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产素穴位封闭减少产后出血60例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63.99 KB
- 文档页数:1
论催产素在产科临床的应用摘要:催产素是垂体分泌的一类激素,其主要作用为使子宫平滑、强化子宫收缩。
目前,临床所使用的催产素为热工合成催产素。
其作用也由传统的催产、引产而进一步扩大。
针对其对产妇生理影响,催产素进一步应用与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
在临床事故的收集与整理中可以看出,科学的使用催产素能够起到有益作用,而使用不当将导致孕产妇子宫破裂或羊水栓塞,严重时还将危害母婴的生命安全。
因此,深入研究催产素的临床应用是保障孕产妇及婴儿生命安全的关键。
本文就催产素在产科催产与引产、产后出血的控制几方面应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催产素;产科;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248-02随着近年来自然生产理念的推广以及人们对剖宫产副作用认识的提高,产科临床催产素使用情况有所改善。
越来越多的孕产妇及家人希望可以通过催产素帮助,进行自然生产。
但是,催产素的实际作用及其禁忌要求产科临床医师能够根据孕产妇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使用,以此达到催产引产以及产后出血的控制。
多年剖宫产风气使得许多产科临床医师催产素的理论知识逐渐遗忘,而且现代新型催产素综合了产科临床需求进行了改进。
因此,在现代自然产理念推广下的产科活动中应加快对催产素理论知识的恢复。
同时,针对现代产科催产素应用特点、禁忌等进行知识结构以及临床经验的总结。
以此为基础为现代科学生产以及产后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
1催产素基础理论及应用现状分析催产素是垂体神经激素的一种,临床上主要用于催生引产、产后止血以及缩短第三产程几个方面。
而且,催产素除能够在分娩是引发子宫收缩外,还能够刺激乳汁的分泌。
同时,通过减少人体肾上腺酮等压力激素水平实现降低血压目的。
目前,临床使用催产素为人工合成催产素。
其在临床使用中应特别关注其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副作用。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临床使用,进而达到临床使用目的。
目前,我国许多医院的产科催产素使用情况不容乐观。
米索前列醇对比穴内注射催产素及肌肉注射催产素在预防及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目的对比米索前列醇与注射催产素在防止产后出血的效果。
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共240例经阴道分娩患者实施三种不同催产素的药物。
结果在第三产程时针对性口服米索前列醇比穴内注射催产素或肌肉注射催产素可减少分娩患者产后出血。
结论米索前列醇与两种注射药物比较在第三产程时无明显缩短时间,但能有效抑制和减少产后出血量,效果明显,临床值得推广。
标签:分娩;第三产程;出血量;禁忌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而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4h内在产后出血的4大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因此,积极预防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及缩短第三产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人对应用米索前列醇片及催产素防止产后出血进行子比较。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产妇中,选择无米索前列醇片应用禁忌症、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单胎,头位,年龄在21~30岁;产前未用催产素的阴道分娩的初产妇240例,随机分配三组。
1.2方法米索前列醇片组:在第三产程始服米索前列醇片600mg;催产素穴位组:在第三产程单侧合谷穴内注射催产素10U;催产素肌注组:在第三产始肌肉注射催产素10U。
1.3观察项目观察第三产程的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用自测法及称重法估算2 结果三组产妇第三产程的时间及产后2h出血量,见表1。
三种方法对缩短第三产程及减少产后出血量均有效。
在缩短第三产程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减少产后出血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米索前列醇组出血量最少。
3 讨论为了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过去我们多采用催产素肌肉注射,但肌注催产素显效慢,作用时间长。
合谷穴位注射催产素能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子宫引起收缩,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通过经络调整子宫收缩,促使子宫收缩有力、协调,缩短第三产程式,减少产后出血,因此优于催产素肌注组。
产后出血临床分析产后出血,也称为产后失血,是指妇女在分娩后出现的血量超过500毫升的阴道流血现象。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急性危重症之一,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严重时可能会危及产妇的生命。
本文将对产后出血的原因、分类、流行病学特点以及预防和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一、产后出血的原因1. 子宫原因:子宫肌层功能不全是最常见的产后出血原因之一。
子宫原因可能包括产后子宫收缩功能不良、子宫破裂等。
2. 子宫内膜原因:子宫内膜病变导致的产后出血也较为常见,如子宫内膜腺肌症、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3. 阴道和外阴原因:产时阴道、会阴的损伤或破裂,会导致产后出血。
4. 子宫壁缺血:产后出血的原因还包括子宫壁缺血,可能由于胎盘植入过深导致子宫血管破裂、血管破裂或因缺血导致子宫形态发生改变。
5. 凝血功能异常:产后凝血功能异常也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等。
二、产后出血的分类1.原发性产后出血:指分娩后24小时内发生的出血,约占产后出血的70%。
