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11
四年级把事情写清楚的四种方法
1.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在叙述一件事情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组织内容,让读者
能够清晰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例如,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者逻辑顺序来写作。
2.把事情写具体:在描述事情时,需要尽可能地具体、生动地描绘出事件的细节,让
读者能够感受到当时的场景和氛围。
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环境等来实现。
3.围绕一个意思写:在写一篇文章时,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所有的内容都应
该围绕这个中心思想来展开。
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意图。
4.写出自己的感受:在描述事情时,可以适当地加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样可以让
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和意义。
同时,也可以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怎样将作文的内容写具体怎样将作文的内容写具体1、将事件发展过程中重要人物的言行描写具体事情是人做的,因此,要想写好事件的经过,就要抓住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人物行为来写,需要写清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的具体表现。
不但要告诉别人他做了,说了什么,还应该写出人物在当时情况下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表情怎么样,心理怎么想的。
把人物的表现具体写出来,事情的“经过”部分也就具体而且生动、形象了。
例如董云菲写得《身边的感动》中写的一段情节:当天下午,我们学校因为修水管,所有饮水机都停用了,就连晚上我们女生宿舍浴室的水也都是冰凉冰凉的。
临睡前,我们只好用凉水冲了脚。
但就在这时,看见班主任李老师气喘吁吁地跑到我们女生宿舍,满脸焦急地问:“你们是不是用凉水洗脚了?”我们满不在乎地回答:“对呀?怎么了?”李老师更着急了,“女孩子用凉水洗脚容易得病!快!拿着盆跟我来!”我们“啊?”了一声,很不情愿地拿着盆走下楼。
可一下楼,我们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一楼门口放着几盆热气腾腾的水。
咦,哪里来的热水?“男生宿舍浴室的水可能没受修水管的影响,还有热水,”李老师解释说。
这时,就看见一个个被水淋湿的身影从男生宿舍楼里向我们女生宿舍跑来。
啊,那不是我们班的小梁、小金、小郑…。
吗!他们每人手中端着一盆热水,在雨中奔跑。
他们用自己的身体挡住盆,尽量不让雨水进到热水里。
当他们把一盆盆热水摆在我们的面前时,雨水已经浸透了他们的衣衫,每个人头上还往下滴着水珠,可他们却毫无怨言。
看着他们在雨中为我们跑前跑后的身影,用着他们端来的热水,我们的脚不仅是暖的,心更是温暖的。
里面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
2、运用描写再现故事发生的情形具体描写出当时的环境场面、故事情节,写出人物的具体行为,选择细枝末节进行生动形象地描写,这样,通过描写再现故事的情形,使读者如历其事,如临其境。
在描写的时候,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
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
怎样把文章写具体一篇文章打动人的往往是细节,只有把重点部分写详细、写具体了,让读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并产生共鸣,受到感染。
怎样才能克服写得空洞、笼统的毛病,把作文写得具体生动呢?一、多问“怎样”或“什么”1、把一句简单的话写具体:比如:狗儿跑了如何把它写具体呢?方法是:多问“怎样”或“什么”!狗儿为什么要跑?(看见了蝴蝶)这是一条怎样的狗儿?(小花狗)它是怎样跑的?(箭一般地追了过去)它从哪儿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从我身边追到草丛中去了)好,我们来把这句话写具体:小花狗看见了前面的草丛中有一只黄色的蝴蝶,它箭一般地从我身边追了过去。
下面是几句不具体的话,请你想像话中的情景,然后用多问“怎样”或“什么”的方法,根据想像的内容把话写具体。
1、如果加上的词语是表示时间、地点、属于、数量、形状、颜色的,句子的以上就会更加具体。
