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混凝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混凝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1.引言混凝土工程质量检验是确保混凝土结构安全可靠的重要环节。
本标准旨在规范混凝土工程质量检验的程序和要求,以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2.术语与定义2.1 混凝土:由水泥、骨料、水和适量的掺合材料经过拌和、浇筑和养护后形成的一种人工建筑材料。
2.2 强度等级:指混凝土承受荷载的能力,在国家标准GB/T 50081-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有详细描述。
2.3 抗渗性能:混凝土抵抗水分渗透的能力。
2.4 凝结时间:混凝土从拌合到刚性的时间。
2.5 施工配方:混凝土制备过程中所使用的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材料的比例。
3.质量控制3.1 原材料检验3.1.1 水泥检验3.1.1.1 取样方法:根据国家标准GB/T 17671-1999《水泥取样、样品制备和试验方法》进行取样。
3.1.1.2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初凝时间、抗压强度等。
3.1.2 骨料检验3.1.2.1 取样方法:根据国家标准GB/T 14685-2001《骨料试验方法》进行取样。
3.1.2.2 检验项目:包括粒径分布、含水率、强度等。
3.1.3 水检验3.1.3.1 取样方法:根据国家标准GB/T 50174-2007《混凝土用水取样》进行取样。
3.1.3.2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含气量、PH值等。
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4.1 设计原则4.1.1 强度等级选择: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荷载选择合适的强度等级。
4.1.2 水灰比选择:根据混凝土抗渗性能和强度要求选择适宜的水灰比。
4.1.3 掺合材料使用: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是否使用掺合材料。
4.2 配合比计算4.2.1 水泥用量计算:根据设计强度和强度等级确定水泥用量。
4.2.2 骨料用量计算:根据配合比中骨料的体积比例计算骨料用量。
4.2.3 水用量计算:根据水灰比计算水的用量。
4.2.4 掺合材料用量计算:根据混凝土设计要求确定是否使用掺合材料,并计算掺合材料用量。
混凝土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一、引言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道路等工程中,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
因此,混凝土质量检验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混凝土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两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混凝土质量检验方法1.取样方法混凝土取样是进行混凝土质量检验的基础,取样方法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取样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取样点应选择代表性好的位置,避免选择含有明显缺陷或已受到外力损伤的部位。
取样时应使用干净的工具,避免混入外来杂质。
取样后,应立即封存并进行标识,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2.强度试验方法混凝土强度试验是评价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强度试验方法有压力试验、弯曲试验、拉伸试验等,其中以压力试验最为常用。
压力试验是利用压力机对混凝土进行一定压力下的破坏试验,从而测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试验前,应对试验设备进行校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密度试验方法混凝土密度试验是评价混凝土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常用的密度试验方法有水密度法和气密度法两种。
水密度法是将混凝土样品浸泡在水中,通过测量样品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混凝土密度;气密度法是利用气体的浮力原理来测定混凝土密度。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试验。
4.含水率试验方法混凝土含水率是指混凝土中水分的含量,它对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常用的含水率试验方法有重量法、干燥法、酸碱滴定法等。
重量法是将混凝土样品称重,然后进行干燥处理,再次称重,通过两次称重的差值计算出混凝土含水率;干燥法是将混凝土样品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处理,然后称重,计算出混凝土含水率;酸碱滴定法是利用滴定酸碱溶液的体积,计算出混凝土中水的含量。
三、混凝土质量检验标准1.相关标准混凝土质量检验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
国家标准包括《混凝土强度检验标准》、《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混凝土材料试验方法标准》等;行业标准包括《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路面混凝土施工与验收规范》等;地方标准包括各省市制定的相关标准。
混凝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必须外光内实。
混凝土面层不允许出现错台,阴阳角线条清晰、平直;墙、顶板均达到不抹灰即能刮腻子的程度,即实现清水混凝土墙,实测项目达到高级抹灰标准。
1、混凝土主控项目必须合格。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2、混凝土工程一般项目必须达到合格标准。
评定代号:合格○,不合格×(有数字应记录数字)。
检查数量: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墙每面为1处,板每间为1处,但均不能小于3处。
