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JD-QG-26-2014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JD-QG-26-2014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JD-QG-26-2014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JD-QG-26-2014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一、目的

1.1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持续改进活动,充分发挥员工的创新能力,挖掘潜能。

1.2 营造良好的持续改进氛围,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益,

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

二、适用范围

仙居锦达密封件有限公司全体员工。

三、定义

◆精益六西格玛项目:自上而下的,由高层管理层、部门依照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经营计划、公司关键绩效等的要求,确定持续改进项目,项目与六西格玛、精益生产改善相结合,采用DMAIC(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五方法,组成项目团队、项目范围、改进的问题点、目标与指标、改进的措施、预期的成果,文件固化等规范化的管理。

◆QCC项目:由各部门、车间班组依据本部门存在的问题,与公司要求的差距,组成改进小组,确定项目小组的范围、目标与指标、存在问题、改进的措施、取得的成果,QC小组可以是自下而上的,也可以自上而下的,主要是一个广泛性的质量改进活动,QC小组成立后,上报管理部备案,在QC小组结束后,提供质量活动的经过、取得的效益,编制QC 小组报告。

◆快赢项目:由各部门提出的改进项目,成立团队,其特点是:投入少、容易见效、容易在短期内取得效益的,为快速改进项目。快速改进项目需向持续改进办公室登记备案,项目实施有效后的一个月内,可提出奖励申请。

◆创新项目:项目是公司内首创,涉及技术、质量、管理、工艺、节能、材料、降低劳动强度等范围,收益没有强制性规定,但必须是创新的。

◆合理化建议:公司全体员工在工作中提出有关公司提高质量、工艺改进、环境管理、节能降耗、安全健康等方面的改善方法和措施,突出“小、实、活、新”的理念。

四、持续改进小组架构以及职责

4.1 持续改进小组组织结构图

4.2 职责

4.2.1 持续改进小组

1)指导公司持续改进方向,确定持续改进工作的战略方针。

2)为持续改进活动提供管理和财务支持。

4.2.2 持续改进组长

1)决定持续改进项目的总体规划和部署;

2)评价各个阶段的改进成果,决定奖罚议案;

3)裁定改进中的重大事务。

4.2.2 持续改进副组长

1)协助并执行组长对持续改进的总体规划与部署;

2)是持续改进的直接跟进、监督人,主持持续改进小组的全面工作;

3)负责持续改进的总体计划、协调、督导、监督;确定改进方向;

4)负责主持各阶段的改进检查,主持改进责任人提出的改进方案的评审;

5)实施、监督改进的各阶段进度、分析、总结会议,并定期通报改进结果,确保持续改进的有效实施;

6)有权对各阶段的改进成果提出整改意见,和执行相应奖、罚。

4.2.3 持续改进责任人职责

1)动员所属下属《提供合理化建议提案》,收集持续改进信息,提交持续改进方案;

2)按照持续改进小组的决议要求,落实执行改进事项,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3)负责本部门的整改计划拟定与执行到位;

4)对所属员工进行常态培训,建立正确的改进方法和做法;

5)建立本部门的改进作业基准并进行改进中检查与纠正;

6)在持续改进过程有权对下属人员提出奖、罚申请;

7)被确定的持续改进项目的受益部门的部门经理(或负责人)是持续改进活动中的责任人,同时是改进项目小组的项目组长,为持续改进项目的成果负责。

五、作业流程

5.1 合理化提案活动流程

5.1.1 提案提交

两种方式:

1)书面提交《合理化建议提案表》至直接上级主管

2)书面提交《问题点汇总清单》至直接上级主管

不属于合理化建议范围:

1)原有文件有规定的;

2)属部门本职工作的(有创意的除外);

3)已有员工提议过的;

4)公司正在制定实施的改善活动。

合理化建议或持续改进项目的信息来源和提交时间:

各部门经理(或负责人)动员所管辖的全部人员参与合理化建议,在每月20日前提交

适宜的《合理化建议提案》至本部门进行评审。

5.2 部门审核

5.2.1 提案提交人要对所提交的提案有完整的原因分析及改进建议。

5.2.2 部门经理(或负责人)组织审核员工(直接由部门经理(或负责人)管辖的所有人员)

提交的提案。

5.2.3 以上工作部门经理(或负责人)必须在每月月底前完成,按照《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要求,将不少于2个的持续改进项目提交至持续改进小组。

5.3 持续改进小组评审

5.3.1 持续改进小组组织各持续改进责任人对提交的持续改进提案在次月5日前完成立项评

审,并将立项的持续改进项目录入《持续改进项目一览表》。

5.3.2 持续改进受益部门经理(或负责人)需在改进项目被评审通过后的2个工作日内完成

《持续改进实施计划表》,并提交至持续改进小组,以便持续改进小组对改进项目进行跟进、监督改进过程的执行情况和改进成果。

5.3.3 如当月相关部门没有提交持续改进项目按相应的考核标准进行绩效扣分。

5.4 进度管理

5.4.1 过程管理:持续改进的受益部门经理(或负责人)是该持续改进项目直接责任人,对

改进过程的进度及结果负责。如在《持续改进实施计划表》的各关键节点

不能及时或无法提交相关报告的,按相应的考核标准进行绩效扣分。

5.4.2 进度跟踪:持续改进副组长负责跟踪、监督持续改进实施进度,并组织评价各阶段的

改进成果。固定检查时间每月20日,如在跟踪过程没有及时发现改进过程

发生的与改进计划不符的情况,持续改进副组长按相应的考核标准进行绩

效扣分;如在跟踪过程发现实施中的持续改进项目因为持续改进责任人不

作为,导致没有达成《持续改进实施计划表》该阶段的成果的,则持续改

进责任人按相应考核标准进行绩效扣分。

5.4.3进度延迟或删除:对于正在开展中的持续改进项目遇到困难需要延迟或取消的,持

续改进责任人必须向持续改进组长提交《持续改进项目延迟或取

消申请》报告,写明项目延迟或取消的原因,由持续改进组长批

准后执行。不论持续改进组长是否批准该申请,持续改进责任人

当月的持续改进业绩均为“0”。

5. 5 持续改进项目完成结案

具备条件:

