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原文、赏析
- 格式:docx
- 大小:20.52 KB
- 文档页数:3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原文,翻译及赏析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原文,翻译及赏析《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原文,翻译及赏析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朝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厨通:橱;销金兽一作:消金兽)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人比一作:人似)《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译文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郁闷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风乍起,卷帘而入,帘内的人儿因过度思念身形竟比那黄花还要瘦弱。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注释云:《古今词统》等作“雰”,《全芳备祖》作:“阴”。
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薰香名。
又称龙脑,即冰片。
消:一本作“销”,《花草粹编》等作“喷”。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
橱:《彤管遗篇》等作“窗”。
凉:《全芳备祖》等作“秋”。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销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销:一作“消”。
西风:秋风。
比:《花草粹编》等作“似”。
黄花:指菊花。
鞠,本用菊。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是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雾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薄雾浓云愁永昼”,这雾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佳感到愁间难捱。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全诗
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
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
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出自元代关汉卿的《大
德歌·冬》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
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
1全文赏析这支小令,多半内容反映的是闺中少妇绝望的心情。
开头两句“雪纷纷,掩重门”,点明季节,说年冬腊月,大雪纷飞。
接着直抒胸臆:“不
由人不断魂”。
第四句“瘦损江梅韵”,以梅妃的故事作比,表明思妇由于怀念
远方丈夫而变得削瘦,失去了往昔的风韵。
第五句“清江江上村”,是化用辛
弃疾词句的意境,进一步表现少妇的孤寂与悲痛之情。
第六句“香闺里冷落谁瞅问”,是少妇发出无可奈何的慨叹。
重点句则是最后的“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在大雪纷飞,家家紧闭重门这样严寒的日子里,冒雪凭栏遥望远方归人。
在漫天风雪中,惟有她依栏远望、凝思,表达思念之情的深沉严冬都封杀不了。
此句一扫上文所言绝望的情绪,显示出一个少妇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坚
强的性格。
此曲在结构上,采用的是前后矛盾对立的写法。
前面几句极写少妇的绝望
心情,经彩笔左涂右抹,色调越来越浓,似乎已经绝望到底,而最后一句,。
清明古诗赏析清明古诗赏析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以下是小编J.L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赏析句。
壬戌清明作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鉴赏首联写环境氛围,暗示斗争的情况和自己的心情。
早晨飘飞的轻云到了傍晚就阴沉沉的了,在忧愁中的人全然不觉时间已进入了暮春。
前句既是写的实际的天气,又是写的内心的感触:清的力量渐渐渗透已把天下遮掩。
环境描写,有渲染气氛的作用。
后句,点出一个“愁”字,流露郁懑和时光逝去的失落之情。
颔联用双关语对比地写眼前的现实。
“有泪”,形容花上的露珠。
作者用垂泪的“落花”比喻受打击的抗清志士,得意的“啼鸟”来比喻卖力为清廷帮腔的小人。
这种写法我国古典诗词中常用,屈原就常用香花和臭草来比喻忠与奸。
