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问题改进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6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问题及改进措施高层建筑的暖通设计是确保建筑内部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
高层建筑的暖通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散热不均匀、高耗能、空气流动不畅等。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高层建筑的散热不均匀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差异较大,顶部的散热往往较为困难,而底部的散热则相对较容易。
高层建筑的顶部往往存在着过热的现象,而底部则较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改进措施:1. 合理设计供暖设备:可以在高层建筑的顶部增加供暖设备,以提高顶部的供暖效果,同时增加满足建筑需求的底部供暖设备。
2. 设计合理的散热系统: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散热系统来解决高层建筑的散热不均匀问题。
可以通过增加散热面积、改变散热材料的导热性能等措施来提高散热效果。
高层建筑的暖通系统往往存在高耗能的问题。
由于高层建筑的楼层数增加,建筑的面积也相应增加,导致暖通系统的负荷增大,从而导致能耗增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改进措施:1. 采用高效节能的暖通设备:可以选择节能型的热泵、换热器等设备来减少能耗。
2. 进行系统优化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建筑需求进行系统优化设计,避免不必要的能耗。
高层建筑的暖通系统空气流动不畅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高层建筑的楼层较多,楼层之间的空气流动容易受到阻碍,导致空气流动不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改进措施:1. 合理布置通风设备:可以通过合理布置通风设备,并采用适当的通风方式来增加空气流动。
2. 增加通风口数量:可以增加通风口的数量,使空气流动更加顺畅。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问题包括散热不均匀、高耗能和空气流动不畅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合理设计供暖设备、优化散热系统、采用节能设备、进行系统优化设计、合理布置通风设备和增加通风口数量等改进措施来解决。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高层建筑的暖通系统效果,减少能耗,并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升居住者的舒适感。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问题及改进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科技的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高层建筑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环境,暖通设计问题备受关注。
在高层建筑中,暖通系统需要处理更加复杂和严苛的环境条件,包括更大的温差、更高的换气频率、更复杂的管道布局以及更高的负荷需求。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面临着很多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本文将从高层建筑暖通设计问题出发,探讨其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高层建筑暖通设计问题1.1 高耸楼层导致供暖不均匀高层建筑因为楼层高耸,在供暖过程中会出现上下楼层温度不均匀的情况。
传统的供暖方式很难让每个房间都能够达到同样的舒适温度,这会导致居民的舒适度受到影响,同时也浪费了能源。
1.2 高耗能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结构和环境条件,其暖通系统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来维持室内舒适的温度。
传统的暖通系统在高层建筑中使用效率并不高,往往会导致能源的浪费。
1.3 管道布局复杂高层建筑的管道布局较为复杂,由于建筑的高度,暖通系统的管道需要经过多层楼,这就要求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管道压力都要比普通建筑更高。
1.4 高风压效应高层建筑处于城市中心,受到高风压效应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暖通系统需要更大的风量来保证空气的流通,而这就会增加系统的能耗。
二、改进措施2.1 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地球表面温度差进行换热的技术,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
在高层建筑的暖通设计中,可以考虑采用地源热泵技术来替代传统的供暖方式。
通过地源热泵技术,可以提高供暖的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
2.2 采用新风系统在高层建筑中,传统的暖通系统可能无法满足空气质量的要求,而采用新风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新风系统可以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通过空气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后,再输送到室内,从而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保障居民的健康。
2.3 采用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在高层建筑的暖通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问题及改进措施高层建筑的暖通设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建筑的舒适性和节能性。
