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感恩节教案《感恩》
- 格式:docx
- 大小:25.74 KB
- 文档页数:9
小班感恩节教案(通用7篇)小班感恩节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感恩节教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感恩节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感恩节的由来,及其习俗,理解其意义,懂得感谢、尊重他人2、通过观看幼儿园各部门老师的工作,让幼儿了解老师辛苦的劳动使我们更加健康地成长,体会成人的辛苦。
3、通过给老师们送感恩卡,表演节目,说一句感谢的话。
4、培养幼儿尊重劳动,懂得感恩的情感。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幼儿学说一些感恩的话语小朋友们亲手制作的感恩贺卡活动流程一、感知感恩节(集中)1、老师介绍感恩节的由来。
2、集体唱歌曲并表演手语《感恩的心》3、各班表演节目(1)中一班歌曲《丫丫》(2)中二班摘果子舞4、交流::我的感恩卡是怎么制成的,有些什么图案表达怎样的感恩之心。
二、表达感恩情(1)保健老师校车老师财务老师进场,幼儿主动用语言表达、赠送感恩卡。
(2)走出教室,主动用语言表达、赠送感恩卡向为小朋友健康成长,每天辛勤工作的人——幼儿园的老师表达谢意。
全体幼儿分成六组,每组各有一个老师带领,向幼儿园各岗位的教职工赠送感恩卡,说一句“爱你、感谢你”之类的话。
中一班:第一组慰问感谢托班老师。
第二组慰问感谢小班老师。
第三组慰问感谢大班老师。
中二班第四组慰问感谢厨房老师第五组慰问感谢办公室的各位老师第六组慰问感谢钢琴老师活动延伸、反思今年的感恩节活动,一个年级组为单位。
我们中班班积极筹划准备。
感恩节这周对幼儿进行感恩的教育:讲感恩节的来历、唱《感恩的心》歌曲及手语表演、对父母说一句感恩的话或一个吻等。
努力营造“感恩”的良好气氛。
在园活动当天,中班组幼儿齐聚一堂并邀请保健老师、财务老师、校车老师等活动,唱歌、跳舞、送感恩卡等活动热烈,孩子潜移默化地受教育,受鼓舞。
小班感恩的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感恩”章节,详细内容涉及:感恩的意义、感恩的方式、感恩的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感恩的含义,学会表达感恩之情。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感恩之情,并付诸实践。
重点:理解感恩的意义,培养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感恩主题挂图、故事书、卡片、感恩歌曲CD。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幅挂图,上面有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家里的相似情景,让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 例题讲解(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感恩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感恩的意义。
(2)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是如何表达感恩的,让幼儿学会感恩的方式。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画纸和彩笔制作一张感恩卡片,送给家人或朋友。
(2)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感恩的场景,让幼儿亲身体验感恩。
六、板书设计1. 感恩的意义2. 感恩的方式3. 感恩的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张感恩卡片,写上自己对家人或朋友的感恩之情。
答案示例:亲爱的妈妈,感谢您每天给我做好吃的饭菜,我会努力学习,长大后回报您。
2. 作业题目:分享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感恩故事。
答案示例:有一天,我在幼儿园摔倒了,老师立刻把我扶起来,还帮我擦药。
我很感谢老师对我的关心和照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在本次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关注每个幼儿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对感恩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4.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和实际操作。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践性。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感恩之情,并付诸实践。
幼儿园小班感恩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感恩的心》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感恩的定义、感恩的重要性、身边的感恩事迹、如何表达感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感恩事迹,学会感恩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感恩的重要性,并将其付诸实践。
重点:感恩的定义、感恩的表达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感恩主题的故事书、图片、卡片。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感恩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感恩行为,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感恩事迹。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教师向学生解释感恩的定义,阐述感恩的重要性。
(2)教师展示图片和卡片,引导学生学习感恩的表达方式。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关于感恩的例题,如:“小兔子如何向妈妈表达感恩?”引导学生分析并回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感恩主题,讨论如何表达感恩,然后进行角色扮演。
六、板书设计1. 感恩的定义2. 感恩的重要性3. 感恩的表达方式4.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记录本周内身边的感恩事迹,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感恩。
答案示例:我帮妈妈整理房间,妈妈说我是个懂事的孩子,我很开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图片、例题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感恩的含义和重要性。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恩实践,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感恩的重要性,并将其付诸实践。