那“鸾鸟凤凰,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腥臊并卸,芳不得薄兮”就是这类构意的始祖了。
这样的写法,能够表达作者鲜明的爱憎。
颈联感情强烈,饱含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徒”,“又”,将恢复理想成为空想的感伤,志士仁人白白消殒的沉痛,表达得淋漓尽致。
有“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的深沉幽愤,也有“万里悲风随邮塞,三年明月照思乡”的沉痛遗恨,慷慨悲壮而让人久久难以释怀。
尾联流露出失望之情。
“龙蛇”这里是借代,代指志士。
“龙蛇四海归无所”,指反清志士们因为大业难成而找不到自己的归宿。
“寒食年年怆客心”,指包抗自己在内的前明遗民志士在年年寒食节的时候都会产生悲怆之感。
由此,表达了反清无望的幽愤。
全诗处处写到亡国之恨和难以回天之感,这是特点时节和特定环境触发的'情思;而字里行间的坚毅之情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斗志的确令人震撼。
屈大均被称为岭南诗界“三大家”之首,对近代的岭南诗风有较大的影响。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古诗赏析《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古诗赏析篇1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赏析王维这首《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就是一首抒写雪中思友的,表达出对友人深切的关怀。
胡居士:名不详。
只知他家境清寒,信奉佛教,住处距王维不远。
王维有《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与胡居士皆病寄此兼示学人》等诗,从诗中可知胡居士贤而贫困,王维曾经周济过他。
前六句写山居的静寂,雪景的清幽,结尾处的对雪怀人之情,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自然地触发出来。
中二联是写雪景的名句。
一般人好用鹅毛柳絮、碎琼乱玉等来写雪景。
王维写雪,笔墨空灵,感觉细腻而有层次。
诗人先从听觉着笔,写他夜里隔着窗子听见风吹动竹子的声响;接着写视觉所见:清晨开门一看,才发觉皑皑白雪已铺满了山头。
风惊竹有声,雪满山有色,境界空阔,又紧扣着诗人隔窗听和开门看的动作神态,一惊一叹的内心感受,这就使人如临其境。
接下去的一联,洒空二字摹写动态,描绘雪花纷纷扬扬、漫空飞舞之态;积素二字写静,表现给地面上已积起厚厚的一层白雪。
深巷静、广庭闲、则渲染雪夜里深巷、广庭环境的清寂,传达出诗人的心境。
诗人通过惊、满、静、闲四个动词和形容词,细致地表现了自己在雪夜里的思绪变化。
王维吸取了前人写雪的艺术经验,同样运用不粘滞于物象而纯从感觉印象着以淡墨的表现方法,绘出一幅清寒、寂静而又有声息、光色、动感和生气的夜雪图。
这首诗的主题和艺术构思,对中唐山水诗人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等名作,都有一定的影响。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古诗赏析篇2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王维〔唐代〕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译文及注释译文寒冷的更声已经传报拂晓时刻,明镜中先看到自己的衰老容颜。
隔窗听风声乱撼着窗前的丛竹,推门见大雪盖满了对面的群山。
《霜天晓角梅》原文及赏析《霜天晓角梅》原文及赏析《霜天晓角梅》原文及赏析1晚晴风歇。
一夜春威折。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
愁亦绝。
此情谁共说。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翻译春寒凛冽,寒气已渐渐离去,傍晚时天晴雨住。
几枝寒梅立在风中,浮云在天上来来去去,梅花白如胜雪。
这景致真是绝美,人的愁情也无限。
空对这如此的美景,我无比寂寞孤单,想倾诉心中的惆怅?只有那两行低飞的鸿雁,知道我独坐在高楼上,思念伊人。
注释春威:初春的寒威。
俗谓“倒春寒”。
脉脉:深含感情的样子。
胜绝:景色极美,人也极愁苦。
鉴赏这首词以“梅”为题,写出了怅惘孤寂的幽愁。
上阕写景之胜,下阕写愁之绝。
起首二句先写天气转变之佳:傍晚,天晴了,风歇了,春寒料峭的威力,有所折损。
用一“折”字,益见原来春寒之厉,此刻春暖之和。
紧接“晚晴风歇”,展示了一幅用淡墨素彩勾画的绝妙画面。
“脉脉”,是含情的样子。
“花疏”,点出梅花之开。
以“脉脉”加诸“花疏天淡”之上,就使人感到不仅那脉脉含情的梅花,就连安详淡远天空也仿佛在向人致意呢。
“天淡”是静态,接“云来去”成为动态,更见“晚晴风歇”之后,气清云闲之美。
“花疏”与“天淡”相谐,既描写了“天”之“淡”,所以末一句“数枝雪”,又形象地勾画了“梅”之“疏”。
如此精心点笔,使景物生动地立于眼前,也就不是泛泛而说了。
可见词人缀字的针线是十分细密的;而其妙处在天然浑成,能够运密入疏。
下阕“胜绝”是对上阕的概括。
景物美极了,而“愁亦绝”。
“绝”字重叠,就更突出了景物美人更愁这层意思。
如果说原来春寒料峭,馀寒犹厉,景象的凄冷萧疏,与人物心情之暗淡愁苦是一致的话,那么,景物之极美,与人之极愁,情景就似乎很不相阔了。
其实这种“不一致”,正是词人匠心独运之所在。