—《持续改进项目效益评估及奖励申请表》

—《持续改进实施计划表》

—《持续改进阶段报告》(PPT文档)

—《持续改进结案申请表》

—《持续改进验证报告》

—《持续改进结案报告》(PPT文档)

5.6成果发表

5.6.1由持续改进小组对《持续改进结案报告》进行整理,编制完成《持续改进方法及经验

汇编》,并在公司持续改进成果共享平台进行分享。

5.6.2 持续改进小组每月依据《持续改进结案报告》,组织各相关部门评价出每月最具价值

的持续改进项目标兵,在公司公布栏进行公布。

六、持续改进考核

6.1 成果奖励

持续改进责任人在持续改进完成后,提交《持续改进结案申报表》,同时提供《持续改进项目注册表》、《持续改进项目效益评估及奖励申请表》、《持续改进实施计划表》、《持续改进阶段报告》、《持续改进验证报告》、《持续改进结案报告》至持续改进小组,持续改进小组将《持续改进项目效益评估及奖励申请表》提交至财务部,由财务部最终确认项目效益后,执行相关成果奖励。

6.1.1 六西格玛/QCC/快赢项目/创新项目奖励:

◆六西格玛项目连续两个月达到设定目标并结案,可对此项目进行为期6个月的奖励,

按照项目的收益提取4%进行奖励;当项目低于设定目标,但高于基准值(改进前/绩效基准指标)时,按照项目收益的3%进行奖励;低于基准值,则不给予奖励。

◆QCC项目连续两个月达到设定目标并结案,可对此项目进行为期6个月的奖励,按照

项目收益的4%进行奖励;当项目低于设定目标,但高于基准值(改进前/绩效基准指标)时,按照项目收益的3%进行奖励;低于基准值,则不给予奖励。

◆快赢项目(一次性)项目,当第一个月收益达到10万或以上,则对此项目进行一次

性5000元的奖励;当第一个月收益达到5-10万,则对此项目进行一次性3000-4000元的奖励;第一个月收益3-5万,一次性奖励1000-2000元;第一个月收益1-3万,一次性奖励500-1000元;第一个月收益5000-10000元,则一次性奖励300-500元。

◆创新项目,按其实施后对公司质量、产能、成本、节能、管理以及环境等的提高或者

改善的程度,可以进行一次性奖励,奖励金额为500~10000元。

6.1.2 合理化提案奖励

合理化建议提案奖

在持续改进过程任何《合理化建议提案》如被评审通过立项改进的,持续改进结案后,成果奖励的10%优先分配给提案者。

6.2 持续改进绩效管理:

被评为当月最具价值的持续改进项目标兵的,公司对参与该持续改进项目的所有成员记功1次、对持续改进项目责任人记大功1次,同时按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相应嘉奖,在公司公布栏张榜公布;并作为年终奖评估时的重要参考依据(具体信息由持续改进小组建档管理)。

6.3 执行力考核

6.3.1 如当月没有按时提交持续改进项的,该部门经理(或负责人)月终考核时,扣除当月

绩效考核总分的10%。

6.3.2 如当月没有提交持续改进项目,则该部门经理(或负责人),月终考核时,扣除当月

绩效考核总分的20%。

6.3.3 如在《持续改进实施计划表》的各关键节点持续改进负责人不能及时或无法提交相关

报告的,则扣除当月绩效考核总分的5%。

6.3.4 持续改进副组长如在跟踪过程中没有及时通报改进过程发生与改进计划不符的情况

的,扣除当月绩效考核总分的5%。

6.3.5 如持续改进小组副组长在跟踪过程发现,实施中的持续改进项目因为持续改进责任人

的不作为,导致没有达成《持续改进实施计划表》该阶段的成果的,则扣除持续改进责任人当月绩效考核总分的5%。

6.3.6 对于正在开展中的持续改进项目遇到困难需要延迟或取消的,不论持续改进组长是否

批准延迟或取消申请,持续改进责任人当月的持续改进业绩均为“0”。扣除当月绩效考核总分的10%。

6.3.7 对于已经完成持续改进项目,但不能及时提交《持续改进结案报告》的,则扣除持续

改进责任人当月绩效考核总分的5%。

七、相关表单(参见《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附件1:《合理化提案申请表》

附件2:《问题点汇总清单》

附件3:《持续改进项目注册表》

附件4:《持续改进项目评估及奖励申请表》

附件5:《持续改进项目一览表》

附件6:《持续改进实施计划表》

附件7:《持续改进阶段报告》(PPT文档)

附件8:《持续改进结案申报表》

附件9:《持续改进项目项目延迟/取消申请表》

附件10:《持续改进验证报告》

附件11:《持续改进结案报告》(PPT文档)

