
7、,满川风甫看湖生。
((淮中晚泊鞋头)
8、池塘生春草,。
9、,澄江静如练。
10、,鸟鸣山更幽。
11、,荞麦开花白雪香。
12、有情芍药含春泪,。
13、浮香绕曲岸,。
14、,花木成__手自,(《书湖先生壁(其一))
二、理解性默写
1、《宿建基江)这首诗中表达诗人旅途中思念家乡和人的许句是: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书》(其一)中写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湖面上霎时间雨散云飞的诗句是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描绘出一幅优美月夜图的句子是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物特征的句子是:
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现词人为农家感到由衷喜悦,陶醉于丰收在望的欢乐中的句子是:
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作者发现小客舍时的惊喜之情的是
7、《浪淘沙(其一)》诗中
表现了黄河奔腾而下的雄伟气势。
8.《浪淘沙(其一)》中运用联想和用典手法表达了作者的豪迈气概的是。
第一单元坪坝汉族鲜艳打扮敬爱飘扬摔跤粗壮洁白荒野口笛罚站放假衣裳背诵照例戒尺厉声挨打清楚绚丽多彩急急忙忙二、骑黄牛歌声忽然闭口立三、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室外活动做游戏场面真热闹他们就跟着小鸟一起歌唱四、bàróng shang lìkǒng shuāi l iàn lìái jièfèng huāng五、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美丽、欢乐、团结的小学。
4.课文按照小学生在上学路上来到学校、上课和下课时的顺序,描写了边疆的一所小学里,不同民族的孩子们幸福快乐地在一起学习做游戏的情景。
5.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汉族。
我能写出我国三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回族、苗族、白族。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7.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第二单元一、放晴明朗潮湿尽头熨帖平展规则凌乱增添愉快清凉温柔留意炎热凉爽丰收亮晶晶湿漉漉五彩缤纷你挤我碰二、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三、1.朋友,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哇!那就是橙黄橘绿的秋天。
2.示例:葡萄亮晶晶的葡萄一颗颗珍珠夏天的香甜四、jìng yóu yìn línglüèzēng xuēshicán lǎyín bīn五、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描写了秋日铺满金色梧桐落叶的水泥道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水泥道美景的钟爱,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2.这篇课文写的是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之后,院墙外的水泥道上落满了梧桐树的落叶,就像秋天美景铺在地上,美丽极了,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3《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课题运用比喻的手法,体现了秋雨后铺满梧桐叶的水泥地的美丽。
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题诗文背诵默写一、古诗文默写:1、子曰:,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2、《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做人要不停反思此中就有这么一则:吾日三省吾身:???3、学习要常常稳固,这样才能有所进步,《论语十二章》中就有这样一句说得很好:子曰:,能够为师矣。
4 、《论语十二章》中强调我们学习过程中要学与思结合:,。
5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知天命,,,不逾矩。
(《论语十二章》)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论语十二章》)7、《论语十二章》中说到:“,。
”告诉我们,要虚心向别人讨教。
8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论语十二章》)9、子曰:“贤哉,回也!,,在陋巷,,。
贤哉,回也!”(《论语十二章》)10、子曰:“,,乐亦在此中矣。
,。
”(《论语十二章》)11 、《论语十二章》中表现时光流逝的一则是:,。
12、子曰:“,。
”(《论语十二章》)13、子曰:“,,仁在此中矣。
”(《论语十二章》)14 、《观沧海》中表达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星汉绚烂,。
15、《观沧海》一诗中写山川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
16、树木丛生,。
秋风萧瑟,。
(《观沧海》)17、客路青山外,。
(《次北固山下》)18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写出春江水涨,风和帆正的联句是:,。
19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写出时令交替变化的联句是:,。
20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达出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21、孤山寺北贾亭西,。
(《钱塘湖春行》)22 、《钱塘湖春行》写早春莺燕争春的诗句:,。
23 、《钱塘湖春行》写早春花草的诗句是:,。
24 、《钱塘湖春行》一诗中表达作者对春天钱塘湖非常热爱的联句:,。
25、,,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秋思》)26 、《天净沙秋思》一诗中表达作者羁旅在外、孤单之情的诗句是:,。
27、神龟虽寿,。
,终为土灰。
(《龟虽寿》)28 、《龟虽寿》一诗表达出老当益壮的千古传诵的名句是:,。
古诗文默写一、默写上下句。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4、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5、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
6、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
