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点法最优潮流计算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71.50 KB
- 文档页数:1
内点最优潮流算法自动微分的有效执行技术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内点矩形最优潮流(OPF)算法的自动微分(AD)技术执行过程。
有别于现有的AD技术执行过程,该执行过程增加了一个识别由AD技术生成的所有定常一阶和二阶导数的子程序,并在迭代前生成一个定常导数列表。
在内点OPF算法的每次迭代工程中,只通过AD工具更新变化的导数。
ADC这一优秀的软件作为AD的一个基本工具,完成上述执行工程。
AD技术结合用户自定义模型界面,增强了计算性能和灵活性。
大规模的电力系统算例研究表明,该算法在保持代码可维护性、灵活性的同时,计算速度接近手动编程。
这篇文章证明,AD技术具有应用于电力系统在线运行环境的潜力,可取代传统手动编程求导,大大减轻软件开发人员的负担。
关键字:ADC,自动微分,内点法,操作符重载,最优潮流1.引言近年来,内点法(IPM)凭借其出色的计算性能和鲁棒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求解大规模电力系统最优潮流(OPF)问题。
在内点法OPF 中,计算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的梯度,雅可比(J acobian) 矩阵和海森( Hessian) 矩阵是很重要的部分。
为了获得上述矩阵,开发者不得不手动推导一阶和二阶导数计算公式并手动编程。
这种手动编程方式具有以下缺点: ①推导导数计算公式过于繁琐且易于出错; ②将上述公式手动编程并调试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 ③当加入新设备或复杂装置(如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FACTS) 和高压直流( HVDC) 装置)时,增减或修改约束条件、改变目标函数时会很繁琐。
自动微分(AD) 技术的使用克服了手动编程的缺点,与其他微分方法(如数值差分、符号微分) 相比,AD 避免了截断误差,对中央处理器(CPU) 时间和内存空间的占用都远小于上述方法。
文献5中在电力系统动态仿真中采用AD计算jacobian矩阵。
文献6-8采用AD算法计算电力系统潮流。
文献9在计算电力系连续潮流jacobian矩阵和灵敏度时采用AD。
基于内点法的最优潮流计算摘要内点法是一种能在可行域内部寻优的方法,即从初始内点出发,沿着中心路径方向在可行域内部直接走向最优解的方法。
其中路径跟踪法是目前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一类内点算法,该方法鲁棒性强,对初值的选择不敏感,在目前电力系统优化问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采用路径跟踪法进行最优求解,首先介绍了路径跟踪法的基本模型,并且结合具体算例,用编写的Matlab程序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在最优潮流计算中的优越性能。
关键词:最优潮流、内点法、路径跟踪法、仿真目次0、引言 (1)1、路径跟踪法的基本数学模型 (2)2、路径跟踪法的最优潮流求解思路 (3)3、具体算例及程序实现流程 (7)3.1、算例描述 (7)3.2、程序具体实现流程 (8)4、运行结果及分析 (12)4.1 运行结果 (12)4.2结果分析 (18)5、结论 (19)6、编程中遇到的问题 (20)参考文献 (22)附录 (23)0、引言电力系统最优潮流,简称OPF(Optimal Power Flow)。
OPF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规划问题,要求满足待定的电力系统运行和安全约束条件下,通过调整系统中可利用控制手段实现预定目标最优的系统稳定运行状态。
针对不同的应用,OPF模型课以选择不同的控制变量、状态变量集合,不同的目标函数,以及不同的约束条件,其数学模型可描述为确定一组最优控制变量u,以使目标函数取极小值,并且满足如下等式和不等式。
(0-1)其中为优化的目标函数,可以表示系统运行成本最小、或者系统运行网损最小。
为等式约束,表示满足系统稳定运行的功率平衡。
为不等式约束,表示电源有功出力的上下界约束、节点电压上下线约束、线路传输功率上下线约束等等。
电力系统最优潮流算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经典算法和智能算法。
其中经典算法主要是指以简化梯度法、牛顿法、内点法和解耦法为代表的基于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以及解耦原则的算法,是研究最多的最优潮流算法, 这类算法的特点是以一阶或二阶梯度作为寻找最优解的主要信息。