2. 教学重点:感恩的定义、感恩的表达方式。
3.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情景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 作业设计:作业要具有实际操作性和指导性,能引导学生将感恩付诸实践。
一、教学难点解析1. 让学生体会到感恩的重要性教师应通过生动的故事、身边的例子以及互动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感恩的力量。
感恩小班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感恩教育》教材第三单元“身边的人和事”,具体内容为第一课“感恩父母”。
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父母养育之恩,培养他们热爱父母、尊敬父母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艰辛付出,认识到要感恩父母。
2.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父母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艰辛付出,学会感恩。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卡片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父母关爱孩子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伟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展示PPT,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艰辛付出。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引导他们学会感恩。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如写信、做家务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感恩父母2. 内容:(1)父母的艰辛付出(2)学会感恩(3)表达感激之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答案示例:亲爱的爸爸妈妈: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关爱和照顾,是你们陪伴我成长,让我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在此,我想对你们说一声:“谢谢!”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回报你们的养育之恩。
爱你们的:X2. 课后实践: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洗碗、拖地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自己在教育学生感恩方面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父母的付出,学会珍惜和感恩,将感恩之心传递给身边的人。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感恩小班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感恩的心》教材第二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感恩的意义与价值”展开,重点讲解如何从生活中小事做起,培养感恩的心态,以及如何将感恩转化为实际行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感恩的意义,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小事做起的感恩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3. 引导学生将感恩转化为实际行动,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将感恩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感恩的意义,培养感恩的心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感恩故事,引发学生对感恩的思考。
2. 新课内容:(1)讲解感恩的意义与价值。
(2)分析生活中如何培养感恩的心态。
(3)探讨如何将感恩转化为实际行动。
3. 例题讲解:(1)讲解一个关于感恩的典型例题。
(2)引导学生分析例题中的人物是如何表达感恩的。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值得感恩的人和事。
(2)小组讨论,如何将感恩转化为实际行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感恩的心2. 板书内容:(1)感恩的意义与价值(2)培养感恩心态的方法(3)将感恩转化为实际行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感恩的短文。
(2)列举3个你感恩的人和事,并说明原因。
2. 答案:(1)略(2)示例:① 感恩父母,因为他们给予了我生命和关爱。
② 感恩老师,因为他们教会了我知识和人生道理。
③ 感恩朋友,因为他们陪伴我成长,给予我支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感恩的意义,培养感恩心态。
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感恩落实在行动上,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2. 拓展延伸:(1)组织一次“感恩行动”主题活动,让学生将感恩付诸实践。
(2)开展“感恩的心”征文活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幼儿园小班感恩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感恩教材第四章《关爱身边的人》,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家人的辛苦付出,学习感恩父母、长辈,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家人的辛苦,学会感恩。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尊重长辈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家人的辛苦,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提高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故事书。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家人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家人的特点。
