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讲座
- 格式:pptx
- 大小:808.54 KB
- 文档页数:40
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完整版最新修订在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协议,签订签订协议是最有效的法律依据之一、那么合同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合同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完整版最新修订篇一第二条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第三条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第四条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第五条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第七条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八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完整版最新修订篇二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有以下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3)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该法规定例外情形的,续订劳动合同的(本条中的“二次”以2023年1月1日之后起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规定: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终止,应当遵循自愿、平等、诚实、信用的原则。
自愿原则是指合同的订立必须是双方自愿的,没有任何一方被强迫或者欺骗的情况。
例如,在购房合同中,买方自愿选择购买房产并签订购房合同,卖方也自愿出售房产并签订购房
合同。
如果有一方被强迫或者欺骗,这样的合同是无效的。
平等原则是指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当是平等的地位和权利,不存在一方处于强势地位
压制另一方的情况。
例如,在劳动合同中,雇主和员工双方应当在平等的地位下签订合同,双方权利和义务应当相等。
如果雇主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强制员工签订不合理的劳动合同,这样的合同是无效的。
诚实原则是指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当诚实守信,不得有欺诈行为。
例如,在买卖合同中,卖方应当如实告知商品的质量和缺陷,买方也应当如实告知购买的用途和要求。
如果
一方故意隐瞒或者虚假陈述,这样的合同是无效的。
信用原则是指合同双方在履行合同时应当遵守合同约定,信守承诺。
例如,在租赁合同中,租户应当按时交租金并保护房屋设施,房东应当按时提供房屋并维护房屋设施。
如果一方
违反合同约定,这样的合同是无效的。
总之,自愿、平等、诚实、信用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保障合同双方利益的重要保障。
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当认真履行这些原则,避免合同纠纷的发生。
民法典合同编律师宣讲课件目录一、前言二、合同的基本概念三、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四、合同的履行与终止五、合同的变更与解除六、违约责任与赔偿七、争议的解决八、附件一、前言为了更好地普及民法典合同编知识,提高大家的法律意识,本律师特此编写此宣讲课件。
本课件将围绕合同的基本概念、成立与生效、履行与终止、变更与解除、违约责任与赔偿以及争议的解决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希望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大家能够对合同法律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二、合同的基本概念合同是指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具有以下特点:1. 合同是自愿的,即合同的订立、变更和解除应当基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愿。
2. 合同是平等的,即合同当事人之间在订立、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3. 合同是有偿的,即当事人之间通过履行合同,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
4. 合同是法定的,即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合同的成立是指当事人就合同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合同的生效是指合同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一般包括要约、承诺、合同形式和合同生效时间等方面。
四、合同的履行与终止合同的履行是指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全面、适当地完成各自的权利义务。
合同的终止是指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
合同的履行与终止包括履行原则、履行方式、履行期限、终止条件和终止后的处理等方面。
五、合同的变更与解除合同的变更是指当事人对已经成立的合同内容进行修改。
合同的解除是指当事人提前终止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
合同的变更与解除包括变更与解除的条件、程序和效力等方面。
六、违约责任与赔偿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赔偿是指违约方因违约行为给对方造成损失,应当承担的补偿责任。
违约责任与赔偿包括违约情形、赔偿范围、赔偿方式和免责事由等方面。
七、争议的解决争议的解决是指当事人因合同发生纠纷时,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
第1篇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合同的讲座。
合同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法律工具,它规范了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保障了交易的顺利进行。
以下我将从合同的基本概念、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解除、违约责任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一、合同的基本概念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合同。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简单来说,合同就是当事人之间达成的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二、合同的订立合同的订立是合同成立的前提。
合同的订立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 自愿原则:合同当事人应当基于真实意愿达成协议。
2. 公平原则:合同内容应当公平合理,不得显失公平。
3. 诚实信用原则:合同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有欺诈、胁迫等行为。
合同的订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要约:一方向另一方提出订立合同的建议。
2. 承诺:另一方对要约表示同意。
3. 合同成立:要约和承诺达成一致,合同成立。
三、合同的履行合同履行是指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全面、适当地完成各自义务的行为。
合同的履行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全面履行原则: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数量、质量、期限、地点、方式等全面履行义务。
2. 适当履行原则: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数量、质量、期限、地点、方式等适当履行义务。
合同的履行方式主要包括:1. 实物履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数量、质量等直接交付实物。
2. 货币履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的金额支付货币。
3. 其他履行方式:如提供服务、转移权利等。
四、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合同的变更和解除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对合同内容进行修改或者终止合同关系的行为。
1. 合同的变更:合同变更是指合同当事人对合同内容进行修改,包括标的、数量、质量、期限、地点、方式等。
2. 合同的解除:合同解除是指合同当事人终止合同关系的行为。
第1篇一、讲座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合同纠纷案件日益增多。
为了提高大家对合同法的认识,增强法律意识,本讲座将以一起典型的合同纠纷案为例,对合同法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二、案例简介某市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供应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供应一批货物,货款总额为100万元。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按照约定向乙公司供应了货物。