然而,当前高层建筑暖通设计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暖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问题一:舒适性不佳在高层建筑中,由于空气回路较长、风速较快等因素,导致室内温度不均匀,局部过热或过冷,使得房间内的舒适度不佳。
此外,室内空气的流通也会造成噪音和不良气味的问题,进一步影响了居住舒适性。
改进措施:优化空气回路设计,增加回风口数量,减小风速,增加循环风量。
此外,选择合适的空气过滤器和室内良好的通风系统也能够减少不良气味和污染物的影响。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考虑选择隔音性好的材料来减少噪音。
问题二:能耗较高高层建筑通常面临着供暖和空调配电不足、供热费用高等问题,因此能源消耗较高。
同时,过大的暖通设备容量也会增加能源消耗和维护成本。
改进措施:尽可能选择高性能的暖通设备和细致的面积分配系统,以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低耗能设备的使用、太阳能集热等技术的应用,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能源消耗。
在设计阶段,应结合建筑本身的特点和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适宜的能源管理。
问题三:安全性差高层建筑的暖通设备较多、繁杂,而且通常是在建筑外部设置,因此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一旦设备故障或者不受控制,对人和财产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害。
改进措施:应根据高层建筑特点进行细致的设备设计和安全预测,确保设备运转的安全和可靠性。
此外,在设备设置和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作业,并设置安全警示,同时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运行状态正常。
总之,高层建筑暖通设计需要考虑到舒适度、安全性和能源消耗的平衡。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管理,能够使高层建筑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得到提升,同时达到更加节能的目标。
试述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系统能耗高、舒适度难以保障、管道排布不合理等。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高层建筑暖通设计提供一些借鉴和解决方案。
一、问题分析1. 系统能耗高高层建筑暖通系统的运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由于高层建筑本身的特点,通常意味着暖通系统所需要的能源更多。
这不仅会增加建筑的运行成本,还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 舒适度难以保障由于高层建筑的立面形状和室内外温差较大等原因,暖通系统要实现良好的舒适度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困难。
尤其是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减少局部温差等方面,也常常遇到挑战。
3. 管道排布不合理高层建筑的管道系统需要经过多层楼,如果排布不合理,将增加管道长度和阻力,导致系统运行不畅甚至出现故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改进措施1. 采用节能技术在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应当优先考虑采用节能技术。
可以利用地源热泵、空气能热泵等新型设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还可以通过改善建筑外墙的保温材料和结构设计,减少建筑能耗。
2. 优化系统布局为了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降低能耗,应当尽可能地优化系统布局。
在设计管道和设备的布置时,尽量减少水平管道的长度和弯头数量,避免截面和管路的突变,以减小系统的水压降和管道阻力,提高系统的水动力性能。
3. 加强建筑保温高层建筑的外墙保温材料和系统设计对暖通系统的影响尤为显著。
通过加强外墙保温,减少冷热桥效应和外墙传热,可以降低室内空调负荷,减小设备的能耗。
4. 提高空气质量为了解决高层建筑暖通系统中的舒适度问题,应当采用合理的新风换气设计和设备选型,通过控制室内空气湿度、减少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等措施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障用户的舒适度。
5. 强化系统调试与维护高层建筑暖通系统的调试和维护工作尤为重要。
要确保暖通系统正常运行,需要加强系统的调试和维护工作,及时排除故障和问题,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6. 应用智能化控制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控制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广泛应用在建筑暖通系统中。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问题及改进措施高层建筑的暖通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建筑物的舒适度、安全性及节能性等多个方面。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普及,因此暖通设计也变得愈加复杂。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暖通设计问题及改进措施。
问题一:室内空气质量差高层建筑因为高度,会受到较强的空气传导影响,导致空气逆流,使建筑内气体混合。
同时,由于城市环境的污染和建筑结构的保温性能,室内通风不畅,容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影响到住户的健康。
改进措施:可采用新风系统联动室内循环系统,保证室内新风量的充足,避免室内空气质量恶化。