邀请幼儿分享家人关爱自己的事情,引发幼儿对家人的感恩之情。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故事《妈妈辛苦的一天》,引导幼儿关注妈妈的辛苦付出。
针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家人的辛苦,培养感恩意识。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家人的形象,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画作,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家人的感恩之情。
4. 感恩实践活动(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给家人送祝福”的活动,让幼儿用贴纸制作贺卡,写下对家人的祝福。
鼓励幼儿将贺卡带回家,亲手交给家人,表达感恩之情。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关爱家人,表达感恩之情。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关爱家人,学会感恩2. 内容:家人的辛苦付出感恩父母、长辈关爱他人,尊重长辈表达感谢的方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给家人画一幅画,并写下对家人的感谢。
2. 答案示例:画:幼儿画出自己和家人的形象,周围可以点缀一些象征家庭的元素,如爱心、房子等。
文字:感谢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爱你们!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实践和分享,让幼儿了解到家人的辛苦付出,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感恩之情,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幼儿园小班感恩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感恩的心》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感恩的认识、感恩的表达、感恩的行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感恩的含义,培养他们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情感。
2. 通过实践活动,使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让他们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感恩的意义,学会表达感恩之情。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感恩主题的故事书、图片、卡片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感恩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关爱与帮助,让幼儿初步感受感恩的意义。
2. 例题讲解:a. 请幼儿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受到的帮助和关爱。
b.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应该怎样表达对这些帮助和关爱的感激之情呢?3. 随堂练习:a. 教师给出一些情境,让幼儿设想自己是如何表达感恩之情的。
b. 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4. 教师点评:针对幼儿的回答和讨论,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感恩的心》2. 内容:a. 感恩的认识:关爱他人、尊重他人b. 感恩的表达:谢谢、拥抱、送礼物等c. 感恩的行动: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珍惜物品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感恩2. 答案要求:幼儿通过画笔和彩泥,描绘出自己对感恩的理解和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感恩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以便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a. 开展“感恩行动月”,鼓励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实践感恩行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故事选择和引导方式3. 例题讲解中幼儿的参与度和教师的引导技巧4.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5. 板书设计的简洁与直观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要求的明确性7. 课后反思的内容和拓展延伸的可行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应放在让幼儿理解感恩的意义,学会表达感恩之情。
《感恩节》小班教案《感恩节》小班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感恩节》小班教案(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感恩节》小班教案1活动目标:1. 了解感恩节的由来和习俗。
2. 通过宝宝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故事,让宝贝们知道要感恩父母。
3. 通过宝宝们在学校的各种活动和课程,让宝贝们知道要感恩老师。
活动过程:1.家长: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张瀚文的妈妈,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个节日-感恩节。
观看PPT课件,根据PPT中的图片,给孩子们讲解感恩节的由来,让孩子们认识感恩节会吃的食物。
2. 了解完感恩节的由来和习俗后,给宝宝们讲他们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故事,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成长历程,引出小朋友们要感恩自己的爸爸妈妈。
3. 接下来讲他们在学校的点点滴滴,让他们知道在小一班这个大家庭里老师对他们的付出,引出小朋友要感恩自己的老师。
4.你准备好感恩了吗?《感恩节》小班教案2教学目标:1、促进家庭和睦,完善人际关系。
2、了解爱妈妈,爱长辈的美好情操。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内容并了解感恩妈妈的爱活动准备:小动物头饰、音乐CD。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音乐响起)教师讲故事《小乌鸦爱妈妈》二、基本部分:1、有感情的复述故事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含义。
]2、启发提问提问:故事里面都有谁?幼儿:小乌鸦、乌鸦妈妈、小燕子、小喜鹊。