附件12:《持续改进方法及经验汇编》(PPT文档)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最新版】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 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和谐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规范。 一、指导思想 (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各类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质量考核体系、考核标准。 (三)、强化各种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力度,如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医院医疗质量的核心制度等,将每个医务人员的单体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管理体系: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分为三级:各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的三级管理体系。各职能部门执行质量控制组织三级的指导、协调、督导作用。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等),各委员会由院领导、科室主任、职能科相关人员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其职责分述如下: 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职责、办公室、常务秘书): (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措施,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医疗质量管理 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科室: XX科 年度: 2017年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专职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陈文添主任 成员;陈文威副主任 质控员: 陈文威副主任(兼)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与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与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与考核。科室主任就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具体职责分工: 陈文添主任: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负总责,兼病历质控。 陈文威副主任: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与考核。 2017年度科室质量控制计划 一、需要改进的内容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与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与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与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与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医疗核心制度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24709

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医务科 关于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自查整改情况汇报 按照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诊疗行为的紧急通知要求,医院根据国家卫计委十六条医疗核心制度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医疗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总结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积极开展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意识;为提高临床意识,我院通过召开临床、医技全体人员医疗安全专题会议、三基三严培训、医疗质量与安全分析会议等对全院临床、医技人员进行了医疗核心工作制度再培训、再教育,保证医疗核心制度执行到位不走样。 (二)定期医疗安全检查,确保执行到位;医院每月由质控、医疗、护理等职能部门对全院各临床科室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全院各个科室、各个环节、各个岗位进行了全面检查,包括临床科室业务查房,医患沟通、知情同意等检查并提出整改措施,发现缺陷及时整改。 (三)加强培训与考核,确保人人过关;医院要求各科室对医疗核心制度进行全员考核,医务科对科室医务人员进行抽查,力求人人过关。同时各科室以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治理为抓手,积极探索建立起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通过培训与考核,建立起医疗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经常性组织考核评价活动,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四)完善知情同意制度。医院高度重视医患交流和沟通工作,要求科室在为患者实施手术、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前,经治医师必须主动向患者及家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手术方式、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并由患方签署相关医学文书,切实保障患方的知情权、同意权和选择权。同时因为术中出现手术方案重大调整或出现术前未预料的情况如需临时增加手术项目等,必须及时、主动同患者及其亲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进行沟通,征得其同意并签署相关文书后方可实施,严禁未履行知情同意手续擅自增加手术项目等。同时要解决部分医师尤其是外科医师重治疗、轻书写, 重手术, 轻谈话的问题, 要解决有些医师在特殊治疗或操作前对医疗风险的的告知内容没有足够的交待或交待欠完整的问题; 要解决有些医师能简就简,字迹潦草,甚至随意涂改的问题。 二、自查总体情况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措施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措施 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和谐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规范。 一、指导思想 (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二)、以各类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质量考核体系、考核标准。 (三)、强化各种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力度,如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医院医疗质量的核心制度等,将每个医务人员的单体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管理体系: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分为三级:各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的三级管理体系。各职能部门执行质量控制组织三级的指导、协调、督导作用。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等),各委员会由院领导、科室主任、职能科相关人员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其职责分述如下: 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职责、办公室、常务秘书): (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措施,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5)、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医院感染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6)、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措施的修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 2、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1)、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2)、定期组织会议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馈医疗质量问题(3)、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向主管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提出干预措施(4)收集门诊和病案质控组反馈的各科室终未医疗质量统计结果,分析、确认后,通报相应科室人员并提出整改意见。(5)、每月向医院提出全程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以便与绩效工资挂钩。(6)、每月编辑医疗质量简报和医疗质量缺陷通报。 办公室:院长办公室 常务秘书:质量控制办公室主任、医务科主任

护理_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记录表 科室:科 年度:2013年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组长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并设有质控员,质控员职责明确。 2、护士长负责制订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实施方案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各质控员按职责定期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 3、护士长根据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容制订本科室每月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容。 4、日常科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要求每月每项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护士长审阅后签字。 5、每月底在科室周会上对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护理质量控制总结,护士长签字后交护理部审查。 6、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阳

成员:静、欧敏、侯茂华、林巧、成凤、维、江利霞、周超琴、黄耀皿、 具体职责:负责科室日常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包括科室核心制度落实、常见疾病的护理、危重病人的管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三基培训(包括新进人员培训)、病区管理、药品质量的管理、院感、抢救仪器、抢救车的管理,不良事件等。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通报、讨论、分析,查找原因,并针对问题进行培训,不断持续改进。 护士长签字: 年月日 2013年度科护理质量目标 1、床护比≥1:0.4 2、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压疮、各种护理缺陷、跌伤、走失、坠床、静脉炎等)≤20人次;护理严重差错、事故为0。

3、责任护士对所管病人各种信息知晓率、护理措施执行率≥95%、健康教育90%。 护士长签字: 年月日 年度科室护理质量控制计划按二甲办、护理部要求,以科室主任为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下继续成立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小组,使护理工作不断得到持续改进,提高护理质量。 组长:阳(主管护师)。 副组长:侯茂华(护师)、静(护师)、欧敏(护师) 小组成员: 侯茂华(护师)、欧敏(护师)、周超琴(护师)、勋明(护师)、