此外,应选择高效的过滤器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处理,保障室内空气质量。
问题二:能耗高由于高层建筑的密闭性和狭长性,大面积的外墙以及较多的玻璃幕墙会导致大量的室内外热量交换,使空调系统过度运作,增加能耗,造成不必要的高昂费用。
改进措施:可以采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和直接融合的空气与热水系统,减少光照对温度影响的同时,保证室内温度舒适且节约能源。
此外,可通过中央控制系统来智能地控制供暖、空调、通风等不同系统的运作,合理利用各项资源来管理建筑能耗。
问题三:火灾安全问题高层建筑因为高度问题,一旦发生火灾,满足安全疏散和火灾扑救难度将会成倍增加。
因此,如何保证高层建筑的火灾安全问题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改进措施:建立完善的防火设备和应急疏散系统,严格按照相关防火标准来设计和施工。
如设置防火墙、疏散通道,安装火灾报警器、自动喷水灭火器等设备,制定安全、疏散演练计划,加强消防安全意识培训等。
以上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地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的暖通设计问题需要结合建筑物的真实需求,采用科学高效的设计方案,尽量将各种资源以及最新技术融入到方案中,解决建筑物的各类问题,保障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问题及改进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已成为现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由于其特殊的设计和建造方式,在暖通设计方面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室内温度不均匀、能耗较高、空气质量不佳等。
如何解决高层建筑暖通设计问题,提高其室内环境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高层建筑暖通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高层建筑暖通设计存在的问题1. 室内温度不均匀在高层建筑中,由于建筑高度较高,室内外温差大,导致室内温度分布不均匀。
尤其是在冬季,由于上下层温度差异大,底层通常会感觉较冷,而顶层则会感觉较热,造成室内温度不均匀的情况出现。
2. 能耗较高高层建筑在采暖、通风、空调等方面需消耗大量能源,且由于建筑高度较高,空气流通不畅,导致空调制冷和供暖的能耗明显增加,大大增加了建筑的运行成本。
3. 空气质量不佳由于高层建筑室内外空气相对封闭,通风不畅,如果不合理设计通风系统,易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引发室内空气污染等问题。
4. 管道与设备布局不合理由于高层建筑楼层较多,管道与设备布局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果设计不合理,则会增加维修难度和成本。
以上问题都严重影响了高层建筑的舒适性和能效性,因此急需改进措施。
二、改进措施1. 采用新型材料和技术目前,一些高新技术已在暖通设计领域得到应用,比如采用高效隔热材料和采光系统,以减少能耗和提高室内舒适度;利用地源热泵、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是提高高层建筑能效性的重要途径。
2. 合理设计通风系统3. 智能化控制系统利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对高层建筑暖通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包括室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的实时监控和调节,以及对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分析和优化,提高暖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舒适性。
4. 提高设计和施工质量在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需要提高设计与施工的质量,充分考虑到建筑高度、楼层数量等因素,在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充分考虑空气流通与室内温度的分布情况,在施工时也要保证管道与设备布局的合理性。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摘要:高层建筑暖通设计是一项兼具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是高层建筑中能耗最大的功能性系统,也是建筑最关键的结构之一,在设计中要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地改正,保证暖通工程的高效、高质量运行,努力营造出满足人们要求的舒适环境。
本文主要分析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暖通设计;问题;措施1高层建筑暖通设计存在的问题1.1设计图标注不规范设计图是施工单位施工的参照物,只有设计图合理明确,才能为建筑施工指明方向,节约施工时间,但现在的设计图存在设计规范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平面图和系统图的设计中,没有对分别的设备进行编号,且设备的尺寸标注也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违反了设计图设计的相关规定。
另外,设计图必须保证每张设计图纸之间数据的一致性,各个设备及建筑存在于不同比例设计图中的数据应保持一致,但是在实际的设计图中,经常发生在平面图和系统图里,风管的尺寸和水管的管径分别不一致的情况,设备编号与实际编号不符的情况等等,这直接给建筑暖通的施工带来了较大的麻烦。
1.2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建筑暖通的《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了冬季室内空气的具体计算参数,设计过程中应该按要求设计,比如盥洗室、厕所的温度要保持在12℃,浴室要高于或等于25℃。
但是在不同地区,由于气温不同,设计人员在暖通设计时对一些设计参数计算不准确,没有执行规范中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
