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池工艺设计 PPT
- 格式:ppt
- 大小:9.39 MB
- 文档页数:30
清水池工艺计算案例一、设计容积水厂规模为20万m 3/d ,由《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知:当管网无调节构筑物时,在缺乏用水量资料情况下,可按水厂最高日设计水量的10%~20%确定。
二、设计尺寸水厂内建2座清水池,叠合在絮凝池和平流沉淀池下方。
取有效水深4.05m 。
长宽尺寸21.75×142m ,实际有效容积12508>12500,实际调节水量为最高日设计水量的12.5%。
三、管道计算(1)进水管3100000 1.1574243600进==⨯Q m s滤池到清水池之间的连接管设计流速为0.5~1.0m/s ,本设计DN1400管道,流速采用0.75m/s 。
(2)出水管考虑时变化系数Kh=1.53h 100000K 1.5 1.7361243600出==⨯=⨯d Q Q m s ,本设计DN1400管道,流速采用1.125m/s 。
(3)溢水管00溢=14D mm⨯ 1.5H取H=0.12m ,m=0.42,Q=1.1574m3/sb=15m 。
管打牌设置溢流堰,堰长为15m ,堰上水头高度为0.12m 。
管上不设阀门,为了防止爬虫等进入,设网罩。
(4)放空管按2h 内排空,每格清水池预留4个检修井,用潜水泵抽水进行检修。
(5)通气孔及检修孔通气孔共38个,每格有19个,具体间距在8m 附近。
通气孔池外高度布置有参差,高出地面0.9m ,以利用空气自然对流。
四、导流墙设计池内设置导流墙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池内水的短流和满足加氯后的接触时间的需要。
为清洗水池时的排水方便,在导流墙底部隔一定距离设置平衡孔,平衡孔的底缘与池底相平,孔高240mm ,宽240mm 。
导流墙间距3.5~7.9m ,流道总长度545m 。
校核消毒接触时间水力停留时间=V/Q=3.21h消防水位为1m消防储水容积为3244m 3消防水位停留时间为0.74h有效停留时间与T 的比值为:()10/0.185ln 545/3.80.0440.875=-=t T有效接触时间100.8750.740.650.5=⨯=>t h h ,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