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常用方歌讲解学习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4
血府逐瘀汤【方剂歌诀】: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方解】: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为主药;当归、赤芍养血活血,牛膝祛瘀通脉并引血下行,3药助主药以活血祛瘀为辅药;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使祛瘀而不伤阴血,柴胡、枳壳、桔梗宽胸中之气滞,治疗气滞兼证,并使气行血亦行,共为方中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
合而用之,使血行瘀化诸症之愈。
【配方组成】:当归9克、生地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川芎5克、柴胡3克、桔梗5克、牛膝9克、甘草3克。
【使用方法】: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胸中血瘀、血行不畅所致的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入暮渐热。
舌质暗红、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弦紧。
【临床应用】:1.以胸痛、舌暗红、脉涩或弦紧为辩证要点。
2.血瘀经闭、痛经,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茺蔚子、泽兰等;胁下痞块属血瘀者,本方加郁金、丹参等;兼有气虚见症加党参。
四物汤【方剂歌诀】:四物归地芍与芎,营血虚滞此方宗;妇女经病凭加减,临证之时可变通。
【方解】:方中以熟地黄滋肾补血,以养胞宫,用为主药;肝肾同源,肾虚则肝血亦虚,故辅以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再以白芍养血和阴、川芎活血行气,畅通之血,使补而不滞,营血调和,均为佐使药。
四药合用,具有补血调血的作用,故用于血虚血滞之证,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尤为多用。
【配方组成】:熟地黄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
【使用方法】:为粗未,每服三钱,水煎,空腹热服。
功效:补血调血。
【功效和作用】:血虚血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以及一切血虚证而见舌淡、脉细者。
【临床应用】:1.本方证兼见气虚者,可加党参、黄芪以补血生气,可加桃仁、红花、白芍易赤芍、以活血祛瘀;血虚有寒,加肉桂,炮姜以湿养血脉;血虚有热加黄苓、丹皮、熟地易生地,以清热凉血;欲其行血,则以白芍易赤芍;欲其止血,则去川芎加入阿胶、棕榈炭等。
《中医妇科学》方歌中医妇科学源远流长,其中的方歌更是凝聚了历代医家的智慧与经验。
方歌以其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特点,成为中医传承和学习的重要工具。
“四物汤”,熟地、当归、白芍、川芎配。
补血调血基础方,妇女诸疾常相随。
熟地滋阴补血好,当归养血又调经。
白芍柔肝能止痛,川芎活血行气血。
月经不调皆可用,血虚血瘀功效奇。
“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比例奇。
补气生血代表方,产后血虚最相宜。
黄芪补气力量宏,当归补血又和营。
气血互生互依存,身热面赤此方医。
“归脾汤”中参术芪,归草茯神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心脾两虚气血亏,怔忡健忘失眠宜。
崩漏便血皆能治,养血安神效力奇。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
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卓。
柴胡疏肝解郁妙,白芍养血柔肝好。
白术茯苓健脾湿,薄荷生姜散郁热。
“固冲汤”内用术芪,龙牡萸芍茜草施。
海螵蛸倍棕榈炭,崩中漏下总能医。
益气健脾固冲任,止血调经效力持。
“完带汤”中用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辅。
