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的诊断及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16.39 KB
- 文档页数:2
什么是血尿?血尿的原因?血尿是指离心沉淀尿中每高倍镜视野≥3个红细胞,或非离心尿液超过1个或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10万,或12小时尿沉渣计数超过50万,均示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症状。
原因有泌尿系炎症、结核、结石或肿瘤、外伤、药物等,对机体影响甚为悬殊。
轻者仅镜下发现红细胞增多,称为镜下血尿;重者外观呈洗肉水样或含有血凝块,称为肉眼血尿。
通常每升尿液中有1mL血液时即肉眼可见,尿呈红色或呈洗肉水样。
发现红色尿后,首先要分清是真性血尿还是假性血尿。
有些药物可以引起红色尿,如氨基比林、苯妥英钠、利福平、酚红等;需与真性血尿区别。
近年来无明显伴随症状的血尿有增多趋势,大多为肾小球性血尿,已广泛引起重视和进行研究。
二病因1.肾脏及尿路疾病(1)炎症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统结核、泌尿系统霉菌感染等。
(2)结石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任何部位结石,当结石移动时划破尿路上皮,既容易引起血尿亦容易继发感染。
大块结石可引起尿路梗阻甚至引起肾功能损害。
(3)肿瘤泌尿系统任何部位的恶性肿瘤或邻近器官的恶性肿瘤侵及泌尿道时均可引起血尿。
(4)外伤是指暴力伤及泌尿系统。
(5)先天畸形多囊肾,先天性肾小球基底膜超薄,肾炎,胡桃夹现象(该病是血管先天畸形引起走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左肾静脉受挤压,引起顽固性镜下血尿。
右肾静脉径直注入下腔静脉,而左肾静脉须穿过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的夹角注入下腔静脉。
正常时此角45°~60°,若先天性此角过小或被肠系膜脂肪、肿大淋巴结、腹膜充填均可引起胡桃夹现象。
诊断主要靠CT、B超、肾静脉造影检查。
治疗须手术矫正)。
2.全身性疾病(1)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硬皮病等。
(3)感染性疾患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丝虫病、感染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等。
血尿的鉴别诊断血尿,即尿液中含有红细胞所致的着色。
它可能是许多疾病的症状,包括感染、结石、肾病、肿瘤等。
因此,对血尿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血尿的分类根据尿中红细胞数量、形态及其他相关症状,血尿可分为多种类型:1.微血尿:每高倍视野下红细胞数量在3个以下(50/ul),常见于泌尿系感染、尿路结石等。
2.轻度血尿:每高倍视野下红细胞数量在3-10个(50-100/ul)之间。
3.中度血尿:每高倍视野下红细胞数量在10-50个(100-500/ul)之间。
4.重度血尿:每高倍视野下红细胞数量超过50个(>500/ul),可能提示严重的泌尿系统疾病。
血尿的鉴别诊断感染泌尿系感染常伴随着尿频、尿急、排尿疼痛以及尿液发白等症状。
如果患者有上述症状,同时出现微血尿,可能是泌尿系感染所致。
结石尿路结石也是常见的血尿原因。
其中肾结石常伴随着腰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而膀胱结石常伴随着排尿不畅、排尿疼痛等症状。
如果患者有上述症状,同时出现轻度血尿,可能是尿路结石所致。
肾病肾小球肾炎、肾结节病等肾脏疾病也是血尿的原因之一。
在这些疾病中,血尿可以伴随肾功能不全、水肿等症状。
如果患者有上述症状,同时出现中度或重度血尿,可能是肾脏疾病所致。
肿瘤泌尿系统肿瘤也是血尿的原因之一。
其中,膀胱癌常伴随着尿频、排尿不全等症状,肾细胞癌常伴随着腰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果患者有上述症状,同时出现中度或重度血尿,可能是泌尿系统肿瘤所致。
针对不同程度和类型的血尿,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询问和体格检查,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包括尿常规、尿培养、腹部彩超、CT等检查,以作出正确的鉴别诊断。
及早发现病因,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简述牛血尿诊断及治疗措施宋祥辉薛国平李飞木兰(天津嘉立荷牧业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000)血尿症是泌尿器官自身的综合征,不是独立的疾病,根据自身部位分为肾性血尿、膀胱性血尿、尿道血尿。