医疗核心制度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修订版)精选

2016年核心制度检查及反馈记录2016年根据医疗核心制度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医疗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导,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积极开展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意识;为提高临床意识,我院通过召开临床、医技全体人员医疗安全专题会议、三基三严培训、医疗质量与安全分析会议等对全院临床、医技人员进行了医疗核心工作制度再培训、再教育,保证医疗核心制度执行到位不走样。 (二)定期医疗安全检查,确保执行到位;医院每月由质控、医疗、护理等职能部门对全院各临床科室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全院各个科室、各个环节、各个岗位进行了全面检查,包括临床科室业务查房,医患沟通、知情同意等检查并提出整改措施,发现缺陷及时整改。 (三)加强培训与考核,确保人人过关;医院要求各科室对医疗核心制度进行全员考核,医务科对科室医务人员进行抽查,力求人人过关。同时各科室以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治理为抓手,积极探索建立起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通过培训与考核,建立起医疗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经常性组织考核评价活动,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四)完善知情同意制度。医院高度重视医患交流和沟通工作,要求科室在为患者实施手术、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前,经治医师必须主动向患者及家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手术方式、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并由患方签署相关医学文书,切实保障患方的知情权、同意权和选择权。同时因为术中出现手术方案重大调整或出现术前未预料的情况如需临时增加手术项目等,必须及时、主动同患者及其

亲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进行沟通,征得其同意并签署相关文书后方可实施,严禁未履行知情同意手续擅自增加手术项目等。同时要解决部分医师尤其是外科医师重治疗、轻书写, 重手术, 轻谈话的问题, 要解决有些医师在特殊治疗或操作前对医疗风险的的告知内容没有足够的交待或交待欠完整的问题; 要解决有些医师能简就简,字迹潦草,甚至随意涂改的问题。 二、检查总体情况 医院各临床科室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总体情况较好,能够高度重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注重基础质量管理和环节质量与终末质量管理。各科室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到位;有明确转科、转院流程,对涉及到多科病人能实行首诊负责制;实行三级医师查房,对疑难病例、死亡病例、手术病例能按规定进行病例讨论,记录比较规范;科间、院内会诊能按时间、按照医院规定执行,全院性会诊由医务处牵头负责组织;危重病抢救有制度,重大抢救事件有报告程序,抢救记录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抢救登记本齐备,抢救设备完好并实行“责任人管理”;交接班内容及书写格式能按照医院要求执行,对病区危重病员的病情基本了解;查对制度执行到位;注重手术分级管理,手术医生对自己能开展手术范围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科室开展的各类医疗技术已通过审核批准。病历书写能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执行;高度重视医患沟通,医院要求各科室在实施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手术、输血等均能按要求与患方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对于自费项目、自费药品等严格按照要求签署自费项目“知情同意书”;输血管理规范,输血前均能严格进行感染性疾病相关检查。 三、存在问题及整改落实情况

2016年医务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考核内容

2016年医务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考核内容

每月医疗质量和安全工作计划和重点一月份:患者病情评估及告知制度 二月份:病历书写 三月份: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四月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五月份:危重病人抢救流程 六月份:手术诊疗管理 七月份:病种质量监控管理 八月份:病种质量监控管理 九月份:麻醉工作程序 十月份: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 十一月份: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十二月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施细则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记录 一、科室自查情况总结 二、专项质控评价 (一)科室病历书写质量评价 (二)合理用药评价 (三)科室合理用血评价(采血、取血、输血流程执行情况;输血适应症、合理用血评价;输血病历质量检查) (四)核心制度执行情况 (五)住院超过30天患者管理与评价 (六)医疗不良事件及纠纷 (七)非计划二次手术分析 (八)科室诊疗组诊疗质量分析 (九)科室医疗技术管理(二、三类医疗技术、科室新技术等技术评价和人员技能评价、审核等) (十)手术科室手术质量评价 (十一)“三基”培训和掌握情况 (十二)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变化趋势分析 三、主管部门检查反馈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 四、科室质量安全控制重点议题(包括根据医院工作重点制定下一阶段科室质控计划等)。

检查日期2016、1、3 检查人员李长友、王曙梅主要检查内容患者病情评估及告知制度 医疗质量存在问题(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存在问题、相关责任人等)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不全面,未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未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治疗参与率不合格。 改进措施全面推行《患者病情评估及告知制度》,由中级以上资质主管医师填写。普通患者诊疗方案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确定,疑难危重患者方案需经副高以上人员确定。诊疗方案随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检查治疗计划及方案调整、分析在病历中须有记录,制定鼓励措施,加强治疗的参与及中成药、治疗技术的使用。 效果评价质量与安全管理内容进一步丰富,落到实处,质量有所改进。 质控员签字年月日科主任签字年月日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手术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完善手术、麻醉医师资质与批准制度,完善麻醉、手术与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与质量检查制度;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大中型手术术前讨论制度。 2、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抓好术前、术中与术后的医疗环节质量管理,组织专家督查——术前:有术前讨论,诊断、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式选择合理,麻醉前访视,病人准备充分,与病人签署手术、麻醉、输血同意书等;术中:执行手术分级制与术者资质准入制度,确保手术质量,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中改变术式等及时告知病人家属等;术后:手术记录完整,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并发症预防措施科学合理,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切口感染、二次手术率控制在标准以内等。 3、完善麻醉工作程序规范,麻醉医师术前查房及时制定麻醉方案,术前麻醉准备充分,制定麻醉意外处理预案,做到麻醉意外处理及时、正确,麻醉复苏实施全程观察。 4、缩短候手术日,抓好第一台手术按时开始和接台手术间隔时间的管理,提高手术效率。 5、严格执行手术室出入制度和程序,加强重症监护室(ICU)和回病房的流程、制度的落实。 门诊工作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完善和督导门诊各项规章、制度、职责的健全和落实,落实门诊首诊负责制、门诊疑难病会诊制,提高门诊确诊率;完善门诊传染病报告制度,切实执行,层层落实,做到疫情漏报率为零;完善门诊就诊路标与指示牌,做到醒目、易懂、准确、规范。 2、完善门诊各项咨询服务(就诊咨询、导诊咨询、预约咨询、健康咨询等),完善和公示医疗服务收费价目表、挂号收费标准、化验结果领取须知、就诊流程、就诊注意事项。 3、完善和公示当日门诊医师一览表、知名专家门诊一览表,并在各专科诊室前增设周内医师排班表、专科就诊流程图,指导病人明明白白就医。 4、确保副高以上医生就诊门诊率,正(副)主任医师占门诊医师率≥60%,正(副)主任医师门诊量占总门诊量的≥70%,提高门诊确诊能力,保证门诊诊疗质量。 5、加强门诊导诊人员、分诊人员的素质培训和管理,做到仪表端庄,用语规范,导诊专业,服务热情;完善门诊接待工作,对门诊病人及其家属的投诉和意见作到件件有落实。 6、完善门诊突发意外紧急事件的处理预案,对门诊所有医务人员进行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做到人人知晓、人人会做。 7、所有门诊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病人及其家属等候时间≤10分钟。 8、门诊所有检验、心电图、超声影像及放射影像等常规检验检