关于冬季供热《设计规范》中规定,系统的热负荷需要把通过门窗的冷空气量计算进去一并作为供热的负荷量。
因为这是影响室内温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在设计考虑范围内,需要精确计算,保证暖通设计的合理性。
但有的设计师出于一种简单方便的考虑,或者是图省事,在进行设计过程中,没有计算这部分耗热量,设计存在缺陷,致使供暖热负荷不准确,还有的暖通设计方案对围护结构耗热量朝向修正率做了改动,有悖于规范要求。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问题及改进措施高层建筑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给城市增添了现代化的气息,更为城市人们提供了优质的居住和办公环境。
高层建筑的暖通设计问题也日益凸显,给建筑物的舒适性和能源消耗带来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高层建筑暖通设计问题的主要表现1.1 温度不均匀由于高层建筑受环境影响较大,加之自然气流、太阳辐射等因素,使得建筑内部的温度分布不均匀。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的顶部温度较高,底部温度较低,造成室内温差过大的问题。
1.2 能源消耗大高层建筑的暖通系统需要较大的能量来维持建筑内的舒适温度,而且在冬季采暖、夏季制冷的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的电力或天然气等能源,导致了大量的能源浪费。
1.3 通风效果不佳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通风效果不佳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在夏季,高层建筑内部容易出现局部高温和通风不畅的现象,影响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舒适性。
1.4 空调系统噪音大高层建筑的空调系统通常需要长时间运行,噪音较大,影响居住和工作环境的安静度。
二、高层建筑暖通设计问题的改进措施2.1 优化建筑结构设计在高层建筑的设计阶段,应该优化建筑的结构设计,减小建筑结构的热负荷和冷负荷,降低建筑对暖通系统的能源需求。
通过采取保温隔热、双层玻璃等措施,有效减少了建筑内部温度的变化。
2.2 采用智能控制技术运用智能控制技术对高层建筑的暖通系统进行优化和调控,可以实现建筑内部温度的均衡分布,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在建筑外立面上采用自调节的窗户系统,可以根据外部环境来调节采光和通风,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多房间温度的个性化控制。
2.3 提高通风系统效率在高层建筑的通风系统设计中,可以采用新型的通风设备和技术,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和流通性。
在建筑的顶部设置风机,实现无风道送风,提高通风效果。
2.4 采用低噪音的空调设备在选择空调设备时,应该考虑到设备的噪音大小,并且采用低噪音的空调设备,以减少建筑内部的环境噪音,提高居住和工作的舒适性。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也使得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
暖通设计作为高层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质量对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目前,我国部分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带来了负面影响,也需要相关单位及设计人员加以重视和及时改进。
标签:高层建筑;暖通设计;改进措施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城镇居民对于生活环境以及生活质量越发重视,暖通系统作为高层建筑的必要功能之一,其设计质量对高层建筑的使用体验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简单分析了高层建筑暖通设计的常见问题,并简单阐述了高层暖通设计及其常见问题的改进措施。
1、高层建筑暖通设计概述暖通设计是高层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供暖系统、排风系统、空气调节系统以及制冷系统等建筑基础功能设计。
而且,高层建筑暖通设计的综合性要求较高,需要设计人员或设计团队对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等学科有所涉及。
2、高层建筑暖通设计的常见问题2.1图纸设计的不规范问题高层建筑暖通设计图纸的不规范问题包含多种情况,其一,在暖通设计图纸规划和制定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有关标准及规范进行执行,从而忽略了图纸中的设备编号,而且图纸中的结构尺寸也没有按照标准进行制定。
其二,暖通设计图纸的不规范问题还体现在系统图、剖面图、水平图纸之间存在差异,不仅会造成后期的施工困难并影响施工进度,还会对高层建筑的通风和供暖功能造成一定影响。
2.2暖通设计中的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通风系统设计是高层建筑暖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计人员容易疏忽的部分,而通风系统设计的不合理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相关标准中规定如非必要情况,风管不应穿过防火墙以及建筑变形缝,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很多设计人员没有对这一内容提起重视,而且在风管穿过防火墙或建筑变形缝时,也没有进行防火阀设置等应有的预防措施。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问题及改进措施1. 高层建筑暖通系统设计不合理:高层建筑由于其特殊性,需要考虑到楼层的高度差、风压以及空调系统对楼层之间的换气和配餐区域的热量控制等问题。