(1)蜂窝(混凝土表面无水泥浆,露出石子的深度大于5mm,但小于保护层厚度的缺陷):不允许出现。
检查方法:尺量外露石子面积及深度。
(2)孔洞(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但不超过截面尺寸1/3的缺陷):不允许出现孔洞。
检查方法:凿去孔洞周围石子,尺量孔洞面积及深度。
(3)主筋露筋(主筋没有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的缺陷,但梁端主筋锚固区内不允许有露筋。
):无露筋。
检查方法:尺量钢筋外露长度。
(4)缝隙夹渣层(施工缝处有缝隙或夹有杂物):无缝隙夹渣层。
检查方法:凿去夹渣层,尺量缝隙或夹有杂物的长度。
3、混凝土工程允许偏差项目实测合格率达到设计标准,见附下表。
混凝土工程允许偏差检查数量: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墙每面为1处,板每间为1处,但均不能小于3处。
其中:墙垂直、表面平整度各测2点、其余各项均测1点。
检查方法:长、宽对中心线用尺量检查;2项用水准仪或尺量检查;墙垂直度,每层用2m托线板检查;表面平整度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检查一般项目,允许偏差项目测点比上述数量增加一倍。
混凝土工程必须符合下列要求:顶板下皮(顶棚)平整度不大于5mm;阴阳角顺直,清晰,无接缝,无跑浆现象;混凝土板上表面平整度为2mm,搓毛标准:毛面均匀一致,无抹痕;成品顶板混凝土必须做好保护工作,表面不能留有脚印等痕迹;4、注意事项(1)蜂窝、麻面、孔洞、露筋、夹渣等缺陷:原因是振捣不实、漏振和钢筋位置不准确、缺少保护层垫架措施。
因此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
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3 基本规定3.0.1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划分为模板、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等分项工程。
各分项工程可根据与生产和施工方式相一致且便于控制施工质量的原则,按进场批次、工作班、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为若干检验批。
3.0.2检验批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专业工长等进行验收。
分项工程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任人和项目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参加。
未实行监理的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应履行监理单位职责。
3.0.3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等相关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控制资料检查、观感质量验收及本规范第10.1节规定的结构实体检验。
3.0.4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所含检验批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验收记录检查。
3.0.5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应包括实物检查和资料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均应合格;2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应合格;一般项目当采用计数抽样检验时,除本规范各章有专门规定外,其合格点率应达到80%及以上,且不得有严重缺陷;3应具有完整的质量检验记录,重要工序应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记录。
3.0.6检验批抽样样本应随机抽取,并应满足分布均匀、具有代表性的要求。
3.0.7不合格检验批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检验批不合格时不得使用;2混凝土浇筑前施工质量不合格的检验批,应返工、返修,并应重新验收;3混凝土浇筑后施工质量不合格的检验批,应按本规范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3.0.8获得认证的产品或来源稳定且连续三批均一次检验合格的产品,进场验收时检验批的容量可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扩大一倍。
且检验批容量仅可扩大一次。
扩大检验批后的检验中,出现不合格情况时,应按扩大前的检验批容量重新验收,且该产品不得再次扩大检验批容量。
混凝土质量检验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对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耐久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必须严格执行标准,以确保工程的质量。
本文将对混凝土质量检验的标准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混凝土质量检验标准1. 混凝土材料的检验1.1 水泥的检验水泥是混凝土的基础材料之一,其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混凝土施工前,需要对水泥进行质量检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水泥外观和标志的检验:检查水泥的颜色、细度、外观是否符合标准规定,检查水泥上的标志是否清晰、完整。
(2)水泥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的检验:检查水泥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1.2 砂子的检验砂子是混凝土中的一种重要材料,其质量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混凝土施工前,需要对砂子进行质量检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砂子的颗粒形状和表面状态的检验:检查砂子的颗粒形状是否符合标准规定,表面是否光滑。
