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_1PPT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71 MB
- 文档页数:42
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210例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1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5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冲剂,3次/d;治疗组给予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每次10mL,3次/d,同时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喷口腔黏膜,每1~2h 1次;2组疗程均为1周。
观察各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8%、9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明显。
标签: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利巴韦林气雾剂;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柯萨奇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传染性很强,每年5~7月为流行高峰,起病急骤,常侵犯1~7岁的儿童。
临床表现为发热、口腔和四肢末端的斑丘疹、疱疹,其中口腔咽峡部及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多处直径2~4mm的疱疹,破溃后可形成溃疡,引起小儿疼痛、烦躁哭闹、进食困难等。
治疗以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本研究旨在观察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9月本院儿科门诊手足口病患儿210例,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105例。
对照组患儿年龄1~6岁,平均年龄2.9岁;男54例,女51例;病程3~7d,平均病程5.9d;体温<39℃54例,≥39℃51例。
治疗组患儿年龄1~6岁,平均年龄2.7岁;男51例,女54例;病程2.5~6d,平均病程5.6d;体温<39℃53例,≥39℃52例。
1.2 诊断标准:发热、手足皮肤有疱疹及丘疹;咽部有疱疹、溃疡。
1.3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年龄1~6岁,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无药物过敏史,近2周内未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血常规白细胞及超敏C反应蛋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