苍术车前黑芥穗,陈皮甘草与柴胡。
补脾疏肝化湿浊,带下清稀自能除。
“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炮干姜。
养血祛瘀功偏擅,恶露不行腹痛康。
当归养血活血佳,川芎活血行气血。
桃仁活血祛瘀滞,炮姜温经散寒邪。
“温经汤”用桂萸芎,归芍丹皮姜夏冬。
参草阿胶调气血,暖宫祛瘀在温通。
温经散寒又养血,调经止痛治漏崩。
“寿胎丸”中用菟丝,寄生续断阿胶施。
补肾安胎功效著,预防流产是良医。
“两地汤”内用生地,地骨皮与麦冬齐。
玄参阿胶白芍配,滋阴清热调经宜。
“安冲汤”中芪术龙,牡蛎海螵茜草同。
生地白芍续断配,益气固冲治漏红。
“易黄汤”中芡白果,山药车前黄柏合。
补肾清热祛湿浊,带下黄稠自可遏。
这些方歌不仅有助于记忆方剂的组成和功效,更能在临床实践中快速指导用药。
中医妇科学的方歌是中医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为保障妇女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要真正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歌,并非简单的背诵就可以。
需要深入理解方剂的组方原理、药物的性味归经,以及适应病症的特点。
汤头歌诀第一节月经病阳证一、月经先期1、补中益气、举元煎歌诀:景岳书中举元煎,参芪炙草升术添;升阳举陷摄气血,血崩血脱服之敛。
(四君子祛茯苓加黄芪升麻)2、固阴煎《景岳全书》方歌:《景岳全书》固阴煎,三补人参远志甘;菟丝五味一并加,益肾固冲经血安。
3、清经散《傅青主女科》(清经散中苓熟地,丹青黄白地骨皮)歌诀:水火太旺清经散,青蒿黄柏熟地丹;白芍茯苓地骨皮,先期量多服之安。
4、两地汤《傅青主女科》歌诀:两地生地地骨皮,冬元胶芍共成剂,水亏火旺冲不固,先期量少常适宜.5、加味逍遥散二、月经过多6、安冲汤《衷中参西》(实为固冲汤或举元煎加减)歌诀:安冲汤用芪术芍,螵蛸龙牡收涩好,地黄续断茜草根,坚固冲任疗效高.7、保阴煎《景岳全书》(实为两地汤与清经散加减)歌诀:保阴煎中两地芍,芩柏续断草山药;经来量多并烦渴,清热凉血功效高。
8、桃红四物汤三、经期延长9、举元煎《景岳全书》(上附)10、清血养阴汤《妇科临床手册》歌诀:清血养阴生地丹,柏芍玄贞墨旱莲;养阴清热又凉血,虚热扰乱经血安。
11、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歌诀:傅山清肝止淋汤,归芍胶枣生地黄,柏丹香附膝黑豆,肝经湿热血淋康。
13、加减一阴煎《景岳全书》一阴煎就是景岳方,麦冬芍药二地黄;甘草知母地骨皮,肾阴亏虚间血宜.14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上附)15逐瘀止血汤《傅青主女科》歌诀:逐瘀止血地归桃,黄丹龟板壳赤芍;瘀血须破阴宜养,逐瘀养阴两相照. 五、崩漏16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歌诀:固冲君药山茱萸,龙牡为臣白术芪,白芍海蛸五味子,棕榈茜草不留瘀。
17、固本止崩汤:歌诀:固本止崩熟地黄,参术归芪与黑姜;血崩昏暗晕在地,急服此方保安康。
18、育阴汤《百灵妇科》歌诀:熟地山药山茱萸,白芍阿胶炒地榆,龟板牡蛎海螵蛸,续断寄生养阴齐。
19、清热固经汤《简明中医妇科学》歌诀:清热固经栀芩榆,生地地骨藕节榈;龟板牡蛎阿胶草,经血淋漓此方与.20、上下相资汤加减歌诀:上下相资归地参,麦冬五味沙元参,玉竹牛膝车前子,虚热崩漏此养阴。
一、月经病1.月经先期1.1.气虚型1.1.1脾气虚证补脾益气,固冲调经。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参术,炙草升柴归陈助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心脾两虚者,方用归脾汤。
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1.1.2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固冲调经。
固阴煎固阴煎为补肾剂,熟地参萸菟丝系远志五味通心肾,甘药协调经乱齐1.2血热型1.2.1阴虚血热证养阴清热,凉血调经。
两地汤(两地胶芍麦玄参)先期经少两地汤,玄麦地骨生地襄更配阿胶与白芍,阴虚血热此方良1.2.2阳盛血热证清热降火,凉血调经。
清经散清经散中用白芍,丹皮地骨与青蒿茯苓熟地加黄柏,滋水清火经自调1.2.3肝郁血热证:清肝解郁,凉血调经。
丹栀逍遥散逍遥散加丹栀去姜薄2.月经后期2.1肾虚型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大补元煎大补元煎元气伤,萸肉杜仲入肾阳熟地参草怀山药,当归枸杞生化藏2.2血虚型补血养营,益气调经。