提问:乌鸦妈妈为什么不自己捉虫子吃?小燕子和小喜鹊说什么了?幼儿:乌鸦妈妈因为生小乌鸦得病了。
小燕子和小喜鹊说乌鸦妈妈懒。
提问:那你们觉得乌鸦妈妈懒吗?幼儿:不懒。
提问:小燕子和小喜鹊最后知道事情的真相了吗?小乌鸦是个好孩子吗?幼儿:知道了。
小乌鸦是个好孩子,他爱妈妈。
引导幼儿大胆发言,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三、和幼儿讨论‘我的妈妈’四、结束部分(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总结长辈对我们的爱)孩子们是妈妈将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是妈妈和爸爸给了我们美丽的'衣服和好吃的饭菜。
幼儿园小班感恩节教案(精选5篇)幼儿园小班感恩节教案(精选5篇)幼儿园小班感恩节教案1设计思路。
爱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祖国的传统美德。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
今天的父母已经把所有的努力都献给了爱和照顾孩子。
久而久之,孩子觉得这种爱是理所当然的事。
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我设计了这个“我爱你”的活动。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表达的爱,并尝试通过语言和行为的方式大胆表达。
2.体验爱与被爱的快乐。
3.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活动准备。
1.父母给孩子的信,制作的相册,给孩子的单词(录音)课件。
2.爱卡和蜡笔。
活动流程。
1.欣赏故事,导入活动。
(1)我们班那么多好朋友,相亲相爱,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
小獾的家也是一个幸福温暖的家。
听听小獾在说什么。
上面写了什么?他们会有什么感受?老师:小獾说他的爱。
你有多爱你的爸爸妈妈?少年:给妈妈带水,给爸爸妈妈捶背扫地。
老师总结:文明爱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大声说,怎么爱?第二,听信,爸爸妈妈对朋友的爱。
老师:你们都很爱父母,父母更爱孩子。
听着,他们在说什么?(1)教师读信。
老师:听完有什么感受?杨:你应该爱你的爸爸妈妈。
老师总结:我们可以通过书信来传递我们的爱。
(2)看“相册”老师:从这些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爸爸妈妈爱我们。
我们一起看一个爱情相册吧。
请每个孩子说出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总结:专辑可以离开我们的爱。
(3)听录音。
猜猜爸爸妈妈有多爱你,亲爱的孩子,猜猜我有多爱你,山有多高,海有多深,我有多爱你,天有多大。
老师总结:每个人都有父母。
他们每天都在为我们忙碌。
真的很难。
我们要好好报答父母。
第三,你对爸爸妈妈的爱。
(1)看视频。
问题:你看到的孩子是怎么爱父母的?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爱父母的?(2)画爱情卡。
我们在许多方面爱爸爸妈妈。
为了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我们把我们的愿望画在一张爱情卡片上,并把它们送给爸爸妈妈。
活动扩展。
把你的爱卡送给爸爸妈妈。
感恩节小班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1. 感恩节的起源和意义;2. 感恩节的相关习俗,如制作火鸡、感恩节卡片等;3. 感恩节实践活动:制作感恩节手工艺品、分享感恩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感恩节的起源和意义,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2. 通过制作手工艺品和分享感恩故事,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3. 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相互关爱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感恩节的含义,并学会表达感恩之情;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感恩节主题图片、故事书、手工艺品制作材料;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感恩节主题图片,引发幼儿对感恩节的兴趣,引导他们讨论感恩节的起源和意义;2. 新课导入:讲述感恩节的相关习俗,如制作火鸡、感恩节卡片等;3. 实践活动:带领幼儿制作手工艺品,如感恩节卡片、火鸡等;4. 例题讲解:分享感恩故事,引导幼儿学会表达感恩之情;5. 随堂练习:让幼儿互相分享自己制作的感恩节手工艺品,并讲述自己的感恩故事;六、板书设计1. 感恩节2. 内容:(1)感恩节的起源和意义;(2)感恩节习俗:制作火鸡、感恩节卡片等;(3)实践活动:制作手工艺品、分享感恩故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张感恩节卡片,写上自己对家人、朋友或老师的感恩之情。
2. 答案示例:亲爱的妈妈,感谢您一直以来的关爱和照顾,祝您感恩节快乐!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开展感恩活动,如为家人做一件小事、说一句感谢的话等,将感恩意识融入日常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感恩节的含义,并学会表达感恩之情;2. 实践活动:带领幼儿制作手工艺品,如感恩节卡片、火鸡等;3. 例题讲解:分享感恩故事,引导幼儿学会表达感恩之情;4. 作业设计:确保作业能够有效引导幼儿表达感恩之情;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观察幼儿的表现,确保感恩意识能够延伸至家庭生活。
感恩小班教案(通用5篇)感恩小班教案(通用5篇)《感恩》主题让小班幼儿学会感谢、珍惜和感恩,众所周知,优秀的教案设计可以让学生学习氛围提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恩小班教案(通用5篇),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感恩小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视觉教材,让孩子们说出图中所表现出的美德。
2、通过视觉教材帮助孩子们理解所学的美德。
活动准备:可视教具和支架、可视教具PPT美德名称展示卡片、《感恩》故事、歌曲《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一、问候孩子们,唱美德主题歌。
小朋友们下午好,欢迎大家来上美德课,让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唱响美德主题歌。
二、介绍主题:《感恩》邀请孩子们一起读出主题。
三、展示可视教具(PPT),邀请孩子们分享对感恩的理解。
1、展示卡片时让每个孩子都看清楚。
2、按顺序引导孩子说出图片上是怎样表现出这个美德的。
3、如果孩子说错了,不给予否定,继续引导,适当时给予提示。
教师小结:感恩就是感谢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并照顾我们、感谢我们身体的感官去感受这个世界、感谢生命的必需物(阳光、空气、水)。
舒适和困难都是一种祝福,如果我们克服了困难,他会引领我们成长和幸福。