临床特征是尿液中有不同程度的红色,静置后有大量红色沉淀物,尿沉渣中有多量的红细胞。
本文主要阐述血尿症的鉴别与诊断,并提出具体的治疗方法。
一、病因主要是泌尿器官的炎症、结石、肿瘤和损伤,以及磺胺药物等的中毒。
其次是炎症的传染病、白斑病及出血性素质疾病等病程中的一个症状。
二、诊断要点轻度血尿全身症状不明显,严重血尿粘膜苍白、心跳加快、呼吸促迫、全身衰竭、有时尿闭(肾前性和肾原性的少尿或无尿称鸟闭。
肾后性血尿称为尿潴留)。
1.肾性血尿源于肾炎、肾损伤等。
血液和尿液均匀混合。
三杯实验,前中后三杯均呈现深浅一致的红色。
尿沉渣中有多量红细胞,肾上皮细胞和管型,有肾炎等疾病的症状。
2.膀胱性血尿鉴于膀胱炎症及损伤。
血液和尿液不呈均质混合。
三杯实验,仅在第三杯中出现深红色,前两杯红色不明显,尿中有凝血块和坏死组织片,尿沉渣中有多量膀胱上皮细胞、磷酸铵镁结晶,有膀胱炎等疾病症状。
3.尿道性血尿见于尿道的损伤及炎症,血液和尿液不呈均质混合。
三杯实验,仅在第一杯中有血液,尿沉渣中有多扁平上皮细胞及尾状细胞。
多见于难产牛只人工助产后。
4.血尿和血红蛋白尿鉴别要点:①二者统称为红尿。
②血红蛋白尿多透明,放置后无红色沉淀;而血尿混浊,放置后有红色沉淀。
③血红蛋白血尿基于溶血病的特征,血尿是《奶牛》2020年11期57肾、膀胱或尿道出血。
三杯实验:把病畜排除的尿液,分前、中、后期各接一烧杯,观察看有无血液。
一般可将病牛排出的血尿液分前、中、后三部分,分别盛接于三个玻璃杯中,进行肉眼观察。
若血尿仅在第一杯中(最初部分)出现,血色鲜红,与尿液不呈均质性混合,血可能来自尿道,为尿道源性血尿,见于尿道炎或尿道损伤;若血尿仅在第三杯(终末部分)中出现,血色发暗,血液与尿液不呈均质性混合,血可能来自膀胱,为膀胱源性血尿,为膀胱炎或膀胱结石的固有症状;如果前中后三杯中都出现血液,血液与尿液呈均质性混合,则血可能来自肾脏,为肾脏性血尿,见于肾炎、肾盂肾炎等病。
血尿症状的临床护理分析血尿是指尿中红细胞排泄异常增多,血尿根据血液含量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
肉眼能看到血色者为肉眼血尿,通常为洗肉水色,可含有血凝块,在尿酸性时,可呈咖啡色、红棕色、茶色,在尿碱性时,则呈鲜红色。
镜下血尿者外观正常,但显微镜检查达血尿标准,离心尿每高倍镜见≥3个红细胞,或12h尿沉渣红细胞计数>50万均可诊为血尿。
根据血尿发作时间可分为持续性血尿和间歇性血尿。
血尿均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详细进行病因检查,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6例持续性镜下血尿患者,其中男37例,女29例,年龄最小14,最大69岁,均无症状,排除肾外原因血尿、功能性蛋白尿及有其它疾病史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全部患者均行尿液、血常规检查,尿红细胞形态分析,病程2~28个月,平均11.3个月。
1.2 病因分析泌尿系统本身病变,如各型肾炎、畸形、感染、药物、结石、肿瘤、梗死、重金属、创伤等产生血尿。
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病变,如阑尾、前列腺、盆腔、子宫、输卵管、结肠的炎症、肿瘤压迫及直接侵蚀泌尿系统形成血尿。
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结缔组织病、感染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病等常影响泌尿系统器官产生血尿。
如食物过敏、放射线照射、药物、毒物、运动后等物理和化学因素。
1.3 临床表现以无症状性肉眼血尿多见。
全血尿指排尿的全过程都是血尿,提示病变的部位在膀胱或膀胱以上;血尿色较鲜红,如出血较多时,可形成不规则形状血块;肾、输尿管出血尿呈暗红色,排出的血块呈长条状。
初血尿是指排尿开始时为血尿,以后尿血色逐渐变淡或消失,提示病变在前尿道或膀胱颈。
终末血尿是指排尿终末时才出现血尿,提示病变在膀胱底部或后尿道。
1.4 治疗查找发病原因,对症治疗,血尿是由泌尿系统感染引起,可口服和注射抗生素和尿路清洁剂,如氟哌酸、呋喃嘧啶、氨苄西林、青霉素、甲硝唑等药。
泌尿系统结石引起的血尿常有剧烈腹痛,可口服颠茄片、山莨菪碱(654-2)、阿托品,以解痉止痛。
急诊医学科血尿症状鉴别诊断尿液中出现较多的红细胞称血尿。
含血量较多,肉眼可见者称为肉眼血尿;含血量较少,须经过显微镜才能见到红细胞者称为镜下血尿。
一般认为离心尿每高倍视野中有3个以上红细胞或12h尿红细胞计数(Addis计数)超过了50万时有病理意义。
(一)诊断1.病史询问要点(1)发病年龄:儿童期血尿多见于急性肾炎、急性泌尿系感染、遗传性肾炎等;青少年期血尿多见于急性肾炎、肾结石等;成年时血尿见于肾炎、肾结石、尿路感染等;老年期血尿多见于肾结石、泌尿系肿瘤等。