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 科室: 年度:

填表说明: 1、本手册内容作为科室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质量考核依据,必须按时如实认真记录和填写。 2、有关数据要将原始资料妥善保存,以备查验。 3、本手册按年度编制,每年一册,已填写的手册由科室妥善保存备查。 4、对科室质量控制考核自查存在的问题,要科室质量控制小组会议上做出小结,并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罚意见。 5、科室组织的相关学习,要有讲义。 6、科室组织的考试要有试卷和成绩登记。

陕西煤炭建设公司总医院 2016年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为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则 (一)实行全面质量与安全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与安全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管理工作强化医疗核心制度及监督实施,如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三)本院所有参与医疗活动人员(包括高退休返聘、招聘员工、试用期员工) 均适用本方案。 (四)陕西煤炭建设公司总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工作,日常工作由医务科负责。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有权利按照木方案对科室、部门、个人进行奖罚。 (五)监控指标:参照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版)》、《陕西省综合医院质量考核标准》和《陕西省医疗机构杓临床基础质量考核标准》中对二级医院的具体质量指标和各类技术规范、要求。 二、继续完善和加强质量管理体系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及医务科质量与安全控制办公室、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控 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与安全质量管理委员会 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各临床医技负责人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等为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其职责分述如下: 1、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 (1)委员会负责完成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对医院医疗质 量与安全进行综合评估。

(完整版)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 (临床科室) 科室: 年度:

填写要求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院发展的基石,科室作为医院的基本组成单元,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质量的优劣;根据短板原理,一个质量不合格的科室严重影响整个医院的质量,甚至影响到医院的生存;另外,在质量管理体系之中,执行层即科室层面的质量管理是体系中的重中之重。为规范科室质量管理,并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及医院实际情况,特要求如下: 1、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组成合理,主任为管理小组组长,组员由副主任、护士长、各组科室质控员组成。 2、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及目标应结合医院年度医疗 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及《科主任的目标责任书》而制定,结合科室实际情况而定。 3、科室医疗安全方面的培训、教育记录:每月至少一次,含法律法规、知情同意、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实施患者安全目标的相关制度、医疗纠纷防范等与医疗安全工作相关的内容。 4、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记录:每月至少检查2次,并有反馈和整改记录。涵盖核心制度落实检查、危急值报告、医疗不良事件、疑难病例讨论、患者知情同意制度、查对制度、依法执业、科室医疗设备维护、故障检修等内容。 5、质量分析会:每月1次,内容与医院医务科、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等职能部门的督查考核、科室自查相呼应,并有改进措施。

目录 1.科室简介 2.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3.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组成及职责4.科室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 5.科室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 6.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记录 7.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记录 8.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分析会 9. 医疗纠纷及不良事件调查、处理及整改记录 10. 科室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11、科室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麻醉科日常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麻醉科日常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记录时间2016-05-06星期五地点手术室医师办公室检查人员 检查内容手术室内日常临床麻醉工作 当月工作小结手术麻醉总例数288例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发生例数0例 全身麻醉例数35例12% 椎管内麻醉例数149例52% 院内会诊、协助抢救危重患者例数6例 麻醉记录单合格例数265例92% 手术安全核查记录表、手术风险评估表不合格例数 5例 1.7% 严重麻醉并发症发生例数2例0.7% 术中变更麻醉方法例数 2例 0.7% 择期手术术前访视例数170例100% 术后随访例数 288例100% 术后镇痛例数 146例51% 业务学习次数12人次 病例讨论次数0 每月考试考核合格率合格 麻醉药品及麻醉处方管理良好 手术室内日常质控工作完成情况较好 医疗质量存在的问题(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麻醉单号)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麻醉存在问题医师261559 剖宫产术腰硬1无房间号体重血 型 2药物无单位 丁伟 261665 肩锁关节固 定术 臂丛1无房间号体重血 型 2药物无单位 丁伟 261573 疝修补术氯胺酮无氯胺酮总量袁德凤 261528 甲状腺切除全麻麻醉结束标志在手 术结束之前 袁德凤261788 剖宫产术腰硬 1无房间号体重血 型 2无药物单位 丁伟