人参养荣汤四君四物加枣姜,八珍双补气血方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增强更加橘味志去芎,养荣补心安神良2.3血寒型2.3.1虚寒证温经扶阳,养血调经。
大营煎大小二营景岳煎,熟地枸杞归草餐大营杜仲牛膝桂,小营山药白芍添2.3.2实寒证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用萸桂芎,归芍丹皮姜夏冬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2.4气滞型理气行滞,活血调经。
乌药汤乌药汤治经后延,气郁腹胀脉象弦量少淤块色红暗,归草木香香附圆2.5痰湿型燥湿化痰,活血调经。
芎归二陈汤二陈汤去乌梅加芎归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3月经先后无定期3.1肾虚型补肾益气,养血调经固阴煎(方见月经先期)3.2脾虚型补脾益气,养血调经。
归脾汤(方见月经先期)3.3肝郁型疏肝解郁,和血调经。
逍遥散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着4月经过多4.1气虚型补气升提,固冲止血。
安冲汤酌加升麻。
安冲汤治月经多,龙牡海螵固血脱术芪地芍气营补,茜草续断水煎喝4.2血热型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中医妇科学必背方歌1️⃣ 引言:中医妇科学的独特魅力中医妇科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与治疗方法,在女性健康维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方歌,作为中医学习中的重要记忆工具,将复杂的方剂组成、功效及应用以歌诀的形式呈现,既便于记忆又富含深意。
本文旨在梳理中医妇科学中的必背方歌,为学习者提供一份系统而全面的学习指南。
2️⃣ 中医妇科学基础方歌精选2.1 四物汤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
补血调血理冲任,加减运用在心中。
解析:四物汤是中医妇科调经养血的基础方,由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四味药组成,主治血虚诸证及月经不调等。
2.2 当归补血汤当归补血君黄芪,芪归用量五比一。
补气生血代表剂,血虚发热此方宜。
解析:当归补血汤重用黄芪以补气生血,当归补血活血,二者合用,治疗血虚发热及妇人产后血虚发热尤为适宜。
2.3 逍遥散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
疏肝解郁又健脾,妇科调经最常用。
解析:逍遥散是治疗肝郁脾虚所致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症的经典方剂,通过疏肝解郁、健脾养血达到调经止痛的目的。
3️⃣ 中医妇科特色方歌深入3.1 温经汤温经汤用吴茱萸,归芍芎丹桂姜皮。
参草阿胶半夏麦,调经种子第一方。
解析:温经汤用于治疗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及不孕症,具有温经散寒、养血祛瘀的功效。
3.2 完带汤完带汤中二术陈,人参甘草与车前。
柴胡山药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珍。
解析:完带汤是治疗脾虚带下的经典方剂,通过健脾益气、疏肝解郁、利湿止带,达到治疗白带量多、色白质稀的目的。
3.3 生化汤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酒炮姜。
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温经效亦彰。
解析:生化汤是产后常用的化瘀生新方剂,主治产后瘀血腹痛、恶露不行等,通过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促进产后恢复。
4️⃣ 结语:方歌背后的智慧中医妇科的方歌,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堆砌,它们背后蕴含着中医理论的精髓与临床实践的智慧。
通过背诵方歌,不仅可以快速掌握方剂的基本组成与应用,还能深入理解中医妇科的辨证施治原则。
中医妇科学必背方歌妇科调经,古有方歌,传承智慧,历久弥新。