(2)近期有无呼吸道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后1周内出现血尿,常考虑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数小时至3d内发病者,可能为IgA肾病(免疫球蛋白A肾病);感染后10~14d出现血尿者,多考虑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3)有无肾区外伤:肾挫伤、挤压伤或尿道损伤可有血尿;泌尿系结石、结核和肿瘤等外科性疾病也是引起血尿的常见原因。
(4)有无尿路邻近器官疾病史:前列腺炎或肿瘤、急性阑尾炎、盆腔炎、输卵管炎、直肠癌、结肠癌、宫颈癌等病变累及泌尿系统时,可有血尿。
(5)是否服用过对肾脏有害的药物:如磺胺类、甘露醇、抗凝剂、环磷酰胺等药物均可引起血尿。
(6)血尿是否与运动有关:运动后血尿称特发性血尿。
(7)伴随症状:伴尿频、尿急、尿痛常提示尿路感染,如肾结核、肾盂肾炎或尿道炎等;伴寒战、高热、腰痛,可能为肾盂肾炎;伴高血压、水肿者多为肾炎;伴肾绞痛,多为泌尿系结石,血尿多见于肾绞痛发作后;伴排尿痛,尿流突然中断或排尿困难者,常提示为膀胱或尿路结石;伴肾肿块者,应想到肾肿瘤、多囊肾,如为肾肿瘤,常为无痛血尿,且多伴贫血;伴皮肤黏膜出血,见于血液病、传染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伴乳糜尿,应考虑丝虫病。
(8)有无引起血尿的全身疾病史1)血液病史: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友病等均可致血尿。
2)感染性疾病史:如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猩红热、钩端螺旋体病、丝虫病等亦可致血尿。
血尿的诊断及处理正常人尿色呈黄色,每高倍视野可偶见1〜2个红细胞。
如果镜下见到较多红细胞称为镜下血尿,肉眼见尿液呈棕色或红色称为肉眼血尿。
有时正常人在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时或长期站立后亦可有镜下少量红细胞,但镜下持续出现少量红细胞则不应视作正常而应详细检查。
(一)相关诊断1.血尿伴尿少、水肿(1)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以儿童、青少年多见,发病的2〜3周前常有链球菌感染的病史,继而出现尿少、水肿、高血压及血尿等。
(2)慢性肾小球肾炎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多见。
起病缓慢,除镜下血尿外,可有少尿、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及管型尿等。
(3)隐匿性肾炎临床仅见单纯性镜下血尿或微量蛋白尿,而无其他症状及体征。
(4)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起病急而病情重,患者有血尿、少尿、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及管型尿等症状。
2.血尿伴疼痛(1)肾、输尿管结石临床除血尿外,可有剧烈的肾绞痛,疼痛可沿两侧腹部向下及向外阴部放射。
(2)膀胱、尿道结石除血尿外,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尿中断及排尿困难的症状。
(3)肾肿瘤肾脏肿瘤的临床表现有肾区持续性钝痛,有时出血较多凝成血块阻塞在输尿管处,可引发剧烈绞痛,并向外阴放射。
3.血尿伴尿频、尿急(1)急性肾盂肾炎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寒战、恶心、呕吐及全身酸痛等毒血症症状,可伴有尿频、尿急。
(2)肾结核患者多有活动性结核病灶,除血尿外,最明显的症状是尿频及尿急,尿呈米汤样并混有血丝,其次可有低热、盗汗及消瘦等。
(3)前列腺炎临床表现可有发热、寒战、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等症状,特殊表现是在会阴部、腰骶部及直肠内出现胀痛,大便时加剧。
(4)前列腺肿瘤多为老年人,早期有尿频及排尿困难的症状,若有继发感染血尿、排尿困难可加重,并出现后背部及腰部疼痛。
(5)膀胱肿瘤血尿为膀胱肿瘤的主要症状。
继发感染后可出现尿频、尿急及排尿困难等。
4.血尿伴皮下出血(1)紫瘢性肾炎首先在双下肢及臀部出现对称性出血样皮疹伴有荨麻疹及血管性水肿,部分患者有关节痛及腹痛,随后可出现肉眼或镜下血尿伴有蛋白尿、管型尿及水肿等。
镜下血尿的名词解释护士镜下血尿的名词解释与护士的角色血尿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指尿液中出现血红蛋白、红细胞或其他血液成分。
而镜下血尿则是一种特定的血尿类型,指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化验结果,发现存在红细胞的现象。
作为医疗保健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护士在镜下血尿的诊断和保存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镜下血尿通常是由于尿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超过了正常范围引起的。
