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两首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29.28 KB
- 文档页数:7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二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涉及外国诗二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
具体内容包括分析两首诗歌的主题、意境、修辞手法以及诗歌背后的文化背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两首诗歌的主题和意境,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2. 使学生了解并学会运用两首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外国诗歌的文化背景,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分析两首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掌握两首诗歌的主题和背后的文化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两幅与诗歌意境相符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
2. 课堂讲解:(1)介绍两首诗歌的作者、背景及主题。
(2)详细解读两首诗歌,分析其意境和修辞手法。
(3)通过例句讲解,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修辞手法。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分析另一首外国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修辞手法,创作一首小诗。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两首诗歌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六、板书设计1. 诗歌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普希金主题:勇敢面对生活意境:激昂、奋进修辞手法:拟人、比喻2. 诗歌二:《未选择的路》作者:弗罗斯特主题:人生选择意境:沉静、思考修辞手法:象征、对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一首你喜欢的诗歌,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鉴赏文章。
(2)运用课堂所学的修辞手法,创作一首不少于四行的诗歌。
2. 答案:(1)示例:以《登高》为例,分析其主题、意境、修辞手法等。
(2)示例: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一首描绘春天的诗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外国诗歌的主题、意境和修辞手法。
部编最新版七下第19课《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本单元其中一个教学目标,就是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感受作品的异同,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本课学的两首诗,都是对人生的思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直抒胸臆,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后者用了很多具体的形象(比如树林、路、荒草、落叶等)来阐释哲理,可以让学生讨论这两种写法,自己更喜欢哪一种,挑一首喜欢的背诵。
【知识与能力目标】1. 熟练朗读诗歌,能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哲理;2.能理解诗歌所使用的象征的写作手法;3.对比两首诗写法异同(直抒胸臆,借助具体形象);4.能结合自身的经历体验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感觉出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在老师的引导下,欣赏两首诗的动人之处并归结两首诗的不同特征;2.让学生了解一点诗歌中的象征的手法,提高欣赏诗歌的水平,并注意区别比喻与象征在诗中的不同表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对于“路”这一概念,要引导学生从人生之路的角度去理解,并让学生初步理解象征这一手法;2.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诗歌,能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哲理。
【教学难点】对比两首诗写法异同(直抒胸臆,借助具体形象);能结合自身的经历体验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布置预习,熟读诗歌。
本课主要教学环节包括“初读诗歌——悟读诗歌——品读诗歌——展读诗歌”,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同学具体学情穿插安排各种形式的诗歌诵读。
一、读诗方法导入这堂课我们要讲《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我们还要讲一个欣赏诗歌的方法。
无论你上这堂课之前喜不喜欢读诗,上完这堂课之后,再给你一首诗,给你一定的时间,你就能读得比别人透彻,看得比别人深。
信不信?“知人论世”。
二、初读诗歌,建立印象请同学们初步自由朗读这首诗歌。
教师介绍:普希金出身极高贵,又有才华,中学读的是俄国最好的贵族学校。
七下外国诗两首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外国诗两首》教案该如何写?下面请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外国诗两首》教案,欢迎大家参阅。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外国诗两首》教案(一)(一)知识目标:1.了解诗人简况,了解作品内容。
2.了解作品说理的技巧和象征的手法。
(二)能力目标:1.感悟诗人以真情说理征服读者的技巧,领会诗歌象征的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2.体会诗人对生活和人生道路的思考,提高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感受诗人的真诚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了解诗人简况,了解作品内容。
2.了解诗歌相关知识,并能运用到自读、自学中去。
(二)难点感受诗人的真诚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三、教学设计思路诗歌教学不宜多讲,重在体会,但本课的两首诗歌都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在指导自读、自学的过程中还是要有教师的适当点拨。
当然这种点拨并不是简单灌输,更重要的是启发诱导,调动学生思考、探究的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朗读、讨论五、教学媒体投影仪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步骤《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作者及写作背景:普希金,俄国的伟大诗人。
别林斯基曾赞誉他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样铿锵有力。
”这首诗是诗人于被流放时期题在邻居的女儿的纪念册上的,诗人以明白如话的诗句,叮嘱孩子要善待生活,善待自己在不幸和痛苦的面前镇静振作,等待光明的到来,其实这更是支撑诗人在艰难岁月里不懈奋斗、追求、创作的座右铭。
二、首先朗读全诗,了解诗的大体内容。
(一)读准字音:忧郁向往瞬息(二)解词:忧郁:忧伤,愁闷。