2.继发性产后出血:指分娩后24小时至分娩后6周内发生的出血。
继发性产后出血主要与子宫退缩不良有关,可分为早期继发性产后出血和晚期继发性产后出血。
三、产后出血的流行病学特点1. 对全球妇女健康的影响:产后出血是全球范围内危及妇女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发展中国家。
2. 地域差异:发展中国家的产后出血发病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
3. 高风险人群:多胎妊娠、巨大儿、孕产妇年龄过大或过小、分娩过程异常等均为产后出血的高风险人群。
四、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方法1. 预防措施:准妈妈在孕期应接受规范的孕前检查和孕期保健,提前发现和处理潜在的产后出血风险因素。
2. 分娩过程管理:分娩时应加强监测,确保子宫充分收缩以预防出血。
同时,产后立即进行切断脐带、催产素注射等措施,促进子宫的收缩和恶露排出。
3. 紧急处理: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应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包括按压子宫、给予输血、使用抗纤维溶解药物等。
卡贝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62例疗效分析作者:李德力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讨卡贝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01/2014-01收治的12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贝缩宫素静脉滴注。
结果观察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关键词】卡贝缩宫素;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效果【中图分类号】R714.7【文献标识码】A产后出血指的是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
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因素和凝血障碍,其中宫缩乏力约占70%~80%,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2]。
分娩过程中适当的使用药物来预防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临床上预防产后出血的主要方法是预防性使用缩宫素。
本院近年来使用卡贝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2-01/2014-01收治的124例经阴道分娩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
排除前置胎盘、剖宫产、使用前列腺素制剂药物史、对试验药物过敏以及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
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
对照组初产妇45例,经产妇17例,平均产次(0.9±0.4)次;年龄22~36岁,平均(25.4±3.2)岁;孕周37.1~42.0周,平均(38.2±0.6)周。
合并多胎妊娠3例,合并巨大胎儿3例,合并羊水过多2例。
观察组初产妇48例,经产妇14例,平均产次(0.8±0.6)次;年龄23~37岁,平均(25.8±3.0)岁;孕周37.2~42.0周,平均(38.1±0.5)周。
有显著的促进排痰作用,对肺组织具有良好特异性,可提高纤毛运动能力,进而改善呼吸道自净系统功能,除此之外,还可促进肺泡发育,有效预防肺泡萎陷,且能够有效增强抗生素活性,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对肺组织起到保护作用[7]。
大量研究表明,多种细胞因子与新生儿肺炎的发生、发展直接相关,其中血清IL-6含量在受到炎症刺激后将急剧增加,可诱导细胞凋亡、降低炎症反应力度,同时也将对免疫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TGF-β1对免疫活性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可经成纤维细胞与多种炎症细胞直接参与肺炎的发展;G-CSF是由骨髓基质产生的一种多肽糖蛋白,在机体遭受细菌侵袭时,其血清含量将大幅度增大。
有研究证实,G-CSF水平与感染细菌数量呈正相关[4,8]。
本研究发现,经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与G-CSF水平均显著降低,TGF-β1水平显著上升,提示患儿机体炎症反应强度降低,病情得以好转,与汤明和莫艳霞[8]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CPAP联合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可有效改善肺炎患儿血气相关指标,提高OI值,降低血清IL-6与G-CSF含量,提高血清TGF-β1水平,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
参考文献:[1]刘美珍,曾德润,胥晓慧,等.氨溴索对新生儿肺炎血清炎性介质、心肌酶谱及肺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4):1567-1568.[2]何涓.盐酸氨溴索静脉注射联合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对新生儿肺炎血气指标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1):2324-2325.[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69-1272.[4]刘丁.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白细胞介素-6在新生儿肺炎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预防医学论坛,2015,21(8):622-623.[5]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01-202.[6]秦华均,王启义,李长金.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1):220-221.[7]池卫明,廖华.系统评价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药房,2016,27(3):341-344.[8]汤明,莫艳霞.G-CSF、sIL-2R、CRP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河北医药,2016,38(6):862-864.收稿日期:2018-09-09(本文编辑:张红)作者简介:刘征(1983—),女,河南省南阳市人,学士学位,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儿科临床工作。