医疗质量存在的问题(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麻醉单号、存在问题与缺陷以及相关责任人等) 3液体量上下不一 致 262253 剖宫产术腰硬未勾画腰麻张延勇 262259 腹腔镜下卵 巢切除术 全麻窦性心动过缓患者 应用右旋美托嘧啶 单位 262313 剖宫产术硬膜外1无房间号体重血 型 2药物无单位 丁伟 262313 尺桡骨骨折 内固定 氯胺酮1无氯胺酮总量 2无液体总量 张延勇 262360 阑尾切除术硬膜外1无房间号体重血 型 丁伟 262330 尺骨内固定臂丛无麻醉方法袁德凤 262481 腹腔镜胆囊 切除术 全麻无七氟醚吸入标示袁德凤 262489 腹腔镜胆囊 切除术 全麻拔除导管在手术结 束之前 丁伟 261762 剖宫产术腰硬合并症与诊断重复褚衍强 261851 剖宫产术腰硬未勾画腰麻张延勇 261813 剖宫产术腰硬1无穿刺间隙 2药物无单位 丁伟 261916 剖宫产术硬膜外药物无单位褚衍强 261936 剖宫产术腰硬麻黄碱记录在地塞 米松上 丁伟 261996 肱骨骨折固 定术 氯胺酮无氯胺酮总量褚衍强 262044 剖宫产术腰硬未勾画腰麻张延勇 262206 剖宫产术硬膜外未记录助产士袁德凤 261119 胫骨内固定腰硬未勾画腰麻丁伟 261264 疝修补术氯胺酮 1年龄记录为1.2岁 2无房间号体重单 位 3无氯胺酮总量 丁伟1、手术麻醉结束后部分医师没有亲自配送患者返回病房; 2、麻醉中所用药物有漏开处方现象,部分麻醉处方开具不规范,存在不填写身份证号码等问题; 3、麻醉记录单质量较之以前有好转,但仍存在有不规范

《对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思考》

《对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思考》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引入我国已经近20年,目前有很多企业根据标准要求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了认证机构的审核。部分企业因为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不论是企业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还是企业产品的实物质量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有部分企业尽管也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认证机构的审核,可是效果不太理想,产品质量没有提高,企业流程仍然不顺畅,操作仍然不规范,有的甚至比认证前还差,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问题。我们认为是质量管理体系没有持续改进,没有建立起改进的机制的原因。要想持续满足顾客的需求,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一、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1.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是持续满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基本保证。满足顾客需求和持续改进是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思想,也是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根本出发点。不论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哪个版本,都保留了持续改进的条款,并且作为一个主要条款,任何采用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都必须承诺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不断优化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2.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自身不断提升、不断完善的要求。随着企业不断发展、企业业务不断拓展、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任何想健康运行的企业都必须持续改进。不论是产品的持续改进,还是流程的不断改进,都必须依靠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才能保证企业改进的持续性和系统性,促使企业不断提升和完善。

3.持续改进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和基本措施。当今,企业面对的环境在不断变化,企业的顾客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任何企业如果不改进,都不能适应将来的环境,不能持续满足顾客的需求,更不能在日益严峻的竞争环境中保持必要的优势。 二、目前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意识不强、职责不清。许多企业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一般都成立了一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推进小组或推进办公室,企业的成员都是主要成员,甚至聘请了一些专职人员,也任命了管理者代表,但通过认证后,企业的负责人认为已经通过认证了,再要这个机构已经没有多少作用,于是,解散机构,将原来专职的人员调整岗位,原来兼职的人员不再兼职。部分企业的管理者代表由于离职或调岗了,没有及时任命新的人员,导致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人员缺乏,改进的职责没有得到具体落实。 2.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方法不对、效果不理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对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定期内审。定期进行管理评审,其实就是两种不同层次的识别改进需求的措施,但部分企业没有定期进行内审,内审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内审的要求,内审的深度不够,内审的不合格项没有认真整改;部分企业的管理评审没有按策划的要求定期进行,即使进行了,企业的最高负责人也不参加、不主持,管理评审的输入没有认真准备,管理评审的输出也没有认真整改,没有落实整改的部门和职责。 3.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没有定期评审、修订,文件不能指导体系

保护隐私、知情同意执行情况检查持续改进记录

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 知情同意制度、保护患者隐私制度执行情况持续改进记录检查时间:2014年2月15日-16日 检查人员: 检查记录: 我们用两天时间对精神科、心身科、老年科、PICU、内科、外科、妇科等临床科室进行了检查。 我们对这些临床科室检查的内容为: 1、关于保护患者隐私权制度掌握及落实情况。 2、关于尊重患者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制度掌握及落实情况。 3、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向患者及监护人说明知情同意情况。 4、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替代医疗方案告知情况。 通过对这些临床科室的检查,我们发现这些科室均能较好的做到尊重和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制度,包括对保护患者隐私权的落实、尊重患者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的落实、保护患者合法权益协调处置的实施。能够及时将患者病情、诊断、治疗告知监护人并签字、特殊检查和治疗、替代医疗方案能告知监护人。 随机抽取这些科室的医师,检查对以上制度的知晓情况,发现基本上均能知晓,在实际工作中也基本能够按照制度、流程进行。 但是通过对这些临床科室的检查,我们发现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精1有一份病历做MECT告知内容不全面。 2、心身科、内科等科室的个别病房探视人员较多,环境嘈杂。 3、老年3、精2等科室的个别医师对患者病情、治疗、处置等交代不明确。 4、PICU、老年1等科室的个别医师对个别药物副作用、诊疗手段交代不明确,没有将其合并症、预后讲明。