以下为中医妇科学必背方歌,字里行间,皆含医者仁心,愿读者细细品味,铭记于心。
一、四物汤四物汤中补血良,当归川芎白芍良。
养血调经功独擅,久服可令血气旺。
二、当归补血汤当归补血汤中妙,黄芪当归配伍妙。
补血生血功卓越,经血不足症易消。
三、生化汤生化汤中养血宜,当归川芎配桃仁。
产后血虚寒腹痛,此汤温养可安宁。
四、八珍汤八珍汤中补气血,四物八君共相宜。
气血两虚诸症见,八珍调补最为宜。
五、十全大补汤十全大补汤名扬,气血双补功效长。
阴阳并调体康健,久服身体强如壮。
六、参芪四物汤参芪四物汤名扬,补气养血功效强。
气血两虚宜此方,久服身体强如虎。
七、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中珍,黄芪人参甘草匀。
升阳举陷功卓越,脾胃虚弱宜此方。
八、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调经,丹皮桃仁芍药寻。
妇人瘀血块腹痛,此丸温经效如神。
九、生化丸生化丸中补养血,当归川芎配桃仁。
产后血虚寒腹痛,此丸温养可安宁。
十、安神定志丸安神定志丸中珍,远志茯苓菖蒲仁。
心神不宁失眠症,此丸安神最宜人。
十一、逍遥散逍遥散中调肝脾,柴胡当归白芍齐。
肝郁脾虚诸症解,疏肝解郁功独擅。
十二、甘露消毒丹甘露消毒丹中珍,黄芩黄连滑石仁。
湿热下注诸症除,清热解毒功效神。
十三、养血安神丸养血安神丸中珍,当归远志酸枣仁。
心神不宁失眠症,此丸安神最为宜。
十四、养血和营丸养血和营丸中珍,当归白芍熟地黄。
养血调经功效好,久服身体康如常。
十五、乌鸡白凤丸乌鸡白凤丸中珍,当归黄芪白芍寻。
妇科调经功卓越,久服身体康健身。
方歌虽短,意蕴深长。
中医妇科学之精髓,尽在此歌。
愿读者牢记于心,传承发扬,为妇女健康保驾护航。
中医妇科方歌1️⃣ 中医妇科方歌概述中医妇科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承载着千年来的智慧与经验。
方歌,作为中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其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特点,成为中医妇科医师掌握方剂配伍、运用中药治病的重要工具。
方歌不仅概括了方剂的药物组成、剂量配比,还隐含了方剂的功效主治及适应症,是中医妇科临床实践的宝贵财富。
2️⃣ 中医妇科经典方歌精选2.1 逍遥散方歌“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
疏肝解郁又养血,妇科调经第一方。
”逍遥散是中医妇科常用的疏肝解郁、养血调经方剂,适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的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症状。
方中以当归、白芍养血柔肝,柴胡疏肝解郁,茯苓、白术健脾利湿,甘草调和诸药,生姜、薄荷助柴胡疏肝散郁。
2.2 温经汤方歌“温经汤用吴萸芎,归芍丹皮姜夏冬。
参草阿胶桂桂枝,暖宫调经功效宏。
”温经汤是治疗宫寒血瘀型月经不调的经典方剂,具有温经散寒、养血调经的作用。
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川芎、当归、白芍、丹皮养血活血,阿胶补血止血,党参、甘草补气健脾,半夏、生姜和胃降逆,全方共奏暖宫调经之效。
2.3 四物汤方歌“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
补血调血理冲任,加减运用在其中。
”四物汤被誉为“妇科圣方”,是补血调经的基础方剂。
地黄滋阴补血,当归补血活血,白芍养血柔肝,川芎活血行气。
四药合用,既能补血,又能调血,适用于血虚引起的各种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等。
3️⃣ 中医妇科方歌学习与应用学习中医妇科方歌,首先要理解方剂的组成原理及药物功效,通过反复诵读、背诵,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在应用时,需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灵活运用方歌中的方剂进行加减变化,以达到精准施治的目的。
同时,中医妇科医师还应注重临床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方歌的应用水平。