2、如果加上的词是形象化、有感情的,句子就不但具体,而且生动、优美蝉儿叫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讲了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是多问“怎样”或“什么”,然后在句子中加进一些词语。
怎样加呢?第一种,在名词前面家“……的”巧计:的→(联想)白药→吃白药的是人→人是名词→名词前面用“……的”什么叫名词?表示事物的词叫名词如:一张脸一只麻雀一棵白桦树数量词名词数量词名词数量词名词在名词前面用问“怎样”的方法,加进适当的修饰成分,可以把话写具体:例1、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
怎样的?名词第二种,在动词前面加“……地”什么叫动词?表示动作的词叫动词。
巧计:地→联想土地→在土地上劳动必定要动→动词→动词前面用“……地”在动词前面用问“怎样”的方法,加进恰当的修饰成分,也可以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生动。
例1、她害怕了,(呜呜地)哭起来。
怎样才可以让作文写具体学生都怕写作文,为什么,因为无事可写?不是,生活中处处有可写的事情,那究竟是为什么?是因为写一件事情,却怎么也写不长。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怎样才可以让作文写具体。
让作文写具体的三个小妙招(一)添枝加叶,让你的句子长起来。
例子:1、老师穿礼服。
改: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
(都德《最后一课》)第一句只有主干,干巴巴的,没有一点味道。
第二句,就把韩麦尔先生不寻常的打扮和不寻常的态度表现了出来。
2、她不打骂我们。
有一次,她的教鞭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敲在石板边上。
改: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
(魏巍《我的老师》) “从来”表现老师热爱学生始终如一。
“仅仅”,表明不是从很多事情中举出的一个例子。
好像说明老师只是做个样子,并不是真得要打。
(二)扩展情节,让作文内容丰富起来“有一次,我在教室里做作业。
做着,做着,遇到了一道难题。
我做不下去了,这时我的同学就耐心地帮助我。
最后,我把那道题给做了出来。
” (64字)(1)师生点评:太笼统,不具体,缺少过程,没有让人如闻如见之感。
(2)学生尝试多问几个“怎样”:碰到的是一道怎样的难题?——我是怎样对待这道题目的?——难题做不出,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同桌是怎样帮助我的?——他对我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耐心指导我的?——我是怎样开窍的?等等。
(3)通过一系列的自问,可以唤起作者对当时生活情景的回忆,从而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
让学生把这情节给写下来,然后交流。
参考例文:当我做到第三道应用题时,我想了好久,就是不知道该怎样做。
我把题目看了一遍又一遍,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发苦想了,可不知怎地,脑子里就像打了死结似的,一点也想不出来。
眼看天色一点点暗了下来,我心里急得火烧火燎的,这么晚回去,妈妈一定又要追根问底了。
唉!这时,同学王明见我正对着作业体子发愣,就走了过来,轻轻地问:“你哪道题不会做?”我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就用手指着那道令人讨厌的难题,无可奈何地说:“喏!”他仔细地看了那道题目,默默地想了一会儿,然后又轻轻地问我:“这道题要我们求什么?”我望着他的脸,摇了摇头。
怎样把文章写具体、生动[老师告诉你]一篇文章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要看你是否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这也是我们大多数同学觉得比较困难的地方。
怎么把文章写具体、生动呢?这里给同学们介绍几种方法。
1.学会进行细节描写。
什么叫细节?细节就是指事情发展的过程中细小的情节,或者对人物外貌、行动的细致刻画,对事物特点的细致介绍。
什么叫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对文中的细节部分进行必要的描写。
细节描写的特点是细致入微,淋漓尽致。
对事物的特点或事情的经过进行细节描写能使文章中心更加鲜明、突出,给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判断一段文章是细节描写还是不必要的啰嗦,其首要标准就是看这段文字是否能有效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是否有利于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
所以,我们在写文章地要将最能突出、表现中心的部分写充分,写具体。