“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以景色之优美,反衬人之孤寂,不一致中就有了一致,两个所指相反的“绝”字,在这里却表现了矛盾的统一。
至于词中主人公景愈美而愁愈甚的原因,“此情谁共说”。
北宋古诗词《江梅引·忆江梅》原文及赏析《江梅引·忆江梅》宋代:洪皓岁在壬戌,甫临长至,张总侍御邀饮。
众宾皆退,独留少款。
侍婢歌江梅引,有“念此情、家万里”之句,仆曰:此词殆为我作也。
又闻本朝使命将至,感慨久之。
既归,不寝,追和四章,多用古人诗赋,各有一笑字,聊以自宽。
如暗香、疏影、相思等语,虽甚奇,经前人用者众,嫌其一律,故辄略之。
卒押吹字,非风即笛,不可易也。
此方无梅花,士人罕有知梅事者,故皆注所出(旧注:阙一首。
此录示乡人者,北人谓之四笑江梅引)天涯除馆忆江梅。
几枝开。
使南来。
还带馀杭、春信到燕台。
准拟寒英聊慰远,隔山水,应销落,赴诉谁。
空恁遐想笑摘蕊。
断回肠,思故里。
漫弹绿绮。
引三弄、不觉魂飞。
更听胡笳、哀怨泪沾衣。
乱插繁花须异日,待孤讽,怕东风,一夜吹。
【赏析】这是一阙不同于一般的咏梅词!作者并不着眼于梅花傲霜斗寒的品性、芬芳高洁的气骨,在他笔下,梅花是故国家乡的象征物。
作为出使金国被羁押的宋臣,他坚贞不屈,但心中的痛苦又向谁去倾诉?闻说南宋使者将来,听到歌手唱《江梅引》“念此情,家万里”之句,不禁思绪万千,他想问使者江南梅花开几枝?京城临安有何佳音?他想得到故国梅花,但千里捎梅,花朵想必零落,他只能想像自己已回到故乡摘梅花,弹一段《梅花三弄》悠然销魂,听一曲胡笳然泪落。
他希望头插梅花,梦想成真,他又怕风吹花谢,一切成空。
这层层思绪,词人写来就如抽丝剥茧般真切动人,无怪当时人们“争传写焉”。
(《容斋五笔》说它:“每首有一”笑“字,北人谓之《四笑江梅引》,争传写焉。
”在当时是起了传播爱国思想作用的。
)而在词中,笑和吹堪称句眼。
笑写出家中佳人的美丽纯情,更表现了他的思念;吹字,当沉迷在想象中时,现实又吹破了自己的一切幻想,真是肝肠寸断啊!扩展阅读:洪皓历史评价脱脱:孔子云:"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当建炎、绍兴之际,凡使金者,如探虎口,能全节而归,若朱弁、张邵、洪皓其庶几乎,望之不足议也。
描写冬天的古诗句赏析描写冬天的古诗句赏析我们学习古诗的时候,有很多关于描写冬天的诗句,今天店铺要跟大家分享几句描写冬天的古诗句赏析,欢迎阅读。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注释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
(“蓑” ,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独:独自。
赏析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
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
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
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
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原文赏析及译文注解第1篇: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原文赏析及译文注解1、原文年代:唐作者孟浩然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2、作品赏析(1)、注解:①青鸟:神话中鸟名,西王母使者。
这里指梅道士。
②赤松: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
这里也指梅道士。
③金灶:道家炼丹的炉灶。
④仙桃:传说西王母曾以仙桃赠汉武帝,称此桃三千年才结实。
⑤童颜两句:意谓如果仙酒真能使容颜不老,那就不惜一醉。
流霞:仙酒名。
李商隐《武夷山诗》:“只得流霞酒一杯。
”这里也指醉颜。
(2)、韵译:高卧林下正愁着春光将尽,掀开帘幕观赏景物的光华。
忽然遇见传递信件的使者,原是赤松子邀我访问他家。
炼丹的金炉灶刚刚生起火,院苑中的仙桃也正好开花。
如果仙人真可以保住童颜,何惜醉饮返老还童的流霞。
(3)评析:诗以隐士身分而宴于梅道士山房,因而借用了金灶、仙桃、驻颜、流霞等术语和运用青鸟、赤松子等典故,描述了道士山房的景物,赋予游仙韵味,流露了向道之意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原文及赏析【诗句】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出处】唐·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意思】如果仙人真可以保住童颜,何惜醉饮返老还童的流霞。
【注释】传说中的仙酒。
唐·李商隐《武夷山》诗:“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唐·孟浩然《宴梅道士房》诗:“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北周·庾信《卫王赠桑落酒奉答》诗:“愁人坐狭邪,喜得送流霞。
”【全诗】《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唐].孟浩然.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全诗赏析】诗人以隐士身份而宴于梅道士山房,因而借用了金灶、仙桃、驻颜、流霞等术语和青鸟、赤松子等典故,描述了道士山房的景物,赋予游仙韵味,流露了向道之意。