此外,中医妇科方歌的学习还需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妇科专业知识相结合,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医妇科方歌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汤头歌诀第一节月经病阳证一、月经先期1、补中益气、举元煎歌诀:景岳书中举元煎,参芪炙草升术添;升阳举陷摄气血,血崩血脱服之敛。
(四君子祛茯苓加黄芪升麻)2、固阴煎《景岳全书》方歌:《景岳全书》固阴煎,三补人参远志甘;菟丝五味一并加,益肾固冲经血安。
3、清经散《傅青主女科》(清经散中苓熟地,丹青黄白地骨皮)歌诀:水火太旺清经散,青蒿黄柏熟地丹;白芍茯苓地骨皮,先期量多服之安。
4、两地汤《傅青主女科》歌诀:两地生地地骨皮,冬元胶芍共成剂,水亏火旺冲不固,先期量少常适宜。
5、加味逍遥散二、月经过多6、安冲汤《衷中参西》(实为固冲汤或举元煎加减)歌诀:安冲汤用芪术芍,螵蛸龙牡收涩好,地黄续断茜草根,坚固冲任疗效高。
7、保阴煎《景岳全书》(实为两地汤与清经散加减)歌诀:保阴煎中两地芍,芩柏续断草山药;经来量多并烦渴,清热凉血功效高。
8、桃红四物汤三、经期延长9、举元煎《景岳全书》(上附)10、清血养阴汤《妇科临床手册》歌诀:清血养阴生地丹,柏芍玄贞墨旱莲;养阴清热又凉血,虚热扰乱经血安。
11、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歌诀:傅山清肝止淋汤,归芍胶枣生地黄,柏丹香附膝黑豆,肝经湿热血淋康。
13、加减一阴煎《景岳全书》一阴煎就是景岳方,麦冬芍药二地黄;甘草知母地骨皮,肾阴亏虚间血宜。
14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上附)15逐瘀止血汤《傅青主女科》歌诀:逐瘀止血地归桃,黄丹龟板壳赤芍;瘀血须破阴宜养,逐瘀养阴两相照。
五、崩漏16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歌诀:固冲君药山茱萸,龙牡为臣白术芪,白芍海蛸五味子,棕榈茜草不留瘀。
17、固本止崩汤:歌诀:固本止崩熟地黄,参术归芪与黑姜;血崩昏暗晕在地,急服此方保安康。
18、育阴汤《百灵妇科》歌诀:熟地山药山茱萸,白芍阿胶炒地榆,龟板牡蛎海螵蛸,续断寄生养阴齐。
19、清热固经汤《简明中医妇科学》歌诀:清热固经栀芩榆,生地地骨藕节榈;龟板牡蛎阿胶草,经血淋漓此方与。
20、上下相资汤加减歌诀:上下相资归地参,麦冬五味沙元参,玉竹牛膝车前子,虚热崩漏此养阴。
中医妇科常用方剂歌诀第一篇:中医妇科常用方剂歌诀中医妇科常用方剂歌诀二仙汤《中医方剂临床手册》完带汤《傅青主女科》宫外孕Ⅰ、Ⅱ号方《经验方》二仙汤将瘾疹医,仙茅巴戟仙灵脾,完带汤中二术陈,车前甘草和人参,宫外孕方第Ⅰ号,丹参赤芍桃仁俏,方中知柏当归合,调补冲任贵合机。
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金。
Ⅱ号莪术三棱加,活血止痛癥瘕消。
大补元煎《景岳全书》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大补元煎景岳方,淮山杜仲熟地黄,固冲汤中用术芪,龙牡芍药茜草施,桂枝茯苓金匮方,桃芍丹皮五药藏,人参当归枸杞子,枣仁甘草共煎尝。
倍子海蛸棕榈炭,崩中漏下总能医。
研粉蜜丸可常服,瘀去癥消体安康。
开郁种玉汤《傅青主女科》固阴煎《景岳全书》胶艾汤《金匮要略》开郁种玉傅氏方,归芍茯苓丹皮藏,固阴煎是景岳方,山药山萸参草商,金匮胶艾四物先,归芍地芎炙草煎,白术香附天花粉,舒肝解郁功效彰。
菟丝熟地远志味,补肾益气服后康。
冲任虚损生崩漏,调经止血病可痊。
止带方《世补斋·不谢方》固本止崩汤《傅青主女科》调肝汤《傅青主女科》止带泽泻猪茯苓,茵陈赤芍丹皮寻,固本止崩熟地黄,参芪归术炮姜匡,调肝汤中山药草,芍萸戟归阿胶找,车前黄柏牛膝栀,清热利湿止带灵。
益气固本并养血,脾虚崩漏服此方。
冲任虚损经量少,补益肝肾功效好。
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固经丸《医学入门》清经散《傅青主女科》少腹逐瘀小茴香,延胡没药归芎姜,固经丸用椿根皮,芩柏龟芍香附依,傅氏女科清经散,芍药丹皮茯苓掺,肉桂蒲黄灵脂芍,治疗经行腹痛强。
滋阴清热起沉疴,崩中漏下此方宜。
蒿地黄柏地骨皮,血热经多功效赞。
艾附暖宫丸《沈氏尊生书》易黄汤《傅青主女科》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艾附暖宫四物配,吴萸续断芪肉桂,易黄汤中芡白果,山药车前黄柏合,清肝止淋用芍归,地丹黄柏阿胶随,温经养血暖子宫,止带调经腹痛退。
带下黄白兼腥臭,清热燥湿脾胃妥。
牛膝黑豆香附枣,养血清肝此方最。