请看下面一段文字: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着光秃秃的树干坐着。
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
忽然他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
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
他的眼睛湿润了。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从这段感人肺腑的具体、细致的描述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军需处长的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感受到将军对这牺牲的军需处长的无限敬意和深切关怀。
这种情,完全渗透于对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及语言的细节描写之中。
作文表达具体怎么写《如何写出表达具体的作文》在写作中,表达具体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它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想要传达的意思,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那么,究竟该如何做到表达具体呢?要善于运用细节描写。
细节犹如文章的点睛之笔,能够让事物或场景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比如描写一个人的外貌,可以不仅仅说他长得高,还可以具体描述他的身高是多少,身材是怎样的,脸上有哪些特征,眼睛是什么样的眼神等。
描写一个事件的过程,也可以详细描述其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变化,这样读者就能如同亲身经历一般感受到当时的情景。
要多使用形象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通过这些修辞手法,能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
比如把困难比作一座难以翻越的高山,把友谊比作一盏温暖的明灯,把花朵比作一群翩翩起舞的仙子,这样就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生动,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体会其中的含义。
再者,要注重用词的精准和丰富。
避免使用过于笼统、宽泛的词语,而要选用那些能够准确传达意思的具体词汇。
比如形容高兴,可以用“欣喜若狂”“欢天喜地”而不是简单地说“高兴”;形容悲伤,可以用“悲痛欲绝”“心如刀割”而不是“难过”。
丰富多样的词汇运用能让文章的表达更加细腻、具体。
要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写作。
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感受过的事情,才能描述得更加真实、具体。
从自己的生活中挖掘素材,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样的文章才更有血有肉,读者也更容易产生共鸣。
通过运用细节描写、修辞手法、精准用词、结合自身经历以及反复修改等方法,我们就能写出表达具体、生动有趣的作文,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我们的作品。
让我们在写作的道路上不断努力,提升表达具体的能力吧。
作文怎样写的具体作文写具体的五个妙招把一件事的“过程”写具体首先,你得学会“拍照片”,就是把一件事分成几个画面拍下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串起来。
善于观察的你一定发现,把过程写具体的“四大法宝”——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只要恰当地运用这“四大法宝”,事情的过程一定会很生动、很具体、很形象。
描写“过程”中的细小动作最要紧除了上面讲到的写作“四大法宝”——描写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之外,写作还有个小秘诀,那就是“细节”决定成败。
所谓“细节”就是那些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地方,那么当我们在描写事情的过程时,也可以关注一个个细小的动作,让它们分成一个个慢镜头,然后用你笔把这些动作描“画”下来,相信你的文章一定能“妙笔生花”的。