《梅花》崔道融唐诗注释翻译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述职报告、工作计划、合同协议、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条据书信、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job report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policy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梅花》崔道融唐诗注释翻译赏析《梅花》崔道融唐诗注释翻译赏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书信吧,书信是具有明确而特定的用途和接受对象的一种交际工具。
点绛唇·梅原文翻译及赏析点绛唇·梅原文翻译及赏析点绛唇·梅原文翻译及赏析1点绛唇·梅朱翌〔宋代〕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
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
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
归来也,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
译文及注释流水发出泠泠的声响,梅树的枝桠横在断桥旁的路上。
梅花好似雪花飘飞而下,宛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江南风景画。
想用白璧和青钱将春色买下,可是梅花无价。
归来的时候,春风吹过平川旷野,马蹄过后,飘来一股幽香。
点绛(jiàng)唇:词牌名,取南朝梁江淹诗“明珠点绛唇”而命名。
又名“南浦月”、“点樱桃”等,双调四十一字,仄韵。
泠(líng)泠:形容声音清越。
断桥:在杭州西湖白堤上。
原名“宝祐桥”,又称“段家桥”,唐时称为“断桥”。
亚:通“压”,下垂的样子。
浑似:简直好像。
璧(bì):古玉器名。
平圆形,正中有孔。
也泛指美玉。
青钱:即铜钱.古代货币。
赏析词的上片写词人看到的画意,其中也透露出春意。
虽然“春”字出得很晚,但第一句“流水泠泠”,如鸣佩环的描写,已全无冰泉冷涩之感,从而透露出春的消息。
由闻水声过渡到看梅花,是渐入佳境的写法。
“断桥横路梅枝亚”中“横”、“亚”二字,双重空间显现,已具画意。
而梅之异于百花,唯在其傲干奇枝,迎霜斗雪之姿态,故卢梅坡诗云“有梅无雪不精神”(《雪梅》),可“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绝非凑句,而是烘托突出梅花神韵的笔墨。
“飞下”二字写出江南雪的特点,是静谧无声的瑞雪。
它成为词中盛开的梅花的极其生动的背景。
至此,读者已大有“人在画图中”之感,“浑似江南画”一句恰如其分地点出这种感受。
词的下片即写词人感受的春意,和观梅归来其乐融融的心情。
刚刚经历过隆冬的人,会特别觉得春日可爱,那真是有钱难买的。
价值连城的“白璧”,毕竟是有“价”的,而春天却是“无价”的。
“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二句,还有一层较隐微的含意,那就是“春无价”又意味着“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李白),欲买不来,不买却会来。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出自元代关汉卿的《大德歌·冬》
原文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
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
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
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创作背景:这是为闺中女子代言之作。
郑振铎、胡适、吴晓铃、王季思等学者认为“大德歌”是关汉卿在元成宗朝自创的新曲调,“大德”是元成宗的第二个年号,据此可知这首《大德歌》当作于大德(1297—1307)年间。
译文
大雪纷飞,掩蔽重门,不由得人不断魂,消瘦憔悴得有如江梅而失去往日之风韵。
抬眼望去,哪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来理睬与慰问?好一个面容憔悴翘首远望的凭栏人!
注释
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的十二宫调之一。
大德歌:曲牌名,入双调,共七句七韵。
断魂:形容人极度悲伤。
江梅:暗用梅妃之典。
梅妃,唐玄宗的妃子,本姓江,因爱梅,玄宗赐名梅妃。
韵:风韵。
那里:即哪里。
此句是写思妇遥望远处的景象。
“好一个”句:意谓思妇在大雪纷飞中倚着楼栏,面容憔悴地翘望远人的归来。
凭阑,即凭栏。
赏析
这支小令,多半内容反映的是闺中少妇绝望的心情。
开头两句“雪纷纷,掩重门”,点明季节,说年冬腊月,大雪纷飞,造成交通阻塞的困难,远行人就更不易归来了,少妇不能不为之心碎。
在这个时候,要表露少妇的感情再也容不得半点含蓄,因此第三句接着直抒胸臆,明白写出了“不由人不断魂”的惨痛句子。
第四句“瘦损江梅韵”,以梅妃的故事作比,表明思妇由于怀念远方丈夫而变得削瘦,失去了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