中医妇科学方歌一、月经病1.月经先期.气虚证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升阳举陷功独擅,气虚发热亦堪斟。
肾气虚证:固阴煎景岳书中固阴煎,三补人参远志兼;炙草菟丝五味子,益肾固冲调经先。
1,2血热证阳盛血热症:清经散水火太旺清经散,地骨白芍茯苓丹;熟地青蒿黄柏并,先期量多服之安。
阴虚血热证:两地汤(两地胶芍麦玄参)火旺水亏两地汤,芍药元参生地黄;地骨阿胶麦冬肉,先期量少效非常。
肝郁血热证:丹栀逍遥散逍遥散中归苓芍,柴胡白术加甘草;薄荷生姜加少许,丹栀解郁疗效好。
2.月经后期肾虚证:当归地黄饮景岳当归地黄饮,山萸山药杜仲引;再加牛膝炙甘草,滋肾养血通经灵。
血虚证:大补元煎大补元煎用山药,山萸熟地加枸杞;当归杜仲人参草,滋补肝肾益血气。
血寒症虚寒证:温经汤《金匮要略》温经汤用桂萸芎,归芍丹皮姜夏冬;参草阿胶调气血,暖宫祛瘀在温通。
实寒症: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妇人良方温经汤,川芎牛膝人参当;桂芍莪术丹皮草,温经行滞效力彰。
气滞证:乌药汤乌药汤中当归草,香附木香五药找。
3月经先后无定期肝郁证:逍遥散肾虚证:固阴煎肝郁肾虚:定经汤定经汤用归地芍,菟丝茯苓及山药;柴胡芥穗疏肝气,月经无定期之好。
4月经过多气虚证:举元煎景岳书中举元煎,参芪炙草升术添;升阳举陷摄气血,血崩血脱服之敛。
血热证:保阴煎加地榆、茜草、马齿苋保阴煎中两地芩,柏草芍药续断行;经来量多并烦渴,清热凉血功效灵。
血瘀证:失笑散加益母草、三七、茜草失效蒲黄五灵同,祛瘀止痛建奇功。
5.月经过少肾虚证:归肾丸景岳书中归肾丸,杜仲枸杞菟丝含;三补茯苓当归合,调经益肾治同源。
血虚证:滋血汤滋血汤中含四物,参芪茯苓山药入。
血瘀证:桃红四物汤痰湿证:苍附导痰汤仓附导痰叶氏方,陈苓夏草南星姜;川芎神曲枳壳当,痰浊经闭此方商。
6.经期延长气虚证:举元煎加阿胶、炒艾叶、乌贼骨血热证虚热证:两地汤湿热证:固经丸固经丸用椿根皮,芩柏归芍香附依;滋阴清热起沉疴,崩中漏下此方宜。
一贯煎记忆口诀::当地(一贯)杀狗卖金铃(当归、生地、沙参、枸杞、麦冬、川楝子)。
二至丸:旱莲草女贞子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生姜甘草乌梅
二仙汤:二仙汤将瘾疹医,仙茅巴戟仙灵脾,方中知柏当归合,调补冲任贵合机。
失笑散:失笑灵脂共蒲黄
八正散: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栀滑研,草梢瞿麦灯心草,湿热诸淋宜服煎
八珍汤:地芍归芎参苓术草(四物与四君);再加芪桂即十全
人生养荣汤:十全去川芎,加五味陈皮远志加姜枣四乌贼骨一芦茹丸
大黄牡丹皮汤:大黄牡丹皮桃仁瓜子芒硝桃红四物汤:四物汤+桃仁、红花
大补元煎:大补元煎元气伤,萸肉杜仲入肾阳熟地参草怀山药,当归枸杞生化藏
小蓟饮子:小蓟生地藕蒲黄,滑竹通栀归草香,凉血止血利通淋,焦瘀热血淋康。
小营煎:当归熟地芍药山药枸杞炙甘草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上下相滋汤:熟地山茱萸葳蕤人参元参沙参当归麦冬北五味牛膝车前子
止带方:止带泽泻猪茯苓,茵陈赤芍丹皮寻,车前黄柏牛膝栀,清热利湿止带灵
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疗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癸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乌药汤:乌药香附木香当归甘草(乌药二香当归草)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丹栀逍遥丸(丹皮+栀子+逍遥)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
开郁种玉汤:开郁种玉傅氏方,归芍茯苓丹皮藏,白术香附天花粉,舒肝解郁功效彰
养精种玉汤:养精种玉女科方,归萸芍药熟地黄,血虚不孕经不调,滋肾养血冲任康
王氏清暑益气汤,暑热气津已两伤,洋参麦斛粳米草,翠衣荷连知竹尝。
李东垣清暑益气汤:清暑益气参草芪,当归麦味青陈皮,曲柏葛根苍白术,升麻泽泻姜枣随白虎加人参汤:白虎膏知粳米甘,益气生津人参添
归肾丸:归肾杜仲菟丝杞,苓萸山药归熟地
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甘麦大枣汤:炙甘草大麦甘草
生化汤: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酒炮姜,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温经效亦彰