催产素穴位封闭减少产后出血60例临床分析
左 萍
(哈尔滨市动力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关键词:催产素;穴位封闭;产后出血
中图分类号:R973+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775(2002)03-0234-01
为防治宫缩乏力,有效地减少产后失血量,许多学者提出将第三产程缩短为10min。
本文通过对60例产妇采用合谷穴位封闭,观察第三产程及产后失血量。
1 资料和方法
111 资料
选择孕周在38~41周,孕妇年龄在23~33岁,单胎、初孕、正常产,胎儿体重在2500~3725g,产前未用催产素者。
共计120例,随机分成2组。
112 方法
穴位注射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将10I U催产素注入单侧合谷穴位内。
对照组:在单侧合谷穴位内注入注射用水1ml。
113 观察项目
观察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内产妇失血量。
产后失血量用容积法及面积法计算。
2 结果
211 2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见表1)
表1 2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的比较(min)
组别 x S u P
穴封组81601713178<0101
对照组12170182
穴位注射催产素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212 2组产妇产后2h失血量(见表2)
表2 2组产妇产后2h内失血量比较(ml)
组别 x S u P
穴封组801691514143<0101
对照组137178170
穴位注射催产素组产后2h内平均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3 讨论
为了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失血量,目前多采用肌肉注射催产素法,一般认为肌肉注射催产素显效较慢,而作用时间较长。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合谷穴位注射催产素能迅速有效地刺激子宫收缩。
子宫收缩越强,胎盘的剥离、排出越快。
第三产程时间则缩短,而产后失血量则减少。
穴位注射催产素简便、易行,注射后除能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子宫引起收缩。
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能通过经络调整子宫收缩状况,使子宫收缩有力、协调,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失血量。
(编辑:陈雅君)
(收稿日期:2001-12-29)
腹膜后隐睾导致肠梗阻1例报告
付景文1,周红宇2,郑志红2
(11海伦市共荣乡卫生院,黑龙江海伦152300;21海伦市人民医院,黑龙江海伦152300)
患者男性,21岁。
入院前24h无明显诱因突发腹部胀痛,呈阵发性,无放射痛,伴有呕吐、腹胀,吐物含有肠内容物。
发病以来,停止排气、排便。
既往健康,无手术及外伤史。
体检: T37℃,P86次/min,R20次/min,BP16/10kPa。
意识清,呼吸平稳,营养中等,发育正常。
无贫血、乏氧、黄染外观,颈强阴性,颈静脉无怒张,心律规则,无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对称,未闻及罗音。
腹部略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有轻度压痛,无肌紧张,未触及包块,听诊肠鸣音亢进。
右侧阴囊内无睾丸,腹股沟区局部亦未触及。
腹部X线透视见肠管广泛扩张积气,并有多个液气平面。
其余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诊断为肠梗阻,原因不明。
给予系统地非手术治疗8h无好转,改行手术治疗。
术中见小肠普遍扩张,距回盲部约30cm处回肠嵌入右下腹后腹膜一异常裂隙中,形成腹膜后疝。
将此裂隙切开扩大,将嵌入的肠管还纳腹腔,经查肠管无坏死及狭窄,梗阻疏通。
在腹膜后裂隙中发现右侧未降的睾丸,因不能牵引到正常位置,予以切除,缝合后腹膜裂隙,行肠减压后,闭腹术终。
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无任何并发症。
术后诊断:右侧腹膜隐睾、回肠腹膜后疝、继发肠梗阻。
讨论
在胚胎时期,睾丸先是位于腹膜后约平对L2水平,以后随着发育而向下移动,于出生前降至阴囊,其前方的腹膜亦随之向下移动,形成睾丸鞘膜。
如果睾丸未能下降至阴囊,则成为临床上常见的隐睾,此时,睾丸可位于腹股沟、腹腔内、腹膜后等各种位置,鞘膜亦可随之移动到相应的任何位置,当睾丸下降过程中受阻而转入腹膜后间隙时,鞘膜(腹膜)即随之深入腹膜后间隙从而形成一个潜在的腔隙,若肠管突入其中就形成了内疝并导致肠梗阻。
隐睾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先天畸形,通常认为其危害在于异位睾丸成年后易发生癌变、精子成活率低下影响生育以及容易受损伤等,而隐睾能够导致肠梗阻则是极为罕见也是难以想象的,疾病作为一种生物学现象其表现之纷繁复杂由此可见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腹内疝引起的肠梗阻其梗阻原因在术前多是难于判断的,任何潜在的间隙都可能为疝的发生提供条件,各种出乎意料之外的现象则更是层出不穷。
这就要求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查体要细致,思维要科学、全面,对于既往无手术史的肠梗阻病例要考虑到腹疝的可能,不放过任何疑点,术前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此外,要加强卫生宣教工作,提高国人的健康意识,及时发现并矫治各种先天畸形,防止各种意外或其它并发症的发生,这也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改善我国的人口素质的重要环节。
(编辑:谢忠艳)
(收稿日期:2001-12-01)
432 第26卷
2002年第3期
黑 龙 江 医 学
HEI LONGJ I ANG ME DIC A L JOURNA L
V ol.26,N o.3
Mar.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