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瞬息:一眨眼、一次呼吸的短时间。
三、学习本诗。
(一)思路:第一节,开宗明义,否定了面对生活的欺骗而产生的消极态度:“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说明了正确的态度:“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本单元其中一个教学目标,就是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感受作品的异同,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本课学的两首诗,都是对人生的思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直抒胸臆,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后者用了很多具体的形象(比如树林、路、荒草、落叶等)来阐释哲理,可以让学生讨论这两种写法,自己更喜欢哪一种,挑一首喜欢的背诵。
【知识与能力目标】1. 熟练朗读诗歌,能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哲理;2.能理解诗歌所使用的象征的写作手法;3.对比两首诗写法异同(直抒胸臆,借助具体形象);4.能结合自身的经历体验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感觉出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在老师的引导下,欣赏两首诗的动人之处并归结两首诗的不同特征;2.让学生了解一点诗歌中的象征的手法,提高欣赏诗歌的水平,并注意区别比喻与象征在诗中的不同表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对于“路”这一概念,要引导学生从人生之路的角度去理解,并让学生初步理解象征这一手法;2.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诗歌,能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哲理。
【教学难点】对比两首诗写法异同(直抒胸臆,借助具体形象);能结合自身的经历体验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布置预习,熟读诗歌。
本课主要教学环节包括“初读诗歌——悟读诗歌——品读诗歌——展读诗歌”,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同学具体学情穿插安排各种形式的诗歌诵读。
一、读诗方法导入这堂课我们要讲《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我们还要讲一个欣赏诗歌的方法。
无论你上这堂课之前喜不喜欢读诗,上完这堂课之后,再给你一首诗,给你一定的时间,你就能读得比别人透彻,看得比别人深。
信不信?“知人论世”。
二、初读诗歌,建立印象请同学们初步自由朗读这首诗歌。
教师介绍:普希金出身极高贵,又有才华,中学读的是俄国最好的贵族学校。
15岁的时候写了一首诗,轰动全校,人家叫他“俄罗斯诗坛的新秀”;18岁毕业就进了外交部,20岁的时候,又写了一部长诗,又轰动全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配套教案《外国诗二首》一. 教材分析《外国诗二首》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包括了两首外国诗歌。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歌,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丰富自己的诗歌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可能对外国诗歌的文化背景和诗歌形式有一定的陌生感。
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诗歌,对诗歌的基本形式和修辞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引导学生体验诗歌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外国诗歌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诗歌的大意,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外国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2.教学难点:对诗歌的文化背景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体验诗歌的情感。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3.朗读法:通过朗读,提高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增强对诗歌的感知。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诗歌的文化背景和修辞手法。
2.学生准备:预习诗歌,对诗歌进行初步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歌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诗歌,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3.操练(15分钟)学生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对诗歌进行深入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韵律、节奏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课题:《外国诗二首》【课标分析】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5.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1、教材分析《外国诗二首》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19课。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
这首诗自问世后被广为传诵,其中的诗句还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
《未选择的路》借自然界的路表达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尤其是对“未选择的路”的感慨,读来耐人寻味。
2、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3、教学难点结合体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还是比较喜欢读诗的,尤其是现代诗,因为它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同时还讲究音律,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记诵。
但是,他们对诗歌的理解通常还处于感性阶段。
既没有掌握诗歌朗读、欣赏的一般技巧和方法,也不具备鉴赏情感含蓄、内容深奥的诗歌,尤其是意象丰富的哲理诗的能力。
教学中注意使用学生自学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策略。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2.反复诵读品读,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和哲理;3.学习诗人的乐观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构建动场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照在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
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我们叮咛和嘱咐。