归脾汤: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平胃散:平胃散内君苍术,厚朴陈草姜枣煮,燥湿运脾又和胃,湿滞脾胃胀满除。
艾附暖宫丸:艾附暖宫四物配,吴萸续断芪肉桂,温经养血暖子宫,止带调经腹痛退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栀黄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贝母花粉兼乳没,穿山角刺酒煎佳
圣愈汤:生地黄熟地黄川芎人参当归身黄芪
左归丸: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右归丸: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
甘露消毒丹: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热流连正治方。
三仁汤: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白通滑竹伦,水用甘澜扬百遍,湿温初起法堪遵。
趣味记忆法:三仁(人)朴(扑)通滑竹夏(下)
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熄复正常当归补血汤:五分黄芪一当归当归生姜羊肉汤:瘦羊肉当归生姜
当归建中汤:当归建中补血虚,小建中加当归齐,不论男女腹中痛,适证应用效神奇。
当归芍药散:当归芍药散川芎,茯苓白术泽泻同,主治妊娠腹痛证,疏理肝脾有奇功。
当归四逆散:当归四逆芍桂枝,细辛甘栆木通施,血虚受寒四末冷,温行经脉最相宜。
阳和汤:阳和汤法解寒凝,贴骨流注鹤膝风,熟地鹿胶姜炭桂,麻黄白芥甘草从。
血府逐瘀汤: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枳壳草赤芍,柴胡芎桔牛犀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身痛逐瘀汤:身痛逐瘀桃归芎,脂艽附羌与地龙;牛膝红花没药草,通络止痛力量雄。
膈下逐瘀汤: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玄胡甘;川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通窍活血汤:通窍全凭好麝香,桃仁大枣与葱姜;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少腹逐瘀汤:少腹逐瘀小茴香;玄胡没药芎归姜;官桂赤芍蒲黄脂,经黯腹痛快煎尝
百合固金汤: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草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导赤散:导赤木通生地黄,草梢煎加竹叶尝,清心利水又养阴,心经火热移小肠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术参,炙草升柴归陈助,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
两地汤:两地汤中地骨皮,生地玄麦阿胶齐,再加白芍滋阴液,虚热内扰服之宜。
苍附导痰汤:苍附导痰叶氏方,陈苓夏草南星姜,燥湿祛痰行气滞,痰浊经闭此方商
寿胎丸:寿胎丸中用菟丝,寄生续断阿胶施,妊娠中期小腹痛,固肾安胎此方咨
完带汤:完带汤中二术陈,人参甘草车前仁,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神
肾气丸:肾气丸补肾阳虚,地黄山药及茱萸;苓泽丹皮合桂附,水中生火在温煦
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知母、黄柏
参附汤:参附汤=参、附+姜、枣
参苏饮:参苏饮内陈皮草,枳壳前胡半夏从;葛根木香桔梗茯,气虚感寒最宜用
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扁豆陈,莲草山药沙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固阴煎:固阴煎是景岳方,山药山萸参草商,菟丝熟地远志味,补肾益气服后康
固本止崩汤:固本止崩熟地黄,参芪归术炮姜匡,益气固本并养血,脾虚崩漏服此方。
固经丸:固经丸用椿根皮,芩柏龟芍香附依,滋阴清热起沉疴,崩中漏下此方宜
定经汤:傅氏女科定经汤,淮山地芍当归放,柴苓荆芥菟丝子,调补肝肾效力彰。