7、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结合《咏雪》的有关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陈元方驳客义正词严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w w9、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10、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与我如浮云。
13、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5、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16、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17、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18、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19、__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20、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__________21、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二、理解性默写。
1、《论语》十二章: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默写一.基础知识(共1小题)1.主题丛书默写。
成年后,曾经遇到过很多人生的险滩,也曾经一次一次受到 A 的伤害,我总是像童年时那样,一步一步在命运的泥泞里 B 、C 、不张望、D 、E ,坚信水泽下面总会有一个有力的支撑,会让我一步一步地走过去。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七上《海边的童年》二.默写(共14小题)2.按原文默写。
(1),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闻笛》)(2)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3)孔子在《论语》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4)诗中通过写菊花,寄托作者对饱经战争之苦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渴望的句子是:,。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请用诗文原句填空,第(3)题还需填写作者。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2),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4),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接天莲叶无穷碧,。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6)四时之景不仅传情,也蕴含哲理。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一联就是通过冬春交替之景道出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7)我们如果想在任何领域获得成功,都需要发自内心地喜爱,并乐在其中。
用《论语》中的话来说,就是“,”。
4.完成下列默写填空。
回首童年时光,我们不能忽略友谊的力量,如同《论语》中所说,“(1),不亦乐乎”,朋友是与我们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们在一起,也要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做到“三人行,(2)。
,。
”同时,我们还学习过表达对朋友思念的诗句,我们可以用李白写下的“(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4),”(《峨眉山月歌》)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朱自清《春》)(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3)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4),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7默写一、默写(共10题;共45分)1.(5分)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1分)少年易老学难成,。
(2)(1分),牵牛织女渡河桥。
(3)(1分)孤帆远影碧空尽,。
(4)(1分),西湖歌舞几时休?(5)(1分)王师北定中原日,。
2.(7分)补充句子。
(1)(1分),但悲不见九州同。
(2)(1分)九州生气恃风雷,。
(3)(5分)那雪白的蓑毛,,,,增之一分则嫌长,,黛之一忽则嫌黑。
3.(2分)《已亥杂诗》中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富有哲理的句是:,。
4.(6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1分)死去元知万事空,。
(2)(2分)“美哉,我少年中国,!壮哉,我中国少年,!”这两句话应该读出壮志豪情。
(3)(3分)“圆明园的毁灭是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我们应该用的语气来读《圆明园的毁灭》一课。
5.(2分)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①如今直上银河去,。
②两情若是长久时,。
6.(2分)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①七夕今宵看碧霄,②天阶夜色凉如水,7.(6分)把句子补充完整。
(1)(2分)盛年不重来,。
,岁月不待人。
(2)(1分),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1分)少年易老学难成,。
(4)(2分)多少事,从来急;。
一万年太久,。
8.(5分)请写出你熟悉的一首思念家乡的古诗。
9.(2分)古诗中蕴含着哲理,传达着情感。
请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
(1)(1分)抒发爱国之情:(2)(1分)劝诫他人惜时:10.(8分)把下列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补充完整。
(1)(1分)一日无书,。
(2)(1分)读书破万卷,。
(3)(1分),善读之可以医愚。
(4)(2分)黑发不知,白首方悔。
(5)(3分)读书有三到,谓、、。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一寸光阴不可轻(2)七夕今宵看碧霄(3)唯见长江天际流(4)山外青山楼外楼(5)家祭无忘告乃翁【解析】【分析】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名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