尽管这只是血尿的一种形式,但它在临床咨询和诊断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对于意外发现的镜下血尿,护士的责任是明确尿液中红细胞的来源,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首先,护士在病人问诊环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护士通过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沟通技巧,能够及时获取病人的病史以及发现症状。
对于镜下血尿来说,护士要询问相关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并记录病史中的任何血尿病史。
通过对病人的全面评估,护士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加准确和综合的信息,为下一步的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接下来,护士在尿液样本的收集和制备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们必须娴熟地操作尿液采集过程,确保不污染样本并避免任何损失。
此外,护士应确保使用合适的容器和方法收集尿液样本,并在应需要时储存和保存样本。
正确地标记尿液样本并记录相关信息,对于后续的实验室分析至关重要。
在尿液样本的实验室分析阶段,护士需要与临床实验室合作,确保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他们要深入了解各种尿液检测方法和仪器的操作原理,以及理解结果的可靠性和限制性。
护士还要与实验室技术人员合作,提供尿液样本进行必要的测试,如镜检和尿蛋白测定等。
通过这些测定结果,护士能够快速发现是否存在镜下血尿,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在镜下血尿确诊后,护士应与医生共同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和治疗方案。
他们需要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支持,如关于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等方面的建议。
此外,护士还要与医生和其他卫生工作者紧密合作,确保对镜下血尿病因的详细调查和跟踪。
护士可以参与到病人的日常监测中,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健康恢复的进展。
血尿的诊断及护理
*导读:发现血尿及早检查、确诊及时治疗,一时难以确诊的要到医院定期复查。
……
一、血尿的诊断步骤:
(1)首先确认是否存在真性血尿。
1.假性血尿如月经、痔出血等。
2.红颜色尿某些食物或药物引起的红色尿。
3.排除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
(2)排除引起血尿假阴性的因素。
在酸性和低渗环境中,红细胞极易溶解,如尿比重在1.007以下时,红细胞的溶解度为100%,这样即使存在血尿,显微镜下可找不到或很少有红细胞,所以同时作镜检和隐血试验,血尿将无一遗漏。
二、辅助检查:
(1)运用位相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作尿变形红细胞测定。
如尿中红细胞数3.0x l06-- 8.0x l06/L,变形红细胞80%以上,常提示为肾小球性血尿。
如尿中红细胞数8.0x l06/L,变形红细胞20%以下,常提示为非肾小球性血尿。
如尿中变形红细胞和正常形态红细胞数目基本相等,常提示肾小球损害的同时合并肾小球部位以下的泌尿系损害。
(2)血免疫球蛋自异常、血清补体异常、尿FDP阳性有利肾小球
血尿的诊断。
(3)KUB检查、膀胱镜、逆行尿路造影、静脉肾盂造影、尿培养以及CT检查有助于非肾小球性血尿的病因鉴别。
三、血尿的护理方法是血尿是一个严重的症状,病人极度恐惧。
应与病人进行安慰和解释,说明1000ML尿中有1~3ML血就为肉眼血尿。
失血是不严重的。
平时养成多饮水习惯(磁化水)。
少抽烟或不抽烟,少吃刺激性食物,忌服:腥辣、水产品,(虾、蟹)
辣椒,蒜、生葱,香菜,狗肉,马肉,驴肉。
积极治疗泌尿系统的炎症、结石等疾病。
做好染料、橡胶、塑料等工具生产中的防护保健工作。
在平时生活工作中,不能经常使膀胱高度充盈,感觉的尿意即要去排尿,以减少尿液在膀胱存留时间过长。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剧烈运动。
总之:发现血尿及早检查、确诊及时治疗,一时难以确诊的要到医院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