(2)砂子的含泥量和含水量的检验:检查砂子的含泥量和含水量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1.3 石子的检验石子是混凝土中的另一种重要材料,其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性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混凝土施工前,需要对石子进行质量检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石子的颗粒形状和表面状态的检验:检查石子的颗粒形状是否符合标准规定,表面是否平整。
(2)石子的含泥量和含水量的检验:检查石子的含泥量和含水量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2. 混凝土的检验2.1 混凝土配合比的检验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的保证,因此需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检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水灰比的检验:检查混凝土中水泥和水的比例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2)石子含量的检验:检查混凝土中石子的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3)砂子含量的检验:检查混凝土中砂子的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2.2 混凝土的强度检验混凝土的强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检验:检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一、前言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是指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进行检验和评定的标准。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耐久性和经济效益,因此,制定严格的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对于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混凝土的材料及配合比2.1混凝土材料的要求1.水泥:应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其标号应与设计文件要求的相同。
2.骨料:骨料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掺杂物的含量应符合规定。
3.水:应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水质应清洁,不得含有油类、酸类、碱类和其他有害物质。
4.掺和剂:掺和剂应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其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2.2 配合比的要求1.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设计。
2.混凝土配合比的变化应在设计文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3.配合比的设计应考虑到混凝土强度、流动性、耐久性和成本等因素。
三、混凝土的施工工艺3.1 浇筑1.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机械化方式进行,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2.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的坍落度,坍落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3.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进行,每层厚度不应超过200mm。
3.2 养护1.混凝土的养护应在浇筑完成后立即开始,养护时间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2.混凝土养护的环境温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3.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定期进行测量,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符合设计要求。
四、混凝土工程的检验4.1 取样1.混凝土的取样应按照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进行。
2.混凝土的取样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3.混凝土的取样应在浇筑完成后24小时内进行。
4.混凝土的取样应充分混合,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4.2 试验1.混凝土试验应按照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进行。
2.混凝土强度试验应在混凝土养护期满后进行。
3.混凝土的试验应由资格认证的实验室或检测机构进行。
4.混凝土试验结果应记录并报告给项目负责人。
五、混凝土工程的验收标准5.1 强度标准1.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混凝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必须外光内实。
混凝土面层不允许出现错台,阴阳角线条清晰、平直;墙、顶板均达到不抹灰即能刮腻子的程度,即实现清水混凝土墙,实测项目达到高级抹灰标准。
1、混凝土主控项目必须合格。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2、混凝土工程一般项目必须达到合格标准.评定代号:合格○,不合格×(有数字应记录数字)。
检查数量: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墙每面为1处,板每间为1处,但均不能小于3处.(1)蜂窝(混凝土表面无水泥浆,露出石子的深度大于5mm,但小于保护层厚度的缺陷):不允许出现。
检查方法:尺量外露石子面积及深度。
(2)孔洞(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但不超过截面尺寸1/3的缺陷):不允许出现孔洞。
检查方法:凿去孔洞周围石子,尺量孔洞面积及深度.(3)主筋露筋(主筋没有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的缺陷,但梁端主筋锚固区内不允许有露筋。