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面对选择的尴尬和困惑。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外国诗两首【教学目标】(一)1.借这两首诗了解普希金和弗罗斯特这两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及其诗作。
2.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积累名篇,打下文化根基。
(二)1.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感觉出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在老师的引导下,欣赏两首诗的动人之处并归结两首诗的不同特征。
2.让学生了解一点诗歌中的象征的手法,提高欣赏诗歌的水平,并注意区别比喻与象征在诗中的不同表现。
(三)1.对于“路”这一概念,要引导学生从人生之路的角度去理解,并让学生初步理解象征这一手法。
2.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蕴涵的哲理;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品评诗歌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设想】1.介绍诗歌中象征方面的知识,注意区别比喻和象征在诗中的表现。
2.外国诗不太适合朗读,所以不必过于强调朗读。
3.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
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的叮咛和嘱咐。
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
今天我们学习的诗两首,就会告诉我们二、新课指导《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他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1814年写下《皇村回忆》,得到老诗人杰尔查文赞赏,发表第一首诗作《致诗友》。
《外国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揣摩诗歌中优美精练的语言,并把握诗歌的主题。
3.发挥想象,充分联想诗歌创设的意境,领悟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发挥想象,充分联想诗歌创设的意境,领悟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揣摩诗歌中优美精练的语言,并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方法:朗读法、品读法、讨论法。
第五单元单元整体架构人文主题:本单元选文体裁多样,既包括散文,如《紫藤萝瀑布》《一颗小桃树》,也有诗歌,如《外国诗二首》《古代诗歌五首》。
这些诗文蕴含了丰富的生活哲理,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着作者的人生思考。
学习本单元,要感受课文中蕴含的这里,激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和思考。
语文要素:学习本单元,借助具体文字,感受语言之美,并进一步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
运用比较的阅读方法,感受作品的异同,拓展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外国诗二首》解析人文主题:诵读诗歌,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对生活的现实意义。
语文要素: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歌内容。
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对比两首诗写法的异同。
教学过程单元整体架构参见上方。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教师语言:俄国文学博大精深,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且大师辈出。
同学们能说说他们的名字吗?譬如,学生回答: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马雅可夫斯其、莱蒙托夫、普希金等(教师补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广为传诵的俄国诗篇,它的作者就是普希金。
【设计意图】简单交代本诗的影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理解诗歌大意教师语言:阅读诗歌我们可以采用诗歌的“四步”阅读法:一读、二品、三悟、四诵。
一读:读题目,读作者,读创作背景。
弄清每句诗的大体意思。
1.读题目,解题:“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说说你对“欺骗”一词的理解。
学生活动:谈自己对“欺骗”一词的理解。
预设:“欺骗”的意思是:掩盖事实真相,使人上当。
19 《外国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 在品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2。
感悟作者在困境中执着追求理想的信念,学习诗人的乐观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3. 初步学会品味、欣赏诗歌的能力,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两首诗以说理见长的特点。
难点: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人的一生,犹如云卷云舒,潮起潮落;在成长路上,有阳光雨露,也有乌云密布。
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该如何面对?假如你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你又该如何选择?今天俄国诗人普希金和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将与你我进行对话交流。
二、出示教学目标1. 学生齐读。
2. 教师解读。
三、预习检查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1)读准字音.瞬.息()幽寂.()荒草萋萋..( )忧郁.()伫.立()涉.足( ) 尴尬..( )(2)词语解释。
瞬息:幽寂:延绵:荒草萋萋:忧郁:伫立:涉足:向往:尴尬:3. 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的情况。
(1)普希金(1799-1837):他是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他在多种文学体裁上都取得了杰出的成绩,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他的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19世纪的文坛,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他一生创作近800首优秀的抒情诗篇。
著名诗作:《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2)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
他出版过十多部诗集,其中包括他的成名作《波士顿以北》集,另外还有《山罅》《新罕布什尔》《西流的小溪》《见证之树》《在林间空地》等。
他的诗歌独具风格,以口语入诗,生动朴实地描写了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
他的诗充满了美国的乡土气息,流传广泛,深为人们喜爱。
四、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二首教案
第一首外国诗教案
诗歌介绍
这首诗歌选自世界文学经典之一,描写了……
教学目标
•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主题