目前一些高层建筑的暖通设计并未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导致在整体热量平衡和空气质量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改进措施:在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应该加强对楼层高度差、风压和水压等因素的考虑,在设计阶段充分分析建筑的空气流通情况和热量传递特性,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2. 高层建筑暖通设备选型不合理:高层建筑的暖通系统应该选用适合的设备,如风冷热泵、空气净化器等,以满足建筑的整体暖通需求。
目前一些高层建筑在设备选型方面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导致系统效率低下、热量控制不准确等情况。
改进措施:在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应该结合建筑的能耗情况和使用需求,选择适当的暖通设备,并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调试,以提高系统的能效和运行效果。
3. 高层建筑暖通系统运行管理不规范:高层建筑的暖通系统运行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目前一些高层建筑在暖通系统的运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设备的维护不及时、系统的定期检查等,导致系统的故障率较高。
改进措施:在高层建筑暖通系统运行管理中,应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及时进行系统的巡视和检修,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和管理,提高其对系统的运行情况的掌握和把握能力,以及对常见故障处理的能力。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设计不合理、设备选型不当和系统运行管理不规范等方面。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设计阶段的分析和研究工作,合理选择设备和布局,并加强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的工作,以提高高层建筑暖通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摘要:高层建筑暖通设计方案对高层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成败优劣关系重大。
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层建筑暖通设计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层建筑暖通设计问题改进策略
abstract:the high-rise building hvac design of a high-rise building hvac engineering design are vital to the success of the qua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in the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 hea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hvac design strategy.
keywords: high building heating design problems improvement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人们对房屋建筑中暖通设备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设计方案对高层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成败优劣关系重大。
如何对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比较和优选,是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重要技术难题。
一、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中,对照《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以下简称《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
防火规范》gb50045-95(以下简称《高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以下简称《制图标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以下简称《设计深度规定》)等有关规范、规定、标准,发现目前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在贯彻执行现行规范、规定、标准方面,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管网布置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
1、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高规》中规定,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或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时,应在两侧设防火阀。
然而,有的高层建筑,风管穿防火墙处未设防火阀,有的风管穿过变形缝时仅在一侧设有防火阀,而另一侧则未设。
2、空调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设计规范》规定,空调管道的敷设应有一定的坡度,对于冷冻水管坡度宜采用0.003,不得小于0.002。
然而,有的工程空调供回水管坡度只有0.001~0.0015。
3、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根据《高规》规定,可以推算出各层前室送风口的风量应为l/2(20 层以下)或l/3(20 层以上,l 为前室总加压送风量)。
然而,有的工程,其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的风量却标注为l/n(n 为建筑物层数),显然小了许多。
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有的工程排烟风机水平方向担负面积大小不等的2~3 个防烟分区的排烟,设计上错误地将排烟风机风量按其所担负的2~3 个防烟分区总面积每m2 不小于60 m3/h 计算,而不是按其中最大防烟分区面