):无露筋。
检查方法:尺量钢筋外露长度.(4)缝隙夹渣层(施工缝处有缝隙或夹有杂物):无缝隙夹渣层。
检查方法:凿去夹渣层,尺量缝隙或夹有杂物的长度。
3、混凝土工程允许偏差项目实测合格率达到设计标准,见附下表.混凝土工程允许偏差检查数量: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墙每面为1处,板每间为1处,但均不能小于3处。
其中:墙垂直、表面平整度各测2点、其余各项均测1点。
检查方法:长、宽对中心线用尺量检查;2项用水准仪或尺量检查;墙垂直度,每层用2m托线板检查;表面平整度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检查一般项目,允许偏差项目测点比上述数量增加一倍。
混凝土工程必须符合下列要求:顶板下皮(顶棚)平整度不大于5mm;阴阳角顺直,清晰,无接缝,无跑浆现象;混凝土板上表面平整度为2mm,搓毛标准:毛面均匀一致,无抹痕;成品顶板混凝土必须做好保护工作,表面不能留有脚印等痕迹;4、注意事项(1)蜂窝、麻面、孔洞、露筋、夹渣等缺陷:原因是振捣不实、漏振和钢筋位置不准确、缺少保护层垫架措施.因此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
混凝土质量评定标准及方法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中重要的材料之一,其质量对建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混凝土质量评定标准及方法十分必要。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混凝土质量评定标准及方法:混凝土材料的性质及要求、混凝土强度的评定、混凝土耐久性的评定和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测。
二、混凝土材料的性质及要求1. 水泥: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75-2007《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要求。
2. 砂、石:砂、石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混凝土用细集料》和GB/T 14685-2011《混凝土用粗集料》的要求。
3. 水:水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50123-1999《混凝土用水质检验标准》的要求。
4.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严禁私自改变配合比。
5. 混凝土拌合时间:混凝土拌合时间应按照国家标准GB/T 50107-2010《混凝土拌合时间和混凝土拌合强度检验方法》的要求进行。
三、混凝土强度的评定1. 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照国家标准GB/T 50081-2002《建筑结构用混凝土强度检验标准》的要求进行划分。
2. 试块制备:试块制备应按照国家标准GB/T 50080-2002《混凝土试块制备和养护》的要求进行。
3. 试块的养护:试块的养护应按照国家标准GB/T 50082-2009《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的要求进行。
4. 强度检验:强度检验应按照国家标准GB/T 50081-2002《建筑结构用混凝土强度检验标准》的要求进行。
四、混凝土耐久性的评定1. 抗渗性:抗渗性应按照国家标准GB 50119-2003《混凝土抗渗性能检验方法》的要求进行检测。
2. 抗冻性:抗冻性应按照国家标准GB/T 50082-2009《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中的抗冻性检验方法进行。
3. 耐久性检测:耐久性检测应按照国家标准GB/T 50367-2006《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规程》的要求进行。
混凝土检验评定标准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对混凝土的检验评定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混凝土的检验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外观质量。
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是评定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外观质量主要包括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色泽和裂缝情况等。
在进行外观检验时,应该注意观察混凝土的表面是否平整,颜色是否均匀,是否存在明显的裂缝等情况。
外观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材料质量。
二、抗压强度。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评定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抗压强度的检验通常通过进行混凝土抗压试验来进行。
在进行抗压试验时,应该注意选取代表性样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试验,并记录试验结果。
抗压强度是评定混凝土工程用途的重要参数,对于不同工程用途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要求也不同。
三、抗渗性能。
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是评定混凝土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抗渗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在进行抗渗性能检验时,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如水压试验、渗透试验等,来评定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同时,应该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以保证工程的使用寿命。
四、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评定混凝土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