然而,乙公司在收到货物后,以货物质量不符合约定为由,拒绝支付货款。
甲公司多次催收无果,遂将乙公司诉至法院。
三、案例分析1. 合同主体资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在本案中,甲公司和乙公司均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故合同主体资格符合法律规定。
2. 合同形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在本案中,甲乙双方签订的《货物供应合同》采用书面形式,符合法律规定。
3. 合同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等规定,合同内容应当具备以下要件:(1)标的;(2)数量;(3)质量;(4)价款或者报酬;(5)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6)违约责任;(7)解决争议的方法。
在本案中,甲乙双方签订的《货物供应合同》具备上述要件,合同内容合法。
4. 货物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质量要求交付标的物。
出卖人提供有关标的物的质量说明的,交付的标的物应当符合该说明的质量要求。
在本案中,甲公司提供的货物质量是否符合约定,成为争议焦点。
5. 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乙公司以货物质量不符合约定为由拒绝支付货款,甲公司可以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法讲课稿篇一:我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合同法的有关内容。
合同关系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买东西,与卖方就构成了买卖合同关系,将房屋出租,与租房户构成了租赁合同关系,坐公共汽车,与公交公司构成了运输合同关系,借钱给别人或者向别人借钱,则构成了借款合同,到停车场停车,则构成了保管合同关系等等。
调整合同关系的一部重要的法律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它于1999年3月15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全文共有428条。
分为总则、分则和附则三部分,今天我着重讲的是总则的部分,因为总则部分在一部法律当中是最重要的,全面地了解了总则部分,对我们去了解分则是至关重要,并且了解了总则我们再去学分则也就容易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分则部分它比较具体,有些非常技术化,专业性比较强,在这里讲也有困难,而大家在基层工作,只要初步的掌握合同法的一些概念、原则,会订立一些相对简单的合同、协议就可以了,遇到专业性强的,可以再请教相关部门,而且现在络很发达,各村基本上都有电脑可以上了,一旦碰着啥问题,或者说要签订啥合同,上一查就可以了,各种合同的样本都有的。
在这里不需要具体到讲一份合同怎么签订,但是一些必要的原则我们还是要掌握的。
如果最起码的知识没有掌握,签订出来的合同的效力可能很成问题,所以今天和大家一起重点学习下合同法的原则,合同的效力,合同的违约责任等。
一般讲师讲课都要讲到一部法律的立法的过程、立法理由和立法指导思想等等,说实话,我的理论水平没有到那个高度,所以我只是挑认为作为基层干部应该掌握的一些合同法的基本的内容,和大家一起来探讨。
《合同法》第一条是立法的目的,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法。
《合同法》第二条规定了合同法的调整范围,第二条规定:本法所说的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组织学习民法典合同3篇篇1组织学习民法典合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事活动日益增多。
在这一过程中,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合同法,对于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保障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即将实施之际,组织学习民法典合同成为当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合同的定义和种类在民法典的合同部分,合同被定义为“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合同根据履行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书面合同和口头合同;根据合同的内容和性质不同,又可以分为订立合同、解释合同、修改合同等多种形式。
了解合同的种类有助于我们更加灵活和准确地运用合同法,保护自身权益。
二、合同的订立和效力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需要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合同应当具备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和有明确交付标的的特点。
而合同的效力则取决于合同的具体内容和相关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执行力。
三、合同的履行和变更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需要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地点、方式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有任何问题需要变更合同,应当经过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书面形式确认变更内容。
同时要注意,变更合同的方式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或产生纠纷。
四、合同的解释和终止合同的解释是指在合同的文本表达不清晰或存在矛盾时,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双方当事人意思进行正确解释。
而合同的终止通常是指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到期、当事人协商一致、一方违约等情形下,合同终止的情况。
了解合同的解释和终止原则有助于我们避免和解决合同纠纷,保障自身权益。
五、组织学习民法典合同的重要性组织学习民法典合同,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和理念,还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合同法律意识和约定能力,做到心中有数、理性合同、妥善维权。
在实践层面,组织学习民法典合同还可以帮助我们规范合同行为,促进商业交易的顺利进行,维护市场秩序的稳定和公平。
合同法引言合同法于1999年合法通过,并于2000年10月1日正式施行。
合同法是中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立法,对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合同法》进行介绍和解读。
第一章合同的基本规定第一条合同的定义合同是自愿订立的民事法律文件,内容包括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终止过程中,当事人应当遵循法律和公平原则,维护合同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第二条合同的自愿原则合同是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订立的,任何强迫、欺诈等行为都是违反合同法的。
第三条合同的平等原则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应当平等协商,并享有相等的权利和义务。
任何一方不得以优势地位对另一方进行不公平的约束或限制。
第四条合同形式的自由原则合同的形式可以是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合同形式由当事人自由选择。
第五条合同订立的效力合同经过当事人的有效签订即产生效力,并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第二章合同的订立第六条合同的要素第七条合同的订立方式合同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口头形式、电子合同等形式订立。
书面形式合同应当由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
第八条合同的订立方式的效力合同的订立方式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
违反订立方式的合同,当事人可以请求变更合同方式或者解除合同。
第九条合同的附条件、附期限、附解除权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附条件、附期限或者附解除权。
但是,附条件、附期限、附解除权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第三章合同的履行和变更第十条履行义务的地点和方式合同的履行地点和履行方式由当事人约定。
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根据合同的性质和当事人的交易习惯确定。
第十一条履行期限合同的履行期限应当根据合同的性质、书面形式和当事人的约定确定。
第十二条合同履行的质量要求合同履行的质量应当符合国家强制性法律规定和双方当事人的约定。
第十三条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当事人可以协商变更合同的内容或者解除合同。
变更合同应当经过双方当事人的一致同意,解除合同应当根据法律的规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