描写人物的动作和神态要具体聪明的你一定发现了,当人们在做一件事情,完成一个动作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些脸部表情,其实这就是“人物的神态”,这动作和神态常常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当我们在具体描写人物动作时,也可以加上一些小表情,开心时眼睛笑成一条缝;伤心时泪水如断了线的珍珠,止不住地滴落;生气时瞪大了眼睛,皱紧了眉头,心急如焚……这些好词佳句,你一定已经积累不少了。
“状物”要抓住“物”的特点写具体每个事物都有特别之处。
当我们要尝试用纸、笔将它们记录下来的时候,就一定得用自己那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寻找事物的特点,比如:小燕子那剪刀似的尾巴、国宝熊猫黑白相间胖乎乎的身子、长颈鹿那细长的脖颈、桂花特有的扑鼻芳香、夏日托起荷花的硕大荷叶……只要找准了事物的特点,围绕特点,细致地描写,那么“物”定会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联想”也是想象其实在日常的写作中,我们已经接触或者运用过联想了。
比如: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天空中下去了银丝般的细雨。
聪明的你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对呀!比喻句就是一种联想,把看到事物和相似的事物联系起来,你说对不对?在你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尝试用联想来“锦上添花”。
如何把文章写具体细致
要把文章写得具体细致,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引用具体实例:在文章中引用具体的案例、事件、人物等,以增加
文章的具体性和细致感。
例如,如果你在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可
以引用一些城市成功改善空气质量的案例,描述当地政府和居民为此付出
的努力。
2.描述细节:在叙述或描述事物时,注重写出事物的具体细节。
例如,如果你在写一篇关于旅行的文章,可以详细描述旅行目的地的风景、建筑、当地风俗等。
通过增加具体细节,可以使读者更加身临其境,感受到你所
描述的事物。
3.使用形象生动的词语:选择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述事物,使文章更
加具体。
例如,不要用“花草”来形容花园,而是使用“绚丽多彩的花朵
和郁郁葱葱的绿叶”等具体描写词语。
4.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在文章中对所要讨论的主题进行多角度的分
析和描述,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可以使文章更加具体和立体。
例如,如
果你在写一篇关于文化传统的文章,可以从历史、习俗、风格、影响等多
个方面进行阐述,以展现该文化传统的具体特点。
5.补充相关数据和统计信息:在文章中插入相关数据和统计信息,以
支持你所提出的观点和论述。
这些具体的数字可以为文章提供更加准确和
有说服力的支持。
通过以上方法,你可以增加文章的具体性和细致感,使读者对你的论
述和描述更加深入理解。
当然,无论使用何种方法,都要保持逻辑严密、
语言通顺,确保文章的有效性和可读性。
把文章写具体的几种方法(一)变概括叙述为具体描写叙述和描写是作文时两种最主要的语言表达形式。
什么是叙述:叙述就是直接告诉别人事物什么样或事情怎么样。
语言直接了当,比较简洁。
什么是描写?描写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事物的形象或事情的具体情境表现出来,使人有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感觉。
描写语言比较具体生动。
叙述语言和描写语言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该简洁的地方就得叙述,该具体的地方(能突出中心的地方)就得描写。
例1:叙述语言:爸爸特别生气。
描写语言:你瞧,爸爸那两只眼睛瞪得像灯泡似的,两个鼻孔也一扇一扇地喘着粗气。
一张圆圆的脸被憋得通红,简直像个红脸包公。
妈妈刚想上去跟爸爸理论,他便把手里的书往桌上一摔,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例2:叙述语言:今天的天气特别热。
描写语言: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风婆婆不知怎么的,跑得无影无踪。
树上的知了不停地叫着,枝头上的树叶打着卷儿,树下的大黄狗趴在树荫下还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
我坐在家里一直扇着扇子,可汗珠还是一个劲地从额头上往下流。
难怪妈妈埋怨说:“活了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这样的鬼天气呢。
”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时将叙述语言变为描写语言就会使文章变得具体生动。