感恩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和平。
四、提出对话中的问题并鼓励孩子们分享他们的理解。
(如果孩子们回答的不够充分,给出相关答案)如果:——没有空气呼吸?——没有饮用和清洁用的干净水?——当我们出生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照顾我们?——没有阳光照射在所有成长的生物上?我们是否可以感谢我们所拥有的:——眼睛可以?(看)。
耳朵可以?(听)。
嘴巴用来?(说话和吃东西)。
鼻子可以/(闻)。
手指和手可以?(触摸和拿东西)。
腿和脚可以?(走和跑)。
大脑可以?(思考)。
还有什么其他的是我们应该感恩的?通过以上对话问题掌握美德新技能:认识到给予我们的所有礼物。
对这些被给予我们的礼物要表现出感恩的心情。
五、讲感恩故事《一束野花》。
讲完故事后提问:这个故事是怎样表现出感恩这个美德的?六、在歌曲《感恩的心》中结束课程。
《感恩节》幼儿园小班教案(通用6篇)《感恩节》幼儿园小班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感恩节》幼儿园小班教案(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恩节》幼儿园小班教案1活动意图: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感恩节,虽然这是一个西方的节日,但是这两年在中国的火热程度也是愈演愈烈了。
这是由于西方感恩节的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共同之处,加之新世纪东西方文化的互通加速。
感恩节是一项愉快的庆祝活动,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日子,是重叙友情的时刻。
在那一天,就是单身一人也总是被邀请到别人的家里,同大家一起分享感恩的欢乐,这正是感恩节的意义所在。
在幼儿园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感恩的精神,鼓励孩子发现身边的感动,培养孩子懂得感恩的精神,树立孩子感恩、回报、奉献的意识。
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感恩父母,感恩一切关心和帮助自己的人!用一颗感恩的心面对未来的生活!活动过程:1、感知感恩节,老师介绍感恩节的由来。
(1)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
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美国各州临时决定。
直到美国独立后的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
194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
感恩节假期一般会从星期四持续到星期天。
(2)感恩节的习俗:在美国和加拿大,感恩节是一个非常盛大的节日,在风俗习惯上,食俗有:吃烤火鸡、南瓜饼红莓苔子果酱、甜山芋、玉蜀黍;活动有:玩蔓越桔竞赛、玉米游戏、南瓜赛跑;举行化装、戏剧表演或体育比赛等集体活动,并有相应的假期2天,在远方的人们都会回家与亲人团聚。
现在还形成了豁免火鸡、黑色星期五购物等习惯。
感恩节的晚宴是美国人一年中很重视的一餐。
这一餐的食物非常之丰富。
在餐桌上,火鸡和南瓜饼都是必备的。
(3)制作南瓜饼:为幼儿准备超轻粘土让幼儿制作南瓜饼。
2024年感恩节小班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感恩节”主题活动。
主要章节包括:“感恩节的由来”、“感谢身边的人”、“表达感恩的方式”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感恩节的来历,知道感恩节是一个表达感谢的日子。
2. 学会感谢身边的人,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通过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提高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感恩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感恩节的含义,学会感谢他人,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感恩节主题挂图、故事卡片、音乐播放设备。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关爱和帮助。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表达对这些关爱和帮助的感激之情。
2. 新课导入(1)出示感恩节挂图,讲述感恩节的由来。
(2)讲解感谢身边的人的意义,引导幼儿学会关爱他人。
3. 例题讲解(1)出示故事卡片,讲述一个关于感恩的小故事。
(2)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是如何表达感恩的。
4. 随堂练习(1)组织幼儿制作感恩卡片,送给身边的人。
(2)引导幼儿用绘画、剪贴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感恩卡片。
(2)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感恩之情。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感恩节2. 板书内容:感恩节的由来感谢身边的人表达感恩的方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感恩卡片,送给家人或朋友。
2. 答案:感恩卡片制作方法:1. 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材料。
2. 在卡片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或剪贴彩纸。
3. 写上感谢的话语,如:“谢谢爸爸妈妈的照顾”、“谢谢老师的教导”等。
4. 把卡片送给家人或朋友,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感恩节的含义,学会感谢他人,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幼儿园小班感恩节教案《感恩》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感恩节的由来和意义,知道感恩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表达感恩之情的能力,学会用行动去感恩。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激发他们的感恩之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感恩节的由来和意义,培养他们的感恩之情。
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行动去感恩,表达自己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准备:1. 课件:感恩节的由来和意义的图片、视频等。
2. 教具:感恩卡片、感恩之花等。
3. 环境准备:营造温馨、感恩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感恩节的由来和意义,引导幼儿了解感恩的重要性。
2. 主题活动一:制作感恩卡片。