积每m2 不小于120 m3/h 计算,致使排烟风机风量偏小,难以满足防火使用要求。
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选型不当。
《高规》规定,(通风空调)风管穿过防火分区的隔墙处应设防火阀。
笔者认为,排烟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防火墙处设当烟气温度超过280 ℃时能自动关闭的防火阀,并与排烟风机联锁。
然而,有的工程在设计时对此有疏忽。
4、冷冻水系统设计不合理。
冷冻水系统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1)有的冷冻水系统由1 条主立(干)管引进,分几个环路,分环上不设阀门,给系统运行调节、维修管理造成不便;(2)有的空调系统为双侧连接,两侧热负荷及空调器数量相差悬殊,而供、回水支管管径却相同,两侧水力不平衡,难以按设计流量进行分配;(3)空调水系统同程、异程混用,给调试、维护带来一定的困难。
5、空调系统的选择不合理。
如某工程甲方要求部分房间要保持恒温恒湿,设计师简单地考虑从系统中分离单独地成为一个支路,增加了运行维护的难度,也加大了能源的消耗。
这样的系统满足不了甲方所提的要求。
又如某工程设有指挥大厅、会议厅、计算机房等,此类性质的用房,理想的空调系统应是低速风道系统,而设计却采用了风机盘管系统。
6、平衡阀的设置存在问题。
空调冷冻水系统宜设置平衡阀,一般应设在回水管上。
而有的工程仅用普通的阀门代替平衡阀,有的在新风机组冷冻水供、回水管上均设置了口径与管径相同的平衡阀。
7、风口的位置设置影响建筑美观。
如某高层建筑,厕所排风系统未设专用的风道,而是各自独立,在外墙设置风口,大大影响了建筑美观。
还有的工程,新风口的位置布置不合理,也影响了建筑美观。
8、平面、系统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内容遗漏。
《设计深度规定》对暖通空调平面、系统图要表示的内容作了详尽的规定。
然而,相当多的工程设计未完全按规定绘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供暖平面图,有些未标注水平干管管径及定位尺寸;有的立管未编号;通风空调平面图,有些未注明各种设备编号及定位尺寸;供暖系统图,有的立管无编号,而以建筑轴线号代替;有的管道变化处(转向处)标高漏注;有的甚至未画供暖系统图或立管图;还有的公共建筑设计,将厨房部分的供暖、通风、空调等内容留给厨房设备生产厂家去做,这是很不合适的。
9、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不一致。
另外,暖通空调设计中,平、剖面图与系统图中相应部分的设备、尺寸等内容应完全一致,否则将给施工安装、使用管理带来麻烦。
但有的设计,供、回水干管管径,平面图与系统图不一致;有的空调通风设计,风管尺寸,平面图与系统图不一致;设备、部件位置尺寸,平面图与剖面图不一致;设备编号、数量,图纸与设备表不一致;还有的空调设计选用的空调制冷设备型号,平面图、系统图与设备表注写不一,让人无所适从。
二、高层建筑暖通设计的改进策略
1、设计要进行经济性比较。
经济性比较是目前暖通空调方案比较中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
在经济性比较时首先应注意比较基准必须一致。
应采用相同的设计要求、设备档次、能源价格、舒适状况等基准条件进行比较,保证方案比较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设计方案经济性比较时应综合考虑投资、运行费用以及设备的使用寿命,以相同的使用周期为基准,进行综合经济性的计算比较,而不能简单地根据设备报价进行比较。
对于同时有供暖和空调要求的项目,应考虑冬季和夏季设备综合利用问题,进行冬夏季综合经济性比较。
2、设计应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
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这是方案可行性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包括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设计方案应能满足供电、供水等方面的要求,并应特别顾及这些条件的长期、变化情况。
对于一些无法采用标准设备的特殊情况,对非标准设备应提出详细的参数要求,并且所提出的参数要求应合理可行。
3、设计要有调节性和可操作性。
暖通空调系统应有较好的调节性能,以适应全年负荷的变化。
调节性能好的系统方案,如采用vav 空调系统和vrv变频空调系统的方案,其一次投资通常较高,但运行能耗较小,在经济性计算和比较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对于部分时间使用的办公建筑,设计方案应能适应其夜间不工作时的调节要求。
空调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可以减少管理人员的数量和劳动强度,但使一次投资增加,对操作人员素质的要求提高,应根据
实际情况和要求,经技术经济性比较来确定。
大型空调系统和需要经常调节控制的设备较多的工程宜采用自动控制,以减少操作管理的工作量。
但自动控制系统应尽可能简化,以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对于只有季节转换时才操作的阀门不宜采用自动控制。
对于一些各部分不同时使用的建筑物或各部分出租给不同使用单位的商业建筑,系统设置应考虑分别管理控制和运行费用分别统计交纳的要求。
4、对现行设计规范、规定、标准学习不够,贯彻执行不够,因此应加强对现行设计规范、规定、标准的学习,提高贯彻执行设计规范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 梁永辉,戚景斌. 浅谈目前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1) .
[2] 高磊.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9,(07) .
[3] 韦洁,于海.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分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0,(05) .
[4] 徐昌松. 我国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7,(09) .
[5] 刘清霞.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探析[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