5、老年5等科室的个别危重病人在更换衣服、翻身时未做到隐私保护。心理咨询科有个别医生咨询之初未关门。特检科检查时未遮挡。 6、内科、神经内科等科室的个别患者反应投诉时找不到投诉渠道。 精4、精5等科室的个别病房、个别患者个人物品杂乱、不讲卫生,医护人员未协调好,没有给其他患者一个清洁的医疗环境。 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相关制度的学习和再领会,提高认识,对医师进行培训。 2、作批评与自我批评,强调加强工作责任心。 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做好家属的沟通、解释工作,加强学习,掌握谈话技巧。 5、对患者做好入院时及住院期间的卫生宣教,保持整洁的医疗环境。 6、做好入院宣教,减少陪床人员,减少探视时间。 7、建立完善医患沟通体制,增强医患交流,规范医患沟通内容、形式,交流用语通俗、易懂,增强沟通效果。 8、加强医患沟通,做好沟通后签字记录。 9、危重症病人在更换被服、衣物、翻身时,应尽量减少暴露。 10、完善投诉管理制度,公布投诉电话、信箱,建立适宜的投诉处理的流程。 效果评定: 较前有较大改进。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2018修订版)

XXX 第一医院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2018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与考核体系,促进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根据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6年版)》和《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16版)》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对原《方案》进行修订,形成 2018版,具体内容如下。 一、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 (一)医疗质量监管体系 在各专业省级、市级质控中心监控基础上,医院实行院科二级质量管理负责制。院长、科室主任为院、科两级质量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建立以“各级质量管理委员会——质量监管部门(质控办等)——科室质控小组”为层级的医疗质量监管体系,进一步明确医疗质量监管体系中“决策、控制与执行”三个层次的功能与职责,有效地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监督与评估工作。(二)医疗质量监测指标 1.住院重点病种、非计划重返手术率、死亡率、一类切口感染率、输血率、自体血使用率、30日再入院率、平均费用、平住院日、耗材使用率。 2.病种质量监测指标: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人工关节置换、???病种。 3.重症医学(ICU)监测指标。 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测指标。 5.医院感染控制监测指标。 (三)医疗质量管理对象及管理内容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管理对象涵盖医院所有临床、医技科室,内容涉及以下方面:

1.加强全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质量安全教育培训纳入全员培训年度计划,定期进行,确保培训效果。 2.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开展岗位练兵。职能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医、护、药、技等全员培训计划,分类开展临床医疗、护理、影像、检验、功能科、药剂、输血、医院感染等岗位专业人员的练兵活动。抓好抓实急症处理、重危抢救、复苏技术、物理诊断、外科操作、临床技能、病历书写等基本功训练,强化依法执业能力、临床思辨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 3.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完善并实施各项规章、技术操作规程及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医疗技术风险防范、控制及追溯机制,完善重大医疗安全事件、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完善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的防范措施。按规定报告处理医疗纠纷等不良事件。 4.重点部门及重点岗位管理 各质量安全执行及监管部门高度重视急诊科、手术室和麻醉科、产房、ICU病房、新生儿病房、血透室、供应室等医院感染控制八项工作重点,以及其他重点部门科室(门诊、输血科、临检、药事、病案管理等)的管理,制定可行的质控、监管计划和措施,重点查找医疗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加强整改,每月(或季度)有检查、有监控记录。 5.医疗技术管理。遵守高风险技术准入规定,严格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准入、分级管理和监督评价管理。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并实施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 6.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管理。充分利用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管理等管理手段,指导制定患者的医疗护理诊疗方案,规范临床医疗工作和医疗行为,保证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7.增强病患服务意识,不断改进医疗服务,优化就医环境,简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沟通随访,改善医患关系,维护患者利益,实现医疗服务规范化、人性化。 8.各科室依据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开展院科两级管理,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 (四)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和保障机制 1.制定并完善覆盖医疗全过程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如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等)。 2.规范并实施各专业的临床技术操作规程、临床诊疗指南。3.完善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加强新技术准入与风险管理。

医疗核心制度整改措施

医疗核心制度整改措施 医疗核心制度整改措施我院组织全院医护及其他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医疗核心制度,针对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并按上级要求及时进行了整改,现把整改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格规范值班、交接班制度。针对存在部分科室值班、交接班制度执行不严的问题,我院立即加强了对在院医师的教育,严格加强对临床医师的管理。临床医师按照排好的时间执行值班,要求二线医师不得擅自离岗。午间、夜晚除巡视病人及抢救病人外,留守值班室。我院为值班医师配备了内线电话,以方便与各科室、病区取得联系。针对“交接班本记录内容不全”的问题,我院要求全体医护人员认真学习了《交接班制度》,规定“值班交接班记录”的内容包括交班日期、时间、病区病人流动情况,病房原有病人数、出院人数、入院人数、现有病人数,新入院、危重、术后病人的人数和病情变化,以及值班期间对出现特殊情况病人所采取的处置措施及效果。 二、加强三级医师查房工作,严格查房制度。根据存在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执行不好的问题,我院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特安排全体医护人员加强了学习。要求1、主治医师每日查房18。00交班完后立即进行。 2、新入院病人值班医师应立即处理, 1住院医师在入院后及时查看患者,主治医师在24内查看患者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3、对危重、疑难等特殊病例经主治医师提出或直接向科主任提出,科主任安排临时查房。 4、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 5、主任、副主任医师一周查房最少一次。 三、严格规范病历书写制度。我院根据《黑龙江省住院病历质量书写规范》要求病例质量管理小组对病历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并对全部出科病历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上报医务科作为考核项目。医务部、护理部每月对各科住院病历质量进行抽查,并与科室病历评价结果进行对照,以了解科室的质量管理工作。门诊部、医务部每月对各科室的门诊病历进行抽查。病案室负责对入库病历质量进行检查,及时督促完善。并对各科病历缺陷进行登记。医院规定出科病案一次不符合规定,给与口头警告。第二次医务科将在会上给予通报批评。第三次不符合规定即上报,由医院给予严肃处理。以此狠抓病历书写规范,严格按照病历质量标准核查。 四、进一步落实危重病人抢救制度。由于我院是综合性医院,提出的要求,紧密结合《医疗核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院学习,要求每一位组员熟练掌握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对门急诊 及住院患者发生的突发情况在最2短时间内进行处理,实施救治,以确保救援工作的迅速开展。 五、加强手术安全核查工作。我院针对我们的不足之处,严格把关,认真整改,加大力度完善了《手术病人核查制度》,要求手术前接病员时应根据手术通知单与病历资料一起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诊断、手术名称和术前用药、术中耗材等。术前医师、护士、麻醉师再次核对病员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术中用药遵照临床用药查对制度执行,术后认真清点物品六、进一步加强护理分级管理。加强分级护理制度管理的方法和效果。