(二)不要只叙述事情,要结合文章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想法、心情。
(一天,我中午放学回到家,只见妈妈靠在沙发上,目光呆呆的,便急切地问:“妈妈您怎么了?”妈妈低声说:“我们厂子倒闭了。
”)[当时我脑子轰的一下就大了。
我知道工厂倒闭,工人就没班上了。
自从爸爸离开我们后,妈妈单位虽然不太景气,可她勤俭持家,日子总算过得还可以。
可以后,妈妈没工作了,我们怎么办呢?想到这,我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里哭了。
] 前面画()的地方就是在叙述事情,后边画[ ] 的地方就是在写自己的想法、感受,这样结合起来写,就会具体了。
高年级的孩子应该是一个懂感情、善于思考的孩子,当看到别人做什么,或别人为自己做了什么的时候,多想想他为什么这样做?到底是什么东西打动了我?把心理的那一点点感动写出来。
如何把文章写具体具体,是记叙文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
而有些同学在写记叙文时却常常会把文章写成“流水帐”,出现泛泛而叙、空洞笼统的毛病。
即使是很熟悉、很精彩的人或事,也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也写不具体。
那么如何才能克服这些毛病,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呢?1.要学会多问几个“怎么样”来扩展情节作文时,对于与文章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情节,要详写;但有些同学却只习惯于概括叙述。
怎么办呢?行文中如果学会多问几个“怎么样”就能够把情节写的具体详细。
例如:有个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到“有一次,我在教室写作业,写着,写着,遇到了一道难题。
我想了很长时间,还是做不出来,这时我的同桌李洁走过来,耐心地帮助我。
最后,我终于把那道难题做出来了。
”就显得很笼统。
如果我们根据文章的思路,多问几个“怎么样”,就可以把这段文章所记叙的情节具体生动地展现出来。
如:“我”遇到了一道怎么样的难题?做不出来时,我是怎样想的?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同桌是怎么帮助“我”的?他对我是怎么说的?“我”是怎样开窍的?等等。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自问,我们就会描绘出这样一幅具体生动的画面:这是一道列方程解应用题,我把题目看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不知该怎样做。
‘非算出来不可’我心中暗暗地和它叫起劲来,……可不知怎的,脑子就像打了个死结似的,一点也想不出来。
不知何时,我的同桌李洁悄无声息地凑了过来,小声问道:“怎么啦?”我指着那道题,无可奈何地说:“喏,进了迷魂阵了。
”她仔细地看了看那道题,默默地想了一会儿,轻轻地说:“这道题要求什么?”“两次各倒出纯酒精多少升。
”我说。
她好象自言自语地说:“如果设第一次倒出x升纯酒精,加满水后又倒出x 升,难点应该是……”“第二次倒出纯酒精多少升。
”我接过她的话说。
“那第二次倒出多少呢?”顺着她的思路,我边思考边说,“第一次已经倒出x升,应该拿总数减去x,除以总数,就是……对,再乘x!”我豁然顿悟,兴奋地脱口而出。
“对呀!”她笑着点头。
经过她这样一启发,我完全明白了,高兴地拿起笔做了起来……看,扩展前的文章干巴巴的,只有骨架,就像一个瘦骨伶仃的人;扩展后就变得血肉丰满,精神焕发了。
怎样把文章写具体一篇文章打动人的往往是细节,只有把重点部分写详细、写具体了,让读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并产生共鸣,受到感染。
怎样才能克服写得空洞、笼统的毛病,把作文写得具体生动呢?一、多问“怎样”或“什么”1、把一句简单的话写具体:比如:狗儿跑了如何把它写具体呢?方法是:多问“怎样”或“什么”!狗儿为什么要跑?(看见了蝴蝶)这是一条怎样的狗儿?(小花狗)它是怎样跑的?(箭一般地追了过去)它从哪儿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从我身边追到草丛中去了)好,我们来把这句话写具体:小花狗看见了前面的草丛中有一只黄色的蝴蝶,它箭一般地从我身边追了过去。
下面是几句不具体的话,请你想像话中的情景,然后用多问“怎样”或“什么”的方法,根据想像的内容把话写具体。
1、如果加上的词语是表示时间、地点、属于、数量、形状、颜色的,句子的以上就会更加具体。
2、如果加上的词是形象化、有感情的,句子就不但具体,而且生动、优美蝉儿叫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讲了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是多问“怎样”或“什么”,然后在句子中加进一些词语。