•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和意境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引导学生通过图片、音频等形式感受诗歌的氛围。
2.分析诗歌:带领学生逐段阅读诗歌,指导他们发现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3.讨论与解读: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梳理出核心主题。
4.创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5.课堂总结:通过总结课堂内容,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第二首外国诗教案
诗歌介绍
这首诗歌出自著名诗人之手,描述了……
教学目标
•了解诗歌的背景及意义
•理解诗歌的结构与语言特点
•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表达与主题
•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引发学生联想的方式,导入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鉴赏诗歌:带领学生逐句鉴赏诗歌,分析诗句的内涵和艺术表现。
3.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激发他们的思维。
4.表达与展示:引导学生通过朗诵、表演等形式展示他们对诗歌的理
解与感悟。
5.总结交流:总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交流,提升诗歌的
理解深度。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外国诗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0 外国诗两首教学目标文化自信:体会诗中哲理对生活的现实意义,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感受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语言运用: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内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思维能力:了解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所蕴涵的象征意义及人生哲理。
审美创造: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对诗歌进行再创造,培养学生读诗的情趣。
第1课时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生活就像一杯二锅头,苦辣酸甜啥都有。
这是一位名人对生活和人生的认识。
文雅一点就是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是大海上的一叶小舟。
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人也总是有欢乐与忧愁。
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中、生活中有没有不顺心的事呢?当突如其来的挫折和打击袭来,我们该如何面对?今天就请诗人普希金帮我们指点迷津。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目标导学二:细节探究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这里的“欺骗”如何理解?明确:指在生活中遇到了艰难困苦、不幸等,这也是作者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在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
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2.假如你受生活欺骗,诗人是如何劝告的?明确:“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生活中的不幸、失意是暂时的,我们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挫折而失去对未来的信心。
3.诗句中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明确:“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这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0*.外国诗二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歌内容。
2.发挥想象.充分联想诗歌创设的意境,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感受并学习诗人面对困难或挫折时的积极态度,学会慎重面对人生选择。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普希金和弗罗斯特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2.教学难点:揣摩诗歌中优美精练的语言,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及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作者普希金相关的文学常识,熟读并背诵本诗。
2.在品读诗歌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3.感悟作者在困境中执着追求理想的信念,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独白:(出示课件1)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
面对人生的风雨,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又当如何呢?我们一起走进《外国诗二首》,去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出示课件2)20* 外国诗二首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预习检查,夯实基础(1)读一读生字词。
(出示课件4)(2)辨一辨形近字。
(出示课件5)(4)释一释重点词。
(出示课件6、7)(5)教师:怎样阅读诗歌?(出示课件8)方法指导:1.一读。
指读题目,读作者,读创作背景。
这一环节旨在弄清每句诗的大体意思。
2.二品。
品味、揣摩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蕴含的道理和表现的手法。
3.三诵、四背。
这两个环节常常紧密相连,因此要注意诗的节奏,分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进作者教师以课件展示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出示课件10、11)普希金(1799—1837), 俄国诗人。
他出身贵族家庭。
1836年创办《现代人》杂志,发表政论和文艺批评。
其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代表作品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集体备课教案
二、走进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三、听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四、内容感知
1.题目解析
2.简洁概括每小节:
四、合作探究
1. 《一条未走的路》中,“路”含义?表现手法?
2. 诗歌中的“两条路”分别是什么样的?作者的心情又是怎
样的?
4两诗写作特点比较.
五、主旨归纳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轻率随意,而要经
过认真的思考,作出独立谨慎的选择。
不让自己留下悔恨。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