让幼儿亲手制作感恩卡片,写上自己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
3. 主题活动二:感恩之花。
让幼儿亲手制作一朵感恩之花,表达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
4. 主题活动三:感恩行动。
让幼儿用实际行动去感恩,如为身边的人倒杯水、帮忙做家务等。
5. 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感恩的经历,引导他们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五、作业:1. 回家后,让幼儿向家人分享自己在幼儿园学到的感恩知识。
2. 家长协助幼儿用实际行动去感恩,记录在感恩日记中。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感恩卡片和感恩之花时的参与度和认真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感恩行动中的表现,是否能够主动关心身边的人。
3. 搜集家长反馈的幼儿回家后的感恩表现,了解其在家庭中的实践情况。
七、教学拓展:1. 开展感恩主题的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并共同探讨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2. 组织感恩社区活动,让幼儿参与到社区服务中,体验助人为乐的情感。
八、教学反馈:1.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感恩表现,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2. 根据家长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更贴近幼儿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九、教学资源:1. 感恩节相关的故事书籍,供幼儿阅读和分享。
《感恩节》小班教案(精选4篇)《感恩节》小班教案篇一一、活动的过程。
1.引导幼儿了解感谢节的由来,西方国家在感谢节日有什么习惯2.通过这次感谢节活动,幼儿理解感谢的意思,理解感谢、关心和尊重他人3.幼儿在教室里,积极找到帮助自己的老师和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感谢。
4.幼儿明白自己的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和辛苦,明白父母的爱是伟大和无私的,大声地说出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谢。
二、准备活动。
1.各班教室内的感恩节环境布局。
2.准备感恩节活动的相关工具。
3.幼儿准备煮好的鸡蛋,感谢当天带来,在煮好的鸡蛋上写上婴儿的名字。
4.感谢节礼物,活动结束后,各班教师有序分发。
5.感恩节水果,制作感恩节水果沙拉。
三、活动的过程。
1.教师组织家长和幼儿有序地坐着,在班级教室朗读感谢之心。
2.教师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用手语唱歌《感谢之心》,唱歌后采访个别家长说感谢之心。
3.家长和幼儿一起做感恩节的手工爱树。
4.感恩节游园活动,参加感恩节宴会。
(1)教师在教室内准备感恩节活动做水果沙拉的水果(苹果、香蕉、橘子和提子),教师带领家长和幼儿一起做水果沙拉(2)在宴会上,也可以准备小吃,供家长和幼儿吃。
5.家长和幼儿一起吃自己做的水果沙拉。
6.活动结束后,家长和幼儿回班老师那里收到感谢节的礼物。
小班感恩节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
2、使幼儿从小有关爱老人、敬老爱老的美好情感。
3、能做力所能及的事,表达对老人的爱。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5、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1、幼儿准备:提前了解重阳节;节目准备;幼儿手工。
2、课件PPT(收集每位幼儿家里一位老人的照片)。
3、水果、重阳糕、护手霜。
4、邀请每位幼儿家里来一位老人参加活动。
具体活动方案及流程前期:一、说说重阳节。
1、与幼儿谈话,重阳节是什么时候?谁的节日?2、播放视频,了解重阳节的习俗。
二、感恩重阳节。
幼儿园小班感恩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感恩主题教育活动,涉及教材《幼儿感恩教育》的第二章节“感谢身边的人”,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认识到家人、老师、同伴对自己的帮助和关爱,学会表达感谢;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帮助他人,传递感恩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感恩的意义,认识到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
2. 培养幼儿学会表达感谢,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人。
3. 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感谢,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人。
重点:引导幼儿认识到家人、老师、同伴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培养感恩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感恩主题图片、故事书、卡片、贴纸。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感恩主题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中的故事,让幼儿体会到家人、老师、同伴的关爱。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感恩的小故事,引导幼儿学会表达感谢,如:“谢谢妈妈给我做好吃的饭菜”、“谢谢老师教我们唱歌跳舞”。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卡片和贴纸,让幼儿在卡片上写下或画出想感谢的人,然后贴在黑板上,共同分享。
4. 团队合作游戏(15分钟)教师组织“传递感恩”的游戏,让幼儿分成小组,通过互相帮助完成任务,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感谢身边的人2. 板书内容:感恩的意义学会表达感谢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人团队合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想感谢的人,并写上一句感谢的话。
2. 答案示例:画出妈妈,写上:“谢谢妈妈照顾我,我爱你!”画出老师,写上:“谢谢老师教我们唱歌跳舞,你辛苦了!”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共同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环境创设:在教室设置“感恩墙”,鼓励幼儿随时记录想感谢的人和事。
主题活动:组织“感恩周”活动,让幼儿通过实际行动表达感谢,如为家人做一件小事、为老师制作贺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