怎样加呢?第一种,在名词前面家“……的”巧计:的→(联想)白药→吃白药的是人→人是名词→名词前面用“……的”什么叫名词?表示事物的词叫名词如:一张脸一只麻雀一棵白桦树数量词名词数量词名词数量词名词在名词前面用问“怎样”的方法,加进适当的修饰成分,可以把话写具体:例1、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
怎样的?名词加进的词第二种,在动词前面加“……地”什么叫动词?表示动作的词叫动词。
巧计:地→联想土地→在土地上劳动必定要动→动词→动词前面用“……地”在动词前面用问“怎样”的方法,加进恰当的修饰成分,也可以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生动。
例1、她害怕了,(呜呜地)哭起来。
怎样地?动词加进的词例2老山羊(轻蔑地)看了狼一眼。
怎样地?动词加进的词2、把一句复杂的话写具体⑴把过程写具体有时,一个意思比较复杂,要用几个句子才能写清楚。
比如写“谁干了什么”,干的过程是分几步完成的,这时我们就要按时间的先后,用问“之后,怎样呢?的方法,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例1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之后,又怎样呢接着写具体绝招:还是多问“之后”或“什么”⑵把特点写具体例1、象海豹的皮肤是棕褐色的,小脑袋,大身子,又肥又大,一双大眼睛是怎样的?接着写具体是怎样的?是怎样的?接着写具体是怎样的老是泪汪汪的。
接着写具体绝招:还是多问“怎样”马上练习写出你熟悉的一个人或一个动物的特点,要写得具体⑶把条理写具体例1、我挤上了车,车上的人特别多。
(接力法)接力法:我们在本书的第____页中讲过。
这种方法,在写景、状物或叙事时,经常要用到。
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写清条理。
马上练习用“接力法”将下列词语写成一句话。
房间书桌文具盒铅笔把情节写具体作文时,怎样才能把“情节”具体生动地展现出来呢?绝招仍然是:用多问及格“怎样或“什么”的方法来扩展情节。
例如:有些同学常写出这样不具体的文章:“有一次,我在教室里做作业。
做着,做着,遇到了一道难题。
我做不下去了,这时我的同桌就耐心地帮助我。
最后,我把那道难题做出来了。
”其实,只要我们多问几个“怎样”或“什么”,就可以把内容写具体了。
如:“我”碰到一道怎样的难题?“我”是怎样对待这道难题的?难题做不出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同桌是怎样帮助“我”的?他对“我”是怎样说,又是怎样耐心指导的?“我”是怎样开窍的“等等。
通过这一系列的自问,可以唤起作者对当时生活情景的回忆。
从而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副具体生动的画面:当我做到第三道应用题时,我想了很久,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我把题目看了一遍又一遍,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推敲,可不知怎的,脑子像打了个结似的,一点也不开窍。
眼看天色一点点暗下来,我心里急得火烧火燎,这么晚回去,妈妈又要追根问底了。
唉!这时,同学王英见我对着本子发楞,就走过来关心地问:“你哪道题不会做?”我指着那道令人讨厌的难题,无可奈何地说:“喏!”她仔细地看了那道题目,默默地想里一会儿,然后轻轻地问我:“这道题目要求我们什么?”我望着她的脸,摇了摇头。
她指着题目最后一行字提醒我:“你看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看着她指的地方仔细想了想,忽然明白过来,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要求张家彬街道每户储蓄多少元。
”“对啊”她语气也兴奋起来:“那么要求平均数,只要……”“拿总数除以户数。
”我不等她说出来就抢先回答。
她笑着点点头:“对,那你看这道题还难吗?”经她这样一启发,我完全明白了,高兴地拿起笔,“刷刷刷”地做了起来……看,多问“怎样”或“什么”扩展情节的方法,威力有多大!当然,用多问“怎样”或“什么”的方法扩展情节,也要有选择。
与观点(中心)关系密切的需要详写,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扩展;反之,需要省写的地方则不不必写运用多问“怎样”或“什么”的绝招,将原文一扩充,这样就把当时的环境,人物心情、动作和语言都展现出来了,让人有了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
这就叫把作文写具体了!二、分解法1、分解“过程”把事情的发展经过分解成几步来写,将重点部分详写。
请看下面的作文:懂事的小景景正午,天气热极了。
突然,我听见隔壁5岁的小景景在向妈妈要雪糕吃,她妈妈同意了。
这时,我也觉得口干舌燥的起来,也拿出1元向冷饮店走去。
奇怪,小景景为什么拿了两根雪糕,不进自家却向她家隔壁跑去?我要去看个究竟。
原来,小景景把一根雪糕送给了那位孤寡老奶奶。
我的眼睛湿润了。
小景景值得我学习。
这篇短文写得好吗?平淡无奇。
什么原因?还是因为写得空洞、笼统,没有把其中的人和事叙述具体。