2019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本

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记录本 科室: 年度:

子昂街道城西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质量 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科室管理能力,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根据《社区医院创建》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人员组成 各科室应成立由科主任和护士长任组长,科副主任任副组长,各医疗诊疗组组长及其他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管理小组设一名专职质控员,负责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活动本的记录等工作。 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一)建立本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包括:建立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要岗位的管理。 (二)建立健全和落实本科室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诊疗规范。 (三)做好本科室人员、技术、设备的权限与资格管理,确保依法执业。 (四)加强基础、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用诊疗常规指导对患者诊疗工作,要应用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五)对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医疗工作制度的落实等进行自查、分析、评估、整改,同时依据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部门督查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六)加强对运行病历质量、终末病历质量的自查与管理。 (七)加强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八)组织本科室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的培训和考核,必须

人人达标。 (九)分析、评估科室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发现缺陷并进行改进。 (十)学习应用质量管理工具对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进行定期评价,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十二)定期向中心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主管职能部门(医计科)汇报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 三、工作要求 1.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组长应主动领导本组成员开展工作,在每年2月前完成当年本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的制定。 2.管理小组每月至少1次对本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制度的落实指标进行自查、分析、整改、持续改进。 3.各科室应在每月20日前将上月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记录整理完成。 四、考核 医务科每月对科室上月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情况及记录进行考核。具体考核办法见医院《考核与奖惩》有关规定。 子昂街道城西卫生服务中心医计科 2019.1.24

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持续改进

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持续改进 摘要: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我国已走进新时代,我国正从“速度时代”向“质量 时代”转变,质量强国战略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作为中国转型升级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和抓手。因此,当前企业要不断地完善质量管 理体系,使其合理性和适用性被持续地提升。下面笔者就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的 构建与持续改进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大质量观”已经改变了“质量”的概念,“质量”不再是狭义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也不再仅仅包含工作质量,它已成为“追求卓越的经营质量”的代名词。质量管理 将以“追求组织的效率最大化和顾客的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成为面向组织系统运 营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GB/T 19580-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表明了全面质 量管理的这一重要变化,即质量和绩效、质量管理和质量经营的系统整合,旨在 引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就目前来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仍存在不足,需要构建 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展现的不足 1.缺乏具备整体性的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将特定的“质量”监管的工作者考虑在外,企业的其余工作者都把工作 的关注度投入在了业绩的考核上,同时没有主动地加入到质量管理工作里,还要 部分领导阶层的人员都展现出质量管理和服务理念上的薄弱;其次,很多的企业 均未制定较为完善的用于溯源、改进以及检查的体系,其将质管内容放在完成后 开展,同时未将其贯彻进全部的环节,不易做到防御的效果。因为不具备较为完 善的考核体系,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均未在员工的整体水平素养上开展较为公平、 科学的评估,长此以往就会致使员工的工作热情大大降低。 2.组织构造不完善 尽管当下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都设定固定的用于“质量”管理的团队,开展质量 管理工作以及常规的考核与监管,然而,质量管理部门其所关注的重点仅仅停留 在质量目标的考核层面上,此部门的工作者大部分都对企业的每个部门的工作缓 解和方式有详细的认识,以至于相应每个部门在质量管理工作的内容上仅仅依靠 本部门相应的质量监管者开展。如此,这样零散的工作形式就十分容易造成质量 问题的出现。若是问题出现,所有的部门一定会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导致 质量问题的出现没有责任可追,不能被有效的处理。 3.不具备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当下,我国很多的企业在质量管理工作上展现出诸多需要改善的不足,主要 的因素为不具备较为完善的监管体系。提升监管工作的力度为所有企业增强自身 竞争力与防范风险的有效渠道,也是质量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从 企业的角度上讲,较为规范的监督管理形式为“发现不足-分析不足-解决不足-追寻不足的原因-缓解矛盾”,然而,因为当下很多企业是刚刚起步,还没有创设比较 成熟的监管体系,这就致使我们在进行质量管理工作期间碰到诸多的困难,质量 管理工作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成效。 4.培训工作目的性不强 实施的相关人员职业素养水平对于企业的专业能力起到直观性的影响,相关 工作者所具备的思想道德品质水平对于其企业的工作氛围起到关键作用。所以, 从企业的角度上讲,提升相关工作者专业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