合理的配合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在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时,应该根据混凝土的用途、材料的性能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进行试配。
配合比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使用效果和工程质量。
总结。
混凝土的检验评定标准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配合比等方面进行严格检验,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在进行混凝土工程时,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评定,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
混凝土工程主要检验试验内容及质量标准Concrete Engineering: Major Inspection Tests and Quality Standards混凝土工程:主要检验试验内容及质量标准In the field of civil engineering, concrete plays a crucial role a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Whether it's for building foundations, bridges, or even pavements, concrete provides strength and durability. However,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concrete is essential to guarantee long-term structural integrity. Thi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various inspection tests and adherence to defined quality standards.在土木工程领域中,混凝土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用于建筑基础、桥梁还是路面,混凝土都能提供强度和耐久性。
确保混凝土质量对于保证长期结构完整性至关重要。
这可以通过各种检验试验以及遵守既定的质量标准来实现。
1. Slump TestThe slump test is a fundamental test used to evaluate the workability of fresh concrete. It measures the consistency and flowability by determining the deformation of a cone-shaped concrete sample after being compacted and then allowed to settle. The slump value indicates whether the concrete has the appropriate water content and mix proportions for proper placement and compaction.1. 塌落度试验塌落度试验是一项用于评估新鲜混凝土可塑性的基本试验。
混凝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必须外光内实。
混凝土面层不允许出现错台,阴阳角线条清晰、平直;墙、顶板均达到不抹灰即能刮腻子的程度,即实现清水混凝土墙,实测项目达到高级抹灰标准。
1、混凝土主控项目必须合格。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2、混凝土工程一般项目必须达到合格标准。
评定代号:合格○,不合格×(有数字应记录数字)。
检查数量: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墙每面为1处,板每间为1处,但均不能小于3处。
(1)蜂窝(混凝土表面无水泥浆,露出石子的深度大于5mm,但小于保护层厚度的缺陷):不允许出现。
检查方法:尺量外露石子面积及深度。
(2)孔洞(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但不超过截面尺寸1/3的缺陷):不允许出现孔洞。
检查方法:凿去孔洞周围石子,尺量孔洞面积及深度。
(3)主筋露筋(主筋没有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的缺陷,但梁端主筋锚固区内不允许有露筋。
):无露筋。
检查方法:尺量钢筋外露长度。
(4)缝隙夹渣层(施工缝处有缝隙或夹有杂物):无缝隙夹渣层。
检查方法:凿去夹渣层,尺量缝隙或夹有杂物的长度。
3、混凝土工程允许偏差项目实测合格率达到设计标准,见附下表。
混凝土工程允许偏差
检查数量: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墙每面为1处,板每间为1处,但均不能小于3处。
其中:墙垂直、表面平整度各测2点、其余各项均测1点。
检查方法:长、宽对中心线用尺量检查;2项用水准仪或尺量检查;墙垂直度,每层用2m托线板检查;表面平整度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检查一般项目,允许偏差项目测点比上述数量增加一倍。
混凝土工程必须符合下列要求:顶板下皮(顶棚)平整度不大于5mm;阴阳角顺直,清晰,无接缝,无跑浆现象;混凝土板上表面平整度为2mm,搓毛标准:毛面均匀一致,无抹痕;成品顶板混凝土必须做好保护工作,表面不能留有脚印等痕迹;
4、注意事项
(1)蜂窝、麻面、孔洞、露筋、夹渣等缺陷:原因是振捣不实、漏振和钢筋位置不准确、缺少保护层垫架措施。
因此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
题及时修整。
浇筑时要严格分层浇筑、分层振捣。
振捣时,一定要注意快插慢拔及振捣间距等,不得有漏振现象。
(2)缺楞、掉角:配合比不准,搅拌不均匀或拆模过早,都会致使混凝土棱角损伤。
(3)偏差过大:支模的支撑、卡子、拉杆间距过大或不牢固;混凝土局部浇筑过高或振捣时间过长,都会造成混凝土鼓肚、错台等缺陷。
(4)墙体烂根:支模前应在每边模板下口抹8cm宽找平层。
找平层不得嵌入墙体保证下口严密或在模板下口加贴海绵条。
混凝土浇灌前模板底部均匀浇灌5cm砂浆。
混凝土坍落度要严格控制,防止混凝土离析,底部振捣应认真操作。
(5)洞口移位变形:模板穿墙螺栓应紧固可靠。
改善混凝土浇灌方法,防止混凝土冲击洞口模板,坚持洞口两侧混凝土对称,均匀进行浇筑、振捣的方法。
(6)混凝土面气泡过多:采用高频振捣器,每层均要振捣到气泡排除为止。
(7)混凝土与模板粘接:注意及时清理模板,隔离剂涂刷均匀。
(8)插铁钢筋位移:插铁不牢固,振捣棒碰撞钢筋,致使钢筋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