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仲景剂,温阳化引又健脾,中阳不足饮停胃,胸胁支满悸眩施易黄汤:易黄汤中芡白果,山药车前黄柏合,带下黄白兼腥臭,清热燥湿脾胃妥
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艽防辛,芎芍归地桂苓均,杜仲牛犀人参草,顽痹风寒湿是因
济生肾气丸:六味地黄丸+车前、牛膝
保阴煎:保阴二地芩柏草,山药续断与芍药
胎元饮:景岳全书胎元饮,八珍去芎与茯苓,加入陈皮杜仲炭,补血益气安胎灵
举元煎:举元煎内用参芪,白术升麻炙草宜
香棱丸:香棱丸中用青皮,丁茴木香莪术宜,再入枳壳川楝子,行气导滞痞块移
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硝黄草,少佐桂枝温通妙,下焦蓄血小腹胀,泻热破瘀微利效
桂枝茯苓丸:金匮桂枝茯苓丸,芍药桃红共粉丹;等分为末蜜丸服,活血化瘀症块散。
桂枝汤: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胶艾汤:金匮胶艾四物先,归芍地芎炙草煎,冲任虚损生崩漏,调经止血病可痊
逐瘀止崩汤:归芎七没五灵脂,丹皮丹参炒艾叶,阿胶龙牡乌贼骨
逐瘀止血汤:生地、大黄、赤芍、丹皮、归尾、枳壳、桃仁、龟板
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凉膈散: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竹叶蜜煎疗膈上,中焦燥实服之消
真武汤:真武苓术附芍姜,温阳利水壮肾阳,脾肾阳虚水气停,腹痛悸眩瞤惕恙。
泰山磐石散:珍去茯苓加黄芪、续断、黄芩、砂仁、糯米
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大枣与生姜,益气温经和营卫,血痹风痹攻效良
黄芪建中汤:黄芪建中补中虚,小建中汤加黄芪,能治虚劳里急病,益气固表最有力。
清营汤: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燥渴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清肝止淋汤:清肝止淋用芍归,地丹黄柏阿胶随,牛膝黑豆香附枣,养血清肝此方最
清经散:傅氏女科清经散,芍药丹皮茯苓掺,蒿地黄柏地骨皮,血热经多功效赞
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柑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理冲汤:理中汤内用参芪,山药二术知母宜。
花粉三棱内金共,消癥散瘕自可治。
羚角钩藤汤:羚角钩藤菊花桑,地芍贝茹附草襄,凉肝熄风又养阴,肝热生风急煎尝。
温经汤(金贵要略)温经汤用桂萸芎,归芍丹皮姜夏冬,参草阿胶调气血,暖宫祛瘀在温通温经汤(妇人大全)妇人良方温经汤,川芎牛膝人参当,桂芍莪术丹皮草,温经行带效力彰
痛泻药方:痛泻要方用陈皮,朮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实脾
毓麟珠:毓麟珠中八珍汤,杜仲川椒菟鹿霜,温肾养肝调冲任,经乱无胎此方商增液汤:增液汤用玄地冬,滋阴润燥有殊功;热病津枯肠燥结,增水行船便自通。
桔皮竹茹汤:橘皮竹茹汤人参,甘草大枣与生姜,脾胃气虚夹热哕,补虚和胃逆能降。
四神丸:四神故纸与吴萸,肉蔻五味四般齐,大枣生姜共煎合,五更肾泻最相宜
二妙、三妙、四妙丸:二妙散中苍柏兼,若云三妙牛膝添,四妙再加薏苡仁,湿热下注痿痹痊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益肾肝,茱薯丹泽地苓专
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芍药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解郁行气滞,胁肋疼痛自能除。
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气滞疏,苓姜苏叶同辅助,加枣同煎名四七,痰涎结聚服之瘥。
活络效灵丹:当归、丹参、乳香、没药
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栀杜寄生膝与苓,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晕与耳鸣。
越鞠丸: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火食湿困,芎苍香附栀子曲,气畅郁舒痛闷伸。
五子衍宗丸: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