为了、把这篇文章写得具体、生动,我们可以把文中的事件分解成几步来写(使用上面刚学过的“多问”‘怎样’或‘什么’的绝招):①开头,要记得扣题。
②中午的天气是“怎样”的热?——描写环境,烘托故事③小景景是“怎样”要钱买雪糕的?——写出语言,表现景景的性格特点。
④景景是“怎样”给奶奶送雪糕的?奶奶的表现是“怎样”的——场面描写,突出人物的神态和语言。
⑤看到这一切,“我”是“怎样”想的?请看下面修改后的作文:懂事的小景景我常常听人夸奖隔壁5岁的女孩小景景非常懂事,今天亲眼所见的一件事,让我对人们的夸奖更加信服了。
中午,太阳像一只火球挂在空中,炙热的光焰炙烤着大地,一切寂静无声。
突然,我听见小景景在央求妈妈买雪糕:“妈妈,好热呀,我想吃雪糕!”“你自己拿钱去冷饮店买吧!”“噔噔噔……”一阵快乐的脚步远去。
我忽然也觉得口干舌燥起来。
对,我也买根雪糕来降降温。
我起身向冷饮店走去。
小景景已拿着两根雪糕回来了。
奇怪,她怎么没进家门,却朝隔壁的小屋走去?我好奇地转身跟过去,想瞧个究竟。
“奶奶,吃雪糕!”小景景边说边把一根雪糕递给那位孤寡老奶奶。
老奶奶伸出颤抖的双手,接过雪糕:“小景景,你对奶奶太好了,这叫奶奶怎么过意得去呀!”“这没什么。
奶奶,您吃吧!”我的心头一热:多懂事的小景景啊,难怪人们都夸奖她!开头扣题。
中间部分把小景景想吃雪糕——买雪糕——送雪糕的过程分解开写,条理清楚。
详写了“送雪糕”,重点突出。
这样,小景景可爱的形象就活灵活现展现在大家面前了,作文也就生动、具体了。
2、分解“阶段”要把一次大型的活动写具体,绝招是把整个活动分解成几个阶段来写。
比如《记一次校运会》无论这个活动开展几天,都可以把它分解成“开幕式”“正式比赛”“闭幕式”三个阶段来写。
“正式比赛”是要写的重点,又可以按比赛的主要项目分类来写。
这样写来,就会具体清楚。
3、分解“场面”面对一个庞大的场面,你如果感到无从下手,可以把“大场面”分解成一个个“小场面”。
比如写《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可以把整个“大场面”分解成如下一个个“小场面”来写:做游戏的场面,打兵兵球的场面、打篮球的场面、唱歌的场面等等。
这样写能得具体,写出条理。
4、分解“动作”第13界世界杯足球赛四分之一决赛时,在阿根廷队对英格兰队的一场球赛中,超级球星马拉多纳的一个漂亮的进球,不仅使场内的观众欢呼若狂,也使电视机前的小球迷如知如醉。
有位小同学想把这精彩的射门纪录下。
然而,当他打开日记动笔写的时候,却只有非常笼统的一句话:马拉多纳带着球,飞速冲向球门,猛地一脚,把球踢入了网底。
怎样才能把一连串的动作写具体呢?同样采用分解法。
把一连串动作分解成若干个动作,然后对每个动作都作具体描写,最后把每个动作按一定的顺序连起来。
拿上面举的例子来说,我们可以回忆当时的情景,把进球的全过程先作动作分解:①接到传来的球②用腿一颠③球挑过对方球员的头顶④马拉多纳飞速插上⑤避开守门员⑥进球然后再想想每个动作的具体情景,最后把这一连串的动作连起来,就成了一段具体的描写:马拉多纳在中场用胸部熟练地接住同伴传来的球,习惯地用大腿轻轻一颠,将球巧妙地挑过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然后飞速插上,将球巧妙地挑过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然后飞速插上,接着以灵活逼真的假动作一连晃过对方四名后卫的阻击,最后避开已经扑到跟前的守门员,几乎连人带球一起撞进网内。
同学们,“分解法”就是这么简单,它能帮助我们把看似复杂的经过写具体、写清楚。
三、写亮细节细节,是指人物活动的细小的情节。
它虽细小,但能“以小见大”,使文章更具体,更生动、更有效地突出观点。
要写亮好细节,我们必须做到三点:1、做个敏锐的有心人,仔细地观察生活。
对人物的言行举止,要像用放大镜去观察一样,看个清清楚楚。
2、学会从观察到的大量的材料中,提炼出最能表现观点的细节,认真刻画。
3、要学会剪裁。
根据表现观点的要求,舍去无用的情节,刻画有用的几点。
举例:作家袁鹰爷爷的《渡船》,讲的是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患重病的孩子乘渡船回家,旖旎渡船上人们的关心,后来正好遇到人们盼望的那位大夫,给孩子看了病。
这件事既没有任何惊险的情节,也没有一点儿热闹的气氛,只是发生在渡船上的一件小事——我们经常见到的小事,而且,作者也没有用华丽的词藻,但却生动地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新风尚,扣住人的心弦,给人以很深的教育。
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作者注重了细节的刻画。
《渡船》中有这么几处细节刻画:1、刚上船,年轻的妈妈“愁眉不展,眼睛里噙着泪水”,她怀里的孩子“沉沉地睡着”,“尽管这样,妈妈还是把他贴在胸口,生怕被江风吹着,被水花溅着”。
这是着重对妈妈神态和动作的细致刻画,使人们知道孩子病情严重,妈妈十分担心。
2、当渡船上的人们对孩子饿病情议论纷纷,有人提出请大夫看病时,“年轻的妈妈眼色里开始流露出希望的喜悦”。
这个细节描写把妈妈转